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古桥的特色”教学设计及评析
“苏州古桥的特色”活动设计及评析
设计:吴中区碧波中学初一(4)班同学
及指导老师向燕清
评析:吴中区碧波中学教科室
钱玉兰
活动内容分析
吴文化教学是我校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固定教材,需要教师和学生搜集资料,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苏州古桥是苏州古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苏州古桥众多,建筑在大街小巷、隐藏于园林古镇。这些古桥各具千秋,建筑时代、外形、结构、材料、技术、艺术不同,通过了解著名古桥——宝带桥、枫桥、双桥、小飞虹廊桥、吴门桥„„赏析古桥的优美神韵,解读古桥的文化内涵,分析总结苏州古桥的特色,增强学生保护古桥的思想意识。这是本节学习活动的重点内容。学生搜集资料可从所熟悉的桥开始。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学生生活在苏州,他们每天与小桥流水相伴,对一些古桥有所了解,会利用实地考察、访问、书籍、网络等手段搜集古桥的知识,但是他们对古桥的了解是零散的、表面的,缺乏对古桥的赏析以及古桥特色的整和,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
活动目标
了解苏州古桥的建造历史、建造材料、形状、装饰艺术,总结苏州古桥的特色,了解著名古桥——宝带桥、枫桥、双桥、小飞虹廊桥、吴门桥等的建造情况,讲一讲与苏州古桥有关的故事,朗诵描写苏州古桥的古诗词,从诗中体会苏州古桥之美。通过调查研究家乡古桥,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1. 学生画——《我喜爱的古桥》或制作桥的模型。2. 搜集苏州古桥的图片、历史或传说故事、诗歌等知识。3. 选拔两位小主持人(一男生和一女生)。
一、导入
男:大家准备好有关古桥的作品了吗?准备交流展示。
请学生展示课后所画古桥或制作模型,并做简单介绍。(请学生到讲台上展示作品并讲解。)
女:同学们的作品反映出了苏州古桥的神韵和魅力。苏州地处太湖之畔,河湖密布,古桥众多,形成了水乡特有的风景,苏州古桥也呈现出独有的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苏州古桥的特色。
二、活动开始 板书:苏州古桥的特色
男: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并讨论以下问题(视频显示古桥图片及问题):(1)大家知道这些古桥的名字吗?
(2)从古桥的建造年代、建筑材料、形状、装饰等方面来分析有哪些特色?
女:大家的回答有道理,我们来漫漫分析古桥的特色。请大家来朗读诗句(视频显示)。学生朗读:“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男:想一想这些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苏州古桥众多。板书:
1、多
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太湖之畔,河湖密布,水多桥多,唐朝诗人杜荀鹤的诗句赞美了苏州众多的桥梁。根据记载,到目前为止,苏州桥梁总数已达到3.2万余座,其中清代以上古桥557座。素有“水都桥城”之美誉。
男:大家搜集到了哪些说明苏州古桥多的事实?
生:据我走访得知,苏州桥多时,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桥15座,俗有“一步跨二桥”之说。
生:宋代《平江图碑》上刻有桥359座。
女:说得真好。苏州古桥除了多之外,建造历史也非常久远,大家知道苏州在什么时候就开始造桥了吗?
生:秦朝、唐朝、春秋„„(大家的答案不一至,看来这个问题被他们忽略了。)男:请大家看一段话(视频显示)
苏州古桥历史之久,可上溯到春秋,下及清末民初。如《吴地记》载:“定跨桥为吴王阖闾造。”另外还有都亭桥、鹤舞桥、临顿桥、剪金桥、胭脂桥等。
男: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生:苏州造桥的历史很久,春秋时吴国就开始造桥了。
女:苏州造桥的历史和苏州的历史一样悠久,现存古桥中建造时间最早的是宋代,大多数古桥是明、清时期建造的,这是古桥的第二个特色——古。板书:
2、古
男:大家能说一说保存至今的古桥吗? 生:甪直的和丰桥、宝带桥、枫桥、吴门桥„„
女:知道的可真多呀。在这些古桥中,和丰桥是建于宋代保存至今的,其它都经历了几次重修。请欣赏“和丰桥”(视频显示图片和文字)
和丰桥,原名中美桥,建于宋代初叶,拱形结构,每块桥面石上均施浮雕,图案典雅,雕刻精美耐看,为镇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
男:以上的古桥中,最著名的是宝带桥、枫桥、吴门桥。
生:谁能介绍它们?生:宝带桥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建成于唐代,当时的苏州刺史王仲舒捐出自己身上的宝带建造,因此称“宝带桥”。宝带桥历经修复,我们现在所见的宝带桥是明代重新修建的。我还为大家带来了宝带桥的图片,请大家一睹宝带桥的雄姿。(视频显示)
学生惊奇不已
生:哇!真美呀!宛如一条巨龙横卧于碧波之上„„
女:宝带桥造型优美,在建筑艺术上独树一帜,历代文人骚客赞不绝口,留下了许多诗篇,哪位同学搜集到了?
许多同学举手
生:我给大家朗诵元代高僧的诗:“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饱含情感的朗诵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明代诗人王宠曰:“春水桃花色,星桥宝带名;鲸吞三岛动,虹卧五湖平。” „„
男:大家准备的资料可真多。这些诗写出了宝带桥造型优美、气势雄伟。大家知道吗?宝带桥和河北安济桥、广西程阳桥、四川珠浦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呢,可见其历史文化价值很大。
女:老师也给我们准备了以下的诗:“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诗句告诉我们什么?
生:枫桥享誉中外。
男: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观点)
生:因为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而闻名天下。生:因为古运河、寒山寺、铁岭关„„而著名。女:回答的真好。枫桥确实因为这些而闻名。枫桥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因唐代时在此设卡,每当皇粮北运时,便封锁河道,枫桥又作封桥。枫桥是江南随处可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只是。枫桥地带由于舟车云集、商旅际会而异常繁华,是旧时苏州物资的集散交流中心。
男:大家想象着自己就站在如一弯新月的枫桥上,古关、古寺、古塔、古运河尽收眼底,耳边响起清脆的钟声,吟诵着《枫桥夜泊》,那诗情画意真令我们如痴如醉!
女:通过实地考察,大家看到了哪些类型的古桥? 生:石拱桥、石板桥、曲桥、廊桥等。
男:苏州古桥的种类很多,拱桥、平桥、旱桥、廊桥、曲桥、亭桥„„每一座桥有每一座桥的风韵,有每一座桥的秀美,或彩虹临空,雄伟壮丽;或飞檐翘角,凝重古朴;或曲折有致,趣味无穷;或精巧玲珑,酷似小家碧玉。
板书:
3、秀
女:苏州的桥,多姿多彩,精巧秀丽,似乎并不是供人行走的,而是让人欣赏的艺术品。如宝带桥长虹卧波,桥影横江;如小飞虹纤巧秀美,倒影水中,宛如彩虹„„
男:请大家欣赏秀美的古桥(视频显示吴门桥、彩云桥、小飞虹、引静桥、行春桥等)。并谈一谈你的感受。(略)
女:苏州古桥不仅秀美多姿,而且有雅致的桥名、精美的雕刻,趣味横生,另人百看不厌。
板书:
4、趣
(视频显示)苏州古桥,有一个个内涵深厚、十分雅致的桥名,一副副笔墨精到、章法严谨的桥联,一件件技艺精湛、刀法精美的雕刻。为古桥增添了无穷乐趣,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男:这段材料告诉我们古桥之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桥名、桥联、雕刻 板书:桥名
女: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古桥名称? 学生展示搜集的古桥名拾趣(视频展示)古桥名拾趣
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来命名的桥,如饮马桥、渡僧桥、胭脂桥、落魂桥、雪糕桥等。
以名人来命名的桥,如泰让桥、孙武子桥、周通桥等。
以风景名胜来命名的桥,如青山绿水桥、海涌桥、行春桥等。以历史事件来命名的桥,如觅渡桥、接驾桥、钱万里桥等。以祈求吉祥来命名的桥,如吉庆桥、太平桥、福寿桥、吉利桥等。以动物来命名的桥,如凤凰桥、虎哨桥、骆驼桥、螺蛳桥、麒麟桥等。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学生饶有兴致的读起来)大家还想知道更多的古桥名吗?请看我为大家准备的资料(视频显示)。
男:这些古桥名很有趣吧!这么有趣的名字的得来都是有一定故事的,大家知道哪些桥名的来历?(学生讲了宝带桥、渡僧桥、泰让桥、觅渡桥等桥的故事[略])
女:苏州古桥不但有有趣的桥名,而且有意境和神韵优美的桥联!板书:桥联
(视频显示)苏州古桥的桥联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桥联由文人骚客遗词书写,大多记载建桥的名流贤达,也有吟诗赋词的。数量之多,浩如烟海,美不胜收。
男:什么叫桥联? 生:刻在桥上的对联。
女:正确。苏州的桥联很多,其内容抒情写景,叙事点题,名言警句都有,具有鲜明的吴地水乡特色。比如,有交代地理方位,点题指路,使人一目了然的山塘普济桥左右联云(视频显示):
北绕山塘,水驿往来通陆墓;南临路轨,云车咫尺到梁溪。
东望鹤城,水绕山塘连七里;西瞻虎阜,云藏塔影立孤峰有描写江南渔村风情的吴江青云白溪御龙桥联:冰鉴一籢秋水影;渔歌两岸夕阳村。男:请大家欣赏以下桥联,并讨论它们的特色。甪直永宁桥联:永庆升平跻盛世;宁馨富丽甲中吴。西园三曲桥联:乱红迷紫曲;浓绿涨瑞窗。
正阳桥东侧桥联:北盖旧迹更新象;南披金银绕五梁。
女:短短的一则桥联,紧扣主题,画龙点睛,这正如江南丽人的饰物,锦上添花,相得 益彰,延伸了桥的文化内涵,使桥大为生色。使古桥大为生色的还有精美的雕刻装饰。
板书:装饰艺术
男:苏州古桥不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而且装饰精美。大家知道装饰的图案有哪些吗? 生:狮子、麒麟、龙,还有塔和一些花。
女:观察得真仔细。古桥上的装饰图案大多有两种,一是珍禽祥兽,祥兽中首先是龙,来镇压河妖。其次是狮子,用狮子威武来镇邪。请同学们欣赏甪直环玉桥上的双龙图案和宝带桥上的雄师(视频显示)。二是瑞草嘉花,花草中常用的是莲花、如意、绣球、双钱、祥云、海棠、葫芦、仙桃等,你们看到过吗?
生:我看到了,感觉非常美。我还拍了不少照片呢,请大家欣赏。(投影仪显示)男:欣赏完了精美的雕刻,我们来赛一赛(视频显示赛题),看一看哪一组得分最高?(学生跃跃欲试,极其兴奋。)
1、抢答下列问题
苏州古桥中最高的石拱桥是什么桥?(最高的古石拱桥——吴门桥)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袖珍拱桥是什么桥?(最小的园林古桥——引静桥)
我国现存古桥中最长的多孔石拱桥是什么桥?(最长的多孔古石拱桥——宝带桥)苏州古典园林中最精致的廊桥是什么桥?(最精致的园林廊桥——小飞虹)
2、能背诵描写苏州古桥的诗词吗?(略)(抢答非常激烈,学生兴致很高。)
三、总结延伸
师:大家知道我们苏州古桥的特色了吗? 生:多、古、秀、趣。
师:很好。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活动和积极配合,我们学习了家乡古桥的特色,欣赏了古桥的建筑美、艺术美和情趣美,懂得古桥是家乡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古桥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是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其保护好,继承好,利用好,让它们永远发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师:我们苏州的古建筑还有很多,如古典园林、古民居、古塔、古寺、古官衙、古会馆„„都各具特色,美不胜收。大家想了解它们吗?
生:想!可是怎样了解呢?
师:实地考察、访问、查阅书籍资料都是好方法,还可以到网上查阅你想了解的知识。我向大家推荐两个网址,希望大家继续研究家乡的古建筑文化。
苏州旅游网:http//
[总评]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活动课完全是学生能力的发挥,老师只是加以引导、协调。学生通过课前自行搜集整理相关知识,设计教学思路,组织学习活动。小主持人是大家推选的,在主持人的带动下,其他学生的热情非常高。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系列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共同构建知识体系,在激烈的讨论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二、结构合理,线索清晰
本活动课既没有现成的书本知识,又要由学生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千头万序、结构复杂,不利于对主题的把握,与初一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符合。本活动课主题的确定具体,结构设计合理,围绕苏州古桥的特点层层展开学习、讨论,线索清晰,学生感觉明朗有序,较易把握。其中在结束前的“赛一赛”把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抢答激烈而不混乱,主持人把握的非常好。每个特点只用一字概括,既简洁准确,又便于掌握。
三、培养能力,开阔视野
本次活动课全体同学参与,分工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设计问题等方面能力,使学生得到了锻炼。活动中引用了大量古诗词、桥联,讲述了许多历史故事,列举了 许多有趣的桥名,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学生还拍了许多照片,查找到了视频资料,以生动、直观的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信息,激发同伴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篇:关于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特色之我见
苏州工业园作为亚洲地区最成功的园区之一,作为生活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普通市民,作为一名从事规划设计相关行业的设计人员,个人认为园区的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园区的选址,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过程中要考虑从区域到地方再到基地本身。从宏观问题到微观问题来判断其最佳的位置。当时考虑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认准上海的龙头地位,考虑当时周边区域的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和当地的人文素养教育水平,最终选择在苏州古城以东一片全新的区域进行建设。这个选址既能依托主城,又能全新开发,顺应向长江龙头上海方向发展的趋势。
其次,苏州政府和新加坡政府的默契配合,并且得到最高层面的的支持,中新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双赢的局面。这样一个项目在当时是个新尝试,新变革。变革的推动与实施没有最高层次的意愿与决心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园区的规划为实现这个壮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理平台。
第三,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定位,为园区的交通与土地利用提供了一个有利发展的长远解决方案,尤其在与区域交通的衔接规划上为园区在可达性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土地功能的规划方面,园区的棋盘格局,带状肌理是产业与居住之间的合理距离关系的基础理念。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对总体规划结构的坚持与优化,保证了园区建设的成功。
第四,对规划的重视、对规划的坚持,对规划结构从概念规划到总规到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指导建设的规划管理细则的规划体系的建立与系统化,强调规划的综合性,协调性。正是有了以上四点,才有了今天的苏州工业园的规划成就。
第三篇:教学设计及特色
Unit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内容意义的理解是第一位,语言形式的学习是第二位。因此阅读教学应采用整体教学模式,也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完整理解课文大意,语言形式和篇章结构,在处理各个部分时达到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
阅读教学设计,要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教学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高中英语课程还强调要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同时,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基于以上说明,本课将Warming-up和Reading进行整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了结伟人的优秀品质,并进一步学习曼德拉作为领袖人物的非凡魅力,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同时,本课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分组合作,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中必修第一册的第五单元,中心话题是“伟人的品格”。本课内容是“伊莱亚斯的故事”,借穷苦的黑人工人伊莱亚斯的口吻,叙述发生在他身边的纳尔逊·曼德拉的故事。这样的写法有别于惯常所采用的平铺直叙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从伊莱亚斯普通的话语中感受曼德拉的伟大。课文是词汇、语法和文化的载体,文章中大量定语从句的出现,也给初步学生留下了直观的印象,为后面的语法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们对曼德拉都有所了解。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已知引出更多的未知,并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曼德拉的伟大之处。
阅读文章中关于南非黑人当时的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介绍,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当今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时下的一个热点话题---农民工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使学生学习伟人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学会尊重、关心、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建和谐社会。
学情分析: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的食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知识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实践。
After the students’ presentation,show them a picture of another great person-Nelson Mandela.Ask them what they know about him and show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im.He spent 67 years struggling for the equal rights of the black,including 27 years in prison.He won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93.He was 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 of South Africa.July,18th every year is International Nelson Mandela Day.设计意图:用几幅学生熟知的人物图片导入文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3:阅读理解(30’)
1.Read paragraph 1 and predic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A.Mandela’s growing experience.B.Elias’ working experience.C.How Elias changed with Mandela’s help.设计意图:通过读第一段预测大意的任务,让学生了解多数情况下文章的结构,以及如何快速获取文章大意。学生们读完第一段后,并不给出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2.Read paragraph 2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Answer: I needed his help because I had very little education.From Elias’ bad situation,draw a conclusion that black people’s situation was bad.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black people’s life and introduce more.设计意图:在利用主题句来总结此段段意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伊莱亚斯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斗争胜利前整个黑人群体的悲惨遭遇,从而从侧面理解曼德拉的伟大。
3.Read paragraph 3&4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form.There are many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in these two paragraphs.Before reading the two paragraphs,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analyse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设计意图:这两段中的长难句比较多,因此在学生阅读前应该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长难句,为阅读扫清障碍。
a.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see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Paraphrase this sentence: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there have been a grea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Exercises:
(1)The golden week has seen a sharp increase in tourists.答案:In the golden week,there has been a sharp increase in tourists.(2)Last thirteen years has seen big changes of Han Han.答案:In last thirteen years,there have been big changes of Han Han.设计意图:旧词新意是学生无法理解句子的关键原因。在这里不仅要讲解词义,关键是要把含有该词的句子变为另外一个简单的句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看图片变句式的情景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掌握并巩固新方法。图片
What kind of person is Nelson Mandela?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
Some adjectives will be offered to help the students: determined; wise; active; generous; brave; selfless; devoted; active.设计意图:语言表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首先,播放潘基文在曼德拉国际日发表的演讲,让学生回顾曼德拉一生感人的事迹;然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曼德拉的认识,以及自已的收获。目的是:
1.把语言知识和励志教育结合在一起。激励学生要有远大理想,胸怀国家,并为理想努力拼搏。
2.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步骤5:布置作业(1’)
1.Must: Retell the story of Elias using the third person.Tips:
Who was Elias?
How did he meet Nelson Mandela? What did he do later? Why did he do that? 2.Optional: Make a poster about Mandela by yourself using what we’ve learnt.设计意图:必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和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力求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选做作业是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扩大并加深他们对曼德拉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学生在课上所表现出来的文章理解的具体情况;学生对曼德拉伟大品质的理解情况,以及能否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意识,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小组活动的参与度以及表达交流能力。
评价方法:课堂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特色分析:
这个教学设计课题、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完整。都能在教案中能够找到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具体活动。尤其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 而且活动目标针对本单元学习重点,并且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并且向学生展示了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助于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避免学习活动枯燥乏味引起的厌学情绪。活动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要,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活动的安排应按照由易到难、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课堂组织分格多样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设计遵循了先输入后输出的原则,并能给与学生及时的反馈。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把握地很准确。,重点和难点的确立既从课程标准出发,站在本节的教学内容上,也考虑到了本节在本章、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考虑到了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设计教学步骤时完全是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来设计的。时间把握的恰到好处,没有浪费一分钟也没有拖堂一分钟。课程引入精彩,用几幅学生熟知的人物图片导入文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能达到“收心”的效果。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移到课堂中来,转移到教师身上。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在重难点的突破和处理上,教师把难点分散成几个简单部分逐个解决。这里
第四篇:特色教学设计
特色教学设计
数一数
课例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28~31页的内容。本课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本课在教学时,首先通过实例,使孩子体会生活中有大数,并结合具体情景,让孩子实际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对大数产生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充分感受、体验身边的大数,贴近生活,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百以内数的基础,学起来轻松,但也由于孩子平时接触大数不是特别多,生活经验可能也不够丰富,所以在“百、千、万”这些大数的具体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8~31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了解单位间的关系。难点:理解并掌握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大、小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数感
1、同学们,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出示:小刺猬图片)小刺猬到各处去旅游,给我们寄来了四张图片,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四幅图片)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同桌在感受画面的基础上讨论一下。
2、这些图片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新知识。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小组交流)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板书:数一数)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师:
1、出示一个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学生猜一猜。师:
你们愿意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呢?你打算怎么数?学生独立思考。
2、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3、组织10个小组将100个小正方体一层一层地放到讲台上。
4、以一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出示图片。生:
1、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
2、小组合作,边摆边数。
(1)每人准备2条小正方体,每条有10个小正方体。(2)5人一组,摆出100个小正方体。(3)全班交流,说一说怎样数出来。
3、一层一层地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4、一千一千地数,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三、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
师:
1、出示10本100页厚的书。
2、出示小学生敬礼图。生:
1、观察感受一千页的书有多厚。
2、感受像这样的10所学校有多少人。
四、运用新知,体验数位
1、填一填,认识数位顺序 师:
(1)出示数位顺序表。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万、千、百、十、个)生:
(1)独立填写。
(2)汇报填写结果,一起读一读。
2、说一说,感受万以内的数 师:
(1)提问:10个一是几?10个十是几?10个一百是多少?10个一千是多少?
(2)出示(1)小题。
(3)出示(2)(3)(4)小题。生:
(1)对出答案,在一起说一说。(2)直接说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3)仔细观察,汇报有多少个正方体,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3、涂一涂 师:
1、出示方格纸,讲清要求:涂出的小方格要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二百三十八。
2、巡视、展示不同的涂法。生:
1、仔细观察:用红线围成的正方形是一百个小方格,正方形中的每个长条三十个小方格,独自涂色。
2、上台展示介绍。
五、本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五个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的用处非常大,希望大家能和它们成为好朋友。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大数,对万以内数有具体的感受。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应特别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大数,与同伴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大数;再借助正方体模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涂一涂,让学生对一千、一万有具体的感受。
特色教学设计
认识角
课例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1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这节课是从图形到角的活动中学习新知,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让学生找这些图形,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困难,但是让学生抽象出角的过程,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意义上的角,例如可能会跟笔尖、钉子尖等相混淆,因为那些东西摸起来也是尖尖的,也很扎手。所以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来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建立角的表象,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7~70页“认识角”。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3、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角。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三角尺。
学具:一副三角板,两根硬纸条,图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认识图形王国里的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它就藏在这节课体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它是谁?
1、课件出示一些实物图,闪烁“角”的部分。
2、它是谁呀?(是角)这些物体中都有角,角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1、在图中找角
找一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有角,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小组内交流并互相指一指自己找到的角。
2、折角 师:
(1)引导学生折角。(2)展示学生折的角。(3)引导学生说出角的特点。
(4)在黑板上面画出角,根据学生的叙述来逐一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表示方法和读写方法。
(5)巡视、指导。
(6)课件出示练习八第1题各图。(7)课件出示“练一练”中的各图。(8)听汇报、指导。生:
(1)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角。(2)展示折的角。
(3)摸一摸,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4)听教师介绍,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记忆。
(5)同桌互相说一说:指着自己折的角,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并用“∠”标出角。
(6)看课件,说出第1题中角各部分的名称。(7)练一练:用铅笔画出“练一练”各图中的角。(8)汇报交流。
3、比较角的大小 师:
(1)引导学生做活动角。(2)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发现角大小的变化规律。
(4)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
(5)听汇报,课件展示。生:
(1)动手做活动角。
(2)小组活动:每人用活动角拉出一个角,再比一比角的大小。(3)观察、思考、小结出角的大小变化规律。(4)小组讨论: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5)汇报、交流。
(6)两组学生分别动手操作比较,其他同学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角以内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是无关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课后再去找一找,看生活的哪些地方还有角。板书设计:
认识角
顶点
教学反思:
∠
边
边
记作:∠1 读作:角1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另外,还应该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上去找的,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数学与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评课标准观念的体现。
第五篇:苏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工作的通知》(建村〔2018〕88号)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苏委发〔2018〕1号)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苏委办发〔2017〕98号)相关工作要求,高标准推进我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现针对当前建设中存在的基层建设专业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村庄及建筑风貌不协调等问题,在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以下简称试点村庄)中推行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设计下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以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各项任务为重点,发挥试点村庄“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政策集成的小特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的试点作用,细化落实“设计师负责制”的试点要求,坚持“定人定村、深入基层、广泛参与、长久服务”的原则,在全市试点村庄推进执行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引导和支持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领域设计人员下乡服务,在试点村庄驻场指导,陪伴式、全过程地参与村庄建设,严格贯彻既定村庄规划,准确把控村庄建设方向,努力补齐专
业技术短板,大幅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着力打造体现江南风貌和苏州水平的特色田园乡村。
二、主要内容
设计师驻村服务是由指各地为提高试点村庄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按照一定标准,通过购买专业服务、引进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聘请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对试点村庄的驻场指导和跟踪服务。
(一)驻村设计师的权责
驻村设计师负责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技术指导和服务,需对各项设计和建设行为把关并出具署名意见(该意见将作为市田园办验收考核的重要依据),其具体权责是:
1.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要求开展服务工作,了解熟悉所在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驻村体验本地生活,充分了解村庄村民需求,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设计工作,并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划可行性负责。
2.协助开展项目选址和项目建设,提供现场踏勘、深化设计、图纸审查、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跟踪服务,对建设项目的符合性和程序性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对报批文件进行初审把关,对违反相关规划、设计要求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确保项目建设科学、合理、高效、有序。
3.列席村委会涉及规划建设事务的会议并参与研究决策,对村庄发展定位、规划布局、细部设计、建设实施等提出意见建议,保障规划方案和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4.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培养镇、村规划设计人材,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建设理念和水平。
5.对不听劝阻、实施违反相关规划和建设要求的行为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
6.约定的其他事项。
(二)驻村设计师的资格
驻村设计师应了解苏州实际、擅长乡村设计、具有成功经验,并有投身乡村建设的务实精神和情怀。具体要求为:
1.具有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等有关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有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或者副高以上职称,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与工作经历,有较好的专业水平。
2.对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较为熟悉,能够准确解读相关工作要求。
3.能够保证每月累计不少于35小时的驻村服务工作时间(需做好台账记录)。
(三)驻村设计师的选聘
1.驻村设计师原则由试点村庄规划设计方案的设计团队主设计师担任,各地应把驻村服务制度作为必要条款写入规划编制合同,如已签约但并未写明该条款的,可通过补充约定进行明确,如确认合同不包含驻村服务,需对合同金额进行再次核准。
2.如需另外选择驻村设计师队伍,可从参与试点村庄建设的相关设计单位和省、市两级设计师名录中选聘,或经市田园办同意后,面向社会企业和大专院校等选聘,聘请期限原则上
不少于2年。
3.选聘情况及设计师信息应及时逐级报备至市田园办。
(四)驻村设计师的管理
1.各地应与设计师签订正式合同,并对履职条款进行细化明确。
2.对在服务期内表现优秀的驻村设计师,各市(区)田园办可以给予一定的表彰,有突出表现的应及时报送市田园办。对在服务期内表现不佳,或实际操作水平不高的驻村设计师,应及时酌情处理,并将相关情况报备至市田园办。
3.市田园办将不定期对各地驻村服务情况进行掌握,择期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和做法,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尽职尽责、成绩突出的设计师进行通报和表彰。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设计师驻村制度对补充镇村建设专业短板、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和试点村庄要高度重视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的落实,尊重合同协议的履行,尊重驻村设计师提出的意见建议,大力支持驻村设计师的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市田园办对全市驻村设计师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各市(区)田园办负责驻村设计师的业务管理,指导监督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的实施;各镇(街道)负责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动态管理;试点村庄应将驻村设计师的责、权和履职细则明确列入村委会工作章程中严格执行。
(三)完善队伍建设。各有关镇(街道)、村要借此契机,培养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安排有一定工作基础、具备较强协调和学习能力的工作人员(优先选择规划设计相关专业人员),协助驻村规划师开展联系、协调、管理等工作,并从中学习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业务培训等,努力提高自身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
(四)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各级督查和抽查制度,将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的执行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实现两项制度相互依存、相互推进。建立工作通报制度,结合简报信息报送等,定期上报驻村设计师工作情况,不定期开展交流学习,互学互比,推广成功经验。鼓励建立创新机制,如扩大设计师驻村服务范围、遴选发展驻镇设计师、引进设计公司入驻、将表现突出的人员吸纳到基层管理队伍之中等。
(五)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各类保障,提供相应的资金、制度、技术和资源支持。特别是在资金保障上,试点所在镇(街道)应将设计师驻场服务作为规划设计工作的一部分,统筹纳入规划编制和建设预算,落实经费并做好采购安排,不得因此增加村级组织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