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和的关系》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0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位移和的关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位移和的关系》教学设计》。

第一篇:《位移和的关系》教学设计

1、引入课题设问

1、上节学过的质点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何种情况下物体可看成质点呢?设问

2、教师原地转一圈,后问动否?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何在?师阐述: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是科学的抽象与近似,用来简化、代替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应视具体的问题而定,不能以大小一概而论,因为大小总是相对的。路程虽可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情况,但在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时却不成功,为此引入位移。注意路程与位移无可比性。但可比较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它们的关系是s路≥s位。阐述物理思想:物理学研究物质运动的规律,采用分解的思想,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振动和波。我们首先研究在诸多运动形式中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直线运动描述图景:蜗牛缓缓地爬,清晨老人在散步,路上行人骑着自行车,汽车在奔驰,飞机在航线上飞行等等。这些运动有何相似的特点呢?

2、新授交待课本上研究的是汽车的运动,原因之一是运动的可测量性,二是汽车代表了社会的进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2第一段,当中提问:①研究目的是什么?(研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②研究方法是什么?(通过测量s、t分析)③如何设计表格,记录数据?(两行五组数据)④对数据如何处理,数据反映了什么?师提示: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是列表法及逐差法。学生:感觉每通过100米所用的时间不一样,再一想又发现差不多。在差不多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师启发:差不多的原因是由于运动本身所致,还是由于人的测量引起的呢?能否用科学的物理语言代替通俗的生活语言,这反映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结论: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2、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何相等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2)内涵与外延师强调指出:①指出知识定义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匀速直线运动实为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形式,理论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无论如何对时间进行划分,在任意小的时间标准内考察,质点通过的位移都要相同。故要精确判断汽车的运动,需增加测量的精度,但实际中测量到一定的精度即可。②研究汽车的意义在于找到了前面所述的几种运动间的本质联系。它们遵循相同或相近的规律。由特殊到一般、个性到共性,分析与概括、归纳与演绎便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③位移的矢量性使匀速直线运动可简称为匀速运动。匀速运动中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成正比,这区别于变速直线运动。

2、2图像表述(1)作图的规范化要求师提出如下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第四段及方框内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归纳学生回答后,师总述:①作图步骤:建坐标,标箭头、原点、物理量符号、单位;对坐标轴标度;描点并连线。对课本中的图象还原,一步一步展示作图的过程并提出要求。②强调:描点后,观察点的分布规律,发现几乎都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应用一条直线尽可能多地串起点,实在画不到线上则应该使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实质是取了平均值。个别较远的点可能是测量错误,应予以舍弃。不能迁就个别的点,将射线画成折线或曲线。当然,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相连的情形。交待作图中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减小实验中人为测量引起的误差。这是处理数据时作图法优于列表法的原因之一。③描出的点是有限的,但反映出了点的分布规律,组成线后延伸至无穷远处,点就是无限的了。从有限到无限,此时就能对未知的运动作出科学的预见。(2)渗透科学思想方法教育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它以定量的可重复的实验为依据,抓住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的因素,使实际问题抽象为理想化的模型,对实验的现象、数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借助于图象分析,再推理形成系统的理论,使之概括化、公式化,并进行科学预言,为新发现提供指导性线索。可见,质疑、分析、归纳与概括、内插和外推,由个性(个性现象)高度抽象、概括出具共性普遍特征和一般意义的东西,再用之去指导实践,分析个别的事物和现象,便是物理学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程序。科学方法论中还包含:科学需要证据、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结合体、科学需尊重实验数据、科学是一种预见和假设、科学不依赖权威并避免偏见等。(3)图象特点分析讲授:由数据到图象,由图象再到公式,是将由实验结果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过程。①启发同学们思考:能否把刚才描出的图线写为数学上的函数形式?学生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表述:s=vt②让一位学生上黑板在汽车位移时间图线上定性作出老人匀速散步的位移图线。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两图线的特点:(1)共同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2)不同点(倾斜的程度----斜率)设问:(1)图线直否意义?图线是否一定过坐标原点?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图线的本质特征?(2)斜率大小的意义?小结:图线直不直反映了运动的匀不匀,而如果出发时不在坐标原点,则图线可不过原点。倾斜程度反映了运动的快慢。越斜则说明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即运动越快。(3)图像的识别→分析物理过程讲授:位移-时间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或位置与时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位置对坐标原点来说就是位移,这与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不同的。时间轴无负轴,而位移轴有正负,因位移是矢量,故t轴上方的位移表示正方向,t轴下方的位移表示对坐标原点的另一方向即负方向。故位移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图线上每点对应一坐标(t,s),由图线可求出某一时刻质点所处的位置或到达某一位置的时刻。图线上一截线段的含义则是在时间(t2-t1)内质点发生(s2-s1)的位移。由此可知,若图线是弯曲的,则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发生的位移是不同的,表明质点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图线若是平的,则表明位置不随时间变化,物体是静止的。图线若是向下倾斜,则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大,质点的位置离坐标原点越来越近,质点在做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的直线运动。2.3师生活动(为帮助学生理解图象,做如下游戏,可将抽象的图象变得形象和生动。)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而由理性认识再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在讲台的正面画一直线,在讲台的中央标上坐标原点,规定向右为位移的正方向。后在黑板上画下几个s-t坐标。(1)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运动情况,后在图中画出位移图线。①教师从讲台中央分别向左和向右匀速走②教师从讲台的左边匀速走到右边③教师从讲台的中央走到右边后站住(接着往回走到中央)对学生作出的图给予评定,图线从略。(2)在黑板画出如下所示的图象,要求学生上讲台表演与图象相对应的运动。其后在图的下面用简洁的文字总结。另外,也可画出两条图线,让两位学生上台表演追及和相向运动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接触、了解图象,一方面兴趣大增,同时由于亲自参与,对图象理解得非常深刻。

3、典型例题例

1、汽车作直线运动,向东以100m/s行驶2秒,停2秒,又以200m/s向前运动1秒,最后以200m/s往回运动2秒。作出汽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第二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

山东省垦利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

山东省垦利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

山东省垦利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

山东省垦利

第三篇:《质点和位移》教学设计

质点和位移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大量实例,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抓住主要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并能说出质点的概念,会确定怎样运动的物体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2.通过大量实例和问题,每一个学生都会确定位移并会计算位移.3.通过对位移的学习,明确“像位移一样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的更重要的性质将随着后面的学习而深入理解.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或学生做演示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会计算位移并能体会到位移的矢量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每个同学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会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并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乐趣,学会倾听,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二、教学重点 1.理想化的模型——质点.2.位移.三、教学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演示弹簧振子

2.老师从某位置走到另一位置

提示同学们注意观察并分析弹簧振子及老师的运动性质,怎样描述和确定研究对象的位置.[学生活动]

同学们讨论两分钟,找两个小组的两三位同学描述研究对象的运动性质并确定出他的位置,让其他同学补充完整.让学生的描述在多方努力的情况下尽量严谨,会用确定坐标系的方法表示出研究对象的位置.推进新课

[教师活动]在研究老师的运动的时候,通常说的老师的位置在哪,同学们是以老师的哪个部位来衡量的呢?(脚还是头?)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得出,以老师的整体或任何一个部分为研究对象都可以,因为老师的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一样.对质点概念的形成,提出最初步的印象.[教师活动]

1.接着研究纸飞机的运动.2.观察陀螺的运动.提示学生分析纸飞机、陀螺的运动情况,会确定它们的位置,讨论纸飞机的各个部分运动是否相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得出:如果研究纸飞机飞行的路径很长的时候可以忽略各部分的差异,如果路线较短,则不可忽略各部分的差异;陀螺运动分析.得出一般平动或可以忽略自转影响的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质点.一、质点:物理学中把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物体之间的距离比物体大得多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比地球直径大得多,因自转引起地球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我们研究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因而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它当作质点.然而研究地球上昼夜交替时要考虑地球自转,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所以所谓的“大小”是相对要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而言的.物体的运动为平动时

此时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它的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教师活动] 1.任意抛出乒乓球.2.再抛纸飞机.3.以学生自己从起床开始一天的运动为例表示物体的位置.方法引导

提示:已经可以确定出研究对象的位置,怎样表示出来呢?是用路径好还是用直线好?最好把方向、远近都表示出来.[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比较全面的概念,老师明确:位移、矢量.二、位移:在物理学中采用位移来描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位移通常用符号s来表示.注意:先得出位移的概念,然后再给它加个“矢量”帽子,明确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和联系.教师精讲

关于位移要弄清以下几点:“位置”在几何图上对应的是点,位移就是针对始末这两个位置而言的,它与路径无关.位移具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直线长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直线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路程:物体(质点)运动过程中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叫路程.很明显: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路程是沿质点运动轨迹计算的实际长度,与路径有关.由此可见位移与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教师精讲

[位移和路程的关系](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路程是标量,总是正值.(2)位移和路程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做直线直进运动,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位移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有了位移就可以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今后要讲的速度、加速度、功等都是建立在位移的基础上的.路程是建立在路径的基础上的.路径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我们通常将物体运动分类就是以运动轨迹为依据的.矢量和标量

标量是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以及我们学过的功等.与它相对应的是矢量,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冲量、动量等等.[例题剖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B.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确定的,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C.物体的位置确定,则位置坐标是确定的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教师精讲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与物体的大小无关,A不正确.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B不正确.只有先确定坐标原点,才能确定某点的位置坐标,C不正确.由以上分析得D正确.答案:D [例题剖析2]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情况可将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木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 C.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D.研究钟表的时针转动的情况 教师精讲

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可忽略不计,该物体就可看作质点.A项中箱子的转动,B项中花样滑冰运动员,有着不可忽略的旋转等动作,身体各部分运动情况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看作质点.同理,钟表的时针转动也不能当作质点.B项中箱子平动,可视作质点,故B项正确.点评:质点作为学生在高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物理模型,让学生仔细体会,只要把握问题的实质,一般不会很难.课堂小结

一、质点:物理学中把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二、位移:在物理学中采用位移来描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位移通常用符号s来表示.三、位移和路程的关系(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路程是标量,总是正值.(2)位移和路程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做直线直进运动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板书设计

一、质点:物理学中把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二、位移:在物理学中采用位移来描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位移通常用符号s来表示.三、位移和路程的关系(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路程是标量,总是正值.(2)位移和路程的联系

第四篇: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

1.2时间和位移

【学习者分析】

本人所在学校属于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在初中就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究体验,因此他们有探究的基础,优点是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提出并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及实验器材问题。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教材分析】

《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重点难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难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与高中物理的转折点上,老师一定要低重心教学,重点把握基础知识。所以采取类比方式进行相关教学。

【教学环节】 一.课题的引入

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是在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候到校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要想清楚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仅仅只是用上节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学习一些新的物理量。

二、新课内容

1、时间与时刻

在开始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而学生在路上所用的就是时间,即时间间隔,它是指两个时刻之差。

提问:那么对于高中物理中时间与时刻中说到的第几秒、第几秒初、第几秒末、第几秒内、前几秒、前几秒内意义分别应该怎样理解呢?

回答:⑴、第几秒,一般使用是指“时刻”,但也可以是指“时间间隔”(特指1秒种),要根据上下文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含有“第几秒时”的意思,则指“时刻”;如果有“第几秒内”、“第几秒中”、“第几秒间”的意思,则是指具体某一秒钟的“时间间隔”。如“到达第5秒”,是指“第5秒时”、“第5秒末”这一时刻点;如“在第5秒中”,是指这一秒的时间间隔。可以用“第几秒时刻”和“第几秒时间”做区分。

 ⑵、第几秒初、第几秒末指的是“时刻”,与点有关。“第几秒初”和“第几秒末”是指具体某一秒的前后端点(时刻)。第5秒初指的是第5秒(时间间隔)这一秒钟开始的那一点,等同于第4秒末。同样,第5秒末就是第5秒(时间间隔)这一秒钟的最后一点,等同于第6秒初。

⑶、第几秒内、前几秒、前几秒内指的是“时间间隔”,与长度有关。“第5秒内”是第4秒时刻到第5秒时刻之间,时间间隔为1秒;“前3秒内”是0到第3秒(时刻),时间间隔为3秒。“前几秒”和“前几秒内”一样。

说明:“时刻”相当于坐标点,“时间间隔”相当于线段长度,“时刻”就是这线段的端点——用坐标来解释更易理解。“时间间隔”即为常说的“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见下图所示:

(关于时间与时刻的本质概念问题有专门的论著,见下面所列资料)

2、路程与位移

学生活动:

1、在教室内任意选择两个位置作为起始点和终点,请一位学生沿不同的路径从起始点走到终点,然后让其他学生思考回答这位同学在刚才的活动中的位置的变化。

2、根据图1.2-2,让学生指出由北京去重庆,可以选择哪几种交通路线,这些路线有哪些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

3、指导学生结合插图阅读教材,思考归纳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师小结:

如下图片,质点从空间的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它的位置变化叫做质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而路程则是指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一个标量。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可见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大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在国际单位制(SI)中,位移的主单位为:米。此外还有:厘米、千米等。

3、矢量和标量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阅读P13课文内容了解矢量和标量,知道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

2、探究P13思考与讨论问题,试着总结一下矢量的运算法则。教师归纳: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大小和方向性的问题上,而且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也是不同的。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师生互动:

1、直线运动的位置表示:坐标,如物体先处于A位置,后处于B位置

⑴ 试在图中画出物体的位移;

⑵ 指出位移的大小与方向;

如物体先处于B位置,后处于A位置,结果又如何?

2、物体由A运动到B,通过计算说明: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方法归纳:下图中△ x =?(由A运动到B)

体会并记忆:“初-末” or “末-初” ?比如上图中

三.课堂小结及课外研究性课题布置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位置、路程与位移的概念

(1)位置:位置就是质点在某时刻时所在的空间的一点,其位置可由坐标确定,如图所示

xxBxA 为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A、B.(2)路程:质点位置发生变化时的径迹长度叫路程,其单位通常用米(m),另外还有千米(km)、厘米(cm)等。路程是标量。

(3)位移: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根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它与物体具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其单位与路程的单位相同。在直线坐标系中,常用x表示。求位移时必须回答方向。

注意:①位移与路程不是一回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除此之外,两者大小不会相等。

②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

四、作业

1、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 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这里指的是时间

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2、书面完成P16“问题与练习”第4题(参看教材P15图1.2-5)。

【板书设计】

§1.2时间和位移

1.时间

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 2.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 3位移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是矢量,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 4.路程

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取决于物体运动路径 5.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6.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7.位置

用坐标表示位置 8.位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9.坐标系

(1)一维坐标;(2)二维坐标;(3)三维坐标; 10.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的位移、路程等概念是运动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深刻理解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运动学知识的基础。

初步掌握位移的矢量性、画法及简单的一维运算,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积极进行讨论、加以区别.

第五篇: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201411141929

赵霞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2017.4.10

赵霞

一. 教育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位于课本P12-P14。在本节课要学习的时间和位移指的是: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其核心是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学生已经在初中课程中学习过时间和路程,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和下节课速度的学习有关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地位,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本节内容虽然浅显,但因其牵涉到的物理思想方法比较典型,且学生将在本节首次接触到物理图象(位置的表示),故本课的价值倾向长远,同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图象分析习惯是非常重要的。2.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习的时间、时间间隔和位移等概念是用来描述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即描述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机械运动。这些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在已经学习了时间和路程的前提下可以说是难度较小,但是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讲,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概念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重点区别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与位移、位置与位移。鉴于概念学习趣味性较低,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采用通过多媒体教学将需要学习的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置、路程、位移等概念融于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回忆生活常识,从而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会回归于生活,增强学习趣味性,主动性。3.设计理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课程内容的真实情境,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课本内容。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更好地接受知识。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201411141929

赵霞

① 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与联系,能在具体情境下识别时刻和时间间隔;

② 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③ 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④ 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的不同运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位移、路程、时刻等概念,使学生能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处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② 锻炼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② 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时刻与时间间隔以及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难点:对位移矢量的理解及运算

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内容)

(二)新课内容

一、时间和时间间隔

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学生讨论 如图所示,物体沿直线从O点开始运动,如果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一秒,则下列各说法中分别表示哪一点或线段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201411141929

赵霞

前3s内: 第2s内:(第)2s末: 第3s初: 第二个2s内:

(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加深对时刻、时间间隔的理解)

二、路程和位移

重新讨论提问学生的问题,问学生为什么不从另外一条路走?学生会很快回答另外一条路远,那么从不同的路径走就没有相同之处吗?当然有,那就是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所以为了准确描述这两种运动,就需要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

(引入路程和位移的概念)

1、位移: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质点在这次运动中发生的位移,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如:物体从A点沿曲线运动到B点,这次运动对应的位移用有向线段AB表示。

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是矢量,通常用字母x表示位移,单位和路程的单位相同,米(m)。

2、路程:路程是指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上面的例子中曲线AB的长度表示路程。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讨论: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是什么? 小结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即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问题:物体的位移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情况? 答: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201411141929

赵霞

三、矢量和标量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位移是矢量,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讨论:一辆汽车从A 点出发,向东行驶了40km,到达C点后,又向南行驶了30km到达B点,此过程中它通过的路多大?它的位移大小、方向如何?通过计算,你会有什么发现?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在同一直线中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出物体的位移,如何进行计算?

从上面图中我们看出,物体沿直线运动由B运动到A时其位移即为XA-XB=4m,由A运动到O点时的位移即为XO-XA=-2m。

五. 板书设计

六. 课堂小结和作业

1、课堂小结

(1)位置:位置就是质点在某时刻时所在的空间的一点,其位置可由坐标确定。(2)路程:质点位置发生变化时的径迹长度叫路程,其单位通常用米(m),另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201411141929

赵霞

千米(km)、厘米(cm)等。路程是标量。

(3)位移: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根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它与物体具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其单位与路程的单位相同。在直线坐标系中,常用x表示。求位移时必须回答方向。

注意:①位移与路程不是一回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除此之外,两者大小不会相等。②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

2、例题

例1 请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指出下列时刻或时间(填相应的字母):(1)第1s末,第3s初,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2)第2s内,第5s内,第8s内;(3)2s内,头5s内,前9s内;

提示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

解析 与题中相对应的时刻或时间分别是:(1)A,B,C;(2)AB,DE,GH;(3)OB,OE,OI。

点悟 在物理学中,时刻与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

例2 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2(R + r), π(R + r)B.2(R + r)向东,2πR向东 C.2π(R + r)向东,2π(R + r)D.2(R + r)向东,π(R + r)提示 从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出发进行分析。

解析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其大小等于A、C间的距离,即 s=2r + 2R = 2(R + r);方向由A指向B,即向东。路程是标量,其大小等于两半圆弧长度之和,即 s′=πr+πR=π(R + r),没有方向。选项D正确。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201411141929

赵霞

点悟 弄清位移和路程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是正确做出判断的关键。物理概念是研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要正确理解,切不可掉以轻心。

3、课后作业 P14 问题与练习:

1、3

七.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可以正确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路程与位移,也可辨别生活中的时间和物理时间上的不同含义,由于第一次引入矢量和标量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引入几个量让学生体会理解,并能提到他们不同的运算法则,但具体运算形式可不必涉及。

下载《位移和的关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位移和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说课稿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说课稿) 说课人:卢华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本课是人教版教科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阳区第一中学物理组:陈雪雁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对于刚刚步入高一物理学习的学生,对该学科往往望而却步,认为“物......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魏炳丽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让学生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2教材先是通过一个例题的求解,利用公式x=v0t+......

    2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

    《1.2 时间和位移(一)》教学设计(★)

    《1.2 时间和位移(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掌握位移的概念,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

    《1.2 时间和位移(二)》教学设计

    《1.2 时间和位移(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s-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猜想,并应用数学的极限思想,认识......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υt对应着图象中的矩形面积.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