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诚信类论述
对“诚信社会,从我做起”认知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雄鸡下成长的世代华夏儿女,都具备了中华本色。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印证着:为了五星红旗更加鲜艳,我们言而有信;为了祖国更辉煌的明天,我们前赴后继。
一笔财富,一份情感,一腔热血在这里启航……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的人生活在世上,如同一颗漂浮在空中的尘埃。只有以诚来做人处世,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才有光明的前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告诉了我们要洁身自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启迪我们要勇于追求;“言必信,行必果”的曾子教育我们要老实守信。
老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一个人只有真心诚意地待人处事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闻名古今的孔子在此为我们做了表率。虽然他学识渊博,才高八斗,但他还是实事求是,从不虚伪。“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孔子和平凡人一样,当疑难问题困扰时,他虚心求教,老实善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并不因为身份地位与别人存在着差异而放弃心中所解不开的结。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然而时间不会因为某些东西而停止流逝,生活不会因为某个决定而改变。人生的旅程是丰富多彩的,亲情的融洽,友情的纯真,真情的流露,在洋溢着爱的社会里,诚信的彩绸始终牵系着我们。诚信既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又是公民立足的根本,更是我们民族生存的灵魂。
一声叹息,一句碎语,一丝忧愁埋没其中……
繁华的都市,诚信的彩笛吹出和谐的节奏。但有些人对于此却不屑一顾,从他们的视觉角度看,诚信是无声无息的影子,是水中花,镜中月。“天空中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却已飞过。”这正如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只要我们天天以最真实的自己,最真心的笑脸,最真切的态度,最真诚的祝福去面对一切,那么诚信必将融入我们的灵魂深处,成为社会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诚信让我们人与人之间融洽得更加亲密,是诚信让社会逐渐走上致富,是诚信让祖国的明天光芒万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诚信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体现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用时间去鉴定,需要用行动去证实,需要用事实去认可。诚信,是黑暗里的一点光韵,是悲痛中的一个安慰,是挣扎中的一个奇迹。韦伯特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聪明、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是诚信给予了我们这些,我们的成功,源于诚信。因为有诚信,我们的手紧紧相牵;因为有诚信,我们热烈地拥抱在蓝天下;因为有诚信,我们的心一起飞扬、是相识、相知、相依筑就了我们美好的生活。生活原本好似孤单的五线谱,需要我们专心去谱写属于它的节奏,让跳动的音符,奏出它的喜怒哀乐……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追求,也是奉献者处事的原则,更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所坚定不移的信念。人生永远的彩虹—诚信,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诚信这一种!诚信是个人成功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
对“诚信社会,从我做起”认知2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讲诚实、讲信用。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言必行、行必果。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在当今社会已被人们广泛地实践到修身立业之中。“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这些成语也都是人们讲求诚信的高度概括和真实体现。诚信是公民一张闪光的名片和通行证,蕴含着一个人的品质与素养。然而,毋庸置疑,某些人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在商业竞争中,采取制假造假、售假贩假、商业欺诈等行为,给社会“诚信”内涵与实质蒙上了耻辱的阴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我们的确不能排除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物质利益的刻意追求,毕竟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我们生活的一切费用都需要人民币来支撑,谁也无法拒绝和阻挡它的魔力。但是,生财要有道,物质利益和诚实守信不是一对天敌。如果说物质利益能带来生活的富有、舒适和欢畅,那么诚实守信更能够使人心灵得以净化升华。惟有后者,才能全面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由此可见,诚信不仅是一个人树立良好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为人处也最重要的品德,更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近代英国的哲学家休漠把“承诺的兑现”(信用),作为一个地区乃至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可见,诚信对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社会秩序以及和谐关系形成的重要性。
中国正进入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倡导民众“诚信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呼唤全社会的人身体力行。努力培育诚实为本的理念,讲实话、办实事,做明理诚信的时代先锋;努力培育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追求文化素质的高层次、业务技能的高水平、职业道德的高标准、思想觉悟的高境界、工作的高效率和服务的高质量;努力培育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爱岗创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以时代先锋的冲劲、钻劲、韧劲,立足本职工作作贡献,树立时代楷模的良好形象,展示时代先锋的诚信风采。
未来的社会是诚信的社会,而诚信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每一个公民发挥积极的作用。要时刻牢记:诚信既是人生路上的一面镜子,也是自己最好的“形象设计师”。为此,让我们共同携手,积极参与诚信体系建设,努力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为实现中国更加灿烂的明天,履行我们的承诺,发挥我们的作用,为繁荣和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积极的贡献!
对“诚信社会,从我做起”认知3
诚信,似一湾清泉,如缕缕阳光,用纯净洗去不洁的铅华,让心灵焕发勃然生机,让我们感受道德与良知,感化懵懂与扭曲,让我们的民族之魂昂然屹立.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20岁时第一次出国演出,一时轰动了英国,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白金汉宫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女王特别欣赏他的《伊塔尔慈》曲,赞叹他道:单凭这支曲子,就足以证明你是个天才.门德尔松听后,脸顿时红的像紫葡萄一样,局促不安地解释道,这支曲子是他妹妹作的.本来,门德尔松完全可以将事实隐瞒,保全面子,可是在荣誉与诚信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至今,不光他那美妙的乐曲仍流行于世,他的诚信也深深打动了我们.然而,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在商品经济的极度冲击下,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狂风暴雨中,诚信之舟摇摇欲坠,诚信之于我们,犹唇之于齿,唇亡齿寒,失去诚信后果不堪设想!扬起诚信的风帆,乃当务之急.身处校园这块净土,我们尤其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重振诚信的旗帜,从我们和老师开始.师生之间,犹如鱼水,理应坦诚相待,摒弃所有虚伪的笑容,可恶的谎言,而代之以真诚的问候,信任的眼神,还原那种干净宽松的氛围,摘下面具,脱去伪装,诚信,让我们受益匪浅!
扬起诚信的风帆,从我们和同学开始,真诚待人,表里如一,言而有信,让流言蜚语从此烟消云散,让钩心斗角从此无迹可寻,教室里,我们为梦想而共同奋斗,亲密合作;寝室里,我们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团结互助,无需处处提防,更不必寝食难安.诚信让我们心境开朗!
拾起诚信的行囊,从我们自身做起.树立远大的志向,用青春和热血浇灌梦想,为之不懈奋斗,做一个对自己言而有信的人.诚信为人,诚信处事,会让你获得更多的信任,更多的帮助,让许多难题迎刃而解.诚信,让我们懂得自尊和拥有更多朋友!
诚信为人,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诚信处事,你的旅途将一片阳光灿烂!
对“诚信社会,从我做起”认知4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作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不仅是人之为人的重要道德基础,也是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道德责任,是为人处事之本。然而,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多样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学生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品德,方能在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诚信的基本内涵
诚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其含义是忠实不欺,诚实无妄。它要求人们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诚信是维持正常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法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将“诚信友爱”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在当代中国,诚信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石,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群体和时代先锋,其诚信素质是影响中华民族发展前途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二、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诚信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应该是诚信社会。诚信是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关系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基础,是保持社会和谐的灵魂。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它是构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基本素质;对于社会来说,它是保证其良性运行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诚信品质组成了社会信用制度的道德保障。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那么将会产生强烈的连锁效应,会使不诚信的行为愈演愈烈,这必将对社会道德法律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进而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发展。由于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并将对未来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他们长期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其诚信素质对社会其他群体的示范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大学生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诚信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大学生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基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致富的热情,但同时利益的多元化趋势也日趋明显,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简化为尽可能多地获取经济利益,诚信这一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其结果是人际互信关系淡化,诚信危机爆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需要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具备诚实守信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其诚信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状况。因此,大学生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诚信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能使人立业、立德。诚信意味着要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做到一诺千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守信之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社会主义诚信社会和诚信经济的建设,必将对公民个体的诚信提出新的要求。诚信将成为衡量公民的社会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公民个体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大学生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诚信意识,培养自身的诚信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把握好发挥聪明才智、健康成才的机会。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
高校是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以育人为本,培育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
(一)营造诚信氛围
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让大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质,往往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要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求真至善的校园环境中。如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利用校内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工具,让学生在诚实守信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提高诚信认知,养成良好的诚信品德。
(二)创新诚信模式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需要,为了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必须创新诚信教育模式。一是更新诚信育人内容,重新审视诚信教育的内容,摒弃那些空洞和过时的内容,增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教育资源。二是改进育人方法,为了提高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诚信教育的时代感,教育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理论讲述,或者是案例分析,或者是研讨辩论,或者是开展活动,不拘一格。
(三)完善并建立诚信品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依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体制、机制等硬性手段,通过外在制度约束,才能强化内心认同。一是健全诚信育人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二是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对其诚信品性做出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记载的内容既有诚信的优秀表现,也有诚信的缺失记录并将诚信情况与学生评优、奖贷学金、就业推荐相结合。
(四)实践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只有在具体的诚信实践中,大学生才能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品质要求。因此,积极开展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对大学生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诚信品德的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修养。
第二篇:论述类作文
支撑议论性应试作文获取高分的三要素分别是:结构、用例、文化(含思想)。结构提供穿透力;用例提供表现力;文化提供保障力。
大的外在结构是千字作文最大的逻辑外现,结构中坚实的布局,瞬时能够释放逻辑的理性框架所融注的思想,使文脉让阅读者,一目了然,清清爽爽。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及其内部的逻辑,也最终外化为一种结构。在这种认识下,结构即内容,所以,论证主题的材料,如若对比性比较强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剪刀式”,即正反对比,或者前后对照;如果层层递进,或者正常的起承转合,那么就使用“金字塔式”,即在主体部分使用三大段,或者使用三个彼此有逻辑联系的三标题,或者使用三个大中心句。这种布局,容易增强文章的穿透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逻辑严谨的小自然段,来解决主体部分分层所造成的“阿喀流斯的脚踵”问题,即主体部分彼此过于游离,显得不严谨不必然的问题。这个小自然段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成为例证段的开首,或者结尾部分。如若稍长,必须单列,否则,它往往遮掩例证的光彩。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从大的例证的例子的角度去看,这个例证需要顶帽子,也需要双鞋子。帽子和鞋子的存在,如若营构好,一定可以解决困扰学生议论文上升的顽症,好多学生抱怨使用基本格式得分不高,实在是对问题思考不深,材料不充实,没有把握好主旨,分析好问题的原故。
文章主体部分,三个大例子,非常明了,论证有力,前后理性分析有力量。回到我们训练的结构:
如果采用“剪刀式”,主体两个大部分或者复合剪刀式(两大部分又可以各自分成两大部分)的各个部分,关键点在相反或者相承的结合部位,这个结合的部位,一定要用理性的句子阐释清楚。
可简洁地概括如下: 第一段(起):引入,提出观点; 第二段(承):简析,承接; 第三段:①中心句;
②大例(正)或者两个例子; ③针对性地理性分析; 第四段(转):理性地承接,分析; 第五段:①大例(反)或者两个例子;
②针对性地理性分析; 第六段(合):总体性地解决问题; 第七段:升华回扣。
笼统地讲,分为7大段,如果用复合剪刀式,则为9大段,或者更多。其粘合的关键处,在于第三段的理性分析,和第四段的理性分析。
有了穿透力,再就是表现力、支撑力,其实就是一个以什么指导思想来选择材料的问题。
第一,扣中心主旨选材。中心是灵魂,材料是血肉,材料必须准确、正确地支撑观点,富有表现力。文中的例子,除了对分论点负责外,还必须对中心论点负责。在作文实践中,发现有些同学运用论据,切合分论点,而游离中心论点。或者表述的,与全文主旨不一致。皆不可,这是因为以偏概全了。
第二,广泛取材,有新意。老把玩使用一个领域,一组,甚至一个例子,就是捉襟见肘的“宿构”,风险太大,因为考题设计各不相同,不同题干中心,需要的材料各有侧重,并不是一则材料可以千变万化地适用各种论点,这种守株待兔的办法,形而上地理解了“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是有害的。
第三,必须文化气韵足,文化底蕴行天下。文化中蕴涵着更多的信息,带有更多的智慧,而且富有可多层次的阐发的意义,这样文章就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脆弱的,而是有坚实的基础。文化材料运用恰切,不但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有效释放,而且可以同时释放阅卷人的思想。
第四,避热,适当取生。大家都熟的材料,不断地使用到文章中,这不仅造成大规模地撞车,显得很单调。而且常识化的东西,点到为止,阅卷者或者读者,完全可以在心中形成完形效应,用不着你展开材料大规模地阐释,而在热中取生,或干脆使用新材料(相对而言),一方面开阔了认识的领域,一方面能引起阅卷人、读者的新奇感,“不觉令人一振”,这种感觉直接地释放分数。
如若采用一个大例子来表达,难度很大。但并不是不行。
因为,这一个例子是一个大的论据,用一个论据说明有层次的道理,而一个大例子的表述,它本身就有顺序,它在极其顽强地表达着自己。这两个顺序是否能和谐地搭配,这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大例子本身的叙述占强势,这往往成了一个故事梗概,也就是成了缩写,缩写很难说有原创性。
如果说理的议论占强势,往往会割裂故事,出现零零星星论据,论据反而不能集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但必须把握准一个基本点,使用一个例子,其本质是议论文,而非记叙文,是为议论组织文章。
具体操作:
1、将一人或者一文,分割成有因果关系、承继关系、递进关系的三大部分,利用金字塔式结构行文。
2、将一人或一文分隔成对比明显的前后两个部分,正反两个部分,在比较中,利用剪刀式相反相成地行文。
3、利用人或者事件本身的逻辑,依循其散文式行文的文理,在行文的关键处,点明点透,写详主旨。
使用该种方式,是自由了,但往往“自由换低分”,反而是个陷阱,一定要有足够的戒备。使用该种方式,论述往往容易散漫,什么都有,等于什么都没有。而且,还容易在文章中搁置弄不清楚的问题。
因此,你一旦选择了这种结构方式行文,必须对主旨和大材料有个透彻的把握,以主旨的阐述为中心,材料该删则删,该留则留,让其处于第二位。
将理性的阐述,以提纲的形式表明,并明朗地出现在文章中,在骨架作用处显现。其他材料,因为需要而应用于其中。
这样,凭借逻辑的清晰,结构明了,打破故事或者人物给人的常识性的印象,相对而言,几乎是一次陌生化处理,因被重新组合,而出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有的材料,包括大家都熟识的材料,因为你的见识,重新走进阅卷人和阅读者的视野。沉睡的信息,因了你的见识而被激活。反而,富有创新意味在其中。从老材料中发现新角度、新知识,也是令人惊喜的。这需要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胸中有丘壑。
真正的有文化的文化散文,就可以这样写成。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若对主旨和材料,有两个准确把握,值得一试,反过来也会影响你对金字塔式和剪刀式的更灵活通脱地应用。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只要文从字顺,合乎高考应试要求,内在地消除阿喀流斯的脚踵问题,就是对观点有一个更深更广的把握,对观点的分析有了一个明晰的思路,只要逻辑主干见识明晰,思路不乱,就能够坚实稳妥地取胜。在此温习“金字塔式”议论文一般性写作。再重复一遍,“无招”一定胜“有招”,但前提是曾经有过许多“高招”。这是针对“新给材料作文”(后话题时代,话题作文背景上的新一代给料作文)的。
下面是一篇学生落实这种思想的例文:
留一扇门(话题:拒绝与交流)
张强
拒绝,还是交流;这是一个人生大问题。
——题记
《无题》画的是,一个人为了抵御外界的攻击,拚命筑起堡垒,然而他却忘了为自己留一道交流的门。而另一个人,正在墙外张望。筑墙人,虽然成功地拒绝了外界的伤害,但他自己也被永远地困在没有交流的世界里。
走出困境,必须要在墙上做文章:留一扇门,要拒绝,也要交流。
拒绝是一种保护,虽然会让你错过许多风景,但有时也会创造更美丽的风景。
世界著名文学大师雨果,年青时曾经与出版商签订过一份合同,要在半年之内写出一部长篇小说。为遵守合同,雨果拒绝了朋友们所有的邀请,并把外衣都锁在橱子里,甚至把钥匙都沉入门前的湖里。他专心写作,终于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前一个月交稿,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巴黎圣母院》。
雨果选择的是拒绝,他虽然错过了五个月的美丽风景,但为人类创造了一片永恒的风景。
拒绝,既有保护,又有错过,其关键在于人自身的需求。交流是一种开放,但它在开放的同时,可能会给你带来伤害。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妇孺皆知,他们同是鬼谷子的弟子。他们二人都认真研究兵法,不敢有丝毫懈怠,然而孙膑总是技高一筹,这便引起庞涓的嫉妒。后来庞涓做了魏国的大将,孙膑也逐渐为世人所知,妒心正炽的庞涓一心一意想加害孙膑,假意邀请孙膑到魏国切磋兵法,设计陷害他,挖掉了他的膝盖骨。
孙膑的选择是一种开放,他欣然前往,没有拒绝这种“善意”的邀请,最终遭受陷害。虽然马陵之战,公正降临人间,但孙庞的故事的确令人深思。
交流,如果是没有保障,没有条件,如同墙外的人,在阳光白云隐去后,独自面对荒原,无疑是危险的。但无交流,世界将一片死寂,连个悲剧都不会发生。
拒绝可以保护你不受伤害,交流可以向外界传达你的心声。单纯的拒绝,也可使人自我封闭;有效的交流,也可使人自我壮大。
关键是知道自己什么该拒绝,什么该交流,这是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我们在未加入WTO之前,虽然可以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但与我们寻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欲求不相适应,我们寻求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入关协议后,按照步骤,我们逐步放开市场,而不是一下子未有任何拒绝地放开。所以,未入关前大家都喊“狼来了”,但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有这样那样问题,但不是狼在肆虐,而是健康发展。
拒绝与交流,看起来是对立的,其实是彼此相通的,运用的好,创造财富,创造生活;运用不好,反受其害。
怎样运用好?我想,在交流面前应当竖起一道防卫的墙,在拒绝面前应当打开一方空间,两者要兼顾,是进是出,不能机械地理解,要辨证地看待,巧妙地应用。
所以,我要对漫画中砌墙的人说:“请为自己打开一扇门!”对遥望的人说:“不行,危险!”
第三篇: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05.2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刺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也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志,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草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精神领域的别有洞天,而是将原始初民时期产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加以发展,剔除了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
(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方草原与南方山水虽然空间地理位置不同,但在与人的关系上两者却是一致的。
B.草原文化精神既体现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又显现着极浓郁的生态观念。
C.北方草原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白发性、独立性的文化。
D.不同于农业文化,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除了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还催生了行为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点出草原文化是进取性文化,再从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崇拜英雄的观念、开放性、忧患意识等方面进行论述。
B.文章举《匈奴歌》的例子,证明草原文学注重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将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统一起来。
C.文中所提的冒顿单于和札木合两个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为例主要是论证草原文学具有崇拜英雄的观念。
D.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以此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北方草原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那么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就不会有特殊认识。
B.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缘于其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
C.草原民族崇拜英雄的观念的形成,与其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有关。
D.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也更主动、更积极。
第四篇:论述类文本训练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周国平
九十年代以来,国学好像又咸了显学。而在国学热中,有一个概念赫然高悬,这便是“天人合一”。在一些人嘴里,它简直是新福音,用它可以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几乎一切重大难题。其最旗帜鲜明者甚至断言,惟“天人合一”才能拯救人类,舍此别无出路。按照他们的解释,西方文化的要害在于天人相分乃至对立,由此导致人性异化和生态危机,殊不知完备的人性理论和生态哲学在中国古已有之,“天人合一”便是,它的威力足以引导人类重建内心的和外部的和谐。
我的印象是,鼓吹者们一方面将儒道佛一锅煮,最后熬剩下了“天人合一”这一点浓汁,另一方面又使这一点浓汁囊括了一切有益成分,于是有了包治百病的神效。“天人合一”原是一种儒家学说,把道家的“物我两忘”、禅宗的“见性成佛”硬塞入“天人合一”的模子里,未免牛头不对马嘴。即使儒家学说也不能归结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仅是儒家在人与宇宙之关系问题上的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关于“天人合一”的含义,我认为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的归纳最为准确,即一是滥觞于孟子、流布于宋儒的天人相通思想,二是董仲舒的天人相类思想。他认为,后者纯属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而前者主张人的心性与宇宙的本质相通,因而人藉内省或良知即可知天道。这是基本上属于认识论的范畴,颇有些道理,我们自可对之作学理的探讨,却没有理由无限地扩大其涵义和夸大其价值。事实上,在西方哲学中也不乏类似的思想,例如柏拉图的回忆说,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可是人家并没有从中寻找什么新福音,相反倒是挖掘出了西方文明危机的根源。把“天人合一”解释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进一步解释成一种生态哲学,这已经成为国学新时髦。最近看到一本书,是美国科学家和学术活动家普里迈克写的《保护生物学概论》,译咸中文洋洋五十多万字,对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我一面翻看这本书,一面想起某些国人欲靠“天人合一”解救世界生态危机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
当然,学有专攻,我们不能要求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精通生态学,但我们也许有权要求一切学者尊重科学,承认环境保护也是科学,而不要在一种望文生义的“天人合一”境界中飘飘然自我陶醉。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2.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什么观点?(6分)
3.文中说“想起某些国人欲靠‘天人合一’解救世界生态危机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结合全文,简述“啼笑皆非”的原因。(6分)
钱 王则柯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当年在中国一个盆地省份发生的故事,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复活了。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私人金融活动继续发展,逐渐演变成前现代形式的银行。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到了前头。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但是“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即1997年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金融危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索罗斯们就是这样,在制造泡沫和破灭之间逞能。他们有资金,有手段。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钱啊钱,认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而且一旦形成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靠这种“国家增长能力”的依托,钱,才真正成为有源活水。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这种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来规范。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了以权谋私等许多丑恶的东西。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1简要概括人们对“钱”的追求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6分)
2.文中举索罗斯和“疯狂君子兰”的例子有何作用?(6分)
3.结合全文,简析用制度来规范人们追求金钱行为的原因。(6分)
1.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贸易交往)(2分);促使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2分);加快社会前进步伐,提高经济效率(2分)。
2.反面论证人们对钱的过度追求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分);表明作者反对把“钱”升腾为泡沫的做法(2分);为下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了依据(2分)。
3.用制度来规范可以避免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可以避免泡沫经济造成的金融危机(或:避免过度炒钱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可以使市场经济整合得更好,扩大内需;可以避免以权谋私等丑恶现象;可以避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每点1分,全对6分)
1、首先,摆出谬论“天人合人”可以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切概重大难题;接着,揭示谬论错误所在,阐明对“天人合一”的正确理解;最后,提出希望,学者应该尊重科学。(每点2分
2、缩小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并夸大了它的价值。(每点3分)
3、“天人合一”论是杂取拼凑出来的伪科学,鼓吹者却宣称可以解救世界生态危机,实在可笑;把本是认识论的儒家的“天人合人”思想加以拔高,不懂科学也不尊重科学,却自我陶醉,实在可悲。(每点3分)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某人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人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15.简要概括文章第①段的论证思路。(6分)16.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7.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6分)
15.(6分)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
评分建议:每点2分,过多分层酌情扣分。
16.(6分)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亲切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
17.(6分)①读书应避免功利化;②好书要重读;③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④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
那烂陀重生的启示
戴志勇
①新闻说,始于一千五百年前的那烂陀寺,2014年初步重建后将首次招生。它是玄奘西天取经时曾攻读佛学的地方,八百年前毁于突厥人之手。如今,那烂陀,将重新成为“知识的给予者”。
②为什么要原址重建?因为它在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之地菩提伽耶附近,曾是印度佛学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那烂陀寺虽然被毁八百年,后人依然可以清晰地听见文明的呼吸,感知觉悟的光明。这就是传统的无形力量,是可以被不断激活的意义源泉。重建古老的文明之地,归根结蒂,是要在忧思不断的现代处境下,探索该文明的核心智慧,使其积极地与现代世界对话,从而丰富和改善每个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③中国需不需要激活自己的王官学与百家言?需不需要使传统文明与希腊、希伯来、印度、伊斯兰等文明相互交谈,推陈出新?如果我们的心灵尚需丰富,社会尚要改善,政治还有待实践出更大的正义,对传统文明的重新探寻就不可或缺。
④经历过一个世纪的层层摧折,传统破而不灭,依然顽强存留于今日。为此,尤其要感谢中华传统文明的研习者们。薪尽火传,今天的我们,已经难以想象不让传统精义在场的现代化。
⑤中国本来就有自由治学的传统。两千四百年前即已大盛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强力发动场。自孔子打破“学在官府”而私人讲学,发展到南宋,有张栻主讲的岳麓书院,朱熹修复的白鹿洞书院„„民间书院制度大备,终于形成成熟的私学体系。至明代,自王阳明创办或主持,阐扬心学宗旨的龙冈、贵阳、会稽等书院,一变而至批判心学流弊而倡实学的东林书院。这些书院,有求道不求仕的风骨,有自由辩难的学风,有友以辅仁的气场,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入世情怀。黄宗羲,更是将是非与真理,提升至比天子更高的地位,恢复了以道统政的传统精义。正因看到了自由办学、自由讲学对皇权统治可能带来规制,明代才多次禁抑乃至禁毁民间书院。清代尽管对民间书院由提防改为“扶持”,但清政府的腐朽堕落,终归造成了思想的禁锢。
⑥我们靠什么来复兴文明?首先要做的,是让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重放光芒。最容易激活的组织资源,与传统文明最切近的意义之泉,就是绵延千年的各地知名书院。今日倡言文明复兴,这些书院不应再空宅独守,而应汇集全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传统研习者,在此开出一片思想与学术的新天地。
⑦今日之书院,只需回归纯粹的学术研究,因此完全可以秉承自由治学的精神,承担起钻研传统,对话古今,融通中西,传承乃至创造文明的大任。
15.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的行文思路。(6分)
17.那烂陀重生有哪些启示?(6分)
15.(6分)①指出那烂陀寺历史重要地位;②表明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每点3分)
16.(6分)①首先提出“中国具有自由治学传统”的观点;②接着对中国历代自由治学传统进行梳理;③最后点明中国自由治学传统在明清日渐式微。(每点2分)
17.(6分)①要重新探寻传统文明,丰富改善现代人的生活;②恢复自由治学的私学传统;③激活各地知名书院,使其回归纯粹的学术研究。(每点2分)
第五篇:关于诚信的相关论述
关于诚信的相关论述
一、请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阐述其具体表现。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简明扼要,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社会上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具体表现为:
第一,学术腐败严重。如学历、履历造假,论文抄袭、造假,走后门获取科研经费,编故事骗取奖项,集体作假应付评估检查等,玷污了学术风气,引起公众对社会精英的质疑。
第二,个人诚信缺失。一些学生不按时偿还甚至故意拖欠贷款,信用卡坏账、恶意透支现象频发,对银行正常运营造成一定影响。
第三,政府公信力遭质疑。一些政府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失信于民的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
诚信缺失现象犹如毒瘤正在日益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肌体,需及时加以根治。
二、上海市政协和法制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开调查,结果“有90.2%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而失信者在很多情况下反而得利”。请对“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诚信的一种扭曲看法。
之所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认为“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是因为法律制度存在漏洞,诚信体系建设中道德、行政和经济手段运用不够,监管惩戒机制缺失,相关管理人员自律意识低等因素导致人们的守信成本较高,失信成本相对较低。
诚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鼓励,而部分失信者却没有受到应有惩罚,这使得人们在规则面前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冷漠麻木,更影响了人们对诚信道德标准的感知、判断,从而冲击社会价值观的底线。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守信的吸引力,提高失信的成本,既不让诚信者吃亏,又要使失信者得不偿失。让人人明白唯有诚信才真正吃香,失信注定吃亏。
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建设诚信社会既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请结合给定资料,就如何构建诚信社会,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对策。(25分)
要求:
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3.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要加强道德建设,发挥道德的规范教化作用。以企业和其他经营者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为重点,深入开展以公平公正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法治意识,为构建诚信社会创造良好的德治环境。
二要加强法制建设,发挥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建立起一整套对社会公民和市场主体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把社会诚信纳入到法制的轨道,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环境,维护和完善良好的市场信用秩序。
三要加大处罚力度,使失信者无利可图。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法治、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和约束,加大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四要建立诚信政府,提高公信力。政府部门应取信于民,服务于民。各级干部要清正廉洁,正确行使职权。政府运作要透明公开,法令要切实执行,执法要公正严明。通过政府率先垂范,使全社会遵守信用蔚然成风。
五要加强舆论监督,让失信者身败名裂。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对诚信者的社会褒扬和对失信者的舆论谴责,促进社会形成更好的诚信氛围。
四、请根据给定资料内容,以“论诚信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考例文
海岳尚可倾 口诺终不移
——论诚信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不胜枚举。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被埋男子腕上写遗嘱:我欠王老大3000元。这些人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什么是诚信?它是诚实和守信的有机统一。诚信应当包含诚实、诚恳、宽容、善良;守信应当包含遵守道德原则,能兑现承诺,并尽力维护信用。千百年来,诚信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正常交往的重要道德规范。人们重视诚信原则,是因为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
首先,诚信乃个人立身处事之本。墨子曾说:“言不信者,行不果。”对于个人而言,诚信度的好坏,实则就是一个人名声好坏的写照。倘若在生活之中,总是一味的失信于人,夸夸其谈,势必要被人卑薄与不齿。而这种不齿的结果,就是众叛亲离。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因此,重信守义是个人生存最基本的道理。
其次,诚信乃企业成功之道。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三鹿企业因不讲诚信而宣布倒闭,达芙妮因质量问题三次被亮黄牌,一幕幕惨剧启示人们:诚信乃市场的试金石。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发展,其对企业诚信的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诚信成为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诚信虽然需要付出代价,短期内会成本提高,当期利润可能会有所减损,但诚信终将结出硕果,因为真正主动负责任、诚信经营的企业终将会赢得消费者和社会的更多信赖和支持。
最后,诚信乃国家为政之基。《左传》云:“信,国之宝也。”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唐太宗是个深谙诚信之精髓之人,其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相反,一个失去诚信的国家,它的发展前进步伐将会是艰难险阻的。号称”仁义之邦“的日本,作为二战发起国,战败后不思悔改,不守信用,纵容右翼势力的日益强大以及军国思想的死灰复燃,试图修改宪法,出兵海外,鹰派政客多次参拜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此等无信之举,令亚洲人民失望和悲愤不已,终将无益于其民族的长远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跟一个没诚信的伙伴开展合作。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富,政无信不威。从现在起,人人存善良之心于内,践信用之行于外,诚信为人,诚信做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具有崭新精神风貌和强大道德力量的中国,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东方。关于食品企业诚信建设的倡议书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食品企业的前途命运。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推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净化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和树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良好形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倡议如下:第一,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坚持“诚信兴业”的宗旨,积极参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第二,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以学法、知法、守法为立业之本,以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为重点,努力争创文明企业,倡导品牌经营,提升企业形象,奉献“安全、卫生、无公害”食品,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第三,自觉执行与食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严格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使用病死畜禽,不回收过期变质食品加工制作食品,不生产经营不安全的食品。
第四,加强包装物、食品标签和运输的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的食品按照符合标准的包装物和方法进行包装和标识,并在专车运输或保鲜运输条件下运至终端市场,防止二次污染。第五,加强行业自律,争做依法经营、诚信服务的行业典范。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建设,公开企业生产经营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追溯制度,防止不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场。
第六,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信用氛围。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努力提高员工食品安全信用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倡导诚信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
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专家学者及社会的普遍关注,使诚信问题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引出话题)
诚信,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建设企业诚信制度,完善诚信体系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企业诚信体系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因此,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诚信的重要性和加强诚信建设的意义)
第一,用科学理论指导企业信用体系的发展方向。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七大的目标任务、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贯穿到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通过引导、教育、服务,使信用体系建设真正成为企业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文明新风的过程。我们正与世界接轨,尤其要借鉴西方国家在信用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前沿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向上的企业信用文化,逐步完善信用制度。
第二,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建设以诚实守信为主流的企业文化。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企业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工商部门在企业信用体系工作中,要切实加强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从“经济户口管理”抓起,以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诚信建设的整体推进;要把诚信建设同深入开展“打假维权”活动结合起来,培育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社会风尚,使诚信文明成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成为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主导。(深入论述具体举措)
第三,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信用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稳定可靠的企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当前,工商部门在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着力构建规范制度化的信用机制,一方面要塑造诚信行政形象,重点是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效能和管理水平,增加政务透明度,增强信守承诺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制定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以诚信企业创建为主体,规范诚信经营行为,建立信用分类等级和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倡导企业用诚实换取效益,用诚信赢得市场,用诚信繁荣经济。
第四,加强组织引导,推动信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范围广、层面多、任务重,工商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扎实有效地把其作为系统工程,统一部署、明确责任、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既要以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为起点,担负起宣传教育、协调配合的具体职责,形成健全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又要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制定规划,扎实推进,抓好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的解决,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诚信建设的新问题、新特点,及时总结好做法、好经验,确保抓出成效。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防范信用缺失与危机的关键,只要社会各相关部门及企业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从而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