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建设」

2021-07-12 11:2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谈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文化自信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

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有文化自觉,特别是要深刻把握文化自信的独特标识和特征。

文化自信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论是遭受挫折的时候还是取得巨大成就时期,它都是一种信念、毅力和意志的坚守。

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优秀的道德精神和伦理价值,对社会的持续关怀是这种精神的不竭动力,即使发生社会转型时也不曾忽视它,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钟情和坚守是一贯的、连续的。

文化自信是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主要支撑的,其现实性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决定的。

文化自信是对清晰而又富有吸引力的目标的确认,它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成就,也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当下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更不是夜郎自大,而是以自觉发展为特征的自信。

文化自信要求有一个开放的体系、开放的胸怀和开放的思路,就是要讲述中国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既有中国元素的底气,又有创新发展的豪气,还有自立自强的朝气。

文化自信表明了我们要坚守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边界,没有包容的文化自信往往会演变成文化自负或文化狂妄,没有边界的文化自信往往会变得盲目自信。

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占据基础地位,没有文化自信,其他三个方面的自信就缺少了精神素养。

中华文明5000年绵延不断,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我们祖先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沿用至今,从殷墟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文明脉络。

历史上,中国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天文算数、医药饮食等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滋养了自豪自信的民族气质,培育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有着一套完整的规则和秩序,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核心就是“八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就是中华文化的DNA,历经千锤百炼,至今无人敢于挑战。

中华文明的DNA渗透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液里,赋予我们民族强大的统一性、内聚力和不屈的执拗性格。

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谈现实、想未来,都不能忘了历史。历史不容割断,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中华民族的历史,记载着我们从哪里走来,告诉今天所处的历史方位,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数典忘祖,背叛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不可能赢得未来,反而可能重演历史的悲剧。

对历史应当多一份尊重、对文化要多一点思考,实事求是地学习、认识民族的历史文化,始终对自己的列祖列宗心怀敬畏和感恩。

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程。正是中华文化亘古不变的涅槃精神,赋予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自信和力量。

血与火的洗礼让一个民族更加强大,也让一个政党更加成熟。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步步走过来、一仗仗打出来的,党领导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围追堵截,在战略转移中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自我改造,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民族的品格和信仰的力量。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从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儿女从不缺少自信的底气,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满怀信心。

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同世界交流,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长处,使我们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长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瞬间。把机遇与挑战、成绩与问题放在历史的时空中去认识和判断,就能坚定方向、树立信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必须实事求是,既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只有清醒地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准备放弃什么,才能建立起自信,才知道如何学习借鉴。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文化的独特标识,必定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大国如果不能孕育出先进、繁荣的文化,必定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文化自觉。它来自人们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民族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坚定文化自信,既要从历史文化图景中找寻心灵皈依、建构文化自觉,也要以发展作舟、以改革为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实现文化觉醒。

文化自信是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核,文化产业是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让文化产业和文化自信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文化自信便获得了充足底气,文化产业也才能挺起脊梁。

只要坚定文化自信,就一定能够实现文明国故的光彩重生,让中国同世界达成“文化的联结”。

最关键的觉醒,莫过于文化的觉醒;最壮丽的复兴,莫过于文化的复兴。

中国已经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文化小康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文化建设的任务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

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

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世界是地球上所有民族文化的集成。民族作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共同体,通常也表现出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

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又反过来指导规范实践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

文化引导人类不断超越现象、个别、当下,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是人类的意义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它特有的历史创造积累和精神记忆,是它特有的生存方式。

江山要稳固,天下要太平,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尽管历代王朝频繁更迭,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却从未中断,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独自原创的,从伏羲画八卦开始,历经三皇五帝夏商,华夏文化持续发展,思维、认知、表达方式渐趋成熟。到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群星闪耀,涌现出一个个文化巨擘,将中华文化推向第一波高峰,给中华民族留下独特的文化基因。秦汉以后,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融入中国,与本土儒家、道家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中的作用。

51-

要实现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下文化生态要有清醒的认识与深刻的反思,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要适当做出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当下的文化生态要整治优化,进行清理与培植。

52-

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出文化困境、完成中华文化现代转型这一艰巨任务地只能是中国共产党。

53-

文化原本包含文治教化的意思,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必须注重常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教育。

54-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是潜移默化地塑造人格。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其精神内核主要体现为塑造理想的文化人格——“君子”。

55-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当今时代大趋势。

56-

在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不能全盘西化照抄他人,也不能固步自封顽固不化。

57-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58-

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59-

风化俗成需要发挥文化的力量。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国情、纵观历史文化,审视今天的问题。

60-

在强调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兼收并蓄的同时,也要对当前的流行文化进行分析和引导,用优秀文化涵养文化自信。

61-

要在充分发掘和发扬本土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以文化人的同时,利用身边家风不正的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激浊扬清。

62-

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中的优秀家风内涵,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清正家风,助力党风民风向善向上。

63-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64-

文化自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道路和命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65-

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为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昂扬而现实地展现中国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供了最根本的精神支撑。

66-

文化自信需要有底气。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文化自信是一体两面。高度的文化自信,表明我们文化底气十足;而文化底气越足,越强化我们对文化自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67-

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底气之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底气的中流砥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是文化底气的基础,而正确的文化政策则是维护文化底气的制度化保证。

68-

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作为最高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有“大我”而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

69-

中国拒绝西方的对抗性政治,强调不同利益之间的共同之处,中国人普遍还是认为用“和谐中道”、“和而不同”这个理念治理庞大而错综复杂的社会更好,可以有效化解社会迅速变革带来的各种矛盾。

70-

中国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加上兼收并蓄的好学传统,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优势渐渐显露出来。

71-

中国人今天要做的就是通过“和谐中道”、“和而不同”这些理念去影响这个世界,揭示“唯我独尊”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点破意识形态偏执狂的愚昧,给西方话语霸权画一个句号,从而为世界赢得更多的公正、繁荣与和平。

72-

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和整体主义。儒、道、释互补,儒、法、墨共存,表现出多元一体的思想格局。

73-

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丰富的。比如说各地都有小镇,一个一个都是上千年的历史,这是非常丰富精彩的财富。

74-

下载「谈文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谈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改制成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面貌和员工思想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几乎所有国有企业都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

    谈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界的重视,不管懂与不懂企业文化的老板都在谈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专家也在谈企业文化,甚至一些企业高管也在谈企业文化,当然也会有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好象再......

    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从国外企业文化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核心和措施。关键词:企业......

    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

    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

    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

    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

    从商务礼仪谈企业文化建设

    从商务礼仪谈企业文化建设——记陈子毅总监于海翼开发的一次培训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