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刘宁宁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15页信息窗3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图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拔河的人数、啦啦队的人数、观看的人数及男女生的人数等。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儿歌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教学难点: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学关键: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小圆片、1-10数字卡片 教师:课件、小圆片、1-10数字卡片 过程设计:
活动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今天一(1)班的同学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活动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动脑筋思考,想到了同桌相互说说,比比看谁的办法好!(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用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
3、讨论: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4、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听了它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形状很相像,开口相反等)5、9比10小可以写成:9〈 10,读作:9小于10 10比9大可以写成:10 〉9,读作:10大于9 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
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活动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相互说说。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第2/4页
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活动四: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2、游戏:排排队。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一方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1-10各数,另一方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活动五:总结与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比较数的大小 9比10小 9〈 10 10比9大 10 〉9 10等于10 10 = 10
第二篇:教学设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高新区第一小学
齐冬梅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15页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境串说明】
本节课以“拔河比赛”为主题,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将学习大于、小于、等于号融入这一大情境之中。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图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拔河的人数、啦啦队的人数、观看的人数及男女生的人数等。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今天一(1)班的同学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动脑筋思考,想到了同桌相互说说,比比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用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
3、讨论: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4、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
听了它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形状很相像,开口相反等)5、9比10小可以写成:9〈 10,读作:9小于10 10比9大可以写成:10 〉9,读作:10大于9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相互说说。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2、游戏:排排队。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一方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1-10各数,另一方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3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
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篇:《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15页信息窗3
第1、2个红点和一个绿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图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拔河的人数、啦啦队的人数、观看的人数及男女生的人数等。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
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学情分析: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儿歌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教学难点: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学关键: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小圆片、1-10数字卡片 教师:课件、小圆片、1-10数字卡片 过程设计:
活动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今天一(1)班的同学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活动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动脑筋思考,想到了同桌相互说说,比比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用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
3、讨论: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4、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
听了它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形状很相像,开口相反等)5、9比10小可以写成:9〈 10,读作:9小于10
10比9大可以写成:10 〉9,读作:10大于9
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
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活动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相互说说。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活动四: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2、游戏:排排队。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一方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1-10各数,另一方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活动五:总结与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
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9比10小 9〈 10 10比9大 10 〉9
10等于10 10 = 10 创新特色:
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
游戏:排排队。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这一设计,是在学生已认识了1-10各数及大于、小于、等于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开放性练习。在这样的题目中,学生既可以得到基础性的训练,又可以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同时增加了练习的乐趣,避免了呆板、枯燥的练习。与常规练习相比,学生更乐于参与这样的游戏练习,效果较好。
另外在课的结束,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这样就把简单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原来藏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而学好了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悄的播下了“学好数学大有用处”的种子,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就在身边”,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第四篇: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七级吕戈庄小学 姜福海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21页信息窗4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图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拔河的人数、啦啦队的人数、观看的人数及男女生的人数等。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现实情境,让学生数一数、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教学难点】
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学准备】
学生:小圆片、1-10数字卡片 教师:课件、小圆片、1-10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今天一(1)班的同学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动脑筋思考,想到了同桌相互说说,比比看谁的办法好!(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用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
3.讨论: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4.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
听了它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形状很相像,开口相反等)
5.9比10小可以写成:9〈 10,读作:9小于10 10比9大可以写成:10 〉9,读作:10大于9 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相互说说。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四、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2.游戏:排排队。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一方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1-10各数,另一方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五、总结与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9比10小 9〈 10 10比9大 10 〉9
等于10 10 = 10
第五篇:《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中心小学
李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人合作协调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活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和独立思考,学生获得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正确的进行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比较、思维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灵活运用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9页例8 教学设计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今天我们进行一场红旗争夺赛,赢的那组将获得精美的礼物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场比赛,孔老师手上有四个问题,每组一个,答对的奖励一面红旗!你们组最安静,你们先来吧 问题:1)一个一个的数,从36数到42(这一组的同学数得又准又快,奖给他们一面大大的红旗)2)二个二个的数,从16数到24; 3)五个五个的数,从45数到65; 4)十个十个的数,从20数到100;
师:现在每组的红旗数一样(第几组暂时领先),你们想获得更多的红旗吗?(好,那么我们进入下一环节,也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比较大小)
二、新授
1、我们精彩的比赛把花朵逗得开花了,你知道哪种花开得多吗?好,一起来看!小明:蓝花28朵,小东:红花26朵
那你们知道哪一种花开得多呢?蓝花比红花多(也就是28 〉26);
恩,小蜜蜂也来踩蜜了,你能说说28 〉26的原因吗?你的想法是怎样的?
(从图中所看到的;百数图中26排在28的前面所以28 〉26;因为28可以分成20和8,26可以分成20和6,8比6大,所以28 〉26;直接从图可以看到28 〉26);
2、如果我们没有图,又除去刚才所说的那几种方法,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这时我们就需要找我们的朋友计算器帮忙了)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盒,同桌互相合作,左边的同学拨出39,右边的同学拨出45,(我请两个同学出来拨)看着计算器上的39和45,你又发现了什么呢?讨论完的同学请坐好,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引导。(你们看看这两个计算器十位上的珠子数和个位上的珠子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边说边板书:1)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让学生看着提醒自己接着说下去));
下面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拨个数,然后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说说你的原因)
你们比较的两个数是哪两个?哪个数大?能说说原因吗?(讲得非常好,奖给她们一面小红旗。还有谁愿意说说的?
老师这里有两个数,板书(32,30)你们能用计算器拨出来并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吗?
能说说32〉30的原因吗?(板书: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
请同桌互相拨一个十位上的数相同,而个位不同的进行比较
三、课堂知识巩固
1、真聪明,下面李老师想再考考你们,敢接受我的挑战吗?(敢)好,李老师把计算器拿走,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1)48○45
2)68○78
3)69○69
57○56
80○90
98○89
2、做游戏——“狼来了” 规则:1)同学们都为羊
2)正确的喊羊,错误的喊狼,当喊到狼时就立即坐下,最迟坐下的同学就要给狼吃掉;
3)全对的组加一面红旗,只要给狼吃掉的羊就要回答一个问题。
四、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最敢兴趣是哪里呢? 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
1、十位上的数不同哪一个数字大,这个数就大,哪一个数字小这个数就小。
2、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哪个大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字哪个小,这个数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