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
《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新诗的特点 2.把握诗歌鉴赏的思路
教学重点:紧扣新歌的特点,引导学生鉴赏 教学难点:1.体会表现手法须为内容服务的特点 2.体会“物象”.“意象”.“意境”间的关系 教学道具: 投影仪
教学时间:2002年10月3日 星期三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以9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引出诗歌鉴赏的思路。
(投影仪)教师提示:
阅读全诗,从“江月去人只数尺”,“欲三更”、“联拳静”这些语句,可以初步把握这首诗是描写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再逐字逐句分析理解。(整体把握)
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中,“只数尺”形容了江中月的清晰,说明当时江面上风平浪静,因为只有平静,江中的月影才清晰,才觉得离人很近。第二句“风灯照夜欲三更”的重点,不在“风灯” 而在“欲三更”,是说夜很深,夜深人井,桅杆上挂的风灯静静地照着,渲染的还是宁静的气氛,联系全诗的基本内容,联系上句,风灯不是江风吹打桅杆之义,如果江风吹打,怎么能见到“江月去人只数尺”的情景呢?
第三句“沙头宿路联拳静”重点在“联拳静”,意境安谧、和平。第四句“船头跳鱼拨刺鸣”写出鱼儿跳出水面发出清脆的响声,意在衬托月夜的宁静。
(局部分析)(1)结论:诗歌鉴赏要讲思路: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规律。(板书)
同学们都知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手法)是为要内容服务的。要分析全诗的表现手法时,必须联系全诗的内容意境。既然这首诗是渲染江上月夜的宁静、恬静,表现安谧和平的意境,那么“船尾跳鱼拨刺鸣”这一动景就只能起衬托作用,而不是形成对比。
(2)结论“表现手法的作用只能依据诗歌所表现的意境而定,(板书)
(二)师讲述新诗的特点:
现代诗反映新生活,新思路,新诗要有诗意,必须借助形象,因而阅读新诗的难点是体会象征物隐含的深层含义
师引出“物象”、“意象”、“意境”的概念。
例如:“艾青”在1954年写的《礁石》一诗: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他的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分析: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人,遇到连续的迫害该怎么办呢?这首诗选取礁石(物象)作为形象,贯注他人生体验的真情,将志与青融为一体,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诗中的礁石(意象)已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为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意境)作者赋予了普通礁石以新的思想感情,新诗的思想情感是寓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
(3)结论:阅读新诗,第一要着是感受诗的艺术形象。以下我们尝试着来鉴赏一下一首当代新诗(就是那一只蟋蟀)
(一)整体把握了:
“承小序感物起兴——由”那一只蟋蟀“引起乡情
中国人咏蟋蟀的历史(时)
人们身处不同的境遇闻蟋蟀声勾起的乡情(空)
由蟋蟀唱歌引出对过去的回忆(时)
结尾——听蟋蟀唱歌你我心里的感应是相同的(深化主题)
(二)局部分析:(体会诗歌铺写的艺术画面)
第一个诗段作者勾画了一个想象的画面:四川乡下“那一只蟋蟀”飞到台北去了。恰好落在台北诗人Y先生的院子里,夜夜唱歌。这一画面的作用,在汇应余光中的诗《蟋蟀吟》“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的。似的想象是巧妙的,诗人赋予蟋蟀似非凡之力,用“钢翅拍打着金风”,才能“一跳跳过了海峡”,以钢和金相呼应,作为借喻正式显示一种力量。而用“悄悄”则暗示了不同寻常的背景,用“降落”系大词小用。以表夸张,皆在表现蟋蟀并非细小之物,因为经由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极其神圣的感情。
第三个诗段选择了那些意象呢?
驿使——远里故土、身处“深山的驿道边”
戌卒——长城的烽台上
逆旅——旅馆天井中
士兵——战场上的野草间(即“孤客”“伤兵”)
在这些境域中听到蟋蟀的鸣叫,最易勾起思乡之情。
第四个诗段用十二个诗行组成的错落的排比,铺写了若干回忆中的图景,或者是“惊喜”的童年生活,或者是 “寂寞”的中年生活,又是“那一只蟋蟀”同样的鸣叫,唤起了你我大体相同的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那“故园”、那“妈妈”、那生你、我,养你、我的家,那母亲的爱,都会激起你我深深的怀乡之情,尽管你我的经历并不相同。
(三)从物象到意象: 蟋蟀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昆虫,它活跃在秋季,特别是它那清亮持久的鸣叫声,带给人们更浓的秋意。(引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秋者,愁也。即作者在“蟋蟀”这一物象之中,寄寓了自己的“思乡”、“怀乡”愁绪。)
(四)从意象到意境:(觅本而寻根,披文以入情)
这是鉴赏的难点,需要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此,我从诗的居要处提出问题:
思考之一:第二个诗段中引用的这些古代诗词有什么共同点? 为什么要象这样排比式的引用?
思考之二:诗中不少诗行都采用了地与人相互对应的写法,为什么?
思考之三:诗的末段,在结尾几行,诗人所说的“吟些什么”“想些什么”,为什么“你我”能“猜到”?为什么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1、第二个诗段诗人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吟咏了蟋蟀,表明蟋蟀的生命很长,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蟋蟀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从《诗经》到《宋词》——从时间长度来表现: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心灵感受,同文同种,同俗同心,有着足以引起共鸣的深深的烙印。
2、在这首诗里,诗人用海峡“这边”、“那边”,“台北”、“四川”。“你”“我”形成相对应的诗行,从空间的跨度表明:即使历经深重灾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被人为地、长久地隔开,中国人却始终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他们向往和平、团聚、安定。
3、末尾两个诗行反复用了四个“中国人”以强调中国人之所“有”,与其他人不同,只要是中国人,他们的“心态”就是共同的;“感应”也是共同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有所感,彼有所应。这就是为什么“吟些什么”“想些什么”,“你”“我”能“猜到”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见,这首诗不仅借蟋蟀的鸣叫为线索,纵情抒发了乡思乡情,不仅是思乡之曲、怀乡之歌,而且从它源源流长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显示了中国人伟大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因而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五)归纳总结:
从鉴赏的角度,我认为本文有三大特点:
1、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
2、文学意味表现的特别浓
3、思想感情的渊源特别长
课堂小测验
阅读下面这首新诗,回答下列问题:
乡愁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甲)—————————————
(1)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赋予了“乡愁”特定而广阔深刻的内容,(甲)处最恰当的一节是:
A、而现在,乡愁是一泓蓝蓝的海水 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B、而现在,乡愁是一杯清清的海水 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C、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而现在,乡愁是一道深深的海峡 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2)这首诗共四节,是按——————顺序来写的(3)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以纪实手法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
B、本诗融单纯美与丰富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 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 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D、诗歌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有叠词、有变幻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4)乡愁本是抽象的东西,然而本诗的作者却善于选择最富特征性、最能表现不同时期离愁别恨的“客观对应物”来将他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抒发了浓郁的游子之情,请按提示填写下表:
对应之物 具体之愁 所所抒之情 A 小小的邮票 母子分离
B 窄窄的船票
C 矮矮地坟墓
D 浅浅的海峡
故乡之愁
(五)课余作业:
1、你打算怎样鉴赏新诗?(写一篇小短文)
2、谈一谈“物象”、“意象”、“意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就是那一只蟋蟀》是一首当代新诗。
鉴赏一首当代新诗,我想,第一要着应是把握好诗的独特之点,即紧扣它的特点来引导学生鉴赏。
那么《就是那一只蟋蟀》这首新诗具有哪些特点呢?反复思量,我认为,从高中学生学习鉴赏的角度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思想感情的源流特别长。
(一)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
在这首诗里,在语言表达上有两点是特别突出的:
1.诗行间涉及古代诗文的有关词句比较多,明显的有《诗经》、《古诗十九首》、《木兰辞》、姜夔的《
齐天乐·蟋蟀》等诗词中有关词句,有些还有扼要的注释;含蓄在诗中的有辛弃疾的词、欧阳修的文中某些词 句。
2.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格,如反复、借喻、引用、排比、通感、对偶等。
在诗的表现方法等方面,这首诗包含多方面的知识:
①诗体(自由诗); ②小序及其作用;
③诗的线索; ④感物起兴;
⑤反复咏叹; ⑥独特的构思;
⑦形象的画面; ⑧借物抒情;
⑨协韵; ⑩主题及其深化。
从单元教学的要求看,这是要求鉴赏的一篇阅读课文,安排教学时间充其量也不能多于2课时。这里,很明
显地存在着课文知识容量大与课时安排短的矛盾。怎么办?不全面铺开;采取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的教法。有
些点到为止,如有注释的古代诗词中的词句,一般浅显的、一望而知的修辞格(借喻、引用、排比、对偶)和
诗的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等知识(自由诗、线索、借物抒情、协韵)。有些结合起来解释清楚,如小序及其作
用、感物起兴与诗的构思结合,反复的修辞格与反复咏叹的表现方法结合,通感与形象的画面分析结合。有些
含蓄在诗行中的古代诗文词句需要补注或探原,如“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劳人听过/思妇听过”,就需要补注
出《齐天乐·蟋蟀》中有关诗句:“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以便使“劳人”、“思妇”得以落
实。“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需要引出原文:“风凄
露下,走lián@①飞萤”(欧阳修《祭石曼卿文》或庾信《拟yǒng@②怀·其十八》:“露泣连珠下
,萤飘碎火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壁》)以说明出处,并指出诗人借这些景物抒发乡愁,与这些古代诗文所表达的以“愁”为基调的感情是一致 的,所以诗人说“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其它的,如反复咏叹、独特的构思、形象的画面和主题及其深化 等,则必须作为鉴赏的重点。
(二)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诵,细心体味,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反复朗诵,要读出韵味来。
这首诗的每一个诗段的首句都用了同一的诗行:“就是那一只蟋蟀”,这就构成了贯串全诗的线索和反复
咏叹的特点,因为,朗诵每一个诗段,首先就要朗诵这一个诗行,反复回环,而形成一种缠绵的旋律,即用蟋 蟀的鸣叫渲染诗的怀乡的主旋律。
这首诗是自由诗,句式骈散兼行,随感情的奔放而行止。它协韵,采用的是句末韵,其特点是隔离反复,于一韵到底中间杂以隔韵,因而朗诵起来琅琅上口,在委婉悠绵的音响中抑扬起伏,很富于节奏感。
在协韵方面,有一点则表现了它的特殊性。由于诗人流沙河是四川人,四川话中,“蟋蟀”的“蟀”,不
读“shuai”,而读“Suǒ”,因而按这个字的川音协韵,便形成了这首诗以“o”为基点的韵律,自然还不是十分严
格,有些字如“歌”(gē)、“荷”(hē)等则是“e”韵,但与“o”音相近,朗诵起来,大体上还是和谐的。
反复咏叹,这里的“咏叹”是一个同义复词,“咏”是吟咏,“叹”是吟哦,它的含意是依着一定的腔调
缓慢地诵读。所以这样的诵读,实际上就含有细心体味,尤其是诗中的反复句,边诵读,边体味,在诵读过程
中体味诗里抒发的情意,并自然地表达出来。
需要细心体味的:
一是深含于诗行中的那悠悠的乡思、那绵绵的乡情,因为这首诗是思乡之歌,怀乡之曲。
二是诗的独特的构思。诗人借助于丰富的想象,纵横于时、空之间,寄情于岁月山水之上,辗转回旋,展
开了诗的思路。因此,在反复咏叹的过程中,至少要弄清诗段之间的组合关系,在头脑里构成粗略的轮廓:
(附图 {图})
三是诗逐层铺写的艺术画面,需要深入诗行间,领会它们所表达的深情挚意,并明确其铺写的作用。
诗的艺术画面,是通过诗的艺术语言来勾画的,而诗情则蕴于画中,故须深入诗行。
第一个诗段诗人勾画的是一个想象的画面:四川乡下“那一只蟋蟀”飞到台北去了,恰好落在台北诗人Y先
生的院子里,夜夜唱歌。这一画面的作用,在回应余光中的诗《蟋蟀吟》“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 的。诗的想象是巧妙的,诗人赋予蟋蟀以非凡之力,用“钢翅拍响着金风”,才能“一跳跳过了海峡”,以“
钢”和“金”相呼应,作为借喻正是显示一种力量。而用“悄悄”则暗示了不同寻常的背景,用“降落”系大
词小用,以表夸张,旨在表现蟋蟀并非细小之物,因为经由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极其神圣的感情。
第三个诗段用排比铺写的,是不同境域的镜头。为什么用这样的铺写展开?因为远离故上身处“深山的驿
道边”的驿使、“长城的烽台上”的戍卒、“旅馆天井中”的逆旅、“战场的野草间”的士兵(即“孤客”、“伤兵”),在这些境域中听到蟋蟀的鸣叫,最易勾起思乡之情。
第四个诗段用十二个诗行组成的错落的排比,铺写了若干回忆中联想的图景,或者是“惊喜”的童年生活,或者是“寂寞”的中年生活,又是“那一只蟋蟀”的同样的鸣叫,唤起了你、我大体相同的对于过去生活的
回忆,那“故园”,那“妈妈”,那生你、我,养你、我的家,那母亲的爱,都会激起你、我深深的怀乡之情,尽管经历并不相同。
第五个诗段用来铺写乡愁的画面中含有通感的成分,即用视觉(露珠、萤火)表听觉(音响),显得更深 沉、更隽永。
(三)思想感情的源流特别长。这是鉴赏这首诗的重点,从认识理解的角度说,也是它的难点。它需要我们引导
学生深入地思考,披文以入情,觅本而寻根。
一般说,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为此,我们不妨从诗的居要之处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导入诗中。
思考题之一:第二个诗段中引用的这些古代诗词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要像这样排比式的引用?
思考题之二:诗中不少诗行都采用了地与人相互对应的写法,为什么?
思考题之三:诗的末段,在结尾几行,诗人所说的“吟些什么”、“想些什么”,为什么“你”、“我”
能“猜到”?为什么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学生思考过程中,须要求手脑并用,将自己思考中点滴所得,用笔把要点记下来;然后由学生三三两两自
由讨论(与同桌或与前后左右);继而组织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对上述思考题的看法,并引导学生通过论辩达 成包括以下内容的共识:
1.第二诗段中诗人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吟咏了蟋蟀,从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到
新的诗体——词发展极盛时期的《宋词》,表明了咏蟋蟀的历史渊源,从而说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每
一个中国人心灵上打下的足以引起共鸣的深深的烙印。
2.在这首诗里,诗人用海峡“这边”、“那边”,“台北”、“四川”、“你”、“我”形成相对应的诗
行,它们都表明,即使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被人为地、长久地分开,但此有所感、彼有所应,他们的心也是永远 跳动在一起的。
3.末尾两个诗行反复用了四个“中国人”以强调“中国人”之所“有”,与其他人不同,只要是中国人,他们的“心态”就是共同的;而作为听觉的“耳朵”,也有共同的感应,因为中国人有共同的血缘、共同的历
史文化,中国人的心是永远相通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也就是为什么“吟些什么”、“想些什么”,“
你”、“我”能“猜到”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由是可见,这首诗不仅借蟋蟀的鸣叫为线索纵情地抒发了乡思、乡情,不仅是思乡之曲、怀乡之歌,而且
它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显示了中国人伟大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因而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国的 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就是那一只蟋蟀》的审美意象及其组合艺术 江西 王本志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渗透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感的物象,是精神内容的“意”和物质形式的“象”的结合体,是艺术家用来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一篇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特别是抒情性极强的诗歌和散文,无一不是一组组的审美意象,按照审美规律组构成的艺术整体。这些意象可能很多,初读甚至可能给人零乱、不知所云的朦胧,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地仔细品读。用一种整体的观照形式去解读、复合这些纷乱的意象,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意象各自的文化内蕴,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有层次、有规律的艺术营构,从而体会到艺术家深造的思想、炽热的情感、独到的匠心。
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一篇意象数量众多、内蕴深刻、组合高妙的佳作。纵观全诗,其中的主要意象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兴象 兴象是艺术作品中没有明显的人为痕迹的意象,“兴象天然”,是无言的天籁。其构成似乎是纯粹客观的物象,往往没有明显的象征、比喻的意味,单个兴象的存在与否似乎也无关紧要,但由很多单个兴象组成的兴象群却有很深层的意蕴。《就是那一只蟋蟀》中这样的兴象特别多,比如第2段中的诗经、古诗、木兰辞、姜夔词,从个体角度讲其中任何一个兴象增、删、换都无所谓,但它们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兴象群,表明从古至今,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情感,尽管这种情感是沉重的忧思离别。此外后几个诗段中,驿道、烽台、天井、战场、月饼、桂花、石榴果、残荷、雁南飞、草垛、台北巷子。四川乡村、露珠、萤火、鹧鸪等等,都是这样的兴象,它们构成了该诗最基础层的意象单元,相当于作者抒情达意的细胞。
二、境象
境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是由基础层次上的意象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它比基础性的意象在时空上更具有突破性,有强烈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就是那一只蟋蟀》的2、3、4、5诗段中的众多兴象分别组成四大兴象群,也就是四大境象。透过这四大境象,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广阔的河山、伟大的母爱以及隔不断的统一情。尤其是第三幅意境,是非常优美感人的,诗人以两位诗人共同回忆的方式,截取一个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画面,诸如吃月饼、观残荷、堆草垛等,借以表现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美好,从而说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经历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生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则是共同的、真切的。
三、喻象
喻象即通过比喻、象征的方式构置的意象,它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技巧,将客观物象按照心灵重组或变形,让客观物象成为心灵的载体而创造出来的,比喻和象征性的意象因其具有巨大的暗示性而为艺术家所喜爱。《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蟋蟀”就是这样的流象。蟋蟀是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小昆虫,又叫促织或蛐蛐儿,因其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诗歌中的蟋蟀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昆虫。据木斧先生《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介绍,台湾诗人余光中,抗战期间在四川以北县悦来场读了5年中学;晚上在窗前做作业,窗外常有蟋蟀伴唱。后来他到了台湾,1982年6月他给流沙河的信中谈到这件事情说:“当我怀念大陆的河山,我的心目中有江南,有闽南,也有无穷的四川。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于是诗人流沙河有感而发,作《就是那一只蟋蟀》以为唱和。很明显,在两诗人心目中,蟋蟀已不再受时间、空间、政治等的限制,它能沟通古今、两岸中国人共有的情感,咏蟋蟀也成了我们汉民族从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只小小的蟋蟀在两位诗友之间,在诗人与读者之间都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蟋蟀就是我们民族共同的心态,共同的血缘和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融于水的感情。这种感情也许是惨烈的、厚重的。但却是不可磨灭的,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诗人杨炼曾经说过:“一首诗的整体结构就像一个‘磁场’,一组群雕„„这是一个正在共振的场,每个部分和其他部分相呼应,相参与。”这个整体的旋律或磁场比单个的意象更为重要,一个意象也只能在整体的“场”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高明的艺术家是非常重视意象的组合关系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组合艺术的精妙。
第一层组合:由兴象组合成:境象,也就是主体部分第2、3、4、5诗段中,作者铺排的一系列的兴象。这些兴象看似独立,没有联系,但由此组合成四幅意境,这四幅意境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四个基本单元。
第二层组合:四大境象之间的多角度对应关系。首先是第2和第3段之间、第3和第4段之间的两两对应。第2段的兴象群是从历史发展纵向展开的,第3段的兴象群是从地点转换横向展开的,两段从时间、空间角度对应、互为补充,说明不同时代和地点的中国人有相同的情感。第3段的兴象群按照童年、中年。记童年的时间展开,第4段的兴象群是按海峡两岸的空间来展开,两段又从时间、空间角度对应,互为补充,说明不同经历和地域政治背景的中国人也有相同的情感。其次是第2、3诗段和第4、5诗段之间的对应,第2、3诗段侧重描述民族的历史、地域背景,第3、4诗段侧重描述两位诗友个人的际遇和情感,所以第2、3诗段和第4、5诗段相对应,构成一个由客体呈现到主体呈现,由民族的宏观到个人的微观的抒情发展脉络。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应,使诗人将个体的感情投射到民族的文化背景上,从而将个人的情感得到放大、升华,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层组合:四大境象最终由蟋蟀这个喻象统领起来,让全诗众多的意象构架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诗每一诗段都由“就是那一只蟋蟀‘在„„唱过’、‘在„„唱歌’”发端,所有的意象都从“蟋蟀”这个意象发仞,纵横古今,然后又回到“蟋蟀”这个意象上,这样不断地扩展收缩,循环往复,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发展到最后形成高潮。诗人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总结性地揭示了蟋蟀歌唱的寓意,共同的祖先、土地、文化,使任何事物都分不开中国人,中国人的心永远是相通相思的。蟋蟀的叫声,就像一曲流动的音乐,笼罩了全诗,自始至终使全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第二篇: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
《就是那一只蟋蟀》预习案
【预习目标】
1、诵读,体会音韵美,读出抒情性
2、学习从分析意象的角度鉴赏诗歌
【背景介绍】
作者,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四川人,《星星》诗刊编辑。抗战期间,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读过五年中学,晚上在窗前做作业,窗外常有蟋蟀伴唱。后来,诗人到了台湾,曾经在1978年写过《蟋蟀吟》一诗。1982年6月,他给流沙河的信中谈到这件事情说:“当我怀念大陆的河山,我的心目中有江南,有闽南,也有无穷的四川。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于是诗人流沙河有感而发,写下了《就是那一只蟋蟀》这首诗作为唱和。在两诗人心目中,蟋蟀已不再受时间、空间、政治等的限制,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只小小的蟋蟀在两位诗友之间,在诗人与读者之间都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知识卡片】
诗歌意象:要正确地理解和评价一首诗(词),就要把握诗歌意象。“意”是诗人的主观感情,“象”是客观景(事)物。客观景物经过诗人的筛选,写入诗歌中,便成了意象。选怎样的景物,怎样组合,完全由诗人的审美趋向与情感趋向决定的。我们鉴赏诗歌的过程就是把这种“趋向”还原的过程,同时也有读者的创造。如艾青在1954年写的一首诗: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他的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人,遇到连续的迫害该怎么办呢?这首诗选取礁石作为形象,贯注他人生体验的真情,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诗中的礁石(意象)已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为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诗歌意象,一般说来,高山、雄关、奔流、大江、沧海、长风等表达的是豪情壮志;杨柳、兰舟、长亭、关山、鹧鸪等表示离别之苦。梅、竹、兰体现出的是不屈、坚韧、高洁,而夕阳、残荷、衰草透出的是哀伤、孤独、无奈。
【温故知新】、金风:秋风。
《诗经•豳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皎光,促织鸣江壁。”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呼灯篱落:姜夔《齐天乐•蟋蟀》:“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鹧鸪的叫声:鹧鸪,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真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声曰:“行不得也哥哥”(不忍离别之意)。辛弃疾有词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预习疏通】
1、读不准的字,查字典正音。
2、找出押韵的字,熟读诗歌,注意深沉而舒缓的节奏,注意重音落在韵脚和重点意象上
3、在横线处写出适当的词语,概括每个小节的内容 蟋蟀——引起诗人之思
(第一段,起兴)
引起 历史 之感(第二段)
引起
地域 之体验(第三段)
引起
家园 之忆(第四段)
引起
乡愁 之心理(第五段)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意象(如驿道 月饼 残荷 鹧鸪 蟋蟀等)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思。相关语句写在下面: 《就是那一只蟋蟀》学习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感情
2、品读意象,探讨主旨
导入:我们学过《木兰诗》,开头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可见自古以来,蟋蟀就是引发人感慨的意象,蟋蟀的啼叫似乎是提醒木兰:替父从军罢,时光匆匆啊!流沙河笔下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它那唧唧的啼叫声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很高兴今天我们能有缘在一块探讨。(听朗诵,课件1)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讨论1:蟋蟀叫声很小,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听到。独自静处的人常常会想起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于这一点,诗中也提到,在哪小节?你最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点拨:“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两句,最有诗意。意象有叶,却是黄叶,有荷,却是残荷,而且在故园、野塘,意象一组合便调动了人的凄婉伤感的情绪。比如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的形象,在这里却是“野塘剩残荷”,意蕴就截然不同了。(课件2)这里补充一首李煜的《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里的“太匆匆”固然是为林花凋谢而感慨,但怎能说没有人生苦短的喟叹呢?人生长恨!同样,有谁能说这里的残荷不是给人带来这种“太匆匆”的感觉呢?更何况蟋蟀是只秋虫,它的鸣叫似乎在强烈地暗示人们又到了一年的秋天,而秋天是岁暮的季节,作者也怕我们粗心大意,便直抒胸臆了,那就是——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讨论2:本诗第5小节说“就是那一只蟋蟀”“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东西更单调/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单调”和“谐和”,不是矛盾吗?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不矛盾。一只小小的蟋蟀,不但能带回童年的记忆,还牵动着海峡两岸同是中国人的心。同是中国人,虽然不能同时生活在同一个时间空间,却同时听到 了那只鸣叫不已的蟋蟀。那只蟋蟀啼叫在不同的时间,那只蟋蟀啼叫在不同的地域,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唤回了每个中国人共有的记忆,唤起了中华民族心意相通的情感。蟋蟀已经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共同的心理情感的载体。所以,篇末作者有一句诗意的话“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讨论3:用一两句话说说本首诗的主旨。
点拨:(齐读最后小节)参考课件:
“我真心希望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如果有这种可能,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温家宝总理答台湾记者问
“二十二年的艰难日月给了我有益的锻炼。我一直朦胧地眺望着未来的光明,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努力求学,正派做人,相信将来还有为人民服务之日。惜乎头发渐渐花白,岁月不我待了。保尔.柯察金说得好:‘我得到的仍然比我失去的多。’回顾自己的大半生,我是满意的,我值得。”
--人生就是奋斗,生命永远是美好的,让我们热爱生命!———流沙河
【课堂训练】
蟋蟀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还有什么意象能引起共鸣?明月?以“就是那一轮明月”为开头,仿照诗歌的二、三段中的一段,写一段小诗。补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课后延伸】
仿照“亲情”的例句,注意意象的选用,以乡情为开头另写三句。亲情是游子身上密密麻麻的针脚,是连年烽火中不期而至的家信,是登高望远时悠然飘来的忧伤。
乡情是。
示例:乡情是海外游子至老不改的乡音,是挂在窗口伸手却不可即的圆月,是折柳曲子招惹出来的惆怅。
第三篇:就是那一只蟋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聋校校本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学会朗读。
2、过程与方法:在自读、品读中领会“蟋蟀”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中品味分离的痛苦与乡愁,渴望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中各种意象的作用,及诗人的心声。
教学重点:
品味诗中各种意象并领会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法、拓展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作者流沙河的资料,与诗歌主题相关的资料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1、教师谈话,指生背诵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引出思乡主题
一湾天然的海峡,一道人造的鸿沟,几十年来锁住了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脚步,却锁不住海外游子们怀念母亲的心,思乡是一个古老而永久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吟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流沙河的诗作《就是那只蟋蟀》,来共同体会他的思乡之情。
2、出示教学目标:A、在自读、品读中领会“蟋蟀”的象征意义。
B、在阅读中品味分离的痛苦与乡愁,渴望民族的团结与统一。
3、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年生,四川省金堂县人。曾代任《川西日报》副刊编辑,与别人一起创办《星星》诗刊。作品有诗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流沙河诗集》《故园别》等。
4、创作背景:据木斧先生《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介绍,台湾诗人余光中,抗战期间在四川以北县悦来场读了5年中学;晚上在窗前做作业,窗外常有蟋蟀伴唱。后来他到了台湾,1982年6月他给流沙河的信中谈到这件事情说:“当我怀念大陆的河山,我的心目中有江南,有闽南,也有无穷的四川。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于是诗人流沙河有感而发,作《就是那一只蟋蟀》以为唱和。
5、介绍蟋蟀:又叫促织或蛐蛐儿,因其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诗歌中的蟋蟀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昆虫,是托物寄情的载体。
二、合作、探究、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A、借助工具书掌握字词(将好词好句记入积累卡),理解课文内容;
B、找出诗歌中的意象,体会隐含在诗中的比喻义及象征意义。
2、教师点拨,学生运用联想法合作探究,对诗歌进行整体品读。
思考:A、怎样理解蟋蟀的鸣叫声?
B、诗中借助哪些意象传递心声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
A、作者在此是借物寄托情思。借蟋蟀的鸣叫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蟋蟀的鸣叫实际上是一种绵绵思绪。
B、诗经、古诗、木兰词、姜夔词等象征悠久的历史、相同的情感;
驿道、烽台、天井、战场、月饼、桂花、石榴果、残荷、黄叶、雁南飞、草垛、台北巷子、四川乡村、露珠、萤火、鹧鸪等象征不同的时空、相同的情感
蟋蟀象征共同的心态、共同的血缘和文化
2、具体分析几副意境画面
A、诗中描写了几幅意境?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诗中描写了四幅意境:穿越时空的蟋蟀、穿越历史的蟋蟀、穿越记忆的蟋蟀、穿越永恒的蟋蟀
B、通过表决,学生一致最喜欢:穿越记忆的蟋蟀。原因:诗人以两人共同回忆的方式,截取富有乡村气息的典型画面,借以表现美好的童年生活,说明虽然每个中国人的经历不同,但对故乡的思念相同。
C、学生说说对其他几个意境的理解,教师提示:从历史背景(时间)(第二节从诗经到姜夔,表现了一种悠悠的乡思,代代相传的乡情)、地域背景(空间)的角度先从客体上来抒情,接着又从童年的回忆、现在的思念这一角度从主体上进行抒情,反复咏叹,表达思乡的主题。
3、全诗点题句是哪一句?诗中抒发的仅是作者自己的情感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不只是作者,是所有中国人的情感。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土地、文化,血缘相通、心灵相通。
4、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板书:明线—蟋蟀的歌唱暗线---永不老去的乡愁
5、思考:“就是那一只蟋蟀”一句在全诗反复出现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一句的反复出现可以不断丰富蟋蟀这一意象的内涵,增强着诗歌的可读性与感情深度,呼唤着人们记住分离的痛苦与乡愁,呼唤着人们记住民族的团结与统一。
三、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除了内容含蓄隽永,令人回味,具有内涵美外,形式上也有许多让人品味之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的形式特点。
提示:欣赏诗歌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句式特点、押韵、表现手法(包括修辞)语言特色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1、结构美。主要体现在本文对应手法的运用及长短句式的交错运用上。
2、节奏美。主要体现在回旋反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及押韵上。
3、语言美。主要体现在语言凝练、含蓄隽永,能触发人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学生练读,多种形式读,要求读出诗歌的韵味及感情。
四、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1、我们都是聋哑学生,没有听力,你怎样理解蟋蟀的鸣叫呢?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谈话: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土地、共同文化心理,因而我们有着共同的心理感觉,我们的心永远息息相通。蟋蟀的鸣叫是一种意象,我们虽听不见它的叫声,可是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它所蕴涵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品读诗歌,即兴仿写。
当堂竞赛,一比高低。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五、课终总结
指生说说你对本文中心的理解。
归纳:蟋蟀的鸣叫是一种乡愁的象征,作者通过客体上的叙述以及主体上的抒情,紧紧围绕乡愁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作者悠悠的乡思,绵绵的乡情。
板书设计:
就是那一只蟋蟀
流沙河
意境:穿越时空的蟋蟀
穿越历史的蟋蟀
穿越记忆的蟋蟀
穿越永恒的蟋蟀
明线:蟋蟀的歌唱
暗线:永不老去的乡愁
艺术特色: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
第四篇:那一只春天的歌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悄悄来到人间。听!春天的音乐会开始了,春笋是个优秀的指挥家,春雨清脆的嗓音唱着好听的歌滴答滴答;春风弹琴沙沙沙沙;春雷鼓轰隆隆隆;春水鼓掌哗啦啦啦;滴答滴答、沙沙沙沙、轰隆隆隆、哗啦啦啦,春天的音乐多么令人陶
醉啊!
春天的歌声飘到田野,小草从土里钻出脑袋,好奇地聆听着美妙的声音;麦苗也悄悄地钻出雪被,和春雨轻轻地低声谈心;歌声飘到桃园,让桃花笑红了脸,好像一个个穿着红色裙子的小姑娘,微风吹过,他就翩翩起舞,红色裙子随风舞蹈。春天的歌声让一个个小喇叭似的杜鹃花穿上紫色衣裳,花瓣弯弯曲曲,犹如仙女的裙边。油菜花也不由得穿上他那金灿灿的衣裳来开音乐会,远远望去,像一大片金色的海洋„„
春天的歌声唤来了可爱的小动物。我蹲在花丛中,发现一群群蚂蚁勤劳的搬着食物;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队的翩翩起舞。柳树扎着小辫看看天空。噢,原来蓝蓝的天空上一只只可爱的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回来了。它们“叽叽喳喳” 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
了!”
当春带着它的绿装,伴着她的艳衣;想潮一样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因为淅沥淅沥春雨与“清明节”来到人间,“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这时正是祭祀和踏青的好时光。所以在春天里“清明节”也是丰富有趣的。就像杜牧的诗中写道:“清明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都沉浸在思亲的悲哀中,我也有同样的感
受。
不过地球妈妈提醒我们:“尽量不要在大大小小的巷子路口烧纸钱,这样他的烟雾不但影响我的呼吸,余下的黑色废弃物也会把我艳丽的春装弄脏的。听你们说要去踏青,我的孩子小草吓的盖上厚厚的被子,不敢钻出来了,因为她怕疼啊!”
地球妈妈您放心吧!“清明节”我与爸爸、妈妈商量好了,我们一同为那些在战场上壮烈牺牲的烈士去扫墓。因为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是他们付出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您的耕耘给了我们这样美丽的春天,我们一定会爱惜美丽的坏境。
春天的母亲就是地球,让我们去爱母亲春天,爱他那神神秘秘的美。在她的怀抱中,有和蔼的春风、温暖的春阳、热情的春雨,他们也都牺牲自己化作琴弦上的一个个跳动的音符“do、re、mi、fa、sol、la”„„为人们谱写一曲曲美妙动人的春天赞歌。
爱上春天的味道
飘飞满天的春诗,赶走我们的忧虑,用暖暖的阳光使我们聆听快乐的声响;飘飞满天的春歌,留住我们的欢笑,用动人的旋律使我荡漾悦耳的幸福。
傍晚,风吹过阳台,留下细细的芳香,留下甜甜的味道,留下暖暖的亲吻。春天的味道:阳光。雨露。和风。细雨„„都在这个美丽春季悄悄来临。
春天的风,吹开慵懒的胸怀,慢慢的闯进心里,像一段柔柔的小曲泌入心底。
春天的雨,浇灌沸腾的温度,淹没浮躁的心情,像一幅动人的画卷滑过眼前。
春天的味道,小桥流水,潺潺流过心田,恬静怡然;小池塘边,蛙声四起,油绿的荷叶衬着大朵的荷花,摇摇摆摆,像无无数翘起的孩童,追逐嬉戏。
春天的味道,有温暖,有清凉,有甜蜜,有郁闷,有欢笑,有痛苦„„
无论是哪种味道,都是它的倾诉,都是它的释放,都是带给我们最真实的感受。春天的味道,让我们慢慢体会,让我们悄悄留下,我们埋在心底。
那一支春天的歌
春,悄无声息地来了„„
我伸了个懒腰,缓缓站起,望着窗外衔着泥巴的燕子,忙碌地穿梭在春雨即将来临的天空,心中说不出的舒畅:“哦!春天来了。”
试图调整一下紧张情绪,便毅然撇下繁重的作业,骑着车子来到了郊外„„一个春意盎然的花园悄悄跳入我的视线。花园中繁花似锦,簇簇不知名的花儿在枝头微笑,自信地展示着自己俏丽的身姿„„
“轰隆隆!”当第一滴清凉的珠子轻快地落在我的脸庞,雨滴们便争先恐后地扑向大地上,欣赏春的美丽。微微仰头,任雨珠拍打脸颊,酥酥麻麻的感觉顺着皮肤传递到心中。燕子不知在何时又闯入我的视野,叽叽喳喳的闹声仿佛也在吟唱春天的赞歌。
雨慢慢大了起来,我不得不撑起伞儿„„晶莹的雨珠流转于伞面,如最美的花朵含着露水绽放。此时,那花朵之下,我双眸微闭,静静的聆听那首春天的歌儿„„
雨滴击打在宽大的蕉叶上,“啪,啪”声为滴答的雨儿打起了节奏。燕子叽叽喳喳的也来凑这份热闹,为这首乐曲,增添了无限活力。
聆听着这首大自然的乐章,我仿佛感受到了来自万物的生命之喜悦,向上之力量,茁壮之坚强„„
花儿冒着雨,迎着风,淡然笑着;小草晃着小小的脑袋,沐浴在春雨中;燕子低飞,轻掠地面,向大地礼貌问好„„眼前的一切,竟是如此美好,如此醉人„„
春天的交响乐仍在演绎,她似乎唱出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万物的清新与美丽,更唱出了,生命的奇迹„„我们的诞生与成长,不正是世上最美好的故事吗?
生命宝贵,唯愿时时珍惜!努力用心呵护,这支来自春天的歌„„
第五篇:蟋蟀的住宅+教案设计
蟋蟀的住宅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教一篇课文,不仅要教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旨在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针对“蟋蟀的住宅”提出几个问题,突出“以解决问题为线
索”的教学理念,整课教学围绕着解决“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它的住宅是
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建造的?”等问题展开教学,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理解等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整理作者法布尔和昆虫蟋蟀的相关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读准生字词。(2)有条件的地方,学生可以课前观察蟋
蟀的巢穴。(3)查找作者和蟋蟀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住的房子越来越宽敞,越来越漂亮。谁来简
单介绍一下自己家的住宅?(板书:住宅)
2.现在有一个小家伙想和你们比一比住宅,它就是——(板书:蟋蟀)
3.(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教师整理出几个重点问题:作者 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它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建造的?)
设计意图:本课的起始设计,具有激趣和铺垫的双重功能。开篇创设比住宅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许多疑问,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将句子读通顺。
(2)给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2.检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同桌互相交流预习字词情况。
(2)组长利用字词卡片,组织小组成员轮读、抢读,熟记字词。
(3)课件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
慎(shèn)重 选择(zé)洞穴(xué)隧(suì)道
倾(qīnɡ)斜 住宅(zhái)挖掘(jué)搜(sōu)索
全班开火车读、指学生领读,正音。
3.教师指导书写。
先让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再指导书写。(预设:“蔽”要注意第八笔的竖上下是连在一起的,“搜”要注意把笔顺写正确,“倾、抛”要注意安排好间架结构。)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放在检测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读课文情况。
2.教师引问:通过读课文你看到蟋蟀的住宅了吗?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
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3.课件提示:
先简单说明蟋蟀成名的________,然后重点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学生找出每部分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默读等多种形式读熟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为精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说说这节课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2.作业设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整体回顾课文;抄写生动的句子,丰富积累。
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教师引问: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它是怎样建造住宅的?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这节课我们就来和法布尔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引导、巩固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为理解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它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1)教师提出读文要求: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试着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句子并概括特点。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学生结合句子汇报:
预设:结合第 5 自然段能概括出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通过读第6自然段能知道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5)学生边读边想象蟋蟀住宅的样子。
过渡: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这么好的住宅怎么就被蟋蟀碰上了呢?
2.引出选址问题。
(1)指学生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①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②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别的昆虫: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址,不肯随遇而安。)③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上它的?(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等。)④如果你是蟋蟀,天下起了大雨,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舒
适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舒畅)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过渡:这么宽敞的住宅它又是怎样挖掘的?
3.解决问题:它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1)提出读文要求。
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结合下面几个思考题,谈谈你的发现和感受:①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建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②找出描写蟋蟀建房的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③作者能够把蟋蟀建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
(2)汇报交流:①这部分分三个层次介绍蟋蟀建房的过程:动工时间;怎样挖掘;不断修整。②蟋蟀建房的句子主要在第 7 自然段,表示动作的词语有:扒、搬、踏、推、铺。
③说明:蟋蟀有认真工作、坚持不懈、辛勤劳动的精神。
(3)读到这,你明白为什么作者将蟋蟀的洞穴称为住宅吗?你想怎样称赞这小小的蟋蟀?
(4)带着赞美的感情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来体会课文要表达的内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选址和建筑过程,并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三、深入读文,感悟写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其实我们很多人并没有亲眼见过蟋蟀的住宅,那为什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就如同
亲眼所见而且兴趣盎然呢?(因为作者观察非常仔细,有耐心,而且写得生动具体形象,用了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
3.学生介绍有关法布尔和《昆虫记》的资料。
4.读了这篇课文,你要向法布尔学习什么?(学会耐心细致地观察,具体地描写。)5.学生介绍蟋蟀的资料。
6.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昆虫记》,去更深地感受一下法布尔对这些小生命的热爱和敬佩。
设计意图:交流写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结合课文让学生写一个小动物,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布置课外阅读,延伸语文课堂,让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和课外图书有效地整合起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思路清晰。教师以课题做文章,学生的好奇心和读文兴趣很浓,引发学生提出了
有价值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住宅?它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建造住
宅的?整课教学都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的,重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摒弃了“分
析式”的阅读教学模式,突出了阅读策略教学。
2.注重培养能力。本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结合重点语句概括
住宅的特点,这些教学环节都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