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1.道

时间:2019-05-12 21:5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教案1.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教案1.道》。

第一篇:国学教案1.道

国学教案:

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诵读和背诵课文内容。

2、理解字词句的基本意思。初步理解“道”的含义。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道”的感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相关的文字、视频、音频资料。

2、制做ppt课件。学生准备:

1、把课文熟读成诵。

2、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起引道:未成曲调先识道

幻灯片1 :猜谜语,认识道:师:比一比,谁聪明?请猜谜语: 首字表人头,走之表示走;走路抬首看,目标在前头。无路要敢走,走多路才有。

幻灯片2 :看词语,解释道: 地道 铁道 羊肠小道 【道路】

公道 天道 头头是道 【道理;事理;规律】 医道 棋道 生财之道【方法;办法;技艺。】

导语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组词语,聪明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导语2:道字是一个富有智慧的字,它有丰富的内涵。请大家猜一猜第一行的“道”是什么意思?第二行的“道”是什么意思?第三行的“道”是什么意思?

幻灯片3:观媒体,了解道。【媒体展示】导语3师:道字是一个魔术师,它千变万化。今天,我们学习的五年级上册《国学》第一课《道》。课文出自2000多年前的一本书《道德经》。其作者老子,姓李,名耳,亦称老聃(dān),他是春秋时期一位学识渊博的思想家。老子所说的“道”与众不同。

二、课承诵道:经典诵读品味道 【

(一)自由读顺。】

导语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国学》第一课,《道德经》第一章:道。幻灯片

3、【课文内容】

导语2:请大家自由的读三遍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④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⑤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导语3:读一读就能明白。课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最重要。谁知道?【1分钟】 生:无和有。

师:课文中的道,主要讲述的就是从无到有的变化规律。抓住了“变化”这一重点,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板书:变无 有〗

(二)指导读准】

导语4:我们学习古文,应该把字音读准。谁来读给大家听。生:读

(三)指导读懂】

师:课文中有三句话难理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媒体展示】 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指天地产生的初始;“有”,指万物形成的根源。)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为可以通过“常无”来洞悉造化的奥妙;通过“常有”来体察自然的极限。)

④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虽然 “常无”和“常有”同出于道,但是名称却不相同,同样叫做微妙。)生:读,说。

师:谁愿意把全文读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来分享你的智慧好吗?【2分钟】 生:读

师:预设点评:①【好的】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②【差的】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能不能再试一次?你觉得这次读得好吗? 【

(四)指导读出味儿】

导语5:师:古文和现代文的读法是不同的,读古文,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读出滋味儿才行。下面听老师读一遍好吗?【范读】生:自由读 【

(五)指导读乐】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老师读上半句,同学们读下半句。比一比谁读的有滋味儿。

师:道可道——生: 非常道。师:„„

师:下面我们男生和女生比赛一下,比一比谁读的有滋味儿。男女生:比赛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来表演一下自己读书时的陶醉的微妙? 生:读

师:读几遍就能把一篇古文读的有滋有味,我真想说一句:微妙呀微妙。生:齐读。【

(六)指导背诵】

导语7:如果你能把古文背诵,记忆在脑海里,日积月累,你就会增长智慧。请小朋友练一练,能不能背诵下来。【读背】 生:个人练习背诵。【1分钟】集体背诵。

三、课转研道:经典智慧拓展道 【

(一)解读】

导语:师:理解了才能读出滋味儿。谁能有滋味地给大家读第一句。幻灯片

4、【课文内容】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导语1:师:读了这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是怎样理解的? 导语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道”虽然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但是“道”永远变化的。)(“名”虽然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但是“名”永远变化的。)导语3:师:这句话是是总起句,强调了道的本质是变化。(板书:变)

(二)变读】

导语4: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

老子在2000年前所见的那头牛,与现在的牛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可以表述为:牛可牛——(生:非常牛)

导语5:老子在2000年前所见的那辆车,已经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车,我们可以表述为:车可车——(生:非常车)

导语6:老子在2000年前所读的那本书,已经不同于我们现在阅读的书,我们可以表述为:书可书——(生:非常书)

导语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昔日李白所见的那座天山,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可以表述为:山可山——(生:非常山。)导语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昔日王之涣所看的那条黄河,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可以表述为:河可河——(生:非常河。)导语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昔日杜牧所走的那条山路,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可以表述为:路可路——(生:非常路。)【

(三)展读】

①同学们,老子所说的道,包容了大自然的变化,我们可以说 ——春可春非常„„夏可夏非常„„秋可秋非常„„冬可冬非常„„雨可雨,非常„„雾可雾,非常„„晴可晴,非常„„阴可阴,非常„„ ②同学们,老子所说的道,包容了人生的变化,我们可以说 ——福可福,非常„„祸可祸,非常„„乐可乐,非常„„悲可悲,非常„„,静可静,非常„„师可师,非常„„生可生,非常„„

③同学们,老子所说的道,包容了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说 ——大可大,非常„„小可小,非常„„多可多,非常„„少可少,非常„„路可路,非常„„车可车,非常„„马可马,非常„„猫可猫,非常„„狗可狗,非常„„

导语10:师:同学们,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是变化的道。真是微妙呀,微妙呀,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讲,道真是—— 【

(四)悟读】【出示幻灯片8】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导语1: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因为道微妙呀,微妙,所以道是众妙之门,是认识自然奥妙的门径。„„】

导语2:因为老子所说的道,内含丰富,哲理深刻,所以说:道可道,(生)非——

导语3:因为老子所说的道,包容万物;所以说:名可名,(生)非——。

导语4:因为老子所说的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变之又变,玄之又玄。所以说:道可道,(生)非——;名可名,(生)非——。

四、课合悟道:经典体验感悟道

1、探究道之悟。师:“道”是这么玄妙,“道”在哪里呢?其实,“道”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应该怎样感悟“道”的奥秘呢?我们只有用心悟“道”,〖板书:悟〗才能识天理,懂万物。例如:【出示幻灯片9 提示感悟内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可是作文之道啊!珍惜资源,节约用水,这就是生活之道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是人生之道啊!

幻灯片10:【写感悟 3分钟】

下面请小朋友们写一句话,谈谈对道的感悟和体会。————————————,这是自然之道啊!————————————,这是生活之道啊!————————————,这是礼仪之道啊!————————————,这是——之道啊!

2、展示交流。生:交流。

幻灯片11:【课文内容】总结下课。

导语1:道,玄之又玄;道,是众妙之门。微妙呀,微妙!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心来感悟道的奥妙吧。当你悟懂了道,你就是一名有智慧的人!

【板书设计】: 无

道 变 玄 →悟

第二篇:【国学经典】国学十二道

【国学经典】国学十二道

1孔子——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2老子——处事之道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 寡欲是养心第壹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进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3庄子——养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4孟子——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5荀子——学习之道 可概括为七个方面。

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

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

三是一:“一”是专

一、专心致志的学习,“学之道,贵以专”。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

五是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七是友: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6孙子——韬略之道

意指文韬武略。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韬略犹如双刃古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发扬古道,利国利民。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7管子——教练之道

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教练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8韩非子——统驭之道

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带你修炼六个方面的能量,帮妳完成从攻城略地到运筹帷幄、从创业有成到基业长青的惊险一跃,成长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型领袖。9鬼谷子——权谋之道

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力,是指能够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力量。权力带来财富、地位、荣耀。权谋天然地不受一切仁义道德、公平正义的约束;它甚至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唯壹的原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即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10大学——修身之道

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因此,修身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真诚地对待一切的过程,就是严个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过程。

11易经——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妳若遵从了——便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仔细想想,可也不就是这样的么?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12禅宗——死生之道

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岂能赖着不死或就是不生?故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

第三篇:1.中华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

经典(段落)诵读、朗读顺序:(1.童声朗读《弟子规》录音版):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齐读《大学》(配合领读))::、领读1:大学之道, ——————————跟读:大学之道, 领读1:在明明德, ——————————跟读:在明明德, 领读:1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跟读: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领读2: 知止而后有定, ———————跟读: 知止而后有定, 领读2: 定而后能静, ————————跟读: 定而后能静, 领读:2 静而后能安, ————————跟读: 静而后能安, 领读2: 安而后能虑, ————————跟读: 安而后能虑, 领读2: 虑而后能得。————————跟读: 虑而后能得。

领读3: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跟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领读3: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跟读: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全体齐读:(题目《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全体齐读::(齐读《论语》)领读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领读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领读1: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

领读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领读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领读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跟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领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跟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领读: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跟读: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齐读)

领读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当仁,不让于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邀专家现场领读、点评,有应急谜语节目、备奖品。准备:人员、着装(深色西装)、印刷品、音箱、投影仪(ppt)等。

第四篇:杜甫·国学题目150道

文学类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因君故,沉吟至今”这句诗出自于哪 里?(C)

A.《子衿》 B.《绿衣》 C《短歌行》

2、范增在鸿门宴上做了什么?(B)A 舞剑 B 举玦 C 吟歌

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C)A 刘邦 B 项羽 C 韩信

4、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 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C)。A、“大元” B、“解元” C、“进士”

5、“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 不是陆游所作的是(C)。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7、厦门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中的 “止于至善” 出自(C)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8、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借“福倒了”的 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请问从何时起倒贴“福”字?(B)A.宋 B.明 C.清

9、《南华经》是(C)的别称。A.《老子》 B.《周易》 C.《庄子》

10、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诗人是哪一位?(A)A 林逋 B 梅尧臣 C 苏舜钦

11、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 最初是(B)术语。A.书法 B.围棋 C.绘画

12、孟子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 “规矩” 的意思是:(C)

A 法律条文 B 美德善行 C 圆规曲尺

13、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记》 B、《论语》 C、《庄子》

14、“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A、为政清简 B、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15、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词话著作名叫:(B)A《蕙风词话》 B《人间词话》 C《白雨斋词话》

16、成语“膏粱子弟”中,“膏”指的是:(A)A、肥肉 B、膏药 C、滋润

17、“出水芙蓉”的本义是指什么?(C)A.雨后的荷花 B.雨中的荷花 C.初放的荷花

1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19、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C)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20、《明夷待访录》的作者是谁?(A)A.黄宗羲 B.周敦颐 C.王阳明

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哪位诗人?(C)A、李白 B、张九龄 C、温庭筠

2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是哪位诗人写的?(B)A、王维 B、李白 C、白居易

23、大家都知道世间上的良缘除了“天”助还少不了一人的帮忙,这 就是 “红娘”,请问“红娘”的由来出自何处?(C)A、《白娘子》 B、《红楼梦》 C、《西厢记》

24、下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C)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5、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 家的这一特点?(A)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C、“三国鼎立”

26、“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A、琵琶 B、二胡 C、马琴

27、宣纸得名于它的:(C)A、用途 B、材质 C、产地

28、“韦编三绝”这个成语讲的是哪个历史人物?(B)A、王阳明 B、孔子 C、孟子

2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哪位诗人所写?(A)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30、世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大佛—乐山大佛始建于哪个年代?(C)A.宋朝 B.明朝 C.唐朝

3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句诗的作者是(A)A.杜甫 B.苏轼 C.李白

3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 是哪位诗人写的?(C)

A.李白 B.苏轼 C.高适

3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是哪位诗人写的?(C)A.王维 B.苏轼 C.杜甫

34、下列哪个成语不是形容读书勤奋?(C)A.高凤流麦 B.带经而锄 C.学富五车

35、古琴最初有几根弦?(A)A.5 B.3 C.6

3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 话出自哪部经典?(B)A.《大学》 B.《论语》 C.《诗经》

3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 句话出自(C)。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3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是哪位诗人写的?(C)A.王维 B.林升 C.辛弃疾

39、北京在唐朝的时候被称为什么?(B)A.中都 B.幽州 C.北平

40、“蟾宫折桂”一词常被用来比喻(C)A.美好的姻缘 B.事情困难 C.考中进士

41、诗句“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指的是?(C)A.李白 B.杜甫 C.李龟年

42、山东曲阜有“三孔”,分别是“孔府”、“孔庙”和什么?(C)

A 孔酒 B 孔子书院 C孔林

4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A 晚春 B 仲夏 C 初秋

44、下面哪位维新志士,与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并称“戊 戌六君子”?(B)

A 梁启超 B 谭嗣同 C 徐致靖

45、“双管齐下”中“双管”指的是什么?(B)A 两支笛子 B 两支笔 C 两支枪

46、“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的 “齐州” 是指哪里?(C)

A.杭州某地 B.山东某地 C.代指中国

47、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C)A.传记 B.书信 C.史论

48、你知道“泰斗”刚开始是对谁的称呼吗?(B)A.李白 B.韩愈 C 杜甫

4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哪位诗人写的?(C)A.谢灵运 B.柳宗元 C 林逋

50、“一唱三叹”中“叹”字的本义是什么?(B)A.叹息 B.附和 C 赞叹

5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C)A、周 B、元 C、商

52、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 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53、谁是著名的清华五大导师之一?(C)A.朱自清 B.鲁迅 C 王国维

5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A、八条 B、二十二条 C、十条

55、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人是指?(A)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56、《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 B、巫 C、肖

57、“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 B、书法 C、雕刻

58、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A、子路 B、子张 C、子贡

5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A、李白 B、杜甫 C、柳宗元

60、“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 “靥” 是指:(A)A、酒窝 B、眼睛 C、嘴角 61、成语“衣冠禽兽”原指什么?(B)A.好色的人 B.朝廷官员 C.穿衣服的贵族动物 62、古语所称“细软”是指(B)A、腰带 B、钱财 C、丝绸

63、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 “麒 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C)A、狮子 B、金钱豹 C、长颈鹿

64、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6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 B、《庄子》C、《左传》

66、“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67、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 B、中午 C、傍晚 68、“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69、成语“采薇而食”发生在:(C)A.夏朝 B.商朝 C.周朝

70、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71、“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A、《淮南子》 B、《庄子》 C、《孟子》 72、孔融让梨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C)A.唐朝 B.宋朝 C.汉朝

73、孟子说: “君子有三乐”哪个不属于三乐?(C)

A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C 人生得一知己

7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C)A 先秦 B 西周 C 春秋

75、成语“邯郸学步”中学步的是哪国的公子?(A)A.燕国 B.赵国 C.韩国

7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哪位诗人写的?(C)A.柳永 B.柳宗元 C 李商隐

76、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几时到几时?(B)A、四时到六时 B、五时到七时 C、六时到八时 77、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C)A、胡茄十八拍 B、汉宫秋月 C、春江花月夜

78、“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流行于汉代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 最接近的是:(C)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79、郭子仪是哪个朝代著名的军事家?(C)A、汉朝 B、宋朝 C、唐朝

80、《水经注》的作者是谁?(A)A、郦道元 B、郭守敬 C、葛洪

81、民间故事、古典小说往往歌颂浪漫的爱情故事。下列有关人物、情节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C)

A、《薛丁山征西》叙述大唐公主樊梨花才貌双全,以抛绣球的方式招 薛丁山将军为驸马。B、“梁祝故事”叙述梁山伯、祝英台由同窗结为夫妻,却因家长反对 而被迫离异,双双殉情化蝶。C、《白蛇传》叙述蛇精白素贞化为美女,下嫁许仙,后与法海和尚斗 法,水漫金山寺,遂遭囚禁于雷峰塔下。

82、《幽梦影》中“花中之柳下惠也”是指(C)A、菊 B、梅 C、莲

83、“望”是指旧历每月的第(A)日? A、十五 B、二十五 C、十

85、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 父母,这句话出自:(A)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86、被后世称为“诗家夫子” “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B)A、李白 B、王昌龄 C、王维

87、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六部。以下哪个不属于六部?(B)A、吏 B、祠 C、户

8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A、秦始皇 B、武则天 C、唐明皇

8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对联是在(A)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90、下列哪位不属于 “元曲四大家”(C)A、关汉卿 B、马致远 C、冯梦龙 91、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A、一位画家 B、八位画家 C、一位书法家 92、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A)A、扇子 B、玉佩 C、钱财

9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94、“妙手偶得之,文章本天成”。是哪位诗人写的?(A)A、陆游 B、王维 C、孟郊

95、《感天动地窦娥冤》是谁的作品?(A)A、关汉卿 B、郑光祖 C、李汝珍

96、“推敲”的典故源于唐代诗人(B)痴迷于吟诗炼字的故事 A、孟郊 B、贾岛 C、韦庄

97、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 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A、鹤 B、鹅 C、鸡

98、我们常把结了婚的夫妇称为“结发夫妻”,“结发”在古时是指结 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 在一起

99、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A、鼓 B、锣 C、钟

100、“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A 王勃 B 张九龄 C 张若虚

101、俗话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武器,其中哪个指的是 防御武器?(A)A 干 B 戈 C 都不指

102、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 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 文章 B 画作 C 乐曲

10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 诗?(B)

A 三百首 B 三百零五首 C 二百首

104、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 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A丝 B竹 C金

105、“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 故事?(B)

A 牛郎和织女 B 唐明皇和杨贵妃 C、周瑜和小乔 10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A 怀疑精神 B 辩证法思想 C 唯物思想

107、“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A、岳飞 B、辛弃疾 C、王维 108、《齐民要术》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C、医学著作

109、“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是描写谁的诗句?(C)A 刘备 B、关云长 C、诸葛亮

11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讲述的是以什么为题材的故 事?(A)

A 官场 B 温室效应 C 克隆

111、《搜神记》的作者是谁?(B)A、老舍 B、干宝 C、刘禹锡

112、“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我国哪位古人提出来的思想?(B)A、孔子 B、韩愈 C、老子

113、请选中不是《骆驼祥子》中的角色。(A)A、四凤 B、祥子 C、虎妞

114、《红楼梦》 中描述的四大家族除了贾、薛、史,还有:(B)A、林家 B、王家 C、刘家

11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澈”是 什么意思?(C)A、清澈 B、水底 C、透射

116、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B)A、诸葛亮 B、蔺相如 C、曹操

117、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B)

A 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1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 C、《爱莲说》 119、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C)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丈夫、太尉等官 职 C.地方实行郡县制

120、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 应源自(A)A、官名 B、爵位 C、溢号

121、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 是(A)家的家庭思想。A. 儒 B. 佛 C. 道

122、《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B)A 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 记述 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123、吴伟业《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其中 第一句是指(A)

A.崇祯帝自缢 B.明朝灭亡 C.李自成战死

124、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 子的是(C)。A、嵇康 B、曹植 C、阮瑀

125、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作于(B)A.清代 B. 宋代 C. 隋唐

12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C、方位分布

126、《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B)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 史巨著。

A、王安石 B、司马光 C、欧阳修

128、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 研磨方法?(B)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始终都慢

129、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B)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 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130、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有可能出现在(C)。A.战国时期 B.唐代 C.宋代

131、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C),乐曲依次 描绘了大战前的准备过程、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乐曲壮丽辉煌,把古战场上的战争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A.三国演义 B.淝水之战 C.楚汉之争

132、俗称“瞎子阿炳”的江苏无锡民间艺人华彦钧常年流浪街头,靠演奏二胡谋生,二胡名曲(A)就是由他创作演奏的最著名的一首曲子。乐曲苍凉悲怆,表现了这位盲人的心酸生活,也寄托了他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

A.《二泉映月》 B.《病中吟》 C.《汉宫秋月》

133、古代书画按风格来讲,“工笔”绘画注重(B)。A.挥洒随意 B.细致写实 C.场面宏大

134、“司母戊大方鼎”是(B)时期的代表作。A.夏代 B.商代 C.春秋

135、“马踏匈奴”雕塑出自(C)。A.秦陵兵马俑 B.敦煌石窟 C.霍去病墓石雕

136、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从艺术特征上讲,它和西 洋画有根本的不同,西洋画注重“形似”,而中国画注重“神似”,以(C)为主。A.气韵 B.写生 C.写意

137、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C)。A、柳宗元 B、欧阳修 C、韩愈

138、“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B)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139、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那么,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C)。A、老子 B、孔子 C、荀子

14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出自李白的哪首诗歌?(A)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将进酒 C、蜀道难 141、书画工艺中所称的“裱画”是指(C)。

A.只有黑白而没有色彩的画 B.对名家书画进行临摹 C.为书画配上衬纸卷轴以便收藏 142、《阿 Q 正传》中阿 Q 的最后结局是(B)

A、被当成罪羊抓往城里,关进大牢 B、糊里糊涂送掉性命 C、成 了富人

143、下列哪部是鲁迅的散文集(A)A《朝花夕拾》 B《呐喊》 C《野草》

14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A)A、管仲 B、孟子 C、陶行知

145、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我们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欧阳修为 “文圣”,那么请问,下面哪位人物被称为 “诗家夫子” :(B)A、苏轼 B、王昌龄 C、陆游

146、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B)

A 参加永贞革新 B 被贬永州司马 C 进士科中第

147、“小楼一夜听春雨”出自哪个诗人的哪首诗?(C)A 陆游《游山西村》 B 苏轼《新城道中》 C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8、下列四个朝代中,时间最靠前的是(C)。A.北魏 B.南唐 C.西晋

14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 B、房屋 C、酒

15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A 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 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C 10 米

第五篇:关于国学和商道的演讲稿

关于国学和商道的演讲稿

各位朋友,大家好!

应咱们商会领导的邀请,今天有幸与众位社会精英相聚在这里,共同学习先贤圣哲的教诲,探讨人生哲学,去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打造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让我们难以摆脱的“义”和“利”的两种生活态度。关于“义”和“利”这两个字的具体含义,我就不多解释了,想必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今天我们就是要特别探讨一下“义”和“利”在我们的生活理念中的影响结果。

朋友们,为使“国富民强”,不断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人人生活得幸福安康,固然是民众生存的“夙愿”,也是人们的生活追求。同时,“改革开放”的主导思想也是:“让民众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与享受财富而活着”。而“开放”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模式已出现了“人人为财富而活着,你追我赶、你争我夺”。同时,逐渐拉大了的社会贫富差距,导致了大部分人为追求富足的财富而劳累,生活压力过大,怨天尤人,却又享受不到生活“幸福快乐”的感觉。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孟子讲:“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看今天,国民教育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了,而大众的道德修养却低落了。有多少“已经富足”的富商大贾,仍在疯狂地掠夺社会财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多少已“享受国富”的达官权贵,仍在无止境地贪婪奢侈享受,“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有多少为“实现梦想”的投机分子,仍在处心积虑地坑骗大众;有多少为“维持生活”的劳役民众,仍在为最基本的生活“吃住行”而起早贪黑。人人为利而生存,就要不择手段,悖离公理、丧失道德。“政之不行焉,教之不成也。” “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经济发展了,税收增多了,国库富足了,而人们的道德精神修养却日趋贫乏,诸多社会矛盾也在逐渐加剧。这着实让我们不得不“为将来的社会稳定”而担忧。“居安思危”啊!“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圣人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立身行道,名扬于后世,以显父母”。“我们活着为了什么?我们活着为了谁?我们又为谁而活着?”。我们华夏民族不但是为自己活着,更是为祖宗活着,为父母活着,为子孙后代而活着。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享受而活着,为了自己这一代人活着而创造财富,那么,我们的父母怎么办!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我们又如何面对我们的先人?!如此者,“家将不家,国将不国”啊!圣人讲:“孝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和谐的生活,就应该是大家能够“顺心、舒心、开心、安心”地生活。“安居”了,才可能“乐业”。那么,若要“安心”,就需要“开心”;若要“开心”,就需要“舒心”;若要“舒心”,就需要“顺心”。任何事情,若做起来不顺心,即便做了,也不会舒心;带着不舒心的心情去做事情能开心吗?会有成就感吗?做了不开心而又不愿做的事情,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而已,对所做事情的结果会负责任吗?会心安理得吗?《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孔圣人言:“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我们的古圣先贤这些教诲,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恐怕已经被众多人视为“垃圾”了。当大家在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先恐后的时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民族利益、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也将被抛弃到九霄云外。当下有多少子女与父母之间产生的赡养矛盾,为什么?总嫌父母给与自己的太少,心中只有财利,而无有对父母养育的感恩回报态度;兄弟姐妹争财竞产矛盾,为什么?总嫌自己得到的少,心中只有财利,哥哥姐姐不知道关爱、包容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不知道恭敬理解哥哥姐姐;夫妻背叛离异矛盾,为什么?总嫌对方付出的不够,心中只有财利和享受,丈夫不知道体谅妻子的辛苦,妻子不理解丈夫的为难;商业欺诈欺骗矛盾,为什么?总嫌钱赚的太少,心中只有财利,只顾自己眼前更加富有,不顾别人受到欺骗伤害的感受;老板与员工的待遇利益矛盾,为什么?总嫌给别人的太多,心中只有财利,只嫌员工为自己创造的太少;官场权利腐败矛盾愈演愈烈,为什么?总嫌自己享受的条件太低。如此下去,做子女的有谁还会顾及父母的感受?更别谈“孝顺”了;做长辈的有谁还会顾及子孙后代的感受?就别讲“慈爱”了;做哥哥的有谁还会顾及兄弟的感受?也别再说“敬悌”了;做丈夫的有谁还会顾及妻子的感受?就别讲“关心”了;做妻子的有谁还会顾及丈夫的感受?也别谈“体贴”了;做下级的有谁还会顾及领导的感受?也别讲“忠诚”了;做上级的有谁还会顾及属下的感受?更别讲“仁义”了;孟子讲:“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

那么,今天的人们为什么会感觉生活压力大?为什么与人交往会有相互不信任的感觉?为什么大家会轻视道德和公德?因为大家对生活中的物质欲望过高。大家都在为更充足的物质享受而奔波劳累,都在你争我夺社会财富。国家在争、官员在争、民众在争。如此,人人都在共同争夺这“一堆金银财宝”,哪还有“礼让、仁义、廉耻”而言?“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信。”那样的话,大家会和谐吗?家庭能和谐吗?!团队能和谐吗?!社会能和谐吗?!在争夺财利的社会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必然会使少数富者越富,多数穷者越穷,贫富距离拉大,社会阶级对立矛盾加剧,小人逐渐增多,君子逐渐减少。最终将会导致大众贫穷者心理不平衡,不顺心、不舒心、不开心,也就难以安心。被逼无奈“做小人上梁山”,“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打破一个旧世界,再创造一个新世界”。孟子讲:“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文化影响思想,思想引领政治,政治指导经济”。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和体制,取决于什么样的政治环境;什么样的政治环境,取决于什么样的思想基础;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取决于什么样的文化影响。所以,孔圣人说:“夫政者也,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大学》中讲:“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也就是家庭和谐、团队和谐、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规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也就是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也必将会呈现出“和谐盛世”的理想局面。谢谢大家!

下载国学教案1.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教案1.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白鹭(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通过所写的事物,或蕴含着作者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本单元主要由《白......

    1.观潮(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总览【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由《观潮》《走月亮》两篇精读课文和《现代诗二首》《繁星》两篇略......

    1.草原(教案)(精选合集)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3篇精读课文和《花之歌》1篇略读课文......

    1.秋天(教案)

    1秋天(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

    1.《夏》教案

    1.夏 教学目标 1. 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课文抓住特......

    《1.我就是我》教案

    《我就是我》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我就是我”,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应不断超越自我。 2、能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树立自尊,自爱,自信的信念。 3、教育......

    《1.中秋节》教案

    《1.中秋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了解中华民族的......

    1.《匆匆》教案

    《匆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