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驼的喘息阅读答案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老驼的喘息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驼的喘息
梁晓声
①我这个出生在哈尔滨市的人,下乡之前没见到过真的骆驼,便是骆驼的活动影像也没见过。
②直到落户北京的第一年,去了一次动物园,我才见到了真的骆驼。数匹,有卧着的,有站着的,极安静极闲适的样子,像是有驼峰的巨大的羊。肥倒是挺肥的,却分明被养懒了,峰向一边软塌塌地歪着,未必仍具有在烈日炎炎之下不饮不食还能够长途跋涉的毅忍精神和耐力了。那一见之下,我对“沙漠之舟”的敬意和神秘感荡然无存。
③后来我到新疆出差,乘吉普车从戈壁驶近沙漠地带时,又见到了骆驼。
④那是秋末冬初时节,当地气候已冷,夕阳西下,大如轮,红似血,三匹骆驼屹立风中,从十几米外望着我们。它们颈下的毛很长,如美髯,在风中飘扬。它们的峰很挺,皆瘦,都昂着头,姿态镇定,使我觉得眼神里有种高傲劲儿,介于牛马和狮虎之间的一种眼神。
⑤陪行者说,这三头骆驼很可能曾是家驼。主人原本是靠它们驮运货物来谋生的,自从汽车运输普及后,骆驼的用途渐渐过时,主人继续养就赔钱了,可又不忍杀它们,于是骑到离家远的地方,趁它们不注意,搭上汽车走了。骆驼的记忆力很强,是完全可以回到主人家的;但骆驼又是有自尊的,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宁肯渴死饿死冻死,也不会重返主人的家园。然而它们又对人养成了一种信任心,即使成了野骆驼,见了人,还是挺亲的。
⑥那一次在野外近距离见到了骆驼以后,我才真的对它们心怀敬意了。
⑦不久前,我在内蒙的一处景点旅游,骑到了一头骆驼背上。那景点养有一百多头骆驼,专供游人骑着过把瘾。但须一头连一头,连成一长串,集体行动。
⑧驼队行进在波浪般起伏的沙地间,我忽然觉有东西拱我的肩,勉强侧身一看,是我后边的骆驼翻着肥唇,张大着嘴。我怕它咬我,只得尽量向前俯身,但却无济于事。骆驼的脖子那么长,它的嘴仍能轻而易举地拱到我。有几次,我感觉到它柔软的唇贴在了我的脖梗上,甚至感觉到它那排坚硬的大牙也碰着我的脖梗了。
⑨倏忽间我于害怕中明白——它是渴了,它要喝水。而我,一手扶鞍,另一只手举着一瓶还没拧开盖的饮料。我当然是乐意给它喝的,可我不敢放开扶鞍的手,而且就算我能拧开瓶盖,也还是没法将饮料倒进它嘴里,我有严重的颈椎病,扭身对我是件困难的事。
⑩它却不拱我了。我背后竟响起了喘息之声。那骆驼的喘息,类人的喘息,如同负重的老汉紧跟在我身后。我一向以为,牛啦、马啦、骡啦、驴啦,包括驼和象,它们不论干多么劳累的活都是不会喘息的。那一天那一时刻,我才终于知道我以前是大错特错了。
?既然骆驼累了是会喘息的,那么一切受我们人所役使的牲畜或动物肯定也会的,只不过我以前从未听到过罢了。
?那骆驼不但喘息,而且还咳嗽了,一种类人的咳嗽,又渴又累的一个老汉似的咳嗽。举着一瓶饮料的我,生平又第一次听到骆驼的咳嗽声……
?一到终点,我立刻拧开瓶盖要使那头骆驼喝到饮料。偏巧这时管骆驼队的小伙子走来,阻止了我。因为我手中拿的是一瓶葡萄汁,骆驼是不能喝果汁型饮料的。
?我问他这头骆驼为什么又喘又咳嗽的。他说它老了。我说:“既然老了,那就让它养老吧,还非指望这么一头老骆驼每天挣一份钱啊?”小伙子说,驼群每天都集体行动,单将它关在圈里,它会感到受了侮辱,它会郁闷的,不久就容易病倒的……
?我无话可说了。那老驼尚未卧下,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处,瞪着双眼睇视我,说不清望的究竟是我,还是我手中的饮料。我经不住它那种望,转身便走。
?几个月过去了,我耳畔仍每每听到那头老驼的喘息和咳嗽,眼前也每每浮现它睇视我的样子。
(有改动)
1.阅读全文,简要写出作者围绕“骆驼”行文的思路。(4分)
① → ② →旅游时遇到一头喘息的老驼。
2.作者在文中描述老驼“类人的喘息”“类人的咳嗽”,有什么用意?(4分)
3.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骆驼的“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150字以内)(7分)
答案(共15分)
1.答案示例:①在北京看见动物园的圈养骆驼 ②出差时看见沙漠里的野骆驼(共4分。每点2分)
2.答案要点:①强调老驼及所有被人役使的动物其实与人一样,在负重劳动时也会感到渴和累。②反映了作者对老驼的同情及因不能帮助老驼而内疚痛苦的心理。(共4分。每个要点2分)
3.答案示例:作者先描写野骆驼昂首屹立的姿态和高傲眼神,又通过陪行者和驼队小伙子的介绍,交待了骆驼即使认识回家的路,也不会主动回到抛弃自己的主人身边,年老了也要随驼队活动,否则便会感到受了侮辱。作者采用正侧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骆驼的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共7分。分析正面描写2分,分析侧面描写4分,语言1分)
第二篇:思念在喘息诗歌
夜在沉重的喘息
而我的思念还在有你的那座城市里流连忘返的倘徉
有时候
我曾试着探望那座有你的城市
可是即使我垫起脚尖
都还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我知道
在那里
在那里
没有我有你
有你的生活
我不敢去
也应该不用去想
别人所说的自己所做的叶在风里舒卷着那些沉淀的过往
一张
一张
是不是忘了告诉你思念在四周弥漫
夜来得那么突然
忘记了零晨十二点已是傍晚
是不是你也有发现过
这时候的思念最长
这座城市
貌视自己渐渐熟悉
却只想远离
因为没有你
第三篇: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我喜欢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她熟悉的侧脸,绽开浅浅的笑容,喜欢用俏皮话逗她,换来的却是冷冷的嘲笑。爱情本来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存在,喜欢一个人是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儿来的。
老师上课时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男人执着地等候着他喜欢的女生,而那个女生已经和别人结婚了,直到最后男人还是孑然一身。我产生了疑惑,就对老师说:“这种爱情真的值得称赞吗?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执念的是回不去的曾经,放手的,是遥远的未来,两者都不是正确的!”
老师楞了一下,继而看了看我,眼里充满了笑意。他说,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不该坚持的,男人认为执着地喜欢她就是幸福的,放下就会更痛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状态,没有哪个是更好的,跟着自己的心去走,那就是幸福的。
老师的话让我想了很久,从前以为,喜欢一个人却得不到就会产生痛苦,放弃就是明智的选择,而现在我的想法稍稍有了改变,喜欢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和她长相厮守,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有什么开心事就和她分享,有什么困难就去帮她,这也是一种幸福。
曾经以为爱情只会牵绊人,自己渴望着爱情,却懦弱到不敢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看了《西游降魔篇》后,唐三藏说的话让我醍醐灌顶,佛法大爱,男女之爱都是爱,没有大小之分。感慨万千。喜,相识是美好的开始;悲,错过是凌乱的结局。
我自己深知,我不能动情,因为一旦动情就会沦陷。我就是在这些小情愫的纠结中成长的,曾经对自己说过,时光太瘦,指缝太宽,承载不了爱情。现在以为,爱情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喜欢一个人,知道她不喜欢我,但是我只是单纯的喜欢她就够了,不要奢求能更进一步。这样,放过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我漫步在海边,海风吹过我的脸庞,很清凉,海水在轻吻着我的脚丫。看着在海边游玩的游客,有互相牵手相视一笑的情侣,有一袭婚纱在风中飘荡的新娘。我把手举向天空,阳光透过我指间的罅隙照射在我的脸庞,我捧了一把细沙,想紧紧地抓牢它,而我越用力,细沙却从我的指缝中漏掉的越多。这把细沙就像爱情,自己越想要抓牢,它就流逝得越快。
顺其自然吧,刻意的追求不一定就会有好结果,不如放开自己紧缩的心灵,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我来到海边不也是为了放松吗,清凉的海水轻吻这脚丫,紧张的脑袋也放松了许多。是我的就是我的,别人抢也抢不走;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自己想也想不来。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自己不能充分的认识自己,而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我喜欢过若干的女生,我以为她们都是我今生永难忘却的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就在我念念不忘中被我忘却。摆脱痛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遗忘,另一种就是释怀。
我就是从喜欢,到被拒,再到释怀这三个过程中慢慢地成长的。那些年的爱情,就这样吧!
文/by徐尚
第四篇:《老厨师 》阅读答案
(1)一七八六年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城郊的一间小木屋里,一位失明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几年前,这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了眼。从那时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让他住到这间岗棚里,偶然想起时才给他几个佛罗伦①。(2)厨师和他女儿玛丽亚住在一起,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张床、几条瘸腿的板凳、一张粗笨的桌子、满是裂纹的瓷碟和玛丽亚的惟一财产——一架拨弦古钢琴。
(3)玛丽亚给他临终的老父亲擦过身,穿上冰冷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我从来不喜欢神甫和修道士。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但是临终前我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4)“你到街上去,”老人又说,“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到家里来,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吧。我想谁也不会拒绝你的。”
(5)街上空无一人。风把落叶刮得满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点。(6)玛丽亚等了很久,才碰到一位陌生人。她用颤抖的声音向他转述了父亲的请求。(7)“好吧,”那人平静地说,“我固然不是神甫,但没关系。走吧。”(8)他俩进到屋里。这个陌生人麻利地把凳子拉到床边,坐下来,俯下身,愉快地注视了一下临终人的面孔。(9)“您说吧!”他说,“也许我不是用上帝给予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10)“我干了一辈子活儿,直到双目失明,”老人小声说,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边。“干活儿的人是没工夫去犯罪的。我的妻子,她叫玛尔塔,她害上肺病以后,医生给她开了很多种珍贵的药品,还叮嘱要给她吃鲜奶油和无花果,喝滚热的红酒,我于是从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了一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砸成碎块卖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我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一直教育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要动。(11)”“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为这事受到牵连吗?”陌生人问。(12)“我发誓,先生,绝对没有,”老人回答说,哭起来。“要是我知道黄金救不了我的玛尔塔,我怎么会去偷呢!”老厨师阅读答案(13)“那好,约翰·梅耶,”陌生人说,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双眼上,“您在人们面前没有罪。您所做的,说不定还该算是您对爱情奉献的壮举。”(14)“阿门!”老人小声说。(15)“现在您告诉我您最后的心愿吧。”(16)“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17)“这由我来做。您还希望什么呢?”(18)这时,即将逝去的老人忽然露出微笑,大声说:“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见玛尔塔,像我年轻时看到她那样。我想看见太阳,看见这座古老的花园百花盛开的春天。”(19)“好吧,”陌生人说着站起来,走到拨弦古钢琴旁边,坐到钢琴前的凳子上。急促的琴声忽然从岗棚里飘散开来,仿佛千百颗玉珠散落到地上。(20)“听吧,”陌生人说,“一边听,一边看。”(21)“我看见了,先生!”老人说着,从床上微微欠起身来。“我看见和玛尔塔相遇的那一天了,那天她由于难为情,打破了牛奶罐。那是冬天,在山里。天空像湛蓝的玻璃一样透明,玛尔塔笑了。她笑了。”陌生人弹奏着,一边看着黑洞洞的窗口。“现在呢?”他问,“您看见什么了吗?”(22)老人默默地谛听着。(23)“难道您没有看见,”陌生人一面弹奏,一面匆促地说,“夜由黑变蓝,之后由蓝变成蔚蓝吗?热融融的阳光已经从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来,您家这些古树的树枝上已经绽开了白色的花朵。依我看,那是苹果树上的花。您看,第一道阳光已经投射到石砌的围墙上,把围墙晒热了,上边直冒热气。可能是浸透着融雪的青苔水气正在蒸发吧。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美了,鸟儿已经成群地从古老的维也纳上空往北飞去了。”(24)“这些我全都看见了,”老人喊道。老人倒在枕头上,急促地喘息起来,双手在被子上摸索。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像很多年前一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名字!”“我叫沃尔夫康·亚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说。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触到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深深施礼。(25)当她直起腰来时,老人已经死了。窗外已是朝霞满天,洒满湿润雪花的花园沐浴在霞光中。(1940年)11.结合全文理解,小说的开篇交待故事发生在冬天、老厨师眼瞎的原因及其被弃置于岗棚有何用意?(5分)答:① 交待故事发生在冬天的用意(2分):
②交待老厨师眼瞎及被弃置于岗棚的用意(3分): 12.根据第4、第10段的描写,扼要分析老厨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5分)13.小说高潮终结在哪一段?并阐明判定的依据。(5分)14.作为崇尚浪漫主义的抒怀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这样评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莫泊桑——“他召呼我们向何处去?他带领人们向何处往?他做过什么承诺?„„倘使莫泊桑的作品多一些同情,他会作为善良的化身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帕乌斯托夫斯基以为莫泊桑展示了这个世界的苦难与人性的丑恶,却没有给生活在苦难与丑恶的世界中的人以出口、以救赎。小说《老厨师》却借“莫扎特”之口道出了这样一句话——“我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你认同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这一主张吗?请援引文学或艺术史上的经典事件阐明自己的观点。(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①交代故事发生在冬天,不仅仅是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同时意在突出老厨师临死的凄凉,(1分)与后文冬天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共同渲染出了一种悲剧氛围。(1分)②交代老厨师眼瞎的原因及其被弃置,突出了老厨师陷入悲剧性结局的无辜及偷窃金盘子的无罪,(1分)揭示了老厨师之所以被侮辱、被损害社会层面上的悲剧根源,(1分)也与后文写莫扎特给老厨师带来如春天般的临终关怀构成对比。(1分)(答题注意涉及小说主题、情节、表现手法三个角度)12.被人的冷漠与冷酷推至死神怀抱的老厨师,临终前仍相信人们会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表现了老厨师相信人性本善的善良。(2分)老厨师向陌生人忏悔的“小声”,表现了他是一位有羞耻心的人;(1分)干了一辈子活直到双目失明,写出了老厨师的勤劳;(1分)一辈子除了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而冒险偷了伯爵夫人的一只小小的金盘子而无其他值得忏悔的罪孽,表现了老厨师的本分及对所爱之人的真挚。(1分)13.高潮在第(24)段。(1分)理由如下:(1)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围绕着一个卑微而又圣洁的灵魂如何得到临终关怀而展开的,至24段,莫扎特的音乐让临死的老厨师因感受到抚慰与温暖而激动不已,玛丽亚也被感动得双膝几乎触地向莫扎特施礼。至此,临终关怀的主体情节已经叙述完毕。(2分)(2)从为了表现莫扎特的角度上看,“陌生人”是谁的悬念至此也彻底解开,读者至此也了解了作者的构思之妙。(2分)(3)第25段交代的是老厨师之死,有着浓烈抒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也是为了照应开篇与渲染氛围,它是故事的结局与尾声。(如前两点答得不完整,答到这一点也可给1分)
14、答案示例:我认同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观点,文学应该具有救世功能。(2分)鲁迅创作《阿Q正传》明确告诉世人,他要借此揭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没有担当意识的文学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文学家,正因为如此,林语堂在民族危亡之际倡言幽默文学会遭到人们的非议。(3分)
第五篇:美丽花驼梦
美丽花驼梦
——峰峰集团驻花驼村河北农村面貌提升改造工作纪实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天地万物,青山绿水拥抱着古老而年轻的村庄,红色圣地流淌着多彩而激情的音符。这是一座被人文历史与山水浸润的村落、这里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磁县·花驼村。
花驼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西南部,村庄海拔686米,人口148人,54户,占地面积2.4公顷,拥有可与哈尼梯田媲美的太行山梯田5000多亩,盛产柿子、谷子、花椒等山区特产和连翘、柴胡等多种中药材。花驼村四周群山环绕,森林密布,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与之相通,俗有“磁西百里,人称天尖”之誉。并和海拔989米的“睡美人山”、海拔1087米的炉峰山景区融为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民居建筑以明清、民国时期传统为主。并且存有西汉末年的天宝古寨、清代的摩崖石刻、抗日战争时期由刘少奇等同志建立的一二九师冀南第一兵工厂旧址。
第一章·情定花驼
这里,盛开花驼父老的笑脸, 这里,见证峰煤人的情怀, 这里,正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嬗变。
这是一群追梦的人,这是一批对花驼村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他们,有一项共同的任务——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
村民们记得,2015年3月的那个清晨,当峰峰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志武带领工作组成员来到村里时,居住石屋、自启灶台。环境的艰苦,条件的清苦,并没有阻止他们面貌改造提升的足迹。他们以共产党人的质朴情怀,以对花驼村倾力民生的心态,深深扎根花驼村这片土地。
民风淳朴在这里延续 一二九师精神在这里传承 中国传统村落在这里彰显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这里流传
是什么样的力量,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这片土地灵动飞扬?
组长郭志武在深深思索。
我们的共产党人,如何为这里的百姓谋求福祉? 组长郭志武带领工作组在默默行动。
郭书记来了多少次?村民们记不清了。他们只知道,郭书记每次来了,都是到最贫困的家庭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最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去。他吃的是农家饭,睡的是硬板床。为了花驼村的发展,他亲自定规划,跑资金,定项目,衔接单位,殚精竭虑。
工作组的这些同志叫什么名?村民们却能掰着手指一一说来。
第二章·谋势根基
坚持以花驼村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前提,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抓手,切实从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先后完成了1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好地解决了6大难题
解决“出行难”。争取了峰峰集团资金支持,投资10余万元,扩建了进村2.5公里盘山公路,解决了村民群众盼望已久的行车路窄问题;重新铺设村内主干道石板路720米;安装了10盏复古路灯,告别了村街道小巷没有路灯的历史。如今的花驼村,行车有序、行如平地、夜行有灯,全新街道与景区的游道相连,成为花驼村发展的致富之路、腾飞之路。
解决“饮水难”。通过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安置水泵房1处、饮水点2处、新建蓄水池3个、铺设输水管道1000米,为尽快解决村民用水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决 “收视难”。驻村后,工作组得知村里还未能看上有线数字电视时,积极主动争取资金,联系广电局工作站人员,为村民开通了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络,方便村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解决花驼村信息闭塞问题,让无网络、无数字电视成为历史的定格。
解决 “用电难”。更换80KVA变压器1台,改造线路2600米,对村里现有线路进行调整改造;对村委会所有房屋旧线进行改造,购置电缆200米、配电箱1个。工作组成员亲自动手对6个房间进行线路布置,改变往日稍有雷雨风天气就停电的生活。
解决 “文化难”。新建了300平方米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动休闲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0件。为花驼村会议室
丽庭院”、“中秋一家亲”座谈、“党员义务劳动”等活动,表彰了10名“优秀共产党员”。同年9月,经工作组协调,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派出七个专业的教授专家、主任医师12名,带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为村民进行了全方位医疗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入户就诊。此善举不仅使村民患者得到医疗救助,更为花驼村民开通长期的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并使村民的卫生健康观念得到了转变,直接促进了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一年花驼村的山水为证,花驼村的百姓为证,近三百个日夜宵衣旰食,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次跨越,为了这片土地的发展,为了花驼村的飞翔,他们付出几多,收获几多。
大言不语,大美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