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方体的体积2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2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那个同学起来说一下?多让几个同学回答。
二、教学新知:
1、让学生摆出第1题的图形先让学生数出图形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再用公式计算出结果进行验证。
2、第2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体积。(1)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分米。
(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高7厘米。(4)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第4题:首先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理解题意,再计算。
4、第5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长方体截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必须知道棱长是最短一条边,即:3×3×3=27(立方厘米)
5、第7题:计算结果是立方分米必须换算成容积单位。
三、课堂练习:教科书49页第6、8题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2)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 = S× h 教学反思:
第二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_》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二、导入新课: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三、探索新知:
1、引导发现:
(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2、做一做,填写63页的表格。
3、议一议,长方体的体积究竟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4、推导得出: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V = a × b × h
5、在此基础上,进而推导出: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V = a × a × a = a3
四、课堂练习
1、利用公式,计算“试一试”第一题中的图形的体积。
2、推导得出: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 = S×h = Sh
3、根据上面学的公式填写“试一试”第二题中的表格。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六、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1、2题。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V = a × b × h
= abh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V = a× a× a
= a3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 = S×h = Sh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体积练习题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体积练习题北师大版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体积练习题,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填空。
(1)()叫做物体的体积。
(2)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
(3)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4)一个长方体长是0.4米、宽0.2米、高0.2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5)5立方米=()立方分米
2.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20立方分米=()立方米
32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7立方米=()升
1200毫升=()立方厘米
4.25立方米=()立方分米=()升
1.2立方米=()升=()毫升
2.一块砖长24厘米,宽1.2分米,厚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沙坑装满沙子,这个沙坑长3米,宽1.5米,深2米,每立方米沙子重1400千克。这个沙坑里共装沙子多少吨?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体积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29页30页。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对常见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若干个1立方厘米小正方块 学具准备: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6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请同学们用合适的体积单位填空。
2、昨天的知识大家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利用这些知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相信同学们能运用手中的学具,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快乐合作,获得新知识。
二、民主导学
师:可见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大家请看大屏幕,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学情欲设)
生
1、可以分割成以立方厘米的小块,看看一共有多少块,就有多少立方厘米。生
2、可以量一量。
生
3、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我们可以像以前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想办法找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老师认为这个提议不错,你们认为呢?
师:谁来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猜想对吗?我们来一起验证。好,请同学们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任务呈现:
用一些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长方体,并完成下表: 出示表格。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一张表格。(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小正方体的数量 长方体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并在小组中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师巡视。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摆出了许多不同的长方体,并且填好了表格。哪一组来汇报? 学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详细汇报。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呢?
师:通过观察比较,同学们有了很大的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任务
2、继续验证
课件出示: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先想一想,再摆一摆。请一个同学上台操作。
1、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2、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3、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师:这是三个不同的长方体,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说出它们的体积吗?生回答:4×1×1=4立方厘米 4×3×1=12立方厘米 4×3×2=24立方厘米 师:那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再来摆一摆。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指名一生上台操作。师巡视。师:和我们之前的猜想一样吗?
师:根据刚才的验证,得出之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吗?
V=abh 师:那如果再给你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呢?出示例1 课件出示:
师: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体积就是84立方厘米。
师: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什么图形?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汇报:
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长、宽、高都叫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课件出示正方体,出示公式。
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书上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学生阅读课本。课件出示
正方体的体积:V=a³
师:写的时候,3要写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写的小一些。小训练:完成例2,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1、口答题
2、判断题
3、解答题
四、拓展延伸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出示:
品名:正方体收纳凳
尺寸:30×30×30 材质:涤纶+PP不织布+纤维板
颜色:黑白
师:你能看懂这个说明书吗?
师:如果要往这里放一个长40cm宽20cm高10cm的玩具箱,能放入到收纳凳里吗? 师:看来不能光比较体积的大小,还要联系实际情况,看看长宽高是否都符合要求。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都有哪些收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认识两种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超先贤的信心和决心。重点难点:
掌握并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布置要求,引导预学
1、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
二、预习反馈,诊断查学
课中进行预习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三、目标引领,探究导学
(一)、以史料引入新课
1.古代数学家求长方体体积的方法.
课件展示:西汉末年我国古代数学家编撰了一本不朽的传世名著《九章算术》.这本书共九章,其中一章叫商功章,它收集的都是一些有关体积计算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就是说,先用边长乘边长得底面积,再乘高就得到长方体的体积. 2.提出探究性问题.
(1)看完这段叙述,你想到什么?
(2)这段文字中描述的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底面积指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
(3)古代数学家是怎样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它与我们今天掌握的计算方法相同吗?为什么?
(4)怎样将这个长方体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怎样计算?
(二)、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1.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让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上面4个问题,然后讨论(或同桌或小组)最后全班讨论、交流、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1)第(1)个问题是开放的,学生的回答会是多角度的.如,有的会从数学本身的角度出发,想到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有的会感受到数学是一种悠久的文化;有的会感受到数学是有的会仰慕祖先的睿智,从而激发自己努力寻探数学宝库的信心等等。(2)弄清“底面”、“底面积”的含义.
当学生知道图中长方体的特征之一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后,让他们指出图中哪一个面是底面,说说这个底面积怎样求.学生回答后,课件将这个底面涂上颜色.并标上底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积=长×宽=边长×边长.
告诉学生,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中,任何一个面都可以做底面,不一定要以水平放置的面做底面.应根据问题中的需要来决定,哪一个面利于问题的解决,就确定那个面为底面.(3)推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提问:“你们掌握的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再问:“古代数学家是怎样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学生回答后在上面计算公式的下方对着写: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引导学生对照两个公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及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和今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是一致的,两个公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 =底面积×高 2.推出正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1)课件展示学生讨论前面第(4)个探究性问题的答案:将长方体的高减少到和底面边长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就变成了一个最大的正方体.
(2)让学生说出这个正方体的底面(课件随即涂上颜色),然后推出这个正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 ↓
= 底面积 × 高
3.归纳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教师指着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提问:“这两个公式能统一起来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写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三)、应用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做书上“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作业,对正时用课件显示答案.提醒学生正确书写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2、练习六第4题
结合教室实物讲解占地面积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六第5题
课件展示:什么叫“横截面”?
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所得的截面叫横截面,这个横截面的形状大小与底面是相同的。
学生在理解了什么是“横截面”后,让其独立完成第5题。
4、练习六第8题
课件展示题意: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在上面铺上10厘米厚的三合土形成一个扁扁的长方体情境──再铺上4厘米厚的煤渣形成一个更薄一些的长方体的情境。课件展示后让学生独立作业,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反馈练学 A类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15平方米,高是7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16平方米,高是9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4、把一瓶1500毫升的果汁倒进一只底面边长是10厘米的方杯,方杯内果汁高()厘米。
5、计算下列形体的体积。
(1)长方体长9米,宽和高都是4米。(2)正方体的底面积是36平方厘米。B类练习:
1、棱长11分米的正方体占地面积是多大?所占空间多大?
2、张明把一个石块浸没在有水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玻璃容器中,容器中的水面由原来的高6厘米上升到高8厘米,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棱长是9分米的正方体水池,水面低于池口3分米,水的容量是多少升?
4、把一根长6米的长方体木料截成相等的两段,表面积增加了16平方分米,每段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C类练习:
书第29页“思考题”。
五、课堂总结,拓展思学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受到了那些启发?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第五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今天下午在市里参加市名师评选说课大赛。我随即抽取一课是《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内容。我分五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体积意义及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它立体图形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安排以及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形,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景法、引导发现法、组织练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发现法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索发现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增强数学的 应用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我设计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你们高兴吗?”学校准备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沙坑,作为运动员 跳远的场地,请你们帮忙计算一下要买多少沙子?这就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长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我以棒学校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师生共研、探索新知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46页三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别体会到:
长、宽相等时,越高,体积越大; 宽、高相等时,越长,体积越大; 长、高相等时,越宽,体积越大。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长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但是,具体的关系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1)每组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长、宽、高和小正方体的个数,并写出体积时多少,把数据填在46页表格里。
(2)小组观察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着怎样的关系? 我给先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谈论,看着摆的长方体和表格里的数据互相说说,使学生明白: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中包含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而且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
从而归纳出: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 V=a×b×h V=abh 看着计算公式,让学生说说:要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本环节依托新课程理念,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一言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 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猜想—操作—论证”去发现一些客观规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发现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式,还知道了如何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根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从而得出: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 棱长×棱长
V=a×a×a V= a3
在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一重要环节中,我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我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三)引用所学,巩固新知
数学概念的而形成和内化,不仅靠直观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练习。为此,我设计一下练习:
1.基础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47页第一题,让学生通过看图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有助于让学生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然后我让学生完成48页练一练第一题和第三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引用练习:我给出学校建沙坑的长、宽、高,让学生解决购买沙子的体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拓展练习:让学生完成49页实践活动第一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单色设计我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说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V=abh 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 V=a×a×a V=a3 我这样的板书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布局合理,体现形式美和简洁美,把教学重点突出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