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二、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设计条件
(一)建设地点:武汉市某区
(二)建筑面积及层次:4000-5000m2,层次为4-5层,局部可为6层,层高为3.3-3.6m,底层可为3.9-4.2m,阶梯教室层高4.5-4.8m。
(三)功能要求:教学楼主要由教室和办公室组成,教室的采光要均匀,通风要好,教室与教室间、教室与走廊间要有良好的隔声条件,对音乐教室的隔声要求尤其要高。
(1)标准班教室:12个,每个50人(65-72m2)。
(2)实验室: 5个(72-96m2)。
(3)阶梯教室:约150-200座2个。
(4)音乐教室:约100座1-2个。
(5)图书资料室:约80-100m2,3个(包括书库)。
(6)办公室:设10个左右。
(7)设会议室,广播室,社团办公室各一个。
(8)各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一个,卫生间设前室,面积及数量按国家规范确定。
(9)底层设大厅,面积按规范规定,其他层设过厅,门卫值班设在大厅内。
(10)屋面为上人屋面或不上人屋面均可。
(11)结构形式:砖混或框架结构。
(12)建筑设计时,应重视防火问题。
建筑立面造型及外装修力求朴素大方、活泼开朗,明快富有生机。
(四)建筑标准:
1、建筑等级Ⅱ级。
2、防火等级Ⅱ级。
3、采光等级Ⅱ级。
四、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①底层、标准层、顶层平面图,比例1∶100、1∶150、1∶200。
②剖面图(要求剖到主要楼梯)比例1∶100、1∶150。
③正立面图、侧立面图
比例1∶100、1∶150、1∶200。
④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图
比例1∶100、1∶15、1∶20。
⑤教室与实验室平面布置图(包括阶梯教室)。
⑥列门窗表。
2、设计说明书
①简要说明工程性质、用途。
②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总使用面积等。
③建筑物的设计特点、设计构思、疏散组织、平面组合、建筑造型。
④图纸规格:2#
五、参考资料
1.《房屋建筑学》教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3.《建筑制图》教材的施工图部分。4.地方有关民用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5.《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J—86)。
6.张宗尧,刘宝仲。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7.《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8.《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图集》编写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六、课程设计时间
一周时间
第二篇:课程设计任务书
西南交通大学自考班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屋架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某地区某金工车间,长18×Sm,跨度Lm,柱距Sm,采用无檩屋盖结构体系,梯形钢结构屋架,1.5m×S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膨胀珍珠岩制品保温层(容重4kN/m3,所需保温层厚度由当地温度确定),卷材屋面,屋面坡度i。基本风压W,基本雪压S.活荷载q 2.某地区某车间,长18×S m,跨度L m,采用有檩屋盖体系,三角形屋架,屋面采用压型钢板0.15Kn/m2,不保温,屋面坡度i。基本风压W,基本雪压S.活荷载q 根据附表选择题目。
屋架均简支于钢筋混凝土柱子上,混凝土标号为C20,建造地点见附表。屋架所受荷载,包括恒载,活荷载,及风雪荷载等,均应该根分组表采用。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
1.选择计算跨度,节间划分和腹杆形式,选用钢材以及焊条;
2.布置屋盖支撑,说明各支撑布置的必要性和作用,并按比例绘制出支撑布置图;
3.可用图解法或者查手册等方法求得半跨单位荷载作用下的杆力系数 4.荷载计算 5.杆力组合
6.选择杆件截面,列表汇总 7.节点设计
8.施工图绘制(包括绘制平面布置图、支撑布置图和一榀钢屋架设计详图,详图中必须至少包含屋脊节点详图、跨中下弦节点详图和支座节点详图)
三、参考书
1.钟善桐,钢结构,2005版 2.彭伟,钢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四、设计分组与参数(详附件表格)
五、其它补充技术资料
1)三角形屋架
三角形屋架上弦坡度一般为i =1/2~1/3,跨度一般为18~24m之间,适用于屋面坡度较大的有檩体系屋盖。三角形屋架与柱只能做成铰接,故房屋的横向刚度较低,且屋架弦杆的内力变化较大,在支座处最大,跨中较小,故弦杆用同一规格截面时,其承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2)梯形屋架
梯形屋架上弦坡度一般为i=1/8~1/20,跨度可达36m,适用于屋面坡度较小的屋盖体系。梯形屋架的外形接近于弯矩图,各节间弦杆受力较弱,且腹杆较短。梯形屋架与柱的连接可做成刚接也可做成铰接。当做成刚接时,可提高房屋的横向刚度,因此是目前工业厂房无檩体系屋盖中应用最广的屋盖形式。3)选型参数
常用屋架高度为:三角形屋架一般取h=(1/4~1/6)l。梯形屋架当上弦坡度为1/8~1/12时,跨中高度取h=(1/6~1/10)l,跨度大(或屋面荷载小)时取小值,跨度小(或屋面荷载大)时取大值。梯形屋架的端部高度,当屋架与柱铰接时取1.6~2.2 m,刚接时取1.8~2.4 m,端弯矩大时取大值,端弯矩小时取小值。
对于跨度较大的屋架,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挠度,有损外观并可能影响屋架的正常使用。为此,对跨度L≥15 m的三角形屋架和跨度L≥24 m的梯形屋架,当下弦无向上曲折时,宜采用起拱来抵消屋架受荷后产生的部分挠度。起拱高度一般为其跨度的1/500左右。4)屋盖支撑
钢屋盖和柱组成的结构体系是一平面排架结构,纵向刚度很差,在荷载作用下,存在着所有屋架同向倾覆的危险。此外,在这样的体系中,由于檩条和屋面板均不能作为上弦杆的侧向支承点,故上弦杆在受压时,极易发生侧向失稳现象,如图中虚线所示,其承载力极低。在屋盖两端或中部适当位置的相邻两榀屋架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沿屋盖纵向全长设置一定数量的纵向杆件(系杆),将屋架连成一空间结构体系,形成屋架与支撑桁架组成的空间稳定体系。目的是保证整个屋盖的空间几何不变性,从而阻止屋架上.下弦侧移,大大减小其自由长度,提高屋架弦杆的承载力。同时,可保证屋盖结构安装时的稳定和方便。钢屋盖支撑主要由上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纵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及系杆组成。
5、钢屋架节点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构造要求 基本要求
(1)角钢屋架各汇交的杆件一般焊接于节点板上,组成屋架节点。杆件截面重心轴线汇交于节点中心,截面重心线按所选用的角钢规格确定,并取5mm的倍数。
(2)除支座节点外,屋架其余节点宜采用同一厚度的节点板,支座节点板宜比其他节点板厚2mm。
(3)节点板的形状应简单,如矩形.梯形等,以制作简便及切割钢板时能充分利用材料为原则。节点板的平面尺寸(长度.宽度),宜为5mm的倍数,可根据杆件截面尺寸和腹杆端部焊缝长度作出大样图来确定,在满足传力要求的焊缝布置的前提下,节点板尺寸应尽量紧凑。在焊接屋架节点处,腹杆与弦杆.腹杆与腹杆边缘之间的间隙a不小于20mm,相邻角焊缝焊趾间距应不小于5mm;屋架弦杆节点板一般伸出弦杆10~15mm;有时为了支承屋面结构,屋架上弦节点板(厚度为t)一般从弦杆缩进5~10mm,且不宜小于(t/2+2)mm。(4)角钢端部的切断面一般应与其轴线垂直;当杆件较大,为使节点紧凑。(5)单斜杆与弦杆的连接应避免偏心弯矩。节点板边缘与杆件轴线的夹角不应小于15°。在单腹杆的连接处,应计算腹杆与弦杆之间节点板的强度。(6)支承大型屋面板的上弦杆,当屋面节点荷载较大而角钢肢厚较薄时,应对角钢的水平肢予以加强。 节点构造(1)下弦中间节点
弦中间节点,当弦杆无弯折时,其连接构造按有关规定进行。(2)上弦中间节点
支承大型屋面板或檩条的屋架上弦中间节点,为放置集中荷载下的水平板或檩条,可采用节点板不向上伸出.部分向上伸出和全部伸出的做法。 节点板不伸出的方案。此时节点板缩进上弦角钢肢背,采用横焊缝焊接,于是节点板与上弦之间就由槽焊缝和角焊缝传力。节点板的缩进深度不宜小于(t1/2+2)mm,也不宜大于t1,t1为节点板的厚度。
节点板部分或全部伸出的方案。当节点板伸出不妨碍屋面构件的安放时,可采用该方案。(3)弦杆拼接节点
当角钢长度不足.弦杆截面有改变或屋架分单元运输时,弦杆常需要拼接。前两者为工厂拼接,拼接点通常在节点范围之外;后者为工地拼接,拼接点通常在节点处。 工厂拼接
双角钢杆件采用拼接角钢拼接,拼接角钢宜采用与弦杆相同的规格(弦杆截面改变时,与较小截面的弦杆相同),并切去竖肢及角钢背直角边棱。切肢Δ=t+hf+5mm以便施焊,其中t为拼接角钢肢厚,hf为角焊缝焊脚尺寸,5mm为余量以避开肢尖圆角;切边棱是为使之与弦杆密贴,切去部分由填板补偿。单角钢杆件宜采用拼接钢板拼接,拼接钢板的截面面积不得小于角钢的截面面积。 工地拼接
屋架的工地拼接节点,通常不利用节点板作为拼接材料,而以拼接角钢传递弦杆内力。下弦中央拼接节点,拼接角钢长度l=2lw′+b,lw′为下弦杆一侧与拼接角钢连接焊缝的长度,b为间隙,一般取b=(10~20)mm。屋脊拼接节点的拼接角钢一般采用热弯形成,当屋面较陡需要弯折较大且角钢肢宽不易弯折时,可将竖肢开口(钻孔.焰割)弯折后对焊。拼接角钢长度l=2lw′+b,一般取b=(10~20)mm,当截面垂直上弦切割时所需间隙稍大,常取b=50mm左右。当为工地拼接时,为便于现场拼装,拼接节点需要设置安装螺栓。因此,拼接角钢与节点板应焊于不同的运输单元,以避免拼装中双插的困难。也可将拼接角钢单个运输,拼装时用安装焊缝焊于两侧。(4)屋架支座节点
屋架支座节点可做成铰接或刚接。 屋架铰接支座节点支承于混凝土柱或砌体柱的屋架,其支座节点常设计为铰接。屋架支座节点处各杆件汇交于一点,为保证底板的刚度.力的传递以及节点板平面外刚度的需要,支座节点处应对称放置加劲板,加劲板的厚度取等于或略小于节点板的厚度,加劲板厚度的中线应与各杆件合力线重合。为便于施焊,下弦角钢背与底板间的距离e一般应不小于下弦伸出肢的宽度,且不小于130mm;梯形屋架端竖杆角钢肢朝外时,角钢边缘与加劲板中线距离不宜小于50mm。
屋架刚接支座节点屋架支座节点设计成刚性连接时,为使支座节点板不致过大,屋架弦杆和斜腹杆的轴线一般汇交于柱的内边缘。采用安装焊缝加支托的刚接支座节点支座斜腹杆为上升式,的支座斜腹杆为下降式。安装时屋架端节点板与焊在柱翼缘上的竖直角钢相靠,在节点板另一侧加竖直肋板,屋架就位后再焊三条竖焊缝,竖直角钢下的短角钢为安装支托。上弦节点一般另加盖板连接,连接盖板的厚度一般为8~14 mm,连接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为6~10 mm。
六.设计任务书内容排版顺序及格式
1、封面(统一采用任务书版式)
2、目录
3、课程设计报告书
3.1设计资料(参考任务书)
3.2荷载计算
3.2.1荷载标准值计算
3.2.2荷载标准值布置简图
3.3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只需一榀屋架)
3.4内力计算(可电算,可手算,要求给出每一种荷载工况下的结构内力图)
3.5内力组合(要求给出内力组合计算过程)
3.6杆件与节点设计
3.6.1杆件强度设计计算
3.6.2杆件稳定承载力设计计算
3.6.3节点计算与设计
3.7图纸绘制
4、参考文献资料(除任务书指定外,可自行另行添加)
七、成绩评定
(1)课程设计的成绩构成
课程设计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如下: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占70%;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态度和创新精神)占30%;
设计成果包括:概念是否清楚;设计条理是否清晰;设计方案是否正确、合理;设计方案的确定是否经过充分论证;设计参数的选择是否正确;设计计算部分是否完整、正确;设计图纸是否满足施工图的要求;设计计算书是否符合规范、内容是否完整、书写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文字是否流畅;手绘和计算机绘图是否合理搭配运用。
设计过程包括:设计的进度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按时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对待设计技术问题是否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否具有求实与探索创新精神;是否遵守任务书要求。
(2)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设计成绩分优(≥9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五个等级,最后成绩以具体分值给出。
1)优:设计思路清晰,结构方案良好。设计参数选择正确,选择依据充分,设计计算内容完整,正确无误。设计图纸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满足课程设计要求,正确无误。图面整洁,布局合理。设计计算书规范、完整,语言表达逻辑性强,书写清晰,有条理。设计态度端正。
2)良:设计思路清晰,结构方案合理。设计参数选择正确,选择依据较充分,设计计算内容完整、正确。设计图纸能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能满足课程设计要求。图面较整洁,布局较好。设计计算书规范、完整。语言表达逻辑性较强,书写清晰,有条理。设计态度端正。
3)中:设计思路较清晰,结构方案基本合理。设计参数基本正确,主要参数的选择有依据。设计内容完整,有少量错误。设计图纸主要内容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满足课程设计要求。图面基本整洁。设计计算书较规范,内容完整。语言表达有逻辑性,书写整齐。设计态度基本端正。4)及格:设计思路基本清晰,结构方案基本合理。主要设计参数选择正确。设计计算内容基本完整,有一些错误。设计图纸基本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基本满足课程设计要求。图画基本整洁。设计计算书基本规范,内容基本完整,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逻辑性,书写整齐。设计态度基本端正。
5)不及格:设计思路不清晰,结构方案不合理。关键设计参数选择有错误。设计计算内容不完整,计算有明显错误。设计图纸基本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设计图纸表达内容不满足课程设计要求。设计计算书不规范,内容不完整。设计态度不端正。
第三篇: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抽奖程序设计说明书 概述
1.1 系统简述
学院将举行庆元旦暨迎新春联欢晚会,其中有抽奖活动,需要一个抽奖程序。首先将班级同学分发抽奖券,奖券号码与学号、姓名绑定,联欢会上由抽奖活动主持人输入奖票号码范围,并指定获奖等级后,在给定的号码范围内产生一个随机号码,作为该获奖等级的一个中奖号码。如果产生的中奖号码与已产生的中奖号码重复,则给出明确的提示“无效”(即不允许一个奖票重复获奖)。可随时显示或打印抽奖结果。1.2 软件设计目标 1.2.
1、程序功能:
1.输入奖票号码范围:输入最小奖票号码,输入最大奖票号码。
2.产生中奖号码:产生一个界于最小奖票号和最大奖票号之间的数。并且判定该数是 否为一个有效的中奖号。
3.显示中奖信息:显示到目前为止所有抽出的中奖奖票号码、姓名、学号和中奖等级。4.更新中奖记录:将中奖信息写入表格文件。5.查看中奖记录:可随时查看中奖记录的内容。1.2.2非功能性需求:
从安全性、美观性等角度入手。
任务
2.1 文档类
2.1.
1、可行性报告 2.1.
2、需求说明书 2.2 建模类
2.2.1 用例图 2.2.2 时序图 2.2.3 类图 2.3 设计类
2.3.1 软件平台设计 2.3.2 程序流程图设计 2.3.3 界面设计 2.4 源程序 2.5测试记录
附录:文档规格
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主要分析要开发的系统是否具有必要性、可能性,从技术上、经济上、操作上、社会各个方面对所开发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减少可能发生的投资失误概率,确保开发的顺利完成。在最短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解决尽量多的问题是可行性分析的意义所在。
1.技术可行性
在技术上主要是分析当前所用软件以及开发人员所使用的技术对系统开发是否可行,硬件、软件等等能不能满足开发人员的需要。该系统为B/S模式,采用J2EE体系和JAVA技术开发,开发平台是Eclipse,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相关的技术都已相当成熟。同时,计算机硬件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且性价比高,可以满足系统的需求。所以系统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2.经济可行性
在经济可行性方面,主要考虑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回报三方面的因素。首先,开发成本主要使用 Windows 操作系统,Eclipse,在数据库方面主要使用 SQL Server进行数据操作,这些软件是开发系统所需成本。开发成员主要一人负责。回报主要是系统开发成功,可以实现项目管理系统的所有功能,通过项目管系统的应用,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项目完成的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而在经济上完全可行。
3.操作可行性
操作可行性重点了解系统的操作流程、运行方式在组织内部是否可以有效,顺利实施等问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办公和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使用计算机办公,这已经成为现代办公的必备技能。此外,人们对于操作对于工作是否简洁而方便越来越重视,本系统的设计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很好地解决了人工操作的不便,在实践上具备了可行性。本系统的设计明晰,用户界面良好,简洁的操作,有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和验证提示信息,因此操作方面可行。
4.社会可行性
首先,本系统从功能模块的提出到各个界面的设计再到每个功能模块的开发与实现到后期的测试过程,全部由本人独立完成,开发过程参考,借鉴过网上资料和所学课程,因此不存在侵权的法律问题。其次,在开发过程中,各部门配合将现有的人员,项目等相关信息导入到系统中。完成这些工作后,项目管理会变得更加简便。最后,系统的大部分功能模块都是根据需求分析提出的要求完成的,并且在开发过程中对需求分析的介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已经熟悉业务流程。因此本系统在社会方面也是可行的。
所以,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操作上、社会方面都是可行的,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可以顺利进行。
需求分析
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从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分析来建立本系统的需求。
具体定义如下:(1)用户管理
① 用户注册:注册功能相当于系统的入口,注册功能用户体验的良好性直接影响的用户的使用心理,注册功能简单、明快便于操作,会大大吸引用户对成为系统会员的兴趣。同时,友好型的使用体验也促使用户乐于分享。② 登录:验证用户所提供的登录信息,从而判断是否准许该用户进入系统。
③ 验证信息主要有:账号或密码是否为空、验证码正确与否、库中是否存在此用户、账号和密码匹配与否。
可以对用户相关信息预览,对多余的用户进行删除等管理操作。(2)教师管理
教师登录后台,验证教师提供的登录信息正确与否。
验证信息主要有:账号或密码是否为空、验证码正确与否、库中是否存在此教师用户、教师名和密码是否匹配。
管理员具有对教师相关信息的预览,教师信息的维护等操作。(3)试卷管理
教师具有相关信息的预览,录入新的试卷,修改试卷,删除试卷等功能。(4)考试管理
用户登录考试系统后进行选择试卷,然后正式进入模拟考试系统进行做题,选完试卷后接下来就是在线答题,按照汉语水平考试的题型,第一部分为听力理解。
第四篇: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系10土木专业
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钢结构》设计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安排学生学期末完成一榀钢屋架设计。课程设计又是知识深化、拓宽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锻炼,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1、钢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般钢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结构、构造方案,熟练地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2、钢结构课程设计条件
惠州郊区某机械加工厂单跨单层厂房,跨度18米,长36米柱距6米。厂房设有一台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屋面材料采用上下两层多波压型钢板,中间用20毫米厚矿渣棉板保温层,屋架两端支承于截面为400㎜×400㎜的钢筋混凝土柱上,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钢材选用Q235-A.F,焊条采用E4303型手工焊,檩条采用槽钢,允许挠度「」=1
150。
杆件允许长细比:屋架压杆「」=150,屋架拉杆「」=350,支撑压杆「」=200 支撑拉杆「」=400。
荷载:压型钢板0.08KN/㎡(每层)20毫米厚矿渣棉板保温层0.08KN/㎡
不上人屋面活荷载0.5KN/㎡
3、钢结构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基本要求如下:
时间要求:1周;
任务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完成的设计成果包括: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绘制施工图。
设计为芬克式屋架;绘制屋架立面施工图、一个三杆汇交上悬节点、一个二杆汇交下悬节点。
附: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钢结构课本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钢结构设计规范
4、钢结构构造手册
第五篇: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罗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筋钢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k=_7.5_kN/m,厂房平面尺寸34.8*21.6m。(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板底及梁用15mm
3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3);
(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或HRB400;
(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5)厂房平面尺寸见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主编《混凝土结构》中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4、活荷载见任务分配表。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
2、楼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
3、次梁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
4、主梁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
5、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
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四、课程设计进度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及绘制板的配筋草图;
第二天:次梁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 第三天:主梁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
第四至五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五、设计指导书:
沈蒲生主编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指南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吴培明主编 混凝土结构(上)第二版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2、彭少民主编 混凝土结构(下)第二版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周俐俐 陈小川等编 土木工程专业 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指南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4、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5、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7、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8、GB50083-2002 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基本术语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9、GB50001-2002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0、结构设计资料编委会 建筑结构常用数据手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1、方鄂华 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12、结构设计资料编委会 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