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学设计瓷器和木
篇一:陶艺教案
东方娃娃陶艺课程教案
米罗陶艺班
学期:共3学期
课时:共计4课时
第一课时 美丽的杯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做出自己
喜欢的杯子形状。
2、通过对杯子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杯子的图片、具有现代气息的图片。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条盘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3、通过学习,幼儿可以独立创作器皿的形态。
1、杯子的造型有哪些?
2、杯子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杯子,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请幼儿说说杯子各部分的形状.2、请幼儿说说想把杯子做成什么形状用什么装饰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美丽的小金鱼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巴做出自己喜欢的金鱼形状。
2、通过对金鱼身体装饰,把握鱼的外部特征。
3、让幼儿通过对泥巴的处理,使其立体化,达到幼儿心中的效果。
活动准备:
1、给孩子欣赏部分鱼的陶艺作品。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雕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鱼的颜色有哪些?
2、鱼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形状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鱼,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请幼儿说说鱼的特征.2、请幼儿说说鱼的表面装饰效果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泥巴做出圆球的形态。
3、让孩子进行陶艺活动,学会用不同的形态去创作。
2、瓷泥每人一份、转盘,木工具,碗等。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泥条盘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昆虫的世界——七星瓢虫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结合做出昆虫的特征。
2、通过对身体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篇二:《青花瓷》教案
《青花瓷》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初步围绕着掌握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设计运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做一做“青花瓷”,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制作和装饰,以及对称概念在青花瓷造型和图案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能让学生创作丰富、多样的图案、造型。
教学材料:课件、棉签、白纸、剪刀、蓝色水粉颜料
授课类型:综合探索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让学生通过用手摸藏在黑袋子里的青花瓷盘引出生活中的青花瓷,欣
赏课件生活中的青花瓷。
(2)揭示课题《青花瓷》。
2、认识了解
(1)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各种青花瓷瓶的造型,让学生总结出多数青花瓷
瓶造型都是对称的。
(2)利用青花瓷瓶对称的造型特点,让学生将白纸对折,画好瓷瓶一半的形状,剪下,打开就是一个造型奇特的瓷瓶外形了。
3、制作教授
(1)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各种青花瓷装饰纹样。
(2)引导学生认识带状纹样、二房连续等图案的运用。
(3)作品欣赏——拓创意。出示书中学生用不同工具画的青花瓷作品欣赏
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绘画工具创作的青花瓷作品,创作出更加美丽的图案设计。提问:你可以想出什么美丽的花纹吗?学生发言。
(4)今天老师教大家运用棉签来装饰青花瓷,老师演示用棉签作画的过程。
4、学生创作
(1)创设情景“青花瓷艺术展”,出示两个古董展架喷绘。示意学生可以
将画好的作品摆到展架的空挡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播放音乐《青花瓷》,营造艺术创作的气氛。
(3)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评
(1)创设情景“青花瓷艺术展”,将学生的作品都摆到“展示架”上。
(2)同学自评、互评。围绕造型星、图案设计星和创意星三个方面的“三
星”评价(以板书形式将这三星分别出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进行评价。篇三:大班美术青花瓷盘教案
大班美术:青花瓷盘
设计意图:
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盘”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盘切入,通过创设环境、用音乐渲染气氛、欣赏传统青花瓷盘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幼儿以线描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在白色纸盘上装饰青花图案,绘制具有民间工艺特色的青花瓷盘,从中感受青花瓷盘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欣赏青花瓷盘的花纹和图案,了解其纹样装饰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2、尝试运用烘托主题的方法装饰青花瓷盘,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丰富幼儿词汇,学习词语:年年有余、花开富贵等。
活动准备:
1、《青花瓷盘》课件,青花瓷纯伴奏音乐
2、一次性纸圆盘、蓝色勾线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青花瓷盘照片,发现青花瓷盘的装饰纹样特点
1、出示青花瓷盘照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盘的装饰纹样特点。
师:请仔细看一看这些青花瓷盘,你觉得这些瓷盘上的装饰花纹有什么特 点?(引导幼儿欣赏青花瓷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师:这两只青花瓷盘上的装饰花纹、色彩怎样?
师小结:这两只瓷盘上的花纹是用同一种青蓝颜色绘制出来的。这些白底蓝花的图案称为青花,绘制在白瓷上就被称为青花瓷。青花瓷产生于唐代,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瓷器。青花瓷只有青、白两种颜色,上面的装饰花纹干净、简洁,非常美丽。
师:这些美丽的花纹都装饰在盘子的什么部位?
幼:盘心、盘边
师小结:在盘心一般都是各种漂亮的大图案,称为盘心花纹。而盘边人们往往会装饰上花边,我们称为盘边花纹,装饰盘边花纹的目的就是为了烘托盘心的主题花纹,让这只青花瓷盘看起来更美丽。古代的人们很聪明,把日常生活中人
们熟悉的花草、动物、人物等各种美好的东西都画在了瓷盘上。所以,这些瓷盘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二、学习新词汇
师:其实不同图案的青花瓷还蕴含着不同的意思,那你知道这些盘子有什么美好的意思吗?
幼:这个盘子上有两条鱼
师:那用一个好听的词怎么说呢?
幼:年年有余
引导幼儿观察青花瓷上的图案,从而猜测瓷盘的含义。
三、了解“青花盘”的绘制顺序与装饰要点
师:绘制青花瓷盘时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1、了解盘心主题花纹的装饰要点
师:画青花瓷盘盘心主题花纹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幼:中间花纹要大一点、圆一点。
幼:花纹要画在中间,不能画到边上去。
幼:可以画花朵、太阳和很多圆圆的东西。
师小结:盘心主题花纹可以画花朵、太阳、人物、动物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要注意将花纹或图案画在盘子中心,画得大一点、饱满和圆润一点,不能偏离中心,也不能画得很小。
2、了解盘边花纹的装饰要点。
师:那么,在画盘边花纹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
幼:边上的花纹比中间的花纹画小一点。
幼:边上的花纹要排好队,不能乱画。
幼:可以画小一点的花朵、三角形、小爱心等图案。
师小结:绘制盘边花纹时,要画很多个一模一样的小花纹,而且要排列整 齐。花纹的头可以一起朝向外边或中心排列,还可以一个跟着一个绕着盘边同一方向有规律地排列。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分别进行语言提示或示范指导。
五、幼儿相互欣赏与交流
师:你的盘心花纹画得什么,有什么美好的意思呢/ 幼:花,蝴蝶,小草 幼:希望自己天天开心。
第二篇:瓷器文化教学设计
瓷器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瓷器发展史、瓷器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学生查找资料,对我国瓷器发展进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瓷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形象代表,在世界文明史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学重点
重点:瓷器发展的历史 难点:瓷器的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首先介绍一则时事新闻,2010年被一些爱好者称为“天价之年”,并展示了一组相关瓷器实物图片: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万寿延年的长颈的葫芦瓶等图片,让学生猜猜他们的价格,最后公布实际拍卖价格机专家对该文物的评论。
一、瓷器发展的历史
瓷器的故乡是中国,瓷的美丽让世界了解了中国,那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瓷器的历史。
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分组介绍 归纳发展过程
(1)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烧制陶器-----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瓷器生产技术成熟----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清景德镇市全国的“瓷都”,制瓷技艺进一步提高,量大质好。
教师小结:在中国,陶瓷的产生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经历了由陶到瓷,再陶瓷并驾齐驱的发展历程,这种采用手工绘画,手工制作的高温瓷,是在逐渐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含量和艺术魅力改变并影响世界史,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二、瓷器的魅力
教师:火与土是人类进化的基础条件,中国的瓷器这一“土与火”的艺术是中国人大智、大悟、大巧、大美的智慧结晶。播放视频“火与土”的艺术(介绍瓷器的制作)PPT演示:历朝历代的精美瓷器图片展。
师:中国瓷器的发展在实用的前提下,经过完美的艺术形成,达到一种和谐、高贵、华丽之美,中国瓷器艺术的魅力在造型、釉色及其装饰性能方面也表现出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大型器皿有着阳刚伟岸的雄姿,把玩之物在于其精巧玲珑的娇美。翡翠美玉般的青瓷,绚烂之极的彩瓷,景德镇瓷器既表现着国画工笔描绘了空灵与神采,也显示出了集刻、画、雕、印之法的写意与装饰工艺。演示PPT:瓷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瓷器从唐代起走出国门,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畅销亚非欧各国,形成了面向外国客户的订单生产。当时各国的上流社会无不以拥有中国的这种特色商品----陶瓷收藏为荣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这个时候的中国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思考:为什么瓷器如此有魅力?
小结:首先是技术惊人,其次是艺术价值,最后是文化价值。
三、瓷器的今天
拓展:目前中国瓷器在世界排名第六、七位以上徘徊,世界各地大饭店根本不用中国瓷器,很多器物 只能在国外地摊上卖,无论是工艺、原料都落后,现在国外用动物骨头做原料,我们配上瓷土,既白又轻,图案新颖,细腻精美,好的一只盆子值我们一桌青花瓷的钱。
探究问题:读了这段材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第三篇:幼儿园教学设计瓷器和木头
篇一:《青花瓷》教案
《青花瓷》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初步围绕着掌握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设计运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制作和装饰,以及对称概念在青花瓷造型和图案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能让学生创作丰富、多样的图案、造型。
教学材料:课件、棉签、白纸、剪刀、蓝色水粉颜料
授课类型:综合探索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让学生通过用手摸藏在黑袋子里的青花瓷盘引出生活中的青花瓷,欣
赏课件生活中的青花瓷。
(2)揭示课题《青花瓷》。
2、认识了解
(1)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各种青花瓷瓶的造型,让学生总结出多数青花瓷
瓶造型都是对称的。
(2)利用青花瓷瓶对称的造型特点,让学生将白纸对折,画好瓷瓶一半的形状,剪下,打开就是一个造型奇特的瓷瓶外形了。
3、制作教授
(1)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各种青花瓷装饰纹样。
(2)引导学生认识带状纹样、二房连续等图案的运用。
(3)作品欣赏——拓创意。出示书中学生用不同工具画的青花瓷作品欣赏
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绘画工具创作的青花瓷作品,创作出更加美丽的图案设计。提问:你可以想出什么美丽的花纹吗?学生发言。
(4)今天老师教大家运用棉签来装饰青花瓷,老师演示用棉签作画的过程。
4、学生创作
(1)创设情景“青花瓷艺术展”,出示两个古董展架喷绘。示意学生可以
将画好的作品摆到展架的空挡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播放音乐《青花瓷》,营造艺术创作的气氛。
(3)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评
(1)创设情景“青花瓷艺术展”,将学生的作品都摆到“展示架”上。
(2)同学自评、互评。围绕造型星、图案设计星和创意星三个方面的“三
星”评价(以板书形式将这三星分别出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进行评价。篇二:青瓷制作教案
篇三:大班美术青花瓷盘教案
大班美术:青花瓷盘
设计意图:
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盘”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盘切入,通过创设环境、用音乐渲染气氛、欣赏传统青花瓷盘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幼儿以线描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在白色纸盘上装饰青花图案,绘制具有民间工艺特色的青花瓷盘,从中感受青花瓷盘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欣赏青花瓷盘的花纹和图案,了解其纹样装饰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2、尝试运用烘托主题的方法装饰青花瓷盘,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丰富幼儿词汇,学习词语:年年有余、花开富贵等。
活动准备:
1、《青花瓷盘》课件,青花瓷纯伴奏音乐
2、一次性纸圆盘、蓝色勾线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青花瓷盘照片,发现青花瓷盘的装饰纹样特点
1、出示青花瓷盘照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盘的装饰纹样特点。
师:请仔细看一看这些青花瓷盘,你觉得这些瓷盘上的装饰花纹有什么特 点?(引导幼儿欣赏青花瓷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师:这两只青花瓷盘上的装饰花纹、色彩怎样?
师小结:这两只瓷盘上的花纹是用同一种青蓝颜色绘制出来的。这些白底蓝花的图案称为青花,绘制在白瓷上就被称为青花瓷。青花瓷产生于唐代,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瓷器。青花瓷只有青、白两种颜色,上面的装饰花纹干净、简洁,非常美丽。
师:这些美丽的花纹都装饰在盘子的什么部位?
幼:盘心、盘边
师小结:在盘心一般都是各种漂亮的大图案,称为盘心花纹。而盘边人们往往会装饰上花边,我们称为盘边花纹,装饰盘边花纹的目的就是为了烘托盘心的主题花纹,让这只青花瓷盘看起来更美丽。古代的人们很聪明,把日常生活中人
们熟悉的花草、动物、人物等各种美好的东西都画在了瓷盘上。所以,这些瓷盘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二、学习新词汇
师:其实不同图案的青花瓷还蕴含着不同的意思,那你知道这些盘子有什么美好的意思吗?
幼:这个盘子上有两条鱼
师:那用一个好听的词怎么说呢?
幼:年年有余
引导幼儿观察青花瓷上的图案,从而猜测瓷盘的含义。
三、了解“青花盘”的绘制顺序与装饰要点
师:绘制青花瓷盘时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1、了解盘心主题花纹的装饰要点
师:画青花瓷盘盘心主题花纹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幼:中间花纹要大一点、圆一点。
幼:花纹要画在中间,不能画到边上去。
幼:可以画花朵、太阳和很多圆圆的东西。
师小结:盘心主题花纹可以画花朵、太阳、人物、动物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要注意将花纹或图案画在盘子中心,画得大一点、饱满和圆润一点,不能偏离中心,也不能画得很小。
2、了解盘边花纹的装饰要点。
师:那么,在画盘边花纹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
幼:边上的花纹比中间的花纹画小一点。
幼:边上的花纹要排好队,不能乱画。幼:可以画小一点的花朵、三角形、小爱心等图案。
师小结:绘制盘边花纹时,要画很多个一模一样的小花纹,而且要排列整 齐。花纹的头可以一起朝向外边或中心排列,还可以一个跟着一个绕着盘边同一方向有规律地排列。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分别进行语言提示或示范指导。
五、幼儿相互欣赏与交流
师:你的盘心花纹画得什么,有什么美好的意思呢/ 幼:花,蝴蝶,小草 幼:希望自己天天开心。
第四篇:31景德镇的瓷器教学设计
31景德镇的瓷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从色彩艳丽、品种齐全深入了解景德镇瓷器特点,感受景德镇艺术魅力。
2、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
2、导入新课:咱们欣赏的都是瓷器制品。瓷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发明创造,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说,瓷器——china,就意味着中国,而在中国,有一个城市,因为瓷器而扬名四海,有一个城市,千年窑火不息,被称为千年“瓷都”——它就是“景德镇”(板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景德镇,感受那里的瓷器艺术之美。(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师:本文围绕景德镇的瓷器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生:课文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景德镇的瓷器扬名四海。生:课文第2-5自然段主要写了景德镇的瓷器色彩美、品种多 生:、、、、、、(此时理清课文层次,分好段落)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真善于发现。读课文,我们一定要从课文中有所发现,这才算读懂,想想不想再次走进迷人的景德镇,再次感受那里瓷器的美?
三、精读感悟。
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色彩的艳丽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边读边勾画出景德镇的瓷器都有
哪些丰富的色彩?把勾画出来的词语多读几遍。
3、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体现色彩的美丽,为什么?
合作学习课文4—5自然那段,体会品种的繁多
(1)文中介绍景德镇瓷器的哪些种类?(2)重点介绍了哪两类瓷器,这两类瓷器中具体 介绍了哪些瓷器,各有什么特点?(旁批谈体会)(3)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课文写了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色彩美和品种多,那么课文哪个自然把这两部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什么段?有什么作用?
生:第三自然段,这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看到景德镇的瓷器为祖国赢得那么多荣誉,你此时此刻什么心情?想对那些制造瓷器的匠人说些什么。
2、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
景德镇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窑火不断,景德镇人民用他们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愿色彩艳丽、品种齐全的景德镇瓷器永远名扬四海。
板书设计 31 景德镇的瓷器
总 扬名四海
分 色彩美—过渡——品种多
总 金奖荣誉
第五篇:木笛教学设计[模版]
《木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抓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体会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2.能够独立收集整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情怀,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祖国的历史。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木笛》,知道什么是木笛吗?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吹奏乐手朱丹和木笛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词语: 修长纤弱 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悲凉凄切 脉管滴血 如泣如诉
1)看这两行词,第一行是写什么?第二行是写什么? 2)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精炼的语言,运用关键词概括课文大意。)3.自由快速地读课文,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朱丹?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一点感受。
三、走进文本,感受历史
1.透过文字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朱丹? 2.交流讨论:朱丹第一次出场
课件出示: 话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朱丹轻轻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
你们再读读这段话?你们特别注意到了什么?(梅花、梅树)
它们象征着什么?(出示梅花图)引用《梅花魂》中外祖父的话。读着外祖父的话,我们再看看朱丹的这身梅花打扮,你有什么感受? 3.继续走进朱丹,你还从哪些文字读懂了朱丹? 1)出示朱丹和音乐大师的对话
2)请同学们读读这对话。为什么朱丹拒绝演奏? 3)出示历史资料:
师解说:12月13日是怎样的一个日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对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南京成为了人间地狱。屠杀整整持续了40多天„„)
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300000人,大约是每1分钟杀6个人。
师:这是什么?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国耻)
4.以朱丹的艺术才华,演奏欢快的曲目并不难,可是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他又怎么能让自己心爱的木笛流淌出欢快的乐曲呢?
一边是理想的追求,一边是信念的拷问,在两者之间朱丹犹豫着,矛盾着,他的内心非常的痛楚,但最后他还是坚定了选择放弃演奏。所以他会在最后说“请原谅······ 短短的三个字,你看出了什么?又读懂了什么? 5.分角色读朱丹和音乐大师的这段对话
(再次感受朱丹的坚定,执着的信念,崇高的民族精神)
四、想象画面,品味笛声
1.过渡:朱丹走出了考场,放弃了演奏,这么才华横溢的青年,难道我们再也听不到他的演奏了吗?课文哪里还描写了朱丹的演奏?
出示: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2、此时此刻,你听到了怎样的笛声?
生答,相机指导: 悲凉凄切、脉管滴血
师:那一滴滴鲜红的血液从脉管里流淌出来,疼吗?痛吗?这是一种多么钻心的疼痛啊?这种感觉谁能读出来?
3、朱丹啊朱丹,你为什么在纪念碑前却吹奏出如此悲凉凄切的笛声?(再回顾历史)
4、来,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文字。一边读,一边打开你的心灵,用心地去听,这段文字当中,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哭泣,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叹息,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倾诉,笛声悲凉凄切,读—— 5.在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来,拿起笔来,用一两句话把你听到的感受写下来。
6.带着你听到的体会到的,再配着音乐来读读这段话。
五.情感升华,丰满人物形象
1.孩子们,此时此刻朱丹俨然和这笛声融为了一体。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尽情融进在这笛声里,你们说伫立雪中的朱丹像不像那株傲立雪中的梅花。
这笛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孩子,也打动了我们,还打动了谁?
2.大师是被打动了,大师到底是被什么而打动,使得他做出如此的决定呢? 爱国心、崇高的民族精神。3.师总结。
板书设计:
木 笛
朱
梅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