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上课时容易分心,常被教室外面的声音所吸引;有的学生明知迷恋电子游戏是有害的,但仍然偷偷去玩„„这些都是自制力差的表现。所谓自制力,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自制力薄弱的人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与冲动,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力差,这种人易被诱因干扰、动摇、惊慌、违背纪律,做不良习惯的奴隶。
国外曾有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专门给进行实验的孩子们每人一块软糖,并对他们说:“如果你能坚持到叫你出来时还没有把那块糖吃掉,将再奖你一块;如果你等不到,就吃掉了软糖,那么你只能得到那一块。”结果有些孩子当场就把软糖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尽量克制自己,最后得到两块软糖。专家们把他们分成两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得到两块软糖的孩子后来普遍比那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这个实验表明,有自制力或自制力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保持充沛精力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能忍受机体的疲劳和创伤;能抗拒内外诱内的困惑和干扰;能自觉遵守纪律。如志愿军英雄邱少云,就是具有高度自制力的人,他在侦察敌情时,为不暴露目标,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至英勇献身,他为我们树立了自觉遵守纪律的光辉典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制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制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这里简要介绍几点:
一、严格管理教育,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是顺利从事学习和其它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特征。.自制力弱的学生,常常不能抗拒诱惑或干扰,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而违反纪律。因此教师应以关心、尊重、信任的态度,利用学生自尊心、荣誉感、责任感等,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使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好习惯。
二、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心理学家认为,集中注意力是自我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学生从事某项活动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注意力保持集中;当某些诱惑、干扰出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转移对诱惑、干扰的注意,鼓励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所从事的活动上来,也可以采用限时达标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促使注意力集中。
三、注意加强行为练习。在行动锻炼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的行为练习,练习要有目的性、计划性,要有意创设困难与艰巨条件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学生一旦养成行为习惯,在完成任务时,便会克服困难自我控制,抗拒诱惑。
四、启发学生自觉性,加强自制力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之一,对于自制力的培养来说,自我锻炼更为重要。启发学生觉悟,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锻炼,应该教育学生善于掌握自己的愿望,不采取不能实现的决定,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锻炼计划,养成自我检查、自我判断、自我批评的习惯,树立自我仿效的学习榜样,搜集警句格言,当作座右铭自勉以促进自我锻炼。
第二篇:浅谈中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方案
董迎春
在从事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为学习没有主动性,上课开小差、说话,课下玩耍,放学看电视玩电脑就是不写作业„„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记得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曾经说过:管得住自己的人,不仅不会沦为“人渣”,还有可能成为“人杰”;管不住自己的人不仅不会成为“人杰”,还有可能沦为“人渣”。所以说,自制力缺乏是人生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小学正式习惯养成性格形成的阶段,小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认识到小学生自制力培养的重要性。下面谈谈我在培养学生自制力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在心理学中自制力是指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并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它表现为既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又善于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高年级学生虽然自制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尚处在发育阶段。在自我意志方面,存在着盲目成熟感,在情感方面,好冲动、易转移,自制力差,往往管不住自己。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呢?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提高认识指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大理想是学生自制力的力量源泉,只有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百折不挠,奋斗到底。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白理想与现实毕竟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要有抵抗外界因素的干扰的能力,要有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和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非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使他们具备稳定意志品质。
二、建立良好的班风,通过集体的舆论来约束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环境之一。良好的班风,对学生自制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熏陶作用,促进作用。在班风建设中,首先要建立孜孜不倦、勤奋好学、求思上进的良好班风;其次要开展有利于自制力发展的活动。如组织学生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不怕困难,能克服懒惰、贪玩的缺点。另外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讲座或者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培养自制力。再次建立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制力品质的班级管理制度。适当制定一些行为规则,让学生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1、班主任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卫生守则、纪律守则、学习守则等准则,作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2、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好自习时间及放学后业余时间的学习。周六、周日可安排小结性的复习。让学生基本做到三天一小结,六天一复习的好习惯。教育学生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避免上课开小差、看闲书等溜号现象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规则制订好了,只完成教育工作的一半,教师必需始终如一要求学生遵守,教师要对照规则督促检查学生的行为,一旦出现学生违反规则的事例,教师要严惩不怠,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达到培养学生自制力的目的。
三、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再强大的外因也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班主任要力争把外在的约束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制力。学生自制力的发展与自觉性、坚持性等紧密联系。要启发学生的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我锻炼形成比较稳定的意志品质。
1、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激励学生。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社会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成员;从家庭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为人子女,同时又将会为人父母。所以我教育班级学生都以“有人格,有教养,有效率,有成绩”做为奋斗理念,做一个真正爱自己、爱师长、爱父母、爱社会的人。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担,使每位学生都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着坚强的自制力,都要做好身边的每件事。绝不可以胸无理想,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要做社会的“人杰”,而不做社会的“人渣”。
2、用自己真挚的爱心感化、唤醒学生。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的,行为习惯极其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唤醒其潜在的力量。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个学生不论他(她)现在的行为如何,在他(她)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做“人杰”的美好愿望。这样的学生不仅缺乏自制力,而且还会缺乏其他的通向成功的重要素质,如自信、自强等等。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要因材施教。而且对这些学生要有耐心,要反复抓,抓反复,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建立较强的自制力。总之班主任教师要更加爱这些学生。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爱,能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因此给予这样学生以真诚的疼爱,会触动他们的心弦,引起深刻的内心体验,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为了学生自主提高自制力,班主任教师可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在学习上经常用榜样明言、格言、检查、督促自己;经常与周围人比较、找出差距、奋力追赶。以建立学习方面的自制力。
在遇到情绪波动时,可采用以下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行为。①转移注意法。就是在受到不好的刺激时,可以先想点或干点别的。②心理暗示法,“小不忍则乱大谋”。在遇到不良刺激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③回避刺激法,当遇到可能使自己失去自制力刺激时,应竭力回避。如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自己不去听。④积极补偿法。即利用愤怒激情产生的强大动力,找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埋头猛干,或拼命读书,或伏案疾书,使消极情绪得到积极地运用
第三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孩子无节制地想吃麦当劳、想要玩具、想看电视、想打游戏„„这样的事情,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太多了。很少有家长能满足孩子所有要求,但怎样才能艺术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呢?
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一)从“他制”到“自制”
低龄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和评价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这时,家长就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家规”了。起初,孩子可能只是粗略地懂得“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即使不理解为什么,但是习惯成自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规”也应赋予更多的道德意义,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要注意,规矩不能太多,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二)循序渐进,允许孩子犯一些小错误
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孩子缺乏自制力的时候,如:打坏东西、提一些过分要求等,父母应当宽容一些,粗暴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抗情绪。父母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孩子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时,自制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可以“少说多做”,这类孩子说多了,没有用,只能少说,但说出来的话要算数,否则就没有威慑力。
(三)奖励已形成的自制力
家长的奖励可能是孩子坚持的动力。精神上,家长可以多赞赏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物质上,家长要注意奖励不要过于频繁,不能说“你今天要是能学习一个小时我就给你买件新衣服!”这样会使孩子的自制力带有表演性质,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四)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
游戏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好方法。例如,让孩子充当哨兵的角色,跌倒了不许哭,站着也不许随意走动,再胆小或调皮的孩子也可以做到。
(五)建立合理的家庭制度
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契约教育”。家长跟孩子定好规章制度,比如玩游戏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规矩一旦定下来就不许变动,孩子和家长都要遵守。当孩子行为不合规矩的时候,家长就要跟他讲道理,告诉他,他越界了。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李春梅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柴沟中学李春梅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纠正行为偏差的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呢?个人根据教育教学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1)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A、运用多种方式,自评互评相结合。在运用行为规范考核表检评学生常规行为上,步调一致,每周评一次,将学生在一周内的不同表现通过考核表体现出来,加分减分都体现在考核表上。
B、干部负责与学生督促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加强对卫生检查员、学习小组长、图书管理员、值日组长、路队长等小干部的培养,让他们对全班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文体、常规等情况进行记载总结,指出不良习惯,做好记录,必要时进行协调处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C、持之以恒,及时强化。学习行为规范,就要按规范严格要求,加强训练,经常对照,督促去做。在培养规范化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予以强化,老师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善于观察,发现正反两类典型。抓两头,促中间,树榜样,同时重点帮助习惯差生,促其改正,要求学生时时处处规范言行,长期这样,才能慢慢见效。
(2)提高学生自我导向能力。坚持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今天在学习、生活等各类活动中应注意纠正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做到胸中有数、井然有序、有的放矢。促使学生在积极地寻求自我目标的心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能力。
(3)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强化认识,自觉地、有目的地用实际行动做到自己认可的程度。
(4)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对行动进行对照、综合、鉴别,对一天行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在全面剖析自我、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肯定否定自我的心理过程中,找出值得肯定、发扬的,需要改进的,在自我认识、自我比较、自我反醒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第五篇:关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自制力培养的若干思考
关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自制力
培养的若干思考
陈曙钧
焦洁庆
内容摘要:在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和转型阶段的现代社会,在校大学生不能很快适应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需求,同时遭受一些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负面影响的冲击,在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了诸如责任意识淡漠、知行脱节、缺乏自制力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自制力,高等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以良好的学风为保障,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以学生为本,加强教育和引导,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成长、成材。
关键词:
学生
生活方式
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给在校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无一例外地影响着在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一方面表现出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的、进步的客观事实,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的观点、辨证统一的方法论得出的必然结论。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社会和学校发生深刻变革带来了许多复杂情况和矛盾冲突,大学生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在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迷茫、困惑与混乱。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倾向,由于责任感和自制力的缺乏,少数学生网络成瘾,逃课、旷课司空见惯,考试舞弊曾上升趋势,学风状况令人堪忧,已引起不少社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
在校学生的生活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表现出来的个体或群体日常生活的习惯行为,包括饮食习惯、衣着习惯、运动习惯、作息习惯、交流习惯、嗜好等等所有的生活习惯。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社区也会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例如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在一个群体里生活方式会互相影响,如在大学里不同的学生宿舍有不同的风气,同一宿舍只要有两个人吸烟,其他不吸烟的同学也会慢慢跟着吸起来。一个班级如果受到一个或几个优秀学生的影响,就会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反之,则会走向反面。此外,在大众媒体和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方式还会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通过大众媒体得以传播。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就是要正确把握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真谛,明确人生意义,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材。目前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混沌,缺乏信念。“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评论是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的现实写真。放弃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代之以对更现实、更具体、更能体现个性的目标的选择,这在当今的学生中有着相当的市场。部分学生政治信任感不强,不愿上政治理论课,不愿意担任社会工作和政治上不求进步,政治性活动不愿参加,甚至是厌倦和反感。随着接触社会机会增多,受其负面影响,大学生的心态越来越不平衡,反叛性越来越大。目前,部分大学生参加活动不是以锻炼自我,培养能力为目的,仅仅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轻视理论学习,不明白人生的真谛,一部分同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处在一种茫然混沌的状态中。不少同学觉得“学习无动力、生活无目的、无聊苦闷”;对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的困惑增多。
2、学风堪忧,缺乏诚信。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想使自己有所发展,必须依靠真才实学,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中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除少数同学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学习刻苦外。不少学生自律性差,甚至面对“60分万岁”这样的底线都无动于衷,或者迷恋网络游戏,或者没有学习目标和动力,迟到、旷课、逃课屡见不鲜,考试夹带、代考作弊之风屡禁不止。由于学业成绩面临退学或延长学制、拿不到学位等的比例不断攀升。大学的管理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扩招、独生子女增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和巩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责任意识和自制力,形成良性循环,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3、强调自我,忽视他人。一些大学生曲解个性化教育的真正含义,以为提倡个性就是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把个人同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割裂开来,有的竟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现在在大学生的演讲稿和话语中运用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实现自我”。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学生缺少为集体争光的心理,甚至做出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等损害班级荣誉的事情;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同学关系紧张;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同学出现偷盗、借财物不还等损害他人利益的现象。自我意识的膨胀使大学生相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意义就在于我想怎么样,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4、责任意识淡漠。理论上讲,在校大学生已是成年的社会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由于中国教育的特色,长期以来,现在的在校学生生活缺乏独立性,经济上几乎全部依靠父母家人资助,客观上决定了他们不具备独立性。作为社会公民也好,为人子女也罢,客观环境决定了在校学生责任意识的单薄。加之社会环境还远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作为学生完全依赖各自主观的感受,对责任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长期以来家庭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带来的必然结果。
5、知行脱节。总体上讲,在校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环境影响,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这也是其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实际行动中,却表现出认知与目标的偏差。如在社会不良风气时,所有社会群体中要数在校学生群体最为严厉,坚决否定社会不良习气,但在涉及自身利益或个人所属群体利益时,不少人却会做出相反的反映。在日常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知行相悖,认知与行为脱节、背离。就那毕业生来说,在他们行将毕业离开学校,即使是那些拿不到学位甚至不能毕业的学生,他们也会给学弟学妹留下感人肺腑的忠告与教训。问题不在于他们无知,而在于他们缺乏自制力。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受制于其整体和现实的生活环境,学校生活则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除了学校环境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还有宏观社会环境与学生具体的生活环境对其成长与发展的影响。
现在的在校学生,多是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多半处于家庭的中心。家庭生活环境带来种种问题,一是家庭生活中的“四过现象”即对子女的过高期望、过多照顾、过分爱护、过度保护十分普遍;二是家庭中出现了“教育真空现象”,除了单亲家庭的增多,离婚率的迅速上升,核心家庭也削弱了家庭对青少年的监控和社会化功能,使得不少青少年大部分业余时间处于无人管教状态。同时社会道德的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等社会生活环境也是上述问题的动因。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疲软,往往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失范,体制转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东西也在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市场的管理失控,导致反主流文化的泛滥失控。青少年的活动场所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的冲击,其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社会上武侠小说、色情、暴力影片、不良文化传播物品等屡禁不止,在社会上泛滥毒害青少年。城市化的影响一方面削弱了原有社会控制力,疏远了人际关系,导致社会规范及道德出现迷失状态。另一方面,城市化引起个人行为的空间结构以及社会心理的变化。此外社会变迁带来的人生观、婚姻观、性观念、金钱财产等一系列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大量的人口流动中的失范行为等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根据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上述影响因素对教育个体的作用随年龄增长曾递减趋势。在儿童时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最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则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审视学校教育,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之所在。
在校大学生群体是当今社会的佼佼者,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导力量。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不仅要寻求家庭的支持,赢得社会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校的内部教育管理。面对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在校学生规模剧增与生均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越发凸显出来:师资短缺、图书资料的匮乏、学习实验生活条件的相对紧张、教师等的精力投入不足等等,无一不对当今的教育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切实解决学生自制力不足,正确帮助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的现实课题。
今年21期的《新闻周刊》刊登了该刊编辑部归纳的“挑战我们的8个难题”,读来发人深省。
1、面对都市繁华大道上的乞丐产业黑链,我们是教孩子仁慈,还是识别欺骗?
2、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孩子的困惑,我们是教孩子乐于助人,还是不惜一切在竞争中胜出?
3、面对麻木的神经、扭曲的人性,我们是教孩子见义勇为,还是凡事装聋作哑?
4、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我们是教孩子生活简朴,还是承认现实坦然享受?
5、面对尚在求学阶段的青年男女口袋里的避孕套,是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它,还是来一番“为时尚早”云云的说教?
6、面对种种诱惑,是教孩子诚实,还是实用主义?
7、面对真情流露的困惑,是教孩子真情实感,还是功利重于一切?
8、面对传统与现代,教会孩子传统美德,还是一切只为竞争?
面对纷繁变幻的大千世界,教育着实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盛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心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变为培育学生丰富的人性,要为学生提供生活适应的指导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
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学风” 建设为突破口,高扬“科学、求真、务实、创新”的学风。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四期撰文《高校学风亟待整肃》,列举了一个时期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滋生的冒进、浮夸、攀比的不良学风的几种表现:1是相互攀比,求量不求质(盲目扩招);2是贪大求全,追求时髦(改名、升格、赶时髦);3是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办学方向、内部管理);4是攀联校史,“老”字第一。刘教授在列举上述不良学风的表现后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不良学风,浮躁的思想情绪起着主要的作用,而且这种现象不是孤立的,是整个社会浮躁的一种反映,是不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所致。从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记得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中说道:“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毛泽东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风的核心问题就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问题。具体到学校来说,就是我们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治校和治学的风尚问题,就是一个大学应有的“大学精神”的问题。
自1993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发出通知,强调加强学风建设,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总体还比较薄弱,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热情以及考风考纪等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术道德建设也亟待加强。为此,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意见,教育部学生司、高教司今年上半年在岳麓山下,组织了高校学风建设会。在这次会议上,来自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90多所高校的负责人和教务处、学生处的负责人联合发出倡议: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头等大事来抓。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到会并强调指出: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要把学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对待,加大对学风建设工作的投入,组织好对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指导;在开展教育评估时要把学风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进行考察„„
无独有偶,在近期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学风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顾秉林认为,大学是独特的教育与科研机构,不同学校的最根本的区别应是其内在的文化和精神,大学的精神、文化氛围和底蕴是大学的灵魂。一流大学应营造一种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化作用,对人的一生发展和成长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
2、重视师德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不仅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的确,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其道德形象给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正所谓“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至上的形象受到了怀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略显参差不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师德建设显得重要。
3、以人为本,加强引导,明确责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很不容易。然而,考上大学并不是目标,应看作吸取新知识和培养自己各种能力的一个机会。上大学后千万不能放松,要继续努力学习。同时,还要多了解社会,参加实践,争取思想上的进步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从高分到高层次、高素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大学里,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做有用的人,学好知识,将来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此外才是学会做成功的人。
在生活上,新生们要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遇到问题时主要靠自己调整、解决,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在为学之前,应首先学会为人。要注意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集体”为中心的转变,关怀他人,关注社会,多一份社会责任感。
4、重视实践,让年轻的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能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和筛选、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通过课堂教育,学生掌握的仅仅是部分理论知识,只有社会实践才是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的,而且可以与理论学习互补互进,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材目标,加快成材的进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论述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在高校,忽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状况还相当普遍。因此高等教育者首先要扭转观念,充分重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改革,培养学生转变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创造实践机会,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结合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其次,我们要利用资源、创造条件,开辟更多的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架起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构建学生发展、成材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自我掌控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从而使年青的大学生们成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