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享受遵纪守法下的自由
遵纪守法,远离犯罪
摘要: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校验正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的准则和规范。记得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也想说:“以法为鉴,可以享自由。”作为新时期中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都应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牢固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在法律下享受自由,防止自己走上犯罪道路。关键字:遵纪守法
犯罪
自由
一、遵纪守法与犯罪
(一)何为遵纪守法
1、概念: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2、基本要求:
(1)知法,通过学习了解相关法律,增强法制意识;
(2)懂法,初步了解《宪法》、《民法》、《刑法》中与青少年紧密相关的内容;
(3)守法,遵纪守法,做个文明公民,同时会用法护法,维护正当权益。
(二)何为犯罪
1、概念:
简单的说,犯罪就是违反我国的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包括实际造成的危害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两个方面。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构成犯罪,只有违反刑法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有的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法规和民事法律,相对犯罪而言,社会危害性较小,但一样要受到民事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裁。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犯罪总是从一般违法开始,一个人一旦走上违法道路,就有可能越陷越深,以致不能自拔。
第三,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是国家惩罚犯罪行为最严厉的强制手段。某一行为触犯了刑法,那么就应当用刑罚的方法加以制裁。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下面我将简单介绍犯罪构成,也就是犯罪成立的法定条件。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那就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的客观方面。举例说明: 张三故意杀害李四:犯罪主体就是张三,犯罪客体是李四的生命权,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张三的故意,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张三杀人的行为。具备这四个要件就可以认定张三犯了故意杀人罪。
(三)遵纪守法与犯罪的关系 谈到遵纪守法与犯罪的关系就不得不谈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由。“自由”一词想必对于你来说并不陌生把。当代社会很多人都很重视自由,但也常常高呼他们很不自由。那么,我想问那些人,你们所谓的自由到底是什么呢?是为所欲为?还是不受限制?抑或是凡事顺心,没有阻碍?如果是这样,那我想这种自由只会导致社会犯罪的不断出现和社会的不稳定,最终也威胁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吧。
“自由”一词是在古希腊时代,是其奴隶制时期的专有名词,它是因为奴隶制的存在而相对存在的,但在今天这个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奴隶制早已一去不复返,为什么自由的呼声仍是不曾停止过呢?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赋予了自由更广阔的定义吧。当然,关于“自由”的定义纷繁复杂,谁也无法给出精准的定义。在这里,我们姑且以哈耶克对“自由”的诠释为准吧。在他看来,自由是一种免于强制的状态,是一种文明的产物,而不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自由即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自由“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对自由的唯一侵犯就是别人的强制。”自由要求允许个人追求他自己的目标;所谓自由的人,是一个在和平年代不再受其共同体的共同目标来束缚的人。
而遵纪守法首先必须是有法可依。那么法律在这其中有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对此,哈耶克的理解是“法律是自由的科学”,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法律将主要以禁令组成,这些禁令确定所有个人的私人空间的界限,因为这涉及的是保护规则,所以法律规定的应该是行为界限。”
简而言之,“自由”,并非意味这我们可以为所欲为,而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免于受到来自他人专断意志的强制。法律保护我们不受到他人专断意志的强制,即我们拥有自由权利,法律也使得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专断意志去强制他人以侵害他人正当合法的权利和自由权利,否则会受到惩罚,严重者就构成了犯罪,即法律保障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自由权利。
二、遵纪守法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全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历史进步的体现。而且,纪律和法律也是为了维护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与有些盲目的自由崇拜者的观点恰恰相反,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法律或其他一切事物的限制。相反地,社会越发展,文明程度越提高,法律法规也就需要越完善,法治观念也就更要加强。
党有党纪,国有国法。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是对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法制保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全体公民自觉地将遵纪守法视为自身最首要的品质,才能确保和谐社会美好愿望的真正实现。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首先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从内心深处接受法律约束,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你的行为是否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妨碍社会秩序,把握好这一原则就能够不犯错或少犯错。法纪不仅反映人民的意愿,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总结,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纪守法是遵从规律的表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的社会活动受法律影响越来越广泛,法律已经成了人们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把学习法律常识,把学法、用法、守法作为自己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只有人人守法,依法办事,才能减少违法犯罪,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才能稳步实现。
三、如何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要求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学习法律知识,不仅学生要学,老师也要学,不仅公务员要学,其他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学,要把法律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做表面文章。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更加重要。他们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他们知法、守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有关数据也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有增长趋势,而其中尤以大学生犯罪引起更多关注,社会影响也更恶劣。这说明了对青少年,尤其是对大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俗话说:“欲除其害,必究其因”。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与不良青少年交往,带来不良行为习惯。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扣几分罢了,扣几分无所谓,离开除学籍甚远。有此想法是十分不好的。习惯成自然,小事变大事,违纪就会逐步变成违法,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有个别学生追求个性化,认为被学校规矩束缚着,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干了一些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潇洒,这也许是青少年这个阶段的叛逆心理所致,有的同学认为,讲法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法律的约束。这种看法很明显是错误的,因为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遵纪守法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1、大学生自身。很多大学生犯罪是因为自控能力差、压抑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排解、心理发展不成熟等。对此,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学习,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大学生应做到正确面对经济方面的差距,积极应对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经,遇事不冲动,思考问题不偏执,培养成熟的心态,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个公民的我们首先应该积极主动树立法制观念。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不是盲目跟风,鼓吹“读书无用论”。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应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2、学校。很多人认为学校便是读书的地方,其实这是十分狭隘的。学校最为基本的职责其实是育人。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课堂上正规课本进行传授法律知识,掌握理论知识,再通过课外开展一些专题讲座,进行法制宣传,让同学们端正思想,提高法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但切记:这项工作不能只搞表面形式,要实实在在做下去,落到实处。
3、家庭。通过很多案例我们都可以发现:学生犯罪与其家庭环境有着莫大的联系。有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有犯罪的情况,那么孩子将来犯罪的几率也会增加很多。因此,父母应该以身示范,自觉做到遵纪守法,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孩子的方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和孩子交流。如果可以,也可以从小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4、社会也应营造遵纪守法的大环境。为此,政府应当采取三项强有力措施加强和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法制、法律意识观念。一是利用现有的各级组织、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等各种组织学习法律,宣传法律,使人们树立起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二是利用电视,收音机,广告等现代媒体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使法律知识,概念,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个公民心中。三是教育部门要单列制定编写法律知识进课堂的教材,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实施终身学法的体制机制。让每代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都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用法。四是要切实加强监督力度,杜绝腐败。中国自古就有相互牵制,互相监督的先例。如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今天我们也应充分吸取先人的智慧,坚持监督不能只靠一个部门,而应建立起基于群众及更层次人员的多重监督。使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难逃法网,做到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绝不姑息。
四、结束语
曾有这么一幅漫画:一只鱼儿终日只能在水中,它心想:要是没有水的约束,那该多自由啊!于是鱼儿就来到了岸上,可是没过多久,鱼儿就因为缺氧而死亡,永远失去了自由。这幅漫画很生动地说明了:只有做到遵纪守法,我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遵纪守法,远离犯罪,让我们的青春在自由中自在地过吧。
参考资料
[1]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12月 [2] 2012年法制考试参考答案
第二篇:遵纪守法,珍视自由
遵纪守法,珍视自由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倘若没有纪律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
什么叫遵纪守法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有关纪律,依法办事,严格恪守法律规范就叫遵纪守法。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走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因此,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此外,纪律限制自由,又保护自由。如当你走进教室时,里面静悄悄的,大家都正埋头读书,只能听到偶尔翻书的声音。对于想学习的同学来说,这一片宁静多么宝贵!因为人人都遵守规则,大家可以享受这不受干扰的自由。若有人不守纪律,高声谈笑,这自由就消失了。
当前在我们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行为,这里所指的不良行为是指违反纪律的行为。例如:无视学校的校纪、校规拉帮结派、打架斗殴;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带手机、谈恋爱;看不健康刊物及音像;吸烟、酗酒;夜不归宿、外出上网等。以上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影响学校、家庭、社会,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求学生必须引以为鉴,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知荣辱,明是非。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使自已健康成长。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在学校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校纪校规,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要注意交友。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人们交际互相影响的道理,交一个好朋友,得益匪浅,成为良师益友;交一个不好朋友,会危害无穷。我们应该认真选择朋友。
3、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即不断提高识别是非的能力。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是很有吸引力的,但那里也是很危险的地方。网吧容易使人上瘾入迷而不能自拔,里面有些内容也是不健康的,因此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4、要把精力全部放到学习上。“要去除杂草,必先种上庄稼”,将学习放于首位,心无旁骛地学习,自然就会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
要让学生明白:高二年级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从教学内容来看,高二的教学内容要占高考的一半左右;从年级地位来看,高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过去的半个学期,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前400名保优率190℅,前800名保优率170℅。成绩只属于过去,应让暂时取得了较好成绩的学生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力戒浮躁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对于正处于成绩提升阶段的学生,要让他们明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坚持不懈的付出才有更丰厚的回报。高中二年级是长跑的中段,也是最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每位高二学生要认准方向,建立大苦乐观,耐得住寂寞,默默地为自己加油,拚力前行。
再请记住:去做比做好更重要!让我们奋战50天,在年终模块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回报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高二级部
2012-12-09
第三篇:遵纪守法教育教案(上、下)
遵纪守法专题教育
授课教案
(共分上、下两篇)
目 录(上)
第一讲 增强法律意识 自觉学法用法
第一节 法律的基本常识
第二节 学法用法是依法治国、依法治警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消防官兵应做学法用法的模范
第二讲 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三节 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三讲 熟知法律法规 预防违法犯罪
第一节 一般违法行为及处罚 第二节 刑事犯罪及处罚 第三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处罚
第四节 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下)
第四讲 遵守条令条例 严格规范行为
第一节 条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二节 条令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 第三节 违反军队纪律的表现与处分 第四节 全面落实“五条禁令”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
第五讲 认真履行职责 严格依法办事
第一节 依法做好消除监督和灭火救援工作 第二节 依法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讲 树立正确价值观 抵制拜金主义
第一节 金钱与人生 第二节 金钱与职权 第三节 金钱与法纪 第四节 金钱不是万能的第一讲 增强法律意识 自觉学法用法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依法办事,是每位消防官兵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消防部队是要完成保卫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就必须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而法律素质的提高又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止,每名消防官兵都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熟练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做学法用法的模范。
第一节 法律的基本常识
法律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法律的产生及本质特征
(一)法律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和压迫,没有国家,也没有法律。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产生力的不断提高,逐步产生了私有制,才有了奴隶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法律随之产生。
(二)法律的本质特征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只有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才能把本阶级的意志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并由国家定成法律。其目的在于确认、维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 利的社会和社会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法律,也就是必须地要体现工人阶级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用法律来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充分享有的民主权利。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制定法律的两种方式。所谓制定,是指有立法权利的国家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创立法律。所谓认可,是指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把某些已经存在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等用法律形式确认下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的名义发布的,才能被称为法律。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国家强制力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器。法律的强制力,一方面表现在压迫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服从统治阶级的统治;另一方面表现在要求和约束统治阶级内部成员自觉遵守。消防部队担负着保卫国家经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就是国家强制力和法律意志的一种体现。
4、法律是规定人民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
一般地说,规定人们可以做的某种行为,就是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规定人们必须的某种行为或不准做的某种行为则是法律要求人们承担的义务。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立法机关依照立法程序指定的规范性文 件,也包括国家其他家馆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央军委制定的条令条例及公安部和消防部队制定的规章规定等均具有法律效力。
(一)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职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职权和活动原则、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经济制度等。在我国所有法律中,宪法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居于主导地位,其他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二)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及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家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婚姻法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婚姻法包括婚姻家庭关系的原则、结婚的条件和程序、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等内容。这些内容,既涉及婚姻家庭的人身关系,又涉及婚姻家庭的财产关系。婚姻法关系到前家万户、男女老幼的切身利益,是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的准则。在我国的婚姻法中,对军人的婚姻家庭做了特殊保护,其中规定,现役军人 的配偶要求离婚,必须征得军人同意。这有利于部队的稳定和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我国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外,还包括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等。
(四)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公布与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有重要意义。
(五)军事法
军事法是规定国防和军事活动行为准则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任务是保证我国武装力量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顺利地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保证战备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军事法既包括兵役法、军官和士兵服役条例等专门的军事法律、法规,也包括军委指定的条令条例,如纪律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
(六)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体现了江泽民主席“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消防工作在领导、组织、监督、宣传、保障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使社会各方面在同火灾的斗争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坚强的整体,必将对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宪法》录象片)
(一)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由什么人当家作主,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设臵什么样的国家机构等。这些都是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大事,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
(二)从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上看,宪法居于最高地位
人们通常把宪法称为“母法”,把其他法律称为“子法”,这更加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制定其他的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行政发队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想抵触,否则就是无效法律法规。
(三)从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其他法律要求更严格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队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其他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即可。在宪法实施过程中,如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才有这种权利。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录象片)
(一)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指指定比较完备的法律以供遵循。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先决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先后颁布各种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5000多件,初步形式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指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坚持有法必依,一方面,必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既平等的依法享受权利,又平等地依法承担义务;既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又平等地受法律约束。另一方面,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律一经颁布生效,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武装力量和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及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而不得违背法律规定,否则将受到法律惩处。
(三)执法必严
执法必严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执法,一丝不苟地按照法律规定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任何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都要忠实于法律,严格执法,不徇私情,对触犯刑律的任何人都毫无例外地追究刑事责任;严格依法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保证一切公民不受非法侵害;认真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一旦发现办案中的错误,要坚决纠正,防止冤假错案。对执法不严或者包庇、放纵违法犯罪行为的 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任何公民都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四)违法必究
违法必究是指一切公民,不分家庭出身、宗教信仰、职位高低、财产状况,只要违了法、犯了罪,一律应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绝不允许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存在。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动摇的准则,也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保障。坚持违法必究,不仅是执法机关和人员的职责,也是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第二节 学法用法是依法治国、依法治警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和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时常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必须严格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执法队伍,学法用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录象片)
一、学法用法是消防部队只能所能决定的
消防部队既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又是一支公安执法队伍。我们肩负的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完成。比如,进行放火安全检查时,必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规定;担负战备执勤时,就必须严格执行公安消 防部队的执勤条令等法律规定。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消防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艰巨,我们只有努力用法律法规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会依法执勤、依法监督、依法治火,才能更好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学法用法是贯彻依法治警方针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从严治军、依法治军,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内涵,早在1991年,中央军委就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依法治军的方针”。1997年3月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依法治军”,把依法治军的方针写进军事法规。
1979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解放军四总部先后颁布和修订了100多个军事法规,从部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职能,到业务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基层建设、部队一日生活制度等,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而使部队建设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官兵的法律素质,这是建设一支正规化革命部队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法治警是消防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消防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证实现统一思想、统一制度、统一纪律,步调一致地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消防部队。
三、学法用法是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内在要求
消防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战备执勤工作始终处于常备不懈状态,要经得起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考验,坚持依法灭火;
在消防执法过程中,还要经得起情于法、权与法的考验,要做到终于职守、秉公办事,依法监督,依法办事;
消防部队实行“条块结合”的体制,执行任务时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还常常同公安机关的其他警种配合作战,我们必须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大局,搞好配合。这就更要求每一位官兵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既能在高度分散的环境条件下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能自觉灵活地利用法律武器独立处理问题。总之,认真学法用法,掌握法律武器,提高法律素质,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第三节 消防官兵应做学法用法的模范
掌握法律武器对于消防部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每一个官兵都应努力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自觉依法办事,用实际行动做学法、用法的模范。
一、认真学法,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一方面,要熟悉和掌握与我们消防部队执行任务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刑法》、《兵役法》、》《民法》、《婚姻法》、和《消防法》、《警察法》等。
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和掌握部 队政治纪律、群众纪律、火场纪律的基本内容。只有这样认真学法,才能做到知法懂法,为依法完成好各项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觉守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自觉守法,就是要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事,以法律规定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对各项法律法规和条令条理我们都应该严格遵守。无论是在领导还是战友看得见的场合,还是无人注意的场合;无论是对自己有利的时候,还是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有;无论是有人提醒的时候,还是个人独处的时候;无论是自己占理的时候,还是自己受到委屈的时候,都要自觉守法。
三、勇于护法,坚决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第一,有检举、揭发、控告违法犯罪的权利。对于违法犯罪者,不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个人,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民,任何人都可以检举、揭发、控告。
第二,有扭送犯罪分子的权利。法律规定:对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及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追捕的人犯,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执法部门处理。
第三,有作证的义务。法律规定,凡知道案情的人,都有义务实事求实地向司法机关提供可靠的证据,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方面。
第四,在实施正当防卫、制止犯罪的权利。法律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第二讲 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应享有的权利,是通过法律来保障的。每一个公民都应以高度的主人翁姿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的规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一、公民的平等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平等权包括:任何公民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都平等地受法律保护,违法犯罪都应受到法律相应的追究。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物以及在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处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赋予公民的这些权利和自由,是为了便于人民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使的意见和要求,监督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真正当家作主。但是,这此权利的行使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度来进行,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公民个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宪法赋予公民上述权利,是为了保护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参加国家管理,同时也是向官僚主义、不正之风等腐败现象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三、宗教信仰的自由
它的含义是:任何公民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入教的自由,也有退教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对公民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四、人身权利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身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查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废话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和应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权利。人格在法律上表现为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宪法和法律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当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侵犯者停止其侵犯行为;如其不听,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对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三)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即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侵入,不得随意搜查,不得随意查封。司法机关为收集证据、查获罪犯,需要对被告人以及其他可能隐藏罪犯或犯罪证据的住宅进行检查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对于非法搜查和侵入他人住宅的,要依法祝酒法律责任。
(四)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任何公民在政治、社会、家庭、个人生活方面,都可以按照自己 的意愿,用书信、电报、电话等,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见、建议和愿望而不受外来的干涉。任何人都不能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的信件、电报,不能私自偷听别人的电话。如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需对通信进行检查、扣押,应由公安机关或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五、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也是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
(一)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在我国,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相应报酬;同时,劳动又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公民有义务通过劳动为国家创造财富。所以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二)休息权
休息权是劳动者为保护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息和修养的权利。我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节假日休息制、探亲假制等,就是公民享有的休息权的体现。休息权和劳动权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没有劳动权,也就是无所谓休息权;休息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使休息的权利更有物质保障。
(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的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退休人员和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人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为了保护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国家还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鼓励和帮助公民在这房面进行创造性的有益工作。
六、文化教育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
(一)受到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方面教育的权利,包括学龄前儿童有获得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适龄儿童、少年有享受9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成年人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等。
(二)科学研究的自由
任何公民都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对从事科学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三)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是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七、妇女、儿童和婚姻家庭受保护的权利
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行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还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八、华侨、归侨和侨眷受保护的权利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一规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尊严,有利于国际友好往来,有利于激发华侨的爱国热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对国家应当履行的主要责任。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公民义务的核心。维护国家统一,就是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政权统一和主权不被分割。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各民族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友爱合作,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竭诚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积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要自觉地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处处依法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不可侵犯的尊严。保守国家秘密,就要按保密守则坚决做到: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不该看的秘密不看,不该带的秘密不带,不在私人书信中涉及秘密,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不用普通邮电传递秘密,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不私自复制、保存和销毁秘密,不带秘密载体游览或探亲访友。爱护公共财产,坚决同损害公共财产的行为作斗争,不仅 是公民的法律义务,而且是道德义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就是要认真按照生产劳动中的规章制度办事,养成遵守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生活秩序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宪法规定的这些义务,是对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坚决同违反这些义务的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英俊的责任。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权益的义务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维护祖国的安全,就是当祖国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威胁时,要勇于挺身而出,誓死斗争。维护祖国的荣誉,就是要热爱祖国,处处维护祖国的声誉,坚持捍卫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利益,就是当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以祖国利益为重,一切服从祖国的需要;当祖国利益受到损害时,躬屈膝,丧失民族自尊心,丧失人格、国格;出卖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内外勾结走私贩私,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甚至认敌为亲,走上背叛祖国的道路行为,都是应受到法律制裁的犯罪行为。
四、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兵役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忠于祖国、报效祖国应尽的责任,任何逃避、决绝兵役义务的行为,都是可耻的,情节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五、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依法纳税,是爱国守法、支持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自觉履行这一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偷税、漏税、拖税、抗税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公民有权揭发、检举和控告这些违法行为,积极协助国家做好税收工作。
六、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个国家,控制人口增张,实行计划剩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高国家前途、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幸福。因此,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所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把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第三节 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我们国家理,公民享有的广泛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公民所应履行的义务,体现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人翁身份。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我们每一个同志都应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处理号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出现的现象。在剥削阶级社会里,权利和义务是割裂开来的,剥削者只享受权利而不尽的义务,把主要义务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 次改变了权利和义务相割裂的状况。真正做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公民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在权利义务上平等。第二,某些基本权利,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第三,权利和义务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二、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马克思就曾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国家对军人行使公民某些权利作了特殊的规定。比如,现役军人一律不得参加任何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军人不得与外国人结婚,士兵不得在驻地找对象,服役期未满不能结婚等。这些规定是从维护国家和部队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每个同志有应严格遵守。
三、要依法忠实履行义务
依法忠实履行义务,就要树立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宗教的行动准则;就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要热爱本职,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每个同志都应该懂得,我们今天享有的权利,正式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和人民尽义务换来的;我们也只有忠实地依法履行义务,才能保障权利的真正实现。
总之,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模范履行义务,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处理号国家、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从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认真行使的同时,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做一个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好公民、好战士。第三讲 熟知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赞许并要求人民实施有利于国家的行为,禁止人民实施违反国家利益的行为,还指明违反法律规范所招致的法律后果。因此,凡是危害国家和社会,危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一节 一般违法行为及处罚
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最有社会危害性,只是在危害程度和处罚方法上有所不同。所谓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的行为。所谓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轻微违反法律,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还没有达到严重程度的违法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一般违法行为比犯罪行为更为多见。一、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
(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这是反映故意利用各种手段,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机关单位办公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等不能正常进行的;扰乱公园、影剧院、运动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秩序的;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等。
(二)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这是指故意或者由于过失而实施可能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遭受损害,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的;非法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携带或者使用危险品的;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道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移动、故意损毁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覆盖物、标志、范围等。
(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
这是指使用各种手段,侵犯他人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名誉,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实事诽谤他人的;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等。
(四)侵犯公私财务行为
这是指故意地、非法地将国家、集体财务或者公民的私人财务据为己有或者毁坏,尚不狗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务的;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的;敲诈勒索公私财产的;故意损坏公私财务的等;
(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这是指故意违反国家法令,妨害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和妨害社会正常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的行为。例如,明知是赃物而窝藏、销毁、转移的,或者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倒卖车票、船票及 其他票证的;违反政府禁令,吸取鸦片、注射吗啡等毒品的;偷开他人机动车辆的;违反规定,在城镇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影响周围的居民工作或休息,不听制止的等。
(六)违反消防管理行为
这是指违反消防安全法规或过失而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例如,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等。
(七)违反交通管理行为
这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妨碍交通秩序和影响交通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挪用、转借机动车辆牌证、或驾驶证的;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辆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指使、强迫车辆驾驶人员违反交通规则的等。
(八)违反户口或居民身份证管理行为
这是指违反户口管理登记或者身份证法规的行为。例如,冒用他人户口证件、居民身份证的 ;故意涂改户口证件的。
(九)其他行为
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以及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以及其他淫秽物品:尚未构成犯罪的;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尚未构成犯罪的;违反政府规定种植 栗等毒品原植物,尚未构成犯罪的,也都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二、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 对一般违法行为,大多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按其轻重依次分为警告、罚款、拘留三种形式。
(一)警告
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提出告诫,指出危害,从而使行为人认识错误,引起警觉,不再重犯。警告需要由公安机关作出裁决,填写裁决书,除向本人宣布外,副本还要送行为人所在单位和住地派出所,以利于监督改正错误。
(二)罚款
是一种经济制裁,即限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量的货币。罚款的金额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的,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对违反规定种植 栗等毒品原植物的,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制作、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秽录像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可以单处或并处3000以下罚款。
(三)拘留
分治安拘留和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人,依法在一定时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处罚。拘留的时间为1日以上15日以下。受拘留处罚的人,要在限定时间内,到制定的拘留所接受处罚。对抗拒执行的,强制执行。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的伙食费自己承担。三、一般违法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犯罪 错误认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进不了法院”。正确认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错不纠、大错铸就”。一般违法行为往往是犯罪的先导,小错可能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小错发展而来的。小错容易改掉,大错不但造成严重后果,而且难以改正。
第二节 刑事犯罪及处罚
要做到自觉守法、护法、必须学习《刑法》。《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罚》是对犯罪判刑的法律,它是同犯罪现象进行斗争的法律武器。
一、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就是对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的行为。这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既包括法律禁止做的取做了,如杀人、防火、决水、投毒、强奸、抢劫等;也包括法律要求必须做的不去做,如子女拒绝赡养父母,虐待、遗弃父母,公民逃避服兵役义务,抗拒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等。
(二)触犯刑律
也就是触犯了国家刑法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如未婚同居没有明确的规定,但结婚后由与他人结婚,那就犯重婚罪。因为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同居罪,但规定有重婚罪。
(三)必须应受刑罚处罚 对于违反刑罚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犯罪行为,要承担受刑罚处罚的法律责任。这是法律规定的罪严厉的制裁方法。
二、犯罪的种类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和情报罪,资敌罪等。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是指故意或过失实施危害不特定的多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放火罪,失火罪,故意或过失决水罪,投毒罪或过失投毒罪,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存储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丢失枪支罪,交通运输肇事罪,消防责任事故罪等。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为。主要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等。
(五)侵犯财产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收取公私财务,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务的行为。主要包括“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是指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包括: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等。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
是指违反国防法规,侵害国家的国防利益,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平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有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罪,妨碍军事行动罪,破坏武器装备罪,破坏军事设备罪,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罪,冒充军人造谣撞骗罪,徇私接送不合格兵员罪,伪造、变造、买卖或偷窃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等;战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有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服役罪,扰乱军心罪,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拒绝军事征用罪等。
(八)贪污贿赂罪
是反映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沾污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侵犯社会经济关系的行为。主要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最,私分国有财产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介绍贿
赂罪等。
(九)渎职罪
指使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徇私舞弊,危害国家机关 的正常责任活动,指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更大损失的行为。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泄露国家秘密最,徇私招收公务员、学生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徇私枉法罪,徇私建兴、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不征、少征税款罪,非法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及出口退税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等。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指使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抗军令罪,投降敌人罪,作战消极罪,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泄露军事秘密罪,武器装备肇事罪,擅离职守罪,阻碍执行职务罪,军人叛逃罪等。
三、刑罚及其具体运用
刑罚是国家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同行政性,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强制方法相比较,刑罚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强制方法严厉;二是只适用于犯罪分子;三是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四是职能由我家最高立法机关确立。
(一)主刑:
1、管制
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交
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这2是我国刑罚的一项创造。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3年。
2、拘役
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分子自由,并就近强制试行改造的刑罚方法。适用于罪行较轻,但仍需短期关押改造的犯罪分子,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
3、有期徒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自由,实行强迫劳改改造的一种刑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实行强制劳动改造。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发罚最高不能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用于那些罪行特别严重,但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的 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或者在实际上执行10年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得到减刑或者假释的处理。
5、死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成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
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二)附加金
1、罚金
是强制犯罪分子和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罚金数额由人民法院决定。罚金在判决制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免除缴纳。
2、剥夺政治权利
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剥夺终身;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可附加剥夺1年以上5年以下,刑期期满后开始执行;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与管制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3、没收财产
是把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采用强制手段无偿地收归国家的一种刑罚。没收犯罪分子的财产既是为了给他们以必要的惩罚和教育,也是为了经济上剥夺他们借以继续犯罪的物质基础。
四、常见的形式犯罪及处罚
(一)交通肇事罪
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非交通运输人员犯本罪的,也按本罪处罚。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杀人罪
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是侵犯人身权利罪中罪严重的一种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罪
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伤害分为三种情况、轻伤、重伤、伤害致死。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种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四)强奸罪
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行为。包括强奸妇女罪、奸淫幼女罪、犯强奸妇女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奸淫幼女罪的,以强奸论,即不论采取什么手段,也不幼女是否同意,只要和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行为的,就构成此罪,从重处罚。
(五)非法拘禁罪
是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比多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
(六)抢劫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务的行为。犯抢劫罪,情节一般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没收财产。
(七)盗窃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有关法律规定,个人窃取公私财务“数额较大”,一般可以300至500元为起点,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可以600元为起点。犯盗窃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八)贪污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犯贪污罪的,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处无情徒刑,并处没收财产论坛五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九)受贿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犯受贿罪的,依照贪污罪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同时刑罚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犯受贿罪,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消防部队担负着保卫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消防官兵一旦违反了自己应所履行的职责,情节严重的,节是对人民的犯罪,必须依法予以惩处。
一、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构成
(一)犯罪人必须是军人
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其具有军(警)籍的学员。执行军事任务的 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以军人论。
(二)必须是违反了军人职责
所谓军人职责,是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规定
的不同职务军人担负的责任。违反军人职责,即包括违反全军人员应共同遵守的一般职责,如士兵职责、军官职责和首长职责,也包括违反在不同岗位、执行不同任务、担任专门工作的军人应当履行的具体职责和专业职责。
(三)必须是危害了国家的军事利益
国家的军事利益,是指国家在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队物质保障、军事机密、军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利益。危害国家的军事利益,是军人违反职责罪区别于刑法分则其他各类犯罪罪本质的特征。
(四)必须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军人违反职责的表现和程度不同,给我家的军事利益造成的危害也不同,至有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以上四个条件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条都不能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犯罪。
二、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种类及处罚
根据军人担负的职责不同和犯罪行为侵害国家军事利益的侧重点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种类和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危害国防安全、妨害作战秩序、危害军队战斗力物质基础、妨害部队管理秩序四大类二十九种。
(一)军人叛逃罪
是指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 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背叛祖国和民族的叛逃行为,不仅在我国、我军,在任何国家都是罪可耻的。消防官兵要永远把国家和民族的利
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么复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都要保持鉴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革命情操,绝不能做背叛祖国和人民的千古罪人。
(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是指为外国或者境外地区的各类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军事秘密,或非法通过口头、文字等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军事秘密擅自提供或者泄露给境外机构、组织和人员的犯罪行为。我们一定要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抵制金钱、美色等形形色色色的诱惑,严格遵守军委和公安部关于与境外人员交往的有关规定,不做危害国家军事秘密的任何事情。
(三)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刑法规定,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广大消防官兵一定要强化保密观念,自觉按保密法规、规章和制度办事,不泄露任何秘密。
(四)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
是指军人采取秘密窃取或乘人不备、公然抢夺的方法,非法占有部队在编的、正在使用的以及储存备用的无情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行为。消防官兵绝不能为贪图金钱或处于泄私愤、图报复等动机而以身试法。同时还应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同盗窃、抢劫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五)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
是指违反我军武器装备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定,未经有权机关的批准,擅自将部队的武器装备出售给他人、送给他人或者与他人交换其他物品的行为。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不仅削弱部队战斗力,影响各项任务的完成,还会给部队和社会安全带来危害。消防官兵要严格遵守武器装备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各级主官和武器装备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员,要切实增强法纪观念,绝不能为本单位、本部门的局部利益或者个人的私利,出卖、转让武器装备。
(六)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是指军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每一名消防官兵都要强化组织纪律观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出于个人恩怨,感情用事,为泄私愤、图报复无端滋事,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
(七)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
是指指婚人员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其他人员,超越规定的职权范围,不正当地使用权利,命令。强制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无论出于什么机动,指挥人员指使部属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军队条令、条例所禁止的违反职责的活动,都是错误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严格遵守军委和公安部的规定,未经批准,绝不能指派部属为地方单位和人员从事保卫、保安和劳务等活动。
(八)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
是指违反我军房地产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未经有权机关依法审
批,以牟利为目的,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情节严重的行为。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不仅侵害了国防资产的所有权,还会导致军事设施被毁坏。军事秘密被泄露等严重后果。各级主管人员和负有房地产管理职责的人员,要增强法纪观念,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使用号军队房地产,绝不能擅自出卖或转让。
(九)逃离部队罪
是指违反兵役法规,擅自部队离开,或请假离队后逾期不归,或工作调动以及学员分配离开原单位拒不到新单位报到,情节严重的行为。消防战士从跨如警营的那一天起,就要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要有敢于吃苦,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用于献身的思想准备;还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和部队的纪律,绝不能自行其是,甚至逃离部队。
(十)虐待部属罪
是指有权指挥他人的军人,滥用职权,虐待部属,情节恶劣,致人重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各级领只有关心、爱护、体贴部属的义务,没有虐待部属的权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滥用职权,虐待部属。部属如果受到虐待,应向上级领导和机关控告和申诉,但不能感情用事,以违法对违法,进行报复。
(十一)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军人违反职责罪还有:投降敌人罪,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违令作战消极罪,战时违抗命令罪,战时临阵逃脱罪,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故意隐瞒、谎报军情和拒传、假传军令罪,战时造谣惑众罪,四方俘虏罪,虐待俘虏罪,41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遗弃武器装备罪,武器装备肇事罪等。
三、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处罚原则
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损害国家尊严和军队声誉,危害国防和军事利益,决不能姑息放纵。依法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处罚原则是:军法从严、战时从严、特殊人员从严、酌情从宽。
(一)军法从严的原则
军人的地位、作用和使命,决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的某些犯罪与其他公民同类性质的犯罪相比,往往危害更大,因此在处罚上必须从严。从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行为对普通公民来讲不是犯罪,而对军人则属于犯罪,如投降敌人罪,虐待俘虏罪等;二是同样的犯罪,有的对军人处罚更严厉。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罪高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军人犯叛逃罪的,最高处死刑。
(二)战时从严的原则
所谓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斗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或者处臵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也以战时论。军人在战时违反职责的犯罪,往往会影响战争的局部或全局,影响履行军队使命,比平时性质更严重、危害更大。因此,刑法中军人违反职责最规定,战时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从严处罚。
(三)特殊人员从严的原则
军人违反特殊职责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更加严重,所以对特殊人员违反职责应从严惩处。如一般军人对处于危险中的友邻部队见危不救的,不构成军人违反职责最,而指挥人原则可构成拒不救援友邻部队
罪。类似情况还有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擅离职守、玩忽职守的,首长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活动的,或者虐待部属的等。
(四)酌情从宽的原则
对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惩处,既有从严的一面,又有宽大的一面,体现了严中有宽、宽严结合的原则。如规定军人违反职责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只按军纪处理。在战时,对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害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第四节 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公安消防机构担负这对消防公职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处于这一特殊而重要岗位的消防官兵,了解掌握必须准手的法律规范,明确违反这些法律规范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对于依法、文明、公正地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减少或避免为违法犯罪是十分重要的。
一、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一般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一)滥用职权行为
1、明知某项消防设计和 建筑工程不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而利用职权予以通过审核、验收、或者对应当依法审核、验收
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审核、验收;
2、明知某个消防产品、消防施工单位不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或不具备消防施工条件,而利用职权予以质量、资格认可,或者对依法应予质量、资格认可的消防产品、消防施工单位,故意拖延,不予认可;
3、明知某个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销售单位不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要求,而利用职权予以验收通过,或者对依法应予验收通过的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单位,故意拖延,不予验收通过,等等。
(二)玩忽职守行为
主要是指已经发现某处存在火灾隐患,但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改正,或者对火灾隐患督促整改不力,致使火灾发生,给我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等行为。
(三)徐私舞弊行为
主要是指利用职务之便,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等行为。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
二、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
(一)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一般违法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损失,但情节比较轻微,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应给予行政处分。
(二)对公安消防机构的现役军人,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
条令》,按其情节轻重,一次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级)或者降衔(级)、撤职、开出军籍的行政处分。
(三)对公安消防机构的人民警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的有关规定,按其情节严重,一次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开出的行政处分,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的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四)处分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其职务,级别由有审批权的机关决定。受处分人认为给自己处分不当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提出申诉。
(五)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在消防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国家和人民利造成了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形式责任。
第四讲 遵守条令条例严格规范行为
本条令条例是军队建设的法规,也是全体军人的行为准则。对于每个军人来讲,他是伴随整个军旅生涯的行为规范;对于整个军队来说,它具有统一全军意志和行动、把千军万马凝结成钢铁般整体的巨大功能。消防官兵遵纪守法,就必须严格遵守条令条例。
第一节 条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作为“军中法典”的条令条例,从广义上讲,既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军官军衔条例、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等法规,又包括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军委各总部办法的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和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警备条令、保密条例等法规,也包括消防部队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条令等法规。在这些条令条例中,与我们消防部队联系比较紧密的主要有:
一、主要内容
(一)三大条令(三大条令录像片)
即1997年10月江主席签发颁布的新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2002年3月修改。《内务条令》规定了士兵职责、军官职责、首长职责等全军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一般职责。部队管理中上下级关系、军容风纪、一日生活、内务卫生等,依据的是《内务条令》;遵守纪律、实施奖惩等,依据的是《纪律条令》;队列动作、46 队伍队形、队形指挥等,依据的是《队列条令》。三大条令是我军的基本 法规,是治军的基本依据,是全体消防官兵的行为准则。
(二)执勤、训练条令条例
军事训练条例、战备制度规定和各种战斗条令,对各级各类人员掌握军事技术、执行战备勤务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消防部队结合职能任务制定的《执勤条令》、《训练业务大纲》等,都是实施正规化训练,建立良好的战备、训练秩序,提高部队战斗力,完成执勤和训练任务的依据。
(三)政治工作条令条例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内务条令和政治工作条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为了激励官兵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习武,英勇杀敌,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还颁布了战时立功条例等。
(四)后勤保障条例
大家天天接触到的食堂建设、卫生防病工作等,就是依据后勤工作条例、基层后勤管理暂行规定等进行的。
二、主要特点
(一)规范性
规范性就是高度集中统一性。列宁曾经说过:“任何大机器工业——即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源泉和基础————都是求无条件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的共同工作”。我国古代兵家曾说:”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
乱则行乃明。”诸葛亮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这些治军古训,都深刻地揭示了靠严明的纪律控制,部队秩序就不会混乱,就能打胜仗的道理。
(二)强制性
强制性体现了条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条令条例与国家具有同等的效力,在军队内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一经颁发,全军无论从将军到士兵,从领导机关到基层中队,条令条例就是“军中法典”,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条令条例是重要的军事法律的意识。
第二节 条令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
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部队长期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是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服务的,也是锻造合格军人的保证。
一、坚持根本
就是坚持党和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江泽民主席签发颁布的新的共同条令,继承了我军历代条令的精髓,以立法的形式,把保证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贯彻体现在具体规定之中;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作为合格军人的首要条件;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我军的最高纪律,作为各级首长
的第一要则。
二、忠于职守
就是牢记军人的责任和义务,忠实地履行条令条例赋予的职责。消防事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每一个人都要认清,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自觉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重于职守,各尽其责,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正规秩序
就是按条令条例实施正规化管理,严格规范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消防部队由于履行职能任务的特殊需要,其体制结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以及高度的分散性、与地方联系的广泛性,都决定了必须加强正规化建设。只有严格遵守条令条例,才能培养部队高度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纪律性,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四、严明纪律
就是一丝不苟地执行纪律,严肃公正地维护纪律。无论是养兵、带兵,还是练兵、用兵,都离不开纪律规范。拿破伦曾描写过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兵,和当时最善单个格斗但缺乏纪律的马木留克兵之间的战斗情况。他写到: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都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这就告诉我们,通过严格的组织的组织纪律而
成的合力,它已不是单个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体能力的综合放大。
五、树立形象
就是严格按照条令规范言行举止,做到警容严整,举止端正,文明礼貌,秩序正规。良好的形象是军人仪表、纪律、作风、文化素养和军队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消防部队建设的重要窗口。我们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就要时刻注意塑造军人的良好形象,做到有损军人形象的化不说,有损军人形象的事不做,树立消防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第三节 违反军队纪律的表现与处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是规定军人行为准则的重要军事行政法规,是维护军队纪律。实施行政奖惩的依据。
一、违反军队纪律的表现
1、散步有政治性错误的言论,撰写、编著、出版有政治性问题的文章、著作,参加军队禁止的政治性组织或者政治性活动;
2、作战消极,临阵畏缩,贻误战机;
3、战时故意侵犯居民利益;
4、不执行上级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5、消极怠工,无故不参加学习、工作、训练和执勤纪和军人行为规范的规定:
6、工作失职,造成损失;
第四篇: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国旗下发言稿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国旗下发言稿
济宁乔羽小学
敬爱的辅导员、亲爱的队员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在现实生活中,人只有一次生命,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可是,有的队员却因为不能很好地遵纪守法,无辜地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有的队员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不按规定路线行走,被汽车碾在了车轮下;有的队员不听师长的劝告,下河游泳,导致溺水身亡,这些活生生的事实,血淋淋的教训,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次次在提醒我们,必须遵纪守法,否则,就会酿成大祸,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是所有的基石。我们国家如今各项法律法规日臻完善,我们有法可依,遵守的遵是行走的尊重,在路上的尊重,在行动中的尊敬、敬畏。跟我们息息相关,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交通规则,在校外的交通规则与在校内的行走方式同等重要。过马路要左右看,宁等一分钟,不抢半分险。上下楼要专注,不打闹、不奔跑、不推搡,靠右行走,遇到障碍物要绕行或者集体停下防止踩踏。不遵守交通规则,给自己、给他人会带来痛苦,这个创伤谁都不敢尝试,这个后果谁也无法估计,这种悲哀我们都不愿意看到。但是,只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课堂上有关安全的知识和笔记要常翻一翻,读一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知道,良好的纪律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根本保障。作为一个小学生,就要严格遵守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尊师爱友,自制自律,严于律己,关心他人。
队员们,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留给记忆,明天将交给梦想,你能把握的就只有今天,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把它交给健康与正义,不要让一日一时一分一秒被懒惰夺走遵规守纪,勤奋学习,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
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
杨忠兰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信息系 湖南 长沙 410300)
钱理群先生谈到他当学生时,有三堂课令他终生难忘,一堂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在月光下讲的《月赋》,试想,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老师端坐期间,当头一轮皓月,大讲《月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人物,这有多美妙!一堂是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你提个问题,他就能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么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学生太有兴致了。第三堂是李金发先生给文学社的学生讲的写作课,开始就提出:写文章即抄袭,只是要掌握抄袭的方法,这是学生多么想学的方法呀!我想我们高职学院的老师如果也像钱理群先生的老师那样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那么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学习都会非常享用的,而且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使我们的高职学生更好地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种有用的机器。
在实践教学中,我一般将高职语文的学习分为两大块来进行,一类是文学性文体的学习,一类是实用性文体的学习。
对于文学性文体的学习我们应建立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的具体目标是: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理智与情感的稳定性;②强化道德观念和人的价值观念;③培养求知欲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④经常有意识地使用大众传播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熟悉各种宣传手段,培养学生从中进行学习的能力;⑤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不断提高欣赏水平,以人文学科平衡纯粹技术学习;⑥培养高效率工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技能,要养成敢于分担责任的习惯。针对目标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学习不同的课文,充分地享受我们的语文学习。
用角色表演法来学习诸如《威尼斯商人》、《项链》之类的课文,让学生在扮演角色、排练和观赏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戏剧情节的变化,练习情感的表达,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学生自己充当演员和观众来学习课文,干劲十足、兴趣大发。
用诵读法来学习《春江花月夜》、《再别康桥》、《雨巷》等优秀诗文和名言警句。诵
读诗文中优美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背诵诗文中的部分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积累,当你与人交流或作其他的口语交际时,能恰当地运用名言警句一语中的地阐述问题、发表观点,不更增添了你的文采和说服力吗?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些背诵诗文的记忆方法:替换记忆法、文脉记忆法、辅助记忆法、整分记忆法、尝试记忆法,让学生背诵更多的诗文,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用想象绘画的方法学习《天净沙·秋思》。鼓励有绘画爱好的同学将文中描绘的情景用图画表达出来,以供同学们观赏和讨论,或者在网上收集符合文意的图画来进行讨论,这样图文并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更增添了课文的美感。
用漫谈感悟的方法来学习《感受幸福》、《致橡树》等课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及时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对于实用性文体的学习,我们应重点训练学生以下两方面的语言能力:①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使用语言,如制定计划、进行讨论、主持会议和各项实际工作;②熟练地运用语言,为寻找满意的职业而学会应聘、会谈、即兴演说等技能。这些内容的学习比较枯燥但很实用,所以我们先从思想入手,引起学生自己的重视。用范文分析和模拟练习的方法学习自荐信的写作,用扮演点评的方法学习条据的写作,用情景练习的方法学习工作计划的写作,用模拟情景法训练学生的应聘口才等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大胆地改革和创新我们的语文课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我们师生互享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认为我们的语文课是他们人生成功幸福的前提。这是我们高职语文教师要研究的课题,让我们共同努力,力争把语文课变成一道美食,既丰富有营养又能让人体味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