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心脏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呼吸的内容之后,顺理成章地就要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另外,这种编排也为第五章的教学作铺垫。
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本章用三节分别介绍血液、血管和心脏,显得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对
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 的、清晰的认识。其中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结构,所以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重点是识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以更好的来理解“血液循环”。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3)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能力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解剖图及结合血液循环图理顺血液循环途径,培养学生的识
图能力。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
合作自学能力:在学习心脏解剖结构及理顺血液循环途径时,均是以问题为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
结合手头资料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自学能力。
3思想教育:
理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教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卫生保健教育: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4教学重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5教学难点:(1)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三、教学方法:
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实现图、文相统一。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血管如同四通八达的管道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血液流动的动力从何而来呢?(生:心脏)很好,是心脏,那么你了解心脏的内部结构吗?你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吗?(生摇头)那么你想知道吗?(生:想)好!那就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探索过程:
(一)心脏的内部结构
慧眼识图:学生结合课本第68页的心脏解剖图认识心脏的各结构名称
(同桌之间可相互指认),后找同学介绍右图中1-9的结构名称。
想一想:1 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见心脏有何功能?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看看哪个腔壁最厚?
[10]、[11]分别是何结构?有何作用?(突出强调心脏瓣膜的位置和作用)
一起回忆心脏的结构:(重点问题反复练,使学生印象深刻,能够举一反三)
(二)心脏工作状态
同桌两人共同合作探究心脏的工作情况,力争做到看到心脏不同工作状态图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请问当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时,心脏处于什么状态呢?
2只要人活着,心脏就不断地跳动。因此有人说: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是从不休息的。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
3请问左右心室是同时收缩还是交替收缩呢?(及时反馈学生对于心脏工作状态的理解程度)
(三)血液循环途径
1认识血液循环过程中经过的各结构名称。(强调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2分别理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及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分开认识两循环旨在化复杂为简单,利于学生整理所学的知识)3出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让学生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化抽象为直观,一目了然地展示出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
4解决实际问题:
(1)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来到医院挂上了吊瓶,我就纳闷了:“消炎药怎么从手上的血管到达牙龈的呢?”
(2)假如你是一个氧分子,请讲一讲你在人体的旅行过程吧!
(以不同的形式反复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真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在此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四)扩展知识
1冠脉循环
2心率和血压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向医学界发展,攻克疑难病症,造福人类。
阐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五)谈收获找疑惑(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同时查缺补漏)
(六)迎接挑战
(将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得到运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七)结束语
同学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不知不觉该下课了。那么,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让世界更加美好!
第二篇:心脏和血管 教学设计
心脏和血管
-------脉搏与什么有关
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让学生在做下蹲活动中,感受心脏跳动和血管的搏动,然后在逐一对心脏的血管进行初步认识基础上,对比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促进学生血液在全身循环的概念的建构.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能够测量自己心跳和脉搏的次数;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与关系。
3.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重点难点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初步体验,找找心脏和血管跳动 1.放松活动:原地自由跳。
2.学生跳1分钟,汇报现在身体上什么地方跳动得最厉害。
二、探究过程
(一)心脏跳动
1.师:出示心脏模型。心脏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2.心脏通常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左胸腔第二肋骨至第五肋骨之间。请各位同学将右手掌平伸,放在胸部左侧第二肋骨至第五肋骨之间,紧贴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
师:心脏的跳动主要是心脏上面的心肌不断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请同学们伸出左手,握成一个小拳头,用力握紧,这就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再张开这就相当于心脏的舒张,正是这一收缩和舒张,使心脏里面的血液流出去,又流进来.(二)脉搏
1.师: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血管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我们把血管有节奏的博动叫做脉搏,我们哪些地
?(腕部(中医把脉的部位)、颈部、太阳穴等)。2.猜一猜:为什么很多地方都能摸到脉搏呢? 3.学生猜。
4.师:出示人体挂图:“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它遍布我们的全身。同学们看到的由红蓝色画出的这一个网络,就是我们身上的主要血管,他们遍布全身,形成了一个血管网,把血液传递到全身各处.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
3.师: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
学生自我尝试后,再摸一摸同桌手腕上的脉搏。4.猜一猜:脉搏与什么有关 5师:脉搏是否与心脏有关? 6.请同学们读P9研究计划,明晰研究计划的内容方法步骤 师:读了研究计划,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7.介绍测量方法:
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人测量自己的心跳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并马上作好记录。
8.小组活动:分组测量。第二次测完之后进行自由跳,自由跳后再进行第三次测量。
(三)分析、整理数据 1.测量后完成:
(1)两人一组算平均数,完成研究记录的表格。
(2)两人一组阅读活动记录表,比较一下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4--6人为1大组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把脉搏与什么有关的研究结果写在书上。
3.交流研究结果。(板书:脉搏与心脏跳动有关)
4.总结: 一般情况下, 心脏的跳动次数和脉搏的跳动次数是一致的。而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
三、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所以心脏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第三篇:《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修改稿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心小学
李祥娥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器官的作用,明白血液循环
2、科学探究:正确测量脉搏,探究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明白一些生活常识,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二、教学重点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正确的测量脉搏,并探索脉搏与心脏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血管心脏图、血液循环图、秒表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已经进入春季,但是春暖乍寒。这个季节也是心脑血管病高发之季,如: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溢血、脑梗塞等。现在医院里住满了这样的病患,我的婆婆就是其中一个。今天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心脏和血管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学习提纲,师通读一遍
学习提纲:
1、什么是血管?它分为哪几类?
2、血管里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血管里的血从哪里来?
3、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结构及工作原理
4、什么是心跳一次?每个人的心跳会发生变化吗?少年儿童的心跳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60-100次。
5、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1)生自读课文,初步解决问题(2)生同位交流,共同解决问题(3)全班交流,师板书:
2、认识血管
师出示血管的图片。生汇报,师板书。
血管
管状构造
遍布全身
分为三类: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师进行指点。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动脉血管是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我们几乎用肉眼看不见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是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我们身体上看到的蓝色血管就是静脉血管。在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连接着许多比头发还细的血管,这就是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
过渡:血管里有什么?血液对人体有什么用呢? 生汇报。
师指导,同时复习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相关知识。过渡:血管与谁相连?
3、认识心脏 生猜测。
师出示心脏外形、结构及人体血液循环图。(1)认识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结构。生汇报。
师指导学生寻找心脏的位置,用手展示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借助房子结构了解心脏的结构(师出示心脏结构图)
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如自已的拳头。(出示心脏图)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2)认识心脏的工作原理,明确血的流向。
师出示教具,演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生叙述:肌肉收缩,血液从心脏进入动脉血管;肌肉舒张,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生上台演示,边演示边叙述。(3)明确心跳一次
师:心脏这样收缩和舒张,那么怎么样才算心跳一次呢? 生汇报。师演示。生再演示。
4、测脉搏,认识心跳的变化。
心脏就是通过不停得收缩和舒张,从而把血液输送到我们身体的每一处,如果有一天心跳停止,也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
(同学们可以把手放到自己的胸腔中部偏左心脏这个位置,感受一下自己生命的跳动)
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简而言之就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请同学们把手放到自己的手腕上,感受一下自己的脉搏,测一次脉搏!)活动:师生共同测脉搏。
师看时间(1分钟),生数脉搏的次数。生汇报:78次,86次,100次的、、、、、师:每个人的心跳是不一样的。那么同一个人心跳是否也发生变化? 生汇报:紧张的时候,运动的时候(课间操跑步)、、、、、讲解: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不停的在血管中流动,血管就是我们血液循环系统的管道,心脏和血管互相作用,一起完成我们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主要是为我们的肌体组织器官提供养分。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它把肠吸收食物的养料、肺吸进的氧气带给人体各部分,又把我们人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部分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不会被运走,所以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5、保护心脏和血管
师讲述:通过以上学习可以知道,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要想身体健康,必须注意心脏和血管的保健。生汇报: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不要过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b)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少年儿童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
c)要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去活动,不宜在雾中及寒冷的早晨锻炼。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锻炼。若在进行体育锻炼中,出现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原地休息,同时含服随身所带的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
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暂停体育锻炼,由医生帮助找出原因,及时进行调治,待症状明显减轻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2~3个月后再渐渐增加运动量。
祝在座的每位及我们的家人身体健康!
第四篇:《祖国的心脏》教学设计
祖国的心脏
活动目标:
1、知道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知道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和著名建筑。
2、知道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
3、能利用多种探究方式了解北京。
4、体会北京在我国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热爱首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充分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有关北京的文字、图片等各类资料。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谈话导入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用心听、仔细看。
这首歌唱的是哪里?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也是我们祖国的心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了解她(板书课题——3 祖国的心脏)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要达成以下目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出示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1、知道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知道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和著名建筑。
2、知道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
3、能利用多种探究方式了解北京。
4、体会北京在我国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热爱首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你知道北京在哪儿吗?(出示中国地图),谁能迅速地从中国地图上找到北京?北京距离我们泗水约700公里,从曲阜乘坐高铁2个小时就可到达。
二、讨论交流,初识北京 活动1:北京初印象
1、同学们去过北京吗?北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畅所欲言,用一两句话说出自己对北京的了解)
2、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你最想了解北京的什么?(生交流)
3、师总结归类:板书(建筑 政治 文化)今天我们就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探究北京。
三、根据分工,分组展示 活动2:分组谈北京 1.组内整理资料。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两个方面进行组内交流探究。一会各组将分别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各组分头行动,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进行交流,如小导游介绍、图片展示等。)
2.班内展示资料。
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活动成果? “古今建筑”小组以小导游的身份进行汇报,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香山公园、水立方、首都国际机场等图片和故宫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颐和园:山水相依,碧波荡漾 天坛:神圣庄严,神秘壮观 万里长城:气势雄伟,蜿蜒盘旋 香山公园:红叶烂漫,层林尽染 北海公园:湖光塔影,建筑别致 四合院:质朴温馨,和谐自然 观看故宫视频,谈感受
过渡: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故宫见证了北京古老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北京已经发展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播放课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立交桥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北京南站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首都机场,是联通世界的空中门户 水立方: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鸟巢:是有志青年梦想成真的理想舞台
“穿”上玻璃外衣的国家大剧院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被称为“湖中明珠”。
你觉得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师小结:北京集名胜古迹与现代化建筑于一体,既古老又时尚,是一座美丽的大都市,不愧是祖国的心脏。
继续我们的交流,哪个小组接着汇报?
3.“政治生活”小组进行汇报。本节活动对学生来说相对较难理解,教师及时引导和评价。
教师出示课件,依次展示天安门开国大典、国庆阅兵式、人民大会堂全国两会、钓鱼台国宾馆、中南海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等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对北京是政治中心的理解。
小结:北京为大型的活动和会议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它是我们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心,不愧是我国的心脏。
继续我们的交流。“文化中心”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及时评价。教师出示课件,依次展示北京大学风光、季羡林、曹文轩等著名教授、李克强、钱三强等著名毕业生和清华大学风光、朱自清、华罗庚等著名教授、胡锦涛、习近平等著名毕业生等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向往名校、发奋学习的情感和动力。
教师补充北京小吃(全聚德烤鸭、冰糖葫芦、京味果脯、炸酱面)、北京文化(京剧、皮影戏、旗袍、唐装)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之情。
小结:北京既有全国的知名大学,又有丰厚的传统文化,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不愧是祖国的心脏。
四、升华认识,激发情感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在世界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北京的世界之最。
活动3:自豪中国人 出示课件:
“北京的世界之最” ——
1.世界上最长的人造防御城墙是(万里长城)。2.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是(故宫)。3.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天安门广场)。4.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天坛)。5.世界保存最完美的皇家园林是(颐和园)。采用抢答形式评选这一活动的优胜小组。北京拥有那么多的世界之最,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骄傲 自豪)
活动进行到这里,谁能说说我们为什么把北京比喻成祖国的心脏?
(出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
五、畅谈收获,课外拓展
1.北京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市民,你会怎样介绍北京? 2.通过本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3.畅想未来:古老的北京,现代化的北京,多彩的北京,魅力的北京。北京承载着历史,连接着未来。北京已经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未来的北京会是什么样的呢?(生畅谈)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我们怎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建设北京的重任?
4、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相信北京的未来会更美好,祖国的明天会更富强。让我们一起来赞美祖国吧!(播放歌曲《歌唱祖国》,结束)
板书设计
祖国的心脏
古今建筑
北京 政治中心
骄傲 自豪 文化中心
第五篇:心脏复苏急救教学设计
《胸外心脏复苏急救》教学设计
丰月莲
授课类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9计划学时:1学时
授课地点: 综合实践活动室(2)授课时间 : 2017、10 授课对象:3至6六年级 授课题目:胸外心脏复苏急救 目的要求:掌握心脏急救的方法与步骤 重点、难点:掌握心脏急救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提问法 教具:视频教学、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 导入:
上课前,我想问大家:在你身边如果有人突然晕倒,你该怎么办呢?你该如何去判断这个病人心跳是否停止你该采取哪些抢救措施,今天我们学习心脏复苏急救。
一、心脏骤停原因
心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等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猝死是指平索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由心血管病变引发的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
二、心脏复苏急救的步骤:
(一)判定心博骤停 首先轻摇或轻拍打病人肩部,同时呼叫其姓名或高声喊叫:“喂!你怎样啦?”,如无反应即可判断为意识丧失;然后马上以手指触摸其双颈动脉(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肉),若意识丧失同时伴有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为心博骤停,应立即开始现场复苏抢救,并紧急呼救以取得他人协助。
(二)安置复苏体位
正确的复苏体位是仰卧位,应在呼救的同时小心放置病人仰卧在坚实平地上,转动时应一手托住病人颈部,令一手扶着他的肩部,使病人沿其躯体纵轴整体地翻转到仰卧位。(三)开放气道(A)心博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可发生舌根后坠,使气道受阻,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仰头抬颊法,也可采用仰头举颈法(对有颈椎损伤者不宜)或双手托额法。注意在开放气道的同时应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四)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判断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即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用耳及面部贴近病人口鼻,分别听和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声及气体呼出,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五)重建呼吸(B)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借助抢救者用力呼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法为:保持病人仰头抬颏,抢救者以右手拇指和示指捏紧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的双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绕,然后用力吹气1~1.5s,使胸廓扩张,吹气毕,抢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六)重建循环(C)触摸颈动脉,如无搏动,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如下:使病人仰卧于平地上或用心脏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抢救者可采用踏脚凳或跪式等不同体位,用靠近病人足侧的手的示指和中指置于胸骨下切迹上方,用别一手的掌根部紧靠前一手示指,放于胸骨下1/3,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然后将前一手置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其不接触胸壁按压深度为3.5~5cm,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图4)。这一方法于1960年提出后曾一直认为胸部按压于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受到挤压,引起心室内压力的增加和房室瓣的关闭,从而促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按压放松时,心脏则“舒张”而再度充盈,此即为“心泵机制”。但这一概念在1980年以后受到“胸泵机制”的严重挑战,后者认为按压胸部时胸内压增高并平均地传递至胸腔内所有腔室和大血管,由于动脉不萎陷,血液由胸腔内流向周围,而静脉由于萎陷及单向静脉瓣的阻挡,压力不能传向胸腔外静脉,即静脉内并无血液返流;按压放松时,胸内压减少,当胸内压低于静脉压时,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使心室充盈,如此反复。不论“心泵机制”或“胸泵机制”,均可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七)单人或双人复苏
1.单人操作 由同一抢救者顺次轮番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数与胸部按压数为2:15 2.双人操作 一人先作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另一人作胸外心脏压5次,以后人工呼吸数与胸部按压数为1:5,如此反复进行。操作过程中,除须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外,通气不能与按压同时进行,双人轮换抢救位置时,可在完成一轮通气与按压后的间歇中进行,不应中断抢救时间大于5秒以上。
三、学生开始动手实践:(用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模拟操作)七八个人一小组:一个人操作,其他几个在旁边看操作是否正确,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可以及时补充。教师在旁巡视,指导。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胸外心脏复苏急救的方法与步骤)?你会了吗?对于意识丧失的,你必须首先却判断病人是否心跳呼吸是否已经停止,否则很容易遗漏、贻误有抢救价值的病人的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