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英语专业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英语专业课程设计
——以《外事英语》为例
《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第29期
摘要:基于外事接待工作流程顺序对《外事英语》课程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设计。课程宏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的基本思路;中观设计解决课程内容的序化问题,并确定教学模块和教学项目;微观设计确立工作情境获取、工作任务和综合项目实施、工作评估的“三阶段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微观有效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工作过程;英语专业;外事英语
根据目前高职外语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业务脱节,以及现有专业外语课程缺乏岗位适应性的弊端,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语课程开发与设计已成为广泛共识。有别于工作任务具体明晰、工作流程完整的高职工科专业,商务英语、外事英语等这类比较抽象和宽泛的语言课程,如何使课程的宏观、中观、微观设计真正切合实际的工作过程,目前尚未形成较清晰的认识。本文以《外事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英语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行动体系为基础,通过行动来学习,强调获取过程性知识,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这种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与学习者获得相应职业能力之问的桥梁。因此,其设计必然对岗位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完整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顺序为参照系,设计课程模块和内容。
以《外事英语》为例,经过调研,明确该课程应面向一线外事接待岗位。外事人才根据不同工作需要分为外交人员、外事管理人员、外事接待人才等不同层次,外事接待因其工作的基础性,社会需求量是最大的,因此,该课程培养学习者未来从事日常外事接待工作所需的“外事英语语言能力、外事文化礼仪/政策法规知识、外事操作规范与技能”。在明确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立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为:以外事接待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序化的参照系,按照外事接待工作流程的顺序设计课程。
二、课程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设计
(一)课程宏观设计
课程宏观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的基本思路。在时间安排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三学期的外事英语1和第四学期的外事英语2。外事英语1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以项目形式的模拟操练为主,穿插中外文化知识传授,学生以“接待方”角色模拟外事接待从迎接到欢送的前、中、后完整的工作过程,这是显性知识积累阶段;外事英语2在与学校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生进入职场,经过企业、行业员工在真实环境中的现场教学和培训后进行顶岗作。工作结束后,企业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反馈给专任教师,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教、学、企三方进行课程总结,这是隐性实践知识及技能获取和构建阶段。两个阶段有机衔接,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估方式,全面培养外事接待所需的业务技能、专业知识、.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和社会能力。
(二)课程中观设计
课程中观设计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序化问题,并确定教学模块和教学项目。确定外事接待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过程,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接待方”的角色加以搜集、整理和整合,导出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导出学习领域,并通过建立合适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融入适当的中外文化知识,最后转化为课程内容。具体而言,外事接待的典型工作过程是:迎接。行程安排 一餐饮宴会一参观_会议谈判一休闲活动一欢送。以此为主线,设计若干与外事接待环节相对应并前后连接的教学项目。教师分解岗位工作环节,设定“接待全程”、“正式活动”和“背景知识”三大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下安排对应的具体工作(学习)项目,见表l。
课程设计中的每个项目本身由多个任务组成,这些任务的有序链接.构成一个小的完整的工作流程,以“迎接外宾”为例,其工作流程是:信息收集一机场接机一人住酒店一礼节会见。“迎接外宾”项目应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能用英语与首次见面的外宾有效交流;能根据外宾要求安排好机场接机、熟悉酒店入住各细节、恰当安排中外方首次会面的礼节性会见/会议;举止符合礼仪、熟悉首次会面中的中外交际文化差异。
(三)微观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上述工作项目,确定“三:阶段式”的微观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工作情境获取阶段。企业、行业人士提供真实工作情境及每个工作情境的工作流程。
第二阶段:工作任务执行和综合项目实施阶段。在此阶段中,专职教师及企业人士合作确立任务和项目的性质、内容、实施形式,并指导监督任务执行和项目实施。
此阶段由教师载人情境开始,教师呈现具体案例,分析外事接待:工作流程,将每个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导人工作任务。学生领取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和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搜集文化背景知识,在仿真的情境中担当岗位角色,进入职业状态。连续的多个任务构成了完整的链条式流程,学生在完成多个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表达,积累程序性知识,拓展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最后的综合性项目奠定基础。在综合项目中,学生整合前驱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筹划项目行动计划,分工合作实施项目,提交产品。以此,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演练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第三阶段:工作评价阶段。在工作评价阶段,由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共同组成评估主体,从语言、技能、素质三个层面对“教”和“学”双向作出评价。对“教”的评价中,教师和学生评价知识(行业用语及文化背景知识)传输、技能演示的效果、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对“学”的评价中,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对学生或其所在小组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学生吸纳教师意见,总结评析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得失,进行纵横比较,完成多维度评估。同时,企(行)业人士参与项目的评价。
通过“三阶段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为何做、如何做,完成了“获取一实践一内化一反思一提升”的认知过程。每个任务和项目的完成,都贯穿了提升显性技能、习得工作经验与策略,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特点
《外事英语》课程的设计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项目和任务设计、评估方式创新等多方面体现了工学结合职业性、实践性的特色。教学内容的选取由外事一线工作人士直接参与,内容按照岗位需求进行序化,教学项目和任务设计基于“迎接一行程安排一餐饮宴会~参观—会议谈判一休闲活动一欢送”的实际工作流程,学生在学习工程中始终担任外事接待工作中涉及的职业角色。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不仅将教师和学生都纳为评估主体,企业行业人士也参与了教学评估,尤其在校外实践阶段,企业的绩效考核成为评估最主要部分。这样的评估方式有利于师生及时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和工作特点及趋势,并以最新行业标准指导教学。
《外事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为主。表明实践性很强的非基础语言课程(如外事英语、商务英语、其他行业英语等)的教学完全有可能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宽泛的语言基础课程亦可以教学方法为切人点,探索语言教学如何进行工学结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外事英语》的课程设计以实际岗位需求确立教学目标,以真实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安排包含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形成了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的课程体系,以科学的多元化评估方式以及与英语语言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从整体到微观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本课程的优化设计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更好地设计校外实践,使之更具可操作性,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50—5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H].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唐耀红,何翠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 9—20. [4]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第二篇:英语专业论文答辩详细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及成绩评定方案
一、答辩程序(全程英文作答)
1、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学生姓名和论文题目,同时宣布下一位答辩学生的姓名,让其作好答辩准备。
2、学生作自我介绍。
3、学生作毕业论文自述报告(论文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其中包括:
A.选题思路(原因)
B.论文的框架及写作思路(总体结构)
C.论证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提出问题)
D.分析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
E. 论文小结
4、答辩老师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提问,学生回答。
要求:每个学生5-6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不超过2分钟,请抓住要点,结合论文的内容作简短回答。
5、答辩点评并指出论文修改意见。
6、答辩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
进入合议,成绩评定环节,学生离场回避,答辩小组初步评定答辩结论。
7、通知学生等候最终评定成绩。
按照惯例,学生论文最终评定结果在答辩后一周左右公布。
二、补充说明:答辩中涉及的提问方向
1、论文选题理由、文章形成过程、文章结构。
2、论文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定义。
3、论文的基本观点和立论根据。
4、学生对论文的设想,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5、重点指出论文中的标题、拼写、语法、格式、摘要、正文内容及逻辑、参考文献等的具体错误,并要求学生及时修改。
三、具体日程安排
5月11日上午参加答辩的所有学生,自备论文打印稿一份,并提前15分钟(即上午7点45分)到达答辩教室外等候。
5月11日下午参加答辩的所有学生,自备论文打印稿一份,并提前15分钟(即下午1点45分)到达答辩教室外等候。
5月12日到15日,所有学生根据答辩组的修改建议认真修改论文。
5月16日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向学院提交修改过的论文电子稿和打印稿一份以便审核。
5月17日所有导师到学院领回各自所带学生的论文,17日到19日各位导师详细审核其论文是否已修改到符合学校要求。
5月20日导师向学院汇报修改后仍未合格的学生名单,学院予以复核并确认不合格学生名单,所有不合格学生必须参加二次答辩。5月21日公布参加论文第二次答辩的学生名单,学生必须立即修改并准备二辩。5月23日学院组织论文二次答辩,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月22日,审核通过的学生必须在学院规定的期限内(具体另行通知),向院系提交根据答辩组和导师建议、已经修改完毕的论文最终稿的电子稿以及打印稿2份,并根据学院安排填写相关表格。如果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以上所有相关安排,将无法按时毕业,并按学校规章处理。
四、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和论文评审意见综合评定。
1、优秀(90分以上):能完整地简要介绍文章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述深刻,论证严谨;有一定的独创性,科学性较强;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格式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
2、良好(80——89分):能完整地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回答问题正确无误,清楚明了,条理清楚;口头概括与表达能力强。
3、中等(70——79分):能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回答问题正确,回答问题时清楚,无错误。能体现一定的口头概括与表达能力。
4、及格(60——69分):能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切题,内容基本正确;回答问题时基本达意。无明显错误;态度认真。
5、不及格(60分以下)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不及格:
(1)表达不准确,错误过多;
(2)内容逻辑混乱;
(3)缺少任何一个阶段过程报告或内容,数据等基础材料不真实、不是原始材
料。
(4)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
(5)内容和格式不符合要求;
(6)剽窃、抄袭,或由他人代写。
外国语学院
2013-4-26
第三篇: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Process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67112404 设计周数:2 学分数:2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之一。通过该环节应使学生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完成工程设计中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设计主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训练。通过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获得调研工作的训练,增强工程意识;提高应用已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设计步骤、初步设计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工程设计图纸的规范与要求。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根据初步设计的要求,在对工艺了解的基础上收集和查阅资料完成以下内容:
1.绘制检测控制流程图,要符合工艺特点和操作规程的要求; 2.掌握仪表选型原则;
3.完成主要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初步设计,包括控制系统方框图、执行器和调节器的选择。
4.系统安全联锁保护对策; 5.编写初步设计说明书。
要求模拟实际工程设计,体验初步设计、答辩过程。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根据生产实习的对象确定设计题目,收集和查阅资料(2天)主要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初步设计(4天)编写技术设计书(2天)考核(2天)
四、设计说明书要求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主要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初步设计;检测控制流程图;仪表选型;系统安全联锁保护等主要内容。分析清晰,方案可行,图纸规范。说明书字数不做硬性规定,由内容决定。
五、考核内容与方式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包括以下几点:1)工作态度(占10%);2)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占20%);3)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占20%);4)技术设计书编写水平(占30%);答辩(占20%)
考核方式:设计期间教师现场检查;评阅设计报告;答辩。
六、参考资料
1.《DL/T 589-1996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2.《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3.《DLGJ116-93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4.《JJG001-91 常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5.《热工控制设计简明手册》 王志祥,中国电力出版社 6.《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周庆海,翁维勤合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2第1版
7.《GB 2625-81 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第四篇:有关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实施
私密日志
有关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实施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代表着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文章以高职高专“财务会计”课程为例,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出发,重新构建了课程内容体系,阐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并提出了财务会计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工作过程; 学习情景; 职业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如何创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内涵,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作为理论性、实务性和操作性强的专业主干课,其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本文结合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财务会计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的探讨。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从世界职业教育模式发展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正在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工作过程是对人的“职业行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程序。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将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设计思路有以下四点。
1.社会需求调查与职业岗位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是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通过对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并与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专家讨论,共同确立专业岗位和岗位群。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专业岗位群得到论证后,提取专业岗位群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多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归类,得出专业的行动领域,按照工作任务的关系,总结出专业的典型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指工作任务的职业情境,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活和社会行动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
3.学习领域设计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学习领域,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和描述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给出学习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基准学时要求,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得到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4.学习情境设计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穿插在一起,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出发点。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实施体现,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根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市场、行业需求调研。
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组与来自企业一线会计专业专家委员会讨论,以会计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开展职业岗位分析。针对本课程,确立了出纳岗位、往来岗位、财产物资岗位、资金岗位、工资岗位、纳税岗位、财务成果岗位、会计主管八大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在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企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每个主要岗位涉及工作任务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本课程各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根据岗位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八大学习情境,完成会计专业以工作岗位为逻辑起点的课程开发建设,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的整体组织上,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由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实习开始,以任务或工作岗位为导向,围绕每一个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开展模块教学、理论教学和分岗位的单项模拟操作交叉进行,完成了八个情境教学模块后,再进行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在系统的教学训练中,完成由专业的认知到职业角色的转变。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根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会计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进行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与整合,建立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八个情境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就是会计岗位技能训练的基本单位,学习完一个岗位理论模块后就进行单项的实际操作,边学习边操作,教、学、做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二)“四段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和工学结合思想进行设计,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四段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把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并加以实施:(1)认知实习(2)单项实训(3)综合实训(4)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贯穿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体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思想落实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中。遵循“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学中除了基本教学方法外,还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以下先进的职教方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讨论式教学法、技能竞赛等。通过设计开发合适的教学项目和多种辅助手段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
(一)强化师资队伍“四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这一影
响更为突出。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进行师资队伍“四能力”积蓄,突出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专业课程开发能力、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下的授课能力以及科技服务社会能力,实现师资建设由双师“素质”向能力的转化。为此,必须有制度保障 并鼓励教师与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有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同时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实际岗位的会计师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结构优化教师队伍,以适应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二)开发财务会计工学结合岗位教材打破传统按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按照企业会计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教材,结合会计工作岗位要求把知识学习、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典型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要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校企共建会计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室,以营造会计岗位工作环境为主旨,建成具有模拟仿真会计岗位工作场景的实训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课程教学组织的主战场。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长期合作、利益相关的工学合作企业,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提高会计专业校外实习质量。
(四)构建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决定了其教学评价具有多样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体系由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三部分组成。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考核,课程教学全面融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内涵。课程的考核应是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机结合,考核应在理论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加大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的比重。转变单一评价模式,淡化期末考试,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具体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集中测试、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等。由传统的“重理论变为重实践”、“重结果变为重过程”,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封皮)
题目: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S7-300PLC与200PLC主-从站的单回 流量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姓名:班级:自09A-2学号: 同组人:时间:2012年11月 地点: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室 指导老师:
目录
1.概述····························································1
2.S7-300PLC与200PLC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2
2.1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原理····················2
2.2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硬件电气接线图设计··············3
3.S7-300PLC与200PLC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闭环系统控制设计·4
3.1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闭环控制原理····················4
3.2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PLC硬件组态论述················4
3.3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程序流程图论述··············5
3.4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程序功能实现················6
4.S7-300PLC与200PLC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上位监控系统设计·8
4.1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建立通讯························8
4.2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变量数据词典建立················8
4.3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工艺图形主画面组态··············9
4.4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历史趋势组态···················10
4.5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实时趋势组态···················10
4.6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数据报表组态···················11
5.S7-300PLC与200PLC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控系统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12
5.1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系统调试中解决的问题···········12
5.2主-从站单回路流量过程控制系统结果分析与总结·················12
结束语····························································12
附录:带功能注释的源程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