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美术上册 线条的动与静 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本站推荐)
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目标:
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觉;利用直线或曲线完成一幅主题创作;丰富作品表现力。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线条曲直所表现出的动与静。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教学时间:
共1~2课时 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准备:
范画、欣赏图片(建筑物、马路、等具有挺拔直线效果的图片,水波、柔软物体随风飘动、花样滑冰的冰刀痕、自由体操中的彩带操、电线、飘舞的雪花等。
音乐。
各种绘画《线条的动与静》将用到的工具。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观察:
1.引导学生观察一张方形的纸飘落的轨迹,观察乒乓球跳动的轨迹,用线条记录下来。2.观察教室里的门、窗框、墙角线、桌子、讲台等线条,用线条记录下来。
比较一下1、2两次观察记录下的线条的区别。(直线与曲线)
学习教材内容: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体验静止与流动的感觉。举例说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小结:平直的线,如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线,会给人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要表现静止、稳定的感觉,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越,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
发展阶段:
怎样画好直线:执笔、运笔(手臂的姿势)、力度等。强调不要用尺子。
学生试着练习练习画横、竖、斜等长、短直线。
欣赏现代建筑、马路、路灯等具有挺拔感的物体图片,思考并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线感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哪些物体?怎样表现?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具有、稳定、直线挺拔感的画面来表现,注意画直线时不要用直尺。
(以上内容可集中放在第1课时完成,人教版美术教案)
以下内容集中在第2课时完成:
曲线的变化:同样粗细的曲线、有粗细变化的曲线。
播放音乐,听音乐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流动、婉转、悠扬、轻重、高低等变化,用笔边听边跟着随意画,看看可以画出什么样的曲线。
小结曲线的变化:用笔的轻重、缓急、长短,用色的干湿、浓淡,运笔的轨迹如跳跃、连续等笔触的变化,都会出现非常丰富多样的曲线效果。
欣赏水波、柔软物体随风飘动、花样滑冰的冰刀痕、自由体操中的彩带操、电线、飘舞的雪花等图片,说说这些景致适合用怎样的线条曲线来表现。
欣赏课本上表现动感的图片,重点欣赏敦煌壁画《伎乐天》,感觉古人的精美表现。
选择一个具有动感的画面,用曲线来表现。(在音乐声中单独完成)
作业展评:说说你对同学作品的看法,有什么地方画得比较好,什么地方值得修改。
收拾与整理:
洗刷画具,清理画室。
第二篇:四年级美术上册 线条的动与静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线条的动与静
主题阐释: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小学第二学段强调体验感受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完整的、系统地知识和掌握详尽的、准确的技法过程,而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大体了解基本常识、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美术课是凭视觉形象创造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离不开视觉形象。但是,学生们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少。我紧紧抓住这个矛盾,向学生介绍了大量的图片,使他们的大脑接受有益的刺激,从而增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利用中外优秀大师的作品、现代建筑、雕塑、剪纸、壁画、年画等为素材,增加了课堂的文化含量,有效的提高了美术课程的文化传承价值,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和潜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落实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上。因此,本课针对学生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和感受中自主探究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融看、画、做、玩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线的造型方法,并围绕本课的知识点,通过线造型给人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能较准确的运用直线、曲线等美术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创作。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受.(2)能够理解曲线与直线这两种美术造型语言并运用进行主题创作。
过程方法: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能够说出自己对直线与曲线的独特理解并进行有趣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创新再造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和 1
审美素养。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学科的线:直线与曲线 教学难点: 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物道具(球、彩带)、各种画笔、水粉颜料、图画纸、宣纸、毛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观察球的运动,感受动感线条。导语:老师这里有个球,请大家观察一下球在运动时候产生什么样的线条?
a、教师分别示范拍球、滚球、抛球等动作,让学生感受动感线条,并画出相应的线条。可以请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拍球。
小结:球在运动时会产生不同的线条。如:向下拍球竖线、左右手交替拍球交叉线、由轻到重或由重到轻拍球折线、抛球弧线、在地上滚横线。b、在观察教室力的门窗、墙角线把他们记录下来。
2.对比观察并讨论:皮球运动的线条和门框墙角的线条有什么不一样?同时自己读读教科书开头的一段话。3.全班交流教师归纳:
平直的线如:门框、墙角线还有马路等会给人以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表现静止的感觉就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烈,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
4.揭示课题:在生活和艺术创造过程中线条的运用非常广泛。线条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发展阶段: 1.思考并讨论:
学生欣赏现代建筑:具有挺拔直线性的物体的大量图片。
教师:生活中还有那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那些物体?怎样表现? 学生:讨论回答: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高压线铁塔、公路、现代建筑等。2.师生互动:试一试、玩一玩、谈一谈、画一画。
欣赏绽放的礼花、飘舞的雪花、艺术体操图片。并请学生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彩带试一试、玩一玩彩带飘飞的的感觉。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景致适合用怎样的曲线来表现? 同桌讨论:师生一起尝试画一画。
教师小结:礼花的线条极富有弹性,适合用弧线来表现;雪花飘舞的线条轻盈而有些散乱,适合用浅色并且比较毛糙的线条来表现;彩带的线条流畅而有节奏,产生的曲线是变化无穷的,柔美、飘逸像飞天的感觉,可用富有动感强的线条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体验感受线条的变化无穷。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学生共同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动感线条造型的特点。
3.作品欣赏:大师笔下的线条运用,作品图片:如:吴冠中作品、雕塑作品、建筑作品、古典壁画、生活中的舞龙、剪纸、杨柳青年画及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师简要介绍:画家们运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设计意图:欣赏大师的优秀作品从不同的视角感受线造型给人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鼓励学生要向画家们一样要勇于创新,画出有个性的作品。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开拓思路:
1.请同学们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的作品。可用绘画、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2.教师出示范作并做简要示范。
学生绘画,课件循环播放图片。同时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四、评价展示:
1.学生自我评价:描述自己的作品 2.学生同桌和小组互评: 3.教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阶段,鼓励学生围绕核心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们能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多种方式。对于学生的参与程度、作业质量即兴趣大小分别评价,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作品简要介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如:床单、沙发、工艺品等。课后教学反思:
从本教案中,可以看出正确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是决定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方面。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又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活动。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就是通过欣赏各种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如:绘画大师吴冠中作品、雕塑作品、建筑作品、古典壁画、生活中的舞龙、剪纸、杨柳青年画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种不同线条所表现事物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持久兴趣,以及对事物表现的持久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他们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寻方法,甚至尝试错误,去讨论、分析并领会表现、欣赏、以及评价的方法,去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提升自身的美术素质。以此来构建一个真正能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术课堂。
第三篇:四年级美术上册 梦幻之国 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梦幻之国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废弃材料制作立体的游乐园。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4.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
材料的合理与巧妙应用。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废弃材料、彩色卡纸、橡皮泥、剪刀、双面胶等。教学意图:
游乐园是儿童的欢乐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释放童真,享受童趣。但各种司空见惯的游乐设施学生并非一下子能制作出来。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让学生通过看看、说说、想想、做做、玩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尽其所能显示自己,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又缩短了学生间的差距,让差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心灵手巧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录像,师生对话。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玩,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地方?(播放录像)你们从哪里看出这个地方是个游乐园?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到游乐园玩,因为那里是你们的欢乐天地,是你们的梦幻之国。
(二)探索发展
1.说说你喜欢玩哪一种游乐设施,它好玩在哪里? 2.生说,师小结一些游乐设施的特点。
3.学生分组观察所带来的材料,展开想象:它们适合做什么? 4.生回答,师加以引导。5.师演示制作方法:
(1)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设想(要有空间感)(2)设计制作(分块)(3)组合固定(重心的稳定)(4)装饰美化(色彩艳丽)
(三)实践活动 1.作业布置,提出要求:(1)小组制作一个小游乐园;
(2)分工合作,能力强的尽量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能力较弱的可以制作简单的作品;(3)提倡互相帮助、友好协助。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3.各小组提出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解决。4.修改补充作品,使作品更加完美。
5.小组布置“游乐园”。(可以添加绿化和人物)
6.汇总交流,共享乐趣。(组织各小组把作品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游乐场,让学生在“梦幻之国”里享受畅游的乐趣。)
(四)评价交流:
你喜欢玩哪一个项目?你觉得哪一个项目最有创意?你喜欢这样的学习活动吗? 教学反思: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两个果冻碗,两根弯头吸管,便组合成了一个小秋千„„一个小组里的几个人一齐动手,便制作出了有趣的“梦幻王国”。
第四篇:四年级美术上册 会走的玩具 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会走的玩具
这节课是四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课,作为手工课学生会特别的感兴趣,但课堂组织与课堂秩序等方面也会出现混乱,课堂局面不好控制等问题。于是,课前我就做了精心的准备,紧紧地抓住了“趣”这个特点,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两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动画形象,在新课导入时搞了一场“小型模仿秀”,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心都从别处收回来了,下面的教学就顺利多了。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为什么会走?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快发现,“圣诞老人”是靠人的手指来“走”的,“多啦A梦”的两条腿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人用手推着它就可以“走”了。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我马上因势利导:还有其他的方法让玩具走起来吗?学生们马上联系到自己的玩具上,想到还可以给玩具安上轮子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一课的学习要求不但是让学生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还要让学生学会画设计草图,而我们平时上手工课一般都不画设计草图,为了让学生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于是我就在课前以“圣诞老人”为例先画了一张设计草图,上课时对照草图边讲解边示范“圣诞老人”的做法,还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不画设计草图会出现什么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知道,如果不画草图可能导致圣诞老人各部位尺寸不合适,影响制作效果等问题,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制作环节中大部分同学都考虑到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制作的玩具比较成功。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走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示范了“圣诞老人” 的制作方法,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框框,使得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制作了“圣诞老人”,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其实这也是美术课上的一个“老毛病”,不示范,学生无从下手,但一示范,又是全篇一律,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的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的作品评价阶段,由于时间问题很多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总是不停的做自己的,无心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没有一个好的倾听习惯,这就使得这一环节不尽人意,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这也说明平时的课上就没有很好的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对行为习惯也要提出 1
相应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能力与习惯的“双丰收”。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感官,对学生加以引导,实施教育。总之,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让我的美术课上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第五篇:四年级美术下册 画嗅觉 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画嗅觉
教材分析
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这课属于表现感知的系列之一,旨在通过联想、想象用色、点、线、形等美术元素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为学生丰富情感体验、表现感觉感受积累知识与方法。从心理学上讲,嗅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个性化的新感觉。美术与嗅觉形成色、嗅联觉。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嗅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色、点、线、形表现自己对各种气味的嗅觉感受。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造就不同的艺术效果。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嗅觉和色彩的联系,懂得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嗅 觉感受。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
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形表达。
教学过程:
一、感受香氛,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有一样东西,而我们却看不到它,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引出:空气)
2.师: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充满着空气,闻一闻(老师闻一闻空气)什么味道?
3.师:先不要着急回答,老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一下。(老师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好了,现在我们再来使劲闻一闻,你们闻到了什么味道?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开心、舒畅、心旷神怡)
4.小结: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
二、探索表现,感知体验
1.师: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呢?(学生交流讨论)
(播放课件)
(1)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
(2)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
(3)用笔画下来。
2.师: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 揭示课题
(板书:画嗅觉)
3.师:古人云“处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得就是人的嗅觉。(解释)嗅觉是人的几大感觉之一,担负着感知外界气味的重担。
4.既然人的嗅觉这么的重要,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比比谁的鼻子最灵敏”。
老师拿出几个一模一样的小瓶子,非透明,请学生来闻一闻,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表演一下闻到味道之后的感受,我们大家来猜一猜他可能闻到的什么味道(花、水果、蒜、醋、酒、香水、中药等等)
5.师:闻到了这么多的味道,我想请问同学们你能把刚刚闻到的气味画出来吗?比如一开始我们的闻到的香味,该如何表达呢?老师已经事先画好了一副,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能不能从这幅画上感受到香味?(播放课件)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香味的?(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小结: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的愉快的心情体验。
6.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同学的作品,我们来猜猜看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哪些味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的?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观看课件,学生欣赏、回答)
a.用不规则的线,形和黄,绿,蓝表现酸。
b.用红,黄,澄大小不同的点来表现甜的感觉。
c.大面积的红色的涂抹,辣的感觉。
d.用褐色,黑等面表现臭,苦的感觉。
7.大师们也有很多表现气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波洛克作品)介绍:美国画家杰克逊*波洛克,他喜欢在画布上很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有时边走边画。他的作画风格对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影响很大,我们也可以在作画时试一试这种方法。
师: 刚才,我们欣赏了表现空气香味的作品,空气还能容纳很多的味道,那么在这件作品中你感受到了空气中的什么味道呢?(学生欣赏交流)
(1)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味道的?
(2)除了臭味,你还感受到了其它味道吗?
(3)你要是闻到这种空气后,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讨厌、恶心)
(4)平时,你会在哪里闻到过这种味道?
(课件出示)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需要美好的生存环境。
三、指导创作,实践体验
1.今天我们闻到了这么多的味道,也欣赏了这么多关于嗅觉的作品。我们的的同学是不是早就迫不及待的准备跃跃欲试呢?
2.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3.你打算用什么样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呢?(点,色,线,形)
4.(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用点、线、色、形等综合形式表现画出回忆中喜欢或讨厌的气味。
b.给你的作品配上题目或者一段优美的文字。
5.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布置好展评的地方。
四、多元评价,体验成功
展示自己的作品(贴在“多味馆”中,香、辣、酸、臭------)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这件作品是表现香(辣、酸、臭)味的?
2.你认为哪一张作品最能表现香(辣、酸、臭)味的感觉?
3.这件作品还可以表现出其它的什么味道?
五、小结延伸
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六、收拾整理
妥善处理收集的气味物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