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原稿)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眼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说明视觉形成的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 2.视觉产生的过程。教学难点:
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课前准备:眼球模型 教学用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假如你在用餐,你会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当然,你还会听到家里人的说话声。你能说出上述五种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学生回答:嗅觉、味觉、热觉、触觉、痛觉等,鼻子、舌、皮肤等器官。
老师小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的。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比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 称它们为感觉器官,如眼是视觉器官,而是听觉器官。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 5
得的信息中,70%左右来自于视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心灵的窗户——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展示学习目标,依托导学案,自主学习大屏幕展示自主学习提纲:
1.结合课本79页插图,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2.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当我们由黑暗进入明亮区域或由明亮进入黑暗区域,瞳孔是怎样变化的?
3.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应配什么镜加以矫正?
互动一:请同学们利用一分钟的时间熟悉眼球的结构,然后通过眼球模型,分析眼球的结构,并说出每一部分结构的功能。学生熟悉眼球结构,教师出示眼球模型,学生解说。
教师强调:我们俗话说的白眼珠(白眼球)和黑眼珠(黑眼球)指的是哪两部分?(师生共同分析)白眼球——巩膜;黑眼球——虹膜。虹膜内所含色素不同就出现了蓝眼、褐眼等。互动二:小组 讨论
分析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那么,眼球的晶状体、瞳孔、脉络膜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学生回答: 晶状体——镜头; 瞳孔——光圈; 视网膜——胶卷(底片)
互动三:视觉的形成过程
1.请大家根据眼球的结构分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 / 5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各组呈现分析结果,进行展示解说,其他组进行补充。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教师强调: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玻璃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
2.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这是为什呢? 教师讲解: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3.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
学生分析:
教师点拨: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
4.观察课本图,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互动四:近视的成因及预防
1.大家看一看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戴眼镜?他们戴的都是什么眼镜?
学生统计并做出判断:近视镜
那么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分析近视的成因。
学生分析,表达交流。
教师强调:晶状体调节紧张引发的近视眼叫假性近视,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使晶状体过度紧张的因素,做一些按摩放松自己,视力可以好转和恢复到正常。但如果进一步发展到眼球前后径过长,也就是说晶状体和视网膜中间的距离加长,这时无论你怎么调节自己的晶状体,远处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都只能在视网膜前面成像,我们在视网膜上只能获得模糊的影像。这就是真性近视。对于近视我们有什么矫正的办法吗? / 5
学生:戴眼镜。
教师:戴什么样的眼镜呢?哪位同学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
学生:中间薄,四周厚。
教师: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然后再经过角膜、瞳孔等结构,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总结预防近视的方法。
学生熟记“三要”、“四不看”,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生活链接
1.眼屎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每天早上起来都有眼屎,这些东西到底从哪来的呢?原来在睡眠时,眼睛里会不断产生黏液和泪水。它们会湿润眼球表面,清除灰尘和杀菌。夜间,黏液、灰尘和杂质在眼角处堆积,这就是眼屎。
2.为什么眼皮会跳?
有时我们的眼皮会跳个不停。为什么眼皮会跳呢?很早以前人们就有了这个疑问。那时人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就产生了一种迷信的说法: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其实眼皮跳是眼周肌肉受刺激而引起的。我们的眼睛受强光或药物的刺激,会引起眼皮跳;看书时间太长,眼睛疲劳也会引起眼皮跳;睡觉太少,眼皮也会跳。当眼皮跳时,我们可以用热毛巾敷眼睛,或是闭眼睛休息一会儿、做做眼保健操都可使这种状况消失。
教学反思
本节课师生合作顺利,教师事先的课堂设计得到了充分的实施,师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模型展示,学生对/ 5
本节的重点知识掌握较好,并能充分理解,课堂效率较高。不足之处是:应该把凸透镜成像装置展示在课堂,让学生充分理解晶状体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一、眼球的结构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透光)(折射)(成像)(形成视觉)
三、近视的成因及预防 / 5
第二篇: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 眼和视觉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的措施。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培养视觉和听觉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2.难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课前准备
1.物理学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一套。
2.眼球模型、放大镜、画册
关于眼和视觉的教学软件(软件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搜集整理有关眼和视觉、耳和听觉的网络资料。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教材大致的知识结构;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图文资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展示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
教师:下面我们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动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换成一朵花,要求同学闻一闻……)
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
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
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
教师: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
学生:触觉、听觉、视觉。
教师:也许在认识这个物体中我们没有用到,但当我们感知其他外界事物的时候,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
学生:嗅觉、味觉、温度感觉(可能需要老师举例提示)
教师: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教
第三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新学期第一节课,作为一个新的尝试,首先在教学思路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必将走进课堂,如何利用它达到课改的目标,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我想探讨的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通过课件来学习部分教学内容确实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注意力的集中、合作精神方面,包括探究的深度,都有良好的反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但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制作的内容要让学生容易理解,要生动形象。同时要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要易于操作,否则制作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制作比较实用且效果较好的课件需要的周期较长,因此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本课就是比较适合的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另外从时间的分配上来看,采取这样的方法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时间的利用更加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来解决遇到的困难,解决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学生有了成就感,就更加喜欢学习生物学了,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这一新的角色就建立起来了,这是符合课改要求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如果完全展开,可以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可能,调整一下“观察思考”的内容,或重新设计一番,使之更实用,是我们今后应探讨的问题,另外,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需进一步训练、提高。
第四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新学期第一节课,作为一个新的尝试,首先在教学思路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必将走进课堂,如何利用它达到课改的目标,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我想探讨的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通过课件来学习部分教学内容确实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注意力的集中、合作精神方面,包括探究的深度,都有良好的反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但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制作的内容要让学生容易理解,要生动形象。同时要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要易于操作,否则制作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制作比较实用且效果较好的课件需要的周期较长,因此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本课就是比较适合的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另外从时间的分配上来看,采取这样的方法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时间的利用更加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来解决遇到的困难,解决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学生有了成就感,就更加喜欢学习生物学了,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这一新的角色就建立起来了,这是符合课改要求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如果完全展开,可以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可能,调整一下“观察思考”的内容,或重新设计一番,使之更实用,是我们今后应探讨的问题,另外,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需进一步训练、提高。
第五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
几十年前,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学生就曾经批评一些物理教材涉及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现象脱离实际,脱离现实物理现象,不过是用一些字来说出另一些字的意思,供学生生吞活剥地背诵而已。
例如,对摩擦发光的定义是:“当晶体被撞击时所发出的光……”这样的句子没有说明撞击的是什么晶体,为什么会发光。学生即使把这个定义背得滚瓜烂熟,回家后仍不知该这样做实验制造出一星半点的摩擦发光。如果在教材里这样介绍摩擦发光:“当你在黑暗里拿把钳子打在一块糖上,你会看到一丝蓝色的光。其他晶体也有类似的效应,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个现象称为摩擦发光。”那么学生学习后就很容易做个实验亲自看看摩擦发光,而这将是“一次与大自然相遇的美妙经验”。也只有这种能揭示知识和生活联系的教科书和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堂设计中没有用课本上提供的“眼睛和照相机”的对比设计问题情境,因为我认为学生对于照相机是不熟悉的。相反,我认为放大镜的聚光作用是每个孩子的游戏内容。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操作可以将光线聚集清晰。所以,我设计了从放大镜引申出晶状体,再引申出眼球的折光系统的教学顺序。从实践中看,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
在课程中,我也有很多遗憾的感觉:
一是为学生提供的动手机会和自由探究的机会太少了。因为课时的限制,远视、散光、白内障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没有带领大家讨论。如果能够让有这些知识的同学谈论一下,可以起到丰富学生经验,将课堂知识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的作用。
二是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的问题情境还很值得推敲。这些情境中,仍存在不能成分调动学生兴趣、和学生生活环境结合不紧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