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帽计教案
草帽计
教学目标:
l、让学生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英勇作战巧计破敌的情况,学习贺龙同志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品格。
2、默读课文,在理解第三、四,五节意思,理清层次的基础上,详细复述这三节。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举世闻名、汗流浃背、面面相觑、莫名其妙、人困马乏、得意忘形、丢盔弃甲、喜出望外、拍手称快、神机妙算”等词语10个。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贺龙同志巧计破敌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静,足智多谋的品格。
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简练准确的言语复述课文。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2、3、4、了解贺龙生平。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初知文意,理出层次。整理词语,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知文意、理出层次 难点:整理词语,做好铺垫 教学准备:
搜集到的资料、字典、辞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草帽记”就是长征途中发生的许许多多小故事中的一个。2. 出示课题:《
18、草帽记》,师点出“计”,组词:计划、计算、计谋、计策
问:什么叫“草帽计”?(利用草帽设计的计谋。)
3. 你知道这个草帽记是谁想出来的吗?(贺龙)你对贺龙了解多少? 简介贺龙: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
4.那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2. 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正音。回答问题。
三、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谈谈这篇课文围绕着“草帽计”都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交流,理出层次。(第一自然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当时的形势危急。第二至四自然段讲了贺龙巧妙地用草帽设计消灭了敌人的追兵。第五自然段写了红军战士胜利后的愉悦和对贺龙的称赞。)做提纲笔记。
2.课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画——议——说)3.这些词语集中在第几自然段? 3、4自然段。这篇课文作者明明是要赞扬贺龙,却用了这么多成语把描写白军第三四自然段写得如此细致为什么?(对比,反衬)做摘录笔记。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理解贺龙的神机妙算以及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人物品质。
2、按事情发展顺序简略复述课文的段落。
3、根据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读出痛快、嘲笑、紧张的语气。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沉着冷静。教学难点:按事情发展顺序简略复述课文的段落。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再次了解故事,知晓来龙去脉:
1、师导入:同学们贺龙的一生神奇曲折,他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他一生历经无数的战役,其中有一场战役他没废一枪一炮,却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你们知道是哪场战役吗? 生:草帽计。板题,读题。
师:那谁能说说课文围绕草帽写了一个什么计策呢?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它描述出来吗? 要想简练的概括一段文字或一个故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熟读课文;其次要把握关键词语;最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
2、下面同学们就按照这个方法来尝试着复述“草帽计”这个故事,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到《草帽计》一课,快速阅读文章,并用你手中的笔画出你认为关键性的一些词语。(反馈,交流)出示课件。
谁能告诉大家“草帽计”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934年夏天)地点呢?
(长征途中,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的路上)
背景呢?
(蒋介石的白军陆空两支部队紧紧追赶下,形势危急)
主要人物都有哪些?
(贺龙、红军、空陆两支白军)
“草帽计”的施计过程和结果呢?按照人物与草帽之间关系谁来说一说。
(贺龙让红军扔下草帽,白军陆地部队上当争抢着戴上草帽,被空中的白军飞机轰炸得血肉横飞。红军战士都夸贺龙神机妙算。)
3、掌握了这些关键点,谁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看着屏幕来复述一下“草帽计”?
(1934年夏天红军长征途中,贺龙带领的部队正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蒋介石的白军空陆两支部队紧紧追赶,形势危急,贺龙让红军战士将草帽丢在路边,急急追赶而来的白军上当争抢着戴上了草帽,结果被空中的白军误当成红军,把他们炸的血肉横飞。红军战士都夸贺龙神机妙算。)
6、师:贺龙所施的“草帽计”简单的说就是贺龙让红军丢下草帽,让白军上当戴上草帽,从而使他们自相残杀。这样的经过在叙述的时候能不能颠倒?
7、生回答。(不)
8、师过渡:贺龙可真神啊,牵着白军的鼻子使白军中计自相残杀,这么精彩的故事我们就来个先睹为快,先来看看草帽计的结果。课文哪个小节描写了白军自相残杀的场面?(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课件 第四自然段:
这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白军毫不介意,知道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可敌人的飞机驾驶员却不是这样想。这些天他们天天飞呀,飞呀,到处寻找红军,连这一点红军的影子都没看到,为此,他们没少挨长官骂。这一回,一看地上的军队都戴着草帽,草帽上都印有红五星,顿时喜出望外。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的俯冲下来,对着这批“红军”,轰隆隆一阵狂轰滥炸,机枪横扫,直打得这一团白军官兵血肉横飞,叫苦连天,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2、指名读,其余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3、师:当时都出现了哪些声音?
a、指名交流:飞机的轰鸣声 炸弹的爆炸声 白军的惨叫声。b、师:你们能不能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 c、分工、再现情景(可以播放战争声音)
d、师:惨啊!可作者在写到这的时候,却感到非常的(高兴,痛快)。你能从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当时的痛快?
e、指名交流:狂轰滥炸 直打得 血肉横飞 叫苦连天
死的死 伤的伤
逃的逃
f、师:能不能读出心里的痛快来 g、朗读训练
h、师过渡:看到白军死伤这么惨重,真是大快人心啊!那天上的飞机怎么会炸起自己人来了?
5、指名交流:因为飞机在天上,对于地上的情况不可能看的很仔细。在加上白军都戴上了草帽,帽子上都印着红五星,就更加容易看错了。还有飞机驾驶员几天都没找着红军的影子,为此挨了不少长官的责骂,此时求功心切。
6、师:白军为什么会上当戴上草帽呢?
7、交流
8、师过渡:轻轻地读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是不是这样。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课件:
早就被太阳晒得————的白军从后面———赶来。他们一看—————,就————似的抢了草帽戴在头上。白军戴上草帽后,个个————,继续追赶红军。
a、师:谁能看着投影说说白军是怎么做的?
b、体会“人困马乏、眼冒金花,急急地、一窝蜂、眉开眼笑”在句中的作用。c、朗读训练:读出白军中计后的丑态和作者对白军的嘲笑。
2、师过渡:这一些,其实贺龙早就考虑到了。除了这些,贺龙还考虑了其他情况,不信,我们来学习第一、二节。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2、围绕关键问题讨论、交流(地形平坦便于飞机发现)
3、师:贺龙为什么不命令部队和敌人硬拼而要使用草帽计呢?
4、交流、了解当时情况
因为当时情况危急,敌强我弱
a、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情况危急? b、交流 出示课件:
白军一面死死盯住不放,一面还派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这时,侦察员发现一个团的白军快赶上来了。
五、总结全文,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
1、师:虽然形势危急。可是由于贺龙冷静地分析了当时地情况(指板书)想出了“草帽计”,才使敌人自相残杀,真是(神机妙算啊!)看着的这幅图,假如你是红军战士你会怎样称赞贺龙呢?
(出示课件:图)
2、指名交流
3、拓展发散:(备用)
如果你是贺龙,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还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既能有效的打击敌人而又保存红军实力呢?(既是发散,又是再次肯定贺龙的聪明才智)
六、课外延伸:
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贺龙同志敬佩不已,被他巧妙的计谋所折服,那么在这堂课即将结束之际,老师为大家推荐两本书: 《中国元帅贺龙》《三十六计》
希望能对同学们了解伟人历史,和掌握一定计谋有所帮助。板书设计:
草帽计
飞机炸
(草帽图)
红军扔
白军抢 贺龙神
课后反思:
第二篇:草帽计教案
草 帽 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贺龙设下草帽计、敌人中计的过程。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根据具体的情况巧用智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3.体会贺龙同志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前后比较,了解贺龙实施草帽计具体原因及过程。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出示战争图片,并播放革命歌曲,以渲染气氛,引人入境。
二、引入课题
1.出示图片,引出贺龙。2.贺龙简介。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设问,.检查自读情况:a课文讲的是关于哪方面的一个故事?b战争的双方各是谁?c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分析战争形势:a红军正面临着怎样的战争处境?(找、画、读)板书:天-酷热;地-追赶;空-寻找。b红军面临的处境中哪一种情形是最危急的,为什么?c白军一方面临的形势如何,他们面临的最大考验是什么?
4.过度:现在你是贺龙的参谋长,战争局势已明了,该怎么办?胡龙是怎样决策的,他下了一道什么样的命令?(丢草帽)
四、细读课文,深究悟理
1.课文中几处写到了草帽?(找、标:戴草帽、丢草帽、抢草帽、炸草帽)2.研读“戴草帽”部分。埋下伏笔
3.研读“丢草帽”部分。听到“丢草帽”的命令,红军战士是什么反应,最后怎么做的?
4.研读“抢草帽”部分。a白军见到丢弃的草帽,白军士兵是什么反应,白军军官是什么反应?b进行对比:红军队伍和白军队伍;贺龙和白军军官
5.研读“炸草帽”部分。a故事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白军的下场如何?b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何感受?(大快人心,过瘾)。c指导朗读。
6.总结:a请你用一个字点评一下贺龙的“草帽计”;b请你用一个词点评一下故事的主人公——贺龙。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同学们也在用计,比如:作业没写却带着委屈的神情对老师说:老师,我的作业忘带了,结果老师很快从他的书包里找到了他的家庭作业本。一次考试,小明考了69分,聪明的他神笔一挥,“6”变成了“9”,“69”变成了“89”。对此,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聪明智谋要用在正点子上。
第三篇:优质课《草帽计》教案
优质课教案
《草帽计》
卧龙区蒲山镇倪家洼中心小学
2015年5月
刘丙新 《草帽计》教学设计
卧龙区蒲山镇倪家洼中心小学刘丙新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帽计》这篇课文。
二、抽查检测预习情况。1、2、3、幻灯片出示本课新词。幻灯片出示本课成语。
指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长征时期,贺龙同志用“草帽计”让敌人自相残杀的故事。)
4、师小结:贺龙是如何用草帽计让敌人自相残杀的?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
2、解读文中部分成语,感受白军的丑态?
3、了解文章对比的写作方法。
4、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语句,用尽量少的文字概括贺龙的草帽计。
四、出示自学指导
(一)1、快速默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
(1)课文写了哪两支队伍?围绕“草帽”写了哪几件事?(2)文中哪一句话是对贺龙实施“草帽计”的评价,找出来并读好它。
(3分钟后汇报)
五、汇报交流,师小结:战士们都称赞贺龙同志神机妙算,那么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贺龙的神机妙算呢?
出示自学指导
(二)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儿?请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5自然段,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天气方面两支队伍的表现;地形方面两支队伍的态度;敌人中计方面的情况。(4分钟后汇报)
六、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后汇报
七、成语积累。
八、师小结:贺龙同志真是神机妙算。他知天时,知地利,一个草帽让敌人自相残杀,难怪红军战士事后人人拍手称快。口语训练:“红军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人人拍手称快,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如果你是当时的红军战士,你会说什么?
今天,我们领略了老一辈革命家贺龙同志的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你能用成语夸一夸贺龙吗?
九、课文内容我会说。
十、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计谋的成语或典故。《草帽计》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
十一、师小结谈话,导入以一带多,出示阅读指导。
1、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梅兰芳是怎样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找出有关的句子。
3、你认为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呢?(3分钟后汇报)
十二、布置作业。
1、预习《包公审驴》
2、讨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
板书设计:
草帽计
红军
戴草帽
扔草帽
没草帽
汗流浃背
服从命令
拍手称快
白军
没草帽
抢草帽
炸草帽
人困马乏
得意忘形
叫苦连天
贺龙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第四篇:《草帽计》教学设计
《草帽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贺龙设下草帽计、敌人中计的过程。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根据具体的情况巧用智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前后比较,了解贺龙实施草帽计具体原因及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教师叙述,使学生了解故事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同学们,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实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话说贺龙同志率领一支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草帽计》。
2、板书课题,学生发现问题
板书[草帽计],通过学生发现错误、指出错误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印象: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有关计策的故事。
3、引导学生理解“计策”
①学生依据理解自己说一说“计策”的意思 ②用课间出示词义,指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提出要求,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师:课文围绕草帽写了一个什么计策呢?请同学们小声、快速地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2、集体正音:
面面相觑汗流浃背山场山土坊里一窝蜂似的在正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山场”的意思:就是山上比较平坦的、比较大的空地。
3、读后交流:课文围绕草帽写了一个什么计策?
三、细读课文,分析课文内涵
(一)贺龙设计
1、结合“计策”的词意,提出问题及读书要求:在什么情况下,贺龙想出的这个计策?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并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在自己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在什么情况下,贺龙想出的这个计策? 引导学生理解当时具体情况:
①当时是炎夏、天气酷热;
②红军上有飞机的轰炸,后有追兵;
③贺龙选择了一块山场(根据学生的理解,适时板画当时的情况)
4、体会当时红军面临的最大威胁
师:在酷热难熬,敌人上下夹击的情况下,红军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体会红军最需要摆脱的是敌人的上下夹击)就在这种情况下,贺龙同志设下了草帽计。
5、读书学习战士的表现
①师:听到丢草帽的命令,战士们什么表现?读读书。②学生交流读书情况 ③通过教师叙述,创设情景:听!贺龙同志的命令传下来了!如果这时你就是一为红军战士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学生体会战士们对丢草帽的不理解)
(二)敌人中计
1、过度:敌人这的会像贺龙预计的那样中计吗?通过读课文的那部分知道的?(三、四自然段)读三、四自然段,体会读时的心情
2、学生读书
3、交流读书时的心情:痛快、高兴、激动等
4、指导朗读
5、师问:在痛快、高兴之余,你对敌人的做法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置疑:敌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中计?
6、前后联系地读书,体会敌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中计?
7、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8、全班交流读书情况:敌人怎么会这么轻易的中计?
帮助学生梳理:①天热——敌人抢草帽;②飞机驾驶员急于立功的心理;③选择了有利地形,保证草帽计的成功实施(班述:天气、心理、地形)
小结:贺龙同志正是利用天气、地形以及敌人的心理,巧妙地设下草帽计,请君入瓮、以敌克敌,使红军化险为夷,继续长征。
四、总结全文
1、谈话体会,师问:当战士们后来听到战斗胜利的消息,会怎么说?(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再问:我们读了草帽计,又会受到什么启发呢?
2、作业:自古至今这种巧用智谋、克敌制胜的故事很多,建议同学们课下找一找、读一读,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第五篇:《草帽计》教学设计
《草帽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2.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3.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4.认识生字9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的语言特点
2、让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贺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上的谋略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1.板书“计”字。师:“计”什么意思?你能用“计”组词吗?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别善于运用“计”的人?(学生自由说。说多少不限制、不要求。)2.板书:草帽。师: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是“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草帽计是什么?”“运用了草帽计,结果怎样?”“草帽计好在哪里?”等)
二、自学生字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准备质疑。检查自学情况。2.指名分节读课文。3.出示词语:湘西贵州蒋介石嗡嗡侦察葫芦山土坊匪军丢盔弃甲(指名读——齐读——比赛读——“开火车”读)4.指导写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重点指导“州”、“匪”的笔顺。)5.在地图上找到“湘西”,“贵州”。你们对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什么了解?
三、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四、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查字典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导入1.(板书课题)昨天,大家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齐读课题)2.首先,通过学习,你们认为“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
二、精读课文1.了解故事起因。(1)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贺龙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找出相关语句,用“________”划出来。(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①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天气炎热?(指名读——齐读)②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情况紧急?为什么要选择在平坦的场地丢草帽?③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贺龙看到_________,心想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小结:面对天气的炎热,面对敌人的追击,贺龙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运筹帷幄,利用地形特点和敌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计。2.重点学习实施草帽计的经过。
(1)默读课文3、4段,小组交流:①军为什么会中计?说明了什么?②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2)教师点拨:①白匪先是晒得眼冒金花,后来是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指名读——评议——齐读)②白军为什么会被自己的飞机轰炸?(男生读课文第4段)③你能用尽量少的文字来概述一下草帽计吗?④你觉得贺龙的草帽计“神”在哪里?你从中学到了什么?⑤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小结:贺龙在上有敌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真值得我们学习。
三、拓展延伸1.你知道贺龙用的计属于历史上“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吗?2.讲历史上的“金蝉脱壳计”。3.阅读《三十六计》。课后反思:
新课改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这节课,教师就做到了这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鼓励学生质疑。教学一开始,教师不是让学生被动学习,而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鼓励学生把心中的疑问大胆的提出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在第二课时,教师又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在这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
二、适时点拨,拓展学生思维。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应当是引导者,适时的点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积极思考。当学生在了解了我军情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揣摩贺龙当时的思考,是这样点拨的:“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贺龙看到_________,心想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还有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想想说说“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这些地方的点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