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探索规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探索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数阵中一些简单规律。
2.通过已有的探索规律经验,寻找一些数学中的规律。
3.通过发现和探索数学中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数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索数阵中一些简单规律,通过已有的探索规律经验,寻找一些数学中的规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者挂图,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口算天天练
16-9=
13=9=
20÷4= 42÷3= 0÷13= 28x0= 270÷9= 800÷4= 出示题卡,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回答。2.找规律填数(1)1, 3(),7, 9(2)16, 8()2,1
(3)5,10,15,(),25
二、教学新课 1.探索规律
例1(书63页)
(1)教师要求:开展小组活动,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并尝试去填一填第五行的空格。
(2)小组活动:以4人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这个数阵的规律。(3)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若遇到学习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规律。(4)小组汇报:
每一行的首尾都是1;每行中间的数都是上一行左右两个数的和。(5)验证规律:教师安排学生去验证汇报的规律,算算每行中间的数是不是“上面一行左右两个数的和”。
(6)实践规律:学生把第五行的空格填写完。集体订正。(7)教师小结:我们在数阵中找规律,要善于发现数与数之间、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是否有和、差、积、商这些关系。一般的程序是:首先仔细观察;接着去猜一猜,算一算;最后验证规律,并归纳出寻找规律的方法。
例2(书63页)在下图中,找出横排和竖排上两个数相加等于4的格子,再分别找出相加等于6或10的格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为了更好地探索出规律,可以要求学生把相加等于8的格子找出来。(1)教师要求:读懂题意,可以先请一个学生说说怎样相加。如横1+竖3=4,依次加下去。每位学生可以先按要求找出格子,然后分小组去探索“这些找出的格子有什么规律”。
(2)小组活动:学生分4人小组寻找规律。教师巡视并作适当的引导。(3)汇报预设:
我发现和不变时,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就减少1.我发现和为4的格子有3个,和为6的格子有5个,和为8的格子有7个,和为10的格子有9个。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 1+3=4
3,5,7,9 2+2=4 3+1=4 教师提示:在这几个格子图当中,横排和竖排上两个数相加等于几,描出的格子数要少1。
(4)教师小结:我们在探索图形中的规律时,可以把图形转化为数字,在数字中找到我们要找的规律。教师可以在这里追问:如果再继续找等于12的格子,会是怎样的呢? 例3(数64页)
先找出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空格处填写合适的数。
(1)教师要求:先观察数的排列顺序,并把数按顺序排列出来,再分小组讨论这列数存在的规律。(2)揭示课题:数阵中的规律
(二)。
教师可以请学生图形的意思来讲一讲此题的数的排列顺序:720,360,120,30,____, _____.通过这一过程把图形转化成学生熟悉的数,更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方便学生开展讨论。
(3)小组活动:教师可提醒学生用上一节课学习的找规律的方法,寻找数与数之间是否存在和、差、积、商的关系。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4)汇报预设:数是从大到小排列;我们发现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有倍数关系,但不是相同的倍数。
(5)教师引导:你们可以顺着这个发现去研究一下,这些倍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再次发现,原来用前面一个数除以后面一个数,得到商是连续的。
教师再次引导,你们可以把这些算式列出来: 720÷2=360 720÷360=2 360÷3=120 或 360÷120=3 120÷4=30 120÷30=4
(6)教师小结:要得到后面一个数,就用前面一个数去除以某数,而且这个某数,每次增加1.再次要求学生带着这个规律去看一看数的变化是不是遵循这样的规律。
(7)实践规律:学生独立按照刚刚发现的规律完成余下的部分内容。
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发现有错误的,可以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再一次说一说规律,加深印象。
四、反思总结 1.按规律填数
书65页练习十四第2题 找规律,并在空格里填数。教师要求:规律在哪里?
(提示:数与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同桌纠错。
教师小结:这三个数就是积的关系,第一行左边的数就是两个数的积。再次强调数与数之间的规律一般出现在和、差、积、商中。2.按规律填空
书65页练习十四第3题 根据规律填空。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探索规律
磷矿实验学校
丁林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探索规律
设计理念: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有趣的数学,这是本课设计的基本理念,另外在教学方式上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与图形之间存在的规律,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66、67页探索规律。
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这节课是总复习第三部分“代数初步”里的内容,引导学生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在本套教材中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之间蕴涵的规律、图形之间蕴涵的规律、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对于规律的探索,不仅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数、图形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部分知识的趣味性很强,题目能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据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是总复习,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例如表格、画图、关系式、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方法。所以,在探索乘法表中蕴涵的规律时,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是多样的,可能会发现横着看每一行都是第一个数的倍数;竖着看每一列都是一个数的倍数等规律。对于学生发现的规律,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教学目标:
1.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
2.尝试用语言、表格、图、关系式等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面对挑战要勇于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难点:尝试用语言、表格、图、关系式等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索规律这一课。(板书:探索规律)当你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想到了那些规律?
磷矿实验学校
丁林
1.出示67页第3题
师:六一节到了,六(1)班准备用红色和黄色的气球装饰班级,请看„„„ 学生看图,师问:
(1)你看出这些气球排列的规律了吗?
(2)你能看出第20个、27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出依据的规律。
如果教室里正好挂了108个气球,你能帮助六年一班的同学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个红色气球和黄色气球吗?
小组交流、讨论:
生:108÷5=21(组)„„3(个)红:21×3+2=65(个)黄:21×2+1=43(个)
总结:看来发现图形中的排列规律,不仅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还能帮助我们很方便地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2.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乘法表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乘法表,其实在这个乘法表中就蕴涵着许多规律,你们想不想去探索?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66页的乘法表,并把表格填写完整。(学生很快填写完整)
师:乘法表中蕴涵着很多数学规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分小组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请同学们看活动要求。(屏幕出示要求)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活动,教师巡回查看并做必要的指导。在指导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他是用那些方法发现规律的,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
小组讨论结束。
师:“哪一组先上来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学生可能会发现的规律:
(1)横着看,第一行都是第一个数9的倍数。(2)竖着看,每一列都是一个数的倍数等规律。
(3)斜着的一组数字1,4,9,16,25,36,49,64,81分别是1,2,3,4,5,6,7,8,9,的平方。
(4)另外一组斜着的数字8,14,18,20,20,18,14,8是对应着一对一对出现的。
学生还有可能发现其他的规律,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磷矿实验学校
丁林
归纳:“同学们有的横看找到了规律,有的竖看或斜看找到了规律,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知道有序的进行观察。”
二、巩固与应用
谈话: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幻灯片,用激将法引起学生学习的乐趣。)
智力闯关(出示幻灯片)
1.商店的营业员把玩具球按这样的方式堆放 你知道第5堆有多少个小球吗 ?第8堆呢? 学生口答并说出规律。
2.按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课本67页)。3.找规律,填一填。
(屏幕出示题目,学生填在课本上)(1)8,11,14,17,(),23,();(2)4,9,16,25,(),49,64;(3)1,8,37,(),125,();(4)3,6,9,15,24,(),63,();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第3题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提醒学生立方的知识。
三、探究活动(课本67页)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完成课本上的两个问题。
“探究活动”中设计的题目是学生在三年级学过的,教师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另外,教师还可以准备其他年份的日历让学生尝试探索,发现规律。由于时间关系,此活动也可以放在课下作为实践活动让学生完成。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学生发言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做最后总结。
通过今天再次探索规律,大家再次体会了数学的趣味和魅力。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让学生合作交流做得比较扎实。在交流中学生发言积极主动,讨论认真活跃,互淘教案网通过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规律,]通过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规律
磷矿实验学校
丁林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9、寓言两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4.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
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板书:
不用箭 【更羸—————┐ | | “射” | 下
↓
大雁 】
正因为不用箭,所以老师在“射”字上加引号。
二、找到突破口
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
(引出第8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出示练习,自读第8节,思考填空,用()在书上括出答案。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
叫得惨——孤单失群】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小黑板:【因果——先果后因】
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
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
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
(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
(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
(飞得慢)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
(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书:
【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一„„就„„拼命)
指名读,齐读
8、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
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
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
(出示板书:观察)
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
(出示板书:分析)
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
(出示板书:判断)
9、下面请同学看着板书的提示,背诵第8节。先各自准备,再指名背诵、一起背。
三、进入对应点
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
2、指名两组读第四节,找一找这节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
(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3、指名读第4节,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
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爽快,坦率;④一个劲儿地。】
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齐读解释条。
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八节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八节。交流。(拼命)
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解释代入“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
6、老师来读第4节的句子,同学来读第8节中相对应的句子。
师:只见那只大雁„„生:它一听到弦响„„
四、朗读训练重点
1、师: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2、出示三句话: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你有这样的本事?”
“嗬!”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3、师:朗读对话要按照以下这四步来读句。出示朗读步骤:
【读好句子语气:一找提示语;
二找标点;
三找重音;
四有感情地朗读。】
按照这个方法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句。
① 我从这句话的提示语中找到____一词,这句句子要读出____语气。
② 我从标点符号上知道这是一句____句,语气应(上扬,下降,平直)。
③ 我认为这句话中____应该读出重音。④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读____。
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如何读好2、3句。
分别指名读。
4、齐读这三句话。
5、下面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
五、朗读总结
1、师: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书上第一节中找答案,指名读句。
出示句子:【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释:
【能手: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
师: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龚毅敏同学因为拉二胡拉得很好,所以是拉二胡能手。
出示句式:【我的××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请你用上“我的××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的句式来说话。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
(师: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2、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3、交流: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六、引申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说得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
(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
(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这种人是胆小鬼。)
3、师:说得对。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惊弓之鸟
不用箭 观察 分析 判断
更羸—————┐ | “射” | 下 | ↓┌飞得慢——受过箭伤┐
大雁-∣ ∣弦响→害怕→高飞→
└叫得惨——孤单失群┘ 使劲→裂开→掉下
11、画杨桃
教学要求: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习课文。
1、提出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七、作业: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
2、分段朗读指导。
3、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二、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四、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两遍。
4、指名说“叮嘱”“教诲”的意思。
5、学生口头造句。注意纠正错误。
6、学生书面造句。
板书设计:
31画杨桃
实事求是
父亲 老师
教诲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第四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2012年03月31日 星期六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帮助
|
留言交流
|
登录
首 页 阅览室 馆友 我的图书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冷吹风~~ 收藏于 2010-11-21 阅读数:380
被转藏:37
公众公开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推荐给朋友
举报如果您在该网页中发现有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内容,请联系我们:
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的乘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交流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关键: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第一课时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
5×3=
3×4=
14×4=
15×2=
10×3=
50×8=
40×2=
50×4=
2、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
1、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
2、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揭示新课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
板书课题:乘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教案
第三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1)
教学内容 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 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
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习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2)教学内容 第39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二、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1、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2、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3、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4、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5、观察体重统计图,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6、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7、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三、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四、教师小结
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五、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平均数(1)教学内容
第4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5个、、4个、、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
1、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为什么呢?
2、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以多补少)
3、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7+5+4+8)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6个。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三、巩固
1、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来自会展中心博览会的消息。出示下列信息:
(1)美食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4万人;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2、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统计部门了解一组平均数。出示:
(1)195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199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1978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99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南宁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我们同学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们能算出你们家里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吗? 我们同学家里的人均住房面积比9平方米大的有多少?
100%的同学都比9平方米大。生活是很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
四、拓展
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平均数呢?谁举例
1、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1)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
2、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出示)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4、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请认为是135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43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全课小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