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 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 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 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
让学生尝试以诗作画和以画作诗。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组画的对比中一起寻找答案吧。(课件展示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
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小结:
1、材料不同:
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国画:宣纸、国画颜料、墨、毛笔。
2、技法不同:
油画:焦点透视、写实。国画:散点透视、写意、无背景。
3、画面不同 油画:只有绘画。
国画:几乎每幅画都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
二、新课讲授: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1.诗与画的结合
诗与画,各有长处与短处,两者结合起来,便能取长补短。
(1)、画表现的事物直观、具体、真实、便于领略,但它要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能选取某一瞬间的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写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发展变化,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东西南北,自由驰骋,容量比画大得多。(2)、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可以使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画面的容量膨胀起来。而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想象的依托。因此,诗与画的结合使二者交相生辉。
(3)、画上题诗,也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如人们面对一幅山水画或花鸟画,有时就很难猜透画者的心思,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就比较容易把握作者的意图。
欣赏作品:唐代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 》、北宋 苏轼《潇湘竹石图 》 2.书与画的结合
俗话说,“书画同源”,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
中国画中的写款又叫“落款”,写款可大有讲究,就相当西洋画中的画者的签名,表明了这幅画的著作权和所有权。
题字是给绘画写一个题目,一行自己想说的话,或一首诗,一段散文。作品欣赏:清代 郑燮《竹石图 》、《二羊图》
题款的类型: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3.印与画的结合
印,就是印章,最初只是一种信物,与画没有关系的。宋代有人开始把印押在了画上,但那也是作为一种印证之用,以表明此画的所有权。印可以是作画者的,可以是鉴赏者的,也可以是收藏者的。这便是文人画中的诗书画印结合的历史背景。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1)、书画的所有权。
(2)、能补充章法构图,完善构图的作用。(3)、点缀画面的作用。活跃画面氛。(4)、在书画作品补充作品内容。印章的种类
(1)、姓名章--作家的名字(2)、斋馆章--表示画家的住处或者画室
(3)、闲章--内容随意的章大都是刻一句 成语格言之类的,闲章五花八门,是最有个性的章。
印的表现形式:阴刻、阳刻 课堂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第二篇: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字体:大 中 小 2013-10-08 14:13:00
公告: 全套教案打包
全套说课稿打包
全套课件打包
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
四、(一)课前预习:
学生利用顺义一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二)导入新课:
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
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 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其实这正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讲究“写意”,而不追求“画形”。教师提问:何为写意?
教师总结:所谓“写意”,就是画家的观点、情感,中国画注重抒发画家的情感。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幅作品是怎样“写意”的。
教师:大家都预习了,欣赏它之前,先请同学介绍一下徐渭,说说他的经历、性格。⑷教师提问:徐渭的经历比较坎坷。请大家试想一下,徐渭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情? ⑸教师总结:徐渭的心情是悲伤中带着愤怒,胸怀远大抱负,却无处施展。那他的这种情感在作品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⑹出示题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首诗是徐渭在画完时,题的一首诗,全班齐颂,体会诗歌的含义。⑺教师提问:请同学说说这首诗大致表达的含义? ⑻教师总结:表达了徐渭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⑼教师提问:在这首诗中,有一句是将绘画内容与画家的情感联系到了一起,大家能找出来吗?
⑽教师提问:这首诗对这幅画起到什么作用?
⑾教师总结:明确了绘画主题。画家以诗入画的方式,更容易让观者体会到作品的内涵。同时,画家将自己比喻成无人理睬的野葡萄。画家以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2、诗书画印和谐统一,增强画面的形式美感。(1)内容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教师讲解题字的内容:
题字不仅有诗文,还包括姓名、日期、题目、一段散文或是观者的感想。但无论是哪一项,都要与画面内容有联系。例如徐渭的《墨葡萄》中的题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印章也同样如此,可以刻上画家的观点主张,印在画面上。(2)形式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出示图片,齐白石的《墨螃蟹》和仇英的《仙山楼阁图》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这两张作品分别属于国画的那个类型? 教师提问:两张画上的题字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文字与绘画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总结:在形式上,题字与印章都要与画紧密结合,和谐统一。如一幅工笔画就不能用狂草,一幅大写意也不宜用正楷。另外,印章的大小、形状也要有所考虑,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画面。(3)布局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教师讲解印章的种类及其讲究:
印章分为姓名章、斋馆章、闲章,姓名章一般盖在落款后面。闲章也称压角章,有些画家盖在名章的斜下方,与名章遥相呼应,起到稳住构图的作用。出示图片,利用Photoshop演示、以题字为例讲解。(图片经过处理)
教师拖动题字,然后提问:题字放在这,对于画面来说,大家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如果放在这,画面感觉不均衡,整体往下沉,画面就不和谐了。由此可见,题字与印章是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调节构图的作用,诗书画印的紧密结合,使画面和谐统一,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Photoshop软件修改图片,任意挪动题字印章的位置,让学生有一直观的认识,感受题字印章的布局与画面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体会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美感。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刚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作业步骤:
1、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包括诗文、画家背景介绍、图片等),了解画家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
2、选择适当的诗句、印章,配以画面,调节诗书画印的布局,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3、将作业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的国画、书法等技法薄弱,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要想让全体学生拿起毛笔,体会诗书画印结合所展示的美感,还是一个理想,不可能达到。但是,利用Photoshop软件就可实现。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变换字体、大小、位置等,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来自己组合诗书画印,体会中国画中特有的形式美。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利用网络上传作业,进行展示。学生展示作业,讲解相关的内容: ⑴结合诗句,讲解对画面的理解。
⑵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⑶怎样体现诗书画印的形式美。
2、选取学生上传作业,相互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必要时,教师给予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设计意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作业,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及时给与答复。教师进行点评,必要时利用软件给予演示。
五、教学反思:
1、通过信息技术,弥补了学生技法上的缺陷,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与常规课相比,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学生运用Photoshop软件,能够多次尝试给作品配诗、加盖印章。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段,学生们思考着、体验着、学习着,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2、学生通过朗读诗句,了解作者生平事迹,体验作者当时的绘画心理,加深感受,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3、高中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增加了信息量,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展示的空间。学生参与了课堂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4、与常规课相比,网络课前预习的优势在于,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问题,现场解决,不用非要见了面再交流,节省了课上时间。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将信息技术与本课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真正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在网络课的教学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学习者。并且,在师生活动交流时,教师也能从学生处获得有益的启迪。
美术课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实效的目的。
第三篇: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说课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说课教案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数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快乐互动地学,自主探究地学,动手动脑地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不同个性、不同潜质上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学生利用胶州七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二)导入新课: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
(三)讲授新课:
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
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
(四)课堂练习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体会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美感。通过自己作画体会诗书画印结合所展示的美感,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体会中国画中特有的形式美。
(五)作品展示:学生展示作业,讲解相关的内容:(1)结合诗句,讲解对画面的理解。(2)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3)怎样体现诗书画印的形式美。(4)选取学生上传作业,相互评价。(5)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必要时,教师给予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受优秀作品,开阔眼界,了解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意义。提高审美能力。
(六)总结拓展
采用设问(“你学到了什么”?“你的体会是什么”?)进行回顾总结、巩固知识。课后收集相关作品,鼓励学生平时经常画一些小稿,教室开辟专栏展示,使学生更深层次得体验成功感。
六、板书设计
再现过程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胶州市第七中学美术组 王桂珍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教学过程: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
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
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要了解它,同学们可以看课件的相应部分。看完后,请参与论坛的讨论。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结合了解此画的作者。
讨论题:《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视线的移动。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卧游。(提示学生去了解画家宗炳)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
以后同学们看画时,一定要放松心情,体会古人卧游的感觉。
当了解了中国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就要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了,看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名家名作。同学可以进入“中国古代山水画”这课的学习,先阅读一下——山水画简史,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学习时注意先看每张页面上的学习目标,学习中有任何问题,可进入讨论区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讨论: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发展、兴盛时期?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画家或一幅作品作深入了解,然后进行讨论。
3、山水画在唐代就分化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要了解青绿山水看《千里江山图》、《早春图》等)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作品和画家生平的相结合。
4、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为什么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大多数是黑白的? 结论: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无为”,尤其在乱世之时,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为伴。
课堂小结:
我们说喜欢的部分同学,一般多比较喜欢诗词、文言文,说明你在渐移默化中早已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观赏作品时,不自觉的就会和画家产生了共鸣。反之,就不喜欢。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都是先人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起码要学会欣赏它们。
今天用一堂课的时间学习了一些山水画的基础知识,但大家发现只是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大家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继续深入学习。我给大家留了一些课后问题,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讨论题:
1、篆刻和书法是如何融入绘画艺术的。
2、有些学者说“盛世出人物、花鸟画名家,乱世出山水名家”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你如何看待?
第四篇:浅谈诗书画印
浅谈诗书画印
严雪
【摘要】:正我国的绘画综合了诗文、书法、印章等艺术,形成我们民族绘画上的特殊风格。一般来说,历代有成就的大艺术家、绘画大师,都是大学问家。诗、书、画、印皆精,所谓“画外之功”正是如此。如王维,是唐代大诗人,又是大画家,诗的境界非常美,画也很美,可谓“书画同源”、“诗情画意”。1.书法与绘画关于“书画同源”,是说画之道在书法中,要明绘画笔法,先研究书法。我国古代画论中对此就有叙
【关键词】: 书画同源 书法 绘画 中国画 用笔 文人画 诗与画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艺术家
【正文】:
一、中国画的定义和发展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从美术史的角度讲,1840年以前的绘画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二、中国书法在中国画中重要的因素
我国著名书法大师启功老先生,开始时学习中国画,当他认为自己的画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指出,在画面上的书法落款太差,使作品的艺术效果大大打了折扣。在这方面的“故事”很多,它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画如果有一个好的书法功底,是中国书画艺术成功的基础。事实上,中国元代松雪道人、明代唐伯虎、清代郑板桥等书画大师的成功之路,都是沿着书画并举的研学道路最终大器晚成的,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给世界带来的美的共鸣。
中国书法在目前的中国艺术市场上,与中国画并称为中国艺术的两朵争艳瑰丽的奇葩独受青睐,中国书画形成独局魅力的中国艺术逐步为世界更多的国家所喜爱。
三、诗是中国画的高度凝练
在我国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唐朝诗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也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但出现了大批诗人如张若虚、王蒙、李白、杜甫、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柳宗元、岑参等。而且有了如田园、婉约、边塞等派别。
词的发展是在宋代最为盛行,是为配曲而衍生的,也叫曲词,形成于唐,词的牌名很多,大概有一千多种。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使读诗的人如身临其境,浮想连翩。若配上一幅山水画,岂不是锦上添花、令人浮想联翩吗。又如{宋}苏轼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北宋著名僧人书画家,能诗善画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对这幅画的欣赏,不但诉诸视觉,且能兼及触觉和味觉,由桃花开放,联想到江水的温暖,由蒌蒿茂盛,联想到河豚的肥美,从实景构出遐想。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物入微,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对于诗词的研究是书画家的必修课,无疑会给创作展现更宽广的题材。
四、印在中国画中的点睛作用
印章在书画中的使用最早见于唐代,是唐太宗李世民自书的连珠印“贞观”,继之有内府收藏的“开元”、“元和”之印等。随后私人收藏风起,号印、姓氏印及斋堂舘阁、书简收藏等印纷纷并起。由单纯的证信工具,扩大到书画鉴藏和书画题跋。由于印章的使用历史悠久,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艺术文化内涵庞杂的艺术体系。刻印在秦、汉以来就非常流行,官府及私人大都用于诏书、关牒,书信交往等。因印章多用篆书,故也称为“篆刻”。
近现代还有篆刻学术研究出版机构如“西泠印社”。综上所述,一枚小小的印章,竞包含了古代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它的字里行间都折射出璀璨的优秀文化,都彰显出文人自身的艰苦磨练和文化修养。历代文人都以表现自己的篆刻水平而自鸣得意。对于具有诗书画印水平较高的文人,每当作品完成后,对于落款和盖章的位置都是非常讲究的,作品最后钤章往往能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喜欢以纯墨作画的文人,在关键的位置打上几枚印章,而印文的风格又和画的风格相和,在画面的黑与白之间几枚鲜红的印章格外醒目,令观者赏心悦目,得到艺术的享受。八大山人就是佼佼者,画面一只鸟,一落款,一钤章尔。没有印章的作品,皆视为没有完成的作品。同时,它还是一种不可复制的艺术品,古人在自己的作品上打上印章,或是在收藏品上打上收藏章,作为鉴别真伪的佐证,及历代名人名作的传承流序。
中国画的诗书画印结合如珠联璧合,是千百年来的文化发展的结晶,是各种文化要素的高度凝练,是世界文化独有的瑰宝,是令世人仰慕的艺术奇葩!作为今人,一定要深入研究古人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灿烂文化,“笔墨当随时代”!
第五篇:【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着重把握以下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诗书画印欣赏图片、诗书画印知识资料、范例作品等。学生:收集诗书画印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交流互动,进入主题 同学们对中国画了解多少?谈一谈。
同学们还记得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
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 小结: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呈现形式。诗、书、画、印各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们的完美结合又使中国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审美享受。诗与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结合。一般来说,绘画借助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进行表现,因此,具有静态、直观、具体的特点。而诗词是语言艺术,具有动态、抽象的特点,更容易引导人的思维超越具体形象进行自由的联想。
活动2【活动】对比欣赏,分析作品
1、在两组画的对比中,感受东西方绘画的异同。
“书画同源”,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
绘画与诗词、书法、篆刻之间有什么密切关联?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它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在世界美术领域里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我们来通过欣赏作品的方式,了解祖国的艺术形式。
2、欣赏作品:江干雪霁图卷(中国画)王维唐代。
教学引导:唐代王维的《江干雪霁图卷》可称诗与画相结合的渊源,宋代的苏轼赞誉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看着这件作品,你能不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尝试作一首小诗?表达你对作品意境的了解? 学生自由创作。尝试理解作品的意境美。赏析潇湘竹石图(中国画)苏轼?北宋。
苏轼的作品因为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被誉为“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赏析赵孟頫,元代,二羊图(中国画)。
据说《二羊图》是开题款先河的作品,画家在画上题道“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把为什么要画和画给谁说得一清二楚,而又幽默有趣。
教师示范提款的几种形式。
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题款的长短与字数的多少,应符合构图及主题的需要。文字内容随画面的需要可长可短,但是必须与画面有内在联系,能让欣赏者依此感悟。
题款知识: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题款的形式多样,如: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
印章知识: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闲章。活动3【活动】学生分组,主题讨论
1、出示作品:齐白石《不倒翁》。
思考: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们来看看,诗文如下: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学生讨论:请你想一想,思考并交流,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2、赏析:《荷花水鸟图》(朱耷清代)。体验: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题目:为画题诗。二组题目:为诗作画。“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活动4【讲授】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