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橘子变身术(意象画)
活动目标:
1、通过多个角度观察橘子,了解橘子内、外的结构特征,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观察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
2、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及大胆表现的信心。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横切、竖切及剥开的橘子若干(保证人手一份),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橘子宝宝想拍照片,请大家当小小摄影师,把橘子宝宝拍下来。
二、整体观察---观察实物
教师出示橘子实物,让幼儿自主选择角度进行观察:这是什么?这个橘子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让幼儿自主地观察和讲述,树立初步整体的印象。)
三、局部观察---实物、图片观察交叉进行,线条辅助
(1)观察实物并结合多媒体图片,从“上——下”观察橘子:现在看到的橘子有什么不一样了?橘子蒂是怎样的?
(2)实物结合多媒体图片,从“下——上”观察橘子:现在看到的橘子又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3)观察横切的橘子并以线条辅助,引导幼儿从“外---内”观察:这是橘子的什么部分?横切的橘子里面还有漂亮的花纹,看上去象什么?
(4)观察竖切的橘子,并从线条辅助:橘子里的形状又变成怎样了?
(5)观察剥开的整个橘子及一瓣瓣的果肉,这时橘子看起来象什么?
四、细节观察---图片观察
利用多媒体课件放大橘子一个“点”,引导幼儿观察:这时橘子的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五、启发想象
(1)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添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现场画出来,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3)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橘子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六、创造作画
师:原来橘子可以变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橘子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来。看谁变得最神奇,还要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遇到困难的幼儿及时启发以解决问题,对想法特别奇特的幼儿要给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评价、讲述作品。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同伴评价。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橘子教案反思
《大班橘子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橘子教案反思!
(1)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橘子有几瓣》
活动设想: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6.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反思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反思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反思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答案?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反思: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2)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数一数橘子有几瓣》含反思
【教学目标】1、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3)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橘子变身术》含反思
活动目标:1、通过多个角度观察橘子,了解橘子内、外的结构特征,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观察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
2、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及大胆表现的信心。
3、感受色彩对比。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横切、竖切及剥开的橘子若干(保证人手一份),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橘子宝宝想拍照片,请大家当小小摄影师,把橘子宝宝拍下来。
二、整体观察---观察实物
教师出示橘子实物,让幼儿自主选择角度进行观察:这是什么?这个橘子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让幼儿自主地观察和讲述,树立初步整体的印象。)
三、局部观察---实物、图片观察交叉进行,线条辅助
(1)观察实物并结合多媒体图片,从“上——下”观察橘子:现在看到的橘子有什么不一样了?橘子蒂是怎样的?
(2)实物结合多媒体图片,从“下——上”观察橘子:现在看到的橘子又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3)观察横切的橘子并以线条辅助,引导幼儿从“外---内”观察:这是橘子的什么部分?横切的橘子里面还有漂亮的花纹,看上去象什么?
(4)观察竖切的橘子,并从线条辅助:橘子里的形状又变成怎样了?
(5)观察剥开的整个橘子及一瓣瓣的果肉,这时橘子看起来象什么?
四、细节观察---图片观察
利用多媒体课件放大橘子一个“点”,引导幼儿观察:这时橘子的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五、启发想象
(1)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添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现场画出来,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3)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橘子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六、创造作画
师:原来橘子可以变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橘子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来。看谁变得最神奇,还要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遇到困难的幼儿及时启发以解决问题,对想法特别奇特的幼儿要给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评价、讲述作品。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同伴评价。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4)大班主题教案《有用的橘子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有用的橘子皮
活动名称:
有用的橘子皮
活动目标:
1、在看看,闻闻,尝尝中,引发幼儿的思考兴趣;
2、通过活动,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的作用;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陈皮食品、菊花茶;
活动过程:
1、看看,闻闻陈皮食品,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2、说说人为什么要吃陈皮,它对人有什么作用?(通气、止咳)
3、品尝陈皮食品;
4、想想还有什么植物吃了可以治病的,(菊花、人参、板兰根等)
教学反思:
在讨论橘子皮的作用时,有一个孩子说:“把釉子的皮放在冰箱里可以使冰箱里的臭味跑掉,我妈妈经常放的”,这下孩子们象找到知音了,纷纷附和说:“我们妈妈也放的”,徐安小朋友就问了:“为什么釉子皮可以让冰箱里的臭味跑掉呢?”我就告诉他:“因为釉子皮会散发出一股清香,会把冰箱里的味道吸到皮里去,冰箱就不臭了”,他听后有点半信半疑,我就对他说:“可以回去问一下你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是不是跟老师说的一样,好吗?”他答应了。第二天早上,我第一件事情就是问他:“你有没有问爸爸妈妈,你爸爸妈妈怎么说?”他告诉我:“他们说的跟你一样”,这下,他完全相信了。看来,孩子的求证意识比老师还强烈,所以,作为老师,不管什么时候,都绝对不可以给孩子错误的信息。
(5)大班美术教案《橘子写生》含反思
活动意图: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橘子是孩子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它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幼儿对自己熟悉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兴趣。为了更好的提升大班幼儿的写生能力,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幼儿写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开发幼儿创造潜能,塑造幼儿良好个性品质。激发、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兴趣。
活动目标:、进一步认识橘子。、写生画法的培养。、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画纸每人一张,蜡笔。
活动过程:、观赏品尝橘子。
(1)观赏橘子的颜色形状。
(2)幼儿逐个触摸观察,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
小结:橘子不是很圆,扁圆形,有的地方是橘黄色,有的地方是绿色,有的地方是黄色。
(3)品尝味道。
2、给橘子画像
3、作品展示,自我介绍。
教学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由于幼儿们掌握了圆和椭圆形的画法。所以幼儿画的橘子造型较好,构图大胆,由于是写生,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6)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橘子有几瓣》含反思
活动目标: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教学反思: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教学反思: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教学反思: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答案?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教学反思: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7)大班教案《橘子红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1.在观察、比较和交流中,感受橘子成熟后挂在枝头造型饱满、色泽红润的美。
2.能大胆运用勾、涂的方法,表现橘子在树上的不同造型。
3.体验创作的乐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颜料、水粉笔、绘画纸、毛巾、水桶等
2.PPT、实物橘子、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细致观察成熟橘子的颜色和外形,感受其饱满、红润的特征。
1.出示实物橘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秋天到了,有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猜一猜,梁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水果?
这是什么?橘子成熟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成熟的橘子是橙色的,呈椭圆(扁圆)形,橘子摘下来之后,你还会发现一个突起的部分叫梗。
2.欣赏PPT——橘子林
这里的橘子树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树干是怎样的?(粗、矮)枝条又是怎样的?(细细的、长长的、弯弯的)
仔细看一看,树上的橘子都成熟了吗?都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果实的密集与稀疏)
这么多的橘子都是长在哪里的?枝条上除了许多红红的橘子之外,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绿色、椭圆)
小结:生活中的橘子树一般有2-3米高,在细细弯弯的枝条上结满了橙色的果实,有一个的,也有两个、三个挨在一起的,它们悄悄地压弯了枝头。
3.个别幼儿尝试画橘子
小结:画橘子时,应该先勾画出橘子的轮廓,再给橘子涂上颜色。(幼儿空手练习)
4.欣赏名画——《门外的橘子树》 作者:美国画家 温斯洛.荷默
师:我们画的都是一个一个的,那么两个、三个橘子挨在一起又是怎么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的一个画家他的作品——《门外的橘子树》。
(1)讨论:这根树枝上有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你觉得画家是怎么画的?
小结:如果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最前面的橘子画完整,后面的橘子遮住的部分不画。
(2)个别幼儿尝试作画挨在一起的橘子。
二、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你们都想不想自己来画橘子树?你想画几棵?树上有多少成熟的橘子?和同伴说一说。
要求:
1.开始作画时,我们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添画上什么?
2.换色时,把笔在水桶里涮一涮,在毛巾上蘸一下,再换颜色。
3.音乐停止播放时,小朋友绘画全部都要停下来。
三、幼儿作品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延伸活动:
*整理绘画工具
教学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8)大班教案《有趣的橘子皮》含反思
活动目标1、利用午点后的橘子皮进行手工创造,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训练幼儿的手脑协调性,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自信心。
3、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午点橘子2、剪刀、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小棍棒等
活动过程实录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剥下来的橘子皮。
老师:孩子们看一看自己剥下来的橘子皮像什么呢?
幼儿:“像一顶帐篷,给小蚂蚁、小蚱蜢住”“像一只乌龟”“像一只小鸟在飞”“像一顶帽子”“像摇篮”“”像荷花“向小碗”……
2、创意活动
(1)引导幼儿相处办法用橘子皮进行创意。
老师:你们想得非常好,说得也很棒。那我们怎么让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也能看到或听到呢?
幼儿:“用橘子皮做成画”“把橘子皮做的画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听”“可以做成玩具让小弟弟妹妹们玩”“老师我们用笔画下来”“用胶粘在纸上”“用大头针钉在吹塑板上”......(2)幼儿讨论创作橘子皮画所需要的物品。剪刀、彩笔、背景纸、小棍等。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启发幼儿使用多种材料、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子昊小朋友用橘子皮拼出两只展翅飞翔得小燕子,美滋滋地拿给我看。我问他两只燕子去做什么?他没有回答,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会儿,他在纸上就画出许多内容,并讲给我听:这是大树,这是燕子得窝,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在等着吃饭,它们得爸爸妈妈带回来许多好吃的东西。还有太阳、小草和小花他们在高兴的笑着。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动听故事被子昊创编出来了。
南南把背景纸画成了一个古怪得城堡,城堡里面全市隧道,他说这是迷宫,迷宫上面插着几面旗子,一个橘子皮拼成的古怪人,他说这是好人,很勇敢,他在抓坏人,坏人钻进了迷宫。多麽富有想象力呀!
园告诉我她有一头猪和一条鱼。我问她:猪和鱼都应该生活在哪里?于是她用彩了笔添画了池塘,里面有螃蟹、小虾、水草和橘子鱼玩耍。猪的旁边添画牛在幽闲地吃草,最远处还有一座小房子,那是牧童的家。瞧,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啊!
平时最活跃的龙龙玩得更开心。只见他站在桌子旁边,头上扣着橘子皮剪成的菊花当厨师帽,他用橘子皮做成四个小碗里面放有细碎的小橘子皮和碎纸屑,手里摆弄着一边眉飞色舞地讲着:“这是一盘京酱肉丝,这是一碗面条,这是两碗米饭.....”。原来他正陶醉在做厨师的快乐中。
菁菁小朋友正在用橘子皮做一只非常可爱的小乌龟,用四条短腿在爬行,半圆的橘子皮正好做小乌龟圆鼓鼓的大贝壳,四块小的橘子皮做腿,还有头和尾巴,活灵活现。她在创作一个有关乌龟的新故事。和她长得一样得双胞胎妹妹也在做着同样得创意作品。
璇璇用橘子皮做了一锅香喷喷的饭菜,里面有肉、菜、米,又用纸剪、折、粘作成一个精美的小炉灶,还有打火的旋扭,可以玩娃娃家的游戏了。
佳琦举着她的作品正在给大家讲解:“我的菊花是双层的,是用两个橘子皮,剪的细细的,然后用筷子穿在一起做成的,你们看,多漂亮!”
3、橘子皮画展览
(1)指导幼儿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分类张贴或摆放作品。提醒幼儿注意摆放张贴的位置要适合参观者观看。
(2)先向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再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参观展览。自己当小小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创意。
4、活动延伸
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更多更好、不同的橘子皮作品,带来和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个小环节,利用生活中的“废品”---水果皮---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对幼儿开展的一次创造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作为教师扮演着幼儿行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情境、氛围,激起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迸发。
从这一活动中可以得到启示: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重一日生活的各个细小环节,注意各领域课程相互融合,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善于挖掘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老师要利用游戏、教学、生活各环节提供合作机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同时,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合作,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使他们理解“寓教育于一日生活”的价值和做法。
幼儿通过大脑的思考、判断、筛选把自己的想象借辅助材料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可爱的玩具,一幅幅作品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张扬。这一过程使孩子们充分获得了创造的成果,体验了创造的乐趣,孩子的创造力得到了升华。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造性,这也是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发展过程。
在创造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与成功。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最好,自己是最棒的!
杜威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做为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课程观,要善于扑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教育。这位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教师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节入手,从幼儿日常生活接触到事物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造角度不同,作品各异,教师能够倾听每位幼儿的创作思路,接纳每一件作品,鼓励幼儿个性的张扬,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创造后的成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再一次加深自信心的烙印,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我是最棒的”!
(9)大班教案《橘子有几瓣》含反思
活动目标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6、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教师边说边出示表一)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各有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见表二),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今天回家后通过你们自己的办法找到答案?
教学反思
1、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10)大班教案《橘子写生》含反思
活动目标:、进一步认识橘子。2、写生画法的培养。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画纸每人一张,蜡笔。
活动过程:、观赏品尝橘子。
(1)观赏橘子的颜色形状。
(2)幼儿逐个触摸观察,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
小结:橘子不是很圆,扁圆形,有的地方是橘黄色,有的地方是绿色,有的地方是黄色。
(3)品尝味道。
2、给橘子画像
3、作品展示,自我介绍。
教学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由于幼儿们掌握了圆和椭圆形的画法。所以幼儿画的橘子造型较好,构图大胆,由于是写生,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11)大班教案《橘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1、进一步认识橘子。
2、写生画法的培养。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画纸每人一张,蜡笔。
活动过程:、观赏品尝橘子。
(1)观赏橘子的颜色形状。
(2)幼儿逐个触摸观察,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
小结:橘子不是很圆,扁圆形,有的地方是橘黄色,有的地方是绿色,有的地方是黄色。
(3)品尝味道。
2、给橘子画像
3、作品展示,自我介绍。
教学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由于幼儿们掌握了圆和椭圆形的画法。所以幼儿画的橘子造型较好,构图大胆,由于是写生,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大班橘子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45812字。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绳子变身了》含反思
大班教案《绳子变身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形体表演的乐趣,想象生活中各种像绳子的事物,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儿歌的童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绳子变身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想象生活中各种像绳子的事物。
2、体验形体表演的乐趣。.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儿歌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儿歌:《绳子象什么》【附】;各式粗细长短不一的绳子。
活动过程:
老师边念“儿歌《绳子象什么》”,边做出儿歌内容的大致形体的动作,如:
——“绳子细长长”:双手向上,双脚垫高,将身体往上拉。
——“像小蛇”:扭动身体左右晃动。
——“粗短短”:慢慢将身体左右缩至最小。
——“Q又软”:前后摇动身体。
——“围圈圈”:趴在地板上双手绕成圆圈状。
——“开进大花园”:匍匐前进。
和幼儿讨论绳子摆荡、抖动时像什么?绕成圆圈、三角形、正方形又像什么?
用绳子配合形体动作做出各种可能的联想物,如:洗澡的毛毛虫、游泳的鸭子、跳舞的小丑、软绵绵的棉花糖、粘粘的口香糖。
记录幼儿对绳子产生的联想物,进行“绳子变身”的游戏。
请幼儿假装自己是绳子试试看,变成联想物的样,如:
——老师:“绳子变身了。”
——幼儿:“变什么?”
——老师:“变成会转动的电风扇”
老师示范动作,带动幼儿参与。
幼儿配合口令做动作的同时,可用节奏轻快的音乐作为开始结束动作的号令。
将幼儿联想的内容在海报纸上,张贴在语言区,供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变身”。
活动评价:
能用绳子配合形体表现联想的东西。
能配合口令做动作。
【附】儿歌《绳子像什么》
绳子细长长,像小蛇儿在路中央,像面条儿Q又软,绳子围圈圈,像一列火车开进大花园!
活动反思:
不足:整个活动我缺少幼儿为主体
建议: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愉悦氛围中掌握了活动重难点,在活动中,幼儿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1、观察法:幼儿通过观看图片,直接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最好时机。
3、体验法:幼儿在运用动作来体验儿歌所表达的情感中无形中增加了对这首儿歌更好的理解。
小百科:绳子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开始有最简单的工具的时候,他们便会用草或细小的树枝绞合搓捻成绳子了。人们用它捆野兽、缚牢茅草屋、做腰带系住草裙……再后,出现了“结绳记事”,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记录事件。那是文字诞生前,人们的记事方法。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剪影画》
大班教案《剪影画》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欣赏、感受剪影作品,了解剪影作品与剪纸作品的区别,感受剪纸艺术中剪影形式的美,有初步的审美能力,能大胆尝试创作剪影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剪影画》教案吧。
活动目标:
感受剪纸艺术中剪影形式的美,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学会欣赏、感受剪影作品,了解剪影作品与剪纸作品的区别。
能大胆尝试创作剪影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材分析:
剪影它是通过物象外轮廓来表现形象,所以它最注意外轮廓的美和造型。剪影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一个高级的造型心灵”。“剪影画”就是用黑纸剪出物象的影子,用黑影构成了画面,所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独具一格的。设计此活动让幼儿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欣赏剪影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会欣赏剪影作品,感受其形式独具一格的美。
2、难点:
了解剪影作品与剪纸作品的区别,剪影艺术要有剪纸艺术作基础。
教学媒体设计:
课件里的剪影作品都是从网络资源中下载挑选的,然后利用
powerpoint软件平台制作,通过幻灯片演示,让幼儿观察欣赏。在让幼儿认识剪纸与剪影的区别中,直接用实物与投影仪进行演示,会更清楚。多媒体的有效运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欣赏平台。
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
本次活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网络资源的丰富、快捷,让幼儿了解、认识剪影,欣赏到好的作品,弥补教师在此方面的薄弱。同时,运用多媒体演示作品形象比较大,有利于集体幼儿观察。
根据剪影的特点,以及幼儿的认知生活经验,我重点选择了人物侧面的剪影作品。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通过观察、欣赏剪纸作品和剪影作品的区别,认识了解剪影的特点,并大胆尝试去创作剪影作品。
小百科:剪影是早期指把纸剪成人头、人体的轮廓形象,现也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亦指比喻描写出的轮廓。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手印画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印画教案:恐龙朋友 活动目标
1、看和恐龙相关的自然研究方面的书籍,使孩子们关注各种恐龙。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和恐龙相关的自然研究书籍,印泥,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活动过程
1、看和恐龙相关的自然研究方面的书籍,使孩子们关注各种恐龙。-恐龙的背上高低不平。
-恐龙的尾巴很长,和游乐场里的滑梯很像。
① 观察完恐龙的样子后, 还可以讲解一下,恐龙分为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
-我们用手印印出这些庞大的恐龙怎么样?
-老师想印尾巴长的恐龙, 大家想印出什么样的恐龙呢?
1、一边看活动纸一边讨论。① 研究活动纸。-这是哪儿呢?你想画出什么样的恐龙?
② 印完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的部分。大家也可以画出恐龙的牙齿和长长的腿,试一试吧。
[结尾]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印的恐龙。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鼹鼠家族 活动目标
1、初步会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内容。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老鼠的照片,印泥,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活动过程
1、听“小老鼠”这首歌做手指操。① 老师先做手指操。
[月光下,高墙下,小老鼠,钻出来。蹦蹦跳跳叫得欢,吱~吱~~吱~我就在夜里搞破坏。小花猫,走出来,老鼠吓得要跑开,不知到底为什么?呀~呀~呀~腿怎么迈不开?!] ② 熟悉歌曲之后,一起做手指操。③ 看看鼹鼠的照片观察它的样子。这是哪儿呢?
-这是鼹鼠的家里。它们藏在家的角落里。老师用手印出鼠爸爸的样子。-大家想印出鼹鼠家族里的谁呢?
② 帮助孩子们印出www.xiexiebang.com自己想印的鼹鼠家族。③ 印完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部分。-用签字笔画出鼹鼠的胡须和脸,试一试吧。
④ 使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有困难的孩子,老师给予帮助。[结尾]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印的鼹鼠。
幼儿园大班手印画教案:可爱的动物朋友们 活动目标
1、看动物身体上有特征的一部分说出这是什么动物。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兔子,猪,大象), 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兔子,猪,大象)活动过程
[导入]
1.看看动物身体上有特征的一部分,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① 看看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征。-这是动物呢?
-像图片中这样,有长长的耳朵的动物是什么?
-有长长的耳朵是兔子。看看图片。耳朵很长吧。兔子由于耳朵很长所以它的听力很好。
-像图片中这样,有长长的鼻子的动物是大象。大象的鼻子像我们的手一样使用,它们用鼻子抓东西来吃。
-家里有许多动物的脚印,这都是谁的脚印呢?-按照动物的脚印印出正确的动物来。
1、一边看活动纸一边讨论。-这是哪儿呢?
-这是谁的家呢?这里有动物的脚印。
-这是什么动物的脚印呢? 用手印出拥有这些脚印的动物。
2、在活动纸上印出动物。
① 想一想动物的脚印,用手印出各种动物脚印。
-想想这是谁的脚印。老师找出小狗的脚印,印出一只小狗。-老师告诉大家印手印的方法。(做示范)老师是这样印出小狗的头。-大家认为活动纸中的脚印是哪些动物的呢?
-如果有想到的动物就按照脚印印出正确的动物来。② 帮助孩子们印出自己想印的动物。
-印完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的部分。
-在印完的图画上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画出动物的腿和脸。-老师先画。(做示范)老师画出小狗的脸。③ 用手不好印出的地方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画出来。-我们用签字笔画出动物的腿和脸怎么样?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印的动物。
幼儿园大班手印画教案:去动物园 活动目标
1、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并模仿。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叫声的录音,图章,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活动过程
1、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并模仿。
① 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并说说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这个叫声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呢?-这个是可怕的狮子的声音。-我们来模仿一下这些声音怎么样?
-狮子是怎样叫的呢? 狮子是“奥~~”这样叫的,狮子的声音很吓人。-我们再来听一遍狮子的叫声怎么样?
-我们把刚才模仿的动物用印手印的方式印在图画上怎么样?
[展开]
1、一边看活动纸一边讨论。① 说说动物园的样子以及你的经历。-这是哪儿呢?-这是动物园,你去过动物园吗?-但是这个动物园里没有什么动物,动物都去哪儿了呢?-我们用手给动物园印出一些动物来怎么样?
2、在活动纸上印出动物的样子。
① 回忆一下动物园里的风景,想象一下动物园里的动物并表现出来。-动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想一想都有哪些动物。-把想到的动物印在之上。
② 想想有哪些印手印的方法,自由发挥,表现出动物园里的样子。-老师告诉孩子们印手印的方法。(做示范)老师给孤单的猴子印出朋友来。
-大家想印出哪些动物呢?-如果有想到的动物就按照脚印印出正确的动物来。③ 用签字笔和彩色铅笔补充完整。
-在印完的动物身上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画出尾巴或脸。-老师先画。(做示范)老师给猴子画出长长的尾巴。-大家也用签字笔和彩色铅笔画出动物的尾巴怎么样? [结尾]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印的动物。
幼儿园大班手印画教案:昆虫朋友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草地里的昆虫。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昆虫照片, 放大镜, 彩色印泥(丙烯酰胺颜料, 非织造布), 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活动过程
[导入]
1.一边看图片一边讨论。① 准备好昆虫图片。-老师准备好在树林里可以看到的昆虫图片。② 研究图片。
③ 研究昆虫图片,了解昆虫的特征。一边看图片一边讨论。-我红色的背上有黑色的斑点,我是谁呢?我是瓢虫。-我有薄薄的透明的翅膀,我是谁呢?我是蜻蜓。
1、一边看活动纸一边讨论。-这是哪儿呢?-这里有哪些昆虫?-数一数这里有几只蝴蝶。
2、在活动纸上印出各种昆虫。① 用印手印来表现出来。-大家想印出什么昆虫?
② 帮助孩子们印出自己想印的昆虫。
③ 印完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的部分。④ 使孩子们做出自己想印的动物图案。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印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