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遵纪守法教育教案(上、下)
遵纪守法专题教育
授课教案
(共分上、下两篇)
目 录(上)
第一讲 增强法律意识 自觉学法用法
第一节 法律的基本常识
第二节 学法用法是依法治国、依法治警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消防官兵应做学法用法的模范
第二讲 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三节 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三讲 熟知法律法规 预防违法犯罪
第一节 一般违法行为及处罚 第二节 刑事犯罪及处罚 第三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处罚
第四节 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下)
第四讲 遵守条令条例 严格规范行为
第一节 条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二节 条令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 第三节 违反军队纪律的表现与处分 第四节 全面落实“五条禁令”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
第五讲 认真履行职责 严格依法办事
第一节 依法做好消除监督和灭火救援工作 第二节 依法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讲 树立正确价值观 抵制拜金主义
第一节 金钱与人生 第二节 金钱与职权 第三节 金钱与法纪 第四节 金钱不是万能的第一讲 增强法律意识 自觉学法用法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依法办事,是每位消防官兵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消防部队是要完成保卫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就必须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而法律素质的提高又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止,每名消防官兵都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熟练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做学法用法的模范。
第一节 法律的基本常识
法律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法律的产生及本质特征
(一)法律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和压迫,没有国家,也没有法律。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产生力的不断提高,逐步产生了私有制,才有了奴隶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法律随之产生。
(二)法律的本质特征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只有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才能把本阶级的意志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并由国家定成法律。其目的在于确认、维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 利的社会和社会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法律,也就是必须地要体现工人阶级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用法律来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充分享有的民主权利。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制定法律的两种方式。所谓制定,是指有立法权利的国家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创立法律。所谓认可,是指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把某些已经存在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等用法律形式确认下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的名义发布的,才能被称为法律。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国家强制力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器。法律的强制力,一方面表现在压迫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服从统治阶级的统治;另一方面表现在要求和约束统治阶级内部成员自觉遵守。消防部队担负着保卫国家经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就是国家强制力和法律意志的一种体现。
4、法律是规定人民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
一般地说,规定人们可以做的某种行为,就是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规定人们必须的某种行为或不准做的某种行为则是法律要求人们承担的义务。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立法机关依照立法程序指定的规范性文 件,也包括国家其他家馆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央军委制定的条令条例及公安部和消防部队制定的规章规定等均具有法律效力。
(一)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职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职权和活动原则、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经济制度等。在我国所有法律中,宪法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居于主导地位,其他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二)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及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家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婚姻法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婚姻法包括婚姻家庭关系的原则、结婚的条件和程序、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等内容。这些内容,既涉及婚姻家庭的人身关系,又涉及婚姻家庭的财产关系。婚姻法关系到前家万户、男女老幼的切身利益,是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的准则。在我国的婚姻法中,对军人的婚姻家庭做了特殊保护,其中规定,现役军人 的配偶要求离婚,必须征得军人同意。这有利于部队的稳定和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我国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外,还包括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等。
(四)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公布与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有重要意义。
(五)军事法
军事法是规定国防和军事活动行为准则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任务是保证我国武装力量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顺利地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保证战备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军事法既包括兵役法、军官和士兵服役条例等专门的军事法律、法规,也包括军委指定的条令条例,如纪律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
(六)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体现了江泽民主席“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消防工作在领导、组织、监督、宣传、保障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使社会各方面在同火灾的斗争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坚强的整体,必将对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宪法》录象片)
(一)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由什么人当家作主,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设臵什么样的国家机构等。这些都是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大事,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
(二)从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上看,宪法居于最高地位
人们通常把宪法称为“母法”,把其他法律称为“子法”,这更加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制定其他的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行政发队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想抵触,否则就是无效法律法规。
(三)从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其他法律要求更严格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队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其他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即可。在宪法实施过程中,如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才有这种权利。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录象片)
(一)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指指定比较完备的法律以供遵循。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先决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先后颁布各种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5000多件,初步形式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指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坚持有法必依,一方面,必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既平等的依法享受权利,又平等地依法承担义务;既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又平等地受法律约束。另一方面,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律一经颁布生效,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武装力量和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及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而不得违背法律规定,否则将受到法律惩处。
(三)执法必严
执法必严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执法,一丝不苟地按照法律规定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任何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都要忠实于法律,严格执法,不徇私情,对触犯刑律的任何人都毫无例外地追究刑事责任;严格依法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保证一切公民不受非法侵害;认真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一旦发现办案中的错误,要坚决纠正,防止冤假错案。对执法不严或者包庇、放纵违法犯罪行为的 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任何公民都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四)违法必究
违法必究是指一切公民,不分家庭出身、宗教信仰、职位高低、财产状况,只要违了法、犯了罪,一律应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绝不允许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存在。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动摇的准则,也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保障。坚持违法必究,不仅是执法机关和人员的职责,也是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第二节 学法用法是依法治国、依法治警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和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时常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必须严格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执法队伍,学法用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录象片)
一、学法用法是消防部队只能所能决定的
消防部队既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又是一支公安执法队伍。我们肩负的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完成。比如,进行放火安全检查时,必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规定;担负战备执勤时,就必须严格执行公安消 防部队的执勤条令等法律规定。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消防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艰巨,我们只有努力用法律法规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会依法执勤、依法监督、依法治火,才能更好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学法用法是贯彻依法治警方针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从严治军、依法治军,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内涵,早在1991年,中央军委就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依法治军的方针”。1997年3月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依法治军”,把依法治军的方针写进军事法规。
1979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解放军四总部先后颁布和修订了100多个军事法规,从部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职能,到业务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基层建设、部队一日生活制度等,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而使部队建设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官兵的法律素质,这是建设一支正规化革命部队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法治警是消防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消防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证实现统一思想、统一制度、统一纪律,步调一致地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消防部队。
三、学法用法是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内在要求
消防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战备执勤工作始终处于常备不懈状态,要经得起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考验,坚持依法灭火;
在消防执法过程中,还要经得起情于法、权与法的考验,要做到终于职守、秉公办事,依法监督,依法办事;
消防部队实行“条块结合”的体制,执行任务时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还常常同公安机关的其他警种配合作战,我们必须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大局,搞好配合。这就更要求每一位官兵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既能在高度分散的环境条件下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能自觉灵活地利用法律武器独立处理问题。总之,认真学法用法,掌握法律武器,提高法律素质,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第三节 消防官兵应做学法用法的模范
掌握法律武器对于消防部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每一个官兵都应努力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自觉依法办事,用实际行动做学法、用法的模范。
一、认真学法,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一方面,要熟悉和掌握与我们消防部队执行任务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刑法》、《兵役法》、》《民法》、《婚姻法》、和《消防法》、《警察法》等。
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和掌握部 队政治纪律、群众纪律、火场纪律的基本内容。只有这样认真学法,才能做到知法懂法,为依法完成好各项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觉守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自觉守法,就是要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事,以法律规定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对各项法律法规和条令条理我们都应该严格遵守。无论是在领导还是战友看得见的场合,还是无人注意的场合;无论是对自己有利的时候,还是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有;无论是有人提醒的时候,还是个人独处的时候;无论是自己占理的时候,还是自己受到委屈的时候,都要自觉守法。
三、勇于护法,坚决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第一,有检举、揭发、控告违法犯罪的权利。对于违法犯罪者,不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个人,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民,任何人都可以检举、揭发、控告。
第二,有扭送犯罪分子的权利。法律规定:对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及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追捕的人犯,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执法部门处理。
第三,有作证的义务。法律规定,凡知道案情的人,都有义务实事求实地向司法机关提供可靠的证据,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方面。
第四,在实施正当防卫、制止犯罪的权利。法律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第二讲 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应享有的权利,是通过法律来保障的。每一个公民都应以高度的主人翁姿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的规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一、公民的平等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平等权包括:任何公民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都平等地受法律保护,违法犯罪都应受到法律相应的追究。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物以及在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处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赋予公民的这些权利和自由,是为了便于人民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使的意见和要求,监督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真正当家作主。但是,这此权利的行使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度来进行,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公民个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宪法赋予公民上述权利,是为了保护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参加国家管理,同时也是向官僚主义、不正之风等腐败现象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三、宗教信仰的自由
它的含义是:任何公民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入教的自由,也有退教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对公民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四、人身权利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身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查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废话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和应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权利。人格在法律上表现为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宪法和法律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当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侵犯者停止其侵犯行为;如其不听,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对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三)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即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侵入,不得随意搜查,不得随意查封。司法机关为收集证据、查获罪犯,需要对被告人以及其他可能隐藏罪犯或犯罪证据的住宅进行检查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对于非法搜查和侵入他人住宅的,要依法祝酒法律责任。
(四)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任何公民在政治、社会、家庭、个人生活方面,都可以按照自己 的意愿,用书信、电报、电话等,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见、建议和愿望而不受外来的干涉。任何人都不能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的信件、电报,不能私自偷听别人的电话。如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需对通信进行检查、扣押,应由公安机关或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五、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也是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
(一)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在我国,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相应报酬;同时,劳动又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公民有义务通过劳动为国家创造财富。所以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二)休息权
休息权是劳动者为保护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息和修养的权利。我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节假日休息制、探亲假制等,就是公民享有的休息权的体现。休息权和劳动权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没有劳动权,也就是无所谓休息权;休息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使休息的权利更有物质保障。
(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的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退休人员和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人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为了保护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国家还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鼓励和帮助公民在这房面进行创造性的有益工作。
六、文化教育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
(一)受到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方面教育的权利,包括学龄前儿童有获得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适龄儿童、少年有享受9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成年人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等。
(二)科学研究的自由
任何公民都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对从事科学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三)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是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七、妇女、儿童和婚姻家庭受保护的权利
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行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还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八、华侨、归侨和侨眷受保护的权利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一规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尊严,有利于国际友好往来,有利于激发华侨的爱国热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对国家应当履行的主要责任。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公民义务的核心。维护国家统一,就是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政权统一和主权不被分割。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各民族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友爱合作,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竭诚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积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要自觉地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处处依法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不可侵犯的尊严。保守国家秘密,就要按保密守则坚决做到: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不该看的秘密不看,不该带的秘密不带,不在私人书信中涉及秘密,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不用普通邮电传递秘密,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不私自复制、保存和销毁秘密,不带秘密载体游览或探亲访友。爱护公共财产,坚决同损害公共财产的行为作斗争,不仅 是公民的法律义务,而且是道德义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就是要认真按照生产劳动中的规章制度办事,养成遵守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生活秩序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宪法规定的这些义务,是对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坚决同违反这些义务的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英俊的责任。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权益的义务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维护祖国的安全,就是当祖国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威胁时,要勇于挺身而出,誓死斗争。维护祖国的荣誉,就是要热爱祖国,处处维护祖国的声誉,坚持捍卫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利益,就是当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以祖国利益为重,一切服从祖国的需要;当祖国利益受到损害时,躬屈膝,丧失民族自尊心,丧失人格、国格;出卖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内外勾结走私贩私,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甚至认敌为亲,走上背叛祖国的道路行为,都是应受到法律制裁的犯罪行为。
四、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兵役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忠于祖国、报效祖国应尽的责任,任何逃避、决绝兵役义务的行为,都是可耻的,情节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五、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依法纳税,是爱国守法、支持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自觉履行这一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偷税、漏税、拖税、抗税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公民有权揭发、检举和控告这些违法行为,积极协助国家做好税收工作。
六、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个国家,控制人口增张,实行计划剩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高国家前途、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幸福。因此,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所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把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第三节 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我们国家理,公民享有的广泛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公民所应履行的义务,体现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人翁身份。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我们每一个同志都应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处理号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出现的现象。在剥削阶级社会里,权利和义务是割裂开来的,剥削者只享受权利而不尽的义务,把主要义务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 次改变了权利和义务相割裂的状况。真正做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公民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在权利义务上平等。第二,某些基本权利,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第三,权利和义务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二、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马克思就曾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国家对军人行使公民某些权利作了特殊的规定。比如,现役军人一律不得参加任何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军人不得与外国人结婚,士兵不得在驻地找对象,服役期未满不能结婚等。这些规定是从维护国家和部队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每个同志有应严格遵守。
三、要依法忠实履行义务
依法忠实履行义务,就要树立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宗教的行动准则;就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要热爱本职,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每个同志都应该懂得,我们今天享有的权利,正式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和人民尽义务换来的;我们也只有忠实地依法履行义务,才能保障权利的真正实现。
总之,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模范履行义务,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处理号国家、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从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认真行使的同时,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做一个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好公民、好战士。第三讲 熟知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赞许并要求人民实施有利于国家的行为,禁止人民实施违反国家利益的行为,还指明违反法律规范所招致的法律后果。因此,凡是危害国家和社会,危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一节 一般违法行为及处罚
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最有社会危害性,只是在危害程度和处罚方法上有所不同。所谓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的行为。所谓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轻微违反法律,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还没有达到严重程度的违法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一般违法行为比犯罪行为更为多见。一、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
(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这是反映故意利用各种手段,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机关单位办公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等不能正常进行的;扰乱公园、影剧院、运动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秩序的;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等。
(二)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这是指故意或者由于过失而实施可能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遭受损害,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的;非法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携带或者使用危险品的;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道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移动、故意损毁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覆盖物、标志、范围等。
(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
这是指使用各种手段,侵犯他人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名誉,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实事诽谤他人的;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等。
(四)侵犯公私财务行为
这是指故意地、非法地将国家、集体财务或者公民的私人财务据为己有或者毁坏,尚不狗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务的;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的;敲诈勒索公私财产的;故意损坏公私财务的等;
(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这是指故意违反国家法令,妨害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和妨害社会正常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的行为。例如,明知是赃物而窝藏、销毁、转移的,或者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倒卖车票、船票及 其他票证的;违反政府禁令,吸取鸦片、注射吗啡等毒品的;偷开他人机动车辆的;违反规定,在城镇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影响周围的居民工作或休息,不听制止的等。
(六)违反消防管理行为
这是指违反消防安全法规或过失而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例如,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等。
(七)违反交通管理行为
这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妨碍交通秩序和影响交通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挪用、转借机动车辆牌证、或驾驶证的;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辆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指使、强迫车辆驾驶人员违反交通规则的等。
(八)违反户口或居民身份证管理行为
这是指违反户口管理登记或者身份证法规的行为。例如,冒用他人户口证件、居民身份证的 ;故意涂改户口证件的。
(九)其他行为
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以及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以及其他淫秽物品:尚未构成犯罪的;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尚未构成犯罪的;违反政府规定种植 栗等毒品原植物,尚未构成犯罪的,也都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二、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 对一般违法行为,大多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按其轻重依次分为警告、罚款、拘留三种形式。
(一)警告
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提出告诫,指出危害,从而使行为人认识错误,引起警觉,不再重犯。警告需要由公安机关作出裁决,填写裁决书,除向本人宣布外,副本还要送行为人所在单位和住地派出所,以利于监督改正错误。
(二)罚款
是一种经济制裁,即限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量的货币。罚款的金额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的,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对违反规定种植 栗等毒品原植物的,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制作、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秽录像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可以单处或并处3000以下罚款。
(三)拘留
分治安拘留和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人,依法在一定时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处罚。拘留的时间为1日以上15日以下。受拘留处罚的人,要在限定时间内,到制定的拘留所接受处罚。对抗拒执行的,强制执行。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的伙食费自己承担。三、一般违法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犯罪 错误认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进不了法院”。正确认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错不纠、大错铸就”。一般违法行为往往是犯罪的先导,小错可能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小错发展而来的。小错容易改掉,大错不但造成严重后果,而且难以改正。
第二节 刑事犯罪及处罚
要做到自觉守法、护法、必须学习《刑法》。《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罚》是对犯罪判刑的法律,它是同犯罪现象进行斗争的法律武器。
一、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就是对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的行为。这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既包括法律禁止做的取做了,如杀人、防火、决水、投毒、强奸、抢劫等;也包括法律要求必须做的不去做,如子女拒绝赡养父母,虐待、遗弃父母,公民逃避服兵役义务,抗拒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等。
(二)触犯刑律
也就是触犯了国家刑法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如未婚同居没有明确的规定,但结婚后由与他人结婚,那就犯重婚罪。因为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同居罪,但规定有重婚罪。
(三)必须应受刑罚处罚 对于违反刑罚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犯罪行为,要承担受刑罚处罚的法律责任。这是法律规定的罪严厉的制裁方法。
二、犯罪的种类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和情报罪,资敌罪等。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是指故意或过失实施危害不特定的多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放火罪,失火罪,故意或过失决水罪,投毒罪或过失投毒罪,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存储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丢失枪支罪,交通运输肇事罪,消防责任事故罪等。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为。主要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等。
(五)侵犯财产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收取公私财务,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务的行为。主要包括“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是指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包括: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等。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
是指违反国防法规,侵害国家的国防利益,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平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有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罪,妨碍军事行动罪,破坏武器装备罪,破坏军事设备罪,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罪,冒充军人造谣撞骗罪,徇私接送不合格兵员罪,伪造、变造、买卖或偷窃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等;战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有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服役罪,扰乱军心罪,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拒绝军事征用罪等。
(八)贪污贿赂罪
是反映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沾污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侵犯社会经济关系的行为。主要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最,私分国有财产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介绍贿
赂罪等。
(九)渎职罪
指使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徇私舞弊,危害国家机关 的正常责任活动,指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更大损失的行为。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泄露国家秘密最,徇私招收公务员、学生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徇私枉法罪,徇私建兴、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不征、少征税款罪,非法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及出口退税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等。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指使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抗军令罪,投降敌人罪,作战消极罪,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泄露军事秘密罪,武器装备肇事罪,擅离职守罪,阻碍执行职务罪,军人叛逃罪等。
三、刑罚及其具体运用
刑罚是国家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同行政性,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强制方法相比较,刑罚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强制方法严厉;二是只适用于犯罪分子;三是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四是职能由我家最高立法机关确立。
(一)主刑:
1、管制
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交
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这2是我国刑罚的一项创造。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3年。
2、拘役
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分子自由,并就近强制试行改造的刑罚方法。适用于罪行较轻,但仍需短期关押改造的犯罪分子,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
3、有期徒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自由,实行强迫劳改改造的一种刑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实行强制劳动改造。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发罚最高不能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用于那些罪行特别严重,但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的 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或者在实际上执行10年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得到减刑或者假释的处理。
5、死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成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
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二)附加金
1、罚金
是强制犯罪分子和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罚金数额由人民法院决定。罚金在判决制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免除缴纳。
2、剥夺政治权利
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剥夺终身;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可附加剥夺1年以上5年以下,刑期期满后开始执行;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与管制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3、没收财产
是把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采用强制手段无偿地收归国家的一种刑罚。没收犯罪分子的财产既是为了给他们以必要的惩罚和教育,也是为了经济上剥夺他们借以继续犯罪的物质基础。
四、常见的形式犯罪及处罚
(一)交通肇事罪
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非交通运输人员犯本罪的,也按本罪处罚。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杀人罪
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是侵犯人身权利罪中罪严重的一种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罪
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伤害分为三种情况、轻伤、重伤、伤害致死。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种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四)强奸罪
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行为。包括强奸妇女罪、奸淫幼女罪、犯强奸妇女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奸淫幼女罪的,以强奸论,即不论采取什么手段,也不幼女是否同意,只要和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行为的,就构成此罪,从重处罚。
(五)非法拘禁罪
是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比多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
(六)抢劫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务的行为。犯抢劫罪,情节一般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没收财产。
(七)盗窃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有关法律规定,个人窃取公私财务“数额较大”,一般可以300至500元为起点,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可以600元为起点。犯盗窃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八)贪污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犯贪污罪的,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处无情徒刑,并处没收财产论坛五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九)受贿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犯受贿罪的,依照贪污罪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同时刑罚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犯受贿罪,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消防部队担负着保卫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消防官兵一旦违反了自己应所履行的职责,情节严重的,节是对人民的犯罪,必须依法予以惩处。
一、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构成
(一)犯罪人必须是军人
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其具有军(警)籍的学员。执行军事任务的 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以军人论。
(二)必须是违反了军人职责
所谓军人职责,是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规定
的不同职务军人担负的责任。违反军人职责,即包括违反全军人员应共同遵守的一般职责,如士兵职责、军官职责和首长职责,也包括违反在不同岗位、执行不同任务、担任专门工作的军人应当履行的具体职责和专业职责。
(三)必须是危害了国家的军事利益
国家的军事利益,是指国家在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队物质保障、军事机密、军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利益。危害国家的军事利益,是军人违反职责罪区别于刑法分则其他各类犯罪罪本质的特征。
(四)必须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军人违反职责的表现和程度不同,给我家的军事利益造成的危害也不同,至有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以上四个条件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条都不能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犯罪。
二、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种类及处罚
根据军人担负的职责不同和犯罪行为侵害国家军事利益的侧重点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种类和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危害国防安全、妨害作战秩序、危害军队战斗力物质基础、妨害部队管理秩序四大类二十九种。
(一)军人叛逃罪
是指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 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背叛祖国和民族的叛逃行为,不仅在我国、我军,在任何国家都是罪可耻的。消防官兵要永远把国家和民族的利
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么复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都要保持鉴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革命情操,绝不能做背叛祖国和人民的千古罪人。
(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是指为外国或者境外地区的各类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军事秘密,或非法通过口头、文字等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军事秘密擅自提供或者泄露给境外机构、组织和人员的犯罪行为。我们一定要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抵制金钱、美色等形形色色色的诱惑,严格遵守军委和公安部关于与境外人员交往的有关规定,不做危害国家军事秘密的任何事情。
(三)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刑法规定,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广大消防官兵一定要强化保密观念,自觉按保密法规、规章和制度办事,不泄露任何秘密。
(四)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
是指军人采取秘密窃取或乘人不备、公然抢夺的方法,非法占有部队在编的、正在使用的以及储存备用的无情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行为。消防官兵绝不能为贪图金钱或处于泄私愤、图报复等动机而以身试法。同时还应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同盗窃、抢劫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五)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
是指违反我军武器装备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定,未经有权机关的批准,擅自将部队的武器装备出售给他人、送给他人或者与他人交换其他物品的行为。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不仅削弱部队战斗力,影响各项任务的完成,还会给部队和社会安全带来危害。消防官兵要严格遵守武器装备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各级主官和武器装备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员,要切实增强法纪观念,绝不能为本单位、本部门的局部利益或者个人的私利,出卖、转让武器装备。
(六)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是指军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每一名消防官兵都要强化组织纪律观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出于个人恩怨,感情用事,为泄私愤、图报复无端滋事,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
(七)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
是指指婚人员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其他人员,超越规定的职权范围,不正当地使用权利,命令。强制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无论出于什么机动,指挥人员指使部属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军队条令、条例所禁止的违反职责的活动,都是错误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严格遵守军委和公安部的规定,未经批准,绝不能指派部属为地方单位和人员从事保卫、保安和劳务等活动。
(八)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
是指违反我军房地产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未经有权机关依法审
批,以牟利为目的,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情节严重的行为。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不仅侵害了国防资产的所有权,还会导致军事设施被毁坏。军事秘密被泄露等严重后果。各级主管人员和负有房地产管理职责的人员,要增强法纪观念,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使用号军队房地产,绝不能擅自出卖或转让。
(九)逃离部队罪
是指违反兵役法规,擅自部队离开,或请假离队后逾期不归,或工作调动以及学员分配离开原单位拒不到新单位报到,情节严重的行为。消防战士从跨如警营的那一天起,就要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要有敢于吃苦,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用于献身的思想准备;还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和部队的纪律,绝不能自行其是,甚至逃离部队。
(十)虐待部属罪
是指有权指挥他人的军人,滥用职权,虐待部属,情节恶劣,致人重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各级领只有关心、爱护、体贴部属的义务,没有虐待部属的权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滥用职权,虐待部属。部属如果受到虐待,应向上级领导和机关控告和申诉,但不能感情用事,以违法对违法,进行报复。
(十一)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军人违反职责罪还有:投降敌人罪,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违令作战消极罪,战时违抗命令罪,战时临阵逃脱罪,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故意隐瞒、谎报军情和拒传、假传军令罪,战时造谣惑众罪,四方俘虏罪,虐待俘虏罪,41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遗弃武器装备罪,武器装备肇事罪等。
三、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处罚原则
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损害国家尊严和军队声誉,危害国防和军事利益,决不能姑息放纵。依法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处罚原则是:军法从严、战时从严、特殊人员从严、酌情从宽。
(一)军法从严的原则
军人的地位、作用和使命,决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的某些犯罪与其他公民同类性质的犯罪相比,往往危害更大,因此在处罚上必须从严。从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行为对普通公民来讲不是犯罪,而对军人则属于犯罪,如投降敌人罪,虐待俘虏罪等;二是同样的犯罪,有的对军人处罚更严厉。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罪高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军人犯叛逃罪的,最高处死刑。
(二)战时从严的原则
所谓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斗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或者处臵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也以战时论。军人在战时违反职责的犯罪,往往会影响战争的局部或全局,影响履行军队使命,比平时性质更严重、危害更大。因此,刑法中军人违反职责最规定,战时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从严处罚。
(三)特殊人员从严的原则
军人违反特殊职责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更加严重,所以对特殊人员违反职责应从严惩处。如一般军人对处于危险中的友邻部队见危不救的,不构成军人违反职责最,而指挥人原则可构成拒不救援友邻部队
罪。类似情况还有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擅离职守、玩忽职守的,首长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活动的,或者虐待部属的等。
(四)酌情从宽的原则
对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惩处,既有从严的一面,又有宽大的一面,体现了严中有宽、宽严结合的原则。如规定军人违反职责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只按军纪处理。在战时,对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害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第四节 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公安消防机构担负这对消防公职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处于这一特殊而重要岗位的消防官兵,了解掌握必须准手的法律规范,明确违反这些法律规范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对于依法、文明、公正地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减少或避免为违法犯罪是十分重要的。
一、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一般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一)滥用职权行为
1、明知某项消防设计和 建筑工程不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而利用职权予以通过审核、验收、或者对应当依法审核、验收
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审核、验收;
2、明知某个消防产品、消防施工单位不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或不具备消防施工条件,而利用职权予以质量、资格认可,或者对依法应予质量、资格认可的消防产品、消防施工单位,故意拖延,不予认可;
3、明知某个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销售单位不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要求,而利用职权予以验收通过,或者对依法应予验收通过的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单位,故意拖延,不予验收通过,等等。
(二)玩忽职守行为
主要是指已经发现某处存在火灾隐患,但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改正,或者对火灾隐患督促整改不力,致使火灾发生,给我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等行为。
(三)徐私舞弊行为
主要是指利用职务之便,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等行为。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
二、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
(一)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一般违法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损失,但情节比较轻微,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应给予行政处分。
(二)对公安消防机构的现役军人,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
条令》,按其情节轻重,一次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级)或者降衔(级)、撤职、开出军籍的行政处分。
(三)对公安消防机构的人民警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的有关规定,按其情节严重,一次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开出的行政处分,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的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四)处分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其职务,级别由有审批权的机关决定。受处分人认为给自己处分不当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提出申诉。
(五)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在消防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国家和人民利造成了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形式责任。
第四讲 遵守条令条例严格规范行为
本条令条例是军队建设的法规,也是全体军人的行为准则。对于每个军人来讲,他是伴随整个军旅生涯的行为规范;对于整个军队来说,它具有统一全军意志和行动、把千军万马凝结成钢铁般整体的巨大功能。消防官兵遵纪守法,就必须严格遵守条令条例。
第一节 条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作为“军中法典”的条令条例,从广义上讲,既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军官军衔条例、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等法规,又包括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军委各总部办法的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和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警备条令、保密条例等法规,也包括消防部队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条令等法规。在这些条令条例中,与我们消防部队联系比较紧密的主要有:
一、主要内容
(一)三大条令(三大条令录像片)
即1997年10月江主席签发颁布的新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2002年3月修改。《内务条令》规定了士兵职责、军官职责、首长职责等全军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一般职责。部队管理中上下级关系、军容风纪、一日生活、内务卫生等,依据的是《内务条令》;遵守纪律、实施奖惩等,依据的是《纪律条令》;队列动作、46 队伍队形、队形指挥等,依据的是《队列条令》。三大条令是我军的基本 法规,是治军的基本依据,是全体消防官兵的行为准则。
(二)执勤、训练条令条例
军事训练条例、战备制度规定和各种战斗条令,对各级各类人员掌握军事技术、执行战备勤务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消防部队结合职能任务制定的《执勤条令》、《训练业务大纲》等,都是实施正规化训练,建立良好的战备、训练秩序,提高部队战斗力,完成执勤和训练任务的依据。
(三)政治工作条令条例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内务条令和政治工作条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为了激励官兵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习武,英勇杀敌,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还颁布了战时立功条例等。
(四)后勤保障条例
大家天天接触到的食堂建设、卫生防病工作等,就是依据后勤工作条例、基层后勤管理暂行规定等进行的。
二、主要特点
(一)规范性
规范性就是高度集中统一性。列宁曾经说过:“任何大机器工业——即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源泉和基础————都是求无条件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的共同工作”。我国古代兵家曾说:”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
乱则行乃明。”诸葛亮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这些治军古训,都深刻地揭示了靠严明的纪律控制,部队秩序就不会混乱,就能打胜仗的道理。
(二)强制性
强制性体现了条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条令条例与国家具有同等的效力,在军队内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一经颁发,全军无论从将军到士兵,从领导机关到基层中队,条令条例就是“军中法典”,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条令条例是重要的军事法律的意识。
第二节 条令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
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部队长期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是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服务的,也是锻造合格军人的保证。
一、坚持根本
就是坚持党和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江泽民主席签发颁布的新的共同条令,继承了我军历代条令的精髓,以立法的形式,把保证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贯彻体现在具体规定之中;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作为合格军人的首要条件;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我军的最高纪律,作为各级首长
的第一要则。
二、忠于职守
就是牢记军人的责任和义务,忠实地履行条令条例赋予的职责。消防事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每一个人都要认清,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自觉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重于职守,各尽其责,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正规秩序
就是按条令条例实施正规化管理,严格规范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消防部队由于履行职能任务的特殊需要,其体制结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以及高度的分散性、与地方联系的广泛性,都决定了必须加强正规化建设。只有严格遵守条令条例,才能培养部队高度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纪律性,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四、严明纪律
就是一丝不苟地执行纪律,严肃公正地维护纪律。无论是养兵、带兵,还是练兵、用兵,都离不开纪律规范。拿破伦曾描写过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兵,和当时最善单个格斗但缺乏纪律的马木留克兵之间的战斗情况。他写到: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都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这就告诉我们,通过严格的组织的组织纪律而
成的合力,它已不是单个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体能力的综合放大。
五、树立形象
就是严格按照条令规范言行举止,做到警容严整,举止端正,文明礼貌,秩序正规。良好的形象是军人仪表、纪律、作风、文化素养和军队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消防部队建设的重要窗口。我们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就要时刻注意塑造军人的良好形象,做到有损军人形象的化不说,有损军人形象的事不做,树立消防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第三节 违反军队纪律的表现与处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是规定军人行为准则的重要军事行政法规,是维护军队纪律。实施行政奖惩的依据。
一、违反军队纪律的表现
1、散步有政治性错误的言论,撰写、编著、出版有政治性问题的文章、著作,参加军队禁止的政治性组织或者政治性活动;
2、作战消极,临阵畏缩,贻误战机;
3、战时故意侵犯居民利益;
4、不执行上级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5、消极怠工,无故不参加学习、工作、训练和执勤纪和军人行为规范的规定:
6、工作失职,造成损失;
第二篇:遵纪守法教育
遵纪守法教育
授课人:齐伟国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依靠法律来维护一种安定的社会秩序,来制约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的学习法律知识,自觉的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们要以遵纪守法为荣,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
“法律”可以说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平。当某人被证据确凿地证明有罪或无罪的时候,法律就得到了体现,正义就得到了伸张。“法”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律”是具体的规则,条文。“法”、“律”结合起来,组成了这个社会中神圣的词语。古罗马的西塞罗曾在《论法律》中说道:“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法律在这个社会中是一种权威,人们需要参照它来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温暖的家,他们的利益在这里得到了保障,他们权利在这里得到了自由;法律更是一条粗大的铁链,它紧紧地绑住犯罪分子,让他们无法在这个社会中胡作非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同样也会进一步完善,因为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是要依靠法律才能稳步的前进。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学法,懂法,用法,不犯法。才能像法国的泰〃德萨米在《共有法典》中说的那样:“这些神圣的法律,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我们的神经里,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并同我们共呼吸;它们是我们的生存,特别是我们的幸福所必需的。”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一个国家即使经济实力再强,假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遵纪守法的国民,仍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们离真正的“强盛”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普法教育也搞了多年,但实事求是地讲,“遵纪守法”四个字还远没有成为所有公民的自觉行动。应该说,我们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虽然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尚需时日,但却并不缺少建立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传承。
民众对法纪是忠诚的,他们甚至希望像苏格拉底那样用生命去追随自己心中神圣的法律。古希腊雅典的“当权者”以对神不敬等罪名逮捕了苏格拉底并判他极刑。临刑前,他的弟子们决定帮他越狱,而且一切都准备妥当。但苏格拉底却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既然法律判处我极刑,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遵守。” 苏格拉底最终带着对法纪的忠诚含笑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思想却流芳百世。
在大多数国人来看,苏格拉底确实有点迂腐,既然法纪本身不公正,那为什么还要服从呢?有人认为,由于人们的道德准则与正义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也就必然存在意见分歧与矛盾。因而,为了建立良好社会秩序,人人都应当遵纪守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中国,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制定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基本意志,我们更应当自觉遵守和维护。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不仅经济实力足够强大了,而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也真正成为一种被全社会广泛认同、自觉追求的公共时尚时,中华民族的实力才能软硬兼备,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遵从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尚之举,必将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同。这应该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所追求的荣誉所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倘若没有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十年“文革”,社会**,民主与法制遭到疯狂践踏,党纪、政纪、军纪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荡然无存,正常生产、生活无法进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就连国家主席的人身自由与生存权利也得不到基本保证。这种“史无前例”的混乱无序状况,破坏了社会的安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教训极其惨痛而深刻。今天,我们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进一步告诫人们,无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军队,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须臾不可没了法纪的规范,须臾不可乱了正常的秩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在民主法治的背景下,违法乱纪就是践踏民意,危害社会。有人似乎觉得违法乱纪可以捡便宜、捞好处,所以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甚至沾沾自喜于钻一下法纪的空子。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玩火行为。那些最终被绳之以法的人,在最初都毫无例外地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可以超越于恢恢法网,乃至为自己的违背法纪而骄傲。当正义的宣判来临之际,他们才开始悔恨、自责,留下了多少以警后人的教训!如果当初多一点遵纪守法的光荣感,少一点违法不遵的行为;多一点违法乱纪的耻辱感,少一点违法乱纪的侥幸心,又何至于此!
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名字叫《第三个答案》,主要讲的是黑牛作为一名司机,当撞了人怎么办。他的三舅问他如果撞了人怎么办?黑牛说要么救人,要么逃跑。三舅否定了他说的两个答案,三舅告诉他第三个答案是把车往后倒,再叫警察来处理。果然有一天,黑牛撞了一个农民,人就在他车底下,如果倒车,肯定把人压成肉饼。黑牛是个老实人,他把人送去了医院。整篇故事都用了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词语来修饰。但它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却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人心。有一个地方让我十分地感动。那就是黑牛自己最后说的一句话“老叔,我不想给自己的良心背一辈子的债,我宁愿给你背一辈子的债¨¨¨永远都不会错!”说得多好呀!宁愿背一辈子的债务,也不愿意做一个不遵纪守法的人。这是为什么呀?这肯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情,如果他像其他的司机一样,撞了人就逃之夭夭,想着怎么样才能摆脱这件事情,想着怎么样才能毁灭证据,让这桩宗罪不降临到自己的头上,盼望着警察们能够把它忘掉。这是多么可悲啊!自己做了错事都不敢承认,就这么白白的失去了多少条无辜的生命。虽说黑牛也没有多少文化,不能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但他却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恪守自己的职责,做自己该做的事。他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称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是呀,只要凭着自己那颗遵纪守法的心,去选择一个答案就永远都不会错。遵纪守法,每个人都会说,但为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够真真正正做到呢?那就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要求太松、太不严格了。如今有许多不合法的公民。他们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去做那些下三烂的勾当,破坏合法公民的生活质量。还有许许多多的司机,撞了人之后,把车开得飞快,让自己能够更快的逃离案发现场。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够自己站出来承认自己犯下的过错呢?就算你躲得了初一,你躲得了十五吗?
总之,只有遵纪守法才能获得自由。法纪不仅反映人民的意愿,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总结,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纪守法是遵从规律的表现,是聪明睿智的表现。马克思曾经讲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逆法而动,越规而行,不是什么勇敢的举动,恰恰是无知和愚昧的表现。这种无视实践经验、无视客观规律的行为,绝不会带来什么好的后果,终究难逃客观规律的制裁。例如有人对交通法规毫不在意,任意穿行。当灾难降临时,既贻害自己,也贻害他人,留给人们的绝不是对英雄行为的扼腕痛惜,而是对冥顽落后的鄙视和警示。
第三篇:上和下教案
上和下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和下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和下教案1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2、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动物玩具若干个,小架子(上、下两层)1个,苹果树挂图一幅,苹果卡片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演示法、操作法教幼儿辨别上、下。
1、展示小架子,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鸡放在下面)。
3、自由取玩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二)用游戏法辨别上下
出示苹果树及苹果,组织幼儿做游戏。苹果树上结苹果(请小朋友把苹果粘贴到苹果树上),苹果熟了(请小朋友将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三)看图《小动物藏在哪儿》教师让幼儿看用书上的图,说一说小动物都藏在哪儿,如:小猫藏在桌子下面等。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上和下教案2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1-47]上下
2.课件-照片:苹果树
3.乐趣练习:寻找隐藏的画
教学具图片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课件演示,教幼儿辨别上、下。
说一说。
(1)小桌子的上边有什么?
(小桌子上边有小熊,有钟表)
(2)小桌子的下边有什么?
(小桌子的下边有小汽车,有照相机)
二、摆一摆
1.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
(1)请你把雪花片放在桌子上边。
(2)请你把积木放在桌子下边
(3)请你把小动物玩具放在桌子下边
(4)请你找一个水果玩具放在桌子上边
2.幼儿自由取玩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三、游戏法辨别上下
1.照片演示:苹果树
(1)苹果树上长了很多的苹果,我们摘下一个好吗?
(教师右手演示动作从树上往下摘,左手出示苹果。)
瞧!摘下来了。
(2)我们再摘一个好吗?
(调动幼儿的兴趣)
2.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树上摘下来了,谁想尝一尝呀?
教师把苹果切开,请幼儿品尝。
四、知识拓展
图片-寻找隐藏的画
大树山藏着5个小动物,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上和下教案3教材分析:
1、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内容选择体现儿童已有生活经历,如:交叉路口红绿灯、家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拍手游戏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数学学习活动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活动中进行,在游戏中思考,在生活中运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3、体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教学中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去实践,去应用。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上下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确定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初步感受上、下、前、后方位的相对性。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课本,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游戏导入,感知上、下、前、后:
大家根据教师的口令做游戏好吗?(教师发口令,学生动手做游戏,感知上、下、前、后)大家喜欢做这样的游戏吗?喜欢的请举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问题:
(1)学习这节课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的帮助?
(2)怎样才能正确很快区分上、下、前、后呢?
(3)学习这节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出示课本第1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的南京大桥,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二)出示自探提示:
(1)图上都画有哪些物体?
(2)汽车在火车的什么面?
(3)火车在汽车的什么面?
(4)汽车在轮船的什么面?
(5)轮船在火车的什么面?
(6)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先引导学生看图,独立探究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的问题(5、6),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如果合作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组织全班学生共同解决。
3、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
4、反馈练习
(1)简单应用。出示教学模具,让学生说位置,说意义。
做一做第1题。
(2)趣味应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观察周围情况,用上、下,前、后说明问题。指名说出自己的前后都有哪些同学?
趣味测试:
(1)小明的前面是小英,小英的前面是小明,两人怎么站?
(2)小明的后面是小英,小英的后面也是小明,两人又怎么站?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已解决?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学了这节课还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2、怎样才能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
3、怎样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上、下、前、后说一句话,讲一讲教室里(或校园中)一件物品的位置吗?
2、请你画一画:先画一个三角形,在它的下面画圆,在它的上面画长方形,在它的前面画五角星,在它的后面画正方形。
3、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本节课上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4、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汽车在轮船的上面,轮船在火车的下面。
李林在王英的前面,王英在李林的后面。
张宁在李林的后面,王英在张宁的前面。
第四篇:遵纪守法教案
《遵纪守法》教案
西平镇庄家湾小学李芬娥
一、教学的内容:小学五年级《生命 生存 生活》中“生存教育”单元中的第二课《遵纪守法》
二、教学目标:
1、体验规则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规则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规则。
2、感受和了解规则、法律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重要性。
3、初步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活动的规则和学校的纪律等。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必须学会遵纪守法,不能我行我素,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交流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传递文具盒”的游戏活动,看哪个组的同学最先传完。
游戏结束后,请同学说说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生:此项活动不公平,不合理。因为每个组的学生数不一样。
师:对呀,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那么连一个小小的游戏都不能做到公平、合理。可见,“规则”是多么重要啊!
(二)、分组研究,寻找规则。
生活中、学校里处处有规则。
上课时我们应该怎样?
校园活动中应该怎样?
上下楼梯应该怎样?
回家的路上应该怎样„„
(三)、汇报展示、多元评价
结合课文插图提示
(四)、提升理解,达成共识
1、大海事件的教训
大海在马路中骑自行车导致油罐车爆炸,引发森林大火,导致化学药品泄漏,严重污染河水,致使方圆百里的生活用水困难。
这是大海同学不遵守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各方面的规则。
2、如果你是叶紫应该怎样做?
应该严格遵守城市生活的规则,尽量适应城市生活。
3、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生活中的规则。
五、感受国家的规则(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规范了所有人的行为,国家的所有公民都要遵守它。
举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及相关法律,任何单位在制定相关法规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视为无效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岐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人;禁止溺婴、弃婴。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等。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
六、课外延伸,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讨论
校园活动中:
应该严格遵守活动规则
1、上课或活动时:
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严格按学校要求来学习和生活,严格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定„„
2、上下楼梯时:
靠右行、不拥挤、不从事各种危险的活动„„
3、阅览室学习时:
要保持安静,爱护书籍,严格遵守阅览室的管理制度„„。
4、上自习、听广播时:
不能大声喧哗,应该专心致志地学习,认真做好各种笔记,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讨论„„
校外活动时必须注意各种安全,注意严格遵守活动章程和规定。横穿马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安全,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
小结: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五篇:遵纪守法教育
新店坪中学第三周国旗下的讲话
———遵纪守法,法制教育
演讲人:龙绍江
各位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同学们:当文明学生,做守法公民,接受健康的思想,并时刻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监督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前提。我们应该懂得,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我们的行为,可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更应该懂得,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学习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才能分辩是非,识别善恶;只有学法,才能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调查表明:学生中认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到一成;认为遇到不法伤害、被敲诈几块钱是小事不必计较的近一半。这不能不给我们深刻警示。当学生被敲诈、殴打,他们本应理直气壮地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伸张正义,可是,他们都不懂得法律知识,或忍气吞声,或采取极端措施报复,有时糊里糊涂走上犯罪道路。
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法律的义务和责任来遵守法律,要合乎道德规范,只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奋刻苦、奋勇拼搏,体现自身价值。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履行学生的一日常规,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格遵守。因为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自己应明确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增强法制意识。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因小事激化同学矛盾,双方要退让一步,积极化解矛盾,双方应该冷静地处理,而不能说一些刺激性的话语、做一些挑逗性的动作而激化矛盾,更不应该大打出手,造成严重的违纪现象。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我们都应坚决制止,决不含糊。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一起学法、知法、守法。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去净化身边的丑恶,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共建人类的文明,共创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