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湘教版必修1)

时间:2019-05-12 21:5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湘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一篇: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湘教版必修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材解析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地壳内部物质可理解为岩石。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首先要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岩石的分类,即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次要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这需涉及各种地质作用,但一般不必深入讲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这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浸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

本条“标准”对地壳、岩石、地质作用等内容未作明确要求,因此,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所不必要的知识最好不涉及。但是,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人类大规模利用的矿产资源都来源于矿物,因此,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内容。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中,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条以及后两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大气。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

--1--

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尘、地貌、气候等的影响)。

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这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一般模式图或示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等。

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天气图是学生以及将来作为一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要经常接触到的。本条“标准”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其中涉及各种类型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切变线等天气系统。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多是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本条“标准”所指的就是这类简易天气图,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要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作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他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标准”未作要求,目的是简化知识头绪。把握本条“标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第二,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如锋面等;第三,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云贵高原地区的昆明准静止锋。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

--2--

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课程标准从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意义来考虑,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

本条“标准”将洋流的学习归结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从而对传统高中地理中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

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此外还有“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本条“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例如,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需要了解。第三,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

--3--

第二篇: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课时作业湘教版1教案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完成1~2题。

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沉积作用 ④侵蚀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答案】 A 2.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解析】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会使高的地方变低,同时也会使低的地方增高。

【答案】 C 下面是相同比例尺同一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属于()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解析】 考查等高线、褶皱的判断和应用。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作辅助线,中间比两侧地势低——山谷),且有河流发育;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该地地层由中心向两翼岩层由老到新,所以地质构造是背斜(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答案】 B 4.该地区()A.背斜储水 B.向斜储油

C.背斜下部开凿隧道比较安全 D.图中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解析】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保持隧道干燥。河流流向为由北向南(水往低处流)。

【答案】 C 5.下图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案,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甲—流水沉积 B.乙—风力侵蚀 C.丙—流水溶蚀 D.丁—断裂下陷

【解析】 长江三峡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褶皱山,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壶口瀑布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C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7.图中③示意的是()A.大西洋中脊 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中脊 D.印度洋中脊

8.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是()A.大分水岭 B.安第斯山脉 C.海岸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6~8.【解析】 第6、7题,①②两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位于海洋,是海岭。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都是碰撞、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虽然是生长边界,但海岭两侧地理事物排列与题中信息不符,只有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符合题意。③就是大西洋中脊(海岭),图中③的左侧就是美洲板块,右侧就是非洲板块。第8题,位于非洲或南美洲纵列分布的山脉,符合题意的只有安第斯山脉。

【答案】 6.D 7.A 8.B 下图为某河流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10.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9~10.【解析】 第9题,甲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入海时堆积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和入海口潮差对三角洲发展速度和方向都有影响。第10题,瀑布受河水的侵蚀作用影响不断后退,与此同时,河床不断加深,河床纵剖面坡度逐渐变小,瀑布最终消失。

【答案】 9.A 10.C 读沿回归线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如图),回答11~12题。

11.与图中丙处山地形成无关的是()A.岩浆活动 B.断层 C.板块挤压 D.背斜拱起

1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 B.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A处可能存在油田

D.丁处岩层地质年龄最新

11~12.【解析】 第11题,丙处山地岩石属于岩浆岩,所以该处山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根据其左侧岩层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山脉位于断层上升的一侧,该山脉的形成与断层有关;根据海沟可以判断丙处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该山脉的形成与板块挤压有关。第12题,甲处为背斜,更适合建设隧道;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处有含油岩层,且是背斜构造,因此可能存在油田;丁处岩层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地质年龄不可能最新。

【答案】 11.D 12.C 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14.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受流水侵蚀作用,易形成沟谷 B.乙地受风力搬运作用,易形成戈壁 C.丙地受风力沉积作用,易形成沙丘

D.三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均易形成风蚀蘑菇

13~14.【解析】 第13题,本题考查对沙尘暴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据图可知甲地为风沙源地,乙地为风沙过境地区,丙地为沙尘暴减弱至消亡地区。图中沙尘暴是由甲地吹向乙地的,说明风是从甲地吹向乙地的,即水平方向上气流从甲地流向乙地,由此说明甲地气压高于乙地。风沙源地的植被覆盖率应是最低的,故甲地植被覆盖率比乙地低。丙地沙尘暴减弱至消亡,说明丙地的风速很小,无法再吹动这些沙尘到别的地方了,故乙地风速大于丙地。乙地的海拔如果高于丙地,那么在沙尘降落到较低海拔地区时会产生加速度,从而加剧风沙活动,与图示信息不符。故D项正确。第14题,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上题分析可知,沙尘暴在丙地减弱至消亡,说明沙尘在此降落沉积,其地质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如果沙尘量大,极易形成沙丘。甲地为沙尘源地,气候一般比较干燥,流水侵蚀地貌很难发育。沙尘暴源地一般以颗粒细小的沙尘为主,在风力搬运过程中难以形成以大块砾石为主的戈壁。故C项正确。

【答案】 13.D 14.C

15.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

【解析】 第(1)题,A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第(2)题,流动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结合指向标可得出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第(3)题,图中岩层断裂成左右两块,左侧的岩层相对右侧岩层上升。第(4)题,石灰岩受高温多雨的气候影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1)西北 风力侵蚀(2)东北 风力沉积(3)上升

(4)喀斯特(岩溶)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 第(1)题,解题关键是区分地形与地质构造。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第(3)题,乙地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第(4)题,乙地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丙地为断层,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

【答案】(1)谷地(鞍部)山岭 背斜 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

(3)岩石年龄: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建设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表滑坡、渗漏等灾害。

第三篇: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大气环境3练习湘教版

2.3大气环境(3)

课时作业

读图,椭圆表示地球上的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此回答1~2题。

1.b气压带的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A.低纬信风带 东南 B.低纬信风带 东北 C.中纬西风带 西南 D.中纬西风带 西北

1~2.【解析】 本题组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第1题,由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可知,b应为高压。极地高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仅指向一个气压带——副极地低压,图示b高气压带指向两个气压带,因此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a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a处箭头所指方向是赤道地区,因此a是低纬度东南信风带。

【答案】 1.B 2.A 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D.Q地位于信风带

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副热带高压带

B.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C.Q地盛行东北风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3~4.【解析】 本题组考查对三圈环流的判读。第3题,低纬环流中,a处气流下沉,则为动力成因的副热带高压,b为热力成因的赤道低压,Q为信风带。副热带高压(a)控制区域炎热干燥。结合指向标,赤道低压带在副热带高压带北侧,说明是南半球的低纬度环流圈。第4题,a处气流下沉,一定是高气压带;b处气流上升,为低气压带。该地位于北半球,图中低压b位于高压a北侧,因此a一定是副热带高压带,b一定是副极地低压带,图示环流为北半球中纬环流,Q地盛行西南风。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

【答案】 3.C 4.A 读世界局部季风示意图,回答5~6题。

5.全球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分布在()A.亚洲东部和南部 B.北美洲东部 C.欧洲西部 D.澳大利亚西部 6.P气压中心是()A.副热带高压 B.蒙古高压 C.亚速尔低压 D.亚洲低压

5~6.【解析】 本题组考查季风气候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第5题,季风气候的典型分布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第6题,图示南亚地区盛行西南风,为北半球夏季,大陆上P处形成热低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答案】 5.A 6.D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7~8题。

7.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 8.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7~8.【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南亚季风。第7题,根据经纬度,图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50°N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气压最高值出现在亚欧大陆腹地,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太平洋上形成低压;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答案】 7.A 8.D 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图所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欧洲西部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 C.撒哈拉盛行上升气流 D.夏威夷高压强盛

10.当M、N两个气压带位于乙图所示位置时,九江的气候特征为()A.温和少雨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9~10.【解析】 本题组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9题,甲图气 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欧洲西部盛行西南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撒哈拉热带沙漠气候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夏威夷高压出现在北半球夏季。第10题,乙图中,M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N为北半球赤道低压带,其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季。九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表现为高温多雨。

【答案】 9.B 10.C 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解析】 依据图上纬度位置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以判断出①中的a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②中的b为北半球的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中的c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中的d为南半球的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依次是④③①②。

【答案】 C 12.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

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下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 D.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

【解析】 分析可知a和c之间为赤道低压带,终年高温多雨;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的成因为受副高控制;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成。

【答案】 D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受①气压带和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 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信风带,在①②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B 14.当气压带③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解析】 ③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当它被切断的时候为北半球的冬季,南亚盛行东北风。

【答案】 B 15.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压线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切断______________(填气压带名称)。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福建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第(1)题,图示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海洋上被低压控制,因此是北半球冬季。第(2)题,A为亚洲高压,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大陆较冷,气流浓缩下沉形成高压,该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第(3)题,冬季,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我国广大地区主要表现为寒冷干燥,亚洲南部盛行东北季风。第(4)题,夏季,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该季风主要是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第(5)题,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

【答案】(1)1(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气压(或大陆比热容比海洋大)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或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5)亚热带季风气候 强烈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6.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赤道附近盛行________(上升、下降)气流,形成________带,该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2)上图中北纬30°~60°近地面风________(选择填空)。A.从低纬吹向高纬 B.风向为西北风 C.湿润 D.干燥

对于40°~60°大陆西岸来说,该盛行风使当地气候呈现出________的特点。

(3)随着________位置规律性的移动,气压带、风带也呈现季节性移动。图中甲地若位于大陆西岸,夏季受________带控制,冬季受________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判读。第(1)题,赤道地区终年炎热,气流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受其影响,气候特征表现为高温多雨。第(2)题,图中北纬30°~60°近地面风为吹向较高纬度的西南风,该风来自较低纬,湿度相对较大。在40°~60°大陆西岸,受其影响,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第(3)题,甲地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四幅气温、降水资料图中,只有②图符合冬雨夏干特征。

【答案】(1)上升 赤道低气压(高温)多雨(2)AC 温和湿润(或降水均匀、海洋性)(3)太阳直射点 副热带高气压 中纬西风(盛行西风)②

第四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

教师裴育平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碳循环过程。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演示

四、学时安排 1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并讨论后面的问题。(大屏幕出示这样的情境动画)

鲁宾逊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然后出示问题: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试说明理由。下面有两项选择:

1、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学生讨论。

师:大家都很聪明,都选择第二个答案,理由也比较充分,因为第二种吃法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能量,使他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供给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就是能量流动,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那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2、播放课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3、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4、引导启发: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只有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才能流动。

5、师生谈话:生产者是如何固定太阳能的呢?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的。那么能量又是怎样流动的呢?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的。我们把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那么能量是怎样逐级流动的呢?第一级是绿色植物,第二级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第三级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以此类推。

6、分组讨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么?

7、播放课件:生态系统能量流向示意图。

(推荐一个同学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8、师生交流: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没被利用的枯枝落叶和下一营养级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因此,可以看出,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2、复习巩固: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说明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3、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教材P92的填图,结合书中的课文,练习描述碳循环。

4、师生共同小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态系统中,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碳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微生物也能把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另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暂时脱离循环,但一经开采燃烧,便可产生二氧化碳返回碳循环。

5、教师引导探索: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染,因而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明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6、小组讨论并回答。活动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

师:请大家阅读书后的课外探究,了解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回去做模拟实验,或制作一个小的生态球。

【教后反思】

从学生喜欢的动画入手,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小结,直接切入本课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将枯燥的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和趣味化。设计思想本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本部分的教学策略是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播放教师自己制作的直观性较强的“能量流动图解”使学生对“能量流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能量流动的过程”有深刻的理解,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对生态系统是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生物学观点。

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从回顾旧知入手,通过知识迁移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再通过分析、讨论、交流、填空等形式加深对“碳的循环”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理念,并展开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STS)教育,并通过“温室效应”问题的讨论,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通过简单的语言对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使学生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密不可分的。有利于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辩证的生物学观点。再加上课外探究的设计,使学生更加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实际意义,将课堂内容引申至实际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第五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知识目标: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说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

概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难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导入:

问: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各种食物?(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思考 述: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特质如何循环,能量怎样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问:每天克们不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许多能量,其他生物也一样,这些能量最根本的来源是什么? 太阳(能)

问:太阳能首先进入哪种物体内? 植物

问:通过什么方式进入? 光合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

阅读64,讨论能量被固定在绿色植物体内后如何继续流动? 思考:

1、能量伴随什么流动?(食物链)思考

2、能量由哪种生物流向哪种生物?(被取食者—取食者)

3、在流动过程中能量是否有流失?(呼吸)逐级递减

述: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能量从一种生物的流向另一种生物时,是不是100%传递?(图片)答:不是,有一部分散失了 单向流动

述:刚才我们还了解到,能量由被取食者流向取食者,能不能倒过来,由取食者流向被取食者呢? 不能,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物质循环

述: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物质循环

述: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如N、P、S、C等元素都可循环,我们要详细了解C循环。

物质循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述:我们重点了解碳循环

问:生态系统中的碳主要以什么形式存了?(CO2,有机物)回答(图片:碳循环)

根据图片完成课本讨论题 讨论 动植物—CO2(呼吸)动物—有机物(摄取)动植物遗体—煤、石油、泥炭cte(有机物)煤等—CO2(燃烧)

述:通过这样一系列反应实现了碳元素的不断循环,反复利用。选择题

1.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传递叫做

()A.能量输出

B.能量交换C.能量输入 D.能量流动 2.生态系

中的能

()A.绿色植物 B.真菌C.动物

D.人 3.下列能

链的是

()

A. 猫头鹰捕食田鼠,蛇捕食田鼠 B. C.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是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狐狸吃兔子,兔子吃草 判断题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实质上就是碳循环。

()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严格遵守着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再流向分解()

序。

下载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湘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品教案--人教必修1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案例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运动、空间和时间(第二

    一、课题:运动、空间和时间(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司南版 二、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运动有多种类型,机械运动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

    边城》教案 沪教版必修1

    《边城》 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 2、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3.3《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苏教版必修1)

    3.3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教学内容: 物质的跨膜运输二. 教学目标 举例说明物质的被动运输 举例说明物质的主动运输三. 教学重点: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两种方......

    高一必修一化学《物质的量》1教案 人教版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物质的量浓度》一节是《物质的量》一章的第三节,第一节《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把物质的量与气体相联系引出节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1.3平抛运动教案1(教科版必修2)(共五则范文)

    第3节平抛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抛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

    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 2.能够简述大气运动的意义、分类和成因; 3.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在日常生活中的......

    17_《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新人教必修1)5篇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