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词曲三首教案
诗词曲三首教案
主备人:黄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的写作手法,感受古诗词
气势的雄浑,视野的开阔,见解的深刻
能力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目标:了解古诗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情感上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古诗词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难点: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气势雄浑,视野开阔,见解深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作者介绍:
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1 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研讨分析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观
2、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明确:两层。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诗中交代观海地点的句子? 明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通过海水和山岛描写出海的辽阔和尊严的句子?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诗中的实景描写的句子?
明确: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教师总结
本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全诗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阔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同意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江城子》教学设计
一、课文分析 1、集体背诵。
2、苏词背景介绍。(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2 舒宜等摘引他的某些诗句,说他诽谤新政,被捕入狱。释出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祐元年(1068)回京做了翰林学士等官。不久,出任杭州等州知州。绍圣元年(1094)因为“元祐党人”,先后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海南的琼州(海南岛人直至徽宗即位1100)年,才遇赦北归。次年病于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在他历任地方官时,作过一些抢救河险,兴修水利,救济灾荒等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苏轼的创作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最高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辨析说理,精到透辟,富有气势,后人有“韩潮苏海”之说。他的诗歌,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意境深邃,富有情味。他的词摆脱崎丽宛转之风,扩大了词的题材,沁人耳目,又不拘格律束缚,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一派。有(苏东坡集)传世。
3、翻译全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托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畅饮酒,胸怀宽广胆气壮。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只盼望有手持符节的来云中,但不知朝廷何时才能派遣使臣似冯唐?到那时,我定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朝着西北瞄望,箭箭射向天狼。
4、内容与形象分析:
⑴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⑵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明确:
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3 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诵读欣赏《山坡羊 潼关怀古》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张养浩:元代诗人,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柱,济南(今山东省)人。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为人刚直敢言时弊,后辞官归隐。其诗歌、散曲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揭露。
2、“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二、教师范读后,学生反复诵读。
三、结合课文小注,翻译本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震怒。华山在腹,黄河守门,好一条潼关路。遥望长安古西部,思绪沉郁又起伏。途经秦汉故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泥土。唉!一朝兴起,百姓受苦;一朝败亡,百姓还受苦。
四、分析结构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五、思考探究。
1、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明确: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亡则兵祸连结,人民死亡流散,田园荒芜。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表达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文中哪些词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 弄清影 怒 聚 等等)
六、归纳总结
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曲
第二篇:诗词曲三首教案
“三维理念 五步实践”教学模式导学案
诗词曲三首
主备人:沈佳美
预习提示: 1.会读会背三首诗,开展背诵竞赛.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3.对诗歌名句要会赏析.在本上先写好班上交流.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2.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重点字词赏析,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观沧海
一、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2、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三、分析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B、写景部分采用 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三维理念 五步实践”教学模式导学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导入: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2、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三、分析内容:
(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明确: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四、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宋词,对诗词的意境、形象、风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要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一、导入: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叹世、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5)
2、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用什么方法来体味呢?(品味诗中凝练的词,联想与想象)(2)“三维理念 五步实践”教学模式导学案
3、学生自由朗读点评这首诗。(7)
三、分析内容: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四、课堂小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与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与《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与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与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第三篇:苏教版九年级下《诗词曲三首》教案及练习
《诗词曲三首》教案
预习提示:
1.会读会背三首诗,开展背诵竞赛.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3.对诗歌名句要会赏析.在本上先写好班上交流.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2、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重点字词赏析,领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 观沧海
一、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2、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三、分析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B、写景部分采用 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导入:
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2、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三、分析内容:
(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明确: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四、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宋词,对诗词的意境、形象、风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要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一、导入:
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叹世、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5)
2、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用什么方法来体味呢?(品味诗中凝练的词,联想与想象)(2)3、学生自由朗读点评这首诗。(7)
三、分析内容: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四、课堂小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与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与《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与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与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检测题 观沧海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的?
2、诗中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几个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几个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
4、“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中的“临”是“来到”还是“登上”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耸”同义,为“高”的意思 C.本诗结尾两句,与正文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起深化主题的作用 D.建安文学时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案:
1、观
2、现实之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想象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登上。
5、C
6、这几句,诗人描绘了另一幅海景:绕天运行的太阳和月亮,好像是从大海的胸怀中升起的;夜空中横亘苍穹的银河也好像从大海发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万物,真是宏伟无比,博大无比。诗人这里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使读者感受到海的博大、奇伟,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所以,这样的写景实际是在抒情,是以景语作情语。江城子密州出猎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中秋吟月的词是_______
2、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报国志向的句子:。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5、本首词除了运用上面的典故外,还运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6、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8、你还积累了哪些抒写爱国感情的句子? 答案
2、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4、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1)“亲射虎,看孙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了作者国人的胆识和勇气。“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6、C
7、B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山坡羊 潼关怀古
1、这首元曲属于散曲中的_______,山坡羊是_______,题目是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望西都”中“西都”指的是_______。
3、这首元曲中用议论点题的句子是_______。
4、第二句诗“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了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小令 曲牌名 潼关怀古 张养浩2 长安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写关中长安宫阙化为焦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流露出作者无限伤感的情绪。
第四篇:笛子类诗句咏笛诗词曲三十首
笛子类诗句咏笛诗词曲三十首: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推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北谢碑 李白 [推荐]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军行 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听胡人吹笛 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晚携酒泛江 杜甫
清江白日落欲尽,复携美人登采舟。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喧呼觉船重。
出塞 王之涣 [推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姜(原字不会用五笔打)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上闻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姜(原字不会用五笔打)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宴边将 张乔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听笛歌 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上寂历江枫愁。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吹笛儿 李中
陇头休听月明中,妙竹嘉音际会逢。见尔樽前吹一曲,令人重忆许云封。
咏笛 宋之问
姜(原字不会用五笔打)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连昌宫词 元稹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李谟压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华清宫 张祜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动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塞上闻笛 张祜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李谟笛 张祜
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夜宴观石将军舞 李益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寒秋。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村笛 韦庄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华清宫和杜舍人 薛能
月锁千门静,天吹一笛凉。细音摇羽佩,轻步宛霓裳。
闻笛清 赵暇 [推荐]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请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暗香 姜夔 [推荐]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奇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玉楼春 王武子
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好事近汪元量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舟上吹笛 杨万里
船上儿郎不耐烦,醉拈横笛吹支烟。一声清长响彻无,山猿啼落涧落泉。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望江南 皇甫松 [推荐]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双调.水仙子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西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中吕.朝天子 马致远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何处楼台,笛声悲恸?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 李 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从 军 北 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过垂虹
姜夔
自作新词曲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苏曼殊
有赠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晓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如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第五篇:毛泽东诗词全集A4-36首
毛泽东诗词全集
毛泽东诗词全集
------------------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毕业院校:湖南省立
毛泽东诗词全集
清平乐 蒋桂战争
此词作于1929年秋,在黄洋界保卫战之后,重阳节之前,9,10月间。此词主旨大约不再续写军阀混战,而在歌唱革命形势的发展。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此词作于1929年,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当时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此词写了深秋战地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及人生的看法,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1930年2月,红军越过武夷山,进入赣南,进广昌进军攻打吉安时,行军途中所作这首词。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 反
毛泽东诗词全集
渔家傲 反
毛泽东诗词全集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25日,红军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这次战斗,消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三千多人,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吟成此诗,当时娄山关战斗时胜利了,但长征的战略任务受到挫折,毛泽东的心情不免有几分沉重。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七律 长征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英勇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排除张国焘搞分裂的干扰,找到了红军安扎的大本营,长征胜利在望,正在此时,毛泽东写下了这一脍炙人口的壮丽史篇,1935年10月2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通渭时,毛泽东曾为战士朗诵此诗。此诗当作于1935年10月1—2日间。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此词作于1935年10月2日至10月7日,由通渭向云盘山进军途中。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
此词作于1935年10月7日,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诗词全集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百万大军即在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胜利的红旗飘扬在蒋伪“总统府”上空,当天下午毛泽东看到《人民日报》印有四个特大字号的“解放南京”消息,很高兴地写下这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柳亚子,江苏吴江人,诗人,清末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发起人,1926年5月在广州与毛泽东相识,1949年3月28日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七律一首,流露出归隐情绪。同年4月29日上午,毛泽东把这首诗送给他,劝他不要消极,还是留在北京,共商国事。
饮茶粤海未以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胜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柳亚子原诗
开天辟地君真健 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 无车弹铗怨冯宣 头颅早悔平生贱 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 分湖便是子陵滩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月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注:柳亚子原词
毛泽东诗词全集
浣溪沙
十月三日之夕于怀仁堂观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 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毛主席命填是阕,用
纪大团结这盛况云尔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姊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 哪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蝶恋花 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青杨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诗词全集
七律二首 送瘟神
血吸虫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特写《
毛泽东诗词全集
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这首七绝,是为一张女民兵的照片的题辞而作,通过对女民兵的赞美,揭示出中华儿女崭新的精神面貌,也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新妇女新青年精神面貌的写照,更深深的表现了毛泽东对青年一代的热爱,期望和亲切教导。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练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律 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做此诗时,美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派的反华大合唱,正在甚嚣尘上,国内又连年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因此,有个别人对于三面红旗失去信心,并主张对于帝国主义者和国际反动派的反抗可以缓和一些,对于压迫民族的支援可以减少一些,主席在此时题下这首诗是寓有深意的。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观看了浙江绍兴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认为很有教育意义,便写了一首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抄呈毛主席,毛泽东看了,于12月17日作了这首《七律 和郭沫若志》以相唱和。
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郭沫若原诗:
人妖颠倒是非淆 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 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万剐唐僧肉 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 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诗词全集
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忆是县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七律 冬云
1962年冬,当时国内经历了三年特大灾荒,国外一片反华叫嚣。国内处于困难时期,好似隆冬的样子,软弱的人经不住这场严峻的考验是不足为奇的,真正的革命者则会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因为斗争是最大的快乐,在此种背景下,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七律 冬云》诗篇。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 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 几声凄历 几声抽泣 蚂蚁槐夸大树 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飞鸣镝 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明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无敌
毛泽东诗词全集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看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 鸟儿问答 一九六五年秋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 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