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2 22:0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线路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现象组合正确的是()A.华北到东北——河流结冰期变长 B.重庆到拉萨——夏季气温由低到高 C.淮河以南到以北——暖温带过渡到中温带 D.黄河中游到上游——河水含沙量越来越多 答案 A 解析 从华北到东北,冬季温度逐渐降低,结冰期变长。2.关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②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③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 ④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仅在低纬与高纬地区表现

A.①②

C.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也受水分条件影响。

(2012·安宜高一检测)图a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b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c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3、4题。

B.②③

D.①④

3.从图a到图c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迥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4.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图a到图c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差异引起的。第4题,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宽广,东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水分差异大。

5.同属一种自然带,但气候类型不同的城市是()A.巴黎和罗马

C.广州和开罗

答案 B 解析 北京和伦敦同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下图,回答6~7题。

B.北京和伦敦 D.东京和华沙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6.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①温带荒漠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热带荒漠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甲湖即咸海,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乙湖是洞庭湖,所处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7.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主要原因是()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答案 D 解析 甲湖缩小的原因是锡尔河、阿姆河等河流两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小,乙湖由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面积缩

B.②③

D.③④ 小。

8.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答案 B 解析 图中四座山地,位于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结合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顺序与从赤道向两极的相似,排除A、C;图中山地最低海拔为2 338 m,依据其夏季均温,不可能存在山地冰雪带。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下图完成9~10题。

B.山地针叶林带 D.山地冰雪带

9.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60°N~68°N

C.50°N~54°N

B.52°N~58°N D.52°N~62°N 10.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逐渐升高

C.逐渐降低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在北纬42°附近,针叶林带分布在山地海拔1 100m~1 800m范围内,水平方向上,针叶林带应分布在距北纬42°地区1 100km~1 800km的范围内,由于纬度间隔1°的经线长约110千米,从而可推算出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约为52°N~58°N,B项正确。第10题,从赤道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降低,适合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的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到55°N附近,针叶林带成为水平地带性自然带。

11.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则图中表示的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B.保持不变 D.变化无序

A.①与⑤

C.③与⑤

答案 C 解析 由第一幅图,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确定为非洲大陆,所以①~④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第二幅图自然带出现东西更替,且水分少的地区自然带面积广阔,确定为澳大利亚大陆,所以⑤~⑦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然后对照答案进行选择,即可确定选C。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B.①与⑥ D.③与⑥

12.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大致由森林过渡为草原、荒漠,则与我们所学的由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类似,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断减少,故沿X方向干燥程度不断增加,即A项正确。从图中可看出,沿Y方向自然景观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以及热带雨林,这又与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垂直地域规律有相似之处,故沿Y方向热量条件应越来越好,则C、D两项错误。

13.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

C.刚果盆地

B.江南丘陵 D.西欧平原 答案 B 解析 依上题分析,M地自然景观应该是森林景观,且M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之间,根据自然带的地域规律,该地最有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个选项中的AD两地都是温带沿海地区,植物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刚果盆地地处热带为热带雨林景观,惟有江南丘陵受亚热带季风影响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012·唐山高一检测)读下图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回答14~15题。

14.该山地分布在()A.高原山地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沙漠气候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5.北坡比南坡()A.光照强

C.水分多

答案 14.B 15.C 解析 第14题,根据该山地的位置及山麓的植被可判断,该山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第15题,图中北坡比南坡林地多,可推知

B.坡度陡 D.林地少 北坡降水多。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某考察队从A地出发,沿图中的航行路线进行科学考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出发后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见到沿岸大陆呈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的景观变化。这种景观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地域分异。

(2)船经过被称为“赤道奇岛”的B处,发现岛的沿海栖息着只有极地或寒带才有的企鹅和海豹,形成这种奇异现象的原因是该地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3)船出发时是冬季,三个月后到达了目的地C处,这时该地是______季。

(4)若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则秘鲁沿岸气候会发生哪些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热量(2)秘鲁寒流(3)秋(4)气温升高,降水偏多 17.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乙 丙

(3)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4)地形 海陆位置

从沿海向内陆

第二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课标: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自然带的形成和地域水平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世界特殊地区的自然带成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关系聚焦高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对于人类如何利用环境资源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指导意义。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结合目前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思想,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其命题趋势将侧重于案例分析,运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结合。复习重点: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原因复习难点: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地与南北白山坡差异的原因。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归属是易错之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谈话法、案例法、归纳法、学习方法指导:本课内容理论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对多数学生来说比较深奥难懂,因此需联系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理解,如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世界洋流分布图”等通过迭加、进行比较,并找出内在联系,增进理解,同时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及学生学习的学案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读家乡的五幅图分析思考请同学们描述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复习巩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新课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探究活动一完成探究活动二理解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然带1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板书)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三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带的名称、自然带在分布上与气候的关系、自然带的界线2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其界线(板书)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四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自然带的水平分异规律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板书)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五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自然带的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

(二)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板书)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六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自然带的非地带性

(三)非地带性:---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板书)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缺失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南部东西两侧分别是

自然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南、北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

延伸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x疆

、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

土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

,大陆东岸分布纬度

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七帮助学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三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板书)巩固提高: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反馈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教与学评估:结合板书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指导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评估以便今后教师调整教学和学生课后的复习巩固。指导学生完成自我分析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板书设计: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

自然带1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2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其界线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二)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

(三)非地带性:---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三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反思

第三篇: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吕老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2)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陆地自然带的涵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利用地图册,读图分析法掌握地域分异规律)教学难点

分析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引导学生用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难点内容)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歌曲引入 【播放歌曲《天堂》】

【提问】这首歌展示的是我国什么地区的风情?(一望无垠、坦荡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播放歌曲《山丹丹》】

【提问】这首歌展示的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活动2【活动】帮忙找找家

通过“帮忙找找家”这个活动,帮树蛙、企鹅和斑马找找各自的家,出示南极冰雪大陆、热带雨林和非洲热带草原图片,让学生对应连线。让学生明确: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活动3【活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学生活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分清:带、植被、气候的差别!

学生根据所学的气候类型推导填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植被和气候类型。活动4【讲授】

1、地域分异及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 活动5【活动】发现之旅

在世界自然带图中出示科考路线,沿纬线从A站到第五站会看到景观有哪些变化? 两条考察线沿途分别经历了哪些自然带? 活动6【练习】2.地域分异规律的具体表现

【学生活动】看书归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完成表格 活动7【讲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

成因: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活动8【练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79活动题,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教师总结】1.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因为各地景观大体上沿纬线沿伸、随纬度变化。

2.影响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活动9【活动】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看书归纳】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

成因: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80活动题,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 规律,并比较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差异。活动10【讲授】教师总结

列表总结:纬度地带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活动11【活动】玩转中国,你是向导!

从中国的海南向北到北京在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经过的地区会看到什么景观,对应景观图片。

活动12【活动】为学校选绿化树 提供备选树:棕榈树、胡杨树、白桦树、樟树和梧桐树

请为学校选择合适的绿化树,说明理由

活动13【活动】纬学校选绿化树

提供备选树:棕榈树、胡杨树、白桦树、樟树和梧桐树

请为学校选择合适的绿化树,说明理由

活动14【活动】垂直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成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变化,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 活动15【练习】集体完成课本P81活动题,分析垂直分异规律。小组讨论课本P81活动题,分析垂直分异规律。按组展示结果。活动16【讲授】教师总结

1.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引起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

2.(1)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2)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3)珠穆朗玛峰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

活动17【活动】分析哪座山位于河北省的太行山

选出太行山的基带自然带

活动18【活动】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

活动:画雪线

出示两幅图迎风坡方向不同,画出两山的雪线高低。活动19【测试】随堂练习随堂练习---基础巩固

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2.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自然带名称: A 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2)、A、B、C自然带的更替主要是由于

的变化引起的,就纬度位置看,它们同属于五带中的。(3)、就气候类型来看,A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B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C属_______________气候。

----能力提升

练习1:读图1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两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南半球温带地区 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 练习2:读图2“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1)图中E—F—G的变化是 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2)E和H都是 带,但气候类型不同,E是 气候,H是

气候;

(3)D是 带,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和 的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在 季。

第四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2.能够运用不同的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课时安排】 一课时 【引入新课】

1.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到电教室观看不同纬度带的自然景观的视频,获得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的感性认识。

2.给出一段描述我国东西部自然景观的文字,让学生从文字中分析我国东西部自然景观的差异作为引入。

3.学生收集有关我国东西部自然景观的图片,分析对比我国东西部的自然景观有何差异,进而引入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学习新课】

1.首先从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来分析陆地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教师可根据以下简图来分析)

2.对“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教学,可根据“现象——原因——规律”的思路来分析。先让学生观察两幅图片,分别是“热带雨林景观图”和“苔原景观图”,让学生感知不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有所不同,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该种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光热条件和降水条件不同;然后让学生读图分析各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并总结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地区是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而中纬度地区则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该分异规律不明显,但在一定范围内也呈现该规律。教师可通过课本100页的活动来加强学生对自然带是相应地理环境的反映的认识。

3.对“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教学,教师给出同纬度但距海远近不同的地区的景观图(“温带落叶阔叶林图”和“温带荒漠图”),让学生依据“现象——原因——规律”的思路来自学分析,总结出经向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原因,找出该规律表现明显的地区。4.对“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课本101页的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师生共同找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其原因。

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该规律最明显的地区是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而中纬度度地区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而不明显,但在一定范围内也呈现该规律。南极

经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更替,该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热状况为基础,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作有规律的变化,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

垂直带谱的数目、组成与纬度、高度的关系可通过下图直观地反映出来:

第五篇: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主要陆地自然带

一、教学内容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带的涵义,掌握各种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2、学会分析区域特征与解释区域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自然带分布图,掌握地理学的区域综合分析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大势

2、通过观看主要自然带的景观录像,掌握地理学的比较分析方法,使学生认识自然带的特征与各自然带间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陆地上主要自然带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科学献身精神。

四、教学重点

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特征

五、教学难点

主要陆地自然带的特征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学生按4-6人为一小组,将全班分成若干活动小组)

2、多媒体教学法(包括自制陆地水平自然带分布模式挂图、自然带景观图片与录像资料、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等教学资源使用)

七、教学过程

【教师点评】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教给学生以观察、分析自然带的方法。

【小结】我们把大致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形成的区域差异称为自然带。由于绿色植物是陆地自然带中的生产者,与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生活于

--1--

其中的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的种类和构成。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从炎热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盖的极地,从湿润的沿海到干燥的内陆,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自然带。

【过渡】森林自然带具有众多的营养级和非常复杂的食物网,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放录像片】分时间段观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冻原等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带的景观录像,时间控制在1-2分钟。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组意见。(1)热带雨林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3)亚热带针叶林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4)亚寒带针叶林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5)寒带冻原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6)描述我国自然带的分布与景观特征。【板书】

1、热带雨林自然带规律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带

3、温带落叶阔叶林自然带

4、亚寒带针叶林自然带

5、寒带冻原自然带

【教师点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教给学生以观察、分析自然带的方法。

【小结】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自地球赤道到两极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冻原等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带。

【过渡】和森林自然带相比,草原自然带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食物网相对简单,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在各自然带中,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最强,养育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和数量巨大的分解者。

【放录像片】分时间段观看亚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带的景观录像,时间控制在1-2分钟。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组意见。

1、亚热带草原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2、温带草原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3、比较亚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景观特征有何异同。【板书】

6、亚热带草原自然带

7、温带草原自然带

--2--

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小结】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这里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季。亚热带草原自然带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温带草原自然带则以欧洲大陆中部、北美中部、南美阿根廷等地的温带草原最为典型。

【过渡】和森林自然带以及草原自然带相比,荒漠自然带的生态系统最为简单。【放录像片】分时间段观看亚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带的景观录像,时间控制在1-2分钟。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组意见。

1、亚热带荒漠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2、温带荒漠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3、比较森林、草原、荒漠三类自然带景观特征的差异。【板书】

8、亚热带荒漠自然带

9、温带荒漠自然带

【教师点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教给学生以观察、分析自然带的方法。

【小结】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其中亚热带荒漠自然带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沙漠等地,温带荒漠自然带以欧亚大陆内部、美国中西部和北非等地的温带荒漠最为典型。荒漠自然带降水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植物以旱生小乔木、灌木或肉质仙人掌类植物为主,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动物是适应干旱环境的产物,常见的有蝗虫、蜥蜴、老鼠和一些鸟类,等等。

【小组活动】活动步骤如下(时间安排5-6分钟):

1、教师提供各自然带景观照片(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若干,由学生甄别、分类并填表描述景观特征与地理分布;

2、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3、教师评价,归纳总结。

【引申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归纳,提高教学层次。

1、如果热带雨林被破坏了,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广东等地禁止发菜销售? 3、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之后,国家为什么要提出退耕还湖、移民建镇的环境整治措施?

【教师点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培养学生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自然带的分布是复杂的,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根源所在;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

--3--

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笑的环节,也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4--

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