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云南特岗教师面试技巧《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yn.offcn.com
2017云南特岗教师面试技巧《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距离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时间越来越快了,接下来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特岗教师备考的一些知识点。2017云南特岗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技巧《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建立起对自然、的关爱之情,逐步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体会乐曲的情绪,并运用到演唱的过程中。
【知识与技能】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特征,能够有感情的、生动活泼的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
掌握演唱的发音技巧,包含吐字清晰、舌尖灵巧的发音,并能够有感情的进行演唱。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播放乐曲维瓦尔第的《四季—春》片段,并向学生展示四幅图片,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
2.介绍根据刚才的欣赏,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根据刚才欣赏的旋律片段,从四幅图片中选出最为合适的一幅,并说明理由。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3.根据同学们选出的图片,以及简单介绍刚才的乐曲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歌曲《嘀哩嘀哩》。
二、新课教授
1.教师先播放一遍乐曲《嘀哩嘀哩》,并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白纸,把听到的乐曲内容或者画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可绘画、线条、色块等等方式呈现)2.再次聆听乐曲,并提出两个问题:
(1)请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现歌曲的情绪?(活泼/悲伤)(2)乐曲的速度如何?(快速/慢速)3.发声练习,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吐字清晰、舌尖灵活。比如:“嘀哩哩 嘀哩 嘀哩哩 嘀哩”词语的反复练习。4.节奏练习。同学们用拍手的方式跟随老师拍打节奏:
5.朗读歌词,注意用合适的节奏与语气朗读歌词,感受乐曲的情绪。
6.跟随乐曲的旋律,加入歌词模唱,感受乐曲的风格。
三、巩固提高
1.根据已学过的课堂打击乐器(木鱼、碰钟)的节奏特点,练习为乐曲伴奏;2.跟随歌曲,已小组的形式进行舞蹈编排。
3.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两组合作表演:一组学生演唱歌曲,一组学生使用已学过的课堂打击乐器(木鱼、碰钟)为乐曲进行伴奏。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4.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继续分成两组合作表演:一组学生演唱歌曲,另一组学生进行伴舞。
四、课堂小结
这首乐曲表达了孩子们对于春天的强烈感受,春暖花开,一遍生机盎然的景象。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把孩子们对于春天的喜爱与向往表现出来,注意演唱时的咬字清晰、准确。也请同学们下课后,多搜集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可以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分享给其他同学。
五、板书设计:
更多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二篇:《嘀哩嘀哩》教案
《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嘀哩嘀哩》选自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三年级第6册的第一课,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歌曲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优美动听,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喜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嘀哩嘀哩》。
2、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
3、通过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五、教学材料
《春来了》欣赏带、《嘀哩嘀哩》范唱、电子琴、沙锤、三角铁
六、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课前练声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模型。(拿出“火车”模型)这是什么?对,一辆火车。有同学做过火车吗?这么多同学都做过,那你们一定知道,火车开时发出的是什么声音?恩,对,火车开始发出的声音是“u ~ ~ ~”。(板书:u)下面我们就用火车开时的“u”来练练声,打开我们的嗓子。(2)练声
师:1 3 | |—
|
火
车
火
车
开,生:5 4 | |—
|
u
~
~
~
~
3、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今天我们这辆小火车要把我们带到哪儿去呢?老师给你们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听一听,小火车把我们带到春夏秋冬中的哪一个季节好吗?(播放音乐《春来了》)(2)师:同学们,刚刚听的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季节?对,春天。(板书:春天)春天美丽吗?同学们喜欢春天吗?那请同学们说一说,春天到来时,我们周围的事物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
(3)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春天来了,大树长出了新的嫩叶。草儿绿了,花儿也开了。我们可以不用再穿得像小熊一样了。冬眠的动物也都醒了,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呱呱的叫。同学们听,春天还派来了一位使者,我们来听一听,春天究竟派来了谁??(播放音乐《嘀哩嘀哩》
板书:嘀哩嘀哩)
4、学习歌曲《嘀哩嘀哩》
(1)师:同学们能从歌词中找出春天派来的使者是谁吗?(板书:小黄鹂鸟)同学们真聪明!小黄鹂鸟用它的歌声告诉我们春天来啦了!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小黄鹂鸟的歌声。(2)学唱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①教师范唱。
②学习节奏(板书节奏):
X X X X X |
X X X 0 |
X X X X X |
X
—
| ③学唱乐句“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3)师:同学们唱得真好、真棒!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当听到小黄鹂鸟的歌声时,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好吗?(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跟唱“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4)师: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这么好听的歌曲是谁写的呢?同学们自己在书上找找看。对,望安作的词,潘振声作的曲。(板书:望安 词
潘振声 曲)这位潘振声爷爷给我们做了很多好听的歌曲呢!有《一分钱》、《小鸭子》,还有我们今天学习的《嘀哩嘀哩》。同学们记住了吗?好的,下面我们来一起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5)学唱歌曲
①按节奏朗读歌词。
②学生随琴小声哼唱歌曲的旋律。
③随琴学唱(强调歌曲的情绪,学生应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5、编创与活动
(1)学习用沙锤、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并会自己创编节奏伴奏。(2)学生上台表演。
6、师生道别
七、板书设计
第三篇:《嘀哩嘀哩》说课稿
《嘀哩嘀哩》说课稿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今天我以小学音乐第六册选学教材《嘀哩嘀哩》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
艺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基础上构建的一门新课程,从传统的分科教学转变为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本课是从音乐切入的艺术课,让学生在欣赏、节奏、歌唱、表演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让孩子们在歌唱描述春天的歌曲中体验春天的美丽景色;并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艺术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充分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反映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寻找春天的足迹、迎接春天的到来。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嘀哩嘀哩》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曲,有的学生已经会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也有一定的能力。针对这首歌曲,最主要的就是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准确的演唱歌曲“嘀哩哩 嘀哩 嘀哩 哩”有难度的乐句。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表达春天来临时欢欣喜悦的心情。
技巧目标: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主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3.教学重点、难点
经过调查,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在幼儿园、校园广播、以及一些VCD光盘上经常能欣赏到这首歌曲。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哼唱这首歌曲,但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完全唱对,因此我的设计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以轻快的声音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难点是:引导学生以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X X X X X ∣ X X X X O ∣X X X X X ∣X X X X X—‖这一乐句。嘀哩哩
嘀哩 嘀哩 哩 嘀哩哩 嘀哩 嘀哩嘀哩 哩
三、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关注学生行为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真情投入和创新参与。教学一开始和学生一起欣赏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春天的气息,然后再进行歌曲教学等教学活动,最后,教师提供多种参与情景、条件使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来创作表现春天。使学生对歌曲、对春天有新的认识,真正体会春天的音乐,春天的快乐。
四、说教法学法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音乐新课标规定把态度、情感、体验放在首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此次执教的是唱歌课,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1.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设置春天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画法:把美术课融入到音乐中去,符合艺术课程的标准,通过作画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小组讨论法:分小组讨论创编歌词、舞蹈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4)听唱法: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2.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法:分小组讨论歌词和舞蹈的创编,让每个学生都互动脑筋,团结、协作的进行创编。
(2)自主学习法:利用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即喜欢跳舞的跳舞,喜欢美术的画画
(3)模仿法:用模仿小黄鹂的叫声,让学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4)创造法:自己创编舞蹈、歌词等,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直接问:现在是什么季节? 学生回答:春天。
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事物都发生了哪些的变化,你能用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吗?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 生1:树木长出新的嫩叶,大地绿了,花儿开了。生2:天气暖和了,不用再穿上厚厚的衣服。
生3:冬眠的动物醒了,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嘎嘎叫。…… 瞧!美丽的春姑娘已经飞进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吧。出示课件:春的景色图片展示,背景音乐《嘀哩嘀哩》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并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和头。[设计意图]:让学生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中,一副副美丽的画面,成为连接学生与歌曲情感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能通过画面感受到歌曲的艺术美,从而引导学生情随意走,层层深入,步步升华,达到审美教育的教学育人、寓教于乐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益。
2.奏练习(解决难点)
看到那么美丽的春天,你想不想用歌声来表达你的心情呢?(生:想)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困难,不知你们能否帮助老师来解决。
出示:
X X X X X ∣ X X X O ∣X X X X X ∣ X — ‖(1)学生先自己试一试。(教师指出八分休止符)(2)指名打击。(3)教师示范。(4)全班齐打。
(5)出示小黄鹂:模仿小黄鹂叫:嘀哩哩 嘀哩 嘀哩 哩 0 嘀哩哩 嘀哩哩 [设计意图]:艺术课程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的紧密联系。本环节的教学用“小黄鹂” 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唱节奏”和打节奏,把枯燥的节奏练习变得“有声有色”。
3.学习歌曲
小朋友真聪明,帮老师解决了难题。为了表示感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名字叫《嘀哩嘀哩》。
(1)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还有什么景色,播放《嘀哩嘀哩》的MTV,(2)看了以后问学生,春天在哪里呢?(学生回答)刚才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老师就发现一些同学忍不住唱了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随音乐唱歌曲吧。
[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没有按照一句一句的教唱,因为大多数学生对这首歌曲较为熟悉,加之在欣赏MTV时很多学生已经忍不住唱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唱歌想展示自己的的欲望非常强烈,教师强行压制这种欲望也就是压制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这里干脆让孩子们唱起来,一则顺应他们的心理,二则便于教师从孩子们的演唱中找出不足,便于教师下一步的教学。
师:刚才唱了《嘀哩嘀哩》,你认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认为应该用 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呢?引导学生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就像小黄鹂的歌声一样。师范唱后,学生演唱。
[设计意图]:在第一遍演唱的时候,依然有几个学生把前十六分音符唱成了后十六分音符。所以在这里教师再进一步的范唱提示,同时也通过此句范唱来引导学生如何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4.展示春天
(1)小朋友喜欢春天吗?那么你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春天呢?(分组创作:画画、舞蹈、编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反馈
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自己组的作品。
画画的介绍自己画了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春天”来。舞蹈的可以表演给大家看。
编词的,根据自己创编的歌词唱一唱,再鼓励大家一起唱一唱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我认为仅仅学会歌曲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更深层的东西。这首歌曲中三段歌词类比性的写法,便于学生对歌词的创编,加之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也不少,教师更是把精心搜集到的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声、画并茂,强烈的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着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综合能力。
5.总结
小朋友们真棒!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还有许多,小朋友可以通过上网、书籍、搜集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春天里处处有美景,春天带给了我们喜悦、快乐。让我们更加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吧!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实践,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音乐与活动是沟通的,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在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自由。画画、舞蹈、创编歌词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因而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这种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当然,这节课中还有不足之处,教师是否能在教学的难点部分再做深入的讲解,或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容易忘掉,而学习的积极性也将更高。教师对一些重要内容处理的还不够好,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四篇:《嘀哩嘀哩》教学反思
教学通过看图片、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在活动中寻找春天,抓住春天的声音、色彩、节奏、动作,提炼艺术素材。并能在感性上区分歌曲的乐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呢?······”歌曲《嘀哩嘀哩》一开始就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组织了学生开展的“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的一系列探究活动。
学生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找到了春天的特征,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但我在进行歌曲教学的时候,学生们都踊跃地争着要将小组探究的结果告诉大家。通过范唱指导学生进一步用跳跃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最后的歌舞表演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形象生动的歌舞表演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教育理念,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音乐课堂上。在音乐课中进行探究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为了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采用了多种方法,有的上网,有的实地考察,还有的翻阅书籍。
这样,使那些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也在音乐课中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使音乐课不再是单纯的音乐教学,把学习的课堂延伸向了社会。事实也证明学生们唱得特别投入,教学效果也特别好。情感的体验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东西,探究活动与音乐课的结合点也正在这儿。
第五篇:《-嘀哩嘀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嘀哩嘀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三课《嘀哩嘀哩》。教材分析: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反映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寻找春天的足迹、迎接春天的到来。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嘀哩嘀哩》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曲,有的学生已经会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也有一定的能力。针对这首歌曲,最主要的就是运用孩子们感兴趣 设计意图:
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关注学生行为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真情投入和创新参与。教学一开始和学生一起欣赏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春天的气息,然后再进行歌曲教学等教学活动,最后,教师提供多种参与情景、条件使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来创作表现春天。使学生对歌曲、对春天有新的认识,真正体会春天的音乐,春天的快乐。教学目标:
1.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来演唱歌曲《嘀哩嘀哩》。
2.演唱歌曲《嘀哩嘀哩》,感受歌词和旋律的欢乐情绪和孩子们对美丽春天的向往和赞美,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乐段的一、二句)。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1、师: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答案:小雨
2、师: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捉害虫,保庄稼,还是一只报春鸟。答案:小燕子 师:出示图片。
二、学唱歌曲,体味春天的美
同学们学的真像,小黄鹂高兴极了,要带我们一起去找春天!(教师活动:播放歌曲《嘀哩嘀哩》)
刚才我们在欣赏范唱的时候,老师就发现一些同学情不自禁唱了起来,那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吧。
1、朗读歌词
2、师生对唱学习歌曲的第一段。
3、提出要求,进一步巩固。师: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生: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
4、为歌曲命名:
师:唱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名字呢?你能给歌曲起个名字吗? 生:春天在哪里……
5、完整演唱歌曲。
(1)找出二、三段与第一段的不同之处并唱一唱。(2)师弹琴,集体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男女对唱、领唱、边打节奏边唱)
三、创造表演,表现春天的美丽 1、创编歌曲
师:春天呀,除了歌曲中唱的外,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春天的景色,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色吗?来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2、表现歌曲
师:春天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
生:唱歌、跳舞、郊游… 3、课堂小结
师:今天啊我们充分的感受了春天的美丽,老师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春天里处处有美景,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你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更美好的东西。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生动的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懂得了只有保护、爱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情绪都很高涨,但对前十六后八节奏的掌握不够好。一是因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薄弱,之前没有受过训练,二是因为教师表达不够好,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但跟着录音他们能够模仿出来。其次,对于识谱,学生没有基础,音乐知识薄弱,教师弹琴,学生跟不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