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3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数运算性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数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第一篇:对数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通江县涪阳中学 杨闵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的运用运算性质进行简单的对数运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2、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数学的建筑美,培养学数学的兴趣,了解对数运算的实际背景;

2、通过学生亲手实践,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性质 ;

难点: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简单的对数运算.三、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归纳演绎法.四、教具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对数的定义

常用对数log10N= lg N

(log10100lg100)

N= ln(log10100lg100自然对数loge

N

(loge6 l n6)

2.对数的性质

(1)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即真数N>0;(2)1的对数是0,即loga10;(3)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logaa1;(4)对数的恒等式:alogaNN,logbaa.b3.填空

1)log3812)lg0.00013)log328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思考:log242

log2164

log2646观察上面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log24log216log(2416)log264

上边的结论,用字母怎样表示?

loga(MN)logaMlogaN a>0,a≠1,M>0,N>0.证明:略.例如:log327log3log3 .2、观察思考:

1)loglog16216,28,log28

 2)log283,3log28 .通过观察,你又有哪些发现?请用字母将你的发现表示出来.1)logaMNlogaMlogaNa>0,a≠1,M>0,N>0.2)logaMnnlogaM a>0,a≠1,M>0,N>0.证明:略.11lglg15例如: lg3.归纳:

对数运算性质

前提:如果a>0,a≠1,M>0,N>0.则:(1)loga(MN)loga(2)logaaMlogaN

log

M

n

M(n

R).(3) nlogaM=logaM-logaN;N4.学以致用:

25log(93)3(1)、计算

(2).用logax,logay,logaz 表示下列各式.(3).计算:1)lg5lg20;2)log336log34;

3)lg2.5lg4lg10;

(4).拓展: 已知 log567a, log568和log5698的值.请计算5.小结:

1).对数的运算性质

前提:如果a>0,a≠1,M>0,N>0 ,则:

(1)loga(MN)logaMlogaN;

logaMlogaNloga(MN).推而广之:

loga(N1N2Nk)logaN1logaN2logaNk(Nk>0,k1,2,3,).(2MlogaM-logaNloga().N

(3Mloga=logaM-logaN;NlogaMnnlogaM(nR).2).灵活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log2(x+1)+log2(x-2)=2 6.作业

P68的练习的第2、3题.

第二篇:“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第二章对数的第二课时,此前已经学习了对数的概念和常用的对数。这节课要让学生完成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学习,要求学生准确的掌握对数的三个运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个归纳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用;

2、了解对数三个性运算质的推导过程;熟记对数的三个运算性质;

3、培养学生探究及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对数的运算性质的理解。

四、学法教法选择:学生探究合作,教师引导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对数的定义:aNlogaNb; 2.对数恒等式:alogaNbN,logaabb;

(二)新课教学:

1.完成书上的表格,并猜想;(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答,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评析,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得出对数的运算性质1,并引导学生仿此推导其余运算性质)2.探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叙述上面的三个运算性质)运算性质:

如果a0,且a1,M0,N0,那么: log(M·N)logM+logN; ○aaa2 log○aMlogaM-logaN; Nn3 logMnlogM

(nR). ○aa3.证明对数的运算性质。(设计意图:

1、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对数和指数之间的互化,更深的理解对数的概念;

2、寻求多种方法,发散学生思维。)

(三)典型例题:

1、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三个运算性质)

(1)log3(93)

(2)lg100

2515

答案:(1)9

(2)2 5例2.计算:lg1421g

7(设计意图:本例体现了对数运算性质的灵活lg7lg18;

3运用,运算性质常常逆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解:(1)解法一:lg142lg7lg7lg18lg(27)2(lg7lg3)lg7lg(322)3lg2lg72lg72lg3lg72lg3lg20; 解法二:lg142lg=lg727lg7lg18lg14lg()lg7lg18

33147lg10;

72()183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节

1.本节课学习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其运用,要注意指数运算性质与对数运算性质的对照;

2.对数的运算法则(积、商、幂、方根的对数)及其成立的前提条件;

3.运算法则的逆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对数运算性质的综合运用,应注意掌握变形技巧。

(六)作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先复习对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填写表格,让学生探究并猜想对数的运算性质,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成立,想到指对数相互转化来证明。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如何得到对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用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先猜想再证明,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先让同学们填写书上的表格,给出特殊的例子,让同学们自己先猜想出运算性质,为了验证,再引导同学们去严格的证明。再给出几组题,让同学们建构新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本节课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表格的填写及探究过程中花费时间过多,导致例题的讲解有些粗略。以后在时间控制上应多加注意。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对本节内容进行提高升华,留一些思考题,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第三篇:对数运算性质教案

《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对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指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指数的运用与巩固,对数的运算性质更是对指数的运算性质的运用;同时,对数的学习为对数函数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节的主要内容

复习对数的定义,回顾对数与指数的联系与转化,进而猜测对数的运算性质与指数的运算性质的相关性;列举指数的运算性质,并推导出对数的运算性质;例题巩固,尝试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介绍换底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本节的重、难点

重点:对数运算的运算性质的推导及运用。

难点:对数运算的运算性质的推导及运用。换底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三、学情分析

本节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在思维习惯上还不够严谨,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设疑问,主动思考,逐步解决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指数的相关知识,本节更注重已有知识的运用,从而获得新知,补充已有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数的运算性质的推导,巩固指数的运算性质,熟练指数与对数的转化,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其推导过程,会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对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数的运算性质的推导,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猜想并证明三个运算性质,尝试运用性质求解例题,体验对数的运算性质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指数、对数的联系入手,善于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养成合理猜想、大胆探索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由指数的运算性质出发,运用对数的定义,得出对数的一个运算性质,注重如何引导;其余由学生独立思考并类比上述过程得出,发现问题,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六、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本节课是在指数的运算性质、对数的定义和对数与指数的转化上进一步学习的,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同时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利于学生掌握。

七、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对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

(2)指数与对数的转化

ax=N(a>0且a≠1)

x=loga N 设计意图:回顾对数定义的形成,加深指数到对数的转化意识。并将其迁移到对数的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中。

(3)指数的运算性质(积、商、幂)

am·an=am+n ama n =am+n(am)n =amn 设计意图:复习指数的运算性质,为对数的运算性质的推导做准备。同时,暗含对数运算性质的研究方向:积、商、幂。

2、探究对数的运算性质

(1)积的对数:

loga(M∙N)=logaM+logaN 推导:am·an=am+n

令M=am,N=an,则M·N=am+n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logaM=m,logaN=n, loga(M∙N)=m+n

由m,n的等量关系可得:

loga(M∙N)=logaM+logaN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推导,点明每一步的方法及依据。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为下一步独立推导性质2做铺垫。

(2)请同学们根据积的对数的运算法则,猜测第二条性质,即商的对数。并仿照上述过程推导。

猜测:积变商,和变差,即

loga(M N)=logaM−logaN 推导:am a n=am+n

令M=am,N=an,则M N=am−n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logaM=m,logaN=n, loga(M N)=m-n

由m,n的等量关系可得:

loga(M N)=logaM−logaN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先由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得出运用“指数的运算性质”第二条,再由学生独立思考、推导,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和学生一同推导一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规范书写,再一次巩固。

(3)同理推导幂的对数的运算法则 logaMn=n logaM 推导:(am)n=amn

令M=am, 则Mn=amn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logaM=m,logaMn=n logaM

由m,n的等量关系可得:

logaMn=n logaM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较前两条而言,难度增加,但基本步骤仍不改变,学生已经熟悉。先由学生尝试自己推导,在一起推导一次。提升能力。

3、对数运算性质的运用

例3:用logax, logay, logaz表示下列各式:(1)logaxy z ,(2)loga x2 y z 3

(1)logaxyz =logaxy-logaz=logax+logay-loga z(2)loga x2 y z 3 =loga(x2 y)-loga z3 =logax2+log a y-loga z3 =2logax+ 1 2 logay-1 3 logaz 设计意图:本题是对“对数的运算性质”的简单运用。例4:求下列各式的值:(1)log2(47 ×25)(2)lg 1005

(1)log2(47×25)=log247+log225=7log24+5log22=7×2 +5×1=19(2)lg 1005 =lg1001 5 =15lg100=2 5

设计意图:本题是对“对数的运算性质”的较复杂的运用,是一次能力的提升。

第四篇:2017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2.2.1(1)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并青春期技能。

2、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掌握对数的重要性质,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严谨的思维品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性质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新课引入:

引例1: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5次,还有多长?(答:1/32)

x()0.125,则x=?(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答:

12引例2:2002年我国GDP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GDP是2002年的2倍?

略解:(1+8%)x=2,则x=?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1.定义

一般地,如果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解答引例)

问:以4为底16的对数是2,用等式怎么表达?

讨论:按照对数的定义,以4为底16的对数是2,可记作log4162;同样从对数的定义出发,可写成4216.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当a0,且a1时,如果axN,那么xlogaN; 如果xlogaN,那么axN.即axN等价于xlogaN,记作当a0,且a1时,axNxlogaN.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3.两个重要的对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

通常我们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common logarithm),并且把log10N记作lgN.

在科学技术中常使用以无理数e2.7***为底数的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natural logarithm),并且把logeN记作lnN.

例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1;(3)3a37;(4)()m5.73 643(5)log1164;(6)log21287;(7)log327a;(8)lg0.012(1)54625;(2)262

变式训练1:(课本P64练习NO:1;2)

例2(课本P63例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log64x ;(2)logx86;(3)lg100x;(4)lne2x;(5)logax0;(6)logax1;(7)lne2x;(8)lne

变式训练2:(课本P64练习NO:3;4)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31;(2)lg1;(3)ln1;(4)log0.31;(5)loga1(6)log33;(7)log0.20.2;(8)lg10;(9)lne;(10)logaa 变式训练3:求下列各式的值:

(1)2log3;(2)0.4log5;(3)alogN;(4)log334;(5)log0.90.92;2231x0.4a(6)lne8;(7)logaan

三、课堂小结,巩固反思:(1)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abNlogaNb

(2)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1”的对数等于0; 底数的对数等于1;

对数恒等式:alogN=N;logaaN=N a

四、布置作业: A组:

1、(课本P74习题2.2 A组NO:1)

2、(课本P74习题2.2 A组NO:2)

3、求下列各式的值:

(1)(2)(3)log71=________ log22=_________ logaa2=__________

2(4)log0.51=________

lne5=_________(5)(6)(7)log0.010.01=_________ lg103=__________(8)3log7=__________ 3(9)0.7log0.75=__________(10)10lg9=_________(11)eln4=____________(12)log227=__________

4、(tb011500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B)任何一个指数式都可以化为对数式

(C)以10为底数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D)以e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5、(tb0115002)把对数式x=lg2化为指数式为(A)。(A)10x=2

(B)x10=2

(C)x2=10

(D)2x=10

6、(tb0115003)指数式b2=a(b>0且b1)相应的对数式是(D)。(A)log2a=b(B)log2b=a

(C)logab=2

(D)logba=2

B组:

1、(tb0115111)有以下四个结论:

(1)lg(lg10)=0;(2)lg(lne)=0;(3)若10=lgx,则x=10;(4)若e=lnx,则x=e2。

其中正确的是(C)。

(A)(1)(3)

(B)(2)(4)

(C)(1)(2)

(D)(3)(4)

2、(tb0115113)设f(10x)=x,则f(3)=____________。(答:lg3)

3、(tb0115006)log6[log4(log381)]=_______

4、(tb0114902)设loga2=m,loga3= n,求a2m+3n的值。(答:108)

第五篇:对数及其运算的教学设计

对数及其运算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对数概念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指数及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而对数则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二者是互逆的关系。对数的概念的引入,以凸显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中的“运算思想”和“函数思想”,对数的概念的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解,又为后面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函数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运算与指数运算互逆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类比、分析、转化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3)通过对数概念的建立,体会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培养类比已学知识和方法学习新知识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多媒体投影1)

问题1:若x^3=8,则x=(),若x^3=2,则x=()问题2:若3^x=9,则x=(),若3^x=2,则x=()设计意图:类比开方运算的学习,引出对数运算。

(多媒体投影2)

-1-设计意图:利用指数函数,回答满足3^x=2的x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多媒体投影3)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史的教学,体会数学的人文精神,并引出对数的概念及符号表示。2.探索新知(多媒体投影4)

设计意图:给出定义,明确符号表示及读法。(多媒体投影5)

设计意图:类比开方运算,理解对数运算的意义。(多媒体投影6)

-2-

设计意图:点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明确字母的取值范围。(多媒体投影6,7)

设计意图:探究对数运算的重要结论与性质。(多媒体投影8)

设计意图:点明两个重要的简写对数。3.典例分析

(多媒体投影9,10)

-3-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与练习,掌握指数与对数式的互化。(多媒体投影11,12)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与练习,对数的意义与运算,并识记两个重要的对数。补充的两个练习用于加强对几个重要结论的理解与记忆。4.小结

(多媒体投影11,12)

设计意图:明确这节课需要理解与记忆的知识。5.作业设计

(多媒体投影11,12)

-4-

设计意图:通过适量的课后练习,检验并巩固课堂所学。五.教学反思 5.1情景设置的灵活性

鉴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引入摈弃了教材中冗长的由实际问题引入的弊端,注重实效,体现短、平、快的特点。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对数这一概念的源头,也体现了数学的人文精神。这样的情景设置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引起了同学学习的兴趣。5.2增强问题意识,注重启发探究

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数学教学常常隐含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这是灌输式教学无法比拟的。在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动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问题推动教学进程,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听有所思,思有所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对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统一,隐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方法、能力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数学内在的理性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孕育。本节课中,特别设计了新运算构建的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但作为录像课,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稍欠,学生参与还不够大胆,今后在课堂环节的时间分配和把控上还需加强。5.3构建良好氛围,营造和谐情感

数学教学中,其习得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关键是师生合作互动,师生之间情感的投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构建互相尊重、理解、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体现,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5-

下载对数运算性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数运算性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华南师范大学 陈嘉韵 教材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教材数学必修1 课题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精选5篇)

    房山高级中学生态循环课堂教案 高一数学 3.2.1对数的运算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数性质及运算法则,能初步运用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解题; 2.通过法则的探究与推导,培养......

    对数的运算性质公开课教案

    课题:对数的运算性质:积、商、幂 学科:数学 授课者:陈宝福班级:17级烹饪6班 时间: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第5节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了解对数运算法则的推导; 2......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合集5篇)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2.学会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的互化,培养学生类比,分析,......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SCH高中数学(南极数学)同步教学设计 2.2.1(1)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SCH高中数学(南极数学)同步教学设计 2.2.1(3)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内容:换底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推导对数的换底公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

    对数运算 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14/12/9 来源:《教育学》2014年9月总第70期供稿 作者:方 俊 [导读] 高中的学习是为以后大学的学习或者走向社会做准备的,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更独立,更善于表现自己。......

    对数及其运算说课稿

    《对数及其运算》说课稿 贺 燕 本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内容,这节课对数的概念是在之前指数运算和指数函数的学习基础之上展开学习的,对数首先作为一种运算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