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70页的内容。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识别。
3.通过画、量、折、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在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边数增加变化中感悟数学研究活动,渗透合情推理。
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注重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2.重视体现动手操作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课时安排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征 第2课时
三角形的稳定性
第3课时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第4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第5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6课时
四边形的内角和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教材第59、60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理解三角形的含义,知道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不止一条高。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的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59页金字塔和过江大桥,让学生说说在图中能找到哪些学过的图形? 生:三角形。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
过渡: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特征。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1)操作: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成三角形,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画一画三角形,你又明白了什么?(2)理解:每个三角形有几条线段,这些线段是怎样连接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叫三角形。师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端点相连)叫三角形。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1)围成的三角形的每一条线段叫什么?摸一摸你摆的三角形有几条边?
(2)让学生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找出这些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点。板书:角:三个角
顶点:三个顶点
边:三条边(3)交流小结: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师: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含义。
阅读教材:教材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师:我们画了那么多的三角形,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怎么区分呢?我可以给它取一个名字: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在三个顶点上分别写上A、B、C三个字母,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1)认识高。
教师出示教材第59页大桥图片,问学生图中是什么建筑?(大桥)师:这个大桥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大桥的高度吗? 生:榙柱。
师:这个榙柱是任意画的吗? 生:不是,是作的垂线。
师:我们是根据什么来作的垂线?(2)说高。
师: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 生1:高就是一条垂线。
生2:是从顶点到对边作的垂线。
课件演示:学生齐读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
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有几条高?
刚才我们画出了三角形的一条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吗? 生1:三角形有三条高。师:为什么?
生2:三角形有三个顶点,都可以从每一个顶点作高。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都可以作为三角形的底。(4)学作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三角形作高(做一做中的三个三角形)
小组展示并演出作法: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放在三角形的底上,然后平移三角板把三角 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做法,把要点说明: 画高用虚线,画上垂直符号,标出底和高。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相信你们已经把今天的知识都学会了,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强调画高时应注意四点:
A.画三角形一边上的高要用三角板来画; B.要注明表示直角的符号;
C.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底,都有对应的高; D.代表高的这条线要画成虚线段。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第2课时
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稳定性:教材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在摆一摆、拉一拉的活动中,通过观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
2.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体会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 生:电线杆的三脚架、大桥钢架、索道支架、建筑用的三角架等。
师: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教学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1.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操作一:用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拉一拉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它的形状不会改变。
操作二:用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拉一拉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它的形状会改变。
师追问:谁来想一个办法,使刚才拉动的四边形不易变形。
操作三: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它的形状不会改变. 结论:经过以上三次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可以发现,三角形不会变形,即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2.举例感悟。
你还在生活中发现什么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巩固练习
问题:如图,在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回答,小组内讨论,订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第3课时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内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材第62页例
3、例4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小明和我们一样每天都按时上学,请看小明到学校的线路图,小明上学共有几条路线?有一天小明时间点晚了,你们猜猜他肯定会走哪条路去学校?为什么?
师: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归纳: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2.教学例4。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1)6、7、8
(2)4、5、9(3)3、6、10
(4)8、11、11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1)(4)能摆成三角形,(2)(3)不能摆成三角形。
3.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
学生汇报。
归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练习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6~8题。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
第4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分类:教材第63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会根据三角形的角和边的特点进行分类,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在活动中渗透分类和集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会根据角和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教学准备
各类三角形学具、实验报告单、量角器、尺子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课件出示: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
师追问:猜得真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过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它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瞧,今天三角形王国的许多朋友来了(课件出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对,它们形态各异,各有各的特点。这节课咱们就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分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二、新课教学
师:孩子们,认真想一想,你要根据什么来给这些三角形分类?有不同意见吗?对,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三角形可以按三个角和三条边的特点进行分类。接下来我们先按角来分。
1.按角分。
(1)学习提示。师:老师把这些三角形放在小组长的1号信封里,在操作之前我们来看看学习提示,请位同学读一读学习提示。A.每个组员从1号信封里取出2个三角形,仔细观察或比一比、量一量三角形三个角的每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标在三角形上。
B.有顺序地汇报,把同一类的三角形放在一起。C.组长填写好报告单,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2)动手操作,合作分类。(3)全班汇报交流、评价。
师:你们组分成几类?哪几个分成一类?有什么特点?有不一样的分法吗? 生:我们分成3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师:比较三种三角形的异同点。想一想,怎么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生:看三角形最大的角。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最大的角也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钝角。
(4)介绍三角形按角分的集合图并板书集合图。
2.按边分。
(1)学习提示。
师:学会了按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我们再来研究按边分的三角形。我把这些三角形放在小组长的2号信封里。操作之前请看学习提示,请位同学读一读。
A.每个组员从2号信封里取出1个三角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B.有顺序地汇报,把同一类的三角形放在一起。C.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
(2)动手操作,合作分类,全班汇报交流、评价。(3)根据各类三角形的特点起名称。
三角形分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4)课件展示,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关系和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关系。
师: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都是60°。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5.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课件展示。6.三角形按边分类,可用下面的关系图表示。
三、巩固练习1.猜角游戏。
师:把三角形藏起来,只露出一个角,你能猜出是哪种三角形吗?(课件分别出示:露出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在点子图中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介绍既是什么三角形又是什么三角形的知识。3.用三角形拼一幅美丽的图案。4.完成教材第65页第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说吧!
第5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材第67页例6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量、折、拼、剪、摆等操作学具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3.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究猜想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教学难点
理解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教学准备
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剪刀,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2.长方形有什么特征?(生汇报:长方形对边相等,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3.三角形按角分可分成几类?
4.引出内角的概念,我们把图形里面的角叫做内角。三角形有几个内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新课教学
1.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如果沿长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长方形就变成了两个什么图形?
2.出示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说一说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谁大?为什么? 3.你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板书:180°)4.动手操作,探究验证(1)小组合作。
同学们能够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充分利用你们的学具进行验证,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多而且又富有新意,开始!
(2)汇报交流。
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 活动一:量一量。
生:我们小组的方法是用量角器测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和。
师:你们的方法是分别测量三个内角的度数,那你们测量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生汇报时吩咐学生记录下来并算出内角和)你觉得这个小组的方法怎样?(抽生评价)这种方法可出现误差吗?为什么?
师:能不能因此否定我们刚才的猜想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活动二:折一折。
生:我们是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得出结论的。(边说边演示)。我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折向直角,三个顶点重合,我发现两个锐角正好组成了一个直角,再加上直角,它的内角和是180°,所以我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生:我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把上面的角沿虚线横折,使它的点落到底边上,再将剩下的两个角横折过来,使三个角正好拼在一起,这三个角组成了一个平角,所以我得出结论: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生:我拿一个钝角三角形,用同样的方法去折,发现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也正好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所以我得出结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折拼成一个平角。
师:真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动脑筋的同学真多,请你说。活动三:拼一拼。
生:我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的内角和是 360°。再除以2,就得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真棒!活动四:剪一剪,摆一摆。
生:我们将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剪下来,再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顶点重合,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这就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你们只验证了三个三角形,为什么从中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呢?
生:因为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三类,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我们已经通过各种的方法证明了这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师概括小结:刚才同学们用量、折、拼、计算、推理、剪等这么多巧妙的方法得出,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提示:这一题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角是多少度,从哪看出来的?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
3.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三角形,我一刀把它剪成两个三角形,你猜这两个会是什么图形,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
四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四边形的内角和:教材第68页例7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探究并了解四边形的内角和。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边形内角和,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探究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通过实例引入,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合作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四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过程;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师:如果剪掉一个角,剩下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
二、新课教学
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它们的内角和是360°。
2.那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角和是否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呢?你有办法验证一下吗? 3.验证。
学生利用求三角形内角和的经验动手操作,汇报方法。(1)用量角器量一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四个角。(2)如果是任意一个四边形应该怎么办呢?
① 我把这个四边形的4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周角。
② 我把这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180°+180°=360°
4.总结: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8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学生猜测→动手操作→计算内角和→归纳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P61做一做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例3: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62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一、复习导入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63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实验探究
1、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1)6、7、8。(2)4、5、9。(3)3、6、10。(4)8、11、11。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1)(4)能摆成三角形,(2)(3)不能摆成三角形。
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学生汇报。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练习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6——8题
四、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种类特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出示锐角、直角、钝角。
提问:①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②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③如果我在这些角上加上一条线段的话,那变成什么了呢?
2、出示加一条线段,变成了三个三角形。
提问:①请你认真观察,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三个角,三条边。)②那这三个三角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角的大小,边的长短都不同。)③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征,但他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根据不同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下面各学习小组先讨论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类呢?
2、学生汇报从哪个方面去分。(①按角分②按边分。)
3、下面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对三角形分类,在探究之前请同学们听清楚小组合作的要求。
4、小组合作要求:①每个同学负责测量一个三角形的相关数据。②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三角形对应的位置上。③各小组按照刚才讨论的方法去进行分类,并在桌子上分一分。
5、同学们看看小组合作要求,哪个同学来解释一下这三句话的意思。
6、下面请小组长从信封中拿出这6个三角形,分好工,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三、交流展示,建构概念
(一)按角分类
1、小组长带上这6个三角形把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展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你们小组的分法是否和他们的一样)
2、请小组长汇报为什么这样分?
①三个锐角 ②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③一个钝角,两个锐角(板书)有没有哪个小组也是这样分类的?需要补充吗?
4、你能给这三类三角形分别取个名字吗?
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板书)
5、像这样的三类三角形我们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呢?按角分(板书)
6、概括三类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按角分成了这三类,下面我们用图来表示这三类三角形的关系,你们觉得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二)按边分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1、刚才那一组是从角的角度进行分类,其他小组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的呢?(小组长进行展示成果)
2、请你说一说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类呢? ①三边都不相等 ②有两边相等(板书)
3、有没有哪个小组也是这样分类的?需要补充吗? 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①不等边三角形 ②等腰三角形(板书)
5、我们来看看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否具备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呢?(教师引导分析)这就说明等腰三角形包含等边三角形,那我们通常把等边三角形归为等腰三角形这一类。
6、在小组内找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看看它们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呢?(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三个角相等)
7、下面我们来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请同学们看书上第65页的内容。
8、课件出示各部名称。(学生回答后再逐一出示)
9、总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拓展应用,巩固概念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⑴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⑵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
师出示三角形,生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A、∠B、∠C来表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A、∠B、∠C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A+∠B+∠C。
3、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揭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三角板,猜一猜。
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
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
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3.学生测量 4.汇报的测量结果
除了我们这节课大家想到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到初中我们还要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巩固知识。
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 能不能有2个钝角?
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课本第68页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
2、判断题
(1)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2)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度。()(3)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可能是30度,60度,70度。()
3、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四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究并了解四边形的内角和。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探究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合作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四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过程;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复习引入
出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如果剪掉一个角,剩下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
新课探究
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它们的内角和是360°。
那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角和是否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呢?你有办法验证一下吗? 验证:
用量角器量一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四个角。如果是任意一个四边形呢?
A:把这个四边形的4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周角。B:把这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总结: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拓展延伸:
你有办法求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你有什么发现?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节课我们分别用度量、剪拼、折一折的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最后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3)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4)加强对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5.本单元可安排6课时进行教学。
三角形的特性
教材分析:
例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
出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材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上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个概念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要用到。
最后,为了便于表述,教材说明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学情分析: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这里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策略: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 的变化。
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会展中心,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成为我请你描出几个三角形。
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 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
4.导入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们城市新的标志性建筑。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了吗?
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练习纸: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和斜拉桥。你能测量出三角形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吗? 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反馈:你是怎么测量的?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8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学生操作,然后评议交流。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检测反馈:
填空:
三角形有()条边、()个角、()顶点。由三条()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材分析:
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材首先呈现了情境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教学时,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哪条路最近呢?” “这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由于学生还未正式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因此在交流原因时,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看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评论,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策略: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
二、实验探究
1.实验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1)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2)观察上表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
(3)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4)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应用深化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请学生独立完成86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 cm和5 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检测反馈:
1、填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
2、填一填:(图在培生45页)
以上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是()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的是()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是()既是锐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板书设计: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分类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一般来说,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对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即符合上述原则。教材中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但按边分类难一些,为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对三角形已比较熟悉。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剪好的三角形分类。不给出分类的标准,让小组商量按什么分,然后进行操作。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策略: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展示目标。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二、新课: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 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2)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最大的内角.……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3、按边分的情况:
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 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2.第87页第7题猜一猜小组同学模仿练习
检测反馈:
把下面的三角形分类。(图在培生42页)锐角三角形有: 等腰三角形有: 直角三角形有: 等边三角形有: 钝角三角形有: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一个角是直角)(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教材再提出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实验的方法是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引导学生拼成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并概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因此,先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大概是多少度。然后小组合作画出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再量一量、算一算每个三角形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教学策略: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复习准备,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
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13.出示教材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试做。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2=180°-140°-25°=15° ∠2=180°(140°+25°)=15°
三、巩固练习1.88页第9题
这一题是不是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角是多少度,从哪看出来的?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
2、第88页第10题
①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两底角相等)②列式计算 180°-70°-70°=40°或
180°-(70°×2)=40°
2.第88页第10题
①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检测反馈:
求三角形中的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在三角形中,已知∠1=70°,∠2=50°,求∠3。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图形的拼组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2、让学生在图形的拼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过程:
1、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让学生明确:
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四边形 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
两个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梯形
2、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3、小结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
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
第四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练习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17%
1、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48厘米,那么它的每条边长是()厘米,每个角是()°
2、我们的红领巾按边分是()三角形,其中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
3、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5°,另一个内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内角是()度,这个三角形叫()三角形。
4、()是0.07的计数单位,7个()0.007,27个0.1(),()个0.01是10。
5.2.3千克=()克
4.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86克=()千克
103分米=()米
()分米=1.5米
4.08吨=()吨()千克
二.选择18%
1、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其中一条高剪开,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A、45°和45°
B、30°和60°
C、30°和30°
2、自行车的支架常常做成三角形,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A、内角和是180°
B、容易变形
C、稳定性
3、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内角是10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在三角形中,如果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越大,内角和()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6、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高。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D.无数条
7、下面那组纸条可以摆三角形(单位:厘米)
A、6、7、8
B、4、5、9
C、3、3、108、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个锐角。
A、3个
B、2个
C、1个
9、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A、长方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或正方形
三.解决问题(第四题6分,其余每题5分)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5
度
和62度,它的第三个内角是几度?按角分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62、有6根小棒,你能摆出几种三角形?(单位:厘米)
5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五边形的内角和吗?
4、算出下图中∠1、∠2、∠3的度数。
6%
5、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一个锐角是55。,求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6、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720,求底角的度数。
7、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之和是62厘米,若一条腰长是22厘米,求它底边的长
8、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几厘米。
四、小小操作家(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共24分)
底
底
底
底
底 底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热爱生命
一、教材简析:
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含丰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训练项目)。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3、发现并总结出概括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通过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 命,热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教学流程
第一、二、三课时:单元导读
一、出示“单元导读”
二、课例展示:
(一)、导入谈话
1、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看看你们能不能一口说出它是哪篇文章的?——你发现他们都是写的是什么啊?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书本,一起来感受生命的多彩和对生命的热爱。
2、这是一棵知识树,一棵“生命之树”,相信通过孩子们的交流,会让这棵知识树枝繁叶茂、充满生机。
(二)、主题回顾:
孩子们,从第五单元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触摸春天》:热爱 《永生的眼睛》:延续 《生命 生命》:珍惜 《花的勇气》:勇气
3、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认真,也很仔细,下节课我们一起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
(三)认读课文生字词
1、认读课文17-20课生字,并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相机引入“语文园地五”的“读读背背”,说说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文17-20课生词,学生认读,相机引入“语文园地五”的“我的发现”。
第四、五、六课时品读《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主题学习丛书《打开那扇窗》
一、品读课文,讨论交流。
(一)引入《触摸春天》: 盲女孩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奇迹打动了你,打动了我,更打动了作者。自由读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也认为这是个奇迹?
1.交流感受。
2.随机出示重点句子讨论: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穿梭和流畅”是什么意思?让我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你们的眼前是什么画面?作者用了“穿梭和流畅”合适吗?说说为什么?
(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挣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安静是个盲童,她是凭什么抓住这只睁着眼睛的蝴蝶的呢?这灵性来自于什么?同学们相信这个奇迹的发生吗?
(3)、“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 这段话中哪个词一下印在你的脑海中?谈谈你的理解,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安静是个盲童,她为什么仰起头张望?安静在望什么?安静会对蝴蝶说什么?
3、再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展开讨论:“谁都有生存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等语句和海伦.凯勒内心独白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4、交流学习体会。
(二)体会《永生的眼睛》中生命的意义。1.出示句子讨论理解:
(1)、“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说说自己随着句话的理解,说一说,在父亲的眼里,怎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2)、“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温迪会对外公说些什么呢?
(三)领悟生命的真谛
1.读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句子是你产生了关于生命的感悟?画出来。
2.讨论理解: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3.采用小实例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四)自学《打开那扇窗》
1.自读交流学习收获。读完了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要反复品味,说一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二、拓展延伸
1.反复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七、八、九课时命鞠躬》
一、切入课文内容,朗读理解感悟
1、联系生活,自读自悟:
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有积极向上一面的动植物图片
引背“求生的飞蛾 生长的瓜苗 律动的心跳”的片段
看板书,运用“ 的 ”进行概括动植物的图片
2、全班交流,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塌它。(“糟蹋”这里是浪费的意思。这句话是作者在静听自己的心脏律动后产生的生命意识: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作者用“可以„„也可以„„”,强调的是两种人生态度,前者是负责的态度,后者是不负责的态度。)
二、深入阅读文本,整合资源,升华情感
1、感受杏林子的一生,引起共鸣
2、深究最后一段:质疑——释疑——训练朗读——指导积累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
《生命生命》、《花的勇气》、主题学习丛书《向生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3、想象拓展,启迪心灵(本组课文中的事例,能否引发你对生命的其他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三、拓展阅读,深化“生命宝贵而美好”
1、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
四、自学《花的勇气》、《向生命鞠躬》
1.自读交流学习收获。读完了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要反复品味,说一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五、分层布置作业
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读一读:可以读老师推荐的书,也可以读与本组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写一写: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第九、十、十一课时 群文阅读 自主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生命的真谛》《敬畏生命》等美文,感受生命的美好!
第十二课时 拓展延伸
一、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二、名人故事小组汇报
(1)汇报搜集到的名人故事,然后请同学结合实际谈谈感想。(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3)学生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可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2.投影出示:a: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b.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c.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么说。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
1.自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批评、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 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踊跃,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2.学生评价: 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内容具体 b.写出真实感受 c.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四: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