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

时间:2019-05-12 20:5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

第一篇: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

前 言

人文地理教学计划

1、第一章:绪论(2周、6课时);

2、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4周、9课时);

3、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1周、3课时);

4、第四章:人口与发展(1周、3课时)

5、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周、3课时)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6、宗教与宗教地理;(2周、6课时);

7、聚落地理;(2周、6课时);

8、政治地理;(2周、6课时)

9、人文地理所面临的问题(2周、6课时)

考核体系

1、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指导思想,设计考核办法框架如下:

1、学期考试:试卷成绩占总评70%;

2、平时成绩占总评30%,其中:出勤占5分、课堂表现占10分、小论文占15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平时成绩(30分):

21、出勤成绩5分:随机点名5次,缺1次扣1分。

212、课堂表现成绩(10分):上课期间的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表现的评价。

213、小论文(15分)总体要求:开始时间: 6周左右;方向:个人兴趣偏好、现实资料、发展方向;制定写作大纲,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内容翔实、3500—4500字的小论文。经多次修改定稿后,交由老师课阅读、批改后给出最终分数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工作与流程。具体选题要求:

一、大题与小题。受资料与知识、经验与能力、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宁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作;

二、求全与求新。不求面面俱到,惟求创新突破;

三、专深与博广;

四、长期与短期。张曙光、《繁荣的必由之路》、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 《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

22、试卷成绩(100分*70%):

学期结束,课程修学完毕,从试卷库10套试卷中随机抽出2套试卷,进行闭卷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 绪论

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

1.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尤指现代地理环境,具体而言,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生物圈、智慧圈组成的、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面或表层,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1.1.2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

1.1.3地理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1.1.3.1二分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人文)

1.1.3.2三分法: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小人文)

1.2 狭义人文地理与广义人文地理:是否包括经济地理学

1.3人文地理与其他分支学科

1.3.1人文地理的地位:二分法:半边天;三分法:三分天下有其一。

1.3.2人文地理与其他分支学科的辨证关系:相对独立,综合统一。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人文现象(人文事象、文化景观)一个疏松的社会文化综合体。

各种人文事象,如语言上的南腔北调、政治上的分合变迁、宗教的扩散传播、人口的增长迁移等,均在人文地理的研究领域,这些现象以一定尺度的区域为载体和依托,由于经历长久的相互作用、助推、耦合,进而发生、发展、变迁,已构成区域性的不同侧面,形成一个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社会文化综合体,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各种人文现象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都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故这种联系受方式、力度等影响,又是脆弱的、松散的,从而构成一个疏松的综合体。

2.2研究对象的特定内核

2.2.1注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主线

①空间是人文现象发生发展的载体、依托与场所。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内涵更为丰富,意义更大。

②地理学的学科本质是一门空间科学,作为其分支之一,继承这一特性,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

③人文地理既注意空间,也注意时间,往往采用先空间后时间的顺序。(前言第4页)

2.2.2注重人地关系传统

①人地关系

第一:人地关系具有客观必然性。

内涵:人、地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作用性、依赖性;

表现:内在内容----人、地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动;

外在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曲折,甚至晦涩,主要是因为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其他因素的参与,技术的发展拉大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烙印淡化等。

第二:“人”与“地”的内涵

“人”:

内涵: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来说,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

注意:a:在具体的研究中,强调群体、平均、普遍性的东西;b:并且,把具体的产业活动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由虚到实)。

“地”:

内涵: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经济、人文复合系统。

第三:人地关系的发生: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劳动实现,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通过分工实现。

第四:人地的相对性与矛盾统一性。

第五:人地关系是具有多种联系和内涵丰富的总体。

②人地关系论(37页)

特点:主观性。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总结、抽象、提炼,得出理论。具有主观性。主要理论:如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协调论。(2)随着理论的深化,认识的提高,趋于正确,趋于完善。这些理论,从宏观角度而言,带有一定的世界观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细化,又有一定的方法论作用。(详细见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③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传统:a理论基石:b研究视角:c人地关系传统与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人地关系分析方法与人地关系传统:抽象理论----分析习惯---专业思维----研究传统

3.人文地理的学科特性(参考陈慧琳)

3.1社会性---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3.1.1人文现象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性的人文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3.1.2人文现象具有历史性。3.2区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3.2.1区域性是人文地理的凭借。3.2.2区域性的体现:区域内的一致性与区域间的差异性。

3.3综合性---学科属性所决定,也是学科的基本特征(复杂性)3.3.1综合性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复杂性。3.3.2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横断科学、边缘科学。3.3.3综合性对人文地理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知识金字塔)。3.3.4综合性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3.3.5在综合分析中,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结人文地理教合(影响因素的力度与顺序)3.3.6综合性、(空间)区域性与人地系统分析的统一性、联系性。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1.1特征:1.1.1重观察。1.1.2强调归纳与综合。

1.2不足之处。1.2.1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1.2.2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2、实证主义方法论2.1核心: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从其思维逻辑看,属演绎法)2.2表现:20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与理论革命。经验到实证、定性到定量、感性到理性。2.3影响:2.3.1积极作用。丰富了理论,增强了方法,减少了模糊,增加了确定。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2.3.2负面影响。走向极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一,经济决定论的倾向;第二,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第三,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3.人本主义方法论3.1核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非经济人”。3.2领域;(受文化、行为、价值影响大)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社会地理。3.3方法:331、现象学方法和解释学方法: 332、主位研究(方法)。333评价:总体上看注重人文研究取向,但无具体方法。(丰富了研究方法,使方法论更加完善。是故,与其说使一种方法论,不如说是一种世界观)

3.3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互补与融合4、结构主义方法论。4.1结构的内涵:结构概念与系统、功能、元素等概念相联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强调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2基本原理:把观察、研究对象,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起来。(预设性的假说,用假说指导研究,用研究证明假说,双向式的评价、印证,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4.2.1根据研究对象,找到组成的元素,如几个方面内容、几组博弈力量等;

4.2.2抽象结构联系,如公式、框图、定性表述。4.3结构主义地理学方法论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431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432强调认识地理事物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433强调内部地理要素研究,忽视或否定外部因素的研究。434强调静态(共时态)的研究,忽视或反对历史(历史态)的研究。435强调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忽视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4.4影响:4.3.1整体性的观点、系统性的思维;4.3.2深层结构的探询与运用;4.3.3人地关系深层次结构的探询与运用。45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方法论

45结构主义地理学的地位

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地理学形成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三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哈里森(r.t.harrison)和利文思通(d.n.livingstone)用图示三个轴来概括当代地理学的这三个流派,并且每个流派均采用了一系列相关的隐喻。

实证主义

地理隐喻图

fig.geographic metaphor

(资料来源 :哈里森和利文思通,1982)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1.文化概念:

1.1文化探源

1.1.1 西方:

一、源于拉丁文(cultura),培育(cultivation)、耕耘、栽培之意,指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学(agriculture)、养蜂学(apiculture)、园艺(horticulture)等皆有文化合成而来(词根);

二、引申到精神生活领域,指人类自身心灵、智慧、情操、德行、风尚的培养教育,有社会塑造(social refinement)、社会加工之意;

三、到了19世纪,文化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活动内容。

四、文化与文明。两词都来自古罗马,拉丁文cultilo’cultura,文化原意义为耕种和栽培,引申有开拓、教化、培养、修炼之意;文明源自拉丁文sivis,意义为市民、公民;sivitas意为都市、城市;civilizo为教化、开化。由此可见,culture一词源自农业生产,注重人的内在修炼,较为侧重精神品位;civilization源自城市生活,与都市的开化有关,较为侧重外在的物质品位。

1.1.2 中国:

一、时间:西汉时期。

二、源头:《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人文化成之意。以文化之,强调过程。《周易正义》:唐代孔颖达解释文化为,一是指典籍,如《诗》、《书》、《礼》;二是指人们的礼仪风俗。

三、内涵:指用文化教育的手段提高人与社会的文明。

1.1.3西学东渐与文化引进文化就是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保持到近代。我们今天常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当时,对这个词没有下定义,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使用。据分析,当时的含义大致有三:一是与文明同义;二是广义的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内容;三是狭义的单指精神方面的内容。

1.2文化的定义:1.2.1

体。1.2.2的形成机制及作用功能特点。

1.2.3是疏松综合体。

三、文化模糊性 模糊的文化。

(三)引力---2.文化结构(如上图)

图1 旅游文化资源的层次结构

意义所在:(1)结构的提出为文化的变迁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功能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途径与范式。

(2)文化的内涵丰富性、外延宽广性和结构统一性,这种核心外围式文化圈层结构的提出与划分,为社会现象的整合研究和系统思考勾勒出一个基本思路。(3)为文化内容和文化方面的复杂研究找到一种秩序、简洁之美。

四、文化结构的另类说法与统一

教 材 陈慧琳

2.1物质文化:内涵: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

特点:物质性(实体性)-----文化的支撑骨架与表现载体;(经济)基础性--------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时代性--------变化快,如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2.2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内涵:强调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反映社会关系。特点:强制性和权威性-----刚性约束、看的见的手;缓慢变迁性---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成本有时很大,尤其是对于既得利益集团而言;相对独立性-----制度的孕育、制定、修改、完善与创新涉及到很多因素,也有着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规律。作用:社会协同作用,社会运行机制的保障。

2.3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层(细胞核)。2.3.1社会远近:2.2.3结构层面:

2.3文化结构的评价:2.3.1越是外层,产生越早,层次性,反映时序性。(人的成长历程,是人类发展的缩影)2.3.2由外及里,自然影响减弱,社会作用增强。(自然条件的背景作用)

2.3.3外层是内层产生的源泉,内层具有强烈的反作用性和相对独立性。2.3.4价值观念的核心性。2.3.5各层的相对独立性与绝对依存性。(三位一体,水的三态变化)

一、“网”上动物:

二、“意义”内涵:

三、“意义”获取:文化意义与意义文化。

四、文化的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与熟视无睹: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1.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1.1生物适应。

1.1.1内涵:体质变化,具有遗传性。

1.1.2表现:直立行走、四肢分工、嘴巴收缩、脑容增大、脊椎弯曲。以上是从整体而言,人类的进化发展,从地域分异角度看,有三

(四)大人种及具体的适应,从而使生物适应更具体、更微观。这种变化,周期长、被动。

1.2文化适应。

1.2.1内涵:心智变化、扬弃性。

1.2.2表现:工具制造、火的利用、社会分工、规章制度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文化适应的发展,文化内涵丰富化,外延扩大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文化内涵、外延模糊化,甚至神秘化。

2.3文化特点。2.3.1 时代性:服饰、语言、建筑、。2.3.2 阶级性:“西化”,、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2.3.3 民族性。2.3.4 积累性:传统与可传之统、文化树。2.3.5 稳定性与变异性。2.3.6 滞后性:价值观念等演进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文化效应的滞后。2.3.7 多层次性。

由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复杂与模糊,所以,文化的特点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在这里粗略的介绍这几点。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核心理论与基本分析框架的确立

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1 文化区在地域文化层次中的地位

文化因子文化层文化系统 文化区 文化圈

22文化区的内涵与分类: 221 内涵: 文化区即文化圈,或称文化地域,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 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22 表现:(1)文字表述;(2)表格形式;(3)图形形式。223、文化区划分方法 区划目的:人文现象,作为人类在其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创造的人文景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既表现出一

定区域内的相似性又表现出区际差异

性的特征。为了突出这种区内一致性和区际差异性特性,探究人文现象时

空演变的一般规律,为区域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或调整、制定适宜措施等提供决策依据,有必要开展人文区划工作。

区划类型:人文区划包括单项人文区划和综合人文区划。

区划要旨:单项人文区划遵循以下原则;(1)可比原则;(2)综合原则。(3)动态原则区划意义(尤其是经济意义):a、文化区与经济区往往叠合一致。b、文化区交汇的周边地区的文化整合,对经济发展往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c、立足东方文化,推动东西融合,为新世纪中国经济腾飞奠定文化基础。

形式文化区

1 内涵:某种(习俗)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民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前者如语言文化区,后者如民族文化区。2 3 2 构成:中心区、外围区、边缘区(过渡区)。2 3 3 特征:(1)具有特征典型的核心区、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2)自然状态的形式。

功能文化区。2 4 1 内涵:机能文化区,也称功能文化区,受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内部彼此间相互联系并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2 4 2 特征:(1)功能性(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尤其是政区、社区的影响)。(2)界限确切性。(3)有功能无区(报纸、开放思想、文化辐射)2 4

3、评价:称功能文化区,是根据政治、经济上的某种机能(功能)而组织起来的,不注重文化的均质性,而强调文化的职能作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教区都是机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2 5 1 内涵: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地缘意识、归宿感、倚赖感等构成的情结、思绪)。2 5 2 表现:(1)感情(内在的、长久的、稳定的),(2)符号:普通话讲的好而不讲,讲方言。

3 区别: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35页。2 5 4 联系:三种文化区具有作用上的互补性、空间上的重叠性、时间上的动态性。3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起源地域文化分布地域

1 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

1 1内涵: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占据空间扩大的过程。3 1 2特点:(1)空间上的(相对)连续性。(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受扩散方式与手段、扩散内容(简单与抽象)、扩散环境的制约。3 1 3类型: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等级性)、刺激扩散(刺激—反应)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文化接触,也是文化获得新质并逐渐涵化的过程。是文化扩散类型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其他方式实现的必须经过环节。等级扩散:是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逐步传播的。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等级性、层次性等空间,如根据知识水平、观念思想划分(普通话的传播);根据城市的规模等划分,根据年龄划分(摇滚音乐由年轻人到中年人进而风靡美国)。

刺激扩散:人们仅接受新鲜事物的思想,而摒弃其具体事物的传播。有一个刺激—反应过程和能动创新过程。如汉冰在南方的流行和驯鹿的出现。

2 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3 2 1 内涵: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3 2 2 特点:(1)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2)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3)速度快(回流效应)。

3 文化传承

文化的时间现象除了文化的横向扩散,即不同文化区(相对静态)间的文化要素交流、传播、冲击、融合之外,在文化区这一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区域内部,也有文化要素的代际间纵向的传承、文化绵延乃至发扬光大的问题。

文化的时空耦合----文化区演替

随时代变迁,区域文化的萌生土壤与发展环境亦在变迁。继承先辈,弘扬传统,进而推陈出新,新旧融通,区域文化在纵向发展上表现出演进性、连续性;同时,区域文化的横向交流、冲击、包容,使其获得新质。横纵结合,内外互动,区域文化观念在冲突与整合、扩散与传承、保持与变迁的矛盾统一中,实现内容的发展与创新、演进与嬗变,空间的拓展与袭夺。5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1、文化的自然外壳:

52、文化生态—自然对文化影响以及文化的反作用。

521、文化与环境联系的纽带---人地关系。从文化适应来看,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蕴涵着人地关系,表现着人地关系,影响着人地关系,受制于人地关系(解释、机制性探讨,人地关系是根源、途径)。这种人地关系,在早期,主要内容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后,人与社会的关系比重持续上升,并混合,使人地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人地关系内容在第一章讲了,在这里不在赘述。

522、相关的理论。(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2)可能论(possibilism)---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调整论。(4)生态论(human ecology)(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即环境感知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7)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volitionism 征服自然论)(8)和谐论(harmony)

53、文化生态研究方法(陈慧琳)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即:a-----b----c-----。(2)网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赖性”,文化与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即:a---b,a----c,b---c,------。(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6.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甚至是文化各

特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6.1.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发挥文化正向功能,促进文化系统迅速发展,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扩散力。6.2.文化系统的开放性与文化整合的必然性。63.文化层次、特质间嬗变的非均衡性与文化系统的不整合性。64、文化整合的两层含义:(陈慧琳)

一、首先是地域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成分的整合关系,即内整合;

二、地域文化综合体文化和新文化的整合关系,即外整合。65、文化整合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造法,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瑞典的哈格斯特朗的统计模型方法等;

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7.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地域文化系统的综合体现

7.1.景观内涵:景观一词来源于德文landschaft,指风景画,指景物、景色。后被引入地理学,表达地域综合体。基于地理现象有两大类: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景观相应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7.2.人文景观(文化景观)。景观的研究始于德国近代地理学。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首次注意文化景观的研究。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苏尔)主张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对其概念索尔、李旭旦等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书做一综合(43页)。

7.3.关于文化景观含义的拓展与解释

7.3.1.聚落是最重要的文化景观。包括生产与生活设施,内容丰富,反映的人地关系全面。是文化景观的典型、缩影、载体。7.3.2.自然条件、自然景观是基础。自然条件对文化景观的物质内容的基础作用,同时对文化景观的形成的潜移默化的背景影响。7.3.3.人文因素是文化景观主体(自然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自然变化慢,人文变化快)7.3.4.文化景物(物质因素)是文化景观躯干(形),非物质因素是血肉(神)。文化景观的外在形式、物质原料组成、装饰色彩等,是物质的,而其所反映的价值趋向、折射的追求等内在的含义与意义,是文化景观的神、气所在。7.3.5.文化各因素要个别分析,又要综合考虑;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形成景观综合体。7.3.6.文化景观反映人地关系。7.3.7.文化景观有地域分异,又有时间变化。

74、研究方法---文化层位对比方法和文化沉积层位再构方法。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1.汤因比与《历史研究》

1.2.历史研究单位---“文明”的解释。

一、似乎是某种范围更大的碎片;

二、就时间而言,我们的视野不只局限于规定的范围之内。

1.3.“挑战与应战”学说的主要内容----三原则:“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

1.3.1.“挑战和应战”。优良的环境不会对人类提出挑战,正是艰苦的环境才刺激人类展开创造活动。1.3.2.“逆境美德”:逆境带来挑战,挑战带来应战,应战促进发展。逆境是美德、财富。

1.3.3.“中庸之道”。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如挑战过度,压力过大,应战的刺激性促进作用将不存在,负效应居主导地位,不是应战,而是应付,并在应付中节节败退,被逆境所扼杀。故挑战要适度。适度挑战即“中庸之道”。

1.4“挑战与应战”学说的评价。1.4.1.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新思路。1.4.2.“挑战与应战”学说的适应范围与解释层面。1.4.3.挑战(压力)适度与回应的灵敏性问题。1.4.4.“挑战应战”与文化形成:文化的悲剧情结、悲剧性质,是苦涩的,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之美。1.4.5 作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分析。发现黄河下游的古代中国文明起源,所要应付的自然挑战要比尼罗河与两河流域严重的多,如沼泽、丛林、洪水、夏季的炎热、冬天的寒冷等等。古代中华文明的祖先,从种族上看来,和华夏大地其他人群没有什么差别,在这其中,一部分人创造了文明,而其它人没有,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也许就是,虽然他们全有潜伏的创造才能,可是由于某些人遇到

了挑战,而其余人没有。虽然,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还无法确定那种挑战的具体性质。1.4.6“挑战与应战”学说与“天人合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的人地关系及对地理环境的态度与措施。中西方文化差异。征服与顺从、进攻与保守、开放与封闭、扩张与收缩、尚武与斯文。印度诗人泰戈尔《民族主义》:冲突和征服的精神是西方民族主义的根源,它的基础不是社会合作。

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马克斯.韦伯简介

2.1.1简介: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理解社会学派的创始人。

2.1.2宗教伦理与经济精神:马克斯.韦伯世界上6种理性的宗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经济伦理(宗教的经济伦理是指一种宗教对它的信徒们要求的和加以督促的行为的实践方式的总体。)进行了钻研,研究每一种宗教的经济伦理的性质及其对属于这些宗教之一的民族的生活和经济组织的作用或影响,从而建立宗教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

2.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2.1.新教伦理:一是预定论,即灵魂归宿预定论;二圣宠论,即上帝的恩惠论。vocationvocatio---profession。“归光荣于上帝”,“增添上帝的荣耀”

2.2.2.资本主义精神----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2.2.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3.几点启示:

2.3.1.人地关系研究的逆视角。2.3.2.应重视文化观念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但不能片面夸大其作用。2.3.3.中国现实宗教的社会作用的审视、分析、评价与反思及其发展方向、社会定位。

一、中国传统宗教的不足:

二、中国人宗教意识的淡薄与模糊。

三、中国现实宗教的作用、角色及其社会地位、定位等等

2.3.4不足:

一、忽视宗教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在逻辑联系的阶段性。当天职观已转化为经济冲动,为“增添上帝的荣耀”或自我救赎而忠诚于“天职劳动”的精神被抛弃时,宗教的慢慢地枯死了,世俗的功利主义代替了对宗教的虔诚,它表明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已经结束。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3.1.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与年鉴学派。3.2.代表人物。.费弗尔和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3.3.研究时间量纲。短时段----------短暂、表层-----影响甚微;中时段-----------节奏慢、周期循环性经济、人口变动;长时段----缓慢、时间跨度大的自然变迁----历史深层结构(强调地理变迁对历史影响)。

3.3年鉴学派的反射性启示。地理----空间科学(空间、地理环境、地)----时空结合-----人地关系的地域差异与历史变迁;历史----时间科学(时间、社会、人)----时空结合-----不同时空尺度的历史变迁。3.4从年鉴学派看文化形成。文化形成动力机制、创造主体、影响因素:精英文化、精英的文化;社会文化,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自然文化,“万物生长靠太阳”。3.5竺可桢。(农业文明):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所谓“直接影响”,即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而所谓“间接影响”,则指的是气候恶化通常激化社会矛盾、触发社会危机,引起原有社会结构解体,同时还会引起外来烈性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反之则引起人口的增加。通过这个分析,作者指出: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表格:我国5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关系表

3.6、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深广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生产力的布局等,无不深深打上环境影响的烙印。这里,仅就人类的出现和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耦台关系分析。

4、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4.1.人地关系图式的结构组成。斯宾塞与托马斯在《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这一图式,来形象的反映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该图式由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组织、技术四个要素组成。

4.2.人地关系图式的空间模型(动力作用模式)。四要素形成彼此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又受另两要素的影响,故该图式较贴切的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复杂性、系统性、功能性,和人地关系中,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及环境的约束性。

人文地理专题讲座

三、流动人口问题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显著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加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数量:5000—6000万,8000万,国外的圈地运动、城市化进程)

1、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者们开始从4个方面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研究与讨论:

11、流动人口的特征。

12、流动人口增长的因素。

13、流动人口的效应。

14、流动人口的政策与管理。

2、流动人口的整体趋势和特点

21、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22、流动半径不断增长;

23、流动时间不断延长;(流动高峰提前,人口流动高峰重叠,交通压力增大)

24、流动主体以整劳力、知识青年为主(初中学历为主);

25、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

26、流动方式以连锁(链式转移)为主。家庭迁移成为新流动方式。

3、大中城市流动人口流动特征分析:

31、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大城市经商比重高于中等城市。

32、本地工趋向于管理、三产行业,外地工趋向一、二行业;

33、流动人口工作岗位类型多样;如高劳动强度、低收入正式工;稳定、合同制临时工;

不稳定、临时的、无保障工作岗位;经营自己的公司等四类。

34、流动人口自然区间社会劳动分工(经济分工的文化烙印)

4、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宏观定性分析)

4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是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的条件; 闸门:

411、生产责任制、农民择业自主权;

412、人民公社消亡、身份制实施、农民获得生活和行动自主权;

413、取消粮油定量供应、全面放开价格;

414、企业承包制、用人制的实施

42、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民工潮发展的深层次社会心理因素;(老农民与新农民)

43、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的转移是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因素;

44、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力过剩是民工潮的内在因素,南京大学宋林飞的劳动力剩余公式:g=(a-f)/a。其中:g:剩余度;a:农业总劳动力;f:农田耕作所需要的劳动力。我国的劳动力剩余度达60%,绝对数2。7亿,已吸纳1。2亿,还剩余1。5亿。

45、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直接诱因。

5、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经济增长要素、投资要素是现阶段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形成的主要“拉力”要素,说明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受城市的经济增长状况和投资状况拉动;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影响非常小,说明中国人口流动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市的消费状况与流动人口规模相关性不显著,这不仅说明城市消费状况是影响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的次要要素,而且也说明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在“消费拉动”方面尚未构成城市发展的动力。

6、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国外学者认为,人口流迁的动因可以理解为“推和拉”两个方面的力量(bouvier,etal,1977)。“推”是指原居住国或居住地的不好的条件,包括人口过多、恶劣的气候条件、居住条件不好、缺乏机会和宗教迫害等;“拉”的力量是指吸引移民迁居别地的因素,包括丰富的就业机会、适宜的气候、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廉价的土地和政治自由等。许多别的因素可以调节这些推和拉的力量(stouffer,sa,1940)。距离、搬家的费用、欲迁居的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纽带的强弱等都会最终影响迁居的决策;法律及物质的因素也会起作用。但总的来看,人口流动的主动因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8、流动人口的效应 81、输出地区

811、增加农民收入,积累建设资金。

中西部的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既无7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兴起时的地缘经济环境与机遇,也无珠江三角洲的港资、侨资和外资的进入。通过劳动力和资金的流动,对于家庭经济来说是有益的,外出农民的劳务收入是许多地区提高人均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据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六省抽样调查,1992年外出农民创造的劳务收入为280亿元,每人平均创收1200元。劳力输出户按户均4人计,人均增收300元(中央政研室,1994)。同时,大量资金流回农村,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据统计,1992年,我国农村流动劳动力带回资金446.45亿元,1993年为766.6亿(陈莉,1999)。河南的一项调查显示,外出民工收入的2/3带回了家庭。四川的一项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汇款中有1/3被用于农业生产资料投资(陈武元、杨俊辉,1995)。 812、更新了观念,促进了输出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暂迁流动与回乡创业 813、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814、大量民工的外出,对输出地和其本人而言,也有许多消极方面。82、输入地区

821、满足城镇经济和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

822、促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各类服务业的发展 823、带来一些压力和冲击(全方位的影响)

9、对策:

91、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引导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分流(还可吸收7000万)

92、认识上肯定民工潮,帮助解决困难,减少社会摩擦和社会动荡。

93、开展区域劳务合作,提高民工潮的有序性和组织性(乡镇企业的原罪)94、改革户籍制度,解决民工归宿。(辽宁、广东、江苏等降低农转非的成本和门槛,逐渐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事实上,在今天,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方式与途径应该多样化,而不能仅通过上大学、参军等)95、搞好交通运输(棉农专列、民工专列)、96、小城镇建设、尤其是中心镇建设 97、对外劳务输出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 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

人口具有双重特性,是区域发展的落脚点,又是发展的主体,故对人口必须加以关注。未来,我国将面临人口问题的三大挑战,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二,性别比失衡;三,人口老龄化。

人口变动与发展是人地关系的核心。人口发展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纵观发展里程,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两阶段,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状态,并进而引起土地利用、聚落形态、经济状况、迁移模式及社会变动等一系列变化。以下分三阶段阐述。

1.农业革命前的人口

1.1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业。

1.2生产活动性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性质决定了当时的人口增长受到种群规律的强大制约(动植物)。1.3人口特征:

一、极低的人口密度。4人/平方公里;

二、高出生、高死亡;

三、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

四、人口迁移,扩大范围。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2.1人口发展与农业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2.2特征:高出生、高死亡、低寿命、波动大。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1 工业革命降低了死亡率。其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是关键。3.2 工业革命导致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限制家庭规模、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保险系数的上升、抚养成本的上升、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迁。

3.3 工业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总的看来,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大幅度明显加大。而且人口增长和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表现出滞后的相似性(先升后降)和发展的特殊性(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减低迟缓,甚至出现波动)。

4.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1经济因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4.2经济因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因时而异、因地(国家、地区)而异。

4.3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以出生率为主要中介和方式。

人口死亡率随着医疗卫生条件及营养、服务等提高,会明显而迅速的下降,但下降到

6.6/1000左右的底线后,就会静止不动。而出生率的下降空间相对来说更大一些,时间更久远、因素更复杂,也是人口控制的难点和可控制的。

4.4二者间的宏观分析

经济因素以经济基础及其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从而对人口增长发生机制性的作用。从宏观角度而言,其与人口增长间有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作用:

从短期、个别国家、局部地区讲,二者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不同国家与地区在经济增长与起飞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在经济萧条及发生经济危机时,人口增长迟缓。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说明了这点。从长期、整体、平均状态看,二者间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其原因可从微观上加以解释。

4.5二者间的微观分析

经济对人口增长主要通过出生率发生作用。在实际的发展中,生产力水平通过家庭职能和儿童价值作用,影响出生率。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和贝克尔等提出的孩子的成本---效益理论,提供了解释的途径与框架。也给我们的微观分析提供了一个思路借鉴。

4.5.1基本框架:

4.5.2莱宾斯坦-成本—效益理论:

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认为:家庭规模的确定由父母对生育子女数量选择完成,而是否需要生育某边际孩子由预计该孩子的支出成本与可能提供的效益比较决定。

二、成本、效益的细化:成本:直接成本(直接的货币支出)、间接成本(时间、精力损失)或称机会成本。效益: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消费—享乐效益、继承家业效益、安全保卫效益、维系家庭效益。

三、成本、效益的动态变化分析: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四、结论:左右生育率下降的终极因素是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4.5.3贝克尔:孩子数量与质量相互替代性理论

一、思路:贝克尔将家庭劳动力置于市场之中,运用消费理论论证家庭生育决策(市场对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偏好,逆向思考,或前瞻性考虑,影响成本支出)。

二、成本分析:不变成本(数量成本)、可变成本(质量成本)

三、社会变迁与相映的劳动需求偏好及孩子效应的最大化。社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5.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5.1 速度加快。以每增加10亿的年限为例。

人口

达到时间

所需时间

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

1.概述

1.1.人口增长三要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2.人口增长类型(再生产类型):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

1.3.人口转变的内涵:由传统人口再生产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

1.4.人口转变模式:对不同国家人口转变过程、途径、道路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描述与分析。

2.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2.1.模式的类型

2.1.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2.1.2.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对兰迪的第三阶段细化,分为高低高(高速增长)、较高低较高(减速增长)、低低低(低增长)。2.1.3.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减退阶段(负增长)。2.1.4.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2.2、评价:对人口转变模式的集中与连续分析,使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发展模式理论由粗糙到细化,由模糊到清晰,由定性到定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积累,理论的孕育产生与形成完善的发展轨迹与历程。

3.转变因素分析

3.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3.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西欧是自发演变,日本,与政府鼓励节育分不开。新加坡也是如此。

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以中国为例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历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多,同时,受到国情的限制,在后发优势的基础上,采取的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使得政府的干预也较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的历程与模式显得更复杂,也更多样。1 1830 300万 ....2 1930 100 3 1960 30 4 1975 15 5 1987 12 6 199 9 12

第三节、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1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1概述性分析。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对自然的依赖是客观的、必然的、甚至是永恒的。故自然环境的优劣及其变化趋向对人口的分布、增长、迁移、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知识、技术等缓解了人地间的紧张关系的话,使人类有时欲望过度膨胀、甚至失去自我,如果,拨开这一层层的“距离”,可以说,自然仍就是带有“致命性”的源头性底因素。(国民经济的大厦根基)

1.2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

1.2.2.综合分析

联系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借鉴水桶理论的分析思路,把自然和社会人文条件综合起来看,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随时空尺度变化,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不同。政治时局、政策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观念、传统习惯等对人口增长有直接影响;技术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对人口增长有决定性作用;从长期来看,自然条件如何,对人口的多少,起最终决定作用。

1.3主要自然因素分析。土地资源:土地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人口的立足之地(生存空间),是其他各种资源的载体。淡水资源;森林资源与矿产资源。

2.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2.1人口构成及其类型

2.1.1概念:人口构成,即为人口结构,强调比例、结构关系。

2.1.2类型:依据人口过程的特点与运动方式,将人口构成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人种构成 经济构成:产业构成、职业构成、收入分配构成、消费构成 语言构成:民族构成、语言构成、宗教构成、婚姻构成、家庭构成 质量构成: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地域构成:自然地域构成、行政地域构成、城乡构成 2.2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2.2.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

2.3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

2.3.1概念与表征方法:

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

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

表征:年龄金字塔:“山型”、“瓮坛

型”、“钟型”

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少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类型:

——

年轻人口型

成年人口型

老年人口型 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老少比(%)5以下(4)5—10(4-7)10以上(7以上)40以上 30—40 30以下 15以下 15—30 30以上 年龄中位数 20以下 20—30 30以上

2.3.2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从出生率和死亡率方面来说,出生率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简单,死亡率影响复杂。因为出生是单一的,死亡是对各年龄组都适应的。当然,主要是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相对静止(6。6%)。从这一角度而言,年龄构成与人口出生率的相关性更大。

2.3.3人口老龄化(ageing)

一、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它的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

二、老年人口系数,其含义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含60岁)或65岁以上(含65岁,以下同)人口的数量在该地区人口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老年人口系数越大,说明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就越高。联合国对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一套标准,作为判断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否进

入老年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据。它规定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的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人口老..

年型国家或老年型社会,4%~7%为成年型社会,4%以下为年轻型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口过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结养老事业造成巨大压力。对于我国,这尤为突出。

2.4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2.4.1文化指标与人口文化构成内涵:

一、文化指标:成年人口文盲率、人口初级教育普及程度、中学和大学入学率、大学生比例、科技人员比例。

二、内涵:在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4.2人口文化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3.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31内涵: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生育行为包括生育的数量、间隔与生育质量。本文涉及的生育政策则侧重于生育行为的数量方面。生育政策直接与人口发展目标相联系,历来同人口政策密不可分,是构成人口政策最基本的部分。

32、两种人口政策。32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国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 原因:人口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3.2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第四节、人口与发展

1.人口因素的两重性---生产者与消费者

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所以,要辨证的看问题,同时,也要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多少要适度。从对自然的影响来看,这两个角色,对自然都是有改造和压力影响。

2.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2.1.两种观点:2.1.1.制约发展。代表人物,始自马尔萨斯,寇尔和胡佛进一步发展。

2.1.2.不制约发展。

2.1.3.人口与发展的辨证统一--------适度人口的提出

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意义

3.1.人口容量:

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其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以高投入来维持超越自然生态的高容量,具有多维性、不确定性、并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

3.2.适度人口:

3.2.1.适度人口的内涵

适度人口(optimumpopulation)就是能够达到一个特定或一系列目标的“最佳”或“最理想”的人口规模,这样的人口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1]。显然,这是建立在人口与经济的适度关系基础上的。适度人口作为系统的人口经济理论,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适度人口是区域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目的是寻求一种处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状态间的理想人口状态。

3.2.2.适度人口理论的演进

一、早期的适度人口学说:早期的适度人口只具有规模概念。代表人物:坎南。

二、现代适度人口论:现代适度人口理论涉及的领域更宽泛,确定适度人口的标准趋于

多元化,从静态走向动态,使适度人口论更实用、更切合实际。代表人物:阿尔弗雷·索维

三、可持续适度人口论。

内涵表达:可持续适度人口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函数形式op=f(e,s,ev,u),即它是由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ev)共同确定的最优人口。

3.2.3.适度人口的意义

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区域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的基础与出发点,对于政策的制定、理解、执行及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人口状态来说,有人口不足状态,目前在许多国家不存在这种状况;适度人口状态,代表理想人口、最佳人口;现实人口、实际人口;人口容量,代表最多人口、人口上限。在这其中,在区分人口不足、适度人口、现实人口、人口容量的同时,联系综合起来,分析人口压力状况。

3.2.3.适度人口的注意问题(崔功豪主编区域发展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二、适度人口因时而异;

三、适度人口因消费标准而异;

四、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4、中国适度人口研究。

41、孙本文50年代8亿;

42、最大经济效益6.5—7亿;

43、淡水

6.88亿;

44、宋健《人口预测与人口控制》750kg7亿左右(工业发达国家),1000kg6亿(美国1976年人均1350kg)。

第五节人文地理专题讲座4----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与人口老龄化问题

问题1: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男孩偏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世界各国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不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特征。目前男孩偏好在东亚一些国家,例如韩国和中国:南亚一些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东的一些国家表现更为突出一些。男孩偏好文化既与社会体系中的经济与家族制度有密切联系,更与社会体系中的妇女地位有本质的关系,它实际上是社会中妇女地位相对较低的现象在儿童段的直接反映。

1、基本概念与理论

11、性别比:通常用100个女性对男性人口数来表示。

12、性别比规律: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平均每生100个女孩,就会有104---107个男孩出生,以满足生物学上的平衡。

14、性别比规律的细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如下变化情况:胚胎期性别比:125:100;分娩性别比:104---109:100;20岁左右:100:100;85岁以上:62:100

15、性别比的判读:总的来说,整体性别比在92(95)---106之间都是正常的。

2、性别比分析路径:

21、整体性别比:从时间或区域方面,分析性别比整体情况,对趋势的把握与整体的概况的了解比较容易。

22、局部性别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人口性别比的分析,找到升降的年龄组与地区贡献。据研究,我国人口性别比攀升根源在儿童组。从男女差额看,1982---1990年,10—49岁变化不大,0---9岁,由660万增到930万,若干年后,100万/年男子无从择偶,占同龄人的1/10。

23、结果的矫正:根据数据的可靠性、实际的婚俗习惯加以矫正,使分析更符合实际。

如我国,由于风俗习惯及生理发育特点不一样,导致性别比有变化,有的减轻,有的严峻。1987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70。5%的家庭,夫大妻2岁,12。5%的一样,17%夫小于妻。

3、中国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的未来趋势。较低预测看,男孩偏好会逐渐减弱,出生性别比在长期内会逐渐趋于正常值:较高的预测发展下去,那么出生性别比会上升至130~135之间。由于模型所具有的稳态性质,男孩偏好强度和出生性别比在21世纪中期后都将稳定下来。(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

4、原因透视及因应对策:

41、农业文明、性别偏好意识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内在一致性。

411、原因:文化背景:农业文明,注重数量、注重劳动力,“多子多福”,在传统的婚嫁制度的下,形成“母凭子贵”、“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育目的和意义,“无子不成家”的价值趋向。

412、对策:农村社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立与传播。................

42、女到男家的婚娶习惯

421、原因:“嫁娶式”能导致农民重男轻女,刺激他们的男孩性别偏好,促使他们去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并施行选择性人工流产,直接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

422、变革婚嫁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的理论解释。(1)招赘婚嫁模式能提高女孩的养老价值。

(2)招赘提高了女儿“传宗接代”价值。(3)在招赘模式下农村宗族观念淡化。

423、变革婚嫁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的实践:,一个地方招赘妇女占到育龄妇女20%左右之时,就是那里招赘之风形成和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之日。只要变革措施得当,遏止住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升高,可望在3~5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里实现的。

43、社会经济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养老保险不完善,有后顾之忧,”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

44、、法律,政策漏洞:漏报、b超(选择性流产)

45、生育政策,家庭资源约束与出生孩次的影响。

46、职业,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及地域因素的影响

从事消耗体力型的职业,女孩居多,如体育,野外考察:遗传因素,主要强调民族种族方面。如南美洲俄罗斯等国,女性出生率高。地域性的水源,饮食,等,影响性别出生。小结:

80年代以来,中国持续增高的出生性别比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已有很多研究探讨了中国高出生性别比的时间趋势、区域差异,其产生的人口、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比较一致的结果是:虽然女婴出生漏报、选择性流引产、领养和女孩偏高的死亡率是导致中国高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强烈的男孩偏好是导致高出生性别比的根本原因,而急剧的社会经济变革和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低生育率也起到了加剧的作用。

问题2: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1、绝对数量大;

12、发展速度快;

13、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

13、耦合性与未富先老性。14.不均衡性。

4、原因: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是主要原因;人口生育率急速下降是使人口老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第二篇:考研--王恩涌版-人文地理考研总结

人文地理考研总结《王恩涌版》

91、语言: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地理学是研究语言变化的地理形式,即研究语言的地区分布,语言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收集语言资料、编制语言地图等的方法,表示各种不同语言分布上的特点,探讨语言对民族、社会发展的意义。

92、语言本质特征:(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3)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4)语言是符号系统;

93、英语的形成和发展:说英语有3、7亿人,加上作为第二语言与官方语言超过10亿人。起源于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带来盎格鲁—萨克逊语,1382年英语圣经出现使其成为全民语言,保留大量法语和拉丁语词汇。作母语的国家: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圭亚那。

94、汉语:使用人数达10亿以上。方言:同一语言衍变而成的地方变体,具有地方特点,是某一地区人们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中心,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础;(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为代表;(4)粤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5)闽方言:福州话、厦门话;(6)赣方言:南昌话;(7)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北方方言相对统一,南方相对分散。

95、世界语言谱系:(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2)语族:二级单位,各种语言在演化上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从而形成次一级的语言群。(3)语支:同一语言中最小的语言群,(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世界共有12个语系40多个语族。

96、世界语言分布:(1)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斯拉夫语、印欧—伊朗语;(2)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日语、朝鲜语、越南语;(3)闪—含语系:阿拉伯语、希伯来语;(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5)非洲语言: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科依桑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6)马来—波利尼西来语系;(7)其它难以确定:美洲印第安语、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地著语言。

97、语言传播特性:外延性、连续性、层序性、复合性、竞争性、演化性、阶层性。98、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地理集团、行政区划、人口迁移、经济条件。

99、语言扩散及其结果:(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美洲;(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满族、美洲后来移民;(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芬兰的瑞典语,日本语在台湾和朝鲜。(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新疆的锡伯语;(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英国的英语、客家方言。(6)多语言国家的出现:加拿大双语(魁北克的法语,其他为英语)、瑞士四种官方语言共存。

100、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与语言符号相比,文字符号的特点是形、音、义三结合的。

101、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1)汉字:从大汶口原始文字算起,有5000年历史,汉字字形为方块状,是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全世界有1/4居民使用。(2)阿拉伯文字:前身是那巴泰文字,3世纪出现阿拉伯词语,4世纪起开始用来表达阿拉伯语,世界有10%居民使用。(3)希腊文字: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末—9世纪初,即腓尼基繁荣时期。(4)拉丁(罗马)文字:产生于公元前8—7世纪,起源于希腊文字。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字母共有70多种。

102、地名景观:在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及发展历史的不同,使地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形成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103、地名分类:(1)反映自然环境:淮阴、山西、临沂、鞍山、浙江、酒泉;(2)经济活动:牛街、马市、龙场、天津、驻马店;(3)历史:故乡县、屯留营;(4)少数民族文化:呼和浩特(青色的城)、拉萨(圣地)、塔里木河(脱缰之马)。(5)祥瑞或祈寿意愿:长安、宝鸡、定边。

104、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Idaho 爱达荷意为高山上的亮光,Massachusetts 马萨诸塞意为大山岗,Michigan 密歇根意为广阔的水面或大湖。

105、宗教:即以神说教,上行下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意识中关于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量的一种歪曲和荒诞的反映,是把人间力量幻想为上帝、神祗、精灵等超人间的力量的实体而加以信仰和崇拜。

106、宗教地理学:研究宗教的产生、传播和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07、宗教分类:(1)起源和演化阶段: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2)依流传范围: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3)崇拜神灵的数量与变化:一神论、二神论、多神论。

108、世界主要民族宗教:(1)犹太教:远祖生活在阿拉伯半岛,摩西被认为是创始人,严奉一神,《圣经》,二战遭希特勒屠杀,周六为安息日,禁忌有水中无鳞动物不可吃,地上不爬不吃、动物中只吃既分蹄又倒嚼的种类。全球共有1500万人,美国有600万人,以色列有300万,欧洲有400万。(2)印度教:信仰者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起源于BC2000吠陀教,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后分为三个流派是毗湿奴教、湿婆教、性力教,主要教节有湿婆节、好利节、乘东节。(3)道教:中国本土宗教,崇拜鬼神,求仙并追求长生不老,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纬学说为神学理论。另一思想为天道相承、因果相报。(4)儒教:以孔子为崇拜对象,经典有四书、五经,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神道教: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后神道教居于国教地位,二战后实行政教分离,成为民间宗教。

109、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古迦毗罗卫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教义有无常、无我、苦、惑、业,最高境界为涅盘盘。教徒约2、5亿,传入我国的称北乘佛教,在西藏称喇嘛教。(2)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等,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圣经有旧约全书、新约全书。教徒约10亿。(3)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教义有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大约公元7世纪前后,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我国,称穆斯林,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分布在西北、西南。

110、宗教传播:移民、传播、领土竞争、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111、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成为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为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工具,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

112、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务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天主教的组织称为教会,是严密,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113、宗教风俗与禁忌: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禁吃牛肉,基督教周六、周日休息,犹太教早婚多子,天主教不允许堕胎,伊斯兰教世界妇女禁止在宗教生活外,不许读书、经商、参加清真寺活动。

114、宗教景观:(1)基督教堂:教堂是神的住所,圣坛是举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A、罗马式(巴西利卡):长方形的大厅,内有两排柱子分隔的长廊,中廊较宽称中厅,两侧窄称侧廊。B、拜占庭式: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C、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形、飞券、修长的立柱。(2)伊斯兰清真寺:使用巴西利卡式,形如我国的四合院。(3)佛教寺庙: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缅甸仰光大金塔,我国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115、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1)影响其源地:宗教是对地理环境的歪曲的反映;(2)影响其起源;(3)影响其礼仪;(4)影响其习俗;(5)影响宗教节日;(6)影响其传播。

116、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生态环境;(2)影响地域文化;(3)影响政治地图;(4)影响人文景观;(5)影响人口的增长、分布及迁移;(6)影响区域经济,尤其是旅游经济;(7)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功能。

117、宗教的建筑意义:(1)宗教建筑的结构与形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体现了不同的建筑思想灵魂和理想景观;(2)宗教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振形成有机整体;(3)宗教建筑对一般建筑的引导作用;(4)宗教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118、我国宗教发展特点:(1)传统宗教延绵不断;(2)多样性与包容—消化吸收能力;(3)统治阶级始终支配宗教;(4)三重结构的交叉与脱节;(5)现实性与功利性。现状:(1)宗教整体发展加快,尤其是个别宗教,且宗教影响在上升,(2)各大宗教在努力适应社会主义,促进两个文明发展;(3)在转轨时期宗教领域有一些混乱现象;(4)境外敌对势力加强宗教渗透;(5)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相互交织,社会矛盾突出;(6)邪教和迷信活动及各种伪科学影响正常宗教。

119、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聚落,规模较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0、世界各国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1)按居民点达到的人口数;(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及其非农业人口比例;(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

121、我国城镇建建制的设置:(1)城市:A、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镇;B、人口不足,但是省级国家级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2)镇:A、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B、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或超过10%;C、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可按上一条放宽;D、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确有必要。

122、门槛人口:在中心地研究中也称入门人口,就是中心地建立某种物质和服务供应实施,要有最低地限度人入门人口,低于此最低限度人口则无利润可得。

123、城市体系: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有人也称城市体系。

124、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通常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人口为居第1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3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其他城市大许多倍,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位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比较明显。(3)农村聚落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125、城市区位:(1)从防卫出发:河流—巴黎、海洋—波士顿、东京、制高点和隘口—奥地利萨尔斯堡、雅典、潼关、娘子关;(2)交通:水运——在河流附近或沿河分布、河口处;陆运——丝绸之路、铁路、公路;海上交通——世界最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126、城市与自然环境:(1)地质环境:特别突出的是地震;(2)地形: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3)气候:多雨地区考虑到防洪和排水,寒冷地区注意取暖、防冻,热岛效应问题等。(4)水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要求的水,还要注意排除污水;(5)城市的生物环境:城市绿地建设。

127、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1)集聚力: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2)离散力: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城市中心经济效益下降、声望下降等,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吸引加速城市的分散。

128、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1)同心圆模型: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地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家庭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2)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3)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129、城市景观:即城市的总体景象,指城市的景象、形态等组成的城市地区的特色。(1)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帝国大厦102层381米,国际贸易中心110层411米;(2)与著名建筑物相联系,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如伦敦的塔桥、巴黎的铁塔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的歌剧院;(3)是城市的格局,如华盛顿体现了美国的国家意识即民主和法制;(4)是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如杭州西湖、威尼斯的小桥。

130、城市感知:城市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不同的。从城市景观来说,给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131、集镇: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性聚落。(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2)集市: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132、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行分类:(1)密集型农村聚落:多出现在人口密集的旱作农业地区。街道式村落、城市绿地的环形村落、棋盘式的村落。(2)分散型农村聚落:分布在地形条件不好或特殊的生产地区如水稻地区的村落、西欧孤立的农场。(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和法国式的村落。

133、活动型村落:没有固定地点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暂居地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居住地,多分布在草原半干旱区、牧区、少数山区。

134、特殊类型:(1)美国单户型:美国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区,常见一种分散的聚落景观,其社会基础是土地的私有制。(2)集体农场型:在前苏联、东欧和以色列,由于土地公有,政府组织下在地广人稀地区建立的居民点,我国东北、新疆、甘肃、云南等地。(3)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的村落,与集体农场相比,生活服务设施较差,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135、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

136、旅游的构成要素:(1)旅游主体——旅游者;(2)旅游客体——旅游产品;(3)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37、旅游客源地:产生旅游者的地域。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欧洲和北美是世界传统的客源地,亚太地区是一个新兴的客源地。

138、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139、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英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国,(2)相对应: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3)分散与集中:如北京的客源分散。

140、旅游动机:直接推动一个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1)田中喜一分类法:心情、身体、精神和经济动机。(2)麦金托什分类法:身体健康、文化、交际、地位与声望。

141、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性别:男子多把动机付诸实施,女性多犹豫、迟滞、稳重;(2)年龄:年轻人产生动机易、实施快;中年人求实求稳;老年人喜爱清静而交通方便、怀古或访友需要。(3)身体健康:影响动机的产生及强度。(4)经济能力:(5)余暇时间;(6)心理因素:个人的爱好、兴趣、专业、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7)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及治安等。

142、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感知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上;(2)最大效益原则:A、最小的旅游时间比;B、最大的信息收集量:最有名的、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资源;(3)旅游偏好:年龄、职业、学历。

143、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收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的。其形成条件有两点:(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2)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4、旅游资源的特征:(1)在空间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2)在时间上具有变化性;(3)经济价值的不确定性;(4)认知性和非旅游功能性。

145、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1)体验性评价:对旅游资源的质量体验而作出的评价;(2)技术性评价:对旅游资源进行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性进行技术分析。(3)综合性评价:选取多项恰当的因子和开发条件,并综合考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对旅游资源较为评价的一种方法。

146、旅游地分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和古迹、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旅游渡假区、主题公园。

147、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经济方面:A、旅游业的经济特征:无形的出口产品、零散的综合产品,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B、旅游与经济发展: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C、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D、劳动密集性的行业;E、旅游税收:增加外汇收入和各种税收;F、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G、消极影响:旅游过度超前发展,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可以引起通货膨胀、抬升土地价格。(2)环境方面:A、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共生关系;B、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植物、动物、水质量、大气质量、地质;C、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a风景区: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b、城市基础设施:设计良好、造型美观、位置适中的宾馆是城市环境的一种财富,但造成城市用地紧张。(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A、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担心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冲击;B、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对落后地区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当地人生活水平,一些有争议的都市价值观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C、社会道德:色情、犯罪、赌博被认为是旅游业带来的灾难。D、宗教:宗教圣地为迎合旅游业而发展,失去其宗教意义,把旅游接待看作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D、语言:语言的使用直接反映该国的文化力量,是衡量国际旅游业的社会影响的尺度,但威胁着旅游地语言的纯洁性。E、健康:有助于公共健康设施的改善,也可能引起健康标准的倒退,旅游者把疾病带到所到之处或受旅游地疾病的影响。(4)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A、促进文化的变更和交流;B、引起传统文化形式(工艺品)的复兴或倒退。

148、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49、环境感觉: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引起的认识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个别属性。150、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篇:2010多媒体与英语教学之完美结合

仲恺高新区2010年教学评优送评材料

类别 教学论文

科目 小学英语

学校 沥林镇英光小学 题目 多媒体与英语之完美结合 姓名 唐莉莎 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邮箱 tanglisha.cool@163.com 日期 2010年12月2日

多媒体与英语教学之完美结合

[论文摘要] 多媒体英语教学经历了“原始多媒体”、“初级多媒体”和“高级多媒体”三个阶段。多媒体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我们解决,如学生多,设备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在多媒体课堂中被广泛采用。[ 论文关键词] 多媒体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一、多媒体现在中国的现状

国家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鉴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显而易见,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将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尽管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对多媒体素材的一些错误应用以及对教师角色的错误理解使得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多媒体的特点

1、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提供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推进学生进行复杂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俗话也说得好,好学不如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是想成功的教好一节课,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提供很好的教学环境,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捕图、特意绘制的图片,剪贴画、简笔画都可用来再现课文情境,例如,在教有关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分别代表颜色的实物进行情境设计,在选物品时,最好利用易于携带的实物,如:苹果、桃子、雪梨等,同时还要尽可能利用教室的人和物,如:黑板,墙壁、学生的衣物等,也可边做动作使他们从尚未萌发兴趣到兴味盎然,逐步形成旺盛的学习动机。

3、教学内容新颖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前提条件

学习一门语言决不仅仅意味着记住一些词汇和语法,还包括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该民族的 历史、文化、习俗等等。在教授表示节日时,教师可以利用分别代表节日的情境进行设置了,并且通过多媒体,扩展到母亲节,父亲节等,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

科学研究表明,理学家在研究人的记性率时得到的结论指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平等、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能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因而对学生的认知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4、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电化多媒体是多样的。我们利用录像、投影、幻灯、电脑、录音等电化教学手段,能为学生创造赏心悦目的交际情景。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关于本课的录像,使得课文中的人物活生生地在学生眼前出现,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多媒体英语教学将交际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有机结合,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创造了互动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宽松、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和文化,引导学生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5、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中始终应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人为本。

(1)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做练习中,学生提交最终答案后,计算机会及时地运用多样的形式给予反馈。例如,在做练习中,学生提交最终答案后,计算机会及时地运用多样的形式给予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手段无法比拟的。

(2)英语学习的主动性。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在《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谈到了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转变,教师是信息提供者、咨询员、技术顾问、管理者;而学习者也转变为计划者、组织者、自主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相对来说易于实现这种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的知识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

(3)学习过程的多元互动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方便和开放的学习空间,实现人机互动和师生互动, 增强学习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扩大,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加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方法。教师可多创造利用体态语演示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生动出神的表情、形象语言和演示动作描述事物,讲枯燥的语言变成生动的、活泼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授“open,close”等动词反义词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关开门或窗等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很快掌握词义并且师生互动更强。

三、多媒体教学中辅助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教学策略,这种思想力图促成独立、竞争与合作这三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体系中的平衡分布,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平等。例如:创造利用音乐来渲染环境,音乐的语言是美妙的,它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情境的感受和理解,音乐的魅力可以使学生轻轻松松的学英语,就像在教学“My days of the week”时,可放些有关的音

乐,可辅以“My favourite day”的歌曲,运用美丽的图片,悠扬的音乐紧紧捉住学生的心弦。因此,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逐渐将其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①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从“台前”转到了“幕后

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现代英语教学打破了以单一方式进行单项传播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式、互动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学模式。因此,我认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应改变在传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台前”走向“幕后”;而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并由“幕后”走到“台前”。也就是说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一堂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英语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支持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或声音、或图像、或文字。教师在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后,要做大量的查找、收集、编辑、整理的工作。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而且还要能够开动脑筋,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取舍;决定哪些信息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生动的教学课件,并将它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在多媒体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只是讲解员的身份。他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多媒体合作学习,对其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实施方法和过程以及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应该有深入的理解。另外,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特点,以便在学习分组时能按照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成绩、口语及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和个性差异等及时地调整各组的成员,尽量达到组内成员之间的优化和互补。最主要的是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充当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即教师不仅

要分配好各个合作小组,而且还要对小组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同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参加到小组讨论中。如果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演员的话,那么教师就应该是导演,所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

②明确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

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具有方向感,责任感,每个合作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合理分工,教师在构建和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一般说来,四人一组比较常见,前面的两位同学和后面的两位,这样,每个人阐述时其他三位都可以听清楚,效率比较高。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景,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英语教材的语言材料选取从学生日常生活着手,教师的工作一方面应从中认识和挖掘这些有关的思想和教育成分。另一方面,教师应从认真思考由教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创造思维去体会更多的思想教育内容。就像在教授第九册第三单元“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后,我会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这时候,学生会很快的回答道:“The apples are sweet, the fish is tasty, the fruit is fresh.”等的答案。然后我会再进一步问“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这个问题一出,课堂上一下活跃起来了,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回答:“注意饮食,多吃蔬菜,多运动”等,于是,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让他们充分发挥思维,然后再叫学生个别回答,学生既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同时又领悟到了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轻松达到了知识传授目标与思想教育的共同实现。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③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具有可复制性,任何教师都可以吸取其他教师优秀的多媒体教学中的方式和方法,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教学重点,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多媒体课件。对于设计好的课件,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后反复使用,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和在教学实验时的资源成本。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备课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增进教学质量。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和解决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合作精神,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教学设备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技术配合英语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向现代化开放教学模式发展中最重要的手段,多媒体英语教学势必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必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要记得坚持在英语课堂上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实现“教的轻松,学的愉快”。

参考文献 :

庄智象、黄卫、王乐,我国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2007(1).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 1997(1).韩旭,黄硕.读写译教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胡晓峰.多媒体系统原理与应用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黄人杰. 计算 机辅助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 交通 大学出版社,1992.谬小兰.让合作学习更有效[J].教学管理,2004,(35).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2).

唐春吾.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英语合作学习法,湖南工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土工材料与海绵城市完美结合案例

土工材料与海绵城市完美结合案例

(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健编辑提供)

土工材料与海绵城市完美结合试点:大观湿地公园利用自然地形改造的连串“海绵泡(水塘)”,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水处理措施,将7 0 %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成为具有“水弹性”功能的城市雨洪廊道。

公园内建有网球场和篮球场等配套。周围用植草格、种植袋和透水管建造的花园环境会更美!

用种植毯和绿化毯形成的植被带固沙力强、吸污力强,能过滤大颗粒悬浮物、细小沙砾和易沉降的污染物。而生长出来的植物也会起到净化病原体作用。即绿化又健康!

稳定塘蓄存经过一系列过滤净化后的水体,保持水质稳定。

行人的木栈道绕“海绵泡”而建,已成为天河智慧城上班族休闲跑步健身的热门场所。

公园既发挥了生态雨洪廊道功能,又为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提供了一处休憩游赏、科普健身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踏步在新型建筑模版上,空气更加清新!

“海绵体吸收雨水,使得雨水不能直接进入河道,经过过滤沉淀以后才能进入河道和我们的湖里。如果把雨水和地面的污染都截流了,我们的湖泊里就不会富营养化、不会有污染,水就会变得很干净。”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这样描述海绵城市的美好图景。那么,何时能成为广州的现实?

武汉遭遇暴雨,城市看“海”再次拉响警报。7月14日,湖北省内第二大湖永久性退垸还湖,将过去填湖平壑的城市建设用地交还给大自然。城市内涝如何破解?建设“海绵城市”成为最新热门话题。本月初,广州首个海绵城市试点———位于天河区智慧城的大观湿地公园首期建成并对外开放。这片海绵城市长啥样、如何发挥作用来帮助广州摆脱“落雨大,水浸街”的窘境?

大观湿地公园长约3公里,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水塘顺着地势高低逐级错落分布,中间是亲水平台、景观盒及多个小广场,由花谷栈道相连。水质清澈、花木葱茏、鸟鸣虫唱、游人如织,让公园显得生机勃勃。

原来的这里是片杂草丛生的烂地和淤泥臭水的鱼塘。从2012年起,天河区开始规划建设长度约55公里、占地约5.7平方公里的天河智慧城水系规划研究,并于2013年开始建设大观湿地公园。倘若不建设海绵城市,会按照过去城市建设用地追求一马平川的传统思维,山被推平、鱼塘被填掉后,天河智慧城将建大片高楼,变成硬地。

改造时,大观湿地公园保留了部分鱼塘,并重新再挖新水塘。多个水塘形成十几级落差的“海绵泡”,每个水塘深1米~1.5米,挖多深、挖多宽严格按照防洪要求精密计算。雨水在流经高低错落的“海绵泡”后,变成涓涓细流。项目南北两头分别是新兴广场和思观广场,以新塘水库为中心,顺沿大观路建设,连串湿地泡为海绵蓄水体中心,与可渗透广场、可循环材料栈道、透水绿道乃至高压线下方的空间,共同构筑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成为集水质净化、雨洪调蓄生态循环的城市设施。公园上游为初级净化区,下游包括深度净化区和生物栖息区,最终经杨梅河下游汇入车陂涌,有效形成雨洪缓冲带,缓解车陂涌防洪排涝压力。

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扩大和提高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地理位置与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水患、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并存。广州中心城区北高南低、建筑密度高、地表大面积硬化、绿地率减少、排水管网标准较低、主要排涝河道不断缩窄,导致排涝能力下降、屡遭水浸。天河智慧城地区原有50多座水库、山塘、两条河涌以及华南植物园,原本不通的水系影响城市的防洪排涝。按照海绵城市理论设计,未来这些水系将全部疏通,整个东部生态廊道都将成为广州海绵城市的示范区,形成缓冲带,有效缓解珠江新城排涝压力。

第五篇:数学教学与简笔画的完美结合

浅谈简笔画在数学教学的应用

简笔画是一种以示意性的简单草图来配合小学生语文教学的手段。起着说明、讲解的作用。简笔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而比实物,幻灯等直观手段更加简便、灵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运用简笔画,寓教育教学于轻松活泼、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充满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喜欢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体验,是由心而生的情感。但对于学生来讲,枯燥,抽象,难懂,是学习数学的“三座大山”。简笔画,是运用最简练的线条和平面图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它生动、逼真,往往有卡通的效果;它简洁、概括,有些夸张的韵味。在各科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对于数学教学,比起老师要准备大量的实物、模型或图片,简笔画则显得经济,又节省了时间。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对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讲有个别学生在下面乱画不注意听,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画画。由此可见,学生对画画显然是非常有兴趣的。与图画相比简笔画更贴近学生生活,简笔画风格和色彩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利用简笔画,不仅容易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简笔画,用极单纯的线条和图形在极为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迅速概括物象最本质的特征。而将简笔画教学巧妙地、有机地、自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到美丽的画境中,能使学生在充分享受极大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轻松愉快地接受科学知识。以下我谈谈简笔画在教学中的好处:

一、数学教学与简笔画的结合,可以美化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起上数学课对一部分学生来讲是非常枯燥的,而教师在上课前,在黑板角上随意用粉笔,画一些色彩鲜艳的简笔画:"☆○„„"并说谁表现好就把谁名字写在里面,学生便会讯速坐好,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同时也起到了装饰黑板作用。再如,数学板书通常都是非常单一的习题式,学生看着没兴趣。如果给板书配一个简笔画,不仅可以美化数学板书,给学生以视觉美的享受,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数学不是那么枯燥。

二、利用简笔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语文识字与数学教学往往不能同步。学生在做一些应用题时,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题意。如:讲一个皮球5元,买了3个多少元?教师随手用粉笔画一个○使学生把5元和皮球迅速联系到一起,可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效果。在教学中利用简笔画还可以起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三、利用简笔画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尤其是在使用新教材时,学习9加几时,倡导让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要让学生交流多种算法,这时往往有个别学生不愿听,或是不愿意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这时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说:"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填在星星、圆„„里",学生兴趣马上来了,注意力也由简笔画集中到口算方法上。

再如:学生学习数100以内数时,个别学生数数不专心如数到78、79、80、81„„这些关键地方往往易错,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学生数一个数师画一笔,如果数不对就不画给他们看,学生便会专心数,准确性也提高了许多。

四、利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学生做数学计算题时往往不太有兴趣,可以采用给学生画简笔画作为奖励,如做对了画一面红旗或红花,比总是教师口头表扬效果好。简笔画与数学习题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做题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了计算准确率。再如,让学生给数学作业配一个简笔画作为插图,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还可以达到发挥学生想象创造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做题氛围的效果。课后让学生画个带数学问题的简笔画,让学生用数学画描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的自主探究学习。由此可见,画简笔在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插图及简笔画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简笔画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关注学生需要,用心爱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就会不断找到灵感,不断从学生身上寻觅到新的课程资源。同时也对我们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

写到这里,我只想说:我们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孩子终究会还给我们什么教育!教育是一门技术,勤奋敬业的人才能掌握它;教育是一门艺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人才能驾驭它;教育是一门科学,善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认识它。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需要感受,数学需要理解。我们何不从简笔画开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捕捉他们心中的悸动,用善于发现的眼光,挖掘他们未曾开垦过那一方田,那一方绿。让知之者成为好之者,好之者成为乐之者。同时,我们也能得到新的灵感,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

下载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学与简笔画的完美结合

    数学教学与简笔画的完美结合 大丰市第二小学 季 华 作为年轻教师,近几年来作为班级的CEO(班主任),管理全班八十几号人,着实觉得班主任这个头衔可不是徒有虚名的!最近又刚刚荣任一......

    让多媒体教学与古诗词教学完美结合

    让多媒体教学与古诗词教学完美结合 摘要:自从多媒体教学走入语文教学起,语文课堂教学就如同一幅美丽的图画,视听盛宴。尤其是在比较难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知......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认识中国画将绘画......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字体:大 中 小 2013-10-08 14:13:00 公告: 全套教案打包 全套说课稿打包 全套课件打包 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主要讲......

    18卧薪尝胆教案王恩秀

    18、卧薪尝胆 翡翠城校区 王恩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文本朗读,体验人物感受,实现对人物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的把握。 3、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

    私权的分析与建构(王 涌)

    私权的分析与建构 王涌 主持人:程啸(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 主持人: 我们今天晚上的民商法前沿论坛讲座现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品牌服饰签到与电子商务的完美结合(推荐五篇)

    品牌服饰签到与电子商务的完美结合 摘要:现在应用越来越多,人们也喜欢自拍,分享自己的服饰到网上,今天亮相Disrupt的一家创业公司Tagbrand抓住这种心理,开发了一个时尚版Foursqu......

    电子政务云是电子政务与云计算技术的完美结合

    电子政务云是电子政务与云计算技术的完美结合2011年度,云计算产业已在国内初具规模,成功案例逐渐丰富。在电子政务、通信、医疗、教育等业务领域出现大量的应用解决方案,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