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 色 教 学 设 计专题
特
教 语 代
学文
玉
设 计
色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
【教学重、难点】
1、从雨果包含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知识链接】
1、课文导读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演讲词,脉络清晰,层次分 明,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让读者能够获得很明晰的印象。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既是对人类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和良知的呼唤。全篇演说精彩语句,俯拾皆是,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
2、关于伏尔泰先生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
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
3、走近作者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陨落()诅咒()弥留()灵柩()侮辱()
.....深邃()睿智()
恪尽职守()轻 ..薄()
媚上欺下()浩瀚()
喝彩()....
2、解释下列词语:
睿智: 媚上欺下: 登峰造极: 恪尽职守: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⑵、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⑶、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4、填空。
⑴、伏尔泰是________国启蒙思想家、________家、_______家。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有________和《形而上学论》等。《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________国文学家________。
⑵、他________,坚定不移。他以________战胜暴力,以________战胜专制,以________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________战胜顽固,以________战胜愚昧。
【合作探究】
5、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6、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
7、雨果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在雨果看来,伏尔泰“是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请学生思考其原因。
8、从“人“和”公民”、“权力”和“职责”人手,理解“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这句话的含义。
【精读精练】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时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9、给下列加点的字准确注音。
陨落()诅咒()()灵柩()....
10、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11、开头一句用什么方法来说伏尔泰的逝世?类似这种说法的你还读到哪些?请写出一两句。
12、“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一句中的“过去”和“未来”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受到过去的诅咒”也是“荣誉的美好的形式”?
13、用文中原话回答“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中的这个“职能”和“使命”具体指什么。【主题阅读】
在莫伯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 拉
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伯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伯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伯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莫伯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先生们,这就是莫伯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1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跻身()晦涩()重荷()卷帙浩繁()....
15、作者在这篇悼词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莫伯桑的?
16、第4段末一句“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17、读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
⑴.“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指的是什么让“我”“忧虑不安”?这样说的意图是什么?
⑵.结尾一句“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是什么意思?
【拓展提升】
18、仿照例句句式,另选一个话题,写一个句子。
例句: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19、你最推崇的伟人是谁?试结合其思想精华、伟大的人格、对社会的贡献等某一方面简要谈谈推崇他(她)的原因。(80字左右)
心声
【学习目标】
1、注意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2、通过小说,引导学生探求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对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
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学习重点】
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黄蓓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她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以后陆续在《钟山》、《文汇月刊》、《上海文学》、《安徽文学》、《收获》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2、相关资料
作品发表在1982年《儿童时代》,有很强的针对性。小说艺术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生活,特别是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重视优秀学生,忽视普通学生,歧视“问题”学生;课堂教学弄虚作假,摆花架子做样子。今天,我们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尽可能地充分关注更多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这样看来,作品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和启迪。【自主学习】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几个同学用简练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结合场景把主要情节找出来?
3、京京为什么这么想读这篇课文呢?他们有那些相同的经历?
4、、作者借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心声呢?
【合作探究】
5、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6、京京是个怎样的小孩?
7、《心声》一文中的程老师,她在上公开课过程中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
8、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
9、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
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精读精练】
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摆满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个老师和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表情朗课文„„”
按照事先的布置,当然只有林蓉一个人举了手。其他同学动都不动。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
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读完这一段,老师一摆手,林蓉就坐下了。下面该是赵小桢。
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京京觉得奇怪,抬头往赵小桢那儿一看,她满脸通红,慌乱地盯着面前的讲义,旁边的同学拿手拐子捅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得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事先说好了的呀!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 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 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 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 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 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10、联系前文,试分析程老师这个人物形象。
11、你认为京京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12、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 作用是什么
13、《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14、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主题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是看不见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深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地重新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在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5、文中两处反映当时正是战争时期的语句是:(1)(2)
16、造成老妇人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么?
17、“一个老头狠扫了她们一眼”一句中的“扫”字的含义是:()A.对老妇人的同情 B.对小姑娘的谴责 C.既是对老妇人的同情,又是对小姑娘的谴责
18、联系《心声》一文中“教室里一片寂静”句中寂静与本文中“车厢里一片寂静”比较,体会其区别。
19、写一段话,描写两个小姑娘在一片寂静中的心理。【拓展提升】
20、课文中的“心声”除了李京京渴望表达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外,还含有何种深意?
21、填空。
《万卡》作者是(),()国人,他的作品有()、()(写出2篇即可)等。
22、用画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
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剌剌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范进中举
【学习目标】
1、品味精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重点】
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难点】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文题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范进)和事件(中举)。“中举”是封建社会的秀才参加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2.走近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仅四卷,吴敬梓一生中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污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素材。3.相关资料
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禹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秀才第一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腆()着肚子 啐()在脸上
避讳()
绾....()了头发
星宿()
攥()紧
带挈...()
桑梓().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屠户把银子()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了回去,往怀里()——
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2)、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合作探究】
5、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对他的发疯应该怎样理解?
6、分别找一个描写语言、动作、细节的句子,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
7、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8、文中的范进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他有哪些性格特征?
9、封建科举制度有怎样的危害?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观?
【精读精练】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②他()将起来,又()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在塘里,()起来,头发都()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③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0、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11、分析画线句子,说说它们表现了范进怎样的心态?
12、这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试举例说明。
13、范进中举,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本应高兴,但他却疯了。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主题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4、文中严监生的典型性格是什么?
15、选文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意义,作者主要是借助什么手法达到这一目的的?
16、展开想象,试分析严监生前后三次摇头时的心理活动。
17、对严监生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
18、你知道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也有像严监生那样的吝啬鬼吗?请举一例。
【拓展提升】
19、“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一句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句。
20、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同为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21、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请以“时间”为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金黄的麦穗。
22、请用一句话概括《儒林外史》或《骆驼祥子》这两部名著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个情节,并简要说出感动的原因。情节: 感动的原因:
第二篇:教学设计及特色
Unit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内容意义的理解是第一位,语言形式的学习是第二位。因此阅读教学应采用整体教学模式,也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完整理解课文大意,语言形式和篇章结构,在处理各个部分时达到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
阅读教学设计,要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教学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高中英语课程还强调要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同时,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基于以上说明,本课将Warming-up和Reading进行整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了结伟人的优秀品质,并进一步学习曼德拉作为领袖人物的非凡魅力,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同时,本课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分组合作,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中必修第一册的第五单元,中心话题是“伟人的品格”。本课内容是“伊莱亚斯的故事”,借穷苦的黑人工人伊莱亚斯的口吻,叙述发生在他身边的纳尔逊·曼德拉的故事。这样的写法有别于惯常所采用的平铺直叙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从伊莱亚斯普通的话语中感受曼德拉的伟大。课文是词汇、语法和文化的载体,文章中大量定语从句的出现,也给初步学生留下了直观的印象,为后面的语法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们对曼德拉都有所了解。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已知引出更多的未知,并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曼德拉的伟大之处。
阅读文章中关于南非黑人当时的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介绍,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当今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时下的一个热点话题---农民工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使学生学习伟人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学会尊重、关心、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建和谐社会。
学情分析: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的食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知识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实践。
After the students’ presentation,show them a picture of another great person-Nelson Mandela.Ask them what they know about him and show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im.He spent 67 years struggling for the equal rights of the black,including 27 years in prison.He won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93.He was 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July,18th every year is International Nelson Mandela Day.设计意图:用几幅学生熟知的人物图片导入文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3:阅读理解(30’)
1.Read paragraph 1 and predic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A.Mandela’s growing experience.B.Elias’ working experience.C.How Elias changed with Mandela’s help.设计意图:通过读第一段预测大意的任务,让学生了解多数情况下文章的结构,以及如何快速获取文章大意。学生们读完第一段后,并不给出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2.Read paragraph 2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Answer: I needed his help because I had very little education.From Elias’ bad situation,draw a conclusion that black people’s situation was bad.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black people’s life and introduce more.设计意图:在利用主题句来总结此段段意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伊莱亚斯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斗争胜利前整个黑人群体的悲惨遭遇,从而从侧面理解曼德拉的伟大。
3.Read paragraph 3&4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form.There are many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in these two paragraphs.Before reading the two paragraphs,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analyse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设计意图:这两段中的长难句比较多,因此在学生阅读前应该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长难句,为阅读扫清障碍。
a.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see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Paraphrase this sentence: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there have been a grea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Exercises:
(1)The golden week has seen a sharp increase in tourists.答案:In the golden week,there has been a sharp increase in tourists.(2)Last thirteen years has seen big changes of Han Han.答案:In last thirteen years,there have been big changes of Han Han.设计意图:旧词新意是学生无法理解句子的关键原因。在这里不仅要讲解词义,关键是要把含有该词的句子变为另外一个简单的句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看图片变句式的情景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掌握并巩固新方法。图片
What kind of person is Nelson Mandela?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
Some adjectives will be offered to help the students: determined; wise; active; generous; brave; selfless; devoted; active.设计意图:语言表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首先,播放潘基文在曼德拉国际日发表的演讲,让学生回顾曼德拉一生感人的事迹;然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曼德拉的认识,以及自已的收获。目的是:
1.把语言知识和励志教育结合在一起。激励学生要有远大理想,胸怀国家,并为理想努力拼搏。
2.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步骤5:布置作业(1’)
1.Must: Retell the story of Elias using the third person.Tips:
Who was Elias?
How did he meet Nelson Mandela? What did he do later? Why did he do that? 2.Optional: Make a poster about Mandela by yourself using what we’ve learnt.设计意图:必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和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力求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选做作业是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扩大并加深他们对曼德拉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学生在课上所表现出来的文章理解的具体情况;学生对曼德拉伟大品质的理解情况,以及能否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意识,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小组活动的参与度以及表达交流能力。
评价方法:课堂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特色分析:
这个教学设计课题、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完整。都能在教案中能够找到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具体活动。尤其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 而且活动目标针对本单元学习重点,并且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并且向学生展示了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助于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避免学习活动枯燥乏味引起的厌学情绪。活动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要,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活动的安排应按照由易到难、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课堂组织分格多样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设计遵循了先输入后输出的原则,并能给与学生及时的反馈。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把握地很准确。,重点和难点的确立既从课程标准出发,站在本节的教学内容上,也考虑到了本节在本章、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考虑到了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设计教学步骤时完全是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来设计的。时间把握的恰到好处,没有浪费一分钟也没有拖堂一分钟。课程引入精彩,用几幅学生熟知的人物图片导入文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能达到“收心”的效果。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移到课堂中来,转移到教师身上。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在重难点的突破和处理上,教师把难点分散成几个简单部分逐个解决。这里
第三篇:特色教学设计
特色教学设计
数一数
课例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28~31页的内容。本课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本课在教学时,首先通过实例,使孩子体会生活中有大数,并结合具体情景,让孩子实际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对大数产生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充分感受、体验身边的大数,贴近生活,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百以内数的基础,学起来轻松,但也由于孩子平时接触大数不是特别多,生活经验可能也不够丰富,所以在“百、千、万”这些大数的具体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8~31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了解单位间的关系。难点:理解并掌握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大、小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数感
1、同学们,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出示:小刺猬图片)小刺猬到各处去旅游,给我们寄来了四张图片,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四幅图片)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同桌在感受画面的基础上讨论一下。
2、这些图片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新知识。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小组交流)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板书:数一数)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师:
1、出示一个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学生猜一猜。师:
你们愿意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呢?你打算怎么数?学生独立思考。
2、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3、组织10个小组将100个小正方体一层一层地放到讲台上。
4、以一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出示图片。生:
1、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
2、小组合作,边摆边数。
(1)每人准备2条小正方体,每条有10个小正方体。(2)5人一组,摆出100个小正方体。(3)全班交流,说一说怎样数出来。
3、一层一层地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4、一千一千地数,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三、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
师:
1、出示10本100页厚的书。
2、出示小学生敬礼图。生:
1、观察感受一千页的书有多厚。
2、感受像这样的10所学校有多少人。
四、运用新知,体验数位
1、填一填,认识数位顺序 师:
(1)出示数位顺序表。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万、千、百、十、个)生:
(1)独立填写。
(2)汇报填写结果,一起读一读。
2、说一说,感受万以内的数 师:
(1)提问:10个一是几?10个十是几?10个一百是多少?10个一千是多少?
(2)出示(1)小题。
(3)出示(2)(3)(4)小题。生:
(1)对出答案,在一起说一说。(2)直接说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3)仔细观察,汇报有多少个正方体,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3、涂一涂 师:
1、出示方格纸,讲清要求:涂出的小方格要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二百三十八。
2、巡视、展示不同的涂法。生:
1、仔细观察:用红线围成的正方形是一百个小方格,正方形中的每个长条三十个小方格,独自涂色。
2、上台展示介绍。
五、本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五个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的用处非常大,希望大家能和它们成为好朋友。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大数,对万以内数有具体的感受。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应特别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大数,与同伴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大数;再借助正方体模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涂一涂,让学生对一千、一万有具体的感受。
特色教学设计
认识角
课例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1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这节课是从图形到角的活动中学习新知,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让学生找这些图形,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困难,但是让学生抽象出角的过程,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意义上的角,例如可能会跟笔尖、钉子尖等相混淆,因为那些东西摸起来也是尖尖的,也很扎手。所以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来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建立角的表象,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7~70页“认识角”。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3、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角。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三角尺。
学具:一副三角板,两根硬纸条,图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认识图形王国里的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它就藏在这节课体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它是谁?
1、课件出示一些实物图,闪烁“角”的部分。
2、它是谁呀?(是角)这些物体中都有角,角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1、在图中找角
找一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有角,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小组内交流并互相指一指自己找到的角。
2、折角 师:
(1)引导学生折角。(2)展示学生折的角。(3)引导学生说出角的特点。
(4)在黑板上面画出角,根据学生的叙述来逐一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表示方法和读写方法。
(5)巡视、指导。
(6)课件出示练习八第1题各图。(7)课件出示“练一练”中的各图。(8)听汇报、指导。生:
(1)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角。(2)展示折的角。
(3)摸一摸,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4)听教师介绍,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记忆。
(5)同桌互相说一说:指着自己折的角,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并用“∠”标出角。
(6)看课件,说出第1题中角各部分的名称。(7)练一练:用铅笔画出“练一练”各图中的角。(8)汇报交流。
3、比较角的大小 师:
(1)引导学生做活动角。(2)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发现角大小的变化规律。
(4)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
(5)听汇报,课件展示。生:
(1)动手做活动角。
(2)小组活动:每人用活动角拉出一个角,再比一比角的大小。(3)观察、思考、小结出角的大小变化规律。(4)小组讨论: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5)汇报、交流。
(6)两组学生分别动手操作比较,其他同学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角以内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是无关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课后再去找一找,看生活的哪些地方还有角。板书设计:
认识角
顶点
教学反思:
∠
边
边
记作:∠1 读作:角1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另外,还应该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上去找的,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数学与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评课标准观念的体现。
第四篇:《再别康桥》特色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理解诗中的意象。2.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歌整齐的章法美、和谐的音韵美。3.通过搜集和筛选徐志摩的有关资料,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美。【教学重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独特的意境美。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赛诗会 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古诗中很多吟咏离别的诗歌,你能说出几首? 课件展示: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玲》
4、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王唯轻拂杨柳吟诵出“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高适在漫天飞雪中用“天下谁人不识君”诠释着离别的豪迈大气,柳永则将离别定格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永恒凄楚„„或许就是因了这一次次的离别,世间万物也变得多情,过往的岁月也变成了美丽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隧道,用一份如水般玲珑透明的心境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一种曼妙柔美的哀愁,聆听一场炫美华丽的离别!而这离别的对象,既不是恋人,也不是亲人、朋友,而是„„ 【板书:《再别康桥》徐志摩 二走近志摩
课件展示:徐志摩(1896-1931)别名:南湖、云中鹤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诗人
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主要作品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他是现代诗坛上划过天空的美丽流星,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把思念留给了整个中国诗坛,也留给了中国新诗诗坛许多千古绝唱。这首《再别康桥》就是他的代表诗作。三走近康桥
1.由题目可知,诗人告别的对象是?(学生集体回答:康桥)
康桥,是世界名校剑桥大学所在地,她不仅像一位充满智慧的知识女性,更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欣赏她。康桥图片展示(配乐:《星空》)2.康桥情结: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5年和1928年,它曾两次重返康桥。本诗便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所以说是再别康桥,即再一次与康桥分别。
四聆听诗歌的音乐美
1.因着感激和热爱,而又是再一次离开这挚爱的康桥,诗人的感情必定是依依不舍的,那么我们如何读出这种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开始读诗,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用心读,先自由地放声朗读,待会请同学们自我展示。
(学法指导:注意朗读的节奏是否正确,不能把完整的句子读破了。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有没有突出来。音量是否适中,音调是否舒缓得当。是否投入感情。)2.先自由举手,再点名读,可读整首,也可选段读。(学生点评穿插其中,教师适时点评,指导朗读)4.大师朗读:聆听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模仿跟读。5.请一名有朗读功底的同学,和着音乐,纵情朗读。(配乐:《再别康桥》)6.音乐美:
有人说,这首《再别康桥》是音乐美的典范,你认为呢?
(学法指导:语言文字内在的“音乐美”主要借助节奏、平仄、押韵、双声、叠韵等形式表现出来。)
和学生谈论后展示课件总结
押韵。每节押韵、逐节换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使用,更增强了诗的这种节奏感。五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1.和着美妙的音乐,想必同学们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说出来让大家共享,举个例子——老师给出了第一节和第七节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根据示范,为其他几幅图画命名。
参考:招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艳影图、水底青荇招摇图、榆荫青潭浮藻图、满载星辉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挥手惜别云彩图。
2、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图都是由一个事物构成,例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那么,在诗歌中这些融入诗人情感的载体,称为意象,板书:意象=物+情,学习诗歌必定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
3、好,我们再次回到这几幅图。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品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小组讨论)。
参考句式:我喜欢图,诗中这样写道,从中我读出了作者的感情。举例:我喜欢河畔金柳艳影图,“柳”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本就有惜别的含义,诗中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情感的景物化作有情感的生命活动,温润可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从中我读出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从中感悟出情感美。
教学设想: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4.绘画美总结: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美丽的画面。如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我们说徐志摩的诗歌极具绘画美。六探讨诗歌的建筑美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在他的这首诗歌中,不仅贯彻了“音乐美”和“绘画美”的主张,还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你能从全诗的结构上说说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筑美”的? 建筑美:(1)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2)首节和末节,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八结语
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诗人用一颗敏感的心,用多情的种子孕育着心中的花朵,不管是什么颜色,什么风格,都一准用芬芳传达“爱”、“自由”和“美”。
康河的水,曾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或许生命的河流就是一段曲折的沧桑;岁月的清溪就是迢迢前去的逝者,那么,我们便是那能听得康河之水清音的过客,希望这节课也一样能开启我们感受真善美的心灵!
马老师
第五篇:倒数特色教学设计
篇一:倒数特色教案
特色教案
北 师 大 版 五 年 级 下 册
《倒数》教 学 设 计
颍 上 县 鲁 口 镇 何 台 小 学
整理日期:2015年10月
《倒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倒数》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倒数的意义,即什么是倒数;二是倒数的求法。为了使学生对倒数意义的理解更深刻,教材列举了8道两个数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设计了“算一算”的活动,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更直接地感受这组算式中积的特点,从而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易于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教材中的“试一试”环节,及时巩固新知,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想一想”环节,解决1和0的倒数的问题。“练一练”环节,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倒数的求法。
学情分析: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学生在理解倒数的意义时,对“互为”一词,会有一些困难,要联系本人和同学们相互成为好朋友来理解,强调倒数的互相依存性。学生对乘积是1,理解时可能会只关注得数是1,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差、商为1时,两个数不互为倒数”。因此,在教学时要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易于接受。
同时,结合以后学习的需要,教师适当补充带分数、纯小数、带小数这些数的倒数的求法,在掌握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迁移学习,逐步掌握“先变形,再换位”的方法求倒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2、过程与方法: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大家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同学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1.发现倒数的特征,2.理解倒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激趣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互为”。
师:当碰到好朋友的时候,美国人会热情的拥抱,我们中国人一般会怎样做呢? 生:握手。预设
师:现在谁愿意来前面和老师握握手,他就会成为老师最好的朋友。(师生共同表演握手的动作。)
师:握手是几个人的事情呢?
生:两个人。师:新的学期又开始了,经过这几年的相处,我们都互相成了朋友。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理解“互相成了朋友”这句话的?
生:“互相成了朋友”就是说我们是老师的朋友,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预设
二、游戏激趣,突破难点。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游戏。
出示课件:吴——吞 士---干
引入新课:汉字真奇妙啊,把一个
字的上下部分颠倒就可能会变成另外 一
个字,其实,在数学里也有这种奇妙的
现象!你们想知道吗?猜猜看,谁能 举 2出这样的例子。例如把倒过来就 变成 3 317,颠倒就变成了,也就是(7)。271 我们给这些数起个名字就叫倒数(板书课题:倒数)
三、观察比较,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两组算式,让男女两组学生
进行比赛,会有一组感到不公平,从而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2、分组讨论:(1)、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预设:
此处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子与分母相互颠倒。)
(2)、这些算式的结果有什么特点?(预设:此处根据学生的回答,乘积是1。)
3、小组交流,教师点评。
4、引导归纳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教师板书,学生口述。)
5、倒数的概念中哪些词比较重要?
(预设:此处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理解两个数、乘积是
1、互为。)
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啊,关键词都找出来了!让我们再大声说一次什么是倒数。(生齐说概念)倒数还有什么特点呢?(分子和分母相互颠倒)
6、教师小结: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必须是1,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7、想一想: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8、你发现了倒数的哪些秘密,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
9、列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出示课件)
四、拓展练习、合作交流 1、明明与红红谁说的对?
(1)整数有没有倒数?(出示课件)
(2)0与1有没有倒数?(出示课件)(3)小数有没有倒数?(出示课件)
(4)带分数有没有倒数?(出示课件)
2、智慧城堡(男女生擂台赛)(出示课件)
五.小结: 1.最后,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你是怎么学的?还有哪些没明白的地方吗?
2.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我们善于观察,做一个有心人,我们一定能从中体会到
六.作业布置
1.1的倒数是(),5的倒数是(),1.75倒数是()。
2、小丽今年8岁了,爸爸的年龄是小丽年龄的倒数的240倍,小丽的爸爸今年多少岁了?
七、板书设计:
篇二:倒数教学设计
篇三:《倒数》教学设计
《倒数》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倒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与前面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关键知识,能否正确理解掌握倒数,决定着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水平,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倒数》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倒数的意义,即什么是倒数;二是倒数的求法。为了使学生对倒数意义的理解更深刻,教材列举了8道两个数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设计了“算一算”的活动,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更直接地感受这组算式中积的特点,从而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易于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教材中的“试一试”环节,及时巩固新知,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想一想”环节,解决1和0的倒数的问题。“练一练”环节,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倒数的求法。
【学情分析】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学生在理解倒数的意义时,对“互为”一词,会有一些困难,要联系本人和同学们相互成为好朋友来理解,强调倒数的互相依存性。学生对乘积是1,理解时可能会只关注得数是1,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差、商为1时,两个数不互为倒数”。因此,在教学时要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易于接受。
同时,结合以后学习的需要,教师适当补充带分数、纯小数、带小数这些数的倒数的求法,在掌握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迁移学习,逐步掌握“先变形,再换位”的方法求倒数。【教学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激趣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由于教师调动本学期我成了咱们班的数学老师,经过这几天的相处,我们都互相成了朋友。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理解“互相成了朋友”这句话的?
2、猜字谜:
同学们说的很好!咱们再来猜个字谜吧!
“吞”字上下颠倒是什么字?(吴)
“呆”字上下颠倒又是什么字?(杏)
3、引入新课:汉字真奇妙啊,把一个字的上下部分颠倒就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字,其实,在数学里也有这种奇妙的现象!你们想知道吗?猜猜看,谁能举出这样的例子。例如把倒过来就变成,颠倒就变成了,也就是(7)。我们给这些数起个名字就叫倒数(板书课题:倒数)
二、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71233217
1、课件出示课本24页8道算式,引导学生观察。
3111812×=()2×=()×=()×10=()22831110 915761×=()7×=()×=()×5=()776955
2、分组讨论:(1)、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预设:此处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子与分母相互颠倒。)
(2)、这些算式的结果有什么特点?(预设:此处根据学生的回答,乘积是1。)
3、小组交流,教师点评。
4、引导归纳
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教师板书,学生口述。)
5、倒数的概念中哪些词比较重要?
(预设:此处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理解两个数、乘积是
1、互为。)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啊,关键词都找出来了!让我们再大声说一次什么是倒数。(生齐说概念)倒数还有什么特点呢?(分子和分母相互颠倒)
6、教师小结: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必须是1,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7、你能说说大屏幕上的口算题中,谁和谁互为倒数吗?谁的倒数是谁?
生:因为()×()= 1,所以()的倒数是(),()的倒数是(),()和()互为倒数。
(此处引导学生说4句话,在进一步理解倒数意义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8、你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来吗?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些互为倒数的 例子,他说得对吗?你们怎么知道是对的?
(预设:用倒数的概念验证,把两个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1。如果学生在此处举出特殊数1、0,则顺着学生的想法,及时展开讨论。如果没有则在下一环节进行。)
9、及时练习,巩固新知:我来当小老师。(判断对错,说清理由。)
(1)、2是的倒数。()
(2)、和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计算结果得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4)、因为×=1,所以是倒数。()
三、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1、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倒数,那么你们能根据刚才所学找到下面各数的倒数吗?(能)那就请同学们进入闯关环节,先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可以同伴互助,看看哪些同学和小组能连闯三关,开始!
2、生开始做题,师巡视。(课件出示)第一关:的倒数是(),的倒数是(),的倒数是()。第二关:4和()互为倒数,5和()互为倒数。
第三关:1的倒数是(),0的倒数是()。
3、全班交流反馈。
那么0的倒数又是几呢?(有争议)预设:
生: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生:可以把0看做,他的倒数就是。
生:对,0不能做分母,也不能做除数,所以0没有倒数。
生: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得1,而是得0,所以我也觉得0没有倒数。师:小结强化0的确没有倒数。
4、小结闯关情况:连闯三关的同学起立,你们真是善于动脑的同学,好样的,庆祝一下!掌声送给你们!
5、归纳方法:同学们通过闯关已经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了,请你试 ***312 着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1)课件: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2)请问:这个数中包含0吗?0有没有倒数呢?
(3)完成板书: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