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

时间:2019-05-12 22:0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本课学习剪动物,重点学会用剪纸剪动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简单的手法剪出动物,学会用剪纸装饰纹装饰动物。

3、情感与态度目标: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剪纸兴趣。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动物的剪纸方法。教学难点:外形设计。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和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动物的作品,这是什么? 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活灵活现地表现出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我们可以用剪刀代替笔,这就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

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用纸剪出美丽的动物,用装饰纹美化你所喜爱的动物。板书课题:剪动物

二、剪纸技能在动物中的运用。

1、生活中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吧,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见过的动物吗?

2、提问:动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形状、色彩、花纹)

3、剪纸在动物中的运用。

师:每只动物都有不同的形状、色彩,它的花纹就是由不同的装饰纹组成。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动物进行剪纸创作。

4、装饰纹在动物中的运用。

质疑:怎样能把手中的动物变得更漂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动物,上面都用了哪些装饰纹? 讨论、交流。

3、教学制作方法和步骤(1)同学们拿出一张彩纸。(2)拿出笔在纸上画出动物的外形(3)第三用剪刀沿着笔画过的痕迹剪纸。

三、学生创作过程

教师布置作业内容及要求:下面同学们就按照课本上的图案剪纸与装饰上各种纹,设计一只具有自己风格的动物作品。要求大胆想象,勇于实践。让学生把作品拿起来检查、及时指出优缺点

四、展评作品

组织学生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集体讲评

五、总结

剪纸作品无论是简洁的、还是复杂的、细致的都各有特色,都是同学们辛勤劳动的果实,我们要珍惜。

第二课时

课题:剪纸贴花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三、教学难点: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四、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纸,剪刀、刀子各一把,两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课堂导入:

l、教师出示多种类的美术作品。(课件出示)师:这些都是什么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绘画、剪纸等;

师:哪些是剪纸作品?(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师:剪纸作品与其它美术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有哪些特点?生答:单纯、简朴、朴实、富装饰性。(教师板书)

师:今天老师与你们一起走近剪纸艺术。(板书课题:民间艺术――剪纸贴花)

(三)教学新课:

1、教师讲述:这些剪纸作品都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课件出示)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出示课件)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 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剪刀、刻刀等)

5、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3图4,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6、用课件出示贴花的剪纸作品。

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8、教师展示图

3、图4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贴上花纹使动物的形状更加美丽。

9、下面老师先尝试一下,你们看老师是怎样剪的。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

(四)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尝试一下吗?好的,看谁的剪纸作品最具有想象力。剪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评学生作品

1、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2、学生互评。

(六)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板书设计: 剪纸贴花

特点:单纯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第二篇:第13课 剪纸贴花

第13课

剪纸贴花

教学目的:

1、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2、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开白纸两张;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均衡式的呢?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第三篇:美术第四册第10课教案

美术第四册第10课:《奔跑的动物》教案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教 师:郭 燕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动物站立时和奔跑时的不同形态,了解动物奔跑的特征。

2.学习表现动物的奔跑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大胆作画,使画的动物都像是在奔跑。

教学难点:动物奔跑时四肢交替运动的表现。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色纸、剪刀等

(教师)有关动物奔跑的图像及文字资料、课件、用纸板制作的头、颈、身和四肢都能活动的某种动物的平面教具、水彩笔、油画棒、色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1.提问揭题。

(1)提问:大家喜欢体育运动吗?班里谁跑得最快呀?比汽车还快吗?

(2)揭题:可有的动物跑得比汽车还快呢!你想了解哪些动物有这样大的本领吗?我们学习了《奔跑的动物》之后,就知道了。

2.欣赏激趣。

(1)看动画片《咕咚》(见相关资料)。动物们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咕咚”,受到了惊吓,盲目地奔跑起来……

(2)看奔跑动物的定格画面,观察动物的腿部在活动和静止时的区别。

(3)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五条。

3.尝试表现。

(1)展示纸板制作的头、颈、身和四肢都能活动的动物平面教具,并演示几个动作。

(2)让学生根据记忆,上台演示站立、行走、奔跑、跳跃等不同的动态。

(3)示范和分析奔跑动物的画法。重点强调腿的画法,注意腿部的斜度、腿与身体的连接部。

(4)分小组抽签,让学生按抽到的命题在小纸片上试画。小组评改后,各小组间一一相互交换小纸片,相互欣赏启发。

4.启发想象。

(1)让学生充分考虑要画的场面及表现方法,课件展示变换的多种场景。

(2)课件展示《狩猎图》、《拉斯科洞穴岩画》及优秀学生作品,重点欣赏奔跑动物简练、夸张的表现方法,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3)让学生自编动物奔跑的故事,自由想象故事中的场面。思考:哪些动物在跑?为什么跑?谁跑得最快?还有哪些动物会跟着一起跑?

5.作业辅导。

作业要求:自选材料,创造性地画一只或一群奔跑的动物。

6.作业讲评。

(1)讲评作业时主要看故事是否精彩、表现方式是否独特、画面是否完美等,多鼓励、少批评。

(2)课后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方式表现奔跑动物,如:剪纸、撕纸拼贴等。讲童话故事《咕咚》

湖边是棵木瓜树,树旁住着小白兔。一天,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风一吹,从树上掉下来,“咕咚”一声,正好掉在湖里。

小白兔听到“咕咚”一声,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拔腿就跑。

一只狐狸看见小白兔慌慌张张逃跑,很奇怪,忙问:“你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小白兔一边跑一边喘着气:“咕咚——咕咚。”狐狸看到小白兔那副惊慌的样子,以为“咕咚”是个很厉害的东西,吓了一跳,也跟着跑起来。路上,它们又碰到狗熊、梅花鹿、老虎。老虎看它们没命地跑,忙问:“你们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了?”

狐狸说:“„咕咚‟来了!”他们一个个都说不清“咕咚”是什么,大家也都没命地跑。

最后,它们碰到了一只长毛狮子。长毛狮子拦住它们说:“什么东西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这时候,它们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不得了,„咕咚‟来了!”

长毛狮子又问:“„咕咚‟是什么?在哪里呀?”它问老虎,老虎说不知道;问梅花鹿,梅花鹿说不知道;狗熊、狐狸也都说不知道。最后问小白兔,小白兔说:“那个„咕咚‟就在我住的湖边。”

长毛狮子说:“那好,你带我们去瞧瞧。”

小白兔说:“不行!不行!那个„咕咚‟太可怕了。”

长毛狮子说:“不怕,有我呢!”

小白兔没办法,只好带了大家来到湖边。大家东瞧瞧,西瞧瞧,咦,哪有什么“咕咚”呀!这时候正好有一只木瓜熟透了,掉到湖里,又响了“咕咚”一声。这一来,大家才把事情弄明白了。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地心游记|冀美版(2014秋)

地心游记

科目: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师姓名:韩惠勇

知识来源

课标要求

知识分析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幻想也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作

为行星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地球,更是有着一个神秘核心,在这个核心中究竟有无生命,按照常规的思维肯定是没有。但是科学家为何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温度高达几百度的海水里发现了游动的小虾。不能把人生活的环境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等同去看,生命的表现形式不

可能完全一样。要抛开一些惯用的思维模式,这是幻想思维的首要条件。地心是未知的,即便是科学的研究也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像《地心游记》里记载的是地心有炽热的岩浆,假

如炽热的岩浆里有游动的生物,那也应该是何等的壮观和美丽。那发着光的流动着的岩浆照耀着地心,那是怎样的一个光怪陆离的地底世界。也可以画一些从未见过的想象中的植物、动物,还可以画一些想象的人和环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大胆想象选取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幅关于地心游记的想象画。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和乐于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和乐于探究的意识。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大胆想象选取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幅关于地心游记的想象画。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课前布置 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资料,对地心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二、教学引入: 让学生进行交流搜集整理的资料,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三、视频资料欣赏 利用恐龙灭绝、神秘的太平洋百慕大三角失踪的飞机、轮船和火山爆发等视频资料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地球的中心是否有另外一个未知世界。(教师可以联系现时生活中已知的,但并不一定存在的东西,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发展到创作意识和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人、物、事和地心这种神秘莫测的世界联系起来。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播放有关科幻、探险的影视作品,通过画面、声音来感染学生,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想象。)四、激发学生的想象: ● 学生在进入想象阶段后,如何定位是一个关键。师:作为行星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地球,更是有着一个神秘核心,在这个核心中究竟有无生命,按照常规的思维肯定是没有。但是科学家为何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温度高达几百度的海水里发现了游动的小虾。不能把人生活的环境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等同去看,生命的表现形式不可能完全一样。要抛开一些惯用的思维模式,这是幻想思维的首要条件。地心是未知的,即便是科学的研究也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像《地心游记》里记载的是地心有炽热的岩浆,假如炽热的岩浆里有游动的生物,那也应该是何等的壮观和美丽。那发着光的流动着的岩浆照耀着地心,那是怎样的一个光怪陆离的地底世界。● 学生想象、讨论交流 五、学生想象绘画创作 可以画一些从未见过的想象中的植物、动物,还可以画一些想象的人和环境。描绘地心的景色也是选择之一。(学生从直观的欣赏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被激活了。)●出示一些科幻题材的图画,或分析书本中的学生作品。提示学生思考:作者表现的是怎样的科幻情景,又通过怎样的线条、颜色的对比,以及画面的组织来表现想象中的奇幻世界的。(启发学生利用动植物的变形的特定空间环境,甚至于还可以利用毕加索、马蒂斯的变形人物,从中得到借鉴,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在学生通过感性的欣赏和理性的认识后,会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绘画练习。)● 选择更利于自己表现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六、作业展评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可以通过自评、学生互评、老师总评等方式进行。要给每个孩子发表观点的机会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和乐于探究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增强想象力和创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

板书设计

地心游记

教学预设

教学反思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设计首日封|沪教版

第八册

第五单元

情感的传递

课题名称:

第十课

世纪首日封

教学类别:

绘画

教学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首日封的意义、用途及其收藏价值,知道首日封包含的基本要素,学会运用绘画方式设计一个首日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制作首日封的过程中,学习将邮票主题与首日封形式统一构思和制作的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首日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懂得珍藏设计美观的首日封,激发集邮兴趣。

教学重点:首日封的设计要素

教学难点:首日封图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勾线笔、彩色水笔、直尺等

教具:首日封的相关资料、优秀学生作品、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与发现

1、教师出示首日封和普通信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个信封和普通的信封有什么不同?2、小结归纳首日封的知识、特点及收藏价值。

首日封是在新邮票发行首日,贴用该种邮票并盖有首日首普通邮戳或特别纪念邮戳的信封。具有纪念和收藏价值。

3、揭示课题。

二、欣赏与讨论

1、欣赏多媒体课题,说一说首日封的组成要素。

图案、邮票、文字

教师补充说明F.D.C.英文缩写含义。

2、讨论:首日封的图案和邮票有什么联系?

3、根据自己的邮票交流:你想在首日封上画一幅什么图案?

三、设计与制作

1、教师示范首日封制作方法:

构思并绘制首日封图案。

在图案下方标明文字“首日封F.D.C”,书写端正。

2、学生尝试设计首日封。

3、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评价内容:

①首日封图案和邮票有联系。

②画面美观、精致。

③色彩协调,构图有创意。

下载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剪纸贴花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美术剪纸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学习动手努力,和创新意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 (下册) 美 术 教 案 学校:回龙小学教师:钟永兵 第1课 聚聚散散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10课拼泥板教案

    第 10 课 拼 泥 板(工艺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0课 拼泥板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0课 拼泥板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0课拼泥板 [分析]拼泥板 一、教材拼泥板分析 本课拼泥板要求运用已掌握的陶艺知识和基本技法,通过用泥板制作的......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设计首日封|沪教版(1)

    课题《设计首日封》【基本信息】教材:上教版四年级美术课时:1课时类型:创意设计【课标要求】1.年段要求:本课属于“创意设计”主题教学内容,这一主题学习内容在三-五年级的要求为......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10课 风铃叮当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10课 风铃叮当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10课风铃叮当 [分析]风铃叮当 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10课风铃叮当 风铃原本是佛殿、宝塔等古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宋初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

    浙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