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教学设计(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22:4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TP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TP教学设计》。

第一篇:ATP教学设计

09年长丰县中小学教师大练兵高中县上示范展示课

课题:细胞的能量“通货”—

生物学科

ATP

教学设计

长丰县朱巷中学:何朋松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2)写出ATP的结构简式;(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知识迁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方法进行学习,在模型的排列摆放中增强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用好的方法轻松认识新事物的愉悦,在成功总增强学习的自信感。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热爱生命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教具准备: 图片模型和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用电脑打印出2套图片模型教具,便于活动演示。

(1)ATP结构简式:1个腺苷(A),3个磷酸基团(P),1个普通化学键(-),2个高能磷酸键(~)。(2)ATP水解反应式(ATP合成反应式):1个三磷酸腺苷(ATP),1个箭头和酶(酶→),1个二磷酸腺苷(ADP),一个磷酸(Pi),一个能量,两个加号(+)。【情境创设】

通过课件展示:萤火虫发光的两个实验探究

1.要求学生解释第一个实验现象:为什么15分钟后淡黄色的荧光消失了?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在加入葡萄糖的A试管中没有出现荧光,而加入ATP的B试管中出现了荧光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过渡】从上面的结论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而进入ATP的学习。

【师生互动】

一.ATP分子结构的特点

(1)学生自学教材,解决如下问题: ①ATP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②A、T、P每个字母代表什么?

③结构简式如何书写,能量储存在那里?

为了加深对ATP中文名称的认识,要求齐声回答第一个问题。要了解A、T、P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必须要先熟知ATP的结构。

(2)学生活动:请7位同学上台用ATP各组成部分的图片模型,通过思考、合作、摆列展示ATP分子的结构简式。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书写,并对7位同学摆出的结果进行判断,在互动合作中掌握ATP的结构简式。然后再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课件展示:ATP的A代表腺苷,有腺嘌呤和核糖构成,P代表磷酸基团,T则意味着有3个磷酸基团。找出这个简式的特殊化学键 “~”表示高能磷酸键,有几个,能量就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中,30.54千焦每摩尔,从而得出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拓展延伸:通过图示ATP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结构图,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1)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从萤火虫发光实验中可以看出,只有ATP才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那么ATP是如何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

学生活动:阅读,运用书本知识找出答案。提示学生从ATP的结构特点,请7位同学上台用图片模型摆出ATP水解的反应式,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完成,并对同学摆列出的反应式进行判断。

结合摆出的模型和课件师生共同学习: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其中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命活动,远离A的磷酸基团脱落下来以后,成为了游离的磷酸,用Pi表示,同时还生成了ADP(学生回答)。【过渡】ATP对生物体如此重要,他在人体中含量是不是很多呢?(2)通过课件展示两则资料: ①要求学生从中能得出什么问题; ②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得出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的,参照ATP水解的水解反应式,请7位同学上台用图片模型摆列出正确的ATP合成反应式,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并对7位同学的摆列作出判断。

通过课件和学生摆列的反应式,提出问题:要形成ATP必须提供能量,那么这个能量是ATP水解释放的吗?经过比较分析,学生明确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了。

【过渡】那么用于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哪里呢?(3)ATP能量的来源

要求学生回顾:细胞结构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那两个? 课件展示:

① 线粒体的功能:通过呼吸作用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促使ADP合成ATP; ② 叶绿体的功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能促使ADP合成ATP。总结ATP的来源:

① 人、动物、真菌,及绝大多数细菌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 ② 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产生ATP。三.ATP的利用

综上所述ATP不断水解产生ADP和Pi,并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与此同时,ADP也不断获取能量合成ATP。正常的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进行着,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而且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还同时伴随着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它们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课件图例找出答案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讲解: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吗?不能,必须先储存在ATP中,这个反应和和ATP合成相关,称为“放能反应”,而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这一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来自ATP水解,称为“吸能反应”,与ATP得分解有关。问:那么ATP到底能为哪些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课本图,讨论ATP的用途。教师:利用课件中图片来总结ATP的用途。【本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主要内容。【练习】:见课件 【板书设计】: 一.ATP分子结构的特点 1.ATP的名称:三磷酸腺苷 2.ATP结构简式:A—P ~ P ~ P 二.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ATP的利用

用于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渗透能,热能等。【教学反思】:

第二篇:ATP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分子与细胞(必修 1)》 第五章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案导学法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ATP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ATP具有与ADP相互转化的特性,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在生物细胞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和传递的“中转站”,细胞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ATP。它既区别于被形容为“生命燃料”的糖类和储能物质脂肪,又为后续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具体能量的转化过程作了铺垫,在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能写出ATP的分子简式;会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阐明 ATP与 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能举例说明细胞中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相关图片、动画、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导入新课。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动手绘图、组织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相关图片、实验现象、阅读课文内容、开展活动、交流讨论,及对实验现象、问题进行探究促进学生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认同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体会生命的物质性。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人生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ATP的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阐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

难点: ATP 中的能量获得机制及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回顾与能量供应相关的化合物及其在供能时的区别。

2、多媒体演示萤火虫利用ATP发光的实验课件,引入新课——《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3、对照学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4、重难点指导 ATP的全名; A、T、P的含义; 结构简式的书写及化学键的分析 ATP的形成途径:相关生理过程及进行的场所;动植物体内合成ATP的差异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 转化过程进行的场所、条件; 转化的特点;不是可逆反应的原因

5、练习检测 限时完成《即时应用》、《随堂演练》

6、完成笔记、布置作业

第三篇:ATP教学设计

“ATP——细胞能量通货”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往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学习的结果,对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应改变以往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即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新课程也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二)教材分析

《细胞与能量》,取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主要讲诉了细胞能量通货ATP的结构特点,及其分解、合成的过程与意义。这一节的内容,可谓细胞内能量转换和传递的“中转站”,不仅是对第一章糖类等能源物质供能的延伸,同时也是为后续学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具体能量的转化过程作铺垫,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

(三)学情分析

(1)此次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其思维发展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具象思维已向抽象思维转换,具备一定的比较、分析及分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必修1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明确了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能源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作了铺垫,也是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区分的几个概念。同时,初中时学生也已经接触了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现象,这又为学生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

2、理解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3、掌握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这一理念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ATP和ADP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2)教学难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三、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虽然知识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由于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所以采取探究实验、自主阅读与讨论以及模拟演练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能源物质,设计葡萄糖与医用ATP片剂的实验,让学生明确能源物质的存在。由此导入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ATP是直接的供能物质。而整个的设计始终贯穿问题讨论、思考、模拟演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课时的内容,将重点、难点问题层层分解,步步设疑的方法,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结合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生物新课标提出的四项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突出探究性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验导入

展示实物。借助著名科学家霍金患有卢伽雷病的例子,引出腺苷三磷酸二钠这一药物,并出示实物。然后,向学生展示腺苷三磷酸二钠的说明书,重点强调“释放能量”等字眼,引发学生对“能源物质”与“细胞供能”的回忆、思考。

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回忆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和储能物质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检验ATP与葡萄糖是否能同时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决途径。展示实验物品,并通过重要实验材料的说明,给与学生提示。因为实验设计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遇到“瓶颈”时可以先展示一个实验方案(萤火虫发光物质的实验),并强调“控制变量”与“设置对照组”的作用。再让学生模仿,设计新的实验方案(例如青蛙腓肠肌的收缩实验),而教师要随时引导、修正。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示,联系生活,化抽象知识为具象,便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新、旧知识的对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问题冲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深化实验设计能力,并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

实验与讨论。现场操作上述两个实验方案,重点在青蛙腓肠肌的收缩实验(请3位学生进行实验,其余同学观察)。

1、第一位学生将50%的葡萄糖溶液滴加到挂在铁架台上刚丧失收缩功能的腓肠肌上,然后用电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

2、第二位学生将医用针剂ATP滴加到在铁架台上刚丧失收缩功能的腓肠肌上,然后用电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

3、(补充实验,进一步释疑)第三位学生将刚丧失收缩功能的腓肠肌放在葡萄糖溶液中浸泡5min左右,然后用电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浸泡后的腓肠肌中可以提取出ATP)实验后,学生根据相关现象交流看法,讨论实验结论或提出疑问。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总结出“ATP是生物体的直接供能物质”。

教师小结。通过一系列实验表明,虽然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其所贮藏的能量是不能直接被生物体利用的,它们都要先转化成ATP中的能量之后才能被生物体直接利用。所以ATP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出核心结论,达到学生对“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这一理论的充分理解,正式切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ATP结构与供能过程的学习

问题情境。ATP作为生物体的直接供能物质,其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解决途径。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第50页的资料,总结答案,搭建ATP的结构模型。教师通过归纳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ATP三个字母的含义。同时,为加深印象让学生动手写一写ATP的结构简式(A-P~P~P)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写完后组内相互检查。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指出书写时经常出错的地方(学生常把高能磷酸键和普通磷酸键记混),提醒学生注意,并由此引出高能磷酸键和普通磷酸键的区别。

问题情境。结合高能磷酸键,思考ATP如何释放能量,同时说明能源的可能去向。解决途径。个人思考,结合化学知识,理解ATP水解断裂高能磷酸键,生成ADP与Pi并释放能量。因为问题相对简单,教师只需适时学生引导看书,并通过播放ATP水解的动态Flash视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举例说明如肌肉收缩、营养物质的吸收、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等的过程都需要能量(看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的转化,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有意注意。在知识目标上,实现了学生对ATP结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在教师引导下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探讨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问题情境。资料导入:经科学检测发现,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在安静状态下,肌肉中的ATP只能供肌肉收缩1~2s所需的能量。但一般来说,一个成人在静止状态下一天至少要消耗48kg ATP。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解决途径。学生随意举手发言,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到资料中的科学问题——ATP含量少,转化快;引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深化途径。将ATP比作零用钱,它会随着花销而减少,因此要维持正常生活必须不断兑开大面值钞票给予补充,强调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可以被用来合成ATP;然后,通过动画形式播放,引导学生讨论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变伴随着能量的贮存和释放,强调细胞内ATP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最终使学生认识到ATP与ADP之间高效、迅速的转化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通用货币”。

设计意图。在图文转化中,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培养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问题情境。思考讨论:图中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否可逆?

解决途径。小组思考、谈看法,教师通过“反应条件(酶)”、“反应场所”、“能量”等关键词的提示,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分析讨论。

教师小结。概括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并强调此转化过程的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是不可逆的。

(四)、ATP—ADP循环的应用价值

问题情境。拓展讨论:假设现在有一个人因饥饿造成急性休克,周围可用的药品有:葡萄糖口服液、葡萄糖注射液、片剂和ATP针剂。如果你是医生,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解决途径。先由学生随意发表看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措施进行相互评价,从学生的意见中得出最优策略。

设计意图。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近生活,给学生展示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机会。课外探究。(1)1954年美国人阿龙用叶绿体加上ADP和磷酸,照光后得到ATP。那么,ATP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呢?

(2)动物体和人体内ATP形成的途径除了细胞呼吸,还有其它途径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课外查资料,培养学生继续探究意识。

五、教学反思(即如何体现“用教材教”)

本节课通过探究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究式学习理念。同时,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积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始终以探索者的身份不断克服和解决新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用教材教”的理念。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3点:

1、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积极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环节。因为本节知识点相对抽象,学生的学习容易局限于单纯的记忆。为加深理解,此次教学采用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等方法创设学习情景,并创新改良了“蛙的腓肠肌收缩实验”,通过萤火虫发光、腓肠肌收缩等一系列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加深理解,并在讨论中实现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这样做充分体现出新课标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2、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积极结合课外材料,以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本节课中相关知识的介绍大多较为浅显,虽然便于理解,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如“ATP是生物体的直接供能物质”只有几句话的说明,对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也没有仔细说明。所以,此次教学大大丰富了课堂的内容,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操作,明确了ATP“直接能源物质”的地位;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适当拓展相关的科学材料。

3、整个教学过程不局限于教材知识的学习,更在于通过模拟演练,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讨论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模式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同时也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探究实验能力。

第四篇:ATP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洛阳八中 高一生物 周腊梅 指导教师:刘新伟

一、教材内容、地位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I《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2小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ATP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3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但是各部分内容的联系与渗透十分典型,需要综合理解与应用。同时,该节内容在《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一章中的承接作用相当明显,学习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后面包括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

二、学情分析

通过《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的学习,学生对能源物质与能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学习ATP这一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奠定了基础。但是ATP与ADP作为两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又是学生新接触的两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侧重对此两种物质化学组成简式的分析与解释。此外,学生通过物理、化学两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能量转化的知识,将其转移应用到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上,来认识细胞内的能量转化,是有帮助作用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分子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式。(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萤火虫发光问题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2)通过问题讨论共同绘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理解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通货的原因;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2)通过阅读与思考、讨论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3)通过分析ATP、ADP的动态平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2)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五、教学模式

启发式、直观教学法、讲练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适当讲述与问题引导,自主阅读与讨论结合。

六、教学准备

在学习新课前,教师和学生都应做好相关预习工作,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1.教师:利用网网络资源,准备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制作成课件。

2.学生:认真预习课本。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有种虫儿真奇怪,一盏灯笼随身带,黑夜点灯满天飞,像星闪闪真可爱。生:萤火虫

师:那萤火虫有一个特点就是夜里会发光。那咱们同学们知道电灯会发光是因为电能。那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 生:。。

师:既然大家不是很了解,那我们通过实验(见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展示课件: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内有特有的发光物质荧光素。荧光素与氧气在相关酶与能量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发出荧光。那么,为萤火虫发光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呢?课件展示实验。

同学们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加入葡萄糖溶液和脂肪溶液的试管不出现荧光,说明葡萄糖和脂肪不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加入的某种化学物质却是直接能源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是什么呢?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ATP.(板书细胞的能量——ATP)D试管检测到ATP没有了,但是检测到新的物质ADP和磷酸。

设计意图:增加趣味性,体现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从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体会生物学的知识,同时也了解生物与科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科素养。

(二)推进新课 1.ATP结构

师:ATP和ADP是什么样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核苷酸的种类。生: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师:那位同学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核糖核苷酸的模式图呢?

学生黑板上画出核糖核苷酸模式图。教师就学生画出的模式图讲解ATP结构。(板书ATP的结构)

从刚才的ATP结构讲解和萤火虫实验,我们可以知道ATP可以水解释放能量同时形成ADP和磷酸。我们用一个化学反应式来表示。ADP加一个磷酸基团形成ATP可以实现吗?

设计意图:利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推陈出新,便于学生理解区分记忆,降低理解难度。

2.ATP和ADP相互转化

(展示课件)研究显示:一个成人一天在静止状态下所消耗的ATP为48kg,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达0.5kg/min。而人体中ATP的总量只有大约2mg,剧烈运动时只能维持3s。

师:由资料可知生物体内ATP含量很少需要却很多,生物体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并思考刘翔在奔跑中大量消耗ATP,ATP会够用? 生:细胞中进行ATP的分解同时也存在ATP合成。

师: 对,由此可见在细胞中ATP和ADP两者可以时刻进行着相互转换。写出ATP合成反应式。板书ATP与ADP相互转化并课件展示转化示意图 3.ATP的利用

除ATP的水解和合成外,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有些要吸收能量,有些要释放能量。

需要吸收能量的反应就称为吸能反应,如:葡萄糖+果糖 →蔗糖(需要吸收能量),伴随着ATP的水解。

要释放能量的反应叫做放能反应,如:呼吸作用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伴随着ATP的合成。

也就是说,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就像我们平时买东西用的现金一样可以循环流通。因此形象地将ATP比喻成细胞内能量流通的“通货”。(板书“通货”)

正是由于细胞内具有ATP这种能量“通货”,细胞才能及时而持续地满足各项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通货”比喻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对ATP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的认识并明白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4.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师:以上的两个反应能不能看做化学上的可逆反应?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8-90内容。从反应条件,反应场所及能量来源去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3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小组讨论时,走进学生中,为他们答疑解难。生: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师:评价、总结,根据各小组展示情况,给各小组打分。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本节小结

师:以上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全部内容,大家总结一些这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有哪些?

生:ATP的结构,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ATP的利用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理解

(四)课堂巩固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五)拓展延伸

师:以前我们学习过很多能源物质,今天我们又学习了ATP,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能源物质归一下类。

生: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ATP 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储能物质:脂肪、淀粉(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直接能源物质:ATP(三磷酸腺苷)最终能源物质:太阳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知识的能力,领悟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九、布置作业

1.本节知识点理解性记忆。2.完成本节极课作业。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

十、板书设计

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A-P~P~P

二、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ATP⇆ADP+Pi+能量

三、ATP的利用

细胞的能量“通货” 设计意图:板书力求体现概括性、指导性、严谨性

第五篇:ATP教学反思

新课《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几点反思

一、如何处理老师和课件的关系。大家上课用的课件内容可能都很丰富,功能很强大(课件本身能有效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正因为此,老师能否有效的利用好课件,如何将每张幻灯的内容有效的串联起来?如何利用课件这个辅助手段来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自己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等等这些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处理不好,整节课授课者就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走。那么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呢?

1、最好课件是自己做的。这样课件本身就能体现自己的东西。

2、如果是拿别人的课件,要做到对课件非常熟悉,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做适当修改。

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一节课要出彩,课堂上师生互动中思维的碰撞必不可少。如何才能使得我们的课堂多一些这样的亮点呢?除了老师的机敏,我想和我们在备课中能否有意识的加入一些书本之外,但又能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又是开放性的问题有很大关系。

三、这节课的重点是atp的结构,我这次用了课件和图画的形式来讲,但是离“体验式”教学还很远,我想下次我上的话,我会考虑让学生自己构建atp的结构模型,这样他们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这节课的难点是atp的功能。这次上课我也只是“讲”得比较多,下次我会重点考虑如何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验”atp的功能或者能量的转换。

四、听过几节不同老师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课。最大的感触有三点:一实。所有的课前学生都统一朗读课本的重要段落。说明大家在注重课本这一点上有统一认识,并且将之格式化为课前课本阅读。二勤。老师的课前准备相当充分。无论是习题评讲课课前的错题统计,典型错误整理,还是复习课中概念辨析的归纳,又或是新课典型例题的挑选,无一不要花费老师大量的课外时间。三细。课堂上学生在完成随堂练习的时候(空当时间),老师会在学生中间走动,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在学生上黑板解答问题后,老师会注重答题规范性的讲解。这些都体现了老师对细节的注重。以上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篇二:教学反思 酶与atp 第一课时:《酶与atp》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1》教学反思

这一部分内容是必修一重点复习的内容,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记忆。所以采用直接构建知识网络入手,构建网络、内化体系。先全后分,先整体后分局部。不再是像一轮复习那样地毯式的知识展开,而是在知识框架中引领学生突破概念,建立知识点(或者说考点)之间的联系。

本课时采用对比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放到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和学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认知过程,并总结规律。通过辨析来加深学

生对本节课考点的认识和理解。最终进行归纳提炼。在课堂中我先讲解后让学生练,让我的讲和学生的练进行针对性的结合,讲了某个内容就针对这个内容做相应的练习。特别是在例题的讲解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审题,注重各知识板块的联系性。本节课的优点:

1、对比学习。

2、讲练结合,讲练之间有很强的针对性。

3、学生吸收较好。缺点:基础较差的同学有点吃力。

第三课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2》教学反思

这一部分内容是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探讨这两大块知识最深、最难的地方:影响因素。学生对这比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恐惧感,虽然经过第一轮复习地毯式的学习,但是对于这些难点,有很多同学并没有完全搞懂,特别是将两大作用混合考查时很多同学思维上完全混乱,所以这堂课我依然采取类比教学的方法,先重点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并给与突破,在带领学生直面高考例题,在例题中去消化基础知识,并形成联系,最后通过师生之间的归纳提炼达到融会贯通。

由于这部分题目具有比较强的综合性,有往往和图表和实验进行联合考查,所以难度较大,在分析例题是一定要带领学生过思维观,要让课堂思维起来。本节课的优点:

1、对比学习。

2、讲练结合,提高思维度。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题很有成就感。缺点:

1、学生依赖性较强,怕图表题、实验题。

2、知识点较难,题目比较难,可以适当降低一点难度。

3、基础较差的学生较吃力。

第四课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3》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本专题收尾的课时,主要是围绕着高考必考的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而展开的,不但是对该实验的复习,更是对一轮复习中实验板块的深入学习和运用。本课时复习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对简单的基础知识进行挖掘和运用是广东高考的考查方向,为了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运用能力,我在这堂课中设计了多个具有较高思维度的题目,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缺点可能是练习量较大。篇三:《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反思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反思 导入反思:

导课:由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蚂蚁搬运食物(他们都在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运动员奋力拼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图片以及能源物质的形式导入新课的学习,萤火虫的发光现象图片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萤火虫发光的过程需要能量吗?讨论后,学生会想到葡萄糖。然后,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加脂肪、加糖无光、加atp有光)设置问题,使学生已有知识与新问题产生矛盾冲突 通过教学实践,感觉比较成功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地使用了多媒体从而使学生有直观感性的认识。但是,如果直接采用这三个问题来提问学生,较难使学生联想这些能量到底来自什么地方,从而引出后续内容。因此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供能物质是什么?,激发学生对atp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重难点突破反思: 本节课首先以自学提纲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p88页第2段,查找讨论完成问题,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并写出atp水解的反应方程式。从而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

其次,通过列举实例,说明atp在人体内含量不多,如果atp大量在人体内存在的话,会引起人类酸中毒等,使得学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但是,atp在细胞中含量并不多,但却能很快生成,怎么生成的呢? atp与adp进行了相互转化。师生共同构建问题链,从而突破重难点。例如,我给出问题:atp水解时,哪个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在大家回答出最外一个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后,我又给出一个问题“atp水解时,化学产物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接触adp这一新概念。这个时候,学生在课堂就生成一个问题:刘翔在奔跑中大量消耗atp,atp会用尽么?当我告诉学生体内atp消耗非常迅速,必须不断补充。学生又生成另两个问题:细胞内用哪些物质制造atp?动植物如何制造atp?大家一起讨论完问题后,我又要求学生用反应式归纳总结atp与adp的关系。并且提问,它们之间是不是可逆反应呢?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将葡萄糖类脂肪比成“活期存折”,atp类比成“现金”“通货”,学生容易接受。就是通过这样类比的方法,从而突破atp是细胞能量的“通货”这一难点。

总结

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以学生思考问题的形式,不断推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始终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不断克服和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从而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得对问题的本质有了更好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在atp的利用方面,学生经常将化学反应的需能、放能与atp转化过程中本身的需能、放能相互弄混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举一些实例,以增加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

总 结人:高一年级生物组 熊维篇四: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反思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反思

一、导入反思:

导课:由运动员奋力拼搏、萤火虫的发光现象图片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3、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讨论后,学生会想到葡萄糖。然后,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加脂肪、加糖无光、加atp有光)设置问题,使学生已有知识与新问题产生矛盾冲突

通过教学实践,感觉比较成功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地使用了多媒体从而使学生有直观感性的认识。但是,如果直接采用这三个问题来提问学生,较难使学生联想这些能量到底来自什么地方,从而引出后续内容。因此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供能物质是什么?,激发学生对atp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二、重难点突破反思:

本节课首先以自学提纲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p88页第2段,查找讨

论完成问题,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并写出atp水解的反应方程式。从而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其次,通过列举实例,说明atp在人体内含量不多,如果atp大量在人体内存在的话,会引起人类酸中毒等,使得学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但是,atp在细胞中含量并不多,但却能很快生成,怎么生成的呢? atp与adp进行了相互转化。但是授课时,并没有采用以往常用的问题链方式,而是注重课堂问题的动态生成性,师生共同构建问题链,从而突破重难点。

例如,我给出问题:atp水解时,哪个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在大家回答出最外一个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后,我又给出一个问题“atp水解时,化学产物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接触adp这一新概念。这个时候,学生在课堂就生成一个问题:刘翔在奔跑中大量消耗atp,atp会用尽么?当我告诉学生体内atp消耗非常迅速,必须不断补充。学生又生成另两个问题:细胞内用哪些物质制造atp?动植物如何制造atp?大家一起讨论完问题后,我又要求学生用反应式归纳总结atp与adp的关系。并且提问,它们之间是不是可逆反应呢?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将葡萄糖类比成“活期存折”,atp类比成“现金”“通货”,学生容易接受。就是通过这样类比的方法,从而突破atp是细胞能量的“通货”这一难点。

三、总结

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以学生思考问题的形式,不断推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始终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不断克服和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从而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得对问题的本质有了更好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在atp的利用方面,学生经常将化学反应的需能、放能与atp转化过程中本身的需能、放能相互弄混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举一些实例,以增加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

反思人:钱波 2012年1月篇五:atp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福建省泉州一中(362000)庄志雄 1 教材分析

“atp”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介绍了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能源物质有密切的联系,也与化学科所学的化学键与能量有关,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2 学生分析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从探究实验入手帮助学生理解atp的生理作用。由于高中化学的有机物和化学键分别在高一下和高二上学习,因此对与高一下就学生物必修1的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应注意对一些有机化学名词进行解释.

由于高中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较强,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对几种能源物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3 教学策略 3.1 从萤火虫联系到荧光灯、荧光棒的发光,引导学生得出发光一般需要发光介质和能量的作用,借助多媒体演示这类发光作用。3.2 比较普通化学键和高能化学键的差异,分析为什么普通化学键用“-”表示,而高能磷酸键用“~”表示,得出什么是功能磷酸键,有什么特点。3.3 将atp比做小额钞票,葡萄糖比做大额钞票,多糖比做储钱的钱包或钱罐,脂肪比做银行,蛋白质比做固定资产。引导学生理解能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各司其职。4 教学目标 4.1 知识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2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设计,学会分析问题,提高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4.3情感目标

(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各种能源物质的关系,学会用系统的观点理解生命的能量供应体系,感悟生命是一个整体。

(2)通过联系生活中荧光灯、萤火虫发光现象,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5 教学重点和难点

5.1教学重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5.2教学难点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下载ATP教学设计(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ATP教学设计(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节 ATP和酶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并写出ATP的分子简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通过ATP与ADP相互转换示意图,初步形成图文转化能力和用规范的生物学......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ATP与AD......

    ATP教案(精选合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临朐二中 苗秀丽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主要讲了ATP分子的组成......

    ATP教学设计 张晓芸[5篇范例]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农一师塔里木高级中学 张晓芸 (电话:*** 邮编:843300) 【教学分析】 本节介绍了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为学生了解不同生......

    ”直接能源物质ATP“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东源中学李永恒 一、教材内容、地位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I《分子与细......

    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 能力方面: 通过科学家的实验进行有氧呼吸的探......

    ATP志愿者心得

    ATP志愿者心得 从10月24日至10月30日,为期7天的ATP国际网球巡回赛成都公开赛的志愿者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作为一个一年后就要走进社会的大三学生,这无疑又是一次额外的锻炼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