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权的分析与建构(王 涌)

时间:2019-05-15 08:1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私权的分析与建构(王 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私权的分析与建构(王 涌)》。

第一篇:私权的分析与建构(王 涌)

私权的分析与建构

主持人:程啸(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主持人:

我们今天晚上的民商法前沿论坛讲座现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民法学博士王涌老师来给我们进行讲演,他今天晚上讲演的题目是民法的分析法学基础。下面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老师的讲演。

涌:

非常高兴能到人大和大家交流民法与分析法学的一些想法,今天晚上我所讲的主要是我博士论文的一些观点:私权的分析与建构——民法的分析法学基础。那么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博士论文呢?这就要回到我在南京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在我学民法的时候的一些感受。当时学物权,我产生了很困惑,物权的类型特别的多,有所有权也就是自物权,还有用益物权等他物权,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解决,等等问题。那时候我就觉得权利的形态是非常繁复的,所以那时候有一个直觉,也就是在所有的民事权利背后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理念结构,这样一种结构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权利形态,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它。当时有这样一种直觉,但是却找不到理解的路径。那么后来呢在读沈宗灵老师的《关于霍菲尔德的法律概念的比较研究》这篇论文的时候,觉得豁然开朗。那篇论文是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是九十年代初期的一篇文章。但是说实话呢,在读那篇论文的时候几乎没有读懂,因为他所提到的霍菲尔德的一系列概念我觉得像天书一样。但是我从他这种非常简洁、系统、优美的形式,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方向,我那个时候就下定决心要读懂霍菲尔德。但是读硕士的时候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所以我的硕士论文只是写了一个公司法的论文。1996年考到中国政法大学读博士学位,在一年级的时候选定研究方向,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我要写关于权利分析的一般理论。实际上政法大学民商法的传统是比较倾向于实务研究,在我以前的许多师兄写的论文很多都是关于商法——公司、期货、证券等。那个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也要写一个现实性比较强的具体制度。但是我觉得驾驭不了这个,有一个直觉,那样写下去的话,我的博士论文很可能是一种教科书和一定程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所以我决定还是放弃了。当然我这种选择也得到了我的导师江平教授的支持。江老师鼓励我说博士论文就是要在方法和资料上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所以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冒这个险。后来博士的二年级、三年级大部分时间我都是用来阅读分析法学的一些主要著作,其中一篇重要文献就是霍菲尔德的法律的基本概念,全名叫做《司法推理中运用的基本概念》。那个时候阅读也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大家阅读西方的原典的话,你就会发现要进入一个思想流派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这个思维有很多误区,这个误区是我们平时所不能感觉到的,当我们带着这个误区去了解西方的某一个思想,特别是象分析法学这样一个带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思想的时候,难免要进入歧途。所以开始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就采取了一种非常死的一种学习方法,我称之为程序学习法。什么叫程序学习法呢?就是不问结果,只问耕耘。首先呢,把这篇论文粗读一遍,然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最后再写一篇论述霍菲尔的论文。到了博士二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寻找法律概念的最小公分母——霍菲 1 尔德法律概念思想研究》。当我写完这篇论文的时候我觉得我豁然开朗了,霍菲尔德的四种法律基本关系在我脑海里显得异常的清晰。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养成了一种思维方法,对于任何一种法律上所出现的权利现象和法律关系现象,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四种基本法律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就是形成了这样一种意识。那么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我对我的博士论文就充满了信心,因为这是一个基石。那么后来在写权利的设立、权利的冲突、权利的救济,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基本的逻辑前提的自然的延续。所以到了三年级化了大半年的时间,就把这篇博士论文基本上完成了。这就是我写作的一个基本的背景和基本的经历。那么在这里呢我想首先要解释一下这个分析法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分析法学是一个什么东西实际上要归结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法学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也就是法学当中的知识的类型还有知识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我有这样一种分析的体验,就是法学上的知识,特别是民法上的知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我称之为是民俗的知识,第二种是分析的知识。这个分类并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一位人类学家叫博赫南发明的。他说人类的知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民俗的,还有一种是分析的。什么叫民俗的呢?民俗的知识就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在实践中形成的知识,所以这种知识呢,具有很强的功利性、随机性、偶然性,它并不具有非常强烈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但是它非常的适用。第二类分析性的知识呢,是社会科学家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在法律当中实际上这两种知识是非常的明显的,比如说物权和债权,这种分类实际上就带有很强的民俗性的特点,是在罗马法的发展当中,经过后来的注释法学派与德国的概念法学派,逐渐形成的民法关于权利的基本分类。英美法就没有这种分类。相对于这样一种概念,霍菲尔德关于法律关系的原形式呢,就是一种分析性的,非常的精细和系统。这样一种分类在其他的领域也同样存在。比如说我们关于世界的构成,中国古代思想说,这个世界是怎么构成的呢?是金木水火土构成的。这就是一种很民俗的知识。那么分析性的呢,比如说化学分析,它就不这样看,它说这个世界是一百多种元素构成的,非常的精确和逻辑化。所以在我们的法律当中有这样两种相互对立的、形成一种张力的知识。除了这两种知识,在我们民法领域还有什么样的知识呢?还有一些知识,比如说法解释学,法解释学它就是以法条为前提,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国家现行的制度是怎样的。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所有的解答都是根据法条推导出来的。这样一种知识就是法解释学,法官和律师都在使用这样的知识。那么还有一种什么知识呢?还有一种就是社会学的,这里的社会学它包括经济学,它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的法律在实际运作的时候到底是怎样的。

所以我想呢,在我们研究民法的时候至少应该有这么四个方面的知识。民俗的就是我们现在研究的罗马法和日耳曼法这样的一种法史性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研究在我们国家已经逐渐的开展起来了,比如说前年法大搞的罗马法国际研讨会,以及大大前年搞的第一节罗马法研究会,以及法大的罗马法研究中心,实际上都是在作这样一种工作。任何研究民法典的国家,对罗马的研究都是作为一种基础的研究在开展的,即使在美国也是如此,这种知识的研究在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现在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相信它会逐渐展开的。在有一种法解释学在中国实际上已经是开展得轰轰烈烈、蓬蓬勃勃了,我们出的大多数书实际上都是关于法解释学的。那么还有法社会学,以北大法理学为代表的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法社会学的方法,但是我们民法学界采用这种方法的也不是很多。那么第四类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分析性知 2 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在很长的时间里已经被我们忽视了。所以说这样一个工作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应当成为中国民法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实际上从英美国家法学教育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英美国家的法学院,一个学生要接受基本的法律思维的训练,他们所采用的教材,比如说蒂亚斯的《法理学》,再比如说萨尔蒙德的《法理学》,这些都是一些经典的著作。他们说起来是法理学,但是它实际上是教会我们一种基本的法律分析。而这样一些经典的法理学教材它都是分析法学的。所以呢,这一块工作在中国应当启动,并且应当登堂入室。那么分析法学在它的发展过程当中它的源流也是非常复杂的。当罗马法出现之后,实际上罗马的法学家在用一种思辨分析的时候已经显露了一种分析的萌芽。而后来的注释法学派,以及注释法学派的后期评论法学派,就具有一种很强的分析性,特别是评论法学派,它在提炼法学的基本元素、基本结构。到了德国的概念法学派它又走上了一个巅峰。实际上最精纯的分析法学派应当说是在英美国家产生的,特别是以英国的边沁为代表,边沁应当说是英美的分析法学派——也就是最精纯的分析法学派的鼻祖。在边沁之后有很多法学家大家都知道了。比如说奥斯丁(John Austin),奥斯丁就是边沁的学生,奥斯丁之后凯尔森(Hans Kelsen),凯尔森之后呢,如果以美国为例的话,还有格雷(John Chipman Gray),他写的《法律的性质和渊源》,格雷之后就是霍菲尔德(Wesley N Hohfeld),霍菲尔德之后呢,在美国还有一个法学家叫考克雷克(Albert Kocourek)。美国的分析法学实际上是美国在继受英国的法学的过程中为自己的民族建立的一种方法,所以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法学家叫魏格麿,是西北大学的一个资深的教授,他写过一本叫做《世界法律全景》的书,在法大的图书馆里面就有,很古老的一本书,非常的翔实,中国目前的学者是搞不出这样一本书的。魏格麿就说在美国的法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分析方法这个问题上,对我们美国民族最有贡献的应当是这样三个法学家,第一是格雷,格雷提出问题并且以他的智慧在尝试着分析一些问题,但是他所用的还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传统的方式,没有进入到新的境界;第二个就是霍菲尔德,他说霍菲尔德以他天才般的智力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关于法律关系的体系,这是一个天才,可惜他死得太早,四十岁不到就魂归西天了;第三位就是考克雷克,考克雷克在使用他的方法的前提下,写了一本书叫《法律关系》,这个《法律关系》在中国大陆我们一直没有发现他的英文版,无论是北图,还是法大,包括北大,人大我不太清楚,都没有这样一本书,这个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介绍法律关系的著作。而这个魏格麿他好像对庞德有点不屑一顾,他说庞德这个原来学生物地理学的家伙,居然也当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院长,因为他觉得庞德那套东西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这种经验与现代的社会学的方法相比是一种极不成熟的东西,是无法印证的,所以它对美国历史上的三位分析法学家还是非常推崇的。除了英美国家这些分析法学的东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斯堪迪纳维亚的法律实证主义。非常著名的一些人物,比如说罗斯(Alf Ross),罗斯的博士论文《法律正义》,这些都是分析法学的经典著作。而且斯堪迪纳维亚法学派他在哲学上也是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所以这样一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法学家。甚至还有波兰,那次我在中国政法大学那个图书馆里我发现在那个里面有本波兰华沙大学的一个法学家写的书,他的那个体例还有他概念的那个分析,我觉得非常的精密,而且我觉得他的那个是受到非常纯正的分析哲学的知识的熏陶所写出的一本法学专著,但是我们都不知道。所以说分析法学在世界各地的源流还是非常的多的。前一段时间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还上网去查了一下其他国家的,比方说意大利 3 ——我在和意大利到我们国家参加罗马法大会的斯切巴里也谈到,他说意大利也有分析法学派,而且这帮人做得很好,他说如果我有兴趣,可以帮我牵线搭桥。然后我看了一下他们的网站,发现意大利的这些分析法学家的研究也是非常的深入。所以由此可以看到,在意大利这样一个罗马法诞生的国家,他们的研究已经完全不局限于罗马法了,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高的境界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分析法学的研究被很多学术组织、基金会积极的资助以从事一些大型的科研项目。最为重要的就是欧洲国家,乃至于英美国家现在所搞的人工智能,叫AI。那么人工智能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它就是把符号学、分析哲学当中的一些东西用来建构一些法律推理的模型。那么法律的推理变成一种智能化的推理的话,它需要非常严密的法律关系结构和推理的程序。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写的关于所有权的一系列的分析,对我的启发非常的大。所以由此可见,在全世界无论是过去的几十年还是现在的这段时间的各个国家的法学流派分析法学还是占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和作用的。即使在美国,像什么后现代主义啊这样一种潮流非常盛行,但是这个只是表面的,因为潮流嘛他总是表面的,真正支配着美国法学院的法学教育的基础、核心还是那种从兰德尔开始的分析性思维,因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法治这个东西嘛,如果失去了明晰性、确定性和现代性,它就不叫法治了。我们从来无法想象如何会出现一个后现代主义法治呢。后现代主义思想只是有助于我们更正我们在法治的路途上可能发生的一些偏离,但是它绝对不会成为法治的主体。这就是关于分析法学它的一些流派以及它的发展。下面呢,我想着重的介绍一下我在这篇论文当中所阐述的一些基本的主题。这篇论文实际上我始终认为我没有任何的创新,我是在引进或者说——如果用一个更准确的词的话——我是在阐述,我是在尝试着以一个中国学生的眼光,用简洁明了的汉语,这样一种最不能承载逻辑的语言来阐述我们另外一个半球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的分析法学。我是在做这样一种工作。在阐释的过程当中,我还尝试着用这样一种基本的原理、原则、方法来解释我们民法学曾经发生过的诸多的争论,乃至于以前曾经发生过的争论。我实际上就是做得这样一些工作。那么我们知道,分析法学人们又称之为概念法学,其实这两个概念还有一定的差异的,概念法学我们实际上是专指德国的潘德克顿法学派,分析法学实际上更多的是和分析哲学结合在一起来理解的。那么分析法学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就是对法律概念的研究,它研究我们所学到的这些法律知识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理解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就要理解它所使用的概念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概念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当这些法律概念建构起来之后它在我们的法律思维当中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异化,或者说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或者说又产生了什么样一种遮蔽——这种遮蔽使我们看不到概念被建构起来以后在运用当中所掩盖的问题。所以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就是关于概念。那么我对法律当中的概念是如何理解的呢?我觉得法学的知识由概念组成,所有的法律概念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描述事实的法律概念,第二类是描述法律关系的法律概念。描述事实的法律概念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描述自然事实的,比如说法律当中所使用的土地、货币、房屋,这些都是描述自然事实的,这些概念都是从日常语言当中直接引入的,法律对它不需要加以界定;第二种是描述建构性事实的法律概念,它描述的不是自然事实,它描述的是建构性的事实,这样的概念在法律当中比比皆是,比如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法人、侵权行为,这样一些都是描述建构性事实的概念。这种概念在自然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在自然世界中我们无法看到行为能力是什 4 么,它全是法律建构起来的。法律之所以具有技术性,法律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法律、一种现代法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具有这样一些描述建构性事实的法律概念。第二大类我说的是描述法律关系的概念,这就有很多了,比方说债、债权,所谓债就是债权债务关系,还有物权,他也是描述法律关系的。所以这三种概念——后两种是建构性的,第一种是非建构性的——构成了我们法律的全部概念。其中第二类概念正是法律的技术之所在,拉伦兹称第二类概念是法律当中的技术性概念。为什么要有这种技术性的概念呢,它就是要把诸多的、各种各样的形态涵盖到一个基本概念当中,便于法律的陈述和法律的推理。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法律的推理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就是在使用这样三种概念。我们假设一下,一个普通的案件,甲开车撞伤了乙,这就是一个自然事实。从这个自然事实我们下一步就推出甲对乙实施了侵权行为,侵权行为这就是一个建构性的概念。第三步我们就得出甲对乙必须承担侵权之债,应带承担赔偿责任。所以说所有的概念实际上都是由这三种基本关系组成的。

下面我就着重讲一讲第三大类的概念,也就是描述法律关系的概念,也就是法律关系。整个民法就是关于权利的法律,因此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法律关系的基本结构的话,那么我们对于民法的法律关系本身、对于整个民法的理解就会非常的透彻。在讲法律关系之前,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法律关系有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法律关系所调整的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不能调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就是法律关系有三个基本要素——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形式、法律关系规范的对象也就是行为;第三个要点就是任何法律关系规范的只能是行为,无论是债,还是别的什么。在我们学习教科书的时候,书上说债的标的是什么呢?是给付,给付是什么呢?是行为。那么物权的标的是什么呢?物权的标的是物。实际上这样就会造成一种混乱。如果我们把标的或者是客体界定为一种法律关系规范的对象的话,那么它只能是行为。物权,比如说所有权,它规范的是什么呢?它规范的是行为,它规范哪些行为呢?其他人不能侵害这个物,不能占有使用这个物,权利人它可以占有使用这个物,权利人进行意思表示、进行处分的时候会产生法律后果,所有的这些都是关于行为。我们不要看法律关系规范的是行为这个好像是基本常识,但是如果我们不强调这一点的话,我们在理解很多新型的财产权利的时候,就会走入误区,特别是无形财产权,像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我们经常会混淆,这个权利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经常想到客体,实际上如果从行为的角度出发的话,就不会变得那么迷茫了。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讲了。第四个要点就是法律关系有单一的法律关系和复合的法律关系。单一的法律关系只涉及到两个主体,只涉及到一种法律关系的形式,它只涉及到规范的一种行为。复合的法律关系就是可能涉及到多个主体,可能涉及到多种法律关系的形式,可能涉及到规范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最典型的就是所有权,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权利形式,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行为。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这种复合的法律关系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化约为最简单的法律关系形式。那么在下面我会给大家详细的解释怎样把所有权化约为无数的单一的法律关系形式,它是怎样由无数的单一法律关系合成的。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信念,当我们遇到任何一个法律关系,无论是复杂的还是最复杂的我们都可以化约、解构。这就是关于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我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就是在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法律关系的形式。我也 5 称之为权利的形式,因为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念:权利的本质就是法律关系,离开法律关系不可能谈权利,就向我们说离开了父子关系就不能谈父亲一样。那么下面我们就谈谈法律关系的原形式,它的基本形式。法律关系的基本形式这个理论是由霍菲尔德创立的,那么霍菲尔德是如何阐释法律关系的基本形式的呢?他是一个天才,这个我们不可否认,他并没有采用一种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加以推理从而得出一个不证自明的结论,他完全是在他研究美国法院的各个判例所使用的各种术语的前提下,特别是美国宪法所使用的概念,比如说right、power、liberty、privilege、immunity这些概念的前提下得出结论的。他对这些概念感到困惑。他也是美国的一个教师,他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多年,后来又到耶鲁大学任教多年。他在对学生讲冲突法、讲信托法的时候,他感到异常的困惑。为什么呢?他觉得美国的这些判例当中法官所使用的概念,经常是前后不一致,以至于每一个概念人们都不能把它限定、确定在一个指向上,所以它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他在对美国的这些判例所使用的概念的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体系。他这个体系称为是法律概念的最小公分母。那么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他所说的这些最小公分母到底是什么。

Right(claim)----no-right

| ③ /③

|

②|

/

|②

|

/

|

|

/

|

Duty-----privilege(liberty)

power----disability

| ③ /③

|

②|

/

|②

|

/

|

|

/

|

liability-----immunity

①相反关系 ②关联关系 ③矛盾关系

他提炼了八个基本概念,把它分成四组。第一组是right和duty;第二组是no-right和privilege;第三组是power和liability;第四组是disability和immunity。这四种分别构成了 6 法律关系的四种基本形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一种法律关系,都可以归入这样四种类型。那么这四组、八个概念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他这里所说的right,是严格意义上的right。如果说广义上的right他认为应该包括这里的right、privilege、power和immunity。所谓right和duty是指这样一种法律关系:在甲和乙之间,加有权利要求乙做某事,而乙有义务必须做某事。所以有一些法学家说,这个right可能不太妥当,建议说不如改成claim。霍菲尔德在他的论文当中也认为与这里的right意思最接近的词语应该就是claim。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典型的claim。甲有权利要求乙偿还一百块钱,而乙有义务必须偿还一百块钱。在债的关系当中有这样的法律关系,在物权关系当中同样也有这样的法律关系。比如说,我是这个杯子的主人,那么我就有权要求其他的所有的人都不侵犯这个杯子,对吧?我拥有的就是一个claim,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物上请求权,只不过是我这里所说的claim是针对世界上所有的人的,是一种对世性的。但是这种对世性的claim同样可以把它化约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right和duty这样一种法律关系。

第二组是no-right和privilege,这组关系正好是right和duty的相反。简单的说就是,在甲和乙之间,甲没有权利要求乙去做什么,而乙有一种自由,他可以做什么,也可以不做什么。最典型的就是专利许可,我对这项专利拥有所有权,我就可以要求其他人都不能使用这个权力,但是如果我和乙签定了一个专利权使用许可协议的话,这个时候就产生一种法律关系:乙可以使用这个专利,这个时候他享有的就是privilege。再比如说在所有权当中,我是这个杯子的主人,我可以使用它,而其他人不能要求我不使用。这就是privilege,用中文来表述可能表述为自由更恰当一些。

第三种是power和liability,这种关系就是说,在甲和乙之间,甲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创设和乙有关的法律关系。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代理当中。我们经常问代理人所享有的代理权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研究了很长时间,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以前的研究综述,还单独列出一节来分析这个问题。实际上代理人所拥有的代理权就是一种power,就是代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创设和他人有关的法律关系。不仅代理当中存在,实际上在所有权当中也一样,我作为所有权人,我把这个物卖给乙,我行使的是什么呢?也是一种power,我这个power行使之后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效。如果对某一个人或者所有的人有效的话,那么这种状态是什么呢?就是liability,用中文来说叫做责任,但是实际上这里的liability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责任差别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们中文当中的责任实际上带有违反了法律义务的法律后果的意思,实际他所说的责任是指承受某一方创设的法律关系这样一种法律地位。那么在代理关系当中,被代理人所处的法律地位就是一种liability。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法大的张俊浩老师在他的《民法学原理》当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说权利总是有义务和它对应的,那么形成权这样一种权利它所对应的负担是什么呢?他说这个问题令他困惑不解,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际上在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霍菲尔德的这个体系当中,实际上所谓的形成权就是他所说的power,因为形成权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法律行为来产生一种法律关系,而且这种法律关系对相对人是有效的,而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他就称之为liability。

第四组就是disability和immunity。disability和immunity就是它的相反,也就是说甲没有权利通过自己的行为为他人创设与他人有关的法律关系。比如说他一个代理人超越了代理 7 权限,去从事代理行为的话,这种代理行为就不会发生效力,这个时候他所处的地位就是disability。再比如说,这个杯子是我的,其他人就无权处分这个物,也就是说其他人没有这样一种power。如果他处分了,他代理了,那么他这样一个行为会不会对我产生效力?不会的,那么在他的这个框架当中就叫做immunity。所以所有权人的地位经常是一种immunity,其他人的行为不会对他产生效力,除非他加以追认。

这就是霍菲尔德所说的四组概念。这几组概念实际上有几个是很不好理解的。其中第一个就是privilege。虽然我们说privilege就是我可以做什么也可以不做什么,但是我们在理解的时候经常会陷入误区。我们中国的一些学者、法理学家,比如梁治平、夏勇,甚至包括沈老师在解释privilege的时候都有一些不精确的地方。他们说什么叫privilege呢?privilege就是我有蓄胡子的自由,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来干预我。是这样吗?显然不是,当他在说他有蓄胡子的自由的时候,他是在说privilege,但是在他说其他人都不能干预我的时候,他说的就不是privilege了,那他在说什么呢?他是在说claim,为什么呢?因为他实际上是在要求其他人都不要干预他,这实际上是一个claim。说到这大家可能就要问了,那这里的privilege到底说的是什么,我怎么看不见它呢。霍菲尔德在他的论文当中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小虾沙拉的例子。他说有A和B两个人,A是一盘小虾沙拉的主人,后来A和B签订了一个协议,A说你可以吃小虾沙拉,但是我不答应不干预你。好像挺别扭,是吧?实际上他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这两句话分别表明了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是不能混淆的。当我说你可以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说你可以吃了,那么这个时候在诉讼中的反映就是,如果我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让他停止吃小虾沙拉的话,法院是不会支持的,但是在我允许你吃之前我向法院起诉的话,法院是会支持我的请求的。所以如果我们把privilege的问题放到诉讼当中理解它的实体权利的话,这个问题就很清晰了。A说我不答应不干预你,就是说你在吃的时候我可以去捣乱。如果说我不答应不干预你这样一种法律关系在实体上成立的话,在诉讼中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效果,就是如果B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制止我的干预的话,法院是不会支持的。所以说这样两种法律关系在逻辑上是截然分开的,虽然在实体上我们很难看到,但是在诉讼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这就是privilege,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另外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就是duty与liability的区别。这个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是比较明了的。Duty是应该干什么,而liability是受到某种拘束,这种拘束是什么呢?就是如果对方作出这样一种意思表示的话,对我会有效。霍菲尔德也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有这样一个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白人有责任去做陪审员,用英语就be liable to have duty to„„。这样一个法律规定在实践中就会一分为二,分成两个阶段。在加州,应当是由法官来指定一个十八周岁以上的白人来做本案的陪审员,如果以法官指定的行为为标准可以把这个法律关系划分为两块,一块就是在指定之前,还有一块就是在指定之后。是在指定之前,法官和某个特定的十八周岁以上的白人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应该是power和liability,就是说如果法官作出这样一个意思表示的话,这个法律关系对你就是有效的。但是在法官制定了某一个十八周岁以上的白人做陪审员之后,这个时候法律关系就转变成right和duty,就是说法官有权要求(claim)你去做陪审员了。所以如果我们这样一划分的话,我们就可以明确的感觉到,在这里liability和duty之间就可以截然的区分开来了。这个就是关于他所说的这四组法律关系。在术语上,有人建议可以用liberty来代替,也就是自由。Disability,8 有人说用得太生僻了,还不如跟前面一样,用no-power。

美国的法学界对这样一套理论非常的重视。无论是庞德,还是魏格麿,还是其他的法学家,包括霍菲尔德的两个学生,科宾和卢埃林(科宾的代表作是《科宾论合同》,卢埃林是美国商法典的主要起草者)都是非常推崇的。科宾和卢埃林是霍菲尔德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为什么说最得意呢?因为霍菲尔德在大学课上得不好,学生对他上的课的意见很大,老是要造反,说他老是叫我们说话要规范一点,我们就是不习惯,我们已经很熟悉老式的美国英语了,很自在。而且霍菲尔德在考试的时候也是这样要求,所以这些学生就联名写信给耶鲁大学的校长说,把霍菲尔德开除。这个时候霍菲尔德很伤心,但是在那个时候有两个学生对他推崇备至,一个就是卢埃林,另一个就是科宾。而这两个学生后来都成了美国法学界的大师。卢埃林又把霍菲尔德的这套理论传授给些《原始人的法》的那个霍贝尔,所以如果大家看《原始人的法》的话,它的第二章就是法律关系的基本形式,这一套东西就是霍菲尔德的。霍贝尔是从卢埃林那学来的,因为两人是很好的朋友。还有一位经济学家也喜欢用霍菲尔德的这套理论,这就是康芒斯,康芒斯写的《制度经济学》是很有名的,在他的《制度经济学》当中的第二部分有一大段关于制度的论述。什么叫制度呢?制度是一种规范,那么规范的形式有哪些呢?他就用了这样一套体系,他甚至还建议说liability可以改成另外一个英语单词,可见他的研究是非常深入。还有科宾,科宾一辈子花了几十年写他的《论合同》,其中关于合同当中的法律关系很多都是使用的这样一些概念。科宾为了使他的法学教育走向系统和清晰,专门就霍菲尔德这套体系写了一篇文章,叫《法律关系与术语》,这篇文章是写给法学院的学生看的,他用非常典型的教科书的方式来阐释了这一套理论,他还要求他的学生也要用这样一套东西来进行分析和推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套理论在霍菲尔德去世之后,大概是在1920年,也就是在他去世之后两年,美国法学会就认识到他这笔思想遗产的重要性,所以专门在全国召开了一个美国法学会的研讨会——美国法学会开会跟我们很不一样,它是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就以这样一个问题来进行讨论,所以比较有成效。那么在这次讨论之后,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成果:美国法学会在编纂它的法律重述的时候——大家知道美国法学会有几大贡献,其中一个就是编纂了一套美国法律的重述,也就是restatement of law,这个法律重述包括财产法重述restatement of property,代理法重述restatement of agency,还有合同法,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财产法重述完全使用了这套术语。如果大家翻开美国的《财产法重述》的话,在首篇当中大家就会发现,它在界定其所使用的术语时,实际上就是用了霍菲尔德的理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如果我们不知道霍菲尔德的这套体系的话,在我们读美国财产法重述的时候是很困难的,因为如果基本的术语不清楚的话,就很难进入他这个重述的话语系统当中。这就是霍菲尔的理论在后来所产生的一些影响。

霍菲尔德在阐述他的这些思想的时候还进一步阐述了这样一些关系。他说right和duty、no-right和privilege、power和liability以及disability和immunity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什么叫关联关系呢?就是在一个法律关系当中如果一方享有的是right的话,那么另一方享有的必然是duty。就象是说如果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父亲的话,那么另一个就必然是他的儿子或者是女儿。这种关联关系实际上对我们理解法律关系也是非常有用的。我们会这样理解,当我们说某一个人有权利的时候,那我们立即就会反应过来,这个人的权利所关联的必然就是他人的义务。比如说我们说一个人有人身权,那就是说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去扇他耳光。如 9 果一方面说这个人有人身权,另一方面又说其他人可以去扇他耳光,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关联性,也就是说有right必然有duty,有duty必然有right。这个关联性会提示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民法当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叫作权利本位,如果我们用关联的观念来思考权利本位的话,就会得出一个很奇怪的结论:当我们在说权利的时候,我们也必然在说义务,因此当我们在说权利本位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也在说义务本位。那这样的话,民法上的权利本位到底是个什么含义呢?所以从逻辑上说,权利本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能说,权利本位在中国喊了这么长时间,在西方也喊了这么长时间,它就一点意义没有,它的意义是表现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就是在解决国家和市民社会当中的个人的关系的时候,在分配它们之间的right和duty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分配给市民社会当中的个人以right,而国家应该更多的处在义务方。接着霍菲尔德还说了,在right和no-right、duty和privilege、power和disability、liability和immunity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反的关系。而在right和privilege、duty和no-right、power和immunity、disability和liability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矛盾关系。

虽然霍菲尔德的这套东西是在对美国司法判例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具有不证自明的性质,但是我认为,这样四种基本形式完全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推定,而且可以推定出一个不证自明的结果,为什么所有的法律关系只能有这样四种基本形式。这种推理和哈特的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也有关系。哈特说所有的法律规则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设定义务的规则,一种是授权的规则。这种思想也是哈特的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提出这样一种思想也是受到霍菲尔德的影响。如果我们把这些理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理:任何一个法律出台之前,我们都可以假设,在这个法律出台之前这个世界是一个自然状态,没有规范性的东西,人们随便干什么都可以,都是自由的,可以去抢也可以去杀。这种自由当然会给人们造成一种共同的损害,于是法律就出台了。法律的本质就是对人们自由的一种反动,就是要约束人们的自由,限制人们的自由,他就是要规定你不能干什么,你必须干什么,就是要给你设定duty,其实法律的本质就是这样。那么法律在规范的时候,它在逻辑上无非就是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由它自己直接来加以规定,直接规定某人必须干什么,某人不得干什么;第二种方法就是不由它自己直接规定,而是授权其他人来规定。这在逻辑上是周延的,无非就是这两种。因为法律它不可能预见很多东西,还有法律直接规定有时候也没有意义,特别是在市民社会当中,我们强调意思自治,所以法律授权市民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来创设与自己有关的法律关系。下面让我们来看第一种,当法律直接规定我们必须干什么或者不能干什么的时候,我们看哪一种法律关系产生了呢?是第一种法律关系,right和duty。但是我们知道法律并不是对人们在自然状态下的每一种行为都要加以规定,我在河边散步,我在食堂吃饭,这样一种自由法律是不管的,所以这样一种在自然状态下就存在的自由就延续到法律状态,法律依然不管,所以他依然是自由的,这个时候就有了第二种法律关系,就是privilege和no-right。我可以自由的在河边散步,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我不在河边散步。那么法律的规定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哈特所说的授权规则,也就是法律并不直接规定,而是授权某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创设。比如说民法总则当中的法律行为,这就是一个授权规范,它授权市民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来创设与自己有关的法律关系。当这种授权规则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又出现了哪一种法律关系呢?power和liability。但是法律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 10 都授权,很多情况下它并不授权,在法律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人们就没有权利去创设法律关系。那么这个时候他所对应的法律关系就是disability和immunity。所以如果通过这样一种逻辑推理,我们就会发现这四种法律关系的基本形式是非常周延的,所有的法律关系只能是这样四种基本形式。

推理我们讲完了,那么第二种推理形式还启发我们对权利推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什么叫权利的推定呢?如果法律有明文规定的话,说这种权利存在或者是不存在,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有很多所谓的广义上的权利法律是没有任何规定的,我们在法条上找不出明确的根据。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哪一些权利虽然没有法律的规定,我们仍然说它存在呢?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那么通过刚才所讲的,我们知道有两种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另外两种法律没有规定,但是它也是存在的,所以说只有两种权利是可以推定的,第一种是privilege,第二种是immunity。那么这个privilege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呢?privilege就是法不禁止即自由,它的含义就是说如果法律不设定duty的话,他就是privilege,所以这种权利是可以推定的。还有一种权利是可以推定的,这就是immunity,法不设责即自由,如果说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要受他人的意思表示所创设的法律关系的拘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当事人当然是immunity的。所以这样两种是可以推定的。这个就是关于权利推定的问题。我们已经讲完了这四种基本形式,那么下面我想做一些示例。我刚才已经说了任何一种复杂的法律关系群都可以化约为单一的法律关系,那么这里我就可以示例一下,我们就把我们在民法中以及法理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概念进行一些解构,来看看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这里我选取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代理。简单的说,代理是一种复合的法律关系群,它至少有两种法律关系构成。那么大家看一下,民法中的代理,它包括哪两种法律关系呢?第一种是claim和duty,第二种是power和liability,主要就是这样两种。它的第一层claim和duty,就是说被代理人有权要求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利益为他从事代理活动。第二种就是说代理人有一种power,他可以通过自己的代理行为为被代理人创设法律关系。但是在民法发展的过程中,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严格区分这样两种法律关系。在台湾地区的民法中,我们甚至发现它把代理权放在债法当中来加以规定。我们看一下黄立先生所写的《民法的概念》,他说我们对于代理权的研究不是很深入,在他看来把代理权放在债编当中实际上是一个错误。这两种法律关系在代理活动中实际上也是基于两种不同的行为而产生的,当甲和乙签订了一个代理合同的时候,这个代理合同只产生一种法律关系,这就是第一种法律关系,就是为代理人被代理人设立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主要就是代理人必须按照被代理人的利益从事代理活动,但是这样一种合同并不能产生power,power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是在被代理人出具授权委托书的时候才产生了power。这里如果我们以诉讼为例的话就比较清楚了,诉讼代理本质也是一种代理,如果当事人要请一个律师去代理的话,首先是这个当事人和律师事务所签订一个合同,这里设立的就是第一种关系,其次当事人再出具一个授权委托书给法院,这个时候创设的就是第二种法律关系。所以说在我们说代理的时候,它有这样两种基本的法律关系。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我想谈谈法理学上所说的自由是什么东西。首先我要强调一下,我这里所说的自由是一种复合性的概念,和这里的privilege还有liability这样一种纯粹的形式不一样。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由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实际上它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 11 层次就是我们所说的privilege。我们以宪法上的结社自由为例,一个最丰满的结社自由他首先就应该包含第一个层次也就是privilege,就是公民可以结社,而政府没有权利要求公民不结社。如果宪法上设定了这样一个privilege的话,国家就不能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公民不能结社,它就没有这样一种胜诉权了。但是仅仅有一个privilege对于一个国家的公民的结社自由来讲是完全不够的,它还需要有第二个,就是这里的right,也就是我们所说的claim—,我这里的“-”就是指不作为,如果我用“+”的话就是表示作为。虽然我们国家的宪法规定公民有结社自由,但是政府他经常去干扰公民结社,你要结社了,他不给你登记,或者派一些人去捣乱,去干扰你,让你无法结社。因此有必要加上第二个,也就是要求政府不干预,这是一个claim。但是仅仅有这两个还是不够,一个最丰满的自由还应该有第三个内容,就是claim+,就是当事人还应该有权利要求政府积极的提供条件。比如说,我们要结社了,你应该建立一个结社大厦供我们去开会,你必须开大巴把我们送到会场去,等等。这样的话,宪法上的自由才非常的丰满。但是我们在现实中会发现,中国的自由经常只是一种privilege,也就是国家不会起诉你。甚至连privilege都不会有,即使有的话也仅止于此。所以这种政府就相当于我刚才讲的小虾沙拉的主人。

最后我想再讲一下所有权的概念。所有权的概念是民法上最复杂的一个概念。传统民法对所有权进行分解的时候用的是权能理论,这是从罗马的法学家延续下来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这是所有学民法的学生都能够说出来的四种权能。但是在分析法学的眼里,所有权经过分析以后展现的是怎样一种状态呢?它同样也可以分解化约为这样四种基本形式。我们说所有权是一种法律关系,它只不过是法律关系的一种集合。任何一种法律关系都有主体、形式和行为,我们这里主要讲形式。在讲形式之前我要强调一点,就是所有权与代理以及合同关系等的一个最大的结构上的区别就是它是对世的,也就是说每一种法律关系形式在它这都表现为所有权人与其他人的一种关系。但是,由于对世性,所以它完全可以化约为所有权人和每一个人的一对一的关系。所以我们在理解所有权的时候,要认识到它是一个法律关系群,而这个法律关系群是由无数个一对一的法律关系组成的。这是我要强调的一个特点。下面我来阐释一下,这四种形式在所有权当中是如何展现的。在所有权当中首先是表现为第一种法律关系形式,也就是claim和duty。它就是说所有权人有权利要求所有的人都不侵害我的这个录音机。这就是claim和duty,至于其中的行为有很多,不能侵害、不能占有、不能使用,等等。这是第一个,第二种就是no-right和privilege。它是指所有权人可以自由的占有这个物、使用这个物、处分这个物,但是其他所有人都没有权利要求我不占有、不使用。正因为其他人是no-right,所以其他人要是向法院起诉要我不占有这个物的话,这种请求是得不到法院支持的,法院会说,你no-right。第三种是power和liability,就是所有权人可以自由的处分这个物,它可以出卖这个物,也可以出租这个物,或者抵押这个物,这种行为对于其他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有效力的。第四个是disability和immunity,这是什么含义呢?这就是说其他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处分我的物,如果你处分的话,对于我不会发生效力。这就使disability和immunity。所以说所有权就可以解构成这样几种法律关系。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用权能理论,就显然是不够的。我们来看看,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在这四种法律关系当中涉及了哪几种。首先我们看占有,是privilege,你可以占有嘛,是吧?使用呢?也是privilege。收益呢?privilege。如果我们再扩展一点,还有物上请求权,那么物上请求权是 12 什么呢?就是claim,对吧?处分是什么呢?power,对吧?但是它对于privilege还有immunity,实际上都不是很充分的。因为当我们说到所有人有privilege的时候,这种自由的范围是无限的广泛的,仅仅用占有、使用、收益这几个词来加以概括的话,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如果法律规定了所有人的占有权的话,它实际上已经保护了它可能存在的任何行为的权利,这样说也许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它在逻辑上显然是不周延的。这就是权能理论和我们这个形式所作的一个比较。

在所有权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实际上这些形式的权利很多都受到了限制,甚至被否定了,比如说,我们假设right和duty,在有些情况下,所有权人就不具有这样的claim。比如说在紧急避险的时候,别人去侵害你的物的话,你就不具有这样一种claim。再比如说no-right和privilege,在有些情况下,你就不具有privilege。比如在相邻关系,如果你阻挡了别人的阳光,或者是干扰了别人的安宁的话,你就不能享有一种自由的使用你的物的权利,你就不可以无限的加高你的房屋。所以这种privilege在相邻关系当中也没有。那么power和liability呢?在有些情况下,所有权人也不具有power。比如说在破产清算的时候,所有权人就不能处分自己的物,他就没有这种power。在有的情况下,他还没有immunity,其他人可以处分他的物,比方说动产的善意取得。其他人处分你的物也是有效的,也就不能说你还有immunity了。所以这样一些法律关系我们都可以纳入到这样一个框架来加以理解,不过这里我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所有权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并不是每一个所有权都包含这样一些形式,如果它包含的话,我们说这是一个非常饱满的所有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所有权的很多东西是可以分离出去的,比如说在租赁的情况下,占有、使用这些权利就分离出去了,而在抵押或者是其他的情况下,又有其他一些权利会被分离出去。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每一个所有权所包含的权能、权利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都不是那么丰满,可能只具有其中的一个,但是我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这是所有权。这就是说,所有权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是变动不拘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说这样一些权利的集合都叫所有权呢?最初我觉得是不是一种处分呢?处分是不是它最本质的一个特点?实际上也不是,在有的情况下第三人也可以处分的,但是我们仍然说这个人是所有权人。后来我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么这个结论在传统民法当中也有一些表述,在英美国家的分析法学当中也有表述,这就是所有权的本质是一个权利推理规则。这个权利推理规则就是说在与某物有关的纠纷发生的时候,如果其他人不能证明他享有这个物的某一项权利的话,或者说在纠纷发生的时候,这个物上的某一项权利其他人不能证明他合法的享有的话——如果他拿出一个合同来,拿出一个法律规定来,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他不能证明的话,那么这些权利,全部都属于我们所说的那个所有人。所以说当我们设定程啸是所有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规定了程啸在这个法律关系当中处于这样一个地位,其他人不能证明的这个物上的一切权利肯定是属于程啸的。所以说所有权的本质就在于此。所以麦克白,美国的一个大法官,在他的《法律的要素》这本书中就说到,所有权本质上是一个剩余权的推理规则,就是当其他人都无法证明某个权利的时候,这个权利就归属于这个所谓的所有权人。这个就是所有权的本质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博士论文当中的“类型分析所有权”,那个讲述的就更加的充分。传统民法中,也有一些理论,像弹性力理论,也从某一个角度揭示了这种观点,但是它的表述不太周延,它是用一种形象的语言来解释这样一种结论。

所有权的这样一种本质还提醒我们得出这样几个结论。这几个结论和我们曾经讨论或争论过的民法上的几个问题也是有关连的。第一个结论是所谓的双重所有权是不能成立的。既然所有权是一种剩余权的推理规则,那么剩余权只能是归属于一个人,如果说不是归属于一个人,而是归属于两个人、三个人的话,这就不是一个推理规则了,因为我们还是不能确定权利的最终归属。所以说双重所有权是不能成立的。那么在有一些法律文件当中,比方说信托法,我们说一个是普通法上的所有权,一个是衡平法上的所有权,这个只能说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有其他的语义的背景,从逻辑上说它不具有双重所有权,双重所有权不能成立。这是第一个结论,第二个结论就是,所有权不一定很重要。我强调的是不一定很重要。既然所有权是一个剩余权的推理规则,很可能剩余权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我将这个杯子的一万年的使用权让渡给程啸,这样的话,我还是所有权人,但是他拥有对这个杯子的一万年的使用权。如果我们签订这样一个合同,而且这个合同是有效的话,那么尽管我还是所有人,但是这对我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万年我早就化成灰了,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比如说英国的土地制度,土地是属于国王,国王是所有人,但是很多权利国王实际上只有名义上的,对她来说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所有权不一定很重要,我们强调的是不一定很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改革的时候,不要在所有权的问题上作过多的文章。特别是在改革的初期,我们面临意识形态的障碍的时候,没有必要在所有权上进行过多的纠缠。所以香港大学的张五常教授,他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我们没有必要在所有权的问题上斤斤计较,如果我们对财产具有这样一些权利:当事人可以自由的使用、自由的收益,当事人可以处分它,当事人可以受到国家的保护使他的权利不受到侵害,至于它是不是所有权,都无所谓。他一样可以达到制度经济学上私有财产的效力。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对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经常斤斤计较,实际上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所有权并不一定很重要,特别是在改革的初期,它不是非常的重要,这样可以帮我们摆脱一些意识形态的束缚。邓小平就是摆脱意识形态束缚的一个大师,它的改革为什么会成功呢?就是因为它用自己的智慧,躲避了中国许多意识形态上的障碍。第三个结论就是,我们在设定财产的制度的时候,实际上可以出现一种非所有权的结构。并不是要给所有的财产都设定所有者,一般来说设定所有者是普遍的规则,但是也可以不设定所有者,而是设定一种非所有权的财产权的结构。那么如何设定呢?比如说,一条公路永久的使用权归某人,然后其他的权能永久的归某人,等等。在这里我们就看不到所有权。严格说来,我们传统民法当中的永佃权,就不是所有权的结构,本质上它是一种非所有权的结构。地方享有的是,我们说是所有权,是所有权吗?他享有的根本不是所有权,他享有的是收取地租的权利,他享有一种power,但是他这种power是处分什么的权利呢?实际上它处分的是claim,是他收取地租的这样一种权利。尽管我们还说他是一个所有者,但是这只是传统的惯性。而严格分析起来,永佃权就是一种非所有权的财产制度,但是它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这就说明什么呢?说明了一种非所有权的财产制度在很多领域是可以用的;当然,这样一种研究应当与制度经济学相结合,才能使我们得到一种科学的结论。这里我只是提出一个设想。这就是关于所有权的问题。

最后我再讲一下民法上所谓的权利。我们已经理解了这样一种关系的结构,而在我们学民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所谓权利的问题,而且用于极其不准确、不确定。这里我只举一个例子,就是德国民法典第823条所规定的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的问题,据此来谈谈民法上的权 14 利。我们说德国民法的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违法性。在界定违法性的时候,有三个样态,第一就是侵害了权利,德国民法典的表述是“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人格权、健康权、财产权等”;第二种是虽然没有侵害他人权利,但是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第三种是虽然没有侵害权利,也没有违反强制性规定,但是它违反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善良风俗原则。这样三种全都可以构成违法性。这里要提出的问题是,当我们说违法的时候,按照刚才这个思路,我们必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它必然是在侵犯权利,为什么呢?当我说是违法的时候,它实际上就是在违反法律关系,如果不违反法律关系,我们会称之为违法吗?我们刚才说任何一种法律关系,其中必然蕴含着权利,当我们说权利的时候,后边必然有法律关系。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法律关系、违法的话,那么他肯定要侵害权利。那么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德国民法典823条规定的第一种样态,说是侵犯了生命权、健康权等等权利,而第二款说是违反了强制性规定。我们知道第一款规定的侵犯了生命权等这肯定是侵犯了权利,但是第二种为什么不是侵犯了权利呢?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最典型的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说的侵权责任实际上就是第二种样态,一个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当中规定的十余种强制性的竞争行为,我们不说它侵犯了权利,只说它违反了这些强制性的规定,但是实际上当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规定了这些强制性的规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尽管它是通过规定duty的方式来描述这个规范的,但是根据法律的关联性理论,一个duty必然对应着一个权利,一个claim。比如说最典型,竞争者不得仿造知名商标的装潢,我们说装潢不是像生命权那样一种权利,但是当我们说竞争者不得仿造知名商标的装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实际上它在这里设定了一个权利,就是知名商品的装潢权,那么你违反了这样一个规定,你不是也侵犯了权利吗?第三它说,违反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善良风俗原则,在这里我们同样认为,权利还是存在的,因为法律的规范有两种,一种是原则性的规定,一种是规则性的规定,原则性的规定是普通的概括性的规定,规则性规定是明确的、具体的、确定的规定,那么这里它只是侵害了一种一般的概括的原则规定所设定的权利,权利同样也是存在的。但是台湾的民法学者说,后面两种就不叫侵犯权利,而叫侵犯利益。实际上我们严格分析起来,它都叫权利。那么既然这三种违法性的样态当中蕴含的我们都称之为权利,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他们的区别就在于,第一种我们说侵害了人身权、生命权的时候,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权利就是一种民法典当中明确设定的、已经类型化的一种绝对性的权利,这种绝对权利的效力就表现为,如果任何人侵犯它的话均属于侵害。比如说专利,只要你使用了,不论你是故意的还是非故意的,你都是侵犯了,所以说它已经是民法典加以类型化的,是一种绝对性的权利。而第二种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我们从相反方向所推出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非绝对性的权利,这种非绝对性,比如说知名商品的装潢权,它只是说竞争者采取了一种不正当的手段,侵犯了才可以有效,才可以对抗它。再比如说与此相似的商业秘密,它也不具有绝对性,它也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当中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推出来的。这种不绝对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可以把它跟专利权相比较,专利权是一个绝对权,它可以对抗任何一个主体,而商业秘密呢,我们可以看到,至少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当中只是针对商事主体的,而且不是任何一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都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对抗,只是那些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才会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对抗。所以说它这种不绝对性与已经定型 15 化的权利的绝对性相比就低一等次了。那么第三种我们所说的权利呢,它是隐藏在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基础当中的一种潜在的权利,它也是一种权利,只不过它是要通过法官的司法解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加以明确化而已。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三种样态全都是权利,只不过它们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效力范围。但是我们在表述这个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台湾的学者在表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用语是非常的不明确的,第一种叫权利,第二种不叫权利,而是叫利益,等等。这样就不能把这个问题,表述得很清楚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新日期:2002-4-23 阅读次数:12529

第二篇:从反家暴法出发看公权与私权和谐关系的建构

从《反家庭暴力法》出发看公权与私权和谐关系之建构

【摘要】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该法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公民大多对此抱以较高的评价,但是也有一些人担心,国家公权力介入到家庭暴力的防止之中,可能会造成公权对私权的过度干预,从而侵犯私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从《反家庭暴力法》出发,发表国家法律体系中公权与私权和谐关系建构的看法。【关键词】反家庭暴力法公权私权和谐关系

一、公权含义与特征

(一)含义:所谓公权力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公共意志,组织、协调和控制社会与个人的力量,或者说是人类社会和群体组织有序运转的指挥、决策和管理能力。这个公共组织往往表现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一些准公共组织等。公权力是国家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一切职能活动的根本前提。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社会,把公共的权力变成支配公共的权力。

(二)特征:

(1)从主体上看,公权力属于公众而非某个个人。也就是说,公共性是公权力的核心内涵。所谓公共性指的是一种公有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2)从客体上看,公权力应该指向的是公共事务。纯粹私域的事务不应该动用公权力去干涉,否则,就是侵犯了私权。

(3)从功能上看,公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公权力是承担着公共责任并且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否则,公权力就很有可能变成私化和私有。

二、私权的含义

所谓私权,也叫私权利,是指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目的的个人权利。这种个人权利在当前主要表现为公众的政治参与、经济收入、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环境质量以及基本生活资料的获取与保障等方面的权利。私权的主体一般包括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

三、公权与私权的联系

(一)公权和私权是法治社会的两大基本权利范畴。一般认为,规范公权、保障私权是法治的最根本的要素,也是构建法治社会、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任务。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公权和私权都是基于民主程序、按照法律规定产生和行使,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私权是私人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但公权的行使也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二)公权和私权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互相协调方可构成法治的基石。一方面,私权有赖于公权的保护。私权主要涉及到个人利益,但是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行使,不然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比如言论自由权属于公民私权,但是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地、不考虑社会影响地发表一些伤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谣言。并且,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私权要通过公权的行使才能得到保障,比如某人作为债权人将恶意欠债不还的债务人告上法庭,法院通过强制力使得债务人归还账款,这就是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私权。现代社会法律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强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保护私权方面的职能。公权的正当行使创造和维护了社会秩序,最终有利于私权的正当行使。公权行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秩序。如果公权过于疲软和不作为,不能在创建秩序方面发挥作用的话,私权也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另一方面,公权和私权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比如在社会治理中,单靠政府的力量往往很难将社会治理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理好,政府可以适当选择放权,充分尊重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此时的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是引导与发展的关系,公权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鼓励私权自主有序健康发展,通过公权与私权的合作来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

四、公权与私权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权利,难以避免地引起和加深了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公权侵害私权。公权的产生是由于公共生活的需要,其目标是为了实现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基本秩序的稳定。但是在实际的权力运作过程中,公权行使者由于有意或无意地操作不当,从而侵犯私权。公权滥用是指公共权力掌握者在权力行使过程中,超越权力界限造成个人、企业或社会组织利益受损以满足自身越权目的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公权滥用主要表现为权力行使的范围过大,权力行使的手段不当,权力行使的力度不够,权力行使的目的错误等。

(1)权力行使的范围过大。任何权力都有其边界,公权掌握者必须在其范围内行使,而许多公权掌握者由于私欲膨胀,加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难以对于形成威慑和制约,可能会超出法律规定的方向、范围、强度,背离了公共权力行使的公共利益目标,侵害了私人权利。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公权掌握者往往会对现有的权力范围不满意,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越出自身的权力范围,追逐自身的利益增殖,致使私权受到损害。

(2)权力行使的手段不当。公权行使不仅应在法定的范围内,还应该通过法定的程序行使。如果权力掌控者故意违反法律规定程序行使权力,或是由于对权力行使的错误认识而不能正确行使权力,也会造成公权的滥用。社会上不乏有警察暴力执法、城管暴力执法等新闻,这是公权行使者行权手段不当造成的后果。

(3)权力行使的力度不够。公权设立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权力不作为也会使得公共利益受损,有违权力设立的初衷。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腐败问题的大力整治,使相当一部分官员由‚乱作为‛变成了‚不作为‛。因为‚有作为‛在反腐高压之下是没有‚油水‛可捞的,并且可能一不小心就涉及腐败问题而丢了官位。一些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干脆选择‚不作为‛,不作为就不会犯大的错误,从而可以苟延残喘。但是官员对人民的利益臵若罔闻,对待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玩忽职守也是变相地侵害私权。如果企业需要手续的审批才能开业经营,而相关部门就是压着不处理,这就导致企业迟迟难以开张,甚至错过市场机遇。公权的不作为不仅导致私权受损,也会最终损害到公权本身。

(4)权力行使的目的错误。设立公权的目的是促进公共利益的发展,权力行使者在公共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将公权异化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所谓腐败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得私人利益的行为。简明的说就是公共权力的私有化。腐败的实质是国家公职人员以权谋私,是权力与金钱的交易。

(二)私权滥用,侵害公权及其合法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大量涌入,使得人们的权利意识无限扩大,私权急剧膨胀,由私权淡漠转变为私权狂热,但是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私权的传统,导致私权缺乏理性的支撑,引发私权滥用。权利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的行使受到法律的限制,这种限制是为了保证对其他人权利和自由的应有的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明确了对于私权的保护,但是也明确表示私权的使用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公权。私权滥用,会干扰公权的行使,影响国家国家公职人员与政府的办事效率。同时私权滥用侵害了人们对于公权服从的价值和心理基础,引发他人效仿,使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影响公权的合法性。

五、家庭暴力成为“私事”的原因

(一)家庭暴力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华法系的法律传统中,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孔子以恢复周礼为政治理想,提出‚为国以礼‛和‚为政以德‛,力图建立以‚礼治‛为核心社会秩序。古代司法实践中,早期的秦朝对于以卑犯尊比以尊犯卑处罚更重,同时规定了不孝之罪,强化了家长权威。西汉以来,以礼统法,出礼入刑,出现了以礼为主导的儒法合流的法律文化。礼的核心强调君臣父子夫妇的主从关系,即三纲。家长除了对子女具有婚姻决定权和财产支配权之外,也表现为家长对子女的惩罚权,在封建统治着看来,家有怒笞和国有刑罚是等同的。封建时代的法律是禁止丈夫殴打妻子的,但是夫妻之间发生人身伤害则对妻子的处刑较重。也说明了家庭层面,夫妻的地位远不是平等的。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夫权思想、男尊女卑以及‚三从四德‛观念仍然或轻或重地植入在当今许多人的脑海中。一些男性认为自己一旦娶妻,就对妻子拥有所有权,妻子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处臵,当然包括打骂责罚。

(二)家暴牵扯感情因素。家庭暴力并非一般的治安问题,还牵扯到双方的感情因素,因而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的私事,他人不好干预也难以解决,执法机关公权力的不当介入有时甚至会恶化事态。

相当一部分人秉持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事务的观念,并且国家公权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对家庭暴力进行积极的介入但实际上家庭暴力并非私事,公权力应该对其进行干预,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六、家庭暴力不是私事,应受到公权力干预

在曾经的中华法系时期,家暴确实是古代意义的私事,毕竟宗法制度下的每一个家族家庭都有族长家长,族长家长对于族人家人都拥有除了杀害以外的惩罚权力。家暴在中国古代家庭中是父权制的具体表现。

在曾经的罗马法中,家暴也是古代意义的私事,家长权是罗马市民法赋予每一个男性家长(市民)的权力,家庭成员只是家长的附属人格。家暴在古罗马也是家长权的具体表现。

然而,随着法律的现代化,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会内部的森严等级统统被打破,基本人权(人身、名誉、身份)得到现代国家强制力的支持。现代法律体系中的私事,已经限缩到物权、债权两方面,人权已经由民法、刑法、行政法乃至宪法齐抓共管,已然不再是单纯的私事。

(一)家暴侵犯基本人权。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这是侵犯了基本人权,违反了个人意愿,更违反了相关的法律。家庭暴力不能因为有“家庭”二字就可以无视或淡化。婚姻从个人意愿是私事,双方完全自愿、并且男女平等,他人无权干涉。从法律角度上,婚姻是公民个体的社会行为,婚姻关系必须合法,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但是当家庭暴力发生时,就产生了一种加害人对受害人的一种不平等关系,也就是说,婚姻关系的基础受到了威胁,而这时公权力的正当介入可以促进正常婚姻关系的维系,保障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将公权力介入到家庭暴力中是构建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需要。家庭暴力后果严重,除受害者身心备受摧残之外,也是引起离婚和受暴妇女‚以暴制暴‛产生杀父行为的重要原因。家庭暴力更为深远的后果是目睹儿童身心遭受严重伤害,并可能成为潜在施暴者,使暴力手段代际传递。因此,以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是有必要的,有利于有效规制家庭暴力,保护弱势群体的人权,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七、反家庭暴力法简介

(一)《反家庭暴力法》颁布的背景

(1)家暴的普遍性。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大约30%都发生过家庭暴力,在家庭暴力中受到伤害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他们是家庭关系中相对弱势的一方,往往处于不能反抗,不敢反抗,反复受害的境况。家庭暴力对受害人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巨大的,使受害人承受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对未成年人更是影响其形成正常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和睦的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家庭暴力施以法律上的限制。

(2)反家暴是尊重人权的体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家庭暴力采取了严厉的法律制裁。英国政府在2003年设立‚家庭暴力注册簿‛,凡是因虐妻被判处半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人都要背记上黑名单,这份名单会发送到警察局、社会服务行业以及一些福利机构的手中。法国在2010年通过了一项法律,认定对伴侣恶语相向等‚心理暴力‛行为也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法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立法禁止‚心理暴力‛的国家,日本出台了《家庭暴力防止法》,韩国出台了《家庭暴力惩治专项法案》等。减少、防止家庭暴力是各个国家都需要进行立法考量的,也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3)现行相关法律的缺陷。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之中分布着一些反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法条,比如在《宪法》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婚姻法》第一章总则部分的第三条提到:‚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中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但是缺少详细的规定,并且相对缺乏操作性。《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填补了相关空白,对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反家庭暴力法》内容简要分析(1)明确家暴定义、适用主体和工作原则

该法第2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虽然该概念没有将性暴力明确列入其中,但是并不能认为该法对于性暴力没有约束作用。‚等侵害行为‛的阐述给法官留下了自由裁量的依据。

该法在附则上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扩大了该法的适用主体,意味着包括同居关系在内的共同生活的人都可以适用该法,体现了立法机关对于公民基本人权的保护。

不同于以往对家庭暴力的事后干预,本法强调对反家暴工作以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公民对于反对家庭暴力的自觉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该法表示要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并不意味着无论受害者受到多么严重的家庭暴力,只要受害者主观上不追究,法律就臵之不理。而是在家暴案件一定的严重程度范围内,选择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这也是有利于家庭和谐的举措。

(2)对家暴受害者的救济途径

对于家暴受害人有多种救济途径,包括向妇联、受害人所在工作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救助,向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报案,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等等。

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是借鉴了英美法系国家针对家庭暴力设臵的民事保护令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送达被申请人时即生效,表明受害人从此就是人民法院依法明确保护的对象,这种保护是以法制强制力为后盾的“特别保护”。被申请人倘若依然实施家暴,法院既可依法处以经济上的罚款,又可采用司法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它较好地用国家力量保护了受害人。

(3)第三方报警义务

该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受到家庭暴力时的报警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这项规定对于弱势群体有着较强的保护作用,以未成年人遭受家暴为例,很多人认为管教孩子是家庭内部事务,外人不便插手干预,通常不会向公安机关反映。如今赋予上述机构相关义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

八、反家暴法如何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和谐 与其他暴力犯罪相比,家庭暴力犯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办理这类案件涉及到公权干预和私权自治的界限难以把握,涉及到被害人利益、家庭利益以及严格适用法律的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平衡,涉及到法、理、情的统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出台前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同发布的《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明确了四项原则。

(一)依法及时,有效干预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法、检、公、司四机关对家庭暴力要依法干预,表明了国家公权力对待家庭暴力的基本立场。《意见》要求,不论是办案机关还是办案人员,要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暴力属家务事,公权力不宜介入”的观念,树立起依法及时、有效干预的理念,对家庭暴力该介入的介入,该立案的立案,不得推诿或臵之不理。

(二)保护被害人安全和隐私原则。这一原则提出了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首要目标是保护被害人的人身安全,要采取有效手段,切实制止家庭暴力并防止再次发生,使被害人免于家庭暴力的现实侵害和潜在危险。同时,对于办案过程中涉及的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三)尊重被害人意愿原则。考虑到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从促进家庭和谐、维系家庭关系来说,被害人的意愿更符合家庭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解 决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从刑事司法的目标来说,要尽可能地做到法、理、情的统一。因此,司法机关在采取强制措施、作出裁判时,要尊重被害人意愿,充分听取 被害人意见。只要是不违背法律规定的,一般应当采纳。被害人希望调解、同意谅解的,只要基于真实意愿,可以依法进行。

(四)特殊保护原则。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哺乳期妇女、重病患者等,与其他家庭成员相比,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意见》对这些群体进行了倾斜,通过代为告诉、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援助等措施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上述原则不仅是对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办案机关、办案人员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指引和限制。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首先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当法律规定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或者是存在冲突或者漏洞时,则应当根据上述原则做出合理的裁量选择或弥补。同时,四项原则之间并非总是相融相洽的状态。如被害人面临家庭暴力危险却又不希望公安机关介入时,保护被害人安全原则与尊重被害人意愿原则将不能同时适用,也不存在某项原则优先适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上述原则所体现的需要着重考虑的多种利益和价值,与具体案情相结合,经审慎把握后作出妥当处理。

九、公法与私法如何构建和谐关系 反家暴法在原则上防止了公权的越界,实现了公权与私权的良好平衡,但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如何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平衡依旧是一个问题。在建设法治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公权和私权的冲突,在本质上反映了立法与现实、公益与私利以及不同价值观的对立统一。公权和私权在同一体系中能否得到平衡与共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解决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应该考虑到二者力量悬殊的现实、实践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对目标的合理期许。解决公权与私权的矛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一)确立基本权利优先的原则

我国宪法通过基本权利的配臵,规范权力行使的范围,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良性协调。私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配臵及行使的规定,也构成平衡国家权力的基本力量,比如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企业享有的不动产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私权所在,公权所止。此外,刑法等其他法律也对权力和权利范围加以了规范和保障。

(二)加强对公权的制约

制约公权是保障私权的基本要求,没有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人民的政府会异化为背离公共利益而谋取个人私利的政府,出现权利腐败和权力滥用。制约公权不是要消灭公权,而是要把公权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私权免于公权的无限扩张的危害。具体应该做到:(1)以权力制约权利,公共权力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强调政府内部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制衡,防止公权的滥用与腐败。(2)以法律制约权力,将公权的设臵、授予、运行、惩处都纳入宪法和法律规范和调整的范围之内,实现公权运行的法治化。(3)以权利制约权力,其一是承认和尊重公民的私权如财产权、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等,这些权利是国家权力不可逾越的界限;其二是当公权逾越其法定界限侵害私权时,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权、知情权、结社权、参与权等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4)以社会制约权力,在民主的目标下,以权力制约为实现手段,将制约国家权力与保护公众和社会的权利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马长山在《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一书中说“尤其是自治性、多元性、社会性、开放性社团组织的大量存在是抗衡专权、监督权力的一只‘独立之眼’。(5)以道德制约权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公权掌握者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实现权力控制的的道德自律。

(三)依法正当对私人侵害公共利益行为进行打击

公权与私权的矛盾是双方面的,不仅存在公权滥用、侵害私权的状况,也存在私权泛滥而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的情况。私权滥用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进而使公权合法性受到质疑。因此发生了相关案件之后,应该以法律为手段,遵循正当程序,对非法侵害公权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处罚,维护公共利益的尊严。

(四)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 执法人员往往是公权与私权冲突的交汇点,法律制度再完善,对权力范围限制得再明确,也只有执法人员严格遵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执法人员不懂法、不守法是造成我国现阶段公权力越界侵犯私权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是在操作层面对于公私权和谐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公权与私权[J].当代贵州,2015,(第17期).【2】袁碧慰.浅谈“公权”和“私权”的平衡[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第1期).【3】方圆.浅析社会权力对协调公权和私权冲突的作用[J].才智,2015,(第12期).【4】王琴.契约理念下的个人自主意识与公共意识:兼论协调公权与私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第6期).【5】俞荣根.私权抗御公权:“亲亲相隐”新论[J].孔子研究,2015,(第1期).【6】韩锦霞.论行政公权的软化与私权的硬化[J].河北法学,2013,(第7期).【7】钟宇.公权与私权的博弈:以房屋拆迁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3,(第26期).【8】把握公权与私权的平衡推进司法改革[J].人民论坛,2012,(第17期).【9】武裴.公权与私权的和谐[J].金田,2011,(第9期).【10】石庆增.公权和私权关系之探究[J].金田,2012,(第1期).【11】王婧曈.浅析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内容之影响[J].法制博览,2016,(第7期).【12】李海青.反家庭暴力法的四大看点[J].法制博览,2015,(第11期).【13】张璐.试论《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暴力的界定[J].法制博览,2015,(第11期).【14】李春斌.《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的域外经验——大陆法系典型国家涉家庭暴力立法的考察报告[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5,(第2期).

第三篇:教学设计评析和个人简介(廖涌权)

1、教学设计的修改

把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修改为“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修改为“能力目标”。

2、个人简介

廖涌权:海南省五指山市五指山中学生物教师,中学生物二级教师。五指山市“十佳班主任”,海南省第十二届、第十四届中学生理科实验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得2011年海南省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2011年全国生物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1、‚2011年五指山市‘十佳(优秀)班主任’‛

2、‚2011年海南福安集团教育基金会(市教育局)‘奖教先进个人’‛

3、‚2011年海南省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优秀学员’‛

3、‚2010年国培计划‘优秀学员’‛

4、‚2010年周末流动培训学院‘学科研究型骨干教师’‛

5、‚2010年海南省初中新课程远程研修‘明星学员’‛

1、‚海南省2011年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2、‚2011年五指山市生物课堂有效教学评比‘二等奖’‛

3、‚海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理科实验操作竞赛‘优秀辅导员’‛

4、‚海南省第十二届中学生理科实验操作竞赛‘优秀辅导员’‛

1、《<输血与血型>的教学设计》获全国‚一等奖‛

2、《自然保护区巡礼》获市‚二等奖‛

3、《生物学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题目例析》发表在《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

3、教学设计评析:

1、大胆整合教材,为我所用

该教学设计通过整合教材,把教材内容处理为《血型的发现》、《血型的鉴定》、《同型输血》、《血量》、《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五个模块。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规律和概念的形成规律,能更为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2、倡导探究性学习

该教学设计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体验,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实验等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发展创新精神。

3、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达成教育目的

该教学设计能够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地在各个教学模块中创设亲切、生动的教学情境,搭建学生体验平台,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贯始至终。并通过讨论活动、献爱心游戏、模拟实验、设计宣传语等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学生动手、动脑活动,实现对经历、实践与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认知的再认知,经验的再经验。

4、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新课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该教学设计中,教师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献爱心活动、学生身边的实例以及老师自己献血的案例,将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果,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第四篇: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

前 言

人文地理教学计划

1、第一章:绪论(2周、6课时);

2、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4周、9课时);

3、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1周、3课时);

4、第四章:人口与发展(1周、3课时)

5、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周、3课时)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6、宗教与宗教地理;(2周、6课时);

7、聚落地理;(2周、6课时);

8、政治地理;(2周、6课时)

9、人文地理所面临的问题(2周、6课时)

考核体系

1、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指导思想,设计考核办法框架如下:

1、学期考试:试卷成绩占总评70%;

2、平时成绩占总评30%,其中:出勤占5分、课堂表现占10分、小论文占15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平时成绩(30分):

21、出勤成绩5分:随机点名5次,缺1次扣1分。

212、课堂表现成绩(10分):上课期间的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表现的评价。

213、小论文(15分)总体要求:开始时间: 6周左右;方向:个人兴趣偏好、现实资料、发展方向;制定写作大纲,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内容翔实、3500—4500字的小论文。经多次修改定稿后,交由老师课阅读、批改后给出最终分数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工作与流程。具体选题要求:

一、大题与小题。受资料与知识、经验与能力、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宁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作;

二、求全与求新。不求面面俱到,惟求创新突破;

三、专深与博广;

四、长期与短期。张曙光、《繁荣的必由之路》、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 《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

22、试卷成绩(100分*70%):

学期结束,课程修学完毕,从试卷库10套试卷中随机抽出2套试卷,进行闭卷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 绪论

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

1.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尤指现代地理环境,具体而言,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生物圈、智慧圈组成的、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面或表层,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1.1.2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

1.1.3地理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1.1.3.1二分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人文)

1.1.3.2三分法: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小人文)

1.2 狭义人文地理与广义人文地理:是否包括经济地理学

1.3人文地理与其他分支学科

1.3.1人文地理的地位:二分法:半边天;三分法:三分天下有其一。

1.3.2人文地理与其他分支学科的辨证关系:相对独立,综合统一。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人文现象(人文事象、文化景观)一个疏松的社会文化综合体。

各种人文事象,如语言上的南腔北调、政治上的分合变迁、宗教的扩散传播、人口的增长迁移等,均在人文地理的研究领域,这些现象以一定尺度的区域为载体和依托,由于经历长久的相互作用、助推、耦合,进而发生、发展、变迁,已构成区域性的不同侧面,形成一个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社会文化综合体,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各种人文现象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都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故这种联系受方式、力度等影响,又是脆弱的、松散的,从而构成一个疏松的综合体。

2.2研究对象的特定内核

2.2.1注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主线

①空间是人文现象发生发展的载体、依托与场所。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内涵更为丰富,意义更大。

②地理学的学科本质是一门空间科学,作为其分支之一,继承这一特性,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

③人文地理既注意空间,也注意时间,往往采用先空间后时间的顺序。(前言第4页)

2.2.2注重人地关系传统

①人地关系

第一:人地关系具有客观必然性。

内涵:人、地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作用性、依赖性;

表现:内在内容----人、地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动;

外在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曲折,甚至晦涩,主要是因为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其他因素的参与,技术的发展拉大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烙印淡化等。

第二:“人”与“地”的内涵

“人”:

内涵: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来说,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

注意:a:在具体的研究中,强调群体、平均、普遍性的东西;b:并且,把具体的产业活动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由虚到实)。

“地”:

内涵: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经济、人文复合系统。

第三:人地关系的发生: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劳动实现,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通过分工实现。

第四:人地的相对性与矛盾统一性。

第五:人地关系是具有多种联系和内涵丰富的总体。

②人地关系论(37页)

特点:主观性。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总结、抽象、提炼,得出理论。具有主观性。主要理论:如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协调论。(2)随着理论的深化,认识的提高,趋于正确,趋于完善。这些理论,从宏观角度而言,带有一定的世界观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细化,又有一定的方法论作用。(详细见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③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传统:a理论基石:b研究视角:c人地关系传统与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人地关系分析方法与人地关系传统:抽象理论----分析习惯---专业思维----研究传统

3.人文地理的学科特性(参考陈慧琳)

3.1社会性---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3.1.1人文现象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性的人文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3.1.2人文现象具有历史性。3.2区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3.2.1区域性是人文地理的凭借。3.2.2区域性的体现:区域内的一致性与区域间的差异性。

3.3综合性---学科属性所决定,也是学科的基本特征(复杂性)3.3.1综合性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复杂性。3.3.2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横断科学、边缘科学。3.3.3综合性对人文地理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知识金字塔)。3.3.4综合性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3.3.5在综合分析中,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结人文地理教合(影响因素的力度与顺序)3.3.6综合性、(空间)区域性与人地系统分析的统一性、联系性。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1.1特征:1.1.1重观察。1.1.2强调归纳与综合。

1.2不足之处。1.2.1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1.2.2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2、实证主义方法论2.1核心: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从其思维逻辑看,属演绎法)2.2表现:20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与理论革命。经验到实证、定性到定量、感性到理性。2.3影响:2.3.1积极作用。丰富了理论,增强了方法,减少了模糊,增加了确定。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2.3.2负面影响。走向极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一,经济决定论的倾向;第二,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第三,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3.人本主义方法论3.1核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非经济人”。3.2领域;(受文化、行为、价值影响大)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社会地理。3.3方法:331、现象学方法和解释学方法: 332、主位研究(方法)。333评价:总体上看注重人文研究取向,但无具体方法。(丰富了研究方法,使方法论更加完善。是故,与其说使一种方法论,不如说是一种世界观)

3.3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互补与融合4、结构主义方法论。4.1结构的内涵:结构概念与系统、功能、元素等概念相联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强调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2基本原理:把观察、研究对象,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起来。(预设性的假说,用假说指导研究,用研究证明假说,双向式的评价、印证,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4.2.1根据研究对象,找到组成的元素,如几个方面内容、几组博弈力量等;

4.2.2抽象结构联系,如公式、框图、定性表述。4.3结构主义地理学方法论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431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432强调认识地理事物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433强调内部地理要素研究,忽视或否定外部因素的研究。434强调静态(共时态)的研究,忽视或反对历史(历史态)的研究。435强调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忽视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4.4影响:4.3.1整体性的观点、系统性的思维;4.3.2深层结构的探询与运用;4.3.3人地关系深层次结构的探询与运用。45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方法论

45结构主义地理学的地位

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地理学形成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三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哈里森(r.t.harrison)和利文思通(d.n.livingstone)用图示三个轴来概括当代地理学的这三个流派,并且每个流派均采用了一系列相关的隐喻。

实证主义

地理隐喻图

fig.geographic metaphor

(资料来源 :哈里森和利文思通,1982)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1.文化概念:

1.1文化探源

1.1.1 西方:

一、源于拉丁文(cultura),培育(cultivation)、耕耘、栽培之意,指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学(agriculture)、养蜂学(apiculture)、园艺(horticulture)等皆有文化合成而来(词根);

二、引申到精神生活领域,指人类自身心灵、智慧、情操、德行、风尚的培养教育,有社会塑造(social refinement)、社会加工之意;

三、到了19世纪,文化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活动内容。

四、文化与文明。两词都来自古罗马,拉丁文cultilo’cultura,文化原意义为耕种和栽培,引申有开拓、教化、培养、修炼之意;文明源自拉丁文sivis,意义为市民、公民;sivitas意为都市、城市;civilizo为教化、开化。由此可见,culture一词源自农业生产,注重人的内在修炼,较为侧重精神品位;civilization源自城市生活,与都市的开化有关,较为侧重外在的物质品位。

1.1.2 中国:

一、时间:西汉时期。

二、源头:《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人文化成之意。以文化之,强调过程。《周易正义》:唐代孔颖达解释文化为,一是指典籍,如《诗》、《书》、《礼》;二是指人们的礼仪风俗。

三、内涵:指用文化教育的手段提高人与社会的文明。

1.1.3西学东渐与文化引进文化就是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保持到近代。我们今天常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当时,对这个词没有下定义,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使用。据分析,当时的含义大致有三:一是与文明同义;二是广义的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内容;三是狭义的单指精神方面的内容。

1.2文化的定义:1.2.1

体。1.2.2的形成机制及作用功能特点。

1.2.3是疏松综合体。

三、文化模糊性 模糊的文化。

(三)引力---2.文化结构(如上图)

图1 旅游文化资源的层次结构

意义所在:(1)结构的提出为文化的变迁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功能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途径与范式。

(2)文化的内涵丰富性、外延宽广性和结构统一性,这种核心外围式文化圈层结构的提出与划分,为社会现象的整合研究和系统思考勾勒出一个基本思路。(3)为文化内容和文化方面的复杂研究找到一种秩序、简洁之美。

四、文化结构的另类说法与统一

教 材 陈慧琳

2.1物质文化:内涵: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

特点:物质性(实体性)-----文化的支撑骨架与表现载体;(经济)基础性--------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时代性--------变化快,如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2.2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内涵:强调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反映社会关系。特点:强制性和权威性-----刚性约束、看的见的手;缓慢变迁性---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成本有时很大,尤其是对于既得利益集团而言;相对独立性-----制度的孕育、制定、修改、完善与创新涉及到很多因素,也有着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规律。作用:社会协同作用,社会运行机制的保障。

2.3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层(细胞核)。2.3.1社会远近:2.2.3结构层面:

2.3文化结构的评价:2.3.1越是外层,产生越早,层次性,反映时序性。(人的成长历程,是人类发展的缩影)2.3.2由外及里,自然影响减弱,社会作用增强。(自然条件的背景作用)

2.3.3外层是内层产生的源泉,内层具有强烈的反作用性和相对独立性。2.3.4价值观念的核心性。2.3.5各层的相对独立性与绝对依存性。(三位一体,水的三态变化)

一、“网”上动物:

二、“意义”内涵:

三、“意义”获取:文化意义与意义文化。

四、文化的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与熟视无睹: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1.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1.1生物适应。

1.1.1内涵:体质变化,具有遗传性。

1.1.2表现:直立行走、四肢分工、嘴巴收缩、脑容增大、脊椎弯曲。以上是从整体而言,人类的进化发展,从地域分异角度看,有三

(四)大人种及具体的适应,从而使生物适应更具体、更微观。这种变化,周期长、被动。

1.2文化适应。

1.2.1内涵:心智变化、扬弃性。

1.2.2表现:工具制造、火的利用、社会分工、规章制度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文化适应的发展,文化内涵丰富化,外延扩大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文化内涵、外延模糊化,甚至神秘化。

2.3文化特点。2.3.1 时代性:服饰、语言、建筑、。2.3.2 阶级性:“西化”,、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2.3.3 民族性。2.3.4 积累性:传统与可传之统、文化树。2.3.5 稳定性与变异性。2.3.6 滞后性:价值观念等演进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文化效应的滞后。2.3.7 多层次性。

由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复杂与模糊,所以,文化的特点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在这里粗略的介绍这几点。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核心理论与基本分析框架的确立

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1 文化区在地域文化层次中的地位

文化因子文化层文化系统 文化区 文化圈

22文化区的内涵与分类: 221 内涵: 文化区即文化圈,或称文化地域,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 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22 表现:(1)文字表述;(2)表格形式;(3)图形形式。223、文化区划分方法 区划目的:人文现象,作为人类在其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创造的人文景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既表现出一

定区域内的相似性又表现出区际差异

性的特征。为了突出这种区内一致性和区际差异性特性,探究人文现象时

空演变的一般规律,为区域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或调整、制定适宜措施等提供决策依据,有必要开展人文区划工作。

区划类型:人文区划包括单项人文区划和综合人文区划。

区划要旨:单项人文区划遵循以下原则;(1)可比原则;(2)综合原则。(3)动态原则区划意义(尤其是经济意义):a、文化区与经济区往往叠合一致。b、文化区交汇的周边地区的文化整合,对经济发展往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c、立足东方文化,推动东西融合,为新世纪中国经济腾飞奠定文化基础。

形式文化区

1 内涵:某种(习俗)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民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前者如语言文化区,后者如民族文化区。2 3 2 构成:中心区、外围区、边缘区(过渡区)。2 3 3 特征:(1)具有特征典型的核心区、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2)自然状态的形式。

功能文化区。2 4 1 内涵:机能文化区,也称功能文化区,受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内部彼此间相互联系并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2 4 2 特征:(1)功能性(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尤其是政区、社区的影响)。(2)界限确切性。(3)有功能无区(报纸、开放思想、文化辐射)2 4

3、评价:称功能文化区,是根据政治、经济上的某种机能(功能)而组织起来的,不注重文化的均质性,而强调文化的职能作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教区都是机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2 5 1 内涵: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地缘意识、归宿感、倚赖感等构成的情结、思绪)。2 5 2 表现:(1)感情(内在的、长久的、稳定的),(2)符号:普通话讲的好而不讲,讲方言。

3 区别: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35页。2 5 4 联系:三种文化区具有作用上的互补性、空间上的重叠性、时间上的动态性。3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起源地域文化分布地域

1 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

1 1内涵: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占据空间扩大的过程。3 1 2特点:(1)空间上的(相对)连续性。(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受扩散方式与手段、扩散内容(简单与抽象)、扩散环境的制约。3 1 3类型: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等级性)、刺激扩散(刺激—反应)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文化接触,也是文化获得新质并逐渐涵化的过程。是文化扩散类型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其他方式实现的必须经过环节。等级扩散:是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逐步传播的。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等级性、层次性等空间,如根据知识水平、观念思想划分(普通话的传播);根据城市的规模等划分,根据年龄划分(摇滚音乐由年轻人到中年人进而风靡美国)。

刺激扩散:人们仅接受新鲜事物的思想,而摒弃其具体事物的传播。有一个刺激—反应过程和能动创新过程。如汉冰在南方的流行和驯鹿的出现。

2 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3 2 1 内涵: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3 2 2 特点:(1)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2)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3)速度快(回流效应)。

3 文化传承

文化的时间现象除了文化的横向扩散,即不同文化区(相对静态)间的文化要素交流、传播、冲击、融合之外,在文化区这一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区域内部,也有文化要素的代际间纵向的传承、文化绵延乃至发扬光大的问题。

文化的时空耦合----文化区演替

随时代变迁,区域文化的萌生土壤与发展环境亦在变迁。继承先辈,弘扬传统,进而推陈出新,新旧融通,区域文化在纵向发展上表现出演进性、连续性;同时,区域文化的横向交流、冲击、包容,使其获得新质。横纵结合,内外互动,区域文化观念在冲突与整合、扩散与传承、保持与变迁的矛盾统一中,实现内容的发展与创新、演进与嬗变,空间的拓展与袭夺。5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1、文化的自然外壳:

52、文化生态—自然对文化影响以及文化的反作用。

521、文化与环境联系的纽带---人地关系。从文化适应来看,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蕴涵着人地关系,表现着人地关系,影响着人地关系,受制于人地关系(解释、机制性探讨,人地关系是根源、途径)。这种人地关系,在早期,主要内容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后,人与社会的关系比重持续上升,并混合,使人地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人地关系内容在第一章讲了,在这里不在赘述。

522、相关的理论。(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2)可能论(possibilism)---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调整论。(4)生态论(human ecology)(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即环境感知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7)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volitionism 征服自然论)(8)和谐论(harmony)

53、文化生态研究方法(陈慧琳)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即:a-----b----c-----。(2)网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赖性”,文化与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即:a---b,a----c,b---c,------。(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6.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甚至是文化各

特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6.1.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发挥文化正向功能,促进文化系统迅速发展,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扩散力。6.2.文化系统的开放性与文化整合的必然性。63.文化层次、特质间嬗变的非均衡性与文化系统的不整合性。64、文化整合的两层含义:(陈慧琳)

一、首先是地域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成分的整合关系,即内整合;

二、地域文化综合体文化和新文化的整合关系,即外整合。65、文化整合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造法,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瑞典的哈格斯特朗的统计模型方法等;

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7.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地域文化系统的综合体现

7.1.景观内涵:景观一词来源于德文landschaft,指风景画,指景物、景色。后被引入地理学,表达地域综合体。基于地理现象有两大类: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景观相应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7.2.人文景观(文化景观)。景观的研究始于德国近代地理学。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首次注意文化景观的研究。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苏尔)主张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对其概念索尔、李旭旦等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书做一综合(43页)。

7.3.关于文化景观含义的拓展与解释

7.3.1.聚落是最重要的文化景观。包括生产与生活设施,内容丰富,反映的人地关系全面。是文化景观的典型、缩影、载体。7.3.2.自然条件、自然景观是基础。自然条件对文化景观的物质内容的基础作用,同时对文化景观的形成的潜移默化的背景影响。7.3.3.人文因素是文化景观主体(自然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自然变化慢,人文变化快)7.3.4.文化景物(物质因素)是文化景观躯干(形),非物质因素是血肉(神)。文化景观的外在形式、物质原料组成、装饰色彩等,是物质的,而其所反映的价值趋向、折射的追求等内在的含义与意义,是文化景观的神、气所在。7.3.5.文化各因素要个别分析,又要综合考虑;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形成景观综合体。7.3.6.文化景观反映人地关系。7.3.7.文化景观有地域分异,又有时间变化。

74、研究方法---文化层位对比方法和文化沉积层位再构方法。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1.汤因比与《历史研究》

1.2.历史研究单位---“文明”的解释。

一、似乎是某种范围更大的碎片;

二、就时间而言,我们的视野不只局限于规定的范围之内。

1.3.“挑战与应战”学说的主要内容----三原则:“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

1.3.1.“挑战和应战”。优良的环境不会对人类提出挑战,正是艰苦的环境才刺激人类展开创造活动。1.3.2.“逆境美德”:逆境带来挑战,挑战带来应战,应战促进发展。逆境是美德、财富。

1.3.3.“中庸之道”。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如挑战过度,压力过大,应战的刺激性促进作用将不存在,负效应居主导地位,不是应战,而是应付,并在应付中节节败退,被逆境所扼杀。故挑战要适度。适度挑战即“中庸之道”。

1.4“挑战与应战”学说的评价。1.4.1.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新思路。1.4.2.“挑战与应战”学说的适应范围与解释层面。1.4.3.挑战(压力)适度与回应的灵敏性问题。1.4.4.“挑战应战”与文化形成:文化的悲剧情结、悲剧性质,是苦涩的,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之美。1.4.5 作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分析。发现黄河下游的古代中国文明起源,所要应付的自然挑战要比尼罗河与两河流域严重的多,如沼泽、丛林、洪水、夏季的炎热、冬天的寒冷等等。古代中华文明的祖先,从种族上看来,和华夏大地其他人群没有什么差别,在这其中,一部分人创造了文明,而其它人没有,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也许就是,虽然他们全有潜伏的创造才能,可是由于某些人遇到

了挑战,而其余人没有。虽然,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还无法确定那种挑战的具体性质。1.4.6“挑战与应战”学说与“天人合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的人地关系及对地理环境的态度与措施。中西方文化差异。征服与顺从、进攻与保守、开放与封闭、扩张与收缩、尚武与斯文。印度诗人泰戈尔《民族主义》:冲突和征服的精神是西方民族主义的根源,它的基础不是社会合作。

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马克斯.韦伯简介

2.1.1简介: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理解社会学派的创始人。

2.1.2宗教伦理与经济精神:马克斯.韦伯世界上6种理性的宗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经济伦理(宗教的经济伦理是指一种宗教对它的信徒们要求的和加以督促的行为的实践方式的总体。)进行了钻研,研究每一种宗教的经济伦理的性质及其对属于这些宗教之一的民族的生活和经济组织的作用或影响,从而建立宗教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

2.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2.1.新教伦理:一是预定论,即灵魂归宿预定论;二圣宠论,即上帝的恩惠论。vocationvocatio---profession。“归光荣于上帝”,“增添上帝的荣耀”

2.2.2.资本主义精神----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2.2.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3.几点启示:

2.3.1.人地关系研究的逆视角。2.3.2.应重视文化观念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但不能片面夸大其作用。2.3.3.中国现实宗教的社会作用的审视、分析、评价与反思及其发展方向、社会定位。

一、中国传统宗教的不足:

二、中国人宗教意识的淡薄与模糊。

三、中国现实宗教的作用、角色及其社会地位、定位等等

2.3.4不足:

一、忽视宗教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在逻辑联系的阶段性。当天职观已转化为经济冲动,为“增添上帝的荣耀”或自我救赎而忠诚于“天职劳动”的精神被抛弃时,宗教的慢慢地枯死了,世俗的功利主义代替了对宗教的虔诚,它表明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已经结束。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3.1.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与年鉴学派。3.2.代表人物。.费弗尔和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3.3.研究时间量纲。短时段----------短暂、表层-----影响甚微;中时段-----------节奏慢、周期循环性经济、人口变动;长时段----缓慢、时间跨度大的自然变迁----历史深层结构(强调地理变迁对历史影响)。

3.3年鉴学派的反射性启示。地理----空间科学(空间、地理环境、地)----时空结合-----人地关系的地域差异与历史变迁;历史----时间科学(时间、社会、人)----时空结合-----不同时空尺度的历史变迁。3.4从年鉴学派看文化形成。文化形成动力机制、创造主体、影响因素:精英文化、精英的文化;社会文化,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自然文化,“万物生长靠太阳”。3.5竺可桢。(农业文明):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所谓“直接影响”,即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而所谓“间接影响”,则指的是气候恶化通常激化社会矛盾、触发社会危机,引起原有社会结构解体,同时还会引起外来烈性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反之则引起人口的增加。通过这个分析,作者指出: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表格:我国5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关系表

3.6、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深广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生产力的布局等,无不深深打上环境影响的烙印。这里,仅就人类的出现和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耦台关系分析。

4、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4.1.人地关系图式的结构组成。斯宾塞与托马斯在《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这一图式,来形象的反映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该图式由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组织、技术四个要素组成。

4.2.人地关系图式的空间模型(动力作用模式)。四要素形成彼此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又受另两要素的影响,故该图式较贴切的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复杂性、系统性、功能性,和人地关系中,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及环境的约束性。

人文地理专题讲座

三、流动人口问题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显著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加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数量:5000—6000万,8000万,国外的圈地运动、城市化进程)

1、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者们开始从4个方面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研究与讨论:

11、流动人口的特征。

12、流动人口增长的因素。

13、流动人口的效应。

14、流动人口的政策与管理。

2、流动人口的整体趋势和特点

21、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22、流动半径不断增长;

23、流动时间不断延长;(流动高峰提前,人口流动高峰重叠,交通压力增大)

24、流动主体以整劳力、知识青年为主(初中学历为主);

25、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

26、流动方式以连锁(链式转移)为主。家庭迁移成为新流动方式。

3、大中城市流动人口流动特征分析:

31、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大城市经商比重高于中等城市。

32、本地工趋向于管理、三产行业,外地工趋向一、二行业;

33、流动人口工作岗位类型多样;如高劳动强度、低收入正式工;稳定、合同制临时工;

不稳定、临时的、无保障工作岗位;经营自己的公司等四类。

34、流动人口自然区间社会劳动分工(经济分工的文化烙印)

4、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宏观定性分析)

4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是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的条件; 闸门:

411、生产责任制、农民择业自主权;

412、人民公社消亡、身份制实施、农民获得生活和行动自主权;

413、取消粮油定量供应、全面放开价格;

414、企业承包制、用人制的实施

42、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民工潮发展的深层次社会心理因素;(老农民与新农民)

43、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的转移是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因素;

44、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力过剩是民工潮的内在因素,南京大学宋林飞的劳动力剩余公式:g=(a-f)/a。其中:g:剩余度;a:农业总劳动力;f:农田耕作所需要的劳动力。我国的劳动力剩余度达60%,绝对数2。7亿,已吸纳1。2亿,还剩余1。5亿。

45、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直接诱因。

5、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经济增长要素、投资要素是现阶段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形成的主要“拉力”要素,说明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受城市的经济增长状况和投资状况拉动;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影响非常小,说明中国人口流动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市的消费状况与流动人口规模相关性不显著,这不仅说明城市消费状况是影响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的次要要素,而且也说明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在“消费拉动”方面尚未构成城市发展的动力。

6、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国外学者认为,人口流迁的动因可以理解为“推和拉”两个方面的力量(bouvier,etal,1977)。“推”是指原居住国或居住地的不好的条件,包括人口过多、恶劣的气候条件、居住条件不好、缺乏机会和宗教迫害等;“拉”的力量是指吸引移民迁居别地的因素,包括丰富的就业机会、适宜的气候、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廉价的土地和政治自由等。许多别的因素可以调节这些推和拉的力量(stouffer,sa,1940)。距离、搬家的费用、欲迁居的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纽带的强弱等都会最终影响迁居的决策;法律及物质的因素也会起作用。但总的来看,人口流动的主动因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8、流动人口的效应 81、输出地区

811、增加农民收入,积累建设资金。

中西部的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既无7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兴起时的地缘经济环境与机遇,也无珠江三角洲的港资、侨资和外资的进入。通过劳动力和资金的流动,对于家庭经济来说是有益的,外出农民的劳务收入是许多地区提高人均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据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六省抽样调查,1992年外出农民创造的劳务收入为280亿元,每人平均创收1200元。劳力输出户按户均4人计,人均增收300元(中央政研室,1994)。同时,大量资金流回农村,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据统计,1992年,我国农村流动劳动力带回资金446.45亿元,1993年为766.6亿(陈莉,1999)。河南的一项调查显示,外出民工收入的2/3带回了家庭。四川的一项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汇款中有1/3被用于农业生产资料投资(陈武元、杨俊辉,1995)。 812、更新了观念,促进了输出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暂迁流动与回乡创业 813、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814、大量民工的外出,对输出地和其本人而言,也有许多消极方面。82、输入地区

821、满足城镇经济和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

822、促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各类服务业的发展 823、带来一些压力和冲击(全方位的影响)

9、对策:

91、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引导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分流(还可吸收7000万)

92、认识上肯定民工潮,帮助解决困难,减少社会摩擦和社会动荡。

93、开展区域劳务合作,提高民工潮的有序性和组织性(乡镇企业的原罪)94、改革户籍制度,解决民工归宿。(辽宁、广东、江苏等降低农转非的成本和门槛,逐渐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事实上,在今天,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方式与途径应该多样化,而不能仅通过上大学、参军等)95、搞好交通运输(棉农专列、民工专列)、96、小城镇建设、尤其是中心镇建设 97、对外劳务输出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 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

人口具有双重特性,是区域发展的落脚点,又是发展的主体,故对人口必须加以关注。未来,我国将面临人口问题的三大挑战,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二,性别比失衡;三,人口老龄化。

人口变动与发展是人地关系的核心。人口发展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纵观发展里程,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两阶段,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状态,并进而引起土地利用、聚落形态、经济状况、迁移模式及社会变动等一系列变化。以下分三阶段阐述。

1.农业革命前的人口

1.1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业。

1.2生产活动性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性质决定了当时的人口增长受到种群规律的强大制约(动植物)。1.3人口特征:

一、极低的人口密度。4人/平方公里;

二、高出生、高死亡;

三、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

四、人口迁移,扩大范围。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2.1人口发展与农业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2.2特征:高出生、高死亡、低寿命、波动大。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1 工业革命降低了死亡率。其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是关键。3.2 工业革命导致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限制家庭规模、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保险系数的上升、抚养成本的上升、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迁。

3.3 工业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总的看来,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大幅度明显加大。而且人口增长和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表现出滞后的相似性(先升后降)和发展的特殊性(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减低迟缓,甚至出现波动)。

4.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1经济因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4.2经济因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因时而异、因地(国家、地区)而异。

4.3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以出生率为主要中介和方式。

人口死亡率随着医疗卫生条件及营养、服务等提高,会明显而迅速的下降,但下降到

6.6/1000左右的底线后,就会静止不动。而出生率的下降空间相对来说更大一些,时间更久远、因素更复杂,也是人口控制的难点和可控制的。

4.4二者间的宏观分析

经济因素以经济基础及其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从而对人口增长发生机制性的作用。从宏观角度而言,其与人口增长间有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作用:

从短期、个别国家、局部地区讲,二者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不同国家与地区在经济增长与起飞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在经济萧条及发生经济危机时,人口增长迟缓。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说明了这点。从长期、整体、平均状态看,二者间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其原因可从微观上加以解释。

4.5二者间的微观分析

经济对人口增长主要通过出生率发生作用。在实际的发展中,生产力水平通过家庭职能和儿童价值作用,影响出生率。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和贝克尔等提出的孩子的成本---效益理论,提供了解释的途径与框架。也给我们的微观分析提供了一个思路借鉴。

4.5.1基本框架:

4.5.2莱宾斯坦-成本—效益理论:

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认为:家庭规模的确定由父母对生育子女数量选择完成,而是否需要生育某边际孩子由预计该孩子的支出成本与可能提供的效益比较决定。

二、成本、效益的细化:成本:直接成本(直接的货币支出)、间接成本(时间、精力损失)或称机会成本。效益: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消费—享乐效益、继承家业效益、安全保卫效益、维系家庭效益。

三、成本、效益的动态变化分析: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四、结论:左右生育率下降的终极因素是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4.5.3贝克尔:孩子数量与质量相互替代性理论

一、思路:贝克尔将家庭劳动力置于市场之中,运用消费理论论证家庭生育决策(市场对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偏好,逆向思考,或前瞻性考虑,影响成本支出)。

二、成本分析:不变成本(数量成本)、可变成本(质量成本)

三、社会变迁与相映的劳动需求偏好及孩子效应的最大化。社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5.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5.1 速度加快。以每增加10亿的年限为例。

人口

达到时间

所需时间

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

1.概述

1.1.人口增长三要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2.人口增长类型(再生产类型):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

1.3.人口转变的内涵:由传统人口再生产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

1.4.人口转变模式:对不同国家人口转变过程、途径、道路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描述与分析。

2.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2.1.模式的类型

2.1.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2.1.2.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对兰迪的第三阶段细化,分为高低高(高速增长)、较高低较高(减速增长)、低低低(低增长)。2.1.3.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减退阶段(负增长)。2.1.4.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2.2、评价:对人口转变模式的集中与连续分析,使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发展模式理论由粗糙到细化,由模糊到清晰,由定性到定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积累,理论的孕育产生与形成完善的发展轨迹与历程。

3.转变因素分析

3.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3.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西欧是自发演变,日本,与政府鼓励节育分不开。新加坡也是如此。

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以中国为例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历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多,同时,受到国情的限制,在后发优势的基础上,采取的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使得政府的干预也较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的历程与模式显得更复杂,也更多样。1 1830 300万 ....2 1930 100 3 1960 30 4 1975 15 5 1987 12 6 199 9 12

第三节、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1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1概述性分析。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对自然的依赖是客观的、必然的、甚至是永恒的。故自然环境的优劣及其变化趋向对人口的分布、增长、迁移、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知识、技术等缓解了人地间的紧张关系的话,使人类有时欲望过度膨胀、甚至失去自我,如果,拨开这一层层的“距离”,可以说,自然仍就是带有“致命性”的源头性底因素。(国民经济的大厦根基)

1.2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

1.2.2.综合分析

联系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借鉴水桶理论的分析思路,把自然和社会人文条件综合起来看,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随时空尺度变化,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不同。政治时局、政策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观念、传统习惯等对人口增长有直接影响;技术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对人口增长有决定性作用;从长期来看,自然条件如何,对人口的多少,起最终决定作用。

1.3主要自然因素分析。土地资源:土地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人口的立足之地(生存空间),是其他各种资源的载体。淡水资源;森林资源与矿产资源。

2.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2.1人口构成及其类型

2.1.1概念:人口构成,即为人口结构,强调比例、结构关系。

2.1.2类型:依据人口过程的特点与运动方式,将人口构成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人种构成 经济构成:产业构成、职业构成、收入分配构成、消费构成 语言构成:民族构成、语言构成、宗教构成、婚姻构成、家庭构成 质量构成: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地域构成:自然地域构成、行政地域构成、城乡构成 2.2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2.2.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

2.3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

2.3.1概念与表征方法:

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

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

表征:年龄金字塔:“山型”、“瓮坛

型”、“钟型”

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少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类型:

——

年轻人口型

成年人口型

老年人口型 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老少比(%)5以下(4)5—10(4-7)10以上(7以上)40以上 30—40 30以下 15以下 15—30 30以上 年龄中位数 20以下 20—30 30以上

2.3.2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从出生率和死亡率方面来说,出生率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简单,死亡率影响复杂。因为出生是单一的,死亡是对各年龄组都适应的。当然,主要是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相对静止(6。6%)。从这一角度而言,年龄构成与人口出生率的相关性更大。

2.3.3人口老龄化(ageing)

一、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它的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

二、老年人口系数,其含义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含60岁)或65岁以上(含65岁,以下同)人口的数量在该地区人口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老年人口系数越大,说明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就越高。联合国对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一套标准,作为判断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否进

入老年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据。它规定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的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人口老..

年型国家或老年型社会,4%~7%为成年型社会,4%以下为年轻型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口过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结养老事业造成巨大压力。对于我国,这尤为突出。

2.4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2.4.1文化指标与人口文化构成内涵:

一、文化指标:成年人口文盲率、人口初级教育普及程度、中学和大学入学率、大学生比例、科技人员比例。

二、内涵:在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4.2人口文化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3.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31内涵: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生育行为包括生育的数量、间隔与生育质量。本文涉及的生育政策则侧重于生育行为的数量方面。生育政策直接与人口发展目标相联系,历来同人口政策密不可分,是构成人口政策最基本的部分。

32、两种人口政策。32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国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 原因:人口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3.2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第四节、人口与发展

1.人口因素的两重性---生产者与消费者

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所以,要辨证的看问题,同时,也要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多少要适度。从对自然的影响来看,这两个角色,对自然都是有改造和压力影响。

2.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2.1.两种观点:2.1.1.制约发展。代表人物,始自马尔萨斯,寇尔和胡佛进一步发展。

2.1.2.不制约发展。

2.1.3.人口与发展的辨证统一--------适度人口的提出

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意义

3.1.人口容量:

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其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以高投入来维持超越自然生态的高容量,具有多维性、不确定性、并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

3.2.适度人口:

3.2.1.适度人口的内涵

适度人口(optimumpopulation)就是能够达到一个特定或一系列目标的“最佳”或“最理想”的人口规模,这样的人口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1]。显然,这是建立在人口与经济的适度关系基础上的。适度人口作为系统的人口经济理论,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适度人口是区域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目的是寻求一种处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状态间的理想人口状态。

3.2.2.适度人口理论的演进

一、早期的适度人口学说:早期的适度人口只具有规模概念。代表人物:坎南。

二、现代适度人口论:现代适度人口理论涉及的领域更宽泛,确定适度人口的标准趋于

多元化,从静态走向动态,使适度人口论更实用、更切合实际。代表人物:阿尔弗雷·索维

三、可持续适度人口论。

内涵表达:可持续适度人口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函数形式op=f(e,s,ev,u),即它是由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ev)共同确定的最优人口。

3.2.3.适度人口的意义

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区域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的基础与出发点,对于政策的制定、理解、执行及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人口状态来说,有人口不足状态,目前在许多国家不存在这种状况;适度人口状态,代表理想人口、最佳人口;现实人口、实际人口;人口容量,代表最多人口、人口上限。在这其中,在区分人口不足、适度人口、现实人口、人口容量的同时,联系综合起来,分析人口压力状况。

3.2.3.适度人口的注意问题(崔功豪主编区域发展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二、适度人口因时而异;

三、适度人口因消费标准而异;

四、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4、中国适度人口研究。

41、孙本文50年代8亿;

42、最大经济效益6.5—7亿;

43、淡水

6.88亿;

44、宋健《人口预测与人口控制》750kg7亿左右(工业发达国家),1000kg6亿(美国1976年人均1350kg)。

第五节人文地理专题讲座4----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与人口老龄化问题

问题1: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男孩偏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世界各国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不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特征。目前男孩偏好在东亚一些国家,例如韩国和中国:南亚一些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东的一些国家表现更为突出一些。男孩偏好文化既与社会体系中的经济与家族制度有密切联系,更与社会体系中的妇女地位有本质的关系,它实际上是社会中妇女地位相对较低的现象在儿童段的直接反映。

1、基本概念与理论

11、性别比:通常用100个女性对男性人口数来表示。

12、性别比规律: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平均每生100个女孩,就会有104---107个男孩出生,以满足生物学上的平衡。

14、性别比规律的细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如下变化情况:胚胎期性别比:125:100;分娩性别比:104---109:100;20岁左右:100:100;85岁以上:62:100

15、性别比的判读:总的来说,整体性别比在92(95)---106之间都是正常的。

2、性别比分析路径:

21、整体性别比:从时间或区域方面,分析性别比整体情况,对趋势的把握与整体的概况的了解比较容易。

22、局部性别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人口性别比的分析,找到升降的年龄组与地区贡献。据研究,我国人口性别比攀升根源在儿童组。从男女差额看,1982---1990年,10—49岁变化不大,0---9岁,由660万增到930万,若干年后,100万/年男子无从择偶,占同龄人的1/10。

23、结果的矫正:根据数据的可靠性、实际的婚俗习惯加以矫正,使分析更符合实际。

如我国,由于风俗习惯及生理发育特点不一样,导致性别比有变化,有的减轻,有的严峻。1987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70。5%的家庭,夫大妻2岁,12。5%的一样,17%夫小于妻。

3、中国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的未来趋势。较低预测看,男孩偏好会逐渐减弱,出生性别比在长期内会逐渐趋于正常值:较高的预测发展下去,那么出生性别比会上升至130~135之间。由于模型所具有的稳态性质,男孩偏好强度和出生性别比在21世纪中期后都将稳定下来。(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

4、原因透视及因应对策:

41、农业文明、性别偏好意识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内在一致性。

411、原因:文化背景:农业文明,注重数量、注重劳动力,“多子多福”,在传统的婚嫁制度的下,形成“母凭子贵”、“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育目的和意义,“无子不成家”的价值趋向。

412、对策:农村社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立与传播。................

42、女到男家的婚娶习惯

421、原因:“嫁娶式”能导致农民重男轻女,刺激他们的男孩性别偏好,促使他们去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并施行选择性人工流产,直接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

422、变革婚嫁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的理论解释。(1)招赘婚嫁模式能提高女孩的养老价值。

(2)招赘提高了女儿“传宗接代”价值。(3)在招赘模式下农村宗族观念淡化。

423、变革婚嫁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的实践:,一个地方招赘妇女占到育龄妇女20%左右之时,就是那里招赘之风形成和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之日。只要变革措施得当,遏止住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升高,可望在3~5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里实现的。

43、社会经济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养老保险不完善,有后顾之忧,”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

44、、法律,政策漏洞:漏报、b超(选择性流产)

45、生育政策,家庭资源约束与出生孩次的影响。

46、职业,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及地域因素的影响

从事消耗体力型的职业,女孩居多,如体育,野外考察:遗传因素,主要强调民族种族方面。如南美洲俄罗斯等国,女性出生率高。地域性的水源,饮食,等,影响性别出生。小结:

80年代以来,中国持续增高的出生性别比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已有很多研究探讨了中国高出生性别比的时间趋势、区域差异,其产生的人口、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比较一致的结果是:虽然女婴出生漏报、选择性流引产、领养和女孩偏高的死亡率是导致中国高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强烈的男孩偏好是导致高出生性别比的根本原因,而急剧的社会经济变革和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低生育率也起到了加剧的作用。

问题2: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1、绝对数量大;

12、发展速度快;

13、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

13、耦合性与未富先老性。14.不均衡性。

4、原因: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是主要原因;人口生育率急速下降是使人口老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第五篇:中国政法大学 王涌演讲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毕业晚会副院长何兵致辞

各位毕业的研究生们:

晚上好!

在这一个公民可以随便被代表的年代,我不想代表别人,我就代表我自己,来给大家说几句心里话,我今天的讲话我给大家起个小题目,叫“丰满与骨感”。

四年以前你们带着很好的理想到政法大学,那时理想很丰满,而四年以后,可能带着些缺憾离开政法大学,现实很骨感,而正是因为现实很骨干,我们理想他必须继续丰满。

这是一个非常荒诞的时代,这个时代荒诞到什么地步呢?比如说鼓励你唱革命歌曲,但是不鼓励革命;鼓励你看《建党伟业》,但是不鼓励建党。

这是一个非常骨感的时代,但是正是在非常骨感的时代,理想才能飞翔。

那么在这样的时代,我对你们有什么理想呢?我知道北师大有个老师说,你们毕业十年以后没有4000万不要来见我,在座这儿我们也有我的研究生,我不会说这样的话,我也不指望你们毕业后做高分子,我只希望十年以后,你们谁敢陷害忠良,我就你给灭了门,不让你进我的门。

你不要做包公,你做不成包公可以,但你不能陷害忠良,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底线的遵守。我们毕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从师生关系变成战友,在为中国的民主和法治事业上我们在前行,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力量,这就是你们。所以我希望你们同学们要给力!

我相信我还在某种意义上,我敢说我还是一个法律人,我现在在必要的时候我按照我的本意说话,我希望将来你们掌权的时候,你们应该让我为你们鼓掌,而不是为你们遗憾,所以,我对你们有个很简单的祝福:

十年后,当你们当权了,男人们,你们要象男人,十年后,女生们当权了,你们要象女人!

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 by 王涌

自习中的抢座和占座,给你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法大的校园也一直像一所乡村中学,直到最近“外籍楼”的矗起,才让我们有了一种“农转非”的感觉。但是,法大的精神永远充满着一种桀骜不驯的活力,一种直透事物本质的力量,她是高贵的、美丽的、自信的,她“只向真理低头”,她以一种独特的气质影响着中国的法治进程。

“四年四度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你们的血液中已经流淌着法大气质。但是,也许毕业之后,你们又会像一颗颗“疯狂的石头”,在房子、车子和票子的压力下,迅速地陷入心理学上的拜金主义和攀比主义。母校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希望你们成为富足的中产阶层,但是,母校更希望你们永远是有良知的、有正义感的人,因为你的母校有一个特殊的名字——“中国政法大学”。

当然,在这温馨道别的时刻,还需要说几句警醒的话。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说:我们已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从校园迈入社会,你们的风险指数就从绿色变为红色。风险有多种,可能是政治上的风险,贪赃枉法,锒铛入狱;可能是经济上的风险,幻想天上掉馅饼,交友不慎,受骗上当;也可能是健康的风险,一时放浪形骸,不幸染上艾滋病。

人生是单程道,一些致命的风险一旦降临,它就是终局的,是不可变更不可撤销的。在社会学上,这些风险是一种抽象的恒定的概率,但却总是以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的命运作为它的注解。所以,你们一定要警惕啊!当然,即使遇到意外,也应冷静应对,不做傻事。

上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就拥有了人生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财富,珍爱生命才是人生的要义,其他的都是那小数点以后的事情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

是的。苍天对你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会有一种特别的安排。在你们的壮年,也是你们许多老师的晚年,或许早点或许晚点,你们将经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革,这是你们的幸运。作为法律人,你们应当也一定会有你们的贡献。“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保有一颗不同凡响的心,你们的成功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来临。

法大祝福你们!

祝你们幸福和顺利!

2008年6月27日上午昌平礼堂

如 果 你 成 为

——中国政法大学2011届研究生毕业致辞

王涌

同学们:你们好!

三年的时光悄然逝去,2008年,它还蒙着一层轻纱,在你的幻想和期盼中,存在无限的可能,现在,全揭晓了——你们八零后是幸而不幸的一代,成长在盛世,却挣扎于困境之中。

英雄磨砺,风云际会,也许你们是母校历史上最有才华、最有胆识、最有成就的一代学子,所以,母校希望你们:

如果你成为一名商人,请不要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不要一掷千金,巴结权贵。你一定要把钱财捐给母校,因为母校的民主法治教育事业正缺少资金。帮助母校结束60年的蜗居历史,让法大在空间上树立尊严。建一座体面的教学楼,让法大学子不再羡慕北大和人大;建一座宏伟的大礼堂,让法大学子在毕业典礼上免受日晒雨淋,虽然日晒雨淋是法大毕业典礼的传统仪式;建一条宽阔的宪法大道,让宪法理想铭刻法大学子心中一生一世。否则,母校的败落将是法治的败落,当你在江湖中身中暗箭,蒙冤入狱时,母校将无力援手相救。

如果你成为一名法官,请你千万不要被双规,不要在校友贪官录上再增加新的名单,母校的心脏无法承受,母校也无意在这一项目上与红歌飘飘的西南政法决一高低。

如果你成为一名律师,请以你的追求和行动重新定义律师的概念,律师是法治社会的助产士,而不是权力政治的分赃者。请你一定执着坚韧,不畏强权,因为未来的国家领袖一定从你们中间产生。如果你成为一名学者,请不要为虚名浮利所困,那是一条浪费生命、背离真理的歧路。中国从来不缺少教授,只缺少思想家,从来不缺少官员,只缺少教育家。

体恤民生之疾苦,静听时代之深流,方可成就最高最真之学问。

如果你精通法律,却无思想,你精通法律,却无良知,你精通法律,却无灵魂,你精通法律,却无担当,而以学者之名,收获名利,所谓学者,不过是一群“喝酒不再赊账的孔乙己”而已,那不应是你的理想。

如果你成为一名政治家,你一定要为民请命,用你的心灵和生命,而不是眼泪和言辞;你一定要有命世之雄才、决断之宏魄,而不是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得过且过,因为你身肩重任,你无权耽搁中华民族在千年沧桑轮回中的历史机缘。

如果你是一名女生,对法律失去了激情和信心,那你就做一个全职母亲,生一个健壮的儿子,集你的全部爱心,培养他成为21世纪的孙中山,证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依然存在追求民主法治的基因,那是你对母校莫大的贡献。

母校有太多的梦想,但是,国家给予母校的太少,所以,母校给予你的也太少。如果你怨恨母校,想忘却关于法大的一切,请你千万不要忘却校园东北角上松柏林中那块“法治天下”的石碑。那块石碑,也许是中国法治的星火,也许是中国法治的墓碑。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2052年百年校庆之日,怎样的文字将镌刻其上?

你们和我们,是麻木?还是呐喊?是沉沦?还是奋起?

——将决定她的命运。

母校希望她的百年校庆像清华大学一样隆重,但那一天,不是高官云集,而是群贤毕至,不是君临天下,而是法治天下。

母校祝福你们!祝你们成功!一定成功!

下载私权的分析与建构(王 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私权的分析与建构(王 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王立夏

    构建语文五三一高效课堂 高三语文组王立夏 关键词:语文课的性质定位、语文课的要求、语文课堂策略、高效课堂实施、语文课的反思。 摘要: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

    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

    河南农信考试网www.xiexiebang.com 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房屋拆迁工作成为了重要的......

    小班建构区案例分析

    小班建构区案例分析一、案例实录: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区域中的游戏,君意和羽翔小朋友来到了建构区,这是他们俩第一次在建构区活动,所以两人显得十分......

    私权的勃兴:民法学术研讨会(简介)[5篇]

    私权的勃兴:民法学术研讨会(简介) 上传时间:2004-4-8 2004年4月3日,北京大学民法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北配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私权的勃兴”民法学术研讨会。本次民法学术......

    王江华《智慧型教师的建构》学习体会

    作业标题:《智慧型教师的建构》学习体会作业内容:引言:课堂要求有效,课堂是否有效非常重要。课堂如何有效?课堂的主题之一是老师和学生,老师是教的主题,学生是学的主题。老师如何......

    私车公用问题分析

    一、 私车公用问题。 所谓“私车公用”,是因公司自有车辆不够或者员工特殊岗位等原因,员工个人将自有的车辆用于公司的公务活动,公司由此给员工报销的相关费用,如汽油费、路桥......

    2014年井下涌水量情况分析报告

    针对我矿近期涌水量增大的情况分析报告近期,因为下雨天气,导致我矿井下涌水量骤然增大,虽然还不到雨季三防季节,但这次突如其来的水量变化,也正好给我们提前敲响了一次警钟,去年......

    俄狄浦斯王性格与命运分析

    文化传播学院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 《俄狄浦斯王》的人物与主题分析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 学号 专业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