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可以具体阐述为以心为本、以智为本、以和为本。对此不仅要上升到企业理念、价值的高度,而且应该赋予其可操作性,通过企业一系列有意识的行为加以体现,并作为领导和职工行为的指导模式。
关键词:参与;企业文化;人才机制和谐
一、以心为本
古语说:“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国家如此,企业也是这样。国家有关部门对上海、山东、吉林等8个省市的2586家亏损企业调查中发现:因干部、职工精神不振造成管理不善,产品档次低,技术水平差,效益下降而导致企业亏损的占81.71%。这就是说,企业精神的疲软造成企业的衰落。可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决定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以心为本是其人本管理的基础,一个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没有以心为本这个基础,以人为本将成空谈。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企业要真正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吸引职工参与企业文化的民主管理,有效地开展合理化建议和自主管理活动等形式,调整职工士气,加强企业凝聚力。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有它自身的追求目标。而职工也有各自的思想和行为。企业目标往往与个人目标有矛盾,但只有二者在最大限度上趋于一致,企业对职工的要求才能内化为职式的自我要求。而职工一旦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于是,企业目标就不是从外部强加于职工的约束和限制,而是变成了职工发自内心的追求和为之献身的力量。职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得到了比较高的经济报酬,实现了自我价值;企业则由于职工的参与,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益目标。国内海尔集团实行自我约束下的参与式管理,在这种状态下,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发挥到了极致,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每个人都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注重职工的个人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中加薪和完善福利已不是激励职工的主要因素,职工的个人成长进步和自我实现是当前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职工寻求发展的目光往往首先定位于组织内部存在的条件和机会,亦即企业内部成长通道,即职工进入企业后,在其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点的基础上,配合组织发展目标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培训,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而且在职务和职位晋升方面,可能获得进步与提高的一种组织机制。职工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企业内部成长通道的改善,通道顺畅,职工就能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成长和进步;通道阻塞,职工就可能把寻求发展的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寻找机会,这就是意味着辞职和跳槽。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使组织与职工的成长既同方向又同步骤发展。所以,企业要留住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除必要的福利制度、优厚的薪酬待遇以外,更要拓宽企业成长通道,使企业不仅是制造产品,也是职工成长和发展的基地和摇篮。
二、以智为本
以智为本,即企业调动全体职工的聪明才智,挖掘职工的潜力,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企业职工智力基础上。它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机制,并使之良性运作。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优势。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才
选择适当的人,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人才机制建立的第一步,没有这个基础,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就无从谈起。针对我国一些企业择才的误区,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挑选合适的人才。在企业运营中必须具备成本意识,人才资源成本也是如此。面对目前供过于求的人才市场,企业可以获取一些学历层次较高、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人才。企业如果抱着买“便宜货”的心态,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引进的话,必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企业的选才应该遵循“合适”的原则,让不同学历的人才同台竞技,择优录用。这种做法的背后应该有明确的工作分析和职务说明,以及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系统做支撑。二是注重从内部选拔人才。企业的发展有它独特的内外环境,从企业外部引进人才,容易造成“水土不服”。而企业内部职工由于处于基层上,对企业的情况有总体的了解,所以看问题比较深刻和全面。另外,企业从职工中提拔人才,有助于企业内部成长通道的顺畅,从而激励职工。
(二)用才人才的使用要注重人才的发展与企业目标的和谐,具体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强调发挥人才的独创性。尊重人才的个性,发挥人才的独创性。其次,强调个人能力与现任工作的适应性。企业从事管理的价值应该在使人才感到心情舒畅,而且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工作意义,能够发挥个人专长,增进兴趣,并为个人进步提供机会和帮助。再次,引进竞争机制,取优汰劣。对企业人才必须建立定期考评制度。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工作考核对工作效率将产生明显效果,考评结果还能使员工定出新的工作发展方向。
(三)造才
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擅长于选才、用才,还要精于造才。在企业内部造就人才为企业所用,是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功之道。造才的主要途径是职工培训。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可以改变人的工作态度、更新技能、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职工的创造潜力成为全方位的人才。培训的资金是一种投资,一元的投资,就长期价值而言,可能创造百元、千元甚至更多的间接效益。可以说,人才资本投资是一种最节约的投资。
(四)激才
在人才激励方面首先应该从用人准则、就业保障、职工工资制完善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促进企业人才对工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另外,还表现在完善的奖励制度上,从本质上说,奖励是衡量人才贡献大小的一种标志,是对专业人员发明创造能力的承认,使受奖励者感受到,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其次,应该创造适当的人才工作环境,如和谐轻松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挑战性工作、合理的升迁渠道、公平的竞争环境等,使人才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自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劳动和创造。
三、以和为本
企业要获得良性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使职工和睦相处,真诚相待,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业绩。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和为本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企业中的“人和”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在企业内部建立新的和谐人际关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处理组织成员间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在分配上打破“大锅饭”的同时,成员间必然存在竞争和对比,从而在利益分配上显出差别。二是处理组织内的人际关系。职工作为组织成员,其非常强烈而普遍的一种需要是通过共同努力,满足个人在社会交往、人际沟通和情感联系上的需要,组织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亚于经济报酬的一种“保健因素”。三是管理者的作风与态度。倘若管理工作者官僚主义严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搞任人唯亲,必然造成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工作效率。
(二)发挥团体精神
团体精神,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系统论中就1+1>2的“系统效应”,没有团体精神,就谈不上群体成员之间的协调动作,就谈不上发挥它们各个成员能力总的“集体力”。当今美国大公司热衷于公司重建。企业再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注重团体精神。但是,美国式团体从一开始就和日本式团体有着根本的区别:美国团体侧重点在参与,日本团体侧重点在服从;日本团体建立在家庭亲情式的感情联系上,美国没有这样的文化基础,要建立团体文化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把它建立在尊重个人、民主、参与、竞争这些美国固有的基本价值观念上。从长远看,日本团体文化注重服从,泯灭了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员工的成长发展。而美国团体文化则把整体的统一性与个人的创新性有机结合起来,显示了巨大生命力。
综上所述,以心为本,以智为本,以和为本是企业文化中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国内企业应该顺应世界管理发展的潮流的趋势,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在心、智、和上多下功夫,在企业内部真正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篇: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 同煤集团煤炭运销总公司大同有限公司 王福彪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长期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态表现,是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总体反映,是企业凝聚人心、提升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宝贵资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工作。
一、创新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影响企业发展与否的重要因素,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必须遵循企业文化发展的规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变革,体制的转换,外来文化的冲撞,必然会引起利益的调整、财富的积聚和道德伦理观念的转变,使得社会文化领域的情况错综复杂。作为亚文化形态的企业文化,也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今天,许多外来文化一起涌入国内,有先进的管理模式,有积极的治企格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警示,但也有阴暗、消极的,甚至是没落腐朽的文化也再悄悄的散发着臭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绝不能孤立的、片面的站在本企业狭隘的一面,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以金钱来衡量一切,信奉拜金主义。在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企业文化也应是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党组织应引导好企业的文化创新建设。
二、创新企业文化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基础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想把企业办好,推进现化企业制度的建设,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就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基础,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凝人心,这是党组织和行政领导搞好企业的职责。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促进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为己任。一要促进企业的情感管理。情感管理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感情投资”,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党组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要促进企业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方式主要是企业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自己”。它可以把个人意志与企业的意志统一起来,从而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做奉献。党组织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宣传教育全体职工以企业繁荣为己任,以企业为家,企兴我荣,企衰我耻,同时组织好各种活动,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自主制订实施与上级目标紧密联系的个人工作目标计划,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三要促进企业的人才管理。人才管理是指企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管理方式。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受过教育,又有技能,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企业成长的人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人才管理的规律,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使人才的培养、使用、储存、流动等工作科学化,努力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党组织应努力抓好职工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受过高等教育,在管理岗位能为企业贡献的是人才,在一线默默无闻愿为企业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也是人才,只要务实、勤奋、进取、拼博,立志促进企业发展的人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都是人才。
三、创新企业文化必须有超前意识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社会以迅猛之势给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带来一场极大的革命。企业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促进自己特色的、传统的、民族经济的发展都是必须积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相应地,特色的、传统的、民族的企业文化如何去应对西方的渗透,如何去不断占领文化领域的阵地而不被西方文化所淹没,都是不可回避的课题。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企业文化建设也应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是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特性文化和整体企业文化相统一,注重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联系,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二是要宣传和弘扬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企业文化建设要有超前意识,始终走在企业发展的前列,不断引导、促进和推动企业的前进,要针对全球化经济的迅猛进程现状,站在世界潮流的顶端审视企业,观察世界,运用当代最新的知识丰富自已,运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努力创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三是要宣传和弘扬知难而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基层党组织要利用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全体企业员工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引导教育企业员工发扬知难而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一种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创新企业文化必须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开拓渠道。企业文化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其最大目的在于突破企业现有经营管理实际中脱节的僵化文化理念、体制及工作作风等的束缚,实现企业价值观创新、制度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等全部创新过程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文化创新有可能是对原有企业文化全盘否定,重新引入新的企业文化,有可能是在继承积极因素基础上对企业文化核心的再造,也有可能是对企业文化载体及手段方式等的创新。所有的创新只有对企业经营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积极推动作用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算企业文化创新。在实际企业文化创新中应把握四个方面:①检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适航性,把握企业文化创新是关键,这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中之重。检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条件,针对企业价值观,要检验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现有的发展承受力,是否符合企业地域性、企业行业特性、员工习惯性等。从培养和塑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企业精神入手,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着力于企业追求和群体意识方面的创新,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②防范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脱层成两张皮,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企业文化创新脱离了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违背了企业经营管理规律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加强管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而创新,让企业文化从企业管理中创新出来才具有强盛生命力。③致力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坚持不断增强企业全体职工不懈地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企业文化创新才有源头保障。④企业文化创新需要一个企业环境的创新。抓住企业环境建设,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向上、共同分享的政治环境,文明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让员工在如此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文化的创新,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总之,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基层党组织应引导企业全体员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促进社会主义现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继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把企业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动企业和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健康地发展。
第三篇: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结业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姓 名:赵欢
专 业:10级公共事业管理 学 号:20104052006 任课教师:孙建华
中 国·大 庆 2012 年 11月
摘要: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自身,是企业员工的共同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强化,最终成为企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企业文化涵盖了经济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战略、企业信用、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品牌、企业素质等8个方面,其中,主要是经营之道的形成、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形象的塑造,而这三者的载体全是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更没有企业文化,所以,在企业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切为了人,一切尊重人,以人为本,就能增强企业活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人才
一、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何渭“以人为本”?广义的理解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对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意即:人民是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这表现了管子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和重视。“管理”很多人过分的注重“管”,实际上管的太多才容易乱。如果说“管理”管的是入,那么。文化”管的则是心。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能用先进的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把员工的心管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宿感和一体感。只有通过正确处理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理解、尊重,在企业中形成平等、民主、团结的气氛,才能造就出企业的整体文化。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员工主导作用的原则。只有真正确立了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才能抓住企业建设的核心和本
二、企业文化的实质
现代企业的管理正逐渐告别以往单一的经验式、理性化的管理模式,向着具有更高文化层次的管理方向前进。良好的文化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哈弗商学院著名的约翰科特曾用几年的时间对两百家现代企业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经营业绩的高低,企业文化的影响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提出语言,在当今竞争更加激烈、变化速度更快的商业环境中,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很有可能是由企业文化所决定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证明,在现代的企业当中,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信息、人才以及创造能力,围绕这三点所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价值远远大于简单的各部分组成要素的相加。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产力,而不是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摆设。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两者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始终贯穿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因为在企业的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服务的员工还是被服务的顾客,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重视主体的需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企业领导层经营企业的管理理念,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新形势下,要建设好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关键在于搞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从两者的涵义上看,两者之间又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为实现发展的目标做出的一项建设工程,以人为本的管理只是属于企业为了求生存谋发展的一种管理理念。两者之间一个是建设工程,另外一个是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内部的文化方面的内容,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针对企业的各种管理,例如人事管理、经销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等等。虽然两者之间覆盖面有一定的交汇,但是还是具有明显的区别。
四、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在西方的科学管理领域中,自泰勒发明了科学管理法起,就一直主张以监督和管制人的制度取胜,把人与机器同等对待,企业目标也是重视物质指标,不重视人。产品第一、质量第一、利润第一成了企业的主旨。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理论流行以来,特别是富含东方人文主义色彩的企业文化,强调企业从里到外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应将员工视为企业维系生存的基础,企业应该成为员工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实现追求目标、和睦相处和舒畅生活的大家庭。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认为利润并不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只把员工看作赢利的工具。企业不仅成为职工求生存的场所,而且能使职工从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从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和企业经营价值观的演进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赖以产生的根基,是区别于传统管理最显著、最根本的标志。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以人为本就没有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精髓。
五、加强“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一)企业公开、公正、公平的任用人才,懂得留住人才
在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原来很多年中,很多企业都是利用优厚的工资待遇以及灵活的机制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自由化的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但是随着现代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大量的知名国际企业不断的涌入市场,企业中大量的人才流
向国际知名企业当中。至此,企业面临的最大一个难题则是在21世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为人是科技技术的载体,企业需要在管理上做到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拥有科学技术的人才。但是要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又是什么?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价值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低级、生理方面的需要;其二,随着不断的进化,而形成的一种潜能上的需要,即高级需要,也是尊重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种高级需要就意味着员工追求的不仅仅是赚钱养家,更多的是对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价值体现、追求的一种需要。在某种角度上来讲,企业文化反映出了企业对员工的态度,假如这种认识成立,作为企业就更应该加强“以人为本”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模式下,企业才能够更多的吸引人才,能够让员工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员工也能够更容易发挥自身能力以及个人价值追求,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优异的成绩。企业要发展与进步,是离不开大量人才的支持,掌握企业方面的人才,就相当于抓住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在人才的任用上,如果任人唯亲,是忽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当然有真才实干,企业也应当提倡举贤不避亲;企业只有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提拔人才,才不会挫伤员工的心理,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人才利用率最大化,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企业新气象,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维护企业的形象。面对严峻的人才竞争压力,公开、公正、公平,懂得留住人才,才是企业应当解决的问题。
(二)团结员工,信任员工
在许多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出现企业中层管理者与下属互不信任的现象。人与人之间交流与相处的基础是信任,起码的信任都没有,谈什么合作,谈什么效益。古语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团结好员工,才能将企 业做大最强。
(三)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主的自身素质直接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如果作为企业的“当家人”,素质都不够高,那么企业肯定也走不到太远。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应当深化“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倡导民主与学习。民主的决策能够最大程度的提供企业正确的保证,不断的学习则
能偶提升全员的文化素质、生产技术、责任感以及思想品德。加强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及面对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个性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培养员工的个性化的养成,只有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能体现出本企业的与众不同,铸就一个特殊的企业文化,彰显出企业特有的精神。只有这样,不同风格的企业才能改变我国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的现象。比如我国许多企业都是以“团结、奋进、创新、开拓、进取”等思想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种千篇一律的企业文化很难体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特征。对此,企业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去吸收人家先进的经验。比如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比较成功,“胜利是最重要的”(百事可乐公司)、“诚、和、开拓者精神”(日本日立公司)等就是成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具体形式虽然不同,可是却有一共同点:都注重以人为本,倡导乐观向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有一定的个性特色,企业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竞争中求生存和谋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欣欣.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施[J].管理学家,2011,(11):81.[2]程晓斌.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30)[3]武杰,郝丽娜.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以人为本[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2):79-83.[4]黄林坤.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1,(26):14-15.[5]王贞茹.简析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商贸,2011,(11):91-92.[6]单宝.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与思路[期刊论文]-管理研究 2005(06)[7]曹霞.现代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设[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9(8)[8]贾建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最高价值取向 2005(06)[9]肖湘雄.张践明.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失灵的哲学视域[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6(10)[10]孟杨.现代企业文化: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期刊论文]-探索与争鸣2006(3)[11]程晓斌.程晓斌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30)[12]邓峰.吴海兵.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1)[13]黄小常.企业文化管理及改进文献综述[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文化 2010(14)[14]施志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全面发展[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 2010(13)[15]张运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2008(4)
第四篇:邮政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邮政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邮政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经济,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来创造企业的效益,达到企业成长和发展。其最大的特点是直接面对客户,服务千家万户,因此员工的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形象和整体能力,也就是说员工个体的行为影响企业整体的形象。邮政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突出人的作用、人的因素、人的能动性、人的创造力是邮政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因此,以人为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我们邮政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内涵。
一是弘扬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精神的定位,其实已经蕴含了人本概念和员工地位。发展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也是企业员工的终极目标。需要突出的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让员工明白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突出主人地位,员工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是唇齿关系,企业的兴衰也即是员工的兴衰,要让员工树立“企业兴衰,员工有责”的观念,明白“唇亡齿寒”的关系,使员工自觉地建立起自己与企业不可分割的情感、亲情纽带。员工是企业大家庭的一员,只要每一位员工都树立了主人翁意识,企业的精神也就成了员工自觉的精神风貌,企业的整体力量和发展潜能都能由此而得到非常充分的显示和体现。
二是 开展文化活动,培养员工的人文理念。文化活动是一种载体,能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因为其丰富多彩而深受员工的欢迎和喜爱。组织实施好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一是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特别是在业务发展较为困难的时期,更需要及时组织这类活动,企业领导与管理层要带头参与,活跃气氛,调整心态,提高士气,增强斗志。二是要增强企业的喜庆气氛,逢年过节,要及时组织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文娱晚会、歌咏比赛等,同时要邀请员工家属参加,增加节庆气氛,营造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和欢乐,也让员工和家属体会到企业没有忘记他们,从而感受到作为企业员工的自豪,同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三是企业要有目的地组织员工的读书活动,培养员工的阅读趣味。要建立企业阅览室,并要定期组织送书活动,送到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员工的手中,或建立流动图书室。要经常添置新书,让员工都能及时地读到各类新书,接受新知识。企业还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推荐新书,并组织员工撰写读书心得,让员工提高读书兴趣,营造企业读书氛围,陶冶情操,从而增强企业文化含量,提高员工的人文理念。
三是加强员工教育,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根据企业职工教育规划,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内容要结合企业形势任务和中心工作的要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员工教育也须制定与时俱进的实施计划。二是开展学历教育。刚性的在职学历教育计划,对促进员工综合知识的提升是一个积极且有效的措施。员工要求达到高中以上学历,各级管理人员要求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已经达到大学专科学历的管理人员,要求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三是实施员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每一个能够实行技能鉴定的岗位都必须通过技能鉴定,实行持证上岗。四是开展员工业务技能操作比赛,不定期地进行“操作能手”、“业务标兵”等内容的评比活动。营造学习业务、争创尖子的氛围,从而提高员工整体业务水平。
四是实施思想工作责任制,引导员工的整体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和作用,发挥各级管理层的管理职能和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企业的稳定、安定、和谐为根本,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营造企业内部和谐、融洽、协调向上的良好氛围,支撑和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突出工作重点,以点带面,以促进企业发展为重点,找准工作突破口,选择有影响、有说服力的人和事作为工作的基本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和指导意义。
第五篇: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铁路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用先进的安全理念、安全知识等培育具有现代安全素质的职工,以此来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有序。具体应突出发挥好以下三个作用:
一、发挥理念的引导作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心态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职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和物态安全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两违”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呈增长势头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一些管理人员下现场检查帮助职工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现场职工往往是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本来“我要安全”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这些错误观念一日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一日不树立,那么安全文化建设永远是空中楼阁。
发挥安全理念的先导作用,要通过思想培育、理念渗透、文化熏陶,引导干部职工不断强化“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能安全”的“自主”意识、“我要落标、我要保安全”的“自律”意识,形成广大干部职工认同、认可、认知的共同安全价值观。通过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发挥人文关怀和环境的感染作用,增强安全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人文关怀和环境感染职工、吸引职工,进一步增强安全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是在坚持管理从严的同时,关心关爱职工群众。把严格管理建立在关心关爱职工的基础上。通过手机短信互动平台、“领导信箱”等方式,进一步畅通职工诉求渠道。逐步解决职工交通、饮水、住房、食堂、澡堂等方面的问题,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切实抓好异地、通勤职工家庭帮扶工作,认真落实“三不让”救助机制,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切实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二是以良好的生产环境塑造人。要根据岗位实际,从细节入手,采用提示卡、标识牌、显示屏、等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提示,使员工一进入工作场所,就能看到各种准确、醒目、温馨的安全提示,发挥生产环境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作用。要在事故多发地段、安全控制关键点、安全重要岗位设立警示标识、或曝光台等,提醒员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铭记事故教训,绷紧安全弦。三是以优美的生活环境吸引人。要深化“四线”建设,建好职工文化活动室、读书屋等文化阵地,兼顾休闲、健身等功能,不断改善职工生活环境,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形成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安全文化氛围,提升企业的内在凝聚力。
三、发挥硬件的保证作用,强化科技保安全的功能。所谓硬件是指企业为预防事故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硬件安全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是否肯在硬件上加大投入,直接体现着企业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思想树得牢不牢。一是强化基础保障功能。大力推进精细管理,不断提高全员精心维修养护的意识,大力提高精检细修的水平。二是提高员工素质。要加大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培训力度,增强员工驾驭新设备、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三是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完善设备故障等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机制,健全设备应急处理系统,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处置水平。健全应急处理组织,充实专业力量,加强员工的日常演练和培训,切实提高全员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