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政冶下册第一课知识点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政冶下册第一课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政冶下册第一课知识
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明确国家权力
1.我国宪法的原则是:
(1)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8.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人权的主体: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 我国公民,也包括 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4.人权的内容: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三)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2.宪法通过什么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4.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5.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6.权力如何依据宪法规范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利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国家机关应该如何行使权力?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8.滥用权力有何后果?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9.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什么?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初中政治学习方法总结
一、如何预习
具体的方法有三:1找难点、抓重点;2联系实际提问题;3做好预习笔记。
政治一节课学习一框内容,你就利用10分钟时间看一看,找出几个不懂的问题,就算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如何听课
1.政治老师讲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试有不考,我应该怎么办?
老师讲有趣的事,第一是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第二是为了说明政治上的原理。学习政治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从而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不能因为与考试直接相关的内容就认真地听,而与考试相对较远的内容就不听,要重视课堂学习的体验过程。
2.老师上课的节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里了,应怎么办?
老师上课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果你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说明你对教材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务必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了上课内容,即使老师上课节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维。
3.黑板上有板书,课件上又有内容,我课堂笔记得如何记?
有利于解决疑惑问题的信息必须要记,一堂课主要的知识点也要记,还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没有的,要尽量记。课堂笔记是预习笔记的完善与补充,要在预习笔记中留出一些空白处,就是为了记下上课中所得的重要信息。有时教师上课节奏快,信息量也大,那就要学习记下关键词、记下思路。等课后再去整理。
4.提高听课的效果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有趣与无趣的关系,一堂课不可能45分钟都有趣,有趣的内容要听,无趣的内容也要努力地去听。要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一边听一边记下重要信息,不要只听不写,也不要只抄写板书,不听老师讲解。要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它们本是相辅相存的关系,而主导这些板书内容的根据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动有趣的内容不记黑板中的板书内容。
初中政治如何记笔记
1.如果我把重点内容全背下来,可以不记笔记吗?
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转变死记硬的学习方法,要多思考、多积累,同时也要勤做笔记
2.笔记具体记有哪些内容?
第一,是预习阶段的预习笔记,主要对重点与难点知识及时勾画。
第二,听课阶段的听课笔记,把教师在上课中呈现的一些新信息记录下来。
第三,就是复习阶段的笔记整理,画一画单元知识框架图,列一列相同类的题目,比一比易混淆的概念与原理。
3.笔记什么作用?
预习笔记有收集学习素材的环节,则可以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获得许多新知识。课堂笔记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记笔记能提高听课的效果,而整理笔记是反思的过程,自己分析与综合能力会得到训练。
4.课堂笔记来不及写怎么办?
课堂笔记不必记下上课的全部内容,如果在预习笔记的基础上记课堂笔记,课堂中主要记下一些新信息,有时内容比较多,全记下来确实有困难,那么就要学会抓重点,先记下关键词,如果还是不行,课后向同学借听课笔记,补上遗漏的内容。
八年级政冶下册第一课知识点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
力
7.1力(F)
1、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 发生改变)。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 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 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 校零
;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 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 垂直。
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 又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 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 地球
5.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 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 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 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 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 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 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 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 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 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 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 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
时,就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
A、物体 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
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
B静摩擦、C 滚动摩擦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减少压力
B .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船)。
第九章 压强
9.1、压强:
㈠压力
1、定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 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 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㈡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和 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压力叫压强.4、公式:
P=F/S
5、单位:帕斯卡(pa)
1pa = 1N/m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 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
举例: 用力切菜易切断
2)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 磨刀不误砍柴功
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举例: 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 铁轨铺在路枕上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 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 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 底部和 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 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 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 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 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 液体的密度和 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 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 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4、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 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 液面总保持相平,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 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 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 受到重力,且有 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 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 帕斯卡,约支持10m 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 10m,大气压就减小 100Pa;大气压还受 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 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 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 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 浮 =G排=ρ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 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 体的体积),与物体的 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 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 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7、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2节
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 W t =Fv 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F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v代表速度,单位是m/s;P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kW)1W=1J/s、1kW=103W。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一、能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是否在运动。
三、势能
1、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得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一般认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低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
3、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物体而言)。
(3)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筋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1、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
(①“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②“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③“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2)费力杠杆:L1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 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3、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G物.4、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动物()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有用+W额=FS = 有用 斜面:W总=fL+Gh=FL 4、机械效率: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7、机械效率的测量: (1)原理:有用总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维护宪法权威治国安邦总章程 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5.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6.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为什么要依法规范权力运行?只有依法规范权利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熟悉) 2.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具体要求怎么做?)(重点) 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重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 1.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重点)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重点) 为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www.xiexiebang.com P91(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P91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重点掌握)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P92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2•1•c•n•j•y P934.平等的意义是什么?(重点掌握)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P935.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的含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P94-95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重点掌握)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1教育名师原创(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P967.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重点掌握) ⑴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P978.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理解掌握)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 P989.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重点掌握) (1)现象列举: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P97-9910.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重点掌握) P97(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P98(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P99(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公正正义是法制社会的核心价值。 P1011.什么叫公平?它的内涵及具体要求是怎样的?(重点掌握) P101(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P102(2)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P102(3)具体要求: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P1022.公平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重点掌握) ⑴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⑵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P1033.什么是正义的行为?(重点掌握)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P103-1054.追求正义有重要性(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价值或力量?)国家或政府应该怎样维护正义? ⑴重要性、价值或力量: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2)国家或政府维护正义要做到: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③制定正义的制度,使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④出台体现正义原则的法律法规,使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⑤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 P1055.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哪里?(重点掌握)正义往往被当作社会制度的评价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法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P1056.正义对促进社会和谐有什么作用?它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P1077.如何把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作为公民,我们如何坚守公平?点⑴⑵)(重点掌握) (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事。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3)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P108-1108.作为公民,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P108-1109.如何守护正义?(作为公民,我们如何守护正义?点⑴⑵)(重点掌握) (1)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2)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3)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4)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 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限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限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四大区域: ⑴、划分及分布: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降水量(400mm等降水量线) 确定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地形地势 确定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气候 一. 北方地区 1.地形区:东北平原---黑土地 黄土高原---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措施(1修筑梯田 2)植树造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林区。 耕地:旱地。 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东北平原,春小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华北平原,冬小麦) 2.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 3.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 南方地区 1.主要地形区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原:云贵高原。 丘陵:东南丘陵。 盆地:四川盆地。 山地: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 2.地形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西部地形多高原和盆地,东部地形多丘陵和平原。二三阶梯分界线:巫山(左四川盆地,右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气候特点 1.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800mm,>0摄氏度(冬季 三、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 耕地类型:水田。 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作物。 三. 南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相当丰富 四. 云南傣族服饰短衣长裙,房屋:竹楼,为了适应多雨气候 三.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和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的一部分。 西部:新疆:三山夹两盆;东部内蒙古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产品:肉、奶、皮毛 气候:“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成因;深居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早。因素:海陆位置 绝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和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特征:干旱,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2)自然景观的变化——从东到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降水量从东到西逐渐减少。 三.河流: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内流河) 1.主要农业区及农作物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盆地中的多个绿洲。主要生产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等。(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位于黄河沿岸,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新疆地区:棉花好,瓜果甜。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发展农业的条件 优势:日温差大;光照强,热量条件较好。劣势:降水少,水源不足 一. 青藏地区 一.地形特点: 以高原地形为主 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被誉为“中华水塔” 二.气候 1气候类型:高山高原气候 2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三.农业畜牧业 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原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重要牧区——代表性畜种是牦牛。主要农业区——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 青藏地区的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青稞、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东北地区 1.位置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空间分布上大致是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 4.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区人口较少。 (2)。满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城市分布: (1)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3)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4)沈阳:职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5)大连: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6(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2)主要农作物:①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小麦在东北平原广泛分布。②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3)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原因:地广人稀 7.重工业基地 (1)工业发展优势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 (2)工业特征和工业部门: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学工业等。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1.位置: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2.范围或组成: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5.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6.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香港的年降水量并不算少,但严重缺水。原因是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缺少大江大河。 有效的解决措施有:控制人口规模;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技术;采用污水净化措施:④跨流域调水或海水淡化。 7.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 (1)问题: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地狭人稠 (2)措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二.发达的交通运输 1.地位;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2.发展现状:(1)海运:拥有宽广的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2)航空:国际航空中心3)铁路与公路:香港与祖国内地有京九、广深铁路、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连,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 1.旅游业:2.国际会展中心:3.国际信息中心:4.发达的教育: 3.经济结构: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1)对外贸易: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长期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2)商业: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香港给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祖国内地给香港提供: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厂房和日常消费品。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一.地理概况 1.位置: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毗邻珠海经济特区。 2.范围或组成: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3.面积变大原因:因1.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2.填海造地,4.气候与环境: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5.经济: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 6.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宜人,环境幽雅;②中西方文华融合,有众多的名胜古迹;③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④交通便利 ※在右图中填写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的成因: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包括9个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2.位置及重要性(优越性):临近香港澳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地形:以平原为主。4.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发展农业的条件: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6.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其有利条件是:①临近港澳台及东南亚:②国家优惠的发展政策;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⑤丰富的劳动力及土地租金低廉;⑥相对开放的历史经验。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发展过程: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引进来: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 走出去:商品出口 2.主要城市及发展 (1)广州:①广州别称“羊城”,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2)深圳:深圳位于珠江口东侧,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前店后厂“,珠江三角洲——“厂”;港澳——“店”。 4.港珠澳大桥中部为什么建成海底隧道?方便大型船只通航 5.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作用(意义) ①缩短了车程,拉近了港珠澳的距离。②加强了珠江口两岸的联系,利于经济往来。③有利于形成深港、广佛、珠澳核心都市圈④有利于三地的物质交流和人才流动。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是:临江滨海;多条铁路通过;稠密的公路网;多个航空港;水网密集。 区域核心城市。上海(核心)——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南京————“六朝古都”,是区域内北翼的中心城市,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杭州——“中国丝都”,区域内南翼的中心城市,加工制造业发达,也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地理位置:①北京经纬度:40°N,116°E,位于中纬度,暖温带。②位于华北平原北缘,不临海洋。 地形特点:以平原、山地为主。 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记住图中燕山山脉、太行山、华北平原等地形区。 气候类型及特点: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于夏季。 北京——文化、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城市职能:北京是中国首都,是中国政治中心(例:人民大会堂)、文化中心(例:大学,博物馆,图书馆)和对外交流中心(例:外国大使馆)。 北京面临有哪些发展中的问题?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1.①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2.②海陆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闽)相望。 3.台湾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4.组成: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地形地势特点: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依据: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山脉集中分布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台湾山脉走向:东北—西南 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 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中国“雨极”火烧寮,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为什么台湾岛上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 短促:台湾面积狭小,以山地为主。 水能丰富:①台湾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②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 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经济模式为:进口——加工——出口型(或外向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强 旅游业: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主要旅游景点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 (1)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 ①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②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③积极吸收国外资金④政策支持 铁路线的分布特征:呈环状沿海分布,主要影响因素:地形 原因:①周围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②沿海地区人口和城市集中,经济发达。 台湾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中东部山地人口稀少 俄罗斯 民族:居民以汉族为主.全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哈萨克斯坦 蒙古 主要城市:台北: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 高雄:新兴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台南: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赤嵌楼为台湾省著名的古迹。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位置: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据图记忆: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行政区)。 1.地形(地形特征): 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看图记忆)。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温差大,降水稀少 干旱是新疆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原因;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受山脉阻挡,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3.河流和湖泊: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湖泊多为咸水湖和内流湖。 资源丰富:①土地资源丰富、草地资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 ③气候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原因: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风能资源丰富(①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②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有什么影响? 对西部地区:①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对东部地区:①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②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③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 新疆种植棉花优势条件:①昼夜温差大,可抑制病虫害;②降水少,晴天多,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收摘 ③盆地边缘多绿洲,地形平坦 ④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 新疆哈密瓜特别甜的原因:①日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养分得以积累。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 2.新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新疆干旱区面积广,生态脆弱; 人为原因: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 3.采取的措施①植树种草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防治土地沙化。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石灰岩)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崎岖。地势西高东低。 气候及特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贵州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海拔较高,夏季较为较凉爽,故'寒暑适中' 贵州河流常常出现“无头河”、“无尾河”?因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众多。 贵州年降水丰富,但许多地方都缺水。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原因:①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多渗漏地下②地形崎岖,取水困难 ③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措施:①保护植被,涵养水源 ②兴修水库,调节降水时间分配③发展节水农业 1.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贵州石漠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①土层薄,植被根系浅,石灰岩成土缓慢。②地形崎岖,山高坡陡。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陡坡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滥垦乱伐,不合理开矿和工程建设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石漠化治理的措施) 1.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 2.生态工程措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3.社会经济措施:①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 ②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③生态移民。 4.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六盘水),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一. 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淀区,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祁连山脉的乌鞘岭,东到太行山。主要包括山西和陕西大部分、宁夏和甘肃一部分。 2.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②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滥垦乱伐,过度放牧,不合理采矿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种草 2坡耕地改水平梯田。 3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 3.地表特征:沟壑纵横(或: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黄土梁、黄土墚、黄土峁三种地貌 黄土塬:平坦的黄土地,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黄土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地,黄土峁:孤立的黄土丘,二者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 传统文化:剪纸 腰鼓 信天游、秦腔 白羊肚头巾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公民权利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含义 (1)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 物质保障。 (2)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有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主人 在我国现阶段,国家的主人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人民和公民的区别与联系 (1)人民是政治概念,而公民是法律概念 (2)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3)是人民的一定是公民,是公民的不一定是人民。 5.我国法律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1)我们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他人的保障,其中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 (2)权利保障体制: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各级人民法院。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其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7.如何区分公民权利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1)含义不同: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 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2)规定的法律不同:公民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只能由宪法规定。 8.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 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在网络上,常有人散播谣言,散播谣言的危害是什么 (1)会导致人们受到虚假信息的引导,产生恐慌心理 (2)会导致社会秩序会乱,扰乱公共秩序。 11.当谣言出现时,该怎么办 公众要理性对待媒体要及时辟谣政府要信息透明 12.发帖子是公民的自由,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爱信不信,不应当受法律制裁[在互联网上,可以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的行使权力和自由] 答: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行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是从来没有为所欲为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行使权力,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且要遵守和网络规则。超越法律规定和许可的范围行驶非法权利和自由,不仅不受到法律的保护,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3.此类事件对青少年的启示[谣言] 答: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公民权利,正确行使享有的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具有正确权利意识的公民。要努力学习和宣传宪法和法律关于公民权利的有关规定,自己不仅要带头严格地遵守,还要敢于和善于同侵害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为做斗争,做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 广泛性、真实性 15.如何看待言论自由 答: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言论自由不等于自由言论。 16.辨析:命题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甲:权利法律赋予,如何行使由我做主 乙:权利义务紧密联系,权利行使遵循法律 (1)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并保障公民享有各项权利。同时,宪法和法律也规定了公民应 该履行的义务。 (2)在我国,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有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公民在行驶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4)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 履行义务。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1.什么叫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具体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保守国家秘密; (3)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4)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依法纳税等。 3.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 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4.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怎样?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2)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4)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5)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5.什么叫道德义务 道德义务: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6.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 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又有利于法定义务的履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9.第三篇: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
第四篇: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五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