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教
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各种大众传媒传播的多是流行歌曲和影视明星,也有一些当前文化名人的访谈,对历史名人的多是来自于影视作品和书籍,但相对比较零散。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于外国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了解,大部分学生仅限于电影或电视中的点滴印象,对于历史文化名人的了解是比较浅薄的,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课前要让学生进行广泛的材料搜集。六年级学生在搜集、调查方面有一定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课前预习。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教学难点是: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
设计思路
1.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课前预习教材,在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教材提示内容搜集资料。二是以“整理、交流展示”为中心,将学生们搜集的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和评价,并参与交流过程,实现师生互动。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结合,从而培养孩子们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教学重点
知道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教学难点
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视频播放设备如录音机、VCD机等,以及教材中提到的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的音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收集维也纳的资料,了解三位古典音乐大师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介绍卢浮宫的图片、音像资料,以及卢浮宫收藏的艺术珍品图片若干。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82-P83页内容,话题为“走进金色大厅”。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4-P85页内容,话题为“徜徉在卢浮宫”。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86-P87页内容,话题为“我喜欢的世界文学名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走近音乐之都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在我们这期节目里,我们请来了三位音乐大师,请看大屏幕(CAI:艺术人生片头曲及音乐大师的照片)
2.师:这就是我们的嘉宾,你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国籍吗?(指名生说,CAI相机出示“小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人 贝多芬德国 肖邦 波兰)
3.师: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却在同一个城市渡过了大部分音乐生涯,留下了一首首、一部部的不朽乐章,你们知道是哪个城市吗?。谁来介绍维也纳?
4.师:你觉得金色大厅怎么样?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金色大厅”与维也纳爱乐之声相得益彰,“世界第一乐团”与“世界首席音乐厅”交相辉映。
5.小结:我们这期《艺术人生》栏目里,让我们走进金色大厅,与这三位古典音乐大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聆听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艺术人生吧。(板书:走进金色大厅。)
【设计意图:引用《艺术人生》的节目形式认识三位古典音乐大师,学生通过资料交流初步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历史和著名的金色大厅。】
活动二 走进金色大厅
1.师:请同学们自己上来介绍你所知道的小约翰施特劳斯。
2.(播放视频:《蓝色多瑙河》)师:听完后,想说什么?了解旋律优美、背景故事。(板书:施特劳斯图片)
3.师介绍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人品:痴迷音乐创作。
4.师小结:感谢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痴心创作,如果你忧伤、烦恼,就去听听圆舞曲吧,那优美的旋律定能驱散你心头的愁云。
5.(板书:贝多芬图片)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贝多芬?(生自由说对贝多芬的了解)6.师:你知道音乐大师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7.(播放视频:了解贝多芬的生活)师: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8.师相机出示关键词(贫穷、疾病、耳聋等),大家想具体介绍哪个关键词? 9.师:你还想补充哪些关键词来形容贝多芬?(生:乐观、坚毅等)
10.师:历经生活苦难的贝多芬没有悲观,他将一腔热情谱写成生命中最后的一部作品《欢乐颂》。(欣赏)
11.师: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贝多芬大声向命运呼喊,让我们喊出贝多芬的声音——(CAI出示贝多芬的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生齐读。
12.师:如果用贝多芬的一部作品来形容贝多芬,我们会选择《英雄交响曲》。因为贝多芬无论从人品还是作品上都可以称作——他才是真正的英雄。让我们再次聆听他那不向命运屈服的声音。(播放《命运交响曲》视频)
12.师:说说你所了解的肖邦。可以放手让生来介绍作品和人品。13.欣赏肖邦作品《革命练习曲》,生说感受。14.小结:音乐家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古典音乐历史上的三个代表人物,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从他们的成长足迹中感受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活动三 感受音乐之都
1.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古典音乐大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师:除了以上三位,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古典音乐大师呢?
生弹奏、放CD、吹奏,师相机放四首名曲请生猜一猜(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舒伯特《摇篮曲》、海顿《小夜曲》、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3.师:沉浸在这些古典名曲的旋律中,感受着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我们还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4.师:在我们今天艺术人生的栏目里,了解了大师的作品和他们的人生故事,现在你能
说说“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的含义吗?
5.学生交流。
6.小结:让我们聆听古典音乐,感受人格魅力,品味高雅生活。谢谢大家参与今天的节目,再见。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自己的资料和生活经验介绍自己知道的音乐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在听一听﹑猜一猜的活动中,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板书设计
走进音乐大厅
施特劳斯 贝多芬 肖邦
痴迷创作 不向命运屈服 肖邦之心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感知精美的卢浮宫
1.师:离开了维也纳,我们来到世界艺术之都——法国巴黎,到闻名于世的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和美术巨匠们对话吧。
2.师:你对卢浮宫知道多少? 3.学生交流。
4.播放卢浮宫的音像资料。5.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卢浮宫的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卢浮宫有初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二 解读卢浮宫的宝物
1.师:你们知道卢浮宫的镇宫三宝是什么吗? 2.全班交流:卢浮宫镇宫三宝图的故事。3.讲述画家米勒深入生活,为农民作画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体会这些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人们对艺术及生活真善美的追求。】
活动三 感受卢浮宫的艺术魅力
1.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阅读美文《卢浮宫的无限魅力》,说一说读这篇短文时,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2.学生交流对卢浮宫的整体印象。3.讲述学生知道的藏品故事。
4.总结:卢浮宫激起藏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短文,进一步感受卢浮宫的艺术魅力。】 板书设计
徜徉在卢浮宫 最大的美术博物馆
艺术魅力 第三课时
活动一 走近安徒生
1.教师播放《丑小鸭》故事片段,让学生猜猜出自哪位作家。
2.师:相信同学们对安徒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对安徒生的了解。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了解安徒生。】 活动二 讲讲安徒生的童话
1.师:请同学们讲述安徒生创作的其他童话故事。2.全班交流,自己从中体会到哪些道理。
【设计意图:讲述安徒生勤奋学习,努力创作儿童文学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伟大的作家不朽作品时是需要付出艰辛的。】
活动三世界名著大搜索
1.师: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阅读了那些世界文学名著,知道哪些儿童文学作家? 2.学生讲述其中的故事。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这些作家及其作品丰富了儿童生活,陶冶了情操。】 板书设计
我喜欢的世界文学名著 走进故事 走近作家
用心去感受
第二篇:鄂教版品德与社会《男生女生》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男生女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男生女生》。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惯常以“自我为中心”思考和处理问题,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表现为封闭、退缩,有的表现为放任、攻击,直接影响作为主体的“我”与他人沟通与互动。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上的显著变化,学生一方面对异性同学充满好奇和好感,另一方面又心存戒备,有意疏远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男女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学会认识自我和了解异性同学,让学生了解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作用,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善于发现、欣赏、学习异性同学的优点,从而做到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共同进步,以建构起和谐、友善的人际氛围。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加强活动的安全,公平、公正的评价男女生的每一项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在开展上实话实说活动中采取合适的方式保护好学生的心里话,让活动开展得有效度。
设计思路
1.男生女生,这是性别上不同的两类学生。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上有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对异性同学充满了好奇,进一步的了解自己身边的异性伙伴,是他们现阶段的需要。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男生和女生所表现出的差异,认识男女同学各有优势,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共同成长。
2.本课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如下几条内容标准设计的:(1)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2)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3)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男女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发展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要相互尊
重,友好交往,建构起和谐、友善的人际氛围。
能力:懂得男女生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知识:知道男女同学各有优势,把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增强与异性同学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到男女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学会认识自我和了解异性同学,让学生了解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作用,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善于发现、欣赏、学习异性同学的优点,从而做到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共同进步,以建构起和谐、友善的人际氛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学生相册。
2.制作学生档案卡、优点卡、实话实说卡。3.准备男女生pk的针线、神秘箱等相关工具。学生准备:
1.收集男女同学交往的事例。2.收集有关友谊的格言。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0—P11页内容,话题为“我们都是好样的”。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2—P14页内容,话题为“共同奏响成长曲”。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火眼金睛看你我、清楚明白知对方 1.品味温馨回忆
师:同学们,我们的班集体是由男生和女生组成的,在我们小学的生活中,有男生女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足迹。下面就让我们翻开这一本本相册,来共同回忆、共同分享这些难忘的时刻吧!
师:老师看见同学都看得很认真,肯定有很多感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
师小结:是呀!在男生女生的相处中,大家都很融洽,我们感受到了快乐。在这5年中,你们对自己和身边的异性伙伴们一定有所了解。
2.猜猜他是谁
师:大家看,老师这儿有两份个人档案,请你们猜一猜哪一份是男生的档案,哪一份是女生的档案。
师:你真棒!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吗?同意他的观点吗?(生说出男女有不同的一些特征,1生)
师:看样子同学们把男生、女生的特征找的很准,这就是我们班上**和**同学的个人档案。
3.认识我自己
师:老师想你们一定也想拥有自己的个性名片吧!那我们就来写一写。(学生完成个人卡片)
4.火眼金睛找不同
师:全班同学的个性名片都在老师这,老师随机抽出几份,看你们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吗?为什么你能判断出他(她)是男生(女生)(师抽4名学生档案)
5.师小结:从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找到了男女生在外型和兴趣等方面的区别,我们知道了小学阶段女生普遍比男生长的高,喜欢较为淡雅的颜色,男生则多半喜欢看一些武侠小说、侦探破案方面的书籍。
【设计意图:活动首先通过让学生观看自己班级在小学五年中难忘的相册,回味男女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片段,感受男生女生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接着出示两分个人档案,让学生猜一猜档案主人的性别,从而激发他们了解自己和异性伙伴的兴趣,随后让他们也写一写自己的个性名片,并随机的抽选几份和大家分享,让学生猜猜名片的主人是男是女,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受男女生在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和区别。】
活动二男生女生大PK、我们都是好样的
1.师:现在,我们对自己和异性伙伴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们想对男女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吗?让我们来个男生女生PK赛吧!
师:老师请2位同学上来给卡片按男生女生分类。
师:刚才你们填写的个性名片就是你们参加这次比赛的通行证。比赛时老师抽到谁的通行证,谁就有资格参赛了!
2.第一个比赛项目:扳手腕三局两胜
男生参赛代表是**,女生参赛代表是**。掌声鼓励他们。(估计男生获胜)3.下面进行第二个比赛项目:小小舞者
老师这回各抽三名队员参赛。(估计女生获胜)
4.师:男生女生都嬴了一局,我们再来第三轮“穿针引线”比赛吧!这次老师请你、你来抽取你们的参赛队员、并且做裁判。
师:你们判定谁获胜了?(估计女生获胜)
5.师:最后这个比赛,叫做“神秘箱大考验”,老师这有个神秘箱,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手伸进去摸摸里面的东西,摸到以后悄悄地告诉老师它是什么?(估计男生获胜)
6.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男生女生在这次PK赛中表现得怎么样?(2生说男女生有不同的优势)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也很会思考,男、女生之间的确存在差异。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资料,你们会有更多的了解。请大家翻开书11页。
7.师:不管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男生女生都有着很多不多的特质,也有各自的优势。你们观察过没有,在集体中我们的座位都是男女生搭配在一起座,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排吗?
8.师:这多有意思啊,男女生互相帮助,让我们能够和谐、快乐的学习进步,更可以说明我们男生女生都是好样的。
【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中,通过进行四个针对男女生双方特点而设计的比赛项目,如力量型比赛“扳手腕”,身体协调性比赛“小小舞者”,耐心和细心的较量“穿针引线”,和最后的胆量测试“神秘大考验”,这些趣味性的比赛项目,让学生在快乐和紧张中真切的体验自身的特点,感受自己与异性之间的差异。而后教师引导学生翻看课本第11页的小资料,通过资料里一系列的调查结果,让学生对男生女生各自的强项和优势,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同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活动三我有我优势,合作靠大家
1.师:今天利用这堂课,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完成一个有意义的活动。
师:武汉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让我们这群男生女生一起行动起来,为这个活动出一份力吧!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设计一节主题班队会 组织一次校园义务清扫活动
布置班级的文化氛围 到社区进行一次宣传活动
(2)要求:将全班分成男女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选择一个活动,根据活动内容,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分工,共同合作。写出一份策划方案。
师:怎么让这次活动顺利、圆满、高质量的完成,就看你们的了!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活动方案。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法都很棒!回到学校,可以和老师商量,组织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五*班的男生女生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4.师小结:今天的课上,咱们男生女生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正因为有了男女差异,我们的班集体才显得这么的精彩,我们完全可以自信的说,一起读,我们都是好样的!
【设计意图:在前两个活动中,学生对男女生的特点和优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这种情况,设计让学生以目前武汉市正在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契机,策划一次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活动内容有4项,要求学生将全班分成男女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选择一个活动,进行人员安排。根据活动内容,发挥各自优势,人人参与,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填写一份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任务的人员安排表。策划完毕后,让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人员安排。同学们可以在交流中感受到在各类活动中,特定的事项由男女生发挥自身优势能更为出色、更为高效地完成,从而让学生联系实践,更进一步感知自我和异性伙伴在学习和活动中的优势。】
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好样的 男生pk女生 第二课时
活动一名言欣赏,珍惜朋友 1.师出示格言:
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培根
世间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易·系辞》 2.学生交流收集的格言。
3.师:友谊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校园中的我们热情奔放,对友谊有着热切的期盼。男女同学的交往和友谊,是我们多彩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名人名言的的哲理,让学生从中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活动二学会称赞,相互鼓励
1.阅读与思考: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2页上的两篇文章,思考男生黄华为什么会佩服女生郑晓红,女生梅雪为什么会佩服男生谭虎。通过阅读,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2.师:男生与女生组成了我们这个集体,每个同学都展示着自己的特长,努力为集体争光,你们平时一定也注意到了异性同学的优点吧,现在我们就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异性伙伴吧!
3.学生写异性同学的优点卡、4.学生交流并送优点卡。
【设计意图:针对高年级学生对异性同学充满好奇和好感,另一方面又心存戒备,有意疏远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他(她)们看不到也不会欣赏异性的优点,此活动教会学生学会鼓励,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活动三学会交往,共同成长 1.写出我的心里话
师:老师知道你们在与异性同学相处中,一定有令你不愉快的事发生,现在请同学们在“实话实说”卡片上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写好后由学生先自行保管好,留到后面活动中再交流。)
2.掌握正确的交往方法
师: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但你们知道怎样说、怎样做他们才会心悦诚服的接受吗?先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可以用来描述异性同学间正确交往态度和恰当交往方式的词语。(自然、广泛、热情、自重、大方、尊重、坦诚、适度等。)
3.情境创设,教会技巧(1)情境创设一学会技巧
A男生小王经常在走廊里和班里的女生嬉笑打骂,你推我拉。B男生小明从不敢主动和女生说话,女生一和他说话,他就脸红。你怎样看待这两位同学的行为?
师小结:“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异性同学交往六“不”
不必过分拘谨,不应过分随便; 不宜过分冷淡,不可过分亲昵; 不要过分严肃,不能违反道德。
师:真正的友谊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天长地久。(2)情境创设二走进生活
A小燕骑车摔倒在地,一男生见状毫不理会。B小伟常对小红的长相说三道四。
C小辉有不会的问题问小强,小强认为男女有别,怕其他同学说闲话,就假装不会。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行为?假如你遇到上述情形,你会怎么做?(3)情境创设三广泛交往
小莉性格开朗,聪明伶俐,是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在同学中,她既有很多同性朋友,也有一些异性朋友。他们在一起谈学习、做游戏、搞文娱活动,相处得非常融洽。小莉说,跟这些朋友们在一起,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小莉与同学的交往有什么特点?这样交往有什么好处?
师生总结: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范围要相对广泛,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4.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会的方法交流我们手中的“实话实说”卡吧。(学生互动交流)
5.师总结:男生与女生,本是同窗人。相处莫疏离,但留坦诚心。愿我们男生与女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克服弱点,奏响共同成长的交响曲,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已有自己的思想,学生特别是异性之间容易产生许多误会与矛盾,通过实话实说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又相对地保护学生的自尊,而且在交流之前还创设一系列的情境教会学生交流的语言与技巧,让学生通过此活动做到男女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实现共同成长。】
共同奏响成长曲
交往技巧:自然、广泛、热情、自重、大方、尊重、坦诚、适度 交往六“不”:不必过分拘谨,不应过分随便; 不宜过分冷淡,不可过分亲昵; 不要过分严肃,不能违反道德。
第三篇:鄂教版品德与生活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爱心伴我长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爱心伴我长大》。旨在通过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成长的历程中父母、家人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家人无微不至的爱与成长的欢乐。这一活动主题由“爸爸妈妈都爱我”和“我在长大”组成。
学情分析:
独生子女的数量正在与日俱增,他们每天都过着众星捧月般优越的生活,渐渐地缺失了爱心和责任,而本课内容对培养刚刚步入学校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参照课程标准以本课主题目标为依据,将教材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时教学目标,并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把对爱的模糊感受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使学生能在感受爱的基础上表达爱传递爱,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有效地提高了本节课教学实效性。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和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心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无私的爱。从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热爱父母的感情。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知道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学会回报父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寻访、共同回忆等亲情活动,以及诵读儿歌、演唱歌曲、情景体验和孝心行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的幸福,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教学难点:
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己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照片,回忆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以作示范。
学生准备: 1.收集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成长的点滴小事例,以备交流时用。
2.一些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照片及小时候穿过的衣物。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6-P38页内容,话题为“爸爸妈妈都爱我”。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9-P40页内容,话题为“我在长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妈妈的爱在哪里
1.播放短片《小三三的一天》,老师对画面进行描述。一大早,太阳公公就露出了笑脸,小闹钟唱起了歌,可爱的小三三起床了,妈妈赶紧抱起小三三,迅速穿好衣服,替三三刷牙洗脸,涂抹面霜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小手帕放进她的兜里,又从厨房里端出冲调好的美味牛奶,和嫩嫩的鸡蛋,为小三三系上小兜,甜甜地看着她吃着营养丰富的早餐„„
2.大家快来找一找:妈妈的爱在哪里? 3.学生发言:(配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1)妈妈的爱藏在香香的衣服里,每天夜里,在小三三甜甜入睡后,妈妈还在洗手间里用心地搓洗着衣服。
(2)妈妈的爱藏在美味的牛奶里,每天早晨,全家人还在梦乡里,妈妈就悄悄地起床,为小三三准备好营养的早餐。
(3)妈妈的爱藏在小牙刷里„„(4)妈妈的爱藏在温暖的臂弯里„„
4.师小结: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妈妈默默地为我们做好了太多的准备,其实不只是小三三,不只是妈妈,我们每个亲人都在这样爱着我们。
活动二
爱的火车
1.举例示范:教师出示自己与家人一起的照片,讲一讲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2.教师引导:老师是在家人的关爱中长大的。在你的成长旅途中,除了爱你的妈妈,还有哪些关心你们的家人?让我们都来讲一个“爱的故事”,把我们“爱的火车”开起来。3.教师宣布自己是“火车头”,师生一起诵读儿歌“爱的火车”(见教材38页),火车“呜呜”开动。
4.同学举手要求“火车请开到这里来”,火车开到他身边,当他讲完一个家人关心自己的故事后,就跟在老师后面坐上一节车厢,这样,“爱的火车”越开越长。
活动三
同样的爱
1.教师导入:父母长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但他们对我们的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爱,有时候会深藏在背后,需要你慢慢体会。
2.看图思考:当爸爸妈妈批评你时,你还能体会到其中的爱吗? 3.分组讨论:把你的故事将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爱。4.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5.想一想,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也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呢? 6.竞赛表演,思孝敬之行
(1)公布比赛规则
(2)必答题
①爸爸加班去了,这时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 ②妈妈过生日,你会怎么做? ③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你,你会怎么做? …………
(3)抢答题
①奶奶烧了一桌好菜,我„„
②爸爸答应星期天带我去买滑板车。可工作忙,他没有买。我„„
③早上时间紧张,妈妈忙着做早餐,我„„
…………
(4)公布竞赛结果。
7.教师小结:家人的爱是温暖的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总是那样无微不至。家人的爱也是严格的,因为他们希望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一个懂得体谅、关心别人的人。
第四篇:鄂教版品德与社会《话说地球》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话说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十一册第7课《话说地球》。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丰富,但大多数人往往沉醉于自己熟悉的小环境当中,对地球的认识也可谓是“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此球中”。因此就让学生通过学习去全面、整体的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和人类对地球无尽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执著,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自然、对社会探索无止境,未来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地球的探索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一定的查找资料的能力,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目前我们生存的美丽的地球,对于地球有一定的认知,但他们对地球已有的认知是零散、片面的,对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知之甚少。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引导学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关信息,与同学交流,感受地球的美丽。教学难点是: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尤其是在地球的地貌上的全面观察,学生对地球的认知很零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层层递进和整体的把握,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我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整合教学资源,用观看视频和图片、调查与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球体,了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让学生感知地球两极的严寒、干燥、风暴、生物等自然情况,为了解人类对两极的探索作好铺垫。并从中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以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着。
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球体,了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引导学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关信息,与同学交流,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
教学难点
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地球地貌的资料或图片。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4-P46页内容,话题为“从‘天圆地方’说起”。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7-P49页内容,话题为“看看地球的表面”。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50-P51页内容,话题为“到两极去探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谜语导入,感知地球
1.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大家猜,它是哪个星球?
2.师:对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星球,你有哪些了解?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嘛?板书:话说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形状
1.师:大家对地球方方面面的了解真不少,但我发现,大家对地球的形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地球是个球体。然而,古代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吗?出示“天圆地方”,你认为他们当时的认识有道理吗?
2.师:地是平的,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这些表面的现象让“天圆地方”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但也正如大家所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有些现象引起了人们深入思考,渐渐对“天圆地方”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对地球的形状提出了新的观点。
3.学生交流:什么样的现象会让古代人对“天圆地方”产生怀疑?他们又是如何用当时现有的条件去证明“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猜想呢?
4.供料学习——“月食推想”、“环球航行”(提供的资料应重点呈现探索的艰辛与卓越)5.后来古代的人们是如何去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相关资料,下面有一个表格,请同学们补充完整。
时间
人物
现象
猜想
付出的努力
结论
6.师:其实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最先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以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仑领导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环球航行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要有着超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航海家麦哲伦首次航行的故事。(多媒体展示)
7.学生交流: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人物或者事例打动了你? 8.师:是啊,“天圆地方”的时代,是人们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生在地球上的片面认识,而“地球是球体”这一重大发现靠的是人类观察思考后的大胆猜想,挑战共识,靠的是超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异常艰辛的努力过程。最终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飞向太空,终于能从太空观察地球了!看,这是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是谁?他看到地球真面目后发出了什么感叹!
9.师:现在我们有能力,有发达的科技让我们从远处去俯瞰我们的蓝色椭圆形地球,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人类为之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第一次人类飞天看地球的过程,(多媒体)同学们,你们看了有什么想说的?
10.小结:是啊,对地球的探索是艰辛而无止境的,但我们人类更是伟大的,一直以来人类对地球都进行着艰苦卓越的研究,只要我们有着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我们将会发现地球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由古至今的学习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到人类对地球的不断探索,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逐步去揭开地球神秘面纱。】
活动三 课外拓展
1.人类不断探索地球,发现了地球的很多奥秘,但也有很多未解之谜,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2.小结:地球探索的过程由古至今,由外国到中国,人类一直在努力探寻,地球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如“失踪”的大西洲、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罗布泊之谜、海底金字塔之谜、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陆、古人是否还活在百幕大海底、日本人谈虎色变的死亡之海、百幕大魔鬼区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我相信通过同学们以及以后人类的努力,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最后结尾可以收集地球未解之谜,给予学生一种展望与期待让同学们知道人们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人类对自然、对社会探索无止境,未来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板书设计 话说地球 天圆地方 球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
1.师: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椭圆形大球,出示多媒体(没有经纬线标识的地球)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海洋与陆地从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师: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3.师:除了蓝色还有什么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讨论中,让孩子们明白地球海陆分布的特点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活动二 了解七大洲、四大洋。
1.师:出示地球仪,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你还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现穿插经纬线的定义,作用等)
2.师:地壳的运动导致板块的分裂,根据不同的板块分成了大洲,在研究地球时,为了方便找到论述它们的位置,于是产生了以上的名词,并非地球本身所具有,这也利于人们对地球的不断研究与探索。
3.师:全球分成了七大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大洲,你能在地球以上找到它们吗?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师逐个点击七大洲
4.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们的名字,并说说你们从地图上显示的地形发现了什么?(相机补充:非洲有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它就是由许多岛屿
组成的;南北美洲就像一对姐妹紧紧相连在一起,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美洲;亚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南极洲的视频。)来到亚洲你会想到什么?
5.出示平原地形图,学生通过讨论,小组派出代表图文介绍平原地形时,可以结合我们的家乡说说他感受到的这一地形的特征。(一马平川)
6.师: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看来,各个洲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每一个小的地形区域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地球的表面可真丰富啊!
7.快速识记七大洲。
8.师:你们一下子记住了七大洲,那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组成的,下面我们就去地球仪上找四大洋。(出示世界地图,认识四大洋。)
9.我们将上一节课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麦哲伦的环球旅行经过了那些大洋?这说明了陆地是被海洋围绕,海洋连接成了一片。
10.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完成填图游戏。了解它们各自的地理位置。出示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大小。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
【设计意图:围绕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给他们提供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从看图感知到了解分布,再到填图记忆。这样,通过自主活动获得认识发展,技能巩固,显然优于纸上谈兵式的空洞说教。】
活动三 感受地球的美丽
1.用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皑皑的雪原、秀丽的群山、深邃的峡谷、广袤的平原、富饶的盆地、苍凉的沙漠、郁郁葱葱的森林高大连绵的山脉……)
2.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那些地貌?
3.布置课后作业:以“地球地貌世界之最”为主题,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办一期小报。【设计意图:这一过程主要是在学生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师生的对话交流,让学生了解地球丰富的地表形态。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可爱和美丽。】
板书设计。看看地球表面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 四大洋
丰富的地表 第三课时 活动导入
1.师:谁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南极和北极?一说起南极和北极地区,你会想到什么?教师可以相机板书。那被冰雪终年覆盖的地方,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
2.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让我们去那里看一看,感受与众不同的自然条件吧!出示多媒体。
活动一了解两极的特点
1.师: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主要特点:干燥之极、寒冷之极、风暴之极。3.教师出示一组科学数据图,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干燥(年降雨量小)、严寒(有零下94、5摄氏度的低温;热水泼出去结成冰)、风暴(把200千克的大石头吹得满地乱滚),体会两极地区恶劣自然条件。
4.师:两极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如此恶劣,居然还有动物在此安居乐业,请举出几种动物。5.师:动物在南极和北极地区生活,那里有人居住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6.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还有这样的生命存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7.小结:是啊,同学们的好奇也正是科学家们的好奇,他们用着坚强的毅力去探寻地球未知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收集资料的交流和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充分了解两极的三个之最,体会两极环境的恶劣。】
活动二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1.师:如果你是科考队员,你会做哪些心理、物力上准备? 2.师:你认为会遇到哪些困难?
3.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遇到的困难和怎么克服困难。罗尔德·阿蒙森的故事、“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6名成员历时7个多月,跋涉5984公里,终于到达了前苏联和平站……
4.师:遇到这样多的困难,人类为什么还要不畏艰辛进行这样的探险考察?(板书:目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到两极探险会遇到的困难和科学家们执着的精神】
活动三信息交流。
1.师:北极和南极是探索自然界本来面目,研究地球过去、现在、和将来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尽管充满了艰难和危险甚至牺牲,却阻挡不住人类探索的步伐。
2.师:你还知道哪些探索南极和北极的故事呢?推选优秀代表讲讲他收集到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深刻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并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
干燥之极
到两极去探险 风暴之极寒冷之极
艰辛 执著——目的?
第五篇:鄂教版品德与生活《做有心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做有心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做有心人》。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儿童的成长需要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充满好奇,喜欢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他们的小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知的渴望,小脑瓜中总是跳跃着许多的小问号,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乐于与他人探讨,弄清事情的原委。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教学难点是: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并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本次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动脑,对不懂的问题具有探究的兴趣,并能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引导组织学生实地操作或动手做实验,让其在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设计思路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3.学习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4.具有一定的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5.能与他人愉快地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欢提问。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勇敢地尝试,不怕难,不轻易放弃。
行为与习惯目标:从小养成探究的习惯,初步具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活动中与小伙伴合作、交流,分享感受与活动成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解决问题,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或科学常识,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教学难点
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并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组织学生到操场中去踩影子;在课前制作精美的问题卡片;准备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蓝猫淘气三千问的碟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一些不懂的问题,并准备制作问题卡片的工具。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0—P42页内容,话题为“发现小问号”。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3—P45页内容,话题为“小问号挺直了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故事导入
1.故事导入,教师讲科学家瓦特和爱迪生小时候好问的故事。2.组织交流,听故事后的感受。3.教师板书课题,并引出所学内容。
4.小结:从故事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亲自参与,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设计意图:教师开课引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活动二学会发现问题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在游戏中的具体情况,交流一下课前到操场上踩影子的感受。2.师:阅读教科书P40页,你在游戏中发现这些问题了吗?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影子现象?
3.师:阅读教科书P41页,你在生活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吗?除此之外,你还有了哪些疑问? 4.小结: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书中的内容并结合学生亲身经历谈感受,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
活动三分组实践
1.教师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问题的活动。
2.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名学生拿一个笔记本,记录所发现的问题。第一组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小问号;第二组学生在校园里寻找小问号;第三组学生在校园前的公园里寻找小问号。
3.组织学生排好队,有秩序地参加活动。(时间十五分钟)4.学生回教室后,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5.动手制作一张问题卡片,将自己的小问号记录在问题卡上。
6.小结:生活中,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肯动脑,小问号随处可见。【设计意图:教师将寻找小问号的活动从书本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更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探究的兴趣。】
活动四情景表演
1.师生合作表演,孩子老是问为什么,妈妈有些不耐烦。
2.师:阅读教科书P42页,你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吗?结合表演谈自己的想法。3.教师打出多媒体,播放学生最喜爱的蓝猫淘气三千问,让学生观看。4.学生交流:看了动画片后,你想说什么? 5.小结:鼓励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大胆地提出,提出问题是发明创造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表演和播放动画片,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遇到疑问喜欢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发现小问号 留心观察发现问题 第二课时 活动一设疑导入
1.师:上节课,同学们发现并收集了许许多多的小问号,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弄明白呢? 2.师:阅读教科书P43--44页,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把小问号弄明白的? 3.组织学生交流,他们分别是用观察、讨论、实验的方法解决小问号的。
4.小结:遇到了问题,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才能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从书中了解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问题中,也是一种好方法。】
活动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让学生拿出问题卡片,组织学生用以上研究方法就某个问题进行探究。预设学生提问:学校的枫树为什么到了秋天叶子会变红?公园池塘里的鱼为什么有时会浮出水面? 2.师:有些问题,用以上的方法解决不了,怎么办? 3.阅读教科书P45页,引导学生观看情景图,师: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生交流:向大人请教、在网上查资料、到书中找答案等方法。5.小组交流:你用这些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小组长做好记录。6.师:除了这些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身边的小问号? 7.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8.组织学生用这些方法探究心中的小问号。
9.制作收藏夹,将自己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收入其中。
10.小结: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身边的小问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本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后,启发学生讨论出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将方法付诸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好问的习惯。另外,孩子们由于年龄小,能力有限,有的问题可能解决不了,要给孩子留下寻找解决问题的空间,否则将适得其反。】
活动三问题发布会
1.小小问题发布会:组织学生用各种形式回报自己的探究所得。
2.小组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所得在小组内汇报。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在讨论交流时,要倾听别人的发言,分享他人收获的快乐。
3.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探究所得的基础上生成的新问题继续探究,实现充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小结: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找到快乐。【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在探究中养成遇到问题勇敢地尝试,不怕困难,不轻言放弃的好品质。】
活动四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实践
1.在班上制作班级“小问号收藏屋”或开展“小问号大挑战”活动,鼓励学生继续用敏锐的眼光发现身边的小问号。
2.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小探索者科普系列》等书籍。
3.小结:多实践、多读书,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问题,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的小脑瓜变得更聪明。
【设计意图: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小问号挺直了腰
向大人请教在网上查资料到书中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