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600字(最终定稿)

时间:2020-11-23 00: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6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600字》。

第一篇: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600字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书介绍了美国的法律与政治的思想原则与发展过程,以及其操作方法与历史价值,还简述了为这套体系已付出与将付出的代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1

一、美国的建国者完全没有“打下江山坐江山”的概念,相反,他们担心政府权力无限扩张,威胁到平民的自由(这就是书名中“忧虑”的含义吧)。于是,不仅迟迟没有建立联邦政府,而且制定了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自由和权利的宪法。我真嫉妒美国人,因为他们的开国者是一群把自由放在第一位的理想主义者。二、美国宪法认为言论自由是天赋人权,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不管说的是真理还是谬误。中国人通常认为,提倡言论自由是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自己说的就是真理,真理要越辩越明。但是美国人认为,只要以为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就终有一日,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无法阻挡一个或数个权威在手的人物,或是一群所谓的“大多数”,出来把自己宣布为“真理”,而扼杀别人的言论自由。这是他们永远不希望看到的。

一个自由的社会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三、介绍美国公民拥有武器和组织民兵的权利时,作者提到在华盛顿举行的这样一个活动:有人号召枪下丧生者的亲属把死者的一双鞋拿出来,放在一个广场上。结果广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它们承载着一个个突然中止的生命,也承载着亲人的无限悲痛。这是美国人为持枪自由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他们也反复问过自己,这代价是否值得?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选择保留自由,同时做好承担代价的准备。原因还是开国者所担心的,在政府失控时手无寸铁的平民无力抵抗。

这段我反复看了好几次,每次都像王老板那样“忍不住想哭”。我想象着那个广场上无边无际的鞋,因此更加佩服美国人坚持自由的勇气,这真有点“不自由毋宁死”的感觉了。四、书中占用篇幅最多的是曾经轰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以此案的审理过程为线索,作者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司法制度。美国的法律是尽最大可能保护被告的,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判一个。这样就有很多被害者的正义得不到伸张,很多嫌疑犯由于证据不足而被释放,包括很有可能杀了人的辛普森。这让很多善良的民众十分痛苦。是“宁可错放一千,不可错判一个”还是“宁可错判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和枪支问题一样是个两难选择。美国人选择前者,是因为他们不愿看到无辜者被剥夺自由,尤其是无辜的平民被强大的政府迫害。另外,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也很有特色。我一开始也像林达一样,对于美国人让一帮“乌合之众”掌管生杀大权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仔细一想,法律本来就不该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和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即使是专业人士来判案,结果也应该被老百姓普遍理解和接受,不然,法律的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不过我觉得对陪审员来说比较困难的一点,就是要纯粹根据证据来判案,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判断。如果是比较感性的人,在打击罪犯的强烈动机下,恐怕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吧。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2

第一篇文章就留下了许多疑问,诸如“美国的种族隔离问题在法律上早已解决”还有“平权法案”到底是什么?当然在本书的最后找到了答案。

全书通过典型的案列,大大小小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介绍了美国宪法权利法案是如何艰难得到实现。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它并不是一个大熔炉,而是一个“蔬菜色拉锅”,因为各民族的文化在其中融合是基于他们本身得到完整尊重不变质,不必屈服于任何一种其他文化,不必被任何一种主流文化所包容。

融合的前提是保持融合个体的独立性,是尊重。这让我想到了马来西亚,同样是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希望华人“融合”进马来文化避免民族之前的冲突,因此一直希望取消华文教育,希望华人接受和马来人完全相同的马来教育。

也许马来西亚应该向美国学习,越是想要融合,越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完整性和独立性,才能达到和睦的在同一片土地共存的目的。简单的同化可能才会遭致反抗。保持异化无疑是一种逆向思维。

美国自由,却又数不胜数的细致法律,于是又一个逆向思维诞生,也许自由不是没有约束,反而是越多的明文规定才能确定自由?就像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没有繁琐详细的规定电影的审查应该符合怎样的规定,而是将电影是否符合公映要求的裁判权交给了广电总局的行政人员。但是中国的电影不仅没有自由,反而发挥空间越来越窄,导演们敢于触碰的题材在自审和人审的结果下越来越少。

(这一篇提到了美国少年在新加坡划车被杖刑的故事,好像就是新加坡小组讲的那个故事。)我之前总认为中国应该学习美国的宪政,但是我现在反而认为学习宪政,倒不如从这些细节开始。毕竟难道我们期待宪政不是一种急于求成么?

美国的宪法从制度一开始就和我们有了不同的出发点,这注定了我们的法律是在保障政府的管理权利,而美国的宪法是在保障人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政府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政府是有人组成的。我相信我们的建国者当初也是想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至少是想要大多数中国人幸福的国家的。但是比起华盛顿的觉悟,和智慧,他们差太远了。

普通民众也是如此,我不认同愚民论,我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普通民众比起美国民众的确是有差距的。当我们责怪政府多么多么不好的时候,也应该看一下我们民众又是不是没有责任?政府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政府是由人组成的。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3

(1)刑事陪审权的法律保证

宪法保护因重罪被起诉的被告人接受陪审团审理的权利。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可获有期徒刑的上限不满6个月的轻微犯罪没有接受陪审审理的权利(邓肯案判例)。换言之,对于可能获刑期在6个月以下的犯罪而言,美国宪法并未强制规定陪审程序,而可以由各州法院自由选择。

(2)陪审审理的放弃

美国刑事案件中的大多数,并非通过陪审裁决,而是通过认罪协商得到解决的。认罪协商是:被告在罪状认否手续中作有罪答辩(plea of guilty =认罪),作为其对价,检察官会减少起诉的罪名数量,以较轻的罪名起诉,并要求法院判处较轻的刑罚。在被告进行有罪答辩的情况下,他同时就放弃了接受事实审理(由陪审团或法官做出)的权利,因此法官直接决定量刑后做出判决。

但是,美国宪法并未赋予被告无条件放弃陪审审理的权利。在联邦法院系统中,只有得到检控方的同意和法院的许可,被告人方可以放弃陪审审理。在大多数州,被告放弃陪审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法院或/和检察官的同意。

(3)陪审员的人数

联邦法院中,陪审员人数原则上为12人,但如经当事者双方同意,也可以少于12人。在州法院层面,既有规定了少于12人的陪审团人数的,也有规定被告人可以选择不满12人陪审团的。美国宪法的判例规定,陪审团人数最少可以减至6人。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4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书介绍了美国的法律与政治的思想原则与发展过程,以及其操作方法与历史价值,还简述了为这套体系已付出与将付出的代价。

讲起美国,有些人觉得那里是天堂,仿佛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有些人觉得那里是可怕的地狱,是万恶资本的大本营。然而,这些判断都是有所偏颇,而这本书则除去了有色眼镜,让我更清楚的看见了美国政法体系的不足与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辛普森案在这本书中占据了大版篇幅,在这一案件中,我的感到了许多迷惑与不解,不过也第一次比较清楚的了解了陪审团制度,程序正义与无罪假定等制度与精神。

无罪假定是指在嫌疑人在被宣判有罪之前,都必须假定他是无罪的。这是在美国司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无罪假定保证了检方与辩方在道义上的平等,检方并不是正义的代表,而辩方律师也不是为罪犯开脱的恶人,也保障了嫌疑人拥有洗刷自己不白之冤的自由与权利。这种无罪假定的法制意识并没有得到中国人的理解,例如2016年1月5日,安徽警方抓获三名抢夺儿童的犯罪嫌疑人,并在其照片上打了“马赛克”三个字后上传了网络,并获得了网民们的一片叫好声,称其为最美马赛克,这种侵犯嫌疑人隐私权的行为居然得到了一片称赞,这充分体现了无罪假定在人们意识中的淡泊。当然,这种意识也在逐步渗透到了中国法制体系中,在2015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了嫌疑人不必穿囚服,这是在司法改革中的一大进步,无罪假定肯定会更加深入人心。

陪审团制度是英美法系的一大特色,虽然之前早有耳闻,但是一直都不是很了解这种制度。在了解之后我对这种制度感到十分的怀疑,给嫌疑人做出是否有罪的判断需要专业知识与理智的分析能力,但是陪审团成员只是普通的成年公民,而且排除了律师、医生、教师等“可能产生思维倾向”的职业,但不是所有成年公民都有理智分析的能力,更别说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而且在排除了精英行业之后,我对陪审团成员的水平产生了怀疑,让这样一个良莠不齐的陪审团掌控杀生大权,真的令人感到不安与怀疑。而且陪审团也难以保证公平,在辛普森案中,陪审团成员就是黑人多于白人,在种族冲突的大背景之下,这显然利于辛普森一方大打种族牌,以洗清自己的嫌疑,通过一个自身就可能存在不公平的团体来保证公平的审判,这可以做到么?在《乌合之众》里提到,在人群中,每个人的愚蠢将会得到叠加与加强,而理智只会相互抵消并削弱,因此多人的陪审团也许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反观大陆法系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法官主导,更加有利于做出公平的宣判。

通过辛普森案,我还认识到程序正义不仅仅是做出公平审判的前提与基础,还是普通人权利的保障。违反程序正义的证据必须作废,以此种证据为基础的推断也将视为不成立。乍一听,我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以程序正义的名义将证据作废,显然是不利于做出公平审判的,比如辛普森案里各种证据,险些因不符合程序而作废,这就有可能放走罪犯。但是仔细的思考后,我意识到程序正义恰恰是最重要的,假如没有程序(www.simayi.net)正义,就是给了警察巨大的权力,变相鼓励了警察为了破案而不择手段,普通人的隐私就完全丧失了保障。历史上英国曾发行过通用搜捕状,严重侵犯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合法权益,而这也成了独立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更是促成了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东德斯塔西对自己人民实施无孔不入的监听,在看似对人心牢牢掌控的背后,却在民众中滋生对东德政府的厌恶,促成了东德最后成为历史。看似多余的程序正义其实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是重要的权利保障,更是在暗中左右这一个国家前进的方向与未来。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5

这本书还刷新了我对正义的理解,其实正义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站在不同角度,对正义有不同的理解。就如日剧《legalhigh》里所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正义感不过是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而对他人的同情心泛滥。司法制度追求的是公平的审判,而非正义的伸张,因此检方并非正义的代表,辩方律师也不是给罪犯开脱的人。对正义的偏执追求有时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杭州保姆纵火案里保姆被判处死刑确实是罪有应得,但是一则“不判死刑不足以平民愤”的评论得到了最高点赞数,这令我感到脊骨发凉,死刑是她罪有应得,而不是为了平息民愤的而做出的审判,很多人总是热衷于站在道德高地上指点江山,自以为是正义的代表,但他们很多时候反而是对公平的审判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现在网上有许多人在嘲笑莫焕晶的辩护律师,是想出名想疯了,这令我想起了《间谍之桥》里那个为苏联间谍辩护的律师,为什么不能给一个罪大恶极的人辩护呢?民愤总不能剥夺一个罪犯给自己辩护的权利吧。《乌合之众》里提到群体是有盲目性的,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通过成为力量的一部分,人们感受到强大,永恒和迷人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屈服,并放弃个人力量和自豪感;但也会从中获得新的安全感,并参与在被力量淹没的骄傲中”,同情心泛滥的群众在人云亦云中凝聚成的民愤与正义感,并没有多少由理智分析与专业知识的成分,在干扰公平审判之余,就只能让群众里的每个个体感到自己无比强大与满足。

中国的法治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或许是封建社会的旧思维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犹存,青天大老爷的幽灵仍然在徘徊着。在微博上,只要搜索关键词“共青团中央”“举报”,就可以看到巨婴对自己看不爽的事情疯狂举报,请求进行封杀,就如旧社会时期时,面对不公的老百姓到衙门一跪,口呼“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完全看不见对对法治的信任与依赖,在这些上纲上线的举报中,我还隐约瞥见了时大字报的影子。有时候我觉得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对审查感到恶心,但其实只是因为没有按照他们的喜好来封杀罢了,就如很多时候我们谴责不公,只是因为自己没有从不公中收益罢了(跑题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美国法治体系相对完善,但是也有不少缺点,中国法治体系发展起步较晚,而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但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我相信在修改宪法之后,中国法治制度一定会越来越符合人民所期望的样子

第二篇:历史深处的忧虑 读书笔记

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

读完结束篇《他们是美国人》的时侯感觉自己已是热泪盈眶,用手摸摸眼睛,发现只是错觉,但心里充斥着的感动确实难以压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述他们的朋友Laura时提到的:“她有100美元的时候就去参加潜水训练,打算以后去海里探险。她有500美元的时候,就跑去终年积雪场的滑雪场去学滑雪,第一天就摔断了胳膊。回来照样乐呵呵的,活的蛮开心。”我想这就是美国人生活最好的写照,也是美国这个国家成长的映射。我看到这群美国人勇敢地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尽最大的努力让生活可以随心所欲,他们或富裕或清贫,他们必须要承受一些失去、付出一些代价去获得他们追求的生活,但他们从不停止,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没有高低卑贱,他们有的走的很快有的迟迟不能前进一步,在每一刻都享受着当下。自由和梦想,是每个美国人的坚持和捍卫人生,也是美国这个国家的宗旨和信念。它不是一种目标,没有一份详尽的执行计划,更没有响亮的口号来允诺达成的时间年限,它仅仅是一种习惯,一种溶在每个美国人心里和血液里的信念,坚定不移。“对比”这种情绪无疑成为了整个阅读过程中最为主导的习惯,忍不住地不断感叹、羡慕、感动、震撼。我还是无法用好与不好来评判这个国家,但由衷地想说一句:美国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历史之所以为历史

“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国情决定的”,这是在当下中国被大多数人嗤之以鼻的两句话。因为他们常常被用来作为一个无法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得以出台的理由,作为一个问题出现后用以开脱的借口。国情和历史它确实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却似乎越来越不相信了。然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却真切的感受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不可回避性。

“我说这个国家的建立之很特别的,„„当时的美国根本还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在成立的时候拥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像样的政府,也没有总统,也没有宪法,也没有很多作为一个国家似乎必须有的东西„„美国的建国者好想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领袖都不同,他们要求的并不是‘拉下老皇帝,我当新皇帝’。他们自认是在追求一种属于人类的理性,他们在《独立宣言》中说,他们要求是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平等、自由和幸福。”“这些建国者们似乎对于英国政府统治下的前车之鉴尚且记忆犹新,而且深恶痛绝。对于‘中央政府’这个玩意儿依然疑虑重重,他们生怕逃出虎穴又落入狼口,生怕美国人民重新丧失他们刚刚得到的自由。„„他们认为,国家机器自有它自己的运转机制,只要建立起来,它就会成千上百年地运转下去。万一走上歧途小小百姓根本很难与之匹敌。”

他们在拥有自己的政府之前就领教了政府给他们带来的苦难和对于自由的深深威胁,他们懂得政府是可以拥有强大力量的,而人民势单力薄。这就是他们历史的特殊之处。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移民,直到英国后来居上,至1773年,英国建已立了13个殖民地,这段历史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被殖民的地方一样充满了苦难和压迫,同时也因苦难建立起了同盟和美利坚民族。苦难的代价换来了对政府更为透彻的认识,换来了在以后的历史中国家对于权利和自由的最大保护。他们之中没有人尝试过作为统治者的甜头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民主,不用怀疑的是一定也有人对于权力爱不释手,但民意的主力却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对比美国,回顾中国的历史,“帝王”、“政府”、“阶层”„„贯穿着几千年的历史。盛世由它们所造,败势也因他们而起,有多少的战争是因权力的争夺而起,有多少的饥寒交迫是因权力的泛滥而与富贵奢华共存在历史当中,有多少的不自由是因为权力的太过自由而难以成功逃脱,有多少的不公正是因为权力无处不在的触角而难以得到伸张„„中国也是一个多么让人费解的国家啊。百姓承受了几千年的来自权力的压迫却又一次又一次的回到了权力当中不愿舍弃,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想要成为那个少数的权力拥有者,他们没有想要销毁权力,只想也许有一天自己会是那场权力之战的卫冕者,是富贵的享有者,是自由的操控者,是公正的裁判者。不用怀疑,一定有人对权力深恶痛绝,但却不足够成为一种高于权力的力量。

写到这里,想到了最近看的一部电影中有一段关于1980年代尚未开放的台湾,学生们冒着头发被剃刀开道的威胁,他们在学校的角落喷漆、在校刊上写藏头诗、共同策划一场向学校抗议的操场舞会。当音乐响起他们把手中写着“自由”“民主”的学生刊物抛到空中尽情的跳着唱着,而那个时候权力的拥有者——老师、教官被人群淹没,再也没有人听他们的禁令,他们气急败坏地去阻止却无人搭理。我想这就是民意的力量。

美国的历史让民众决心把政府放在风口浪尖接受最为严格的监督和限制去捍卫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让自由成为一种信仰和习惯;中国的历史让民众纷纷奋力寻找那道通往权力和安稳的大门,历史遗留下了对权力难以割舍的习惯和对自由的陌生就是历史对于当下中国的影响。

何为公正

被称为“世纪大审判”的辛普森案,历时一年多的审判,最终以辛普森无罪告终。2012年11月27日,在央视的《新闻30分》中报道了辛普森案又起波澜杀妻或另有其人:日前美国调查探索频道播出纪录片《我的连环杀手兄弟》披露,杀害辛普森前妻和其男友的真凶,可能是在1995年被捕并判处死刑的连环女性杀手格伦•罗杰斯,而辛普森或许是买凶杀人。

我想公平和真相一样,只能是无限接近。就如辛普森案,或许在当时有不少的人认为放过辛普森是一个愚蠢的选择,然而到了今天案件却在17年之后戏剧性地出现了这一新进展,即使时至今日我们都无法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是如今更多的人不得不感叹当时的判决真的是公正而明智的。“你觉得辛普森有罪吗?”“有罪。”“你觉得辛普森是受到了公正的审判吗?”“是的。”这样的对话不管是放在17年前还是17年后都依然成立。媒介审判因为陪审团的存在而出现,它给司法带来的干预和影响让人不得不去反思,陪审团赋予司法公正的力量是否是输给了媒介审判对于公正的干扰,这样的代价又值不值得?“”在辛普森案中,从陪审团成员的选择到对陪审团隔绝以及法官对证据是否可以呈堂的谨慎判断都可以看出美国司法在这种无法避免的“人”执行的过程中对客观和程序公正的最大化,他们在为公正的审判做着最大的努力,即使到了最后受害者没有的到保障,但大家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公正的审判。

在对辛普森“金钱买正义”这一问题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需要做的不是抑制辛普森的金钱买正义,而是应该考虑如何资助其他平民也能同样正当的买到正义„„应该说,能够买到正义的人数越多,越能表现一种社会进步。”法律的公正不仅仅在于惩恶扬善,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任何一个“个人”的权益受到保护,不管“好人”“坏人”。

神圣的权利

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选择了天赋人权中国人选择了君权神授,但明确的是两个对于权不同信仰造就了权力主体的不同。一个是灌于集体公正的以民为本,一个是赋予个人权利的人民主权。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权力拥有者的“为人民服务”是不长久的和不彻底的,始终认为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权力拥有者只是历史的偶然,没有人会愿意一直为别人尽力,除非那是我们共同的利益,今天不含糊的努力是为了捍卫以自己为代表的一群人权利,而这,是美国。“整个社会,从法律到人们的习惯都高度尊重个人的生命、个人的幸福、个人的意愿和个人的意志,都把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个人的奋斗看作是高于一切的。„„他们觉得,如果没有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个人生活的幸福,谁来奋斗?若无大多数人的奋斗,何来社会的繁荣?”这样的想法真是现实又明智:不需要无私奉献,不需要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成全集体的繁荣。细想来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的做法真是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与其对个人的道德品质投下没有保障的赌注不如去寻找个人利益之上的共同并集体来保护。

作者在书中向我们举出的关于美国多如牛毛的法律,大大小小的公关场合行为细节都有各种“法”在那里照管着:从对“酒”的限制到对孩子照管的法律规定、从“雇员年龄歧视

法”到“平权法案”,从“能力缺陷法”到对性骚扰的法律规定。这些细致而严密的法律似乎把人们限制的死死的,但是在这些严密的法律背后其实是对自由的保护和对个人权利最大的尊重。因此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在每一次充满悬念的判决当中最终的答案都是选择了对权利的最大保护:3K党与市政府的官司中人们冒着极端种族主义被宣扬的风险选择了言论自由;联邦调查局的艰难而谨慎的建立和反恐法的难以通过是人们愿意冒着人身安全的威胁而选择了对于自由和隐私的保护;在涉及氢弹秘密的《进步》杂志与政府的官司中,人们选择了冒着泄密的危险去捍卫言论自由;以及辛普森案中,人们选择了“宁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他们认为言论自由的关键是在于“内容中性”的原则,就是要把“真理”二字坚决摒弃在言论自由的大门之外。作者这样写道:“只要不坚持‘言论中性’,只要以为言论自由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就无法避免这样的情况的发生:终有一日,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无法阻挡一个或者数个权威在手的人物,或是一群所谓的‘大多数’,出来把自己宣布为‘真理’,而扼杀别人的言论自由。”到这里我又不由自主的去联想我国的“以‘xxx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的坚持‘xxx理论’”了„„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到的:“我们常常说,自由是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的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作出的一个选择。而这不是一锤定音的终极选择。在不同的时代,自由所经受的冲击和支付的代价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为之感动的原因,我想美国的伟大不在于优于别人的自由和民主,而是在这样一条追求自由和民主的路上他们始终不惧艰险地共同努力,是他们在内心对于自由民主由衷的坚持和捍卫,是权利在这个国度所享受的最为神圣的尊重,这就是它的伟大之处。一套关于民主与自由的制度的建立或许面临着我们无法想象的挫折,但所有人对它的追求、保护和珍惜就可以让它来得更快一些。这也是我的愿望,我们无法改变君权神授在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渊源,也无法改变中国民众因为“人治”“王朝”在过去所遗留下的对于“自由”“民主”的无知陌生和对权力的钟情;我们越来越多的批评政府的不合理、不作为,越来越多地抱怨民主进程的速度太慢;可是我还是相信民主和自由终究会慢慢的成长,因为我们可以改变的是今天,不是靠某一届政府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靠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念,我始终相信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有着不可抗拒的决心并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时它就会成功,至于远近或快慢都不会让我们松懈和气馁,因为我们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会努力的往下走。

第三篇: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1

第一篇文章就留下了许多疑问,诸如“美国的种族隔离问题在法律上早已解决”还有“平权法案”到底是什么?当然在本书的最后找到了答案。

全书通过典型的案列,大大小小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介绍了美国宪法权利法案是如何艰难得到实现。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它并不是一个大熔炉,而是一个“蔬菜色拉锅”,因为各民族的文化在其中融合是基于他们本身得到完整尊重不变质,不必屈服于任何一种其他文化,不必被任何一种主流文化所包容。

融合的前提是保持融合个体的独立性,是尊重。这让我想到了马来西亚,同样是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希望华人“融合”进马来文化避免民族之前的冲突,因此一直希望取消华文教育,希望华人接受和马来人完全相同的马来教育。

也许马来西亚应该向美国学习,越是想要融合,越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完整性和独立性,才能达到和睦的在同一片土地共存的目的。

简单的同化可能才会遭致反抗。保持异化无疑是一种逆向思维。

美国自由,却又数不胜数的细致法律,于是又一个逆向思维诞生,也许自由不是没有约束,反而是越多的明文规定才能确定自由?就像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没有繁琐详细的规定电影的审查应该符合怎样的规定,而是将电影是否符合公映要求的裁判权交给了广电总局的行政人员。但是中国的电影不仅没有自由,反而发挥空间越来越窄,导演们敢于触碰的题材在自审和人审的结果下越来越少。

我之前总认为中国应该学习美国的.宪政,但是我现在反而认为学习宪政,倒不如从这些细节开始。毕竟难道我们期待宪政不是一种急于求成么?

美国的宪法从制度一开始就和我们有了不同的出发点,这注定了我们的法律是在保障政府的管理权利,而美国的宪法是在保障人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政府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政府是有人组成的。我相信我们的建国者当初也是想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至少是想要大多数中国人幸福的国家的。但是比起华盛顿的觉悟,和智慧,他们差太远了。

普通民众也是如此,我不认同愚民论,我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普通民众比起美国民众的确是有差距的。当我们责怪政府多么多么不好的时候,也应该看一下我们民众又是不是没有责任?政府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政府是由人组成的。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2

可以说我是从看林达的三部曲才开始对美国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感兴趣的。正是林达高超的讲故事才能将我引进了这扇门。但是在我对美国社会的运转机制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才开始发现林达的局限性。

看第一本的时候,我常常读一段就停下来思考一下作者传达的美国人的基本观点、历史渊源和社会运转机制。但是,读到第三本书我就已经对作者阐述的人类进步的力量在于精神反省人性力量云云感到怀疑,这不仅与他所说的制度起决定作用相矛盾,而且与伯林提倡的文化多元主义相背。作者好像倾向认为社会是应该向固定方向发展的,建国初期南部比较野蛮没有经过精神反省,因而北方一直等待,试图在法律的'框架下来解决奴隶问题。但是,这里作者恰恰忘了在第一本书里提到过的“内容中性”问题,作者扬弃了“真理说”,却又认为北方的决定是真正人性的体现,因而南方迟早要服从北方,这难道不是作者为人类的发展规定了一个方向吗,这难道不是不让南方自由选择其发展道路吗?不管北方凭借的道德力量多么强大,都始终只是一种道德力量,道德力量必然具有相对性与局限性。认为凭借道德优势可以决定他人乃至他州的发展道路,与作者在第一本书阐述“内容中性”“与真理无关”所举的反例实在并无二致。作者甚至用“两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来形容坚持蓄奴的两个南方州。不仅因为这样,更因为各州在签署协议志愿加入合众国时并未声明放弃退出合众国的权利。林肯对南方分离出去的邦联的讨伐就不具有法理依据,但作者在承认这个问题之后,又回避了这个问题的核心内容,转而去谈现在维系美国的是这个自由制度所带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直到我从其他途经了解到南北战争后通过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后,我才知道美国人是如何解决的这个问题。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了各州公民首先是合众国公民,其作为合众国公民的身份、权利不容侵害与剥夺。这从事实上禁止了任何分离活动。也正是第十四修正案使得权利法案开始适用于各州,在此之前各州有自己的权利法案,联邦权利法案并不适用。这一点林达也未充分告知我们,片面夸大了宪法及修正案的绝对适用性。实际这种适用性是一直在讨论改进中的,上世纪初到上世纪中叶最高法院对言论自由的屡屡不利判决作者提及很少,几乎割裂了历史,更不要说作者没有提到麦卡锡主义盛行时对美共领导人及组织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的限制和侵害。作者主要视野全部集中在民权运动高涨的60年代,也就是第一修正案在实际适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年代。即使同在这一时代,在第一修正案存在广泛争议的其他领域如对淫秽语言和淫秽出版物的界定,对报纸和广播电视的区分对待,作者都没有提及。我觉得作者明显存在避重就轻之嫌,不仅如此,作者还存在故意片面宣传之嫌,我终于开始怀疑他的目的。

这次为了写论文看了邱小平《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我才看到了第一修正案在适用方面的艰难发展历程与问题。美国司法界所持的原则,决不向林达所述那样简单。“内容中性”概括失之简单。司法界早有“思想自由市场”理论,这与作者一上来批评中国人对言论自由持有的“理越辩越明”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这一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造成质疑,但是林达却干脆把这个过程给省了。推荐大家看看《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这书,这本书相比林达的书来说,宣传少,事实多,更客观,更全面,当然也要更枯燥。

总之我的意见是了解美国可以从林达入门,但一定要超越林达。否则你可能刚费劲把腿拔出一个意识宣传的泥潭,又主动积极地跳进另一个意识宣传的陷阱。其实是用偏见代替偏见。大家在阅读林达的文章时,应该对其包含的宣传层面持警惕态度,正如大家在阅读其他作品对其宣传层面警惕一样。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3

一、美国的建国者完全没有“打下江山坐江山”的概念,相反,他们担心政府权力无限扩张,威胁到平民的自由(这就是书名中“忧虑”的含义吧)。于是,不仅迟迟没有建立联邦政府,而且制定了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自由和权利的宪法。我真嫉妒美国人,因为他们的开国者是一群把自由放在第一位的理想主义者。二、美国宪法认为言论自由是天赋人权,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不管说的是真理还是谬误。中国人通常认为,提倡言论自由是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自己说的就是真理,真理要越辩越明。但是美国人认为,只要以为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就终有一日,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无法阻挡一个或数个权威在手的人物,或是一群所谓的“大多数”,出来把自己宣布为“真理”,而扼杀别人的言论自由。这是他们永远不希望看到的。

一个自由的社会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三、介绍美国公民拥有武器和组织民兵的权利时,作者提到在华盛顿举行的这样一个活动:有人号召枪下丧生者的亲属把死者的一双鞋拿出来,放在一个广场上。结果广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它们承载着一个个突然中止的生命,也承载着亲人的无限悲痛。这是美国人为持枪自由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他们也反复问过自己,这代价是否值得?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选择保留自由,同时做好承担代价的准备。原因还是开国者所担心的,在政府失控时手无寸铁的平民无力抵抗。

这段我反复看了好几次,每次都像王老板那样“忍不住想哭”。我想象着那个广场上无边无际的鞋,因此更加佩服美国人坚持自由的勇气,这真有点“不自由毋宁死”的'感觉了。四、书中占用篇幅最多的是曾经轰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以此案的审理过程为线索,作者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司法制度。美国的法律是尽最大可能保护被告的,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判一个。这样就有很多被害者的正义得不到伸张,很多嫌疑犯由于证据不足而被释放,包括很有可能杀了人的辛普森。这让很多善良的民众十分痛苦。是“宁可错放一千,不可错判一个”还是“宁可错判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和枪问题一样是个两难选择。美国人选择前者,是因为他们不愿看到无辜者被剥夺自由,尤其是无辜的平民被强大的政府迫害。另外,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也很有特色。我一开始也像林达一样,对于美国人让一帮“乌合之众”掌管生杀大权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仔细一想,法律本来就不该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和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即使是专业人士来判案,结果也应该被老百姓普遍理解和接受,不然,法律的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不过我觉得对陪审员来说比较困难的一点,就是要纯粹根据证据来判案,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判断。如果是比较感性的人,在打击罪犯的强烈动机下,恐怕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吧。

第四篇:历史深处的忧虑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历史深处的忧虑

作者:宋晓艳

来源:《现代工商》2011年第06期

作者介绍: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这本书是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之一,作者是一对九十年代初就移民美国的青年夫妇,在国内的时候,他们曾经插过队,“文革”结束后上了大学,毕业后做过大学教师,也下过海,经历过上一辈人经历过的所有事情。到了美国以后,似乎做了一个地道的美国农民,种花、卖花,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闲暇的时光,夫妇俩会把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思通过书信的形式写给国内的亲友,后来编成了集子,就是现在看到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每一集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如这本《历史深处的忧虑》。如果单单是介绍美国的人情风物,自然不会引起我这么大的兴趣,大多数人对这套书的钟爱还在于“他用讲故事的手法,生动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和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实行这套制度已付出的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在这第一本书里,林达主要是从美国的《权利法案》说美国的三权分立中的司法权。书中有很多的案件,特别是辛普森案件,通过很多的案件,林达表述了一个事实,美国人在针对国家行政权对人的权利上的种种干预的忧虑,胜过了他们对其他的关注。

他们更多的考虑在维护那部拉法耶特提出来应该诞生的而此后真的诞生了的《权利法案》,就像林达说,当你看见那个法案的时候,你不会有一个能触摸到的感觉,它仅仅是个概念,但,当这些案件一个个在你面前对应着《权利法案》的时候,这部著名的法案才真的活了起来。才真的开始有点像拉法耶特曾经第一个起草的那部《人权宣言》。

其实,以往对于美国的了解寥寥,多半来源于历史课本以及电影电视。这本书带我慢慢走近这个社会,发现了许多以前稍有耳闻但没有仔细想过的细节,颇觉受益。有几点我是特别佩服美国人的:

一是对于法律的认真与谨慎。宪法在建国时初定,到现在200多年没有更改过,修正案也只是通过了26条,但每一条每一个字都在切切实实发挥自己的作用。其他法律也是一样。因此,国家和公民对于新法的制定和旧法的更改都非常谨慎,每次都要引发很大争论甚至抗议,法律条文需一字一句斟酌,以避免任何一点对于公民权利的损害和对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大。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懂得用法保护自己。法律是判断事情的最基本准则,事情只有合法不合法之分,没有好不好之分。

二是传统的完好延续性。我很佩服美国精神的一点,在于他们200多年来一直延续着建国时的理念。首先开国的领袖们就很伟大,他们夺取了政权,想到的却是如何用法律限制政府的权力,以免造成专制局面,他们强调公民利益高于政府;然后,这种理念又不可思议地完好传承了下来,中间经历过争论、**、战争,但基本的精神没有丝毫的改动。任何一个政府都没有妄图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任何一个时代的公民也没有一时放弃对个人权利的维护。这一切,我想,应归功于三权分立的格局与宪法的基本精神吧。

三是公民对于“我”与“他”的认识。美国人对于他人可谓是热情有加。一个普通人的案件可以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受到的不公对待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为之呼喊。他们认为,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同样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维护他人的正当权益也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我想往这样的社会意识,它让整个社会变得有序、充满生气,并不断修正着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我肤浅地猜测,也许这跟美国法庭的援引先例制度有关。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一直都知道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但从未考虑过他们自由背后的代价。自由这个词常常被我们理想化了,以为自由就是无限制,就是随心所欲,就是无论做什么都会得到包容。然而对于自由的代价,我们考虑的太少。

什么是美国自由的代价?这是作者全本书想要阐明的问题。美国人为了自己的自由放弃了很多东西,比如公民拥有枪支的自由威胁了人们的人身安全,比如对被告“无罪假定”等种种有利规定威胁了社会的安定,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我想这放弃的种种,都可归纳为“安全”二字,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群体的。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的美国的自由,确实像作者所说,是超出想象的。但是更令我感慨的,是美国人对他们的自由的选择,对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价的接受(尽管这接受有时并不那么让人好受),以及对自由从未间断过的追求。他们追求阳光,却不盲目的忽略阳光下的阴影,阳光愈明亮,阴影也就愈加的黯淡,但不能因为阴影的出现,就连同热爱的阳光一起抛弃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却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像在美国一样的深入人心。

书评:

1.我是在大学的图书馆找到这本书的,一借再借,摆在枕头边好久,每天看看,仔细品味,确实是难得的好书。作者更多的是对美国根本的深入剖析,而并非对美国社会的泛泛而谈。从林达的书中,可以看到美国社会的根本。比较喜欢讨论辛普森案件的那一节。

——glj

2.这是我读得最慢的一本书,290页的小册子我居然读了整整一个星期。收获和感触都非一般的书能相提并论。在我刚开始阅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时,我对序言里的“1996年”颇有抵

触情绪,因为我个人觉得评论性或者对比性的文章出版超过3年阅读的价值就非常低了,因为我们的社会基本是在以光速前进的,人们意识也是,很多几年前觉得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再看往往觉得也不过如此。因此我一度非常怀疑此书的阅读价值。

——字母D

3.这本书涵盖了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也澄清了许多以前让我有个大概印象却不清晰的地方。比如,我不知道华盛顿在完成了独立战争后解甲归田,四年之后,因为各个州的混乱局面以及财政金融的需要,再重新出山,组织了立宪会议,而后才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痞子笛

4.读这本书是出于偶然的原因,但是一看完序言就觉得自己的选择不错。书的封面上写着“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当我看完全书之后,我觉得作者做到了这句话,他让我这个基本上对美国完全陌生的人能够在读完本书之后对美国有了几分认识、有了几分好感,而且这些好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

——flate

5.起先我并没有对这本书寄予过高的期望,近距离看美国的前缀,已经给了它一种平易感,这样的书一般是没什么探索价值的。但当我读完之后我才觉得林达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说理的功夫是一点也不差,就是这么一本由十几封信组成的随笔一样的小书中,便可以窥见美国宪政与公民社会闪烁的光芒,有光芒的地方自然会有黑暗;但没有光明的地方,一定满是黑暗。——止雾微熙

6.围绕着美国的自由,作者用在美国极具代表性和轰动性的案件,如“辛普森案”,三K党案等,塑造出一个真实的为自由付出代价的美国,一个为防止国家机器损害人民自由立下宪法限制政府权力的美国,制度是为自由而生。

——海上青

《万历十五年》

作者:[美] 黄仁宇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潜规则》

作者:吴思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吴思在“文革”末期时曾经下乡,于人民公社中担任生产队长,因此对于中国农民的苦境与农村问题有颇深的体会。长期关注中国农业领域,使吴思完成了《陈永贵:毛泽东的农民》这本书;亲身接触社会基层百姓的体验和心得,也让他日后谈到中国农民的心态和利害逻辑时,特别显得入木三分。

《总统是靠不住的》

作者:林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本书是《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的姊妹篇,作者继续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我也有一个梦想》

作者:林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理趟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自由在高处》

作者:熊培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内容简介:《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不分东西》

作者:闾丘露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作者从新闻谈起,但不囿于新闻领域,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唤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培养更为宽容、开放、理性的大国心态,引导年轻一代用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怀和视野来思考中国和世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第五篇:历史深处的忧虑

历史深处的忧虑

在《历史深处的忧虑》中,林达用朴实的笔触和讲故事的方法让美国从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走出来,变成了他们脚下实实在在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森林牧场,变成了一个一个美国人。林达以他在美国草根层摸爬滚打的经历、感受写下了对美国民主制度、自由、美国历史的深刻观察、认识。书中以委婉的笔触、平易近人、朴实的文风把美国复杂、历史背景深远的法律、制度的渊源梳理得井井有条。让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美国的制度,从而引起自己的思考。

读到“移民,移民”这一篇时对一个比喻印象很深刻,国人因为美国是移民王国总把它比作是世界各民族的“大熔炉”,凡是进到美国的人都被同化了。但是美国本土人却说这不是“大熔炉”是一个“蔬菜色拉锅”,在里头搅了半天,青菜还是青菜,萝卜还是萝卜。作为移民的大国,美国的流动变化的非常之快,大多数人都是“移过来”的,虽然各自在同一个背景下生活,但是还是有着固定的交流的民族区域。他们甚至可以固定在一个小区一辈子说着母语去生活,就像“色拉锅”里的青菜、萝卜各安天下。毕竟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差异总是无法避免的。林达向我们表达的是各国的移民所保持的不仅是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着他们各自的政治见解以及政治偏见,宗教信仰乃至宗教狂热,一些新移民甚至保持着他们的母国,或者说前祖国的遗爱或宿怨。但是非常惊奇的在差异中保持着共存。

林达用大幅文笔写了美国的自由: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等。林达谈美国的自由先从美国的不自由讲起。美国以自由出名,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一种自由放任。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一部分自由,自由和代价是两个分不开的话题。美国式的自由是建立在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上的。比如对酒的限制等等对生活规范的规定。美国宪法认为言论自由是天赋人权,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不管说的是真理还是谬误。中国人通常认为,提倡言论自由是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自己说的就是真理,真理要越辩越明。但是美国人认为,只要以为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就终有一日,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无法阻挡一个或数个权威在手的人物,或是一群所谓的“大多数”,出来把自己宣布为“真理”,而扼杀别人的言论自由。这是他们永远不希望看到的。一个自由的社会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在美国,“言论自由”和“追求真理” 之间的界限,是划的十分清楚的。

在美国,这是两件完全不想干的事情。言论自由只有一个目的,保证每个人能够说出他自己的声音,保证这个世界永远有不同的声音。而绝不是希望到了某一天,人们只发出一种声音,哪怕公认为这是“真理”的声音。

书中占用篇幅最多的是曾经轰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以此案的审理过程为线索,作者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司法制度。美国的法律是尽最大可能保护被告的,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判一个。这样就有很多被害者的正义得不到伸张,很多嫌疑犯由于证据不足而被释放,包括很有可能杀了人的辛普森。但他们却也很理性地理解了陪审团的决定,因为,原告确实没能出示百分之百令人信服的证据。尽管被告很可能是真正的杀人犯,并且很可能再也不能将他捉拿归案,但是,在法庭上却是公平的。假如仅仅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有罪就判刑,而不管证据如何,那下次很可能就会出现冤案。

也许你也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日本留学生闯进一个美国私人小花园,主人拿枪对着他说不要动,他听不懂,最后主人开枪打死了那日本人,最后也是判那人无罪。也许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别的原因吧,但至少这能说明美国人对家这个私人住所的理解,是一个不允许任何侵犯的堡垒,就算对方是个政府,也不行。

林达在开篇就说,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在读了《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后,不仅仅因为它让我更加了解美国,更因为它让我开始努力去思考一些没有思考过的事物,让我开始以全新的视野去看待社会。我更希望我们的国家——中国,能够不断繁荣富强,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她的人民自由的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不再有历史深处的忧虑。

下载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600字(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600字(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深处的忧虑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

    读书笔记《历史深处的忧虑》(优秀范文五篇)

    读书笔记《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作者:林达 该书作者,以一个美国移民者的身份,通过用与朋友交流的信件形式,讲述美国现......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读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 我是个理科生,平时对历史和政治的见解和接触不深刻,这次通过同读一本书活动能够有机会读到《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个很好的契机,感谢能有这次机会。......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从古到今,自由一直是人们苦苦求索的珍宝。人们常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然而,活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人,试问又有多少人能真正......

    历史深处的忧虑书评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报告文化碰撞下诞生的自由国度 美国,这个与我们隔太平洋相望的国家,是如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我们认为的除了自己国家以外所最为了解的国家。小......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由本书引发的关于中国言论自由的思考高云 2016200525 国际关系学院十一期间,阅读了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2000字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2000字A友《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书介绍了美国的法律与政治的思想原则与发展过程,以及其操作方法与历史价值,还简述了为这套体系已付出与将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