第一篇:201106八下思品复习提纲1-5单元
八下思品期末复习提纲(2011.06)
第四单元 关注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一节
1、人身权的内容
人身自由权:公民人身权利的主要内容,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生命健康权: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公民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包括成年人,为成年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犯罪的人。
凡中国公民都享有以上权利
2、人身自由权的含义:公民的人身自由由自己控制和支配,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收查和侵犯。
3、法律对人身自由权的规定:
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4、人身自由权受到侵犯该怎么办
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告诉老师家长或警察,到法院起诉
5、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公民的生命、身心健康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具体内容P56信息平台)
6、我国法律对生命健康权的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7、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对自己:不允许他人侵犯,不轻易放弃,生命健康权不单是自己的事。
对他人: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不伤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在他人生命有危险时进行救助,制止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8、如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发生前: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发生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保持镇静,呼救等
发生后: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报警,到法院起诉。
第二节 \ 第三节
2、下列权利被侵犯了该怎么办
依法维权三步骤:
1.找出侵权事实;
2.找出相关的法律依据;
3.提出维权要求。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1、尊重他人隐私,不仅符合法律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用的道德品质。
2、我们只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自己的隐私权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3、尊重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所必须的,我们要在社会中相互尊重,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仅是道德所不允许的,也是法律所禁止的,最终也危及到自己的人格尊严。
第五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一节
1、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国家的根本问题
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国家根本任务: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宪法被称为法律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或五分之一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而其他法律的通过只需二分之一即可。
注:我国宪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实际的变化而发展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调宪法不宜变化太频繁,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关系国家的稳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或者: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者:为什么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程序上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我国第一部法律1954年制定
意义:法律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表明《共同纲领》代表国家宪法的过度状态已经结束。
4、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到目前为止一共进行了4次修改(修改的时间及内容P77读读议议)
5、为什么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宪法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6、违宪的含义: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相抵触,公民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等
违宪的表现: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相抵触;公民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
7、宪法和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意识)
①宪法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②宪法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既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行为的最高规范。
③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怎样树立宪法意识?P77第一段)
8、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
9、我国法制纪念日:12月4日
第二节
1、依法治国的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依法治国的地位: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5、依法治国的根本原则:法高于人,法大于权
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重要保障)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法律保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8、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9、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
原因:在法制国家里,各种国家机关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着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权力,行政人员是国家法律实施的最直接的体现者,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高低。
含义: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10、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第三节
1、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维护司法公正,需要加强法律监督。
2、我们既有依法监督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权利,也有积极参与监督、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的责任。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
3、法律监督的渠道: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法律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等。
4、关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法律规定P86阅读空间
5、我们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
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
我们行使监督权,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的。
第五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
(一)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什么(或者核心是什么)?--依宪治国
(二)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或者: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者:为什么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程序上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分别是什么?
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内在联系: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4、修改宪法的程序和意义。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四)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1、具体表现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宪法是一切社会团体、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2、违宪的表现 ①是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规定的内容或程序相抵触;
②是公民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
(五)树立宪法意识
1、树立宪法意识的理由(或者宪法与公民的联系)
①宪法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依据;②维护宪法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宪法规范人们行为的方式①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②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③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
3、青少年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积极向群众宣传宪法,树立依宪治国的观念,严格遵守宪法;②宪法提倡和肯定的行为要努力去做,宪法禁止和否定的行为坚决不做,宪法要求做的行为一定要做到;③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
4、法制教育宣传日及其主题,并说明它们为什么都与宪法有关。(参见作业本第49页)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5、我国建国以来的几部宪法,我国的现行宪法。(参见书本第77页)
6、宪法是要变化还是要保持相对稳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主要说明:①我国宪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实际的变化而发展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我们也要强调宪法不宜变化太频繁,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局。
第二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
(一)依法治国
1、比较法治与人治的不同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人治”轻视法律,谁的地位高、权利大,谁就说了算。而法治是比人治开明和进步的治国主张,它要求国家的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求确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
2、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依法治国的含义、根本目的、地位
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4、依法治国的主体、领导力量、本质
主体:广大人民群众;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5、依法治国的总的要求和具体要求。
总的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确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维护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具体要求:依法治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心环节、关键和重要保障。
前提:有法可依;中心环节:有法必依;关键:执法必严;重要保障:违法必究。
7、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自的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要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得到遵守和执行。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武装力量和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违背法律。
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要坚决纠正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现象。
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求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遵照法律给予惩处,不容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8、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执法和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有哪些?有什么危害?
现象: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钱代罚、权钱交易、贪赃枉法、粗暴执法、执法犯法等;危害:影响司法公正,挑战法律权威,破坏法制建设;败坏党风,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践踏人民利益;不利于全面小康建设,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
9、我们应如何推进反腐败工作?(对反腐败的可行性建议)
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基础,以治标为手段。(1)法制建设方面:①完善反腐败立法,使反腐败有法可依;②加大反腐败执法力度,使反腐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增强抵御腐蚀的能力和水平;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3)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4)加强与国际反腐败的交流与合作。
10、“开门立法”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立法更加正确、科学,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
(二)依法行政
1、行政机关为何要依法行政?
在法治的国家里,各种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着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权力,行政人员是国家法律实施的最直接的体现者,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
2、依法行政的含义、重心和实质、意义、今后的任务(参见书本第81-82页)
意义:只有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有效地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今后的任务:行政机关依法决策,行政人员依法管理,切实杜绝滥用权力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是今后落实依法行政的长期任务。
3、政府举行听政会对自己和广大人民群众分别有什么作用?
价格听证会是中国政府在依法行政、让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有利于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有利于各级政府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另一方面,价格听证会可以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怎样看待权与法的关系?
法高于人、法大于权,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三节:我们也有监督权
1、关于监督权:
(1)它包括对人民代表的监督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2)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主要有:
①批评和建议。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提出批评,对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②申诉。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者受到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述和诉讼,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者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③控告。公民因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害,有权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指控、告发,要求依法处理。④检举。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3)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义:①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推进依法治国;④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只有法律有效的实施,才能真正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维护法律的权威,否则就只能是一张白纸;②司法公正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秩序。
3、法律监督是广泛的、多渠道的,其形式有哪些?
包括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法律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等。
4、法律监督的重要性
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维护司法公正,需要加强法律监督。缺少有力的监督,权力就可能会被滥用,就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5、作为公民,既有依法监督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权利,也有积极参与监督、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的责任。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
6、中学生行使监督权有哪些形式?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
7、中学生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行使监督权,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的。(1)应该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反映情况,必要时出事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伪造事实进行诬告或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2)不得扰乱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3)要调查知情,要有正确的善恶、是非观念,能够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
第二篇:(八下)思品期中复习提纲
滕州育才中学内部讲义思想品德(八下)期末复习提纲2009年6月
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是什么?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不开集体;
②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
(1)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情感上共鸣,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2)①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
充分的发挥;②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人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这种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种剧变和升华。③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我们要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3、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及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要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以个人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的发展。在集体生活中,集体应当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尽量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4、怎样为集体添光彩?(怎样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①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要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
②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要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5、社会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发展变化的。(衣、食、住、行、用)
原因: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②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6、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和意义
形式:a 参加社会公益宣传b 社会调查活动c 参观访问 意义:①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积极参与社
会生活,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②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7、怎样对待或参与社会生活呢?
①.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的认识社会,辩证的分析问题,认清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②.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别是非能力,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8、怎样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①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②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但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类消极丑恶的现象。③这些虽然不是社会的主流,但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消极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
9、怎样对待或面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①.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的认识社会,辩证的分析问题。②.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10、怎样正确看待从众心理?
①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②一方面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③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④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11、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①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
②面对困难和逆境,既不能意志消沉,丧失斗志,也不能态度偏激,一味埋怨社会不公,而应该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③勇敢的面对困难和逆境,敢于向困难和逆境发出挑战,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12、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学会谦让、分享、助人;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③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3.(1)美丽的大自然表现在哪里?神秘的宇宙,奇妙的生物世界,秀丽的大自然风光。
(2)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美丽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3)鉴赏自然美得方法? 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发挥想象力。
14、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15.自然物种在减少的原因及危害?现状: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原因: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②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危害:①破坏大自然的生
态平衡。②危及人类自身。
16、自然景观人为破坏——现状: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原因:以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发展旅游经济。危害:是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一种破坏,是对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青山绿水的一种破坏,造成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
17、环境问题——现状: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原因: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危害: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启示: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以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8、怎样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①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②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④依法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9、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何意义?
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
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 我们应该学会平等的对待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保护生物的多
样性。
20、为什么要善待大自然?
①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②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善待我们。
21、怎样善待大自然?
①保护大自然,不破坏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2、怎样美化自然?①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树造林;②保护好自然景观。
23、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③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24、国家和青少年分别应该怎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作贡献?
答:国家:①高度重视环境立法,不断完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②严格执法,依法加大对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破坏和污染环境者加大惩罚力度;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好资源和环境;④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使人人都有环保意识。
青少年:①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②学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环境;③“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积极为保护环境做贡献。④要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25.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是将来的事,与我无关,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错误。因为:
①依法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部门和专业环保人员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青少年是未来环境的主人,是环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更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主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②青少年环保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环保事业的未来。③“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三篇:思品复习提纲
第5课:友情伴我同行
18、为什么生活需要友情?(作用)
(1)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友情也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2)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的进步和发展。(3)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19、如何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可把“让友谊之树常青”也答上,那样更全面些!)
(1)我们要获得真挚的友情,就要消除闭锁心理,敞开心扉主动与人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2)我们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谨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20、怎样让友谊之树常青?(交友的原则)
(1)平等、尊重、真诚。①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②朋友之间需要彼此尊重。尊重朋友就要懂得尊重朋友的自尊心。③朋友相交,贵在真诚。朋友之间要用真心去交流,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2)理解、宽容。对朋友某些过失要持谅解和宽容的态度。朋友之间的理解。宽容,并不是可以不讲原则,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那种不分是非善恶、只讲“哥们儿义气”的所谓友谊,绝不是真正的友谊。(3)关爱、帮助。当朋友、同学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应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从来不去主动帮助、关心、支持他人,这就很难寻到知心朋友,发展真挚的友情。
(3)尊敬老师,还要对老师有礼貌。这是对老师敬爱之情的自然流露。
24、怎样和老师交朋友?(交往)
(1)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良师,更是我们的朋友。(2)主动、热情的与老师进行交流、交往。如果我们能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坦露心扉,寻求帮助,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和帮助,使自己快乐地学习,更快的进步。(3)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①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当老师出现差错时,要用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式给老师指出来。
第7课:
25、自尊的表现
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保护。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27、为什么要自尊?(自尊的意义)
①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②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③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感,能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
28、如何做到自尊?
用行动赢得自尊。(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做出有损人格的事。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不能做出有损国格的事,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2)真正树立起自尊,赢得他人尊重,要靠自我努力、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29、为什么要有自信?(自信的作用、意义)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①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②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③充满自信能挖掘自己的潜能。
30、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①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②自信是成功的产儿,没有成功的体验,就不会有自信。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③树立真正的自信,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④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第6课:师爱助我成长
21、老师对我们的爱的体现(老师在学生成长道路上起的作用)?
(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①帮我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②交给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引导我们学会学习。(2)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3)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老师的爱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促使我们实现自己的追求,到达理想的彼岸。
22、为什么要尊敬老师?
老师在学生成长道路上起的作用①②③
④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为人类文化的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老师应当受到学生的尊敬,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23、怎样做到尊敬老师?
(1)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2)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的要求,真诚的接受老师的批评。
第8课:
31、为什么自立?(自立的作用、意义)
①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②自立才能自强。只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强精神,成为生活的强者。
32、怎样做到自立?
①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②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能
否独立的做出决定,是一个人是否做到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志。③积极实践和锻炼,提高自立能力。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实践和锻炼。
33、自强的表现?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才是自强的重要表现。
34、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作用、意义)(1)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的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2)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5、怎样做到自强?
①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为人生的目标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③从小事做起,在磨砺中走向自强。一个人走向自强的过程,是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必要条件。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40、磨炼意志有哪些方法和途径?
(1)确立明确的目标。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注、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并非都是有趣的。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更要靠意志力,这恰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好机会。(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要磨炼坚强的意志,就要学会约束和管理自己。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请家长、老师和同学监督和帮助。(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磨砺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还会增强磨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
1.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4时许(北京时间5日23时许),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七届大会主席。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8年来,中国人首次当选“掌门人”。
2.11月9日晚,在2013赛季亚洲冠军足球联赛第二回合决赛中,广州恒大队获得冠军。这是中国足球自职业化以来夺得的首个亚洲冠军,也是自2009年亚冠改制以来,中国足球俱乐部获得的最高荣誉,亚冠联赛的冠军奖杯第一次刻上了中超球队的名字。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国际TOP500组织11月18日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的“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再度登上榜首。美国专家预测,在一年时间内,“天河二号”还会是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5.北京时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玉兔号月球车
6.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第9课:
36、人生为什么难免会有挫折?
因为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个人又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所以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也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37、为什么说挫折是把双刃剑?
(1)挫折能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愿望难以实现。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2)对于强者,挫折能磨练意志,使人变得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使人变得聪明。从这种意义上说,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38、怎样战胜挫折?(怎样正确面对挫折)
(1)直面挫折,不畏不惧。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的战胜挫折,在生活中将会不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冷静分析,从容应对。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3)自我疏导,自我排解。面对挫折,我们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4)主动寻求帮助。既可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还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5)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还要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积极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第10课:
39、为什么说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作用、意义)
(1)坚强意志是重要的心理品质。凭着坚强的意志可以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2)我们选择坚强。(作用)①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②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第四篇:2013年思品复习提纲
2013年思想品德复习教学建议(提纲)
七年级:成长中的我专题一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拍、自我新期待)专题二过富有情趣、健康、安全的生活
(做情绪的主人、品味生活、学会拒绝、保护自我)
专题三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
专题四做意志坚强、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
七年级四个专题内容范围,复习时应注意把握三点:
1.按照专题范围,把握《考试说明》所列复习要点。不在专题范围内的;或者虽在专题范围内,未列入《考试说明》复习要点的,均可不复习。
2.复习时只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主干知识和基本观点。主要掌握珍爱生命、青春节拍、情绪情趣、挫折、意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上下册第四单元内容专题涉及的复习范围内的课题——框题——目题(主干知识)和教材正文的黑体部分(基本观点),是复习的重点。
3.七年级内容考试形式:几个选择题(容易);1个小综合性题。
小综合性题——:考七年级内容不会考很难,只会从宏观上进行考查,覆盖面广,避免深挖某一点内容,题目一定是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有感能发的。所以,复习七年级内容时,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对复习范围内的课题——框题——目题和黑体字内容看一看、读一读,达到比较熟悉的程度即可。
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考不难,考七年级内容的目的是促进起始年级开课。
八年级:我与他人的关系
专题一相亲相爱一家人(爱在屋檐下、我与父母交朋友)
专题二师友结伴同行(同侪携手共进、老师伴我成长)
专题三交往艺术新思维
(网络交往新空间、友好交往礼为先、心有他人天地宽、诚信做人到永远)专题四权利义务伴我行(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
专题五我们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专题六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利)专题七我们崇尚公平、正义(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八年级七个专题归纳为两个专题:
(一)交往沟通
1、考查重点:一是交往沟通(与父母长辈、老师、同学友谊、网络交往)的方式、方法、要领和在与网络交往中如何遵守网络规则;二是交往的品德(如礼貌礼仪、诚实守信)等。对外交往即如何做友好交往的使者等不作重点。
2.复习要求:后期复习,要把 八年级上册“交往沟通”的内容整合起来,通过创设情境,考查交往沟通和交往品德(礼貌礼仪、宽容、诚信)等方面的内容,设置2问或3问,其一是关于交往方式方法要领方面的,其二是关于交往品德方面的,其三是联系情景分析的。情境不复杂,问题也不难,一般为中档题,分值在6分左右。复习时,可参照往年的中考题,把八年级上册内容有意识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打开回答问题的视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课知识回答问题,提高答题质量。
(二)宪法、法律
以九年级宪法内容为主线,贯穿八年级下册的有关法律知识。即把九年级的宪法内容与八年级下册第1、2课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权利义务关系、如何正确行使等内容联系起来,再把第3、4、5课中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等主干知识联系起来,再兼顾第6、8课的内容,编制一道综合性考查法律知识的试题,属中档题,分值在7分左右。
“生命健康权”“终身受益的权利”、“消费者的权利”还要注意联系其他热点专题加以复习。下册第9、10课只考查基础知识。
九年级: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专题一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责任与角色同在、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专题二认清国情了解国策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党的基本路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
专题三中华文化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专题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人民当家作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经济制度、共同富裕、学会合理消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的文明之花)
专题五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实现共同理想选择希望人生)
九年级五个专题融入热点专题进行复习:
专题一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旗帜.理论.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等(二至七部分),联系教材内容加以贯彻落实。
(2)教材联系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理论.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变化;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等。
把握角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是什么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分别是什么(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 “两个翻番”作为重要目标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信心来自哪里;中学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些什么等。
3、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十八大。
4、联系学生实际谈启示、怎么做:列举10年来发生在你身边的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中学生怎样做等。
专题二实现中国梦想走向民族复兴
(1)11月29日习总书记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2)《人民日报》九论“中国梦”(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以发展筑牢梦想根基、民生改善是梦想的最好诠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等)
(3)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要把握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把握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遵循,把握好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中国梦是13亿人共同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大家围绕中国梦谈认识、谈体会、谈建议,抒发理想、展望未来;等)
(4)习近平4月28日讲话和“五一”劳模座谈、“五四”优秀青年座谈、给北大学生的回信等(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把握角度:
1、时事角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是什么?
2、宏观角度:围绕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思考: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途径是什么?这条正确道路的内涵是什么?要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是什么?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发扬什么样的精神(发扬中国精神)?
3、学生角度:围绕责任使命、理想信念等谈“中国梦,我的梦”,作为“梦之队”一员,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
专题三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美丽中国
(1)建设“两型”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关的雾霾天气、PM2.5d的污染防治、沙尘暴的出现、2012年国务院节能减排等。
(2)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
(3)教材知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的共同家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
把握角度:
1、生态文明角度: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学校采取了哪些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活动;生态文明绿色消费具体行动有哪些;等。
2、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角度: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学生怎样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舌尖上的浪费”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你在日常生活在如何合理消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等。
3、美丽中国角度:你心中的美丽中国是什么样的?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做些什么?
专题四学习模范人物传递爱的能量
(1)“正能量”(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铁警、最美见义勇为模范集体等现象)、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弘扬雷锋精神、襄阳模范人物等。
(2)与教材知识的结合:正确看待挫折、珍爱生命、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做诚信的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社会和谐;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们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等。
把握角度:
1、“正能量”的角度:“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感动中国”人物身上,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传递爱的能量有什么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角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
3、学习美丽人物,争做美丽学生:传递爱的能量,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专题五增强安全意识维护生命健康
(1)交通安全(2013年1月“史上最严交规”实施)、校园安全(2013年2月老河口薛集踩踏事件、襄阳火灾事故)、网络安全、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2)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发生地震;H7N9型禽流感等;
(3)涉及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品味生活、拒绝诱惑、保护自我、法律护我成长、网络安全、生命健康权、消费者权益、精神文明等)
把握角度:
1、联系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和教材的重点。如七年级上下册第四单元、八、九年级生命健康权、消费者权益、精神文明等。
2、重点安全角度考查:校园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
3、考查学生的自护能力:如掌握了哪些安全知识、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专题六弘扬宪法精神推动依法治国
2012年12月4日,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此专题要求同八年级下册教材专题)
专题七实施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1)8月12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太空梦、航母梦与科教兴国、1月18日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1月1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科技奖励等。
(2)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做意志坚强的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学会与人合作,培育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开拓创新、迎接社会新挑战、持续发展等)
把握角度:
1、注重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
2、联系学生实际:怎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成长?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开拓创新、迎接社会新挑战等。
专题八聚焦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1)2012年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12月21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两会”精神等,主要与民生相联系的受教育、就医就业、社会保障、幸福生活等。
(2)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终身受益的权利、认清基本国情、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同绘小康蓝图、共创和谐伟业等。
把握角度:
(1)共建和谐伟业:暨近些年来国家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共同富裕、小康社会、关注民生的必要性等。
(2)社会保障问题:法律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人格尊严权、生存权和发展权;
(3)教育均衡问题(教育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终身受益的权利、受教育权利和义务教育问题;
第五篇:2014八下思品复习时政专题
2014年全国两会已圆满落幕,让我们一起关注两会热点话题。话题一,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
话题二,“舌尖上的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安全,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教育,促进均衡教育发展?
(1)教育对个人和国家均有重要意义:对个人成长来说,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能唤醒人的潜能,促使人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对国家而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2)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我国公民又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我们普通消费者可以怎样做?
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增强判断和选择能力;加强对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学习,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正当、合法的维权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强调“舌尖上的安全”说明了什么?
现实生活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建议类)
(1)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监管,严惩各种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2)生产经营者: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守市场规则,依法经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赖。(3)消费者: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及时举报违法行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为什么强调“舌尖上的安全”?/药品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
(1)消费者法律知识欠缺,运用法律来维权的意识不强,怕麻烦等;(2)法制建设不够完善,有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服务意识不强;(3)社会诚信缺失(4)部分生产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部分生产者法制观念淡薄;
6、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消费权益?
学法、用法,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练就一双消费慧眼,增强自己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会合理的消费;加强对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学习,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采用正当合法的方式解决: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