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方案---胶体的性质

时间:2019-05-12 21:5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课设计方案---胶体的性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课设计方案---胶体的性质》。

第一篇:微课设计方案---胶体的性质

微课教学设计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

一、课例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山东教育出版社《化学1(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本微课从分散系及其分类导入,引出了胶体的概念,并通过分析胶体粒子大小,利用2个实验视频认识了胶体的分离方法——渗析、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渗析。2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自主学习分散系的概念。(2)以实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胶体的性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四 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以氯化钠溶液为例介绍分散系的概念,以及分散系的分类(分类标准: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进一步明确分类依据,为渗析操作和丁达尔现象的原因奠定知识基础。

【播放视频】渗析

【过渡】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景象与胶体的性质有关。【播放视频】丁达尔现象演示 【解释现象】

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Tyndall effect)。产生原因: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00nm,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nm),因此,当可见光透过溶胶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因此,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

第二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本站推荐)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酿溪一小 黄志汉

一、知识点来源: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二、录制工具和方法:

电脑录制

三、设计思路: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

在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过程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情感目标: 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1、用小棒摆出长方形,回顾长方形的特点

2、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3、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七、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问题,只要你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八、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 长方形周长=长×2+宽×2 长方形周长=(长+宽)×2 设计的理由:

我设计的理念新,活动实,算法活,探究真。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立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一周边线的长度。为了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我首先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复习周长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边线,摸一摸卡纸的边线,为下面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做铺垫。

2、注重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积累探究活动的经验。探究长方形的周长,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结合描边线的手势,学生直观感悟到,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卡纸的两条长与宽的和。带着问题去探究,学生的操作目的性强,这为学生探究算法做好了几何直观的准备。结合前面的动手操作与数学思考,学生一边想,一边描边线,周长的计算方法如到渠之水,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沿着边线首尾一周的学生首先展现了4边之和——长+长+宽+宽;先描两条长,再描两条宽的同学,又展示了长×2+宽×2。结合孩子的展示成果,我问,有没有更为简洁的计算方法呢?学生根据乘法的结合律又列出(长+宽)×2。算法的多样化在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没有刻意的让孩子用哪一种方法去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而是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这个探究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情境,取材简单,一张长方形的卡纸,而探究的过程具体,探究的结果成效显著。是一个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特别推荐给大家。一谈到探究,有的老师认为没有实验器材,学生不知道如何探究,师生总是谈虎色变,而我的设计既轻松,又简单!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篇: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

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时俱进,做到对慕课微课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深入认识和熟练应用。同时,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拓宽教师的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提供有效平台,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将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

二、内容及要求

(一)微课组成及要求

“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填写微课教学设计模板后附微视频),每人一个微课设计,可包含学生课堂微课程和教师成长微课程。

1、学生课堂微课程要求:制作工具是录屏软件、摄像机、手机等,服务对象是学生,内容是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等,时间长度在8分钟以内,使用地点在学生课堂、预习、复习。(填写表

一、表二)

2、教师成长微课程:制作工具是ppt为主,服务对象是教师,内容是教育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时间长度不超过5分钟,使用地点是教研活动、学校培训、网络研修。(填写表三)

(二)建设形式

各任课教师按照系列化、特色化、及时化、实时化的目标,提升微课作品整体质量,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应用效益。

1.系列化鼓励针对某个知识专题、主题或小考的某个复习单元设计制作微课,可以将这些系列化、连续的、有层次微课按顺序组成“微课程”,完整呈现某个专题的知识学习。

2.特色化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特色和优势,建设名优微课、特色微课。

3.实时化利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时公布相关信息,方便学生及家长了解微课建设情况,有目的的开展学习活动。

六、评审和表彰

1、学校将组织学科教研组和教学领导对上传微课作品分学科、课程性质进行评审。优秀作品将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接受网络公众点评。

2、综合公众点评、领导组评审意见,对优秀作品、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设一等奖7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9名。

七、其他事项

1.作品及主要素材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

2.微课的对象是小学生,作品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对学习者的引导与监管;以课堂学习为主,课后学习为辅。

第四篇: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

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时俱进,做到对慕课微课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深入认识和熟练应用。同时,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拓宽教师的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提供有效平台,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将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公布如下:

二、参加对象:全体任课教师

三、活动时间:

作品上传时间:2014年12月10日。

四、上传地点:西安区实验小学qq群

五、内容及要求

(一)微课组成及要求

“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填写微课教学设计模板后附微视频),每人一个微课设计,可包含学生课堂微课程和教师成长微课程。

1、学生课堂微课程要求:制作工具是录屏软件、摄像机、手机等,服务对象是学生,内容是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等,时间长度在8分钟以内,使用地点在学生课堂、预习、复习。(填写表

一、表二)

2、教师成长微课程:制作工具是ppt为主,服务对象是教师,内容是教育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时间长度不超过5分钟,使用地点是教研活动、学校培训、网络研修。(填写表三)

(二)建设形式

各任课教师按照系列化、特色化、及时化、实时化的目标,提升微课作品整体质量,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应用效益。

1.系列化

鼓励针对某个知识专题、主题或小考的某个复习单元设计制作微课,可以将这些系列化、连续的、有层次微课按顺序组成“微课程”,完整呈现某个专题的知识学习。

2.特色化 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特色和优势,建设名优微课、特色微课。

3.实时化 利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时公布相关信息,方便学生及家长了解微课建设情况,有目的的开展学习活动。

六、评审和表彰

1、学校将组织学科教研组和教学领导对上传微课作品分学科、课程性质进行评审。优秀作品将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接受网络公众点评。

2、综合公众点评、领导组评审意见,对优秀作品、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设一等奖7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9名。

七、其他事项

1.作品及主要素材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

2.微课的对象是小学生,作品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对学习者的引导与监管;以课堂学习为主,课后学习为辅。

3.所有作品将在qq群及时发布,接受网络公众点评。

西安区实验小学

2014.11.18

第五篇:“胶体的性质”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7-005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背景]

从教材内容安排上,“胶体”紧随“晶体结构”之后。从知识体系上,胶体与之前学过的溶液、浊液一起都属于“分散系”,而晶体结构与之前学过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一起都属于“物质结构”体系,这看似分立的两块知识之间却有着深层的关系,因为一个研究的是物质的构成形式,一个研究的是物质的分散形式,都与“粒子”有关。因此,进行胶体一节的教学时,晶体结构自然成为胶体研究的基础之一。

2008化工班属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较薄弱,溶液、浊液是学生已有的认识,当然也是进行胶体教学的基础。为了有利学生作对比探究,引导学生对溶液和浊液进行了对比式的复习准备,通过这种准备:适量引出分散系的概念。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对话交流环境,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兴趣和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1)认识胶体的本质;

(2)建立分散系概念并初步建立分散系的知识结构。

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形成用“对比”和“实证”的方式探究问题的方法;

(2)学会从化学发展史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形成善于质疑和发现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胶体的本质

[难点]胶体中胶粒直径与溶液中分散介质粒子直径的比较。

[教学方法]对比法、实证法

[课时安排]1课时

1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知识点回顾,导入新课、实例制作、归纳小结和练习实践。

下载微课设计方案---胶体的性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课设计方案---胶体的性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第二节 分散系与胶体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3、了解利用胶体的性质进行应用。 教学重点:胶体的性质......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共9篇)

    篇一: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1 2 篇二: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微课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比赛用) [您的课题]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您的单位......

    高三化学教案: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合集五篇)

    高三化学教案: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不同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胶体微粒分散质的直径(1—100nm)在溶液(100nm)之间,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之所以能够稳定存......

    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二节教案

    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师:毕洪民班级:高二·十五班时间:2009-10-13 第2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特点之间的联系; 2、了解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1.掌握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 2.实验探究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学会用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3......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微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微课教学设计 学校:蜚克图中心小学设计者: 刘凤颖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7页的例1。 教学背景:1、学生在认识了分数,理解了......

    小班科学活动微课设计方案五篇

    小班科学活动微课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小班科学活动 知识点名称:神奇的指纹 教学对象:小班幼儿及家长 授课时长:8分钟 一、教学内容认识和了解指纹,指纹的特点.种类及功能, 二、教学......

    《“的、地、得”的故事》微课设计方案

    《“的、地、得”的故事》微课设计方案平川区育才小学 张应芳 【主题名称】的、地、得的故事 【选题意图】“的、地、得”在用法上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