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过程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过程
摘要
教学价值观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 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 而是一种生命的活动、生存交流。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体验生命的意义,不断提升着生命质量与价值。教师从自已的经历及内心的情感积累和独特感受出发提示和拓展生命的意蕴, 学生在教学中投入情感、滋润情感并陶冶情感,通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感受生命的涌动,成为具有理性、感性和知识性的整体的人。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过程是超越主客关系、情景合一的过程,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
关键词 导入;兴趣;过程;练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教学的基点。当前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体现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统一要求多,反映学生基于自身特点的个体差异少;体现被动式、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多,反映探索式、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少;体现“命令—服从”型的师生关系多,反映“平等—尊重”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少。这几多几少不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发展。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必须主动地改革课堂教学,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及平时的听课,仅就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方面谈以下几点认识。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地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
1、巧妙导入, 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来用操作导入法。
(1)第一行摆3个“Δ”,同样多的“O”
(2).第二行添上2个“△”,现在有几个“△”?比较“Δ”和“o”的个数,谁和谁比?谁多?(3)学生观察、探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计算方法。这种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而获得的感性材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明确学习要求和意义,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 才会对有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 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1)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说出乘法的意义(2)能将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改写成乘法算式。(3)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是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基础, 也是今后解答乘法应用题的依据。
实践证明: 教师愈能在教学中阐明每一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目的意义,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具有的价值,这种知识就愈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到自已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发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兴趣。要把知识的形成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兴趣。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也是认知过程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无论是真实、鲜明地实物演示;还是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挂图;或是生动有趣、条理清楚的语言描述都可以使学生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得数是11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学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讨出多种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帮助弄清了算理,而且在观察 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发展了思维,增强了学习兴趣。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离不开“设问”。恰当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所设计的问題要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例:教学 “学校里养7只黑兔, 12只白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设计了如下问题:①题中讲了几种兔子?每种养了几只? 哪种兔子比哪种兔子多?②请你用学具摆一摆;③通过摆你发现了什么? ④请你列出算式;⑤让学生说一说: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也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用减法计算。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不断设计出有利突破教材关键和思维训练的问题, 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情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巧设练习,增添兴趣
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出科学的安排外,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 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也是增强练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在练习中适时、适当的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看谁的鲜花先开放”、“给小马虎治病”、“找朋友”、“邮速员送信”、“小动物找家”等,各种游戏性的练习,都能够引发学生的竟争意识和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增添兴趣, 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练习的设计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尽可能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同时,更要促进个性才能的特殊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第二篇: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如何把握课堂节奏
一、找准出发点,科学设计节奏
上一堂课,就像演一场戏,如何把它演好,需要我们在课前作通盘考虑,并进行科学设计。科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学生,二是文本。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定的年龄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也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曲线上,其兴奋点也是不同的。鼓要敲在点子上,教也要教在点子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师要教的,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难以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因此,设计课堂节奏时要考虑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内容不能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而要根据上述要求,进行合理的有机的再创造,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抓住着力点,合理调整节奏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设计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再科学的节奏也无法全部带动精彩的生成。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教师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设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课堂信息的重组者,需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合理调整节奏,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把它变成教学的亮点,变成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调整的着力点有两个:
一是学生的“错误”,二是学生的质疑。
抓住机会让学生探讨,结果他们纷纷从句式、修辞、语境、历史文化、人物背景等角度谈到了很多的理由。课堂节奏轻松而欢快,形成了活泼热闹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既掌握了字词的意思和句式的特点,又深入理解了文章的精髓,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就是抓住着力点,合理调整课堂节奏的好处。
第三篇: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节奏的思考也在不断加深。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劣。如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得益彰,教学的节奏调控得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共鸣,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非常高。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事实上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低效率的现象。
如: 现象一:头重脚轻。生怕学生不明白,课堂引入内容繁多,不能很快切入主题,一直在引路上兜圈子,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时间,等到去讲重点内容时,时间已经来不及。
现象二:头轻脚重。一心想在重点内容上多花一点时间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为学生一定能理解,没有由浅入深,直奔难于理解的内容,接着反复在难点上讲解,殊不知学生第一步就没有跨过,对后面内容的学习也就一头雾水了。
现象三:扎乱无章。对教材分析不够,分不清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难点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课堂教学一片混乱,把学生搞得不明不白,不知所措。
现象四:宣宾夺主。总想多讲些内容,不顾学生理解了没有,接受了没有,抱着传统教法不放,课堂上搞一言堂,满堂灌,自问自答,整堂课老师是主体,学生犹如摆设。
怎样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呢?
首先需要把握教材,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参,承上启下地熟知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一定要了如指掌。
其次,把握学生,要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要十分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运用恰当的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要把握教法,教学方法是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根本,教学节奏完全是由教学方法来主宰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研究教材,又要研究学生,还要研究自己,进而决定一节课采用哪种教法,哪个为主,哪个为辅。
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创新性,往往可以加大了解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把握时间,要跟据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分配,要遵循“主多次少”的原则,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多花时间,次要内容少花时间。最好在讲课堂前,在头脑中先给自己上上课,划划时间,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应对课堂中的突变。
第四篇:如何把握复式课堂教学[范文]
如何把握复式课堂教学
万安镇海宁小学 汪春芬
复式教学因普及教育产生,在山区的基础教育中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如何把握好复式班课堂教学,对于发展山区的小学教育事业至关重要。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浅显认识。
一、科学安排课程
我们知道,在复式班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年级的直接教学时间与单式班相比,只有1∶2的比例。为了有效安排时间,宜采取异科搭配,如语文和数学、数学和社会、作文和美术等等。这样安排,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又可以减少各个年级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明确重点
与单式教学一样,复式班课堂教学要根据各年级的教材内容明确重点。这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而且要考虑横向的重点年级,在教学中重点照顾低年级,语文学科和新授课的年级一般可先确定为重点。这就是说,在复式教学中,既要明确教材重点,又要明确年级的重点。
三、合理搭配动与静
“动”就是教师的直接教学时间,“静”即是学生的自动作业时间,究竟如何安排较为合理呢?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合理安排“动”的顺序。
在安排教学顺序上,一般是先低年级后高年级,先横向重点年级后非重点年级,先易后难,先复习课后新授课。
2、精心设计“静”的作业。在间接教学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作业,用来弥补教学上的空白。因此,在设计这些作业时,既要考虑各个年级的教材,又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必要时可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比如说,同桌讨论、小组合作等等。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坚持“精讲”原则。
复式教学直接教学时间少,课堂教学中容不得教师“满堂灌”,迫使教师必须精讲,用简洁的语言将教材的内容讲清楚,而不能废话连篇,宜开门见山。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直接提出重点词句进行讲解,突出重点、难点,带过一般,不必面面俱到。
4、教具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复式教学中,教具的作用尤为重要,如上四年级数学时,可把有关教学内容的例题先写在小黑板上,在直接教学时,往大黑板上一挂,这样不但节约时间,而且使板书一目了然。
四、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
小助手一般由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学生来担任。在复式课堂教学中,小助手就是一位“小老师”,他的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教师直接教学时,小助手就可协助教师,维持自动作业时的纪律,汇报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关信息。还可在“动”与“静”出现“时间差”时,小助手协助教师解决问题,这样就避免学生“枯坐”。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小助手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第五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生命状态
2007年8月9日 来源:网友供稿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及对课改精神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我从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探讨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课堂导入、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思维过程、课堂心理环境、反馈评价过程、学生的学习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优化 课堂教学过程 主体地位 学生生命状态
主动发展的教育。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其全面、与主要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柳斌同志在1997年就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进入新世纪,验稿)》又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少”、“慢”、“差”、“费”、“灌”、“搬”、“乱”的现象还很严重,“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教与学的效率都很低的局面尚未得到很好的改变。为扭转上述局面,积极推行新课改,贯彻新课标,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状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构建课堂新景观,展现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因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获得优异教学效果的基础。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语)“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苏霍姆林斯基)精神世界,心理世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生存状态,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凸显生命关怀,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一、优化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上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注意的心向,是一种学习者倾全力于学习的内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为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学生,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导课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它熔铸了教师殚精竭虑的智慧,凝聚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识修养,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含着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讨论、质疑、听讲、思考、作业、合作等活动中去,学生的注意程度高。
二、优化教学情境、手段,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它必须由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身心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生命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完善人格。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的广度、频度、力度、深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这正体现了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我在《春》、《驿路梨花》、《济南的冬天》及唐宋诗词等的教学中,就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鼓励几个“电脑小高手”根据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充满丰富想象的稚拙而又富有灵气的诗文、绘画和细腻逼真的课件作品,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不得不感叹学生头脑中蕴藏的巨大潜能。通过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既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焕发其生命活力;同时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会形成学生富有激情、个性和灵性的创造性参与,提高参与的程度、力度,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总之,优化教学情境与手段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强调学习结果,更应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状态,力求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多方位参与。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契诃夫指出:“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按学生性别、学业水平、个性特征等,合理划分,编成四人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师生、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共同切磋的机会,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创新的热情。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等社会性品质,并可使学生在相互帮助、悦纳、赞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心理的容融构成了一种相融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并焕发生命活力。
四、优化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
三、优化小组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水平的核心,它是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状态可以从学生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阐明、表达所学知识来观察;也可以从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来判断;还可以从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来衡量。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是由问题开始。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把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就会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而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当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梯度: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辅助问题,提供思考“梯度”,为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打破原有认知结构,激励学生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另辟蹊径。不断为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新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发展思维。
在优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充分利用各种可用因素,向学生“提供”知识、思路、情境和机会,在师生对话的形式下,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经过独立思考的出人意料的一切结论。随着老师的点拨、引导,他们的思维从表层到深层,不断求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状态,它既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成果,更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价值。
五、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情感状态及奋发学习的心理体验。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是产生学习紧张感、愉悦感的内在因素,也是推进学习进程的不竭动力。新课程呼唤充满乐学气氛和生动、活泼、竞争的教育景象。
只有在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里,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关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在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的状态下,感受成长的喜悦,释放个性与潜能,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学生的情绪状态。如神情呆滞,则说明听课走神:若眉头锁紧,则表明疑窦丛生;如点头微笑,则表明理解认同;若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则表明他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也可以看学生能否能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比如学生能从激烈的争论迅速转入到专注的聆听,能从会心的“哄堂大笑”转入到悄然无声的静心思考,这就表明学生已进入了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情绪状态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绪状态成为一种良性的互动,达到了整体优化。
要创设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气氛,以真挚丰富的感情吸引、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情激学,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方向。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才能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学生的生成状态
生成状态是学生在一堂课中一切学习成效和情感体验的总和,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效果的重要指征,也是衡量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是课堂教学设计中无法预料到的,因为它或是学生的突发奇想,灵感闪现的一瞬,思维火花迸溅的刹那,抑或是水到渠成、心领神会的结果。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均有可能促进学生生成状态的形成。评价生成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力投入学习,并从中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也可以看学生能否总结当堂学习所得,或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指出的那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教师作为反馈评价过程的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应把握好时机,及时调控,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评价观,建立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评价方式上,将口头与笔头、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境与社会实践灵活地运用到评价中,创造性地“寓考于乐”,淡化考试竞争、淡化分数意识;评价方法上可使用档案袋和活动法,充分发挥考评对学生发展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对教学的改革功能,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要有对学生知识的评价,而且有学生人格形成、能力与水平、六、优化反馈评价过程,关注身心发展、品德养成等方面的评价。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发展的需求,更是承认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存在的价值的体现。
七、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实体因素,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如果学生不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组织的话,则教学过程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把握听、说、读、写的规律,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我认为,初中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形成如下几种语文学习习惯:聚精会神的听课习惯;拟写作提纲的习惯;边读边思、圈点批注的读书习惯;记日记的习惯;认真独立的作业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工整规范美观的书写习惯;不懂就问善于质疑的习惯;有计划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积累格言警句等素材的习惯;看报纸听新闻的习惯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与凸显,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才能真正凸显生命关怀。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因此,只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关注学生的课堂状况,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努力追求真实的生命体验,我们将会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到学生生命的存在与力量,享受着创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着人性的灿烂与魅力;我们才能形成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尊崇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自我生命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