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1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一定的文体知识,整体观照,局部对比分析。理解、筛选、整合、推断与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一课一得,接受新理念并学会反思。

3、过程与方法:观念就是方法,少讲应试技巧;按“理论升华——应试方法 —— 实战训练”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的实质,对考纲要求的解读。难点:把握答题的方法,更新做题的理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文字材料 思路设计:

针对高三学生的学习实际,为高考论述类文章的复习打下基础,明确高考复习的性质。一切围绕简洁、实用、易操作来设计。引导学生从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入手,学会做论述类文章的阅读题。我们考虑高考复习容量大,时间紧,因而用多媒体可以避免板书过多影响教学进度。发挥高考真题的“例子”的作用,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试题总结做题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阅读理解”的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说起,然后界定“论述类文本”的范围。运用多媒体给出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多媒体展示如下)考点考纲解读:

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次B)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次B)

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次C)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次C)

二.精到的分析:讲解一些文体知识,从题目设置方面介绍介绍论述类文章的阅读题考查目标及考查方式(见板书)。理念:

论述类社会科学文章的阅读设置为:

客观性选择题,又“答案在原文中”,读懂文本,淡化专业知识。从纯语言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同时须把握起码的常识。明确:

考语文,考运用语言,考阅读能力,考查目标明确。少些纯做题方法技巧的分析,回归本质,轻松应考。用高考真题来训练。

三.师生互动:以板书的形式,给学生简介应试策略。

应试策略:基于“答案在原文中”的命题人思路,引导学生采取以下策略:

1、通读全文,理清思路,勾画有效信息点。

2、针对试题,按照题干指令,锁定有效信息范围。

3、筛选整合,走出设置误区。对照判定。(多媒体展示试题设置误区)

①部分与整体;②已然与未然;③或然与必然;④先期与后期;⑤原因与结果;⑥言此与言彼;⑦言多与言少;⑧客观与夸大;⑨有据与凭空。

四、实战演练 利用文字材料,用2012年全国卷第二套为例,快速印证“答案在原文中”的命题与答题原则。用2011年全国卷第二套为例,学生快速训练,教师及时订正。由于时间关系,在学生做完试题后,教师可以给出参考答案,并做出简要分析。五.理论提升,感悟反思。

教师作小结,让学生消化吸收,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解题技巧,同时在课后要多实践,用高考真题来训练,效果会显著的。(见板书)。反思:

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在反思中认识自己, 用反思改进学习态度和方法。六.布置作业:

1、作笔记整理论述类试题设置误区。

2、用2010年全国卷二套进行训练,以巩固所学。(分发所印高考试题作为作业)

第二篇: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汇编

一、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1.(2018•卷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连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讲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2.(2018•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身体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的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3.(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成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C.要让一个城市体县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4.(2018•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人的知觉活动、概念活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入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入哈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5.(2018·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遠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有删改)

(1)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2)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

(3)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答案解析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1)D(2)A(3)B 【考点】社会科学类 【解析】【分析】“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原文第二段“新子学……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三段“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故选D。“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故选A。

A.“互相隔膜”说法错误,两者之间,前者是后者基础。

C.“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的生成”说法错误,原文是“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逐渐过渡”说法错误,是“互相渗入”。原文信息是“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故选B。故答案为:(1)D(2)A(3)B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难度不大,且错误明显。甚至不用仔细对照,D选项比较绝对化。

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的能力。第一遍读的时候就应该在旁边注上每段主要讲的什么,段与段之间关系,论证方法等。这样这道题做起来比较容易。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一一对应来对比、判断即可。2.【答案】(1)A(2)D(3)B 【考点】社会科学类 【解析】【分析】B项,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说“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故选项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于文无据,第二段只是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D项,原文第四段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故选项内容不符合题意。

A项,符合题意。

文章主体二三四段重点论述的是“被遗忘权”的意义,D项表述有误。其他三项表述无误。

文章第三段说“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选项中,遗忘是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与原文意不符,故选B。ACD项,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表述正确。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纵观全文,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前提下,分析选项与文本,相对难度较大。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原文论证和文章思路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章有全局把握,经过仔细分析推理和比对才能找准正确选项。

本题重在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必须以文本观点为依据,所以逻辑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是考察重点。3.【答案】(1)B(2)C(3)A 【考点】社会科学类 【解析】【分析】A项,原文第2段“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阙的公典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断章取义,应为“片面强调,会失去基础”;

C项,抽象意义共同性错,文中没有这个概念;

D项,第1段末句三者尤其需要关注,最后一段以此为基础意义重大。故选B。文章第三段,制度弹性没有反面论述,故C项表述不正确。

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之间,没有必然因果。故选A。故答案为:(1)B;(2)C;(3)A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对照筛选做题。

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的总称。

此题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判断的能力。这种综合判断是在掌握文意的基础上,判断文章某一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是否符合文意。4.【答案】(1)C(2)B(3)D 【考点】社会科学类 【解析】【分析】“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原文第三段是“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错,原文第四段“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

C“完全”绝对化。原文第五段“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

D“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错。于文无据,与之相关信息在最后两段。D选项:“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这是利用科学技术,不是两者之间的矛盾。ABC是矛盾体现。

故答案为:(1)C;(2)B;(3)D。

【点评】这是一道筛选信息的题。C选项比较绝对,一般错,从原文也能找到依据。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一般绝对化的是错的。此题灵活,属于现学现用,即使不理解,有三项是一类,不一样的就是答案。5.【答案】(1)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2)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3)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考点】社会科学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认真组织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要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故答案为: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

【点评】找到该词语,认真阅读它的上下文,特别是上文,确定范围,组织答案。

第三段主要解释的就是该概念,筛选出有效信息即可。

带着问题读文,重点放在第三段,筛选有效信息,正面组织语言,出答案。

第三篇: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

一般论述类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考纲对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掌握解答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论述类阅读的解题方法及技巧。教学方法:题组训练—方法总结—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特点说起

二、考点解说: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对科技说明文的考察,改为对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查,考查角度上,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考查的重点,注重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辨认、筛选整合、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题组训练,方法探究

例题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2010全国课标卷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试题答案】 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语词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衡量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所谈的“书”究竟指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的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述“书”,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是B。B项原文是说由于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才使得“书”“金”“石”“画”并称,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原文并没有说“金”“石”“画”在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B项与原文意思不符,属“无中生有”。从文化常识看,虽然在历史上“金”“石”“画”的影响也较深远,但是跟书法相比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例题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2011全国课标卷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 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 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 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 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 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2、下列 理解 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文言文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试题答案】 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级。

【试题解析】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表意不符,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例题训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2008全国课标卷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显示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五香反映带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显示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边县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氛围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不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湖带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怒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试题答案】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A。A项的表述,“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是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正确归纳;但是“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则脱离了原文的话题背景,偷换了概念。

四、方法总结

选择题答题技巧:

①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②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③排除确认: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注意:干扰项的设置方式主要有: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答非所问等。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2008全国课标卷

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是B。本题意在考查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从原文来看,“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从艺术“变形”的实质、艺术“变形”在美学范畴的意义、艺术“变形”的广义狭义划分以及艺术“变形”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变异,虽然与文章中的艺术“变形”相区别,但是原文在谈到他们时也说“这些„变形‟”,可见,这种变异也被一些人称为“变形”。因此,B项的表述“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是不正确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是C。C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照原文,可知这一项的表述实际上将原文中的“常”换成了“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条件关系迥异,也就“变形”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绝对化了。因此,C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

第四篇: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删繁就简三秋叶,求同存异二月花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华南师大附属中学 李芸

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文阅读部分的一般论述类文本(必考)的阅读方法,重点是快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书切戒太慌张,涵咏工夫兴味长。——南宋·陆九渊)做题切戒太慌张,涵咏工夫兴味长。把握文意方动笔,磨刀不误砍柴忙。

二、具体过程

(一)明确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三步骤,指出本节重点是第一步(从标题入手梳理思路),及该步骤的具体用时。

(二)针对“标题入手,梳理思路”进行具体指导 1.按图索骥

明确论述类文章文体特征,包括“针对何问题”“论述何观点”“怎样论述”。2.删繁就简、求同存异

(1)以2007年语文高考广东卷《创新与想象》一文为例,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画出大概的思路层次图。

(2)请学生到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答案,进行集体讨论,重点是总结规律:如何“快”。注意引导他们如何删繁就简、求同存异。

(3)当场梳理、总结学生的思考,形成数条规律。不求全尽,但求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致如下:

关注文体,抓“总分”(“分总”)构思。关注位置,抓总起句、总结句等的位置。

关注标志词,筛选重要语句中的关键词,比如关联词、反复出现的同(或近)义词等。注意有详有略,比如“总说为主,阐述(例)次之”等。3.咬文嚼字,消除难点

(1)再以2008年语文高考广东卷 《诗与直觉》一文为例,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思路分析,把握文意。

(2)在学生普遍反映困难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指导学生:①平时要多关注相对较难的层进式结构的论述类文本。②巩固“从标题入手”的观念,本文关键词依旧是“诗(诗境)”“直觉”。③学会使用“概念替换”,例如将文中看似眼花缭乱实则皆为“直觉”的诸多表述,替换成“直觉”,降低阅读难度。④若有时间,可考虑介绍“句式变换”(如何掌握表述不同实则大意相同的句子)。

(三)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一个“三无”人员的教学反思

华南师大附中 李芸

对于一般论述类阅读,我可谓是个“三无”人员:了无经验,毫无兴趣,暂无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到市中心组的这一节教研复习课任务,我实在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实事求是地说,不要讲学生倍感枯燥,就是我自己也对此题型兴趣索然,加之又是第一次完整地接触新课程新高考,本身还没很好地对近年来的所有高考题型进行梳理,自己感觉压力巨大,头绪多,无从下手。好在中心组的李月容老师、尹燕宏老师,我们学校的科组长邹寿元老师一再地鼓励我,并且在讲课思路方面给以我非常多的启发。10月份的这一堂公开课,我总算是勉强完成了任务。在此,务必向他们,向诸位热心的前辈们表示衷心感谢。

这一次课,我有几点收获和思考,特记录在此,不讳浅薄,以求众人斧正。

一、整体把握,是阅读的重器。

几年来的教学,前辈们的提点,让我对这样一个观点的感触越来越深刻: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感教学,整体教学。寻章摘句,拘泥于细枝末节的解释分析,往往叫学生抓不住整体,抓不住中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此教学,很可能使学生与生活中的阅读实际相背离,形成一种非良性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但对高考的阅读备考无利,而且对孩子本身的未来发展也多有阻碍。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强调整体把握文章,只是在考试中在阅读题中如何去实施,如何去强调,却还没有很好的想法。这一次课,正好强迫我提前去思考,相对系统地思考,相对完整地思考。

尽管是摸索,尽管还是遗憾多多,但对于我那两个先于年级其他班接触一般论述类阅读的班级来说,却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启发,颇有一点小效果。记得第一次月考时,两个班的一般论述类阅读得分都比年级平均分略低;到讲完课后的第二次月考时,居然暂时位列于省招的创新班后,比平均分高出一分多。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一次读起文章,感觉快很多,顺很多。这对我来说,不啻是一次非常大的鼓舞。

二、快速阅读,是阅读的利器。

当时备课,尽管很快确定了重点,只讲“整体把握”,但如何去讲,还是头绪太多。无法做到一课一得,是我心头最为惴惴惶恐的事情。这种“便秘”感,直到中心组李老师、尹老师第一次来听准备课前的半小时,我才忽然灵光一闪,骤然消除,有了一点主意:“快”。抓快速阅读,抓限时阅读,对学生来说有一点点新鲜感,同时也更符合高考应考的实际。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求他们去寻找快速确定文章思路的规律,他们也更有动力。

由于想法是最后时刻才“便秘”出来,所以非常粗糙,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依旧出现了不少拖沓、重复的环节,对学生的一些疑问还是不能做到应对自如。这一点,应该要通过阅读一些如何快速阅读的资料来获取更多灵感,对“快”字做法做更准确、更系统的思考和梳理。

三、虚心凝听,是阅读的态度。

本次教研课,前辈们的意见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发,常常让我有拨云见日、恍然大悟之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让我更为明白,即使是高考备考的过程中,也务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用心凝听的态度,究竟有没有道理,听了再说。若是正确,自然收获甚大;纵然不妥,也须用心凝听方知其不妥处,以便日后避免。

第五篇:高考论述类文本、小说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合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是科学的主体定位,明确评价主体自身所应有的时空象限。作为评价主体的人既是时代的,又是民族的,是时代主体和民族主体的统一。主体的时代性决定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立场,主体的民族性决定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立场。这二者既不可或缺,又不可分割。坚持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立场的统一,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任何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都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民族性,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结合的统一体。

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评价主体具有多维的思维理性。评价主体的多维理性,包括理论的、价值的、伦理的、工具的等诸多方面,是多样性的统一。评价主体只有具备多样性统一的思维理性,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科学合理的评价。对评价主体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关于自然的,又有关于社会人文的、科学技术的等等。从时限性上看,中国文化有古代的传统,也有近代和现代的传统。从学术派别上看,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儒、墨、道、法、阴阳、名、兵、农等诸子百家,在发展中又有彼此的会通、融合和衍化,形成了新道家、新法家、新儒学及佛、道宗教文化,等等。从文化层面上看,又有哲学的、道德价值与人生追求的、科学技术的、文学艺术的等不同层面。所以,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局限于某一种视域或方面,结果都会失之偏颇。这就是说,对待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化和片面化。

由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所决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价和意义发现也是一个无穷的过程。一般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具有积极和消极、正面和负面两种性质的价值和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对这些价值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就宏观方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的积极正面价值和作用,至少具有下列几方面:(1)具有历史文化动力的作用。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的“自强不息”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对于我们现代的中华民族来说,无疑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促使我们去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具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它具有吸纳、融摄和嫁接包括西方近现代文化在内的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异质文化的性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原料和营养。(3)具有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的作用。文化交流的性质和形式多种多样,就中西方文化来说,历史上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进,尽管一度存在西重东轻的情况,但交流毕竟是双向的。我们在吸取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也向西方宣介了中国文化,其中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和价值并不是以纯粹的面貌存在的,而是与消极乃至落后的内容交织着,因此,进行发现、发掘、研究和转化的工作,就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

(选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的理解符合文意的项是()A.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评价主体的人是民族的时代的统一主体。

B.评价主体应具备多样性统一的思维理性,这样就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科学合理的评价。C.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从多视域、多方面着眼,否则就会失之偏颇。

D.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评价和意义发现的无穷性是由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所决定的。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与消极成分常常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B.先秦时期就产生的诸子百家经过彼此的会通、融合和衍化,形成了新的道家、法家、儒学、佛教文化等。C.在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性质和形式多种多样,不过一度存在着西重东轻的情况。D.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在发展过程中吸纳、融摄和嫁接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异质文化的性质。3.为本文拟一个标题,最贴切的一项是()A.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评价

B.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评价的前提和原则 C.双向辩证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D.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1.C(A曲解原文,“是民族的时代的统一主体”表述不当,原文为“是时代主体和民族主体的统一”。B“这样就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科学合理的评价”的说法以偏概全,原文中此条仅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D歪曲原文,“价值评价和意义发现的无穷性”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价和意义发现也是一个无穷的过程”。)

2.B(偷换概念,鱼目混珠。原文中并无“新的”“佛教”一说。)

3.D(A项概括得范围过宽 B项概括范围过窄 C“双向辩证”的说法无中生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礼”,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

贺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为“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

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听着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传说南宋人张世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经典收藏,如保留到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

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贺卡一类原是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故不能亲送者遂派仆人呈送,逐渐形成风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人可以多送,如亲自前往,所送数量极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礼;派人呈送好处多多,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高。

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拜见时仆人所持长方形匣盒,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用拜匣,收藏专家马未都藏有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红木制作的“福臻堂赵”的拜匣,制作精良,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贺卡的商业性邮递也从宋代开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载,每逢冬至、元旦年节,“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这应该是邮政作为贺卡的信使最早的记载了。

传统纸质卡片,其材料多为高档木浆纸,而生产这种纸消耗的是木材资源。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传统的贺年卡在与现代的网络技术融合后,又在虚拟的社会里,创造了自己新的辉煌——电子贺卡(E-card)。电子贺卡以其快速便捷、节约环保的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时尚。

贺卡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今天一看亦言简意赅。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4.下列关于传统贺卡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形式庄重,便于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所以汉朝以来,传统贺卡一直在民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B.贺卡先后有过“名帖”“谒”“名刺”“门状”“飞帖”“红单”等名字,至今日本仍把贺卡叫做“名刺”。C.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首倡,在质地精美的贺卡上书写姓名、祝语的形式在民间迅速普及。

D.电子贺卡具有快速便捷、节约环保、样式时尚的特点,现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贺卡。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贺卡出现初期,由于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所以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B.随着时代的推移,贺卡的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C.张世南的《游宦纪闻》记载了中国最早的邮政贺卡的使用情况。

D.为了追求效率和减少繁文缛节,进入商业社会后,贺卡逐渐变得程式化,少了一份酸腐。6.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贺卡由最初的本人亲送,发展到后来的派人呈送,虽郑重气氛稍减,但效率大为提高。

B.贺卡内容讲究的喜庆、吉祥,贺卡形式追求的精致华美,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冀与憧憬。C.传统的纸质贺卡,因为消耗木材资源及传递效率的低下,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将被时代淘汰。D.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电子贺卡的使用将超过传统贺卡成为时尚。答案:

4.A(B项移花接木,日本所称“名刺”是指名片;C项张冠李戴,李世民没有首倡在贺卡上书写姓名的做法;D项答非所问,电子贺卡不是传统贺卡,而且它只在虚拟社会中使用,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贺卡。)5.B(A项时空错乱,所述内容为唐宋之后,并非贺卡出现初期;C项偷换概念,《游宦纪闻》中的有关记载是已见最早的,而非对最早使用的记载;D项强加因果,减少酸腐并非追求效率和减少繁文缛节所致。)6.C(虽然传统贺卡有诸多缺点,但是它也有独特的价值而将继续存在,文中并无信息表明它将被时代淘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0题。(22分)

父母的心思

张俊杰

最近公司业务繁忙,我经常被派到外地,很少能够在家休息。这天刚到家,妻子就对我说:“咱爸也不知道咋回事,最近越来越糊涂了!”我追问情况,说咋了?妻子说:“昨天他来了,送来半袋子新打下的玉米糁。我去厨房给他做饭,他在沙发上摆弄琪琪新买的遥控小汽车。结果他走后,琪琪的遥控小汽车就不见了,哪儿也找不到。”我听完一惊,感觉不可思议。

父亲一生坎坷,吃了不少苦,直到退休也没能转正,仍是我们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工资十分低廉。但他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锄头,硬是和母亲将我们姐弟五个养大成人。如今我们都成家了,父亲也老了,年近七十,腰弯背驼。但他仍坚持亲自种田,不想成为我们的拖累。在岁月的风雨剥蚀下,父亲像一棵衰老的树,只是每到春天还努力抽出几粒新芽,开出几朵瘦弱的小花。今年春节时我回老家,在饭桌上和二弟商议不让父亲种田了,让他把田交给二弟一块种,不想却遭到了拒绝。父亲说他还能扒拉动,谁都不拖累,晚两年等扒拉不动了再说。没想到刚过半年,父亲竟然老得这么快。

见我无语,妻子又说:“今年春天你在江苏那一阵子,咱爸也来过一次,送来了半袋子面粉。他走后,琪琪那件印着喜羊羊的夹克就不见了。第二天琪琪哭着闹着要穿,我把家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我一生气还打了琪琪一巴掌。结果晚上他打来电话说,琪琪的一件衣服过年时落在家里了,问我星期天有没有时间回去拿,没有时间他就送过来。我问是印着喜羊羊那件吗,他说是。”

“我当时就怀疑他是装东西时夹带进去的,那件夹克过年回家时琪琪根本没穿回去。”妻子顿了顿又说,“他那么大年龄了,我怎么好意思让他送,星期天我只好带着琪琪回了一趟老家,为此还耽误了琪琪上书法班。”看妻子有点生气,我笑着缓和气氛,说:“是吗?”

刚吃过晚饭,电话就响了,一看来电显示,正是父亲。父亲一听是我很激动,问我近一段的工作状况,问我啥时候回来的。最后父亲不好意思地说,昨天他回去时不小心将琪琪的遥控小汽车错装到兜里带回去了,我要有时间要我带着琪琪回去拿。电话里他话语连贯,思维清晰,全然听不出糊涂的迹象。

明天就是周末,我也半年没回老家了,我决定带着妻子和儿子回老家看看。

一进家门,父亲很高兴,一边用手抚摸琪琪的头一边朝屋里喊:“他娘,孙子回来了!”很快母亲腋下夹着一根拐杖出来了。我惊问原因,母亲满不在乎地说:“还不是老毛病,脚腿疼。”说完就亲热地拉住琪琪,左看右看,问他考了多少分,问他想奶奶了没。而琪琪却一边敷衍,一边左右乱瞅见缝插针地询问他的遥控小汽车。我问母亲的情况。父亲说:“医生说是过度劳损落下的病根,老了都是这样,也没什么好办法。”

刚吃过饭,公司就打来电话,说是晚上要招待一个外地的客户,问我在哪。父母一听公司有事,急忙为我们准备东西,又是让二弟去地里刨鲜花生、红薯,又是打枣树上的红枣,很快我们的包就比来时大了许多。

告别父母,二弟推着车送我们。我细问二弟爹娘的身体,二弟说:“咱爹倒没啥,就是咱娘最近老是做梦,一做梦就梦见琪琪,想得慌,半夜半夜地睡不着。”

我听后心头一酸,泪水在眼眶里乱撞。扭头看妻子,她和我对了一下眼光,脸很快红了。

(选自2010.1.10《羊城晚报》)

16.文章第一段写了我的近况和妻子的疑问,请简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分)

18.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4分)

19.本文以“父母的心思”为题,有什么内涵和表达效果?最近热播的电视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其情节与本文酷似,这些能引发你对现实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本文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20.下列对于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的语言通俗流畅,朴实含蓄,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与本文所表达的主题风格和谐。B.文意第二段末尾“没想到刚过半年,父亲竟然老得这么快”,指父亲由于年老已经扒拉不动农活了。C.拄捌的母亲“满不在乎”地说自己的脚腿是老毛病,是不愿儿子挂念自己,不愿影响儿子的工作和生活。D.文章结尾处“我”和妻子都流泪并脸红了,表现出“我们”对于亲情的感动。

E.文章结尾安排二弟推车送“我们”并回答我的问话的情节,是为了解开全文的谜底,使情节达到高潮。答案:

16.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介绍“我”由于工作忙很少回家的情况,为下文的故事展开(误会的产生)作铺垫。另外,妻子的描述和“我感觉不可思议”也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向下阅读。17.妻子向我诉说对父亲的疑惑,我回忆父亲的操劳及他上一次带走孩子衣服的情形,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探望父母,二弟的解释让我们顿时明白了“父母的心思”而倍感惭愧。18.父亲勤劳质朴,一生辛劳(作民办教师),晚年仍不肯休息,仍然下田劳作自食其力;父亲疼爱儿孙,又心思缜密,时刻为儿孙着想,不愿影响儿子工作,不愿儿子挂念他们;父母想念孙子,又不愿直接提出来,所以采用了“撒谎”这样的下策,但亲情感人至深。19.本文以“父母的心思”为题,含蓄地表达了年迈的父母希望孩子们常回家看看,表达了父母对儿孙的思念,充满真挚的亲情。同时“父母的心思”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由它构织起全文的情节,并最终表达亲情的可贵的主题。本文的构思方法与央视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善意的谎言引发读者、观众的深入思考,让人们重视年迈的父母的亲情需要,让人们懂得应该经常带孩子回家探望、陪伴父母的做人的道理。与文中类似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就如我们学生一样,天天埋头学习,常常忽略了父母的牵挂和家庭的温暖,以后我们应该更加珍视亲情和关注父母的情感需要。

20.BD(B项“没想到刚过半年,父亲竟然老得这么快”的话,是指“我”认为父亲由于年老头脑和记忆力都已经不好了。D项文末“我”流泪、妻子脸红表现了内心的惭愧和对亲情感动。)

下载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结构思路类

    2014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一、考点解读 分析综合C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学案(本站推荐)

    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学案 【教学目标】 一、熟知考点,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各个考点的解答方法。 二、明确论述类文本的解答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解题能力。*【导......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

    2012高考复习论述类文章阅读教学案

    高考复习论述类文章阅读教学案(两课时) 窦金波 徐君友 2012年4月5日 一、考点讲析: “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科学的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

    2018年高考语文样卷·论述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

    论述类作文

    支撑议论性应试作文获取高分的三要素分别是:结构、用例、文化(含思想)。结构提供穿透力;用例提供表现力;文化提供保障力。 大的外在结构是千字作文最大的逻辑外现,结构中坚实的布......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05.2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

    论述类文本训练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周国平九十年代以来,国学好像又咸了显学。而在国学热中,有一个概念赫然高悬,这便是“天人合一”。在一些人嘴里,它简直是新福音,用它可以解决当今人类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