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

时间:2019-05-12 22:0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

第一篇:小学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字6个,写字11个。2.继续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 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4.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

2.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读通全文——弄清故事——探究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反复朗读,体会古文的韵律,感受寓言的讽刺意味。

2.理解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要随着事物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方法,要知道变通。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感知古代语言的特点。2.对照现代文,了解故事大意。教学难点:领悟两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教学方法: 1.通过查找各种工具书或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2.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来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刻舟求剑》,了解故事大意,领悟两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你发现今天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吗?(指导学生简单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2.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 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你听过或读过哪些寓言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则寓言。首先我们学习《刻舟求剑》(板书 《寓言二则》以及《刻舟求剑》)。

1.出示“金钥匙”:学习古文要一边读一边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不必一字一句地直译。

二、导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2.学习生字“坠、遽、矣”。

3.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注意自己正音。注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4.指名读,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反问语气读出来。齐读。

(二)探究学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2.同学们讲的很好,看来下面的译文对我们学习这则寓言故事帮助很大。如果没有译文怎么办?我们先来看看句子中主要字的意思,理解了主要字的意思,理解句子、理解全文就容易了。3.对照译文说说你如何理解下列字的意思: 涉:渡过江河。自:从。坠:掉下。是:这儿 遽:立刻 契:雕刻

求:寻找 若此:像这样 惑:糊涂,不明白 4.根据对句子中重点字的理解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重点理解:

遽契其舟—立刻在船边刻了一个记号。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不亦惑乎--不是佷糊涂吗?“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

5.每一位同学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然后讲给同桌听。评议:讲得是否语句通顺连贯,情节是否生动,故事有没有讲清楚。

6.谁能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指名读,齐读。

7.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用文言文中的话说或者是用自己的话说都行。)

8.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做事要看到事情的变化,然后根据事情的变化来选择做事的方法。)

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有没有类似的事情,类似的人?

10.介绍《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的一本书,内有许多寓言故事。

三、巩固练习一词多义,之:

而置之其坐()何不试之以足()

入水求之()其: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四、课堂小结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我们今后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默写《刻舟求剑》原文及译文。

3.预习《郑人买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郑人买履》,了解故事大意,领悟两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通过上节课学习《刻舟求剑》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寓意和 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来谈。)

2.小结学习方法:学习古文要一边读一边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不必一字一句地直译。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古文《郑人买履》。

二、导学新课 1.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注意自己正音。注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正音(履lǚ、遂suì、吾wú、宁nìng、度duó、度dù); 再指名读。提示:有个字出现了3次,两个读音。你知道是什么吗?

(度duó—量长短;度dù—尺码)为什么?(若不知道就留在理解时解决)(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请大家运用以上读书方法,进一步深入课文内容,发现疑问时多读几遍课文,再解决不了的大家一起来帮你。2.小组探究学习

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小组中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全班共同研究。(预设不理解的句子:何不试之以足?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宁信度,无自信也?)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哪些疑问?(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重 点研究。)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2)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忘记拿量好的尺码。(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suì)不得履。

(他拿起鞋子,才说:“我忘记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尺码。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买成。)(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4.哪个小组愿意来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小组仔细听,看他们和你理解得一 样吗?

5.谁能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寓言的朗读,除了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6.探究寓意,加深理解

(1)最终这个郑国人也没有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

(2)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墨守 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7.生活中有没有像“郑人”这样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三、巩固练习

拓展:阅读《守株待兔》。(1)出示《守株待兔》文言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2)自己读,用工具书查不理解的词意。(3)交流以下词义。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走——跑,逃跑。

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冀——希望。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四、课堂总结

学习了寓言故事,我们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今后我们在做事情时要灵活变通,举一反三;不要被原有的经验所束缚,眼界要开阔。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第 题至 题。2.背诵、默写《郑人买履》原文及译文。3.预习《“看”的学问》。

六、板书设计

剑坠于水,遽契其舟 舟行剑不行 刻舟求剑

从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剑不得

郑人买履

自度其足欲买其履忘持度遂不得履 墨守陈规 迷信教条

第二篇:小学语文:《红树林》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

红树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时从哪儿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培养列提纲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 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 浏览全文,用学过的方法精读重要部分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朗读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2. 感受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了解红树林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 1.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教学方法:精读法、合作法。教具准备:课件或教学插图。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板题《红树林》,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根据预习,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红树林?

二、导学新课

(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测。树冠 芳馨 婀娜 栅栏 倘若 抵御 绚丽多姿 盘根错节 纵横交错 贫瘠不毛

(二)学习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读(5人),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边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说说红树林给自己的感受。(适时板书)2.学生交流。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红树林的?请同学们运用列提纲的方法给课文2—5节加小标题。

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4.小结:列提纲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熟练掌握后,快速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三)学习课文2、3段。

1.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赏世外桃源——红树林的?(远观 ——近赏)

2.从这两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四)小组互相比赛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

fēng hã rìlì xuàn lì duō zǐ shì wài tiáo yuán()()()dōng chě xī lā pò tǔ ãr shēng kuáng fēng â làng()()()2.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浸没(mãi mò)树冠(guān guàn)刹(shā chà)那间 ... 栅(zhà zhǎ)栏 倘(shàng tǎng)若 抵御(yù xiâ)...

四、课堂小结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课后好好读一读,你会受益匪浅。

五、布置作业 1.听写生字词。2.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朗读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2.感受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红树林呢? 2.反馈交流,整体把握。

二、导学新课

1.在作者的心目中,红树林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那么,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3.合作交流学习。

(1)说说自己喜欢红树林的原因。

(2)文章的哪个部分或者哪个自然段使你有着这样的感受?抓住重点的句段,精读理解。(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远观红树林:涨潮时,红树林在海水中动态的美;退潮时,红树林的芳馨和婀娜、绚丽多姿。近赏红树林:世外桃园。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幽静神奇。

红树林的繁殖:“胎生”的特点,“飘落于地,扎根于土”。简单而令人赞叹。红树林的精神:首尾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对大自然不求索取,但却默默地奉献,造福于人类。)点题升华。(3)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应该怎样读?练习朗读。侧重点有所不同:

①远观部分重点要突出这一海上奇观的雄伟、壮丽,朗读时适合用高昂的语调来表现。②近赏部分重点突出这一“世外桃源”的幽静、神秘,朗读时适合用舒缓的语调来表现。③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出现不同的感悟方式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4.全班交流。

5.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一名记者、一位游客,此时此刻你就在就在海南红树林里游览,谁来试试能把这些神奇美丽的景观介绍给大家。6.拓展:你知道大自然里还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奇观: 吉林雾凇、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食、海市蜃楼、极光等。(师生就自己了解的现象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上合适的词语,相信你能行!

弯曲的()()的仙境()的土质

神秘的()()的身躯()的幽香 庞大的()()的树冠()的世界

2.文中的哪个段落或者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抄写下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

1.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的确是海上的世外桃源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奇特的景观,比如:云南的玉龙雪山、虎跳峡、最有特色的溶洞,四川的冰瀑布奇观等。你们想知道吗?大家课后可以通过书籍、网络去感受感受。

2.作者仅仅是为了向我们介绍和赞美红树林吗?(体会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

3.同学们,我们应该做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的奉献,造福于人类。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红树林

看到海底森林 梦幻

绿浪翻滚

绚丽神奇 纵横交错 默默奉献(远近观看)幽香淡淡 顽强拼搏

扎根生长

爱上红树林 毫无所获

七、教学心得(记录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感悟)

第三篇:小学语文:《推敲》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

推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3.了解王安石锤炼诗句的故事。

4.了解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对人物的描写,理解课文,体会写作方法。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来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感情朗读课文,揣摩 作者及王安石的情感。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锤炼诗句的过程。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

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诗句,导入新课。鸟宿池边书,僧敲月下门。

2.你听过这首诗吗?能背过吗?作者是谁?你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 3.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哩。

古人炼字不遗力,留得佳话传古今。斟酌字词、锤炼语言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许多诗人深谙此道,乐此不疲,几至忘我的境界。

二、导学新课 1.故事中出现了二个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生畅所欲言,老师引导学习。

a.喜欢贾岛,找出贾岛的动作语言神态。

动作:骑,低头,伸,张开,点,叨咕,弯,做推状,做敲状。

语言:是推好呢还是敲好呢?

神态:沉思默想,侧头蹙目,眨眼凝神。

b.谁来扮演贾岛,按教材中的描写,表演一下。

c.再让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d.对于贾岛的做法,你有何评价?

2.有没有人喜欢韩愈呢?

a.找出作者对韩愈描写的句子。

b.读一读,说一说你觉得韩愈是一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注意句子:韩愈立在马上,沉思良久。并出示韩愈的相关介绍,避免学生只注意韩愈的没有官架子。)

3.学生表演,体会二人对语言追求完美的特点。

(学生表演时,老师注意指导,令其不可搞笑,但可以发挥,进行艺术处理)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推敲”的故事告诉我们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积累有关“推敲”的成语

(四)拓展延伸

1.故事虽短,却很感人。你从作者的描述中,学到了什么?

(课文侧重描写了贾岛推敲诗句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他与韩愈的对话。学到了作者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方法)

三、课堂小结

贾岛为了一个词的选择,如此专注痴迷是我们的榜样。而韩愈,一代文坛

领军人物,也慎之又慎,堪称楷模。古人在炼字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表率,那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应该力求准确,追求完美。

第四篇:小学语文:《唱脸谱》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

唱脸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11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四击头,窦尔敦,典韦,鸳鸯瓦„„”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京剧中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联系,感受丰富多彩的京剧脸谱文化。过程与方法:

结合听唱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体会其表达的特点和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京剧的韵味,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以及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脸谱的基本知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教学难点: 理解关于脸谱的几种颜色的代表意义。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单元导入:

生活需要一种良好心态,当你认真去品味生活,你会发现身边的许多美丽,许多韵味。牡丹有牡丹的美丽,野草有野草的韵味;成功有成功的甘甜,失败也别具一番风味„„

(二)课文导入

1.你喜欢听戏曲吗?你知道那些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秦腔„„)2.你喜欢京剧吗?对京剧有什么印象?(正面,负面都可以说)3.播放京剧《唱脸谱》你听过这首戏曲吗?听后有什么感觉?

二、导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注意字音:喳zhā 多音字,在叫喳喳中读zhā

哇wā 愣lèng 尔ěr 注意读通:窦尔敦 魔鬼斗夜叉 鸳鸯瓦 注意字形:猴和候要注意区分,中间不要多写一竖。

韦,勾,尔可以添加偏旁,组成新字。扩大词汇量,丰富字词积累。(2)你通过预习,查找资料,了解了课文中哪些人物和专业术语的意思? 交流,补充

四击头:京剧—— 戏曲锣经,音响﹑节奏均强,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钹的 配合下共击四记而得名,用以配合剧中人的亮相等动作。也称四记头。

窦尔敦:窦尔墩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给地主打活,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因不满地主老财为富不仁,遂涉足绿林,抗清反暴。当时,献县以北,河间城以南的方圆数十里区域内,就是他与绿林好汉们经常啸取聚义举之所。窦尔墩一生未婚,他获取的钱财,多用于济困扶危,个人坚持过简朴清贫的生活。当地百姓对他有口皆碑,十分敬仰;而那些豪门富户和反动官府对他却闻风丧胆,恨之入骨。

典韦:陈留己吾人。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曾为友

人报雠,杀人出市,人莫敢近。

鸳鸯瓦:京剧脸谱的画法。以一种颜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画眉、眼、鼻三

窝,分割成脑门和左右两颊三大块,形状像三块瓦一样。如晁盖、马谡、关胜等。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 自由读,思考:课文列举了哪几种脸谱?你喜欢哪一种?他们代表的人物分别是谁? 2.分组描述自己找到的花脸脸谱,分组描述有关脸谱上的故事。3.可以先以课文中的脸谱为例,做示范,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描述? 4.学生尝试描述,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5.回归整体,读文章。

6.再放歌曲,跟唱,感悟京剧魅力。

三、巩固练习

比较一下,然后再组成词语。

猴()围()拨()你()候()违()拔()迩()侯()纬()

四、课堂小结

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凝聚着祖国文化的精髓。这节课,我们一起感

受了《唱脸谱》这首戏曲的韵味,了解了京剧中的脸谱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知道了这首戏曲中涉及的人物,收获不少。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收集有关地方戏曲的知识,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读课文,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在戏曲唱脸谱中领悟了京剧的魅力,这节课,让我们再 次走进京剧,走进戏曲,了解更多的祖国戏曲文化。

二、导学新课

(一)感情读文,体味韵味。

1.读课文,思考:从脸谱中的故事人物中,你体会到在脸谱中,每种颜色都代表着什么? 2.脸谱的颜色与角色的人物性格、命运和品质有关。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则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中性,代表草莽英雄。绿脸:同上。

黄脸:含贬义,代表凶诈。白脸:同上。

金脸:神秘,代表神妖。

脸谱起源于上古宗教和舞蹈面具,许多地方戏中也保留了这种传统。3.了解了每种颜色的意义,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读出不 同的韵味。4.练读歌词。

5.不仅如此,这首歌词词句对仗,富有浓厚的京腔京味,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章的音韵美。

如:“愣”“简直”(读出不可思议的感觉)

(二)观察发现,积累写法

1.脸谱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但课文却偏偏从外国人说起,使人更能感受到脸谱的奇妙及其广泛的世界影响。

2.第二,三小节并不仅仅停留在图案怎样神奇,而是从脸谱带出许多历史故事,引人入胜。3.第四节四行,每行都以“一XX”的形式开头,整齐,生动。4.练习仿写

(三)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1.关于京剧 说一说,唱一唱。2.关于地方戏曲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家乡戏曲,重点介绍戏曲特点,在欣赏中品味 其韵味。通过互相介绍,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感受戏曲艺术的韵味及魅力!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家贾平凹也写了一本名为《秦腔》的长篇小说。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板式有慢板、二

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拖腔尤富特色。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又清脆。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三、巩固练习

再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长脸谱》的韵味。

四、课堂总结

歌曲《唱脸谱》的歌词,活灵活现的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脸谱文化,热情洋溢地赞美了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样式。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摘录:关于我国戏曲。

六、板书设计

唱 脸谱

鲜艳 包含人物 蕴含故事 品 韵味

第五篇: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迟到-北师大版.doc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迟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迟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因为迟到而遭到父亲的毒打,父亲打了“我”之后又赶到学校为“我”送东西,最后“我”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成了学校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大多数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会默读、速读、浏览课文,在预习中能够自主理解生字和词语。学会抓住课文的中心段、中心句,概括课文的大意。能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下批注。能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让学生在对比的体验中感悟出父亲的严与爱。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关键性的词语的理解来触动其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到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疼爱“我”与严厉教育“我”的具体事例,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抓住主要事件,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板书:严、疼)

二、细读解疑,品读感悟。

(一)感悟父亲对女儿的“严厉”。(11-13自然段)

1、师:父亲的严厉在本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件事上?(板书:打)自由读课文11-13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副板书:打得狠)

从哪儿最能体现父亲打“我”打得狠?指名读课文11-13自然段,勾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用简短的话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学生朗读课文,勾画词句,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3、学生交流体会。

(1)打的动作:拖起来、抄起、倒转、一抡(副板书:拖起来、抄起、倒转、一抡)学生甲:从“拖起来”体会到父亲很生气,动作干脆有力。马上指导学生读好“拖起来”这个词,再连起来读11自然段。

学生乙: 通过查字典理解“抡”的本意,马上请学生表演这个动作,谈体会。指导学生带着体会朗读11自然段。

(2)打的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 “哭号”也能体会到父亲打得厉害。指导学生读出情感。(3)打的结果:“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打得的确狠,出乎人的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4、父亲为什么要这么狠的打我呢?

(二)学习“挨打”的原因。(2-10自然段)

1、父亲为什么打“我”?默读课文2-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原因,交流汇报。

2、分角色朗读课文6-10自然段。学生讨论:要不要打?该不该这样打?

是呀,小海音平时就爱迟到,恰逢今天下雨,干脆不想去上学了。这样的表现太让人生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父亲此时的心情。

再读。师: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居然有勇气不挪动,于是•(•播放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

3、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如果你是小海音,你的心情会怎样?

(1)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自己红肿的伤痕,她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2)难过之余,小海音还要把伤痕遮起来,她怕同学看见了会耻笑她。她是多么委屈呀!(3)伤痕刺痛着小海音,当她再次注视着这些红肿的伤痕,不禁想到,别人家的爸爸像宝贝一样宠着自己的孩子,而他的爸爸竟然下手这么狠,她真是有些怨恨自己的父亲了。

5、文章学到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爸爸的严厉,可是,文中的爸爸又是疼爱自己的女儿的,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来?(板书:送)

(三)感悟父亲对女儿的“疼爱”。(14-18自然段)

1、父亲狠狠地打了“我”,后来又赶到学校来为“我”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板书:

送)同桌合作练读课文的14-18自然段,读后进行讨论。

2、你觉得父亲为什么来送东西?(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1)当父亲听着我惨烈、哽咽的哭喊,想起我红肿、鼓起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看似狠心的父亲来了,带着一份关爱,带着一份心疼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出示“爸没说什么„„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学生配乐朗读。)

(2)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拿出花夹袄递给我,看着我穿上,从这细小的动 作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汇报,指导学生读18自然段,读出这份深深的爱。

(3)此时此刻,那个刚刚挨了父亲的打而伤心、委屈、生气,甚至有些怨恨的小海音,看到父亲那充满关爱的眼神,那焦急而又心疼的神情,那一缕缕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她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听到同学们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老师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小时侯,也不爱上学,经常逃学或迟到,于是也遭到了父亲的训斥和毒打,我也曾经在想我的爸爸是不是不爱我,我甚至还恨过他,可后来我发现,每次上学,父亲总会站在门口看着我渐渐走远,直到消失在他的视线里,老师也想读读这段话。(师配乐朗读)

同学们此时一定有千言万语,不用说,用你的朗读告诉我。(学生齐读)

(四)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

师: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对林海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她改正自己的错误了吗?抽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汇报,完成板书。(早到)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阅读林海音的相关资料,学生谈谈对父亲的“严格”的看法。

小结:母亲的爱是慈祥的,包容的,像芬芳的花儿,像柔柔的月光。父爱的爱是什 么样的爱?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父亲的爱?(板书:伟大、深沉、无言的父爱)

2、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说说,小海音是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又是怎样改正的?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又该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呢?

总结: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样才能是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3、推荐读书《爸爸的花儿落了》走进原文,去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父亲的那份深深地怀念;

并阅读林海音的其他文章。

板书设计:

迟到———————————早到 打得狠:

伟大、深沉、无言的父爱 拖起来

严(打)———————————疼(送)抄起

倒转

一抡

下载小学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教案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教案

    《小麻雀》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

    五年级语文上知识点(北师大)

    五年级上知识点大纲 词语 冶炼 凌空 鞍镫 嘶鸣 发愣发痴 罕见 裹挟 豌豆 青稞 屹立 领略 抵御 陶醉 苍茫 忧郁 闪烁 游弋 安谧 虔诚 炽烈 悄然 飘逸 浙江 栅栏 倘若 涨起 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寓言二则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刻舟求剑》导学案 科目:五年级语文课时:两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 主备人: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

    小学语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合集五篇]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 丽伟大,感受祖......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红树林-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5篇

    xiaoxue.xuekeedu.com 《红树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教案(模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

    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九单元礼物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礼物,包括2篇主题课文和3篇拓展阅读课文,通过这几个与礼物有关的故事,揭示了多方面怕主题: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正确对待失败者;以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