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单元 智谋.教案
第五单元
智谋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已经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能够用摘录笔记或批注笔记等形式完成对课文的初步阅读。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能过概括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内容。4.品味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5.通过学习贺龙用草帽计让白军自相残杀的故事,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6.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 单元预习要求:
1.读准、读通、读流畅课文。
2.认读一、二类字,会写一类字。在课文中标画出相关的生字词语。3.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4.标写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段意及段的关系。5.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6.结合课后思考题,初步感知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与表达》所带篇目读三遍,读通,读明白。概括主要内容,说收获。
(收获:好词、佳句,重点说受到的启发或明白的事理。)8.预习后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或记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待质疑。
《草帽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贺龙用“草帽计”使白军自相残杀的故事,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2、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全过程。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积累本课的成语。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贺龙用“草帽计”使白军自相残杀的故事,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2、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全过程。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教学准备: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小黑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
合作学习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贺龙照片)贺龙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在战斗中,屡建奇功,是我国的十大元帅之一。(播放媒体)1934年的炎夏,贺龙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蒋介石的军队在后面紧追。当时白军拥有飞机、大炮等重型武器,而我方与敌方力量悬殊,处于敌强我弱的劣势。红军部队上有敌机的轰炸、扫射,后有敌军的紧紧追击,形式危急,迫在眉睫。如何摆脱敌人的追击?保存自己?贺龙想出了“草帽计”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面面相觑
呼啸
镇定自若
得意忘形
人困马乏
2.检查课文预习情况。挑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等待解决。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四.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生字词。(2)、自学四字词语、成语;
(3)、熟读课文,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怎样理清课文脉络? 2.学生自学。3.交流反馈。4.教师点拨。
五、小结,初谈感受与质疑:
1、再一次快速自由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贺龙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在敌 我 的危急时刻,使用(“
”)使白军()的事。表现了贺龙同志的()。
2、文章课题是“草帽计”,就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认为这个计谋怎么样?(用文中一个成语来评价)神机妙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贺龙用“草帽计”使白军自相残杀的故事,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2、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全过程。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三.先学后教
(一):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出示自学提示:
(1).读1、2自然段,贺龙将军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请在文中用“——”画出。
(2).天气那么炎热,戴着草帽仍汗流浃背,为什么贺龙同志命令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扔在路边?
(3).为什么要在平坦的山坳命令战士扔草帽?(4).战士们为什么感到莫名其妙,还听从指挥? 2.学生自学。3.交流反馈。
4.教师点拨。(这是一篇记事文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我们刚刚所学是“草帽计”中的前两个过程:红军战士在行军途中为了抵挡炎炎烈日而戴上了草帽,而听从贺龙将军的指挥又扔下了草帽,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戴草帽”和“扔草帽”)(板书:“戴草帽”“扔草帽”)五.先学后教
(二):(学习3、4段)1.出示自学提示:
(1)快速阅读3、4自然段,用3个字概括各段内容。
(2)看到红军的草帽后,白军为什么会立刻一窝蜂地去抢?白军官为何不阻拦?(在文中用“~~”划出答案)
(3)为什么敌机会轰炸自己的军队?(在文中用“~~”划出答案)(4)贺龙凭什么料定白军会抢草帽,炸草帽?(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
(5)画出这两段中的四字词语,认真读一读这些词语中哪些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交流反馈。4.教师点拨。
先学后教
(三)(学习最后一段,小结全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战士们是怎么称赞贺龙的?
(2)现在你觉得贺龙是个怎样的人?请你模仿当时战士们的语气、动作,说几句称赞贺龙同志的话。(3)学了课文,你能说说“神机妙算”的意思吗?
(4)联系上下文,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他的“神机妙算”。2.学生自学。3.交流反馈。
4.教师点拨。从《草帽计》中可以看出贺龙是个神机妙算
镇定自若的人。
5.小结:我们就从这几方面体会到贺龙同志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当他遇到危险时,是那样的镇定自若,通过观察思考就计上心来。6..本文在写法上有三大特点:故事性情;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运用大量的四字词语。七.拓展延伸。带读丛书《医圣张仲景》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几件事?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讲一些关于张仲景的故事。八.当堂检测。1.听写本课生字词。
2.补充词语完整,认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丢()弃()
人()马()
狂()滥()
神()妙()
九.布置作业:
1.阅读有关红军的故事。2.阅读《三十六计》。3.缩写《草帽计》。
板书设计:
草帽计
贺龙
神机妙算
知天时
晓地利
知己知彼
课后反思:
《包公审驴》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人物的智慧,让学生认识到小偷使用掉包计掩人耳目是在害人害己。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包公的资料。2.准备小黑板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问同学们一个小小问题吗? 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黑木炭,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他就是包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二.检查预习
1.课前让同学们查阅料,了解包公,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出示小黑板认读。注意如下字的读音:畜 审 挨 某
三、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四.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文意。(2).小组合作处理生字词。
(3).小组合作,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4).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5).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
4.教师点拨。
(1、课文主要讲了王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
2、课文加小标题为(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五.布置作业 1.默写本课生字词 2.谈谈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王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二.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2.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三.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哪些部分写为什么审驴?
(2).哪些部分写怎样审驴?(3).文章最后谁得到驴 ?
2、学生自学。
3、交流反馈。
4、教师点拨。先学后教
(二)审驴 1.出示自学提示。(1)包公为什么审驴?
(2)王五的好驴被被换成了难看的驴,你能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吗?
(3)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4)同学们想一想王五这么好的一头驴他的心情会怎样?可是被换成那么难看的一头驴,他的心情又会怎样呢?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交流反馈。4.教师点拨。
先学后教
(三)怎样审驴?
1.出示自学提示
(1)指名学生读3~9自然段。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王五怎么办?(2)王五将那头难看的驴告上了法庭,包公是怎样审理的呢?(3)做批注。提出要求: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问。
(3)文中包公的表现怎样?
(4)审驴部分有趣吗?咱们把它排成小课本剧怎么样?
2.学生自学。3.交流反馈。4.教师点拨。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快速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很聪明。“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快速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很聪明。“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基础)
5.学生排练、表演,随机总结。
先学后教
(三)得驴
1、出示自学提示
(1)、引导学生粗读这一部分,并小结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
(2)、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自学。
3、交流反馈。
4、教师点拨。
五.总结全文
(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要谋是正当的。)
(2)表演课本剧。
(3)写作特点:
课文案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来组织材料,情节生动,脉络清楚。
文章抓住人物的语气,动作,表情来表现包公的足智多谋。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包公的优秀品质。
六、当堂检测。1.给下面的字注音。
驴()
炭()
懊()蠢()狡猾()
畜生()3.补充词语完整。
悉心()
惊慌()踪影()
冒名()
七、拓展延伸
带丛书《坚韧不拔的成功者》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你是怎样看待失败的?读完这篇文章,和同学尽情交流你的收获,3.写一些你读后的感悟。
八、作业布置
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下节课我们开个“智谋故事会”,课后请同学准备材料。
板书设计:
包公审驴
为什么审
怎样审
结果怎样
(起因)
(经过)
(结果)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五
教学目标 :
1、交流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自智谋故事的典故与成语,并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阅读《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以“把聪明用在正地方”为话题,进行交流。围绕给定的事件展开辩论,并写下自己的认识。缩写《草帽计》。自读课文时,学会做批注。
2、弄清要求,模仿事例,读读说说,巩固双基。
3、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大胆表达,深化认识。
4、借助提示,掌握方法,积极动笔,认真自检。教学重点难点
5、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深化对智谋的认识,懂得把聪明用在正地方。
教学重难点:
1、交流智谋故事,感受智慧的魅力,懂得把聪明用在正地方。
2、能根据提示,练习缩写《草帽计》。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录笔记
1、认读、欣赏教材中所摘录的内容。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各自的摘录笔记在组内交流。
3、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展示、交流。
4、教师节选其中特别优秀的内容组织全班齐读,加以识记。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1、自由认读本题中的四组形近字或同音字。
2、以第一组为例,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辨析。
3、独立动笔用汉字组词。
4、指名认读,集体评议。
5、拓展交流:本单元中还有哪些字也容易弄错?全班讨论。
三、交流来自智谋故事的典故与成语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认读本题中的四个典故,请学生讲讲相关的历史事件,从中感受人物的智慧与谋略。
3、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来自智谋故事的典故和成语。
4、推选代表进行班级展示,比一比,谁找得多,知道得多。
四、读一读
1、男生朗读《包公审驴》第2自然段。
2、找到刘五心里想的话,去掉这些话,由女生再读这一自然段。
3、对比讨论:去掉刘五心里想的话后,表达交界有何不同?
4、引导认识:在叙事时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记叙就更生动了。
5、拓展交流其他故事作品中对从物的心理描写,体会表达的效果。
五、金钥匙
1、自由认读提示。
2、交流批注提示所包括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分享了许多好词佳句,还了解了心理描写的作用,并学习了怎么做批注笔记,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作文水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卷有益
1、用上节课所学的做批注笔记的方法,自读短文。
2、围绕批注笔记中的五点内容,反馈交流。
二、畅所欲言
1、教师过渡导言: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聪明要用在正地方,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才是正地方呢?让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来讨论讨论。
2、自由审题,开启思维。
3、畅所欲言,自主交流,从中明理启智。
三、初显身手
1、教师过渡导言:有一个叫魏明的学生,遇事也很会动脑筋,想办法应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这次的聪明是否用对了?
2、学生自由阅读文中所述的事件。
3、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事件展开评议,发表各自的评论。
4、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5、说说:如果你是魏明,为了把教室打扫干净,你会把聪明用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阅读短文以及讨论交流,对“把聪明用在正地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都拥有一颗聪明的脑袋,老师希望你们能将自己的聪明用在正当的地方,让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为他人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针对魏明的事件写下自己的认识。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笔下生花
1、老师开门见山,指出本次习作的内容。
2、板书:缩写《草帽计》。
3、理解什么叫“缩写”。
(缩写就是将一篇较长的文章,通过删除或改动,保留其主要内容,使文章的篇幅变短,语言更简练)
4、学生自由认读教材中的习作提示。
5、指名反馈:可以怎么缩写《草帽计》?
6、根据以上提示,围绕《草帽计》引导学生先口头交流。(重点说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7、学生动笔缩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8、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展示、评议。
9、结合评议,动笔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根据提示,完成自检
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习作提示的帮助下,学会了缩写《草帽计》。其实缩写就是帮一篇文章减肥,减掉多余的、不太重要的内容,留下“精骨肉”。
四、布置作业
1、认真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2、抄正习作,同学间互相阅读。课后反思
第二篇:第五单元智谋课后优化设计题
第五单元智谋课后优化设计题 草帽计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ǐn bì
zhēn chá
cháng zhēng
chēng zàn
()
()
()
()
二、抄一抄,记一记。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摇头摆尾
面面相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名其妙
人困马乏
喜从天降
得意忘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丢盔弃甲
狼狈而逃
眉开眼笑
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轰滥炸
血肉横飞
拍手称快
神机妙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找近义词与反义词,填一填。
镇定自若
神机妙算
喜出望外
恍然大悟
愁眉苦脸 料事如神
惊慌失措
欣喜若狂
莫名其妙
眉开眼笑
()——()
()——()()——()
()——()
二、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贺龙的草帽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公审驴 第一课时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瘦驴(lú
lǘ)
畜生(xù
chù)
狡猾(fá
huá)...挨打(ái
āi)
耷拉(dā
bā)
辔头(bâi
pâi)...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审()
恨()案()遵()伸()
狠()按()尊()第二课时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悉心()爱护()
懊恼()立即()照料()
夸奖()
二、用关联词把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合并成为一句话。
1、包公审驴是闻所未闻的奇案。
人们对此都十分吃惊而好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五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
刘五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的辔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偷非常狡猾。
小偷难以应对包公的智慧与谋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第五单元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教学内容:
1、24时记时法。
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3、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经过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经过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经过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1、24时记时法………………………………………………………1课时
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课时
3、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1课时
第四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内容简析:
本单元课文以“勤奋学习、热爱科学”为专题,选编了4篇课文。《说勤奋》教育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李时珍夜宿古寺》赞美了李时珍不怕风险、亲自品尝草药的精神,表现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维生素C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目标:
1、会写38个生字,会认21个生字。
2、留心课文人物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4、前后课文整合一体,做到读、说、写结合,让知识向能力有序迁移。
5、培养学生执着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留心课文人物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前后课文整合一体,做到读、说、写结合,让知识向能力有序迁移。
3、培养学生执着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
16.说勤奋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理解词义,识记字形,能准确书写。
2、读通课文,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理解意思。
2、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引导分段。
学生轻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三、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抓住“古今中外”、“每一个”、“都”谈体会)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齐读)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真高兴,朗读就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课文中讲了两个人的故事,他们是?(板书:司马光 童第周)那你能读好这些与他们有关的词语吗?
史学家
高声朗读
抓紧时间
编成巨著 生物学家
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
产生影响
请你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说说这两个人的故事。
二、走进故事,读悟明理
(一)打开课本,轻轻地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中的司马光和童第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二)共同点: ·他们都非常勤奋:
司马光: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司马光的勤奋的? 交流:
1、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通过朗读读出你的理解)
(1)(提示:“滚瓜烂熟”,读出了司马光背书背得熟练
“一直”,是说司马光读书时没有休息
“一遍又一遍”是说司马光读书读了许多遍)
(2)老师请大家注意这个字“躲”,自己读读这句话。透过这“躲”,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
(3)他这样躲起来读书,为的是什么?(交流)这就是勤奋。还从什么句子感受到司马光的勤奋?
2、(出示):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1)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点出:稍微 朗读)(2)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为什么叫它“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 “勤奋”!就是珍惜时间。
童第周:你又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奋?(1)童第周的基础比别人差多了,他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才40多,学校建议他退学吧。但他呢?(朗读“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2)他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说)引读:同学们不理解童第周成绩这么差为什么还要这么认真,然而,童第周却毫不理会,仍然——————冬天,寒风刺骨,同学们都躲在被窝,享受着温暖,童第周却依然————-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童第周还是坚持着,——-----4
(3)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的成绩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你能想象一下,班里的同学又会说些什么呢?(交流)
(4)这正应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朗读)
(5)小结:面对落后,毫不气馁,急起直追这就是勤奋。他们俩还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俩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1)请你读读这两句话,你就会发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不同之处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2)小结:看样子,天资聪明的人要想成功必须勤奋,基础差的人要想成功也必须勤奋呀。勤奋是成功的唯一法宝。
3、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了,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像鲜花那样灿烂,可是(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你读懂这句话了吗?
4、出示词语:让我们再来回忆这两个小故事。
史学家
高声朗读
抓紧时间
编成巨著 生物学家
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
产生影响
三、走出故事,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但有一个词,一种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那就是---“勤奋”。来,读读这些名言吧。·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刻苦勤奋的能力。
——(英)卡莱尔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美)爱因斯坦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美)爱因斯坦
·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前苏联)巴甫洛夫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黄老师
2、你的感受呢?在书上写下一句话,抒发你的感受。
3、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四、作业
搜集勤奋成材的小故事讲一讲。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说勤奋
有所作为 童第周作出贡献
教后记: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材简析: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难点
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读课文
七、生字教学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
2、通过《本草》的资料拓展,对《本草》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读了这个课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请小朋友赶紧拿起课文,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找答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
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
4、从这两小节中,你还知道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怎么样?(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自由交流交流)
5、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就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原因。
6、齐读第一、二节
三、学习课文三、四节
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生答。出示古寺的图片)
2、小朋友,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3、学生朗读,做标记
4、交流: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5、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古寺的条件非常的差,很久没有人来了,很危险等等)
6、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7、读好这句话“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厚厚的蜘蛛网。”
四、分析课文5-12节
1、为了察访药材,为了修好《本草》,这些对李时珍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师徒俩毅然决定在古寺中寄宿一夜!
2、小朋友,请你自己读读课文5-12节,去看看一下李时珍在古寺的生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旁边简单地做做批注。
3、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4、交流: 非常仔细
●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
● 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
● 朗读体会
非常爱劳动人民
● 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
a.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c.“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五、拓展说话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
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虫咬伤。
刀豆子-----治呃逆。
鸡肠草------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六、总结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板书设计: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教后记:维生素C的故事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介绍维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品。文章写了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探险中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部分被留在荒岛上的病重船员靠吃野果子存活下来,由野果子人们发现了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课文告诉我们: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际中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
能够清楚地说出维生素C被发现的过程。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指读。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布置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初步懂得生字新词的意思;(3)遇到难读的句子把它画出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到课堂交流时提出,大家一起讨论。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艰苦
危险
浑身
路程
拖累
尸体
秘密
物质
缺乏
适量
蔬菜
哥伦布 指名读,集体读,正音。
“艰、浑、伦”是前鼻音,“程”是后鼻音;“尸、物、质、适、程、蔬”是翘舌音;“伦”声母是l,不是n;“危、谓”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解释词语,指导读好长句子。
(达成目标1,部分达成目标2)
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组织学生讨论。(达成目标3)
三、指导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
2、指导字形:“艰、浑、程、秘”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质”为半包围结构 “质”的第一、二笔都是撇,不是“厂”。
3、指导书写。
(达成目标2)
四、布置作业。
1、查资料了解立于关于维生素C的知识。
2、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
能够清楚地说出维生素C被发现的过程。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交流:通过回家后收集的资料,你对维生素C有了哪些了解?
二、新授
(一)教学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反馈。(故事的时、地、人和事)2、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也常常有不速之客,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泥?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学生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知道朗读。
4、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6、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二)教学课文2—5自然段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
一份悲伤
一份伟大
一份无私„„
(1)你是从段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馈。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
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茺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
(三)教学课文6—8自然段
1、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自读第6自然段。
指名反馈。
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此时你有什么疑问? 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
(2)改为陈述句。
2、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读课文7、8自然段。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之间的联系。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3、你认为维生素C呗人们发现,主要依靠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细心的观察和思考)(达成目标2)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达成目标1)
三、总结课文
1、读了全文,结合生活实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总结全文。
四、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
2、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板书设计:
17、维生素C的故事
生
维生素C 死
教后记: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材简析:
世界在飞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事,今天正一一变为现实,“国际互联网”就是其中一项发明。本文紧扣时代脉搏向我们介绍了这一“奇妙”的新事物。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生词,理解生词。
3、理清脉络。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重难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步骤:
1、导入课题
同学们, 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海内存知己
(1)会对吗?齐对(天涯若比邻)
(2)连起来读两遍。
(3)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当然“天涯若比邻”只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
(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齐读
(2)找出两组反义词远(近)天涯(咫尺),天涯是说距离远,咫尺是说距离近。
(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在朗读时,我们应该强调前半句, 还是后半句呢?
(4)指导朗读,一组同学读前半句,齐读后半句。
2、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3、你想走近国际互联网吗?你想了解它吗?你想到网上漫游,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二、质疑自学。
1、那么你想知道国际互联网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2、生质疑。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还真不少,限于课文有限内容,我想我们只能解决其中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究了。
3、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继续研究问题。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4、用“奇妙”“甚至”造句。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3、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
(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9)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1)情境体验,了解关系。
学到现在我们也比较累了,来轻松一下。
(2)现在老师不是你的老师了,角色变一变,就当一回你们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几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写回信。我儿子在一旁就嚷嚷开了:“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年轻人什么都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孙子、孙女们,是奶奶有道理呢,还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音了?
(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是吗?那可太奇妙了,我还真想看看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样了?我年纪大了,出门诸多不便,我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我最喜欢的京剧吗?我能买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吗?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能在网上学到英语吗?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3、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4、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四、作业: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大
快
多
息息相关
教后记:
习作5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以“××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在习作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学习写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听说,主动评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诉说》中的片段,学会用拟人的手法介绍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写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拟人的手法写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并引入例文学习。
1、同学们,如果你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比如从一个学校转学到另外一个学校,或是外出旅游或者走亲戚,见到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你怎样向他们介绍自己?
生说怎样介绍自己。(比如姓名、年龄、长处、特点、爱好、理想、愿望等)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些朋友,他们非常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乐意吗?
出示小黑板词条:书包 黑板 文具盒 钢笔 台灯 小闹钟 布袋熊
他们也很高兴认识你们,初次见面,总得介绍下自己吧。可是他们不会说话,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交流。(配音、当代言人、让他们开口说话等)
2、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瞧,小闹钟开口说话了。(教师手拿小闹钟,范读例文《小闹钟》,老师最好把例文背下来。)学生听,然后说说听后的感觉。(没有生命的东西开口说话了、有趣、生动)
教师小结:象这样的写法,叫“自述的形式”(板书)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自己的特点,这样可以示文章更生动,更有趣。
3、读例文《小闹钟》,思考:它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介绍了哪些特点?
A、学生读例文并思考。
B、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形状色彩 结构 功能 C、再读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
4、同学们,有些事物和我们是老朋友了,因此不必介绍自己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等,它想和你们说说心理话(板书“心理”),把他们的高兴、伤心以及自己的愿望(板书“愿望”)都告诉你,你愿意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吗? 放录音《小溪流的自述》
小溪流诉说了什么?它有什么愿望? 学生思考并回答。
出示:课桌 书本 小花 蔬菜 水果 假如你是这些事物,你会说什么?
师引导学生说出,比如“课桌、书本”原来的样子,后来被学生损坏,心情,愿望,“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不爱吃等等。
二、面对黑板上的这些事物,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替他们写个自我介绍吧。(小闹钟和小溪流就不必说了)
如果你不想写这些,也可以写你喜欢的其他的事物。提醒学生注意习作要求:
一、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二、要求写具体、生动。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范读较好的学生习作。
五、修改,誊写。板书设计:
习作5 教后记:
练习5 教材简析:
练习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处处留心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
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写好钢笔字,读背8条成语和名句。完成口语交际练习。写好毛笔字,掌握好运笔。教学目标:
1、认真读这篇童话故事,能按要求完成文后作业;
2、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
3、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增加语言积累;
4、初步了解这些成语和名言的意思;
5、练习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
6、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帮助同学出出主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7、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8、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增加语言积累。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读这篇童话故事,能按要求完成文后作业;
2、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短文内容来把故事补充完整。教学步骤:
一、明确题意,完成作业
1、自由读题,明确要求。
2、多媒体资料出示:
(1)题目《争功》是什么意思?你从文中看出是哪些人在争功吗?
(2)假如你是小主人,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3)你认为文中画线的部分能用什么成语来替换?换上之后读一读。
3、组织讨论:
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1、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故事,你能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编写成小故事吗?一定要注意说明了什么道理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自由说写,可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完成。
二、总结谈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增加语言积累;
2、初步了解这些成语和名言的意思;
3、练习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教学重点、难点:
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名言。教学步骤: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3)教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体会。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5)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2)集体背诵。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
(1)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4)交流讨论结果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把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5)集体齐读。2.指导。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3.练习。(1)指名试背。(2)集体背诵。(3)课外延伸。4.反馈。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帮助同学出出主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我们的小伙伴在遇到难题,或拿不定主意时,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帮他出出点子,想想办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大家想不想试着为小伙伴解决难题呢?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
1、故事一:小明在上学路上拾到一元钱,他想把钱交给老师,可是又怕大家说他是“假雷锋”,更何况这一元钱还可以用来买枝冰棍儿呢。小明有点左右为难,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吗?
2、指导学习课文,在三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和小组的同学把它编成小故事来演一演。
3、各组交流。
4、在大家的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困难,你能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你拿主意吗?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还可以用讲故事、演小剧等多种形式来表现。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讲或演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5、交流汇报。
三、总结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讨论,你有些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帮他出主意 教后记:
第五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丰“爱”为题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七颗钻石》、《平分生命》、《倾斜的伞》是精读课文,《一颗小豌豆》是略读课文。单元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能力,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为了让世界更美好,人人都应该献出一份爱的思想教育
5、随文会认25个字,会写37个字 单元重难点:
1、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能力,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为了让世界更美好,人人都应该献出一份爱的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
七颗钻石
2课时平分生命
2课时 倾斜的伞
2课时 一颗小豌豆
1课时 语文百花园五
3课时 机动
3课时
17.七颗钻石
一、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水意味着什么?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放声地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三.交流自学成果
1.检查朗读情况
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4个)
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师:看来大家已经能读通课文了。那么请你再仔细地放声读读课文,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问题想问?可以把问题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自由提问: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水罐里装满了水?(是啊,好奇怪啊!)
(2)为什么水没有洒?(真是奇迹啊!)
(3)为什么水罐变成了银的?(老师也想知道啊!)
(4)为什么水罐又变成了金的?(难道它会变魔术吗?)
(5)为什么从水罐里会跳出七颗钻石,还会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钻石还会变成星星,越升越高?
(6)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
2.师:是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1).师: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什么?
(2).师:神仙看到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3.)师:好的,那么现在这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呢?
(生: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是孝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师:是的,是孝心感动了上天,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澈新鲜的水。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吗?好的,那我们就把这个“?”擦去了。(板书:孝心感天)
(4.)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那份爱。
(出示)一天夜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3.师:那是多么清澈,多么新鲜的一罐水啊,可是这罐水怎么会掉在地上,而且一点儿都没有洒呢?
(1.)a.学生说感悟,师引: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吗?(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谁还想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老师也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姑娘的高兴劲儿,也体会到了小姑娘是多么地关心自己的妈妈。
b.学生读文中内容,师引: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你也是“喜出望外”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喜出望外”的呢?
过渡:第二个问题,谁还有补充吗?
(2.)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师:你是担心母亲啊,多孝顺的孩子!
(3).师:同学们,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呀?
师:是的,又是小姑娘的孝心啊,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擦去“?”)(板指:孝心感天)
(4.)师: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发生了两次神奇的变化,真让我们感动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对母亲那份孝心!(齐读)
(5).师:明明是木头做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谁能解开这个疑惑呢?
(学生说,师引:你从哪感悟到的呢?)
(1)师:课文第二段也有一句描写小狗的句子,找到了吗?(出示“小狗却只是哀哀地尖叫”;“小狗变得欢喜起来。”)
(2)师:它在向小姑娘哭诉什么,哀叫什么呢?
(3)师:而当小狗舔净了小姑娘手中的水后,它变得欢喜起来。它会欢喜地和小姑娘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写)(交流)
(生:因为它得到了生命之水,它获得了新生;
因为它又有了生命力,它感谢小姑娘真挚的爱心。)
(师评:你很会想象;你的语言真美;你说得非常真诚)
(4)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概括水罐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吗?
生: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板书:爱心如银)
(5)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齐读)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课文内容上的)
在学习方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装满水
孝心感天
没有洒
旱灾水罐 银 爱心如银
金
七颗钻石
一股水流 教学反思:
18、平分生命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11个。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本课的生词
血液 抽血 颤抖 惟一 渗出 一瞬间 挽起
(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
2、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
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指名读。
F、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
2、复习词语
血液 抽血 颤抖 惟一 渗出
挽起 降临 犹豫 一瞬间 郑重其事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学生回答。
3、出示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7、“颤”、“瞬”:教师范写,加以指导。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
三、布置作业:
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9、倾斜的伞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
3、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
2、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和别人共打过一把伞吗?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觉?(学生讲述)
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过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今天我们和作者一同走进他和外公在倾斜的伞下发生的故事。
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
(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雨中的伞下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2、思考: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初读了《倾斜的伞》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发生在伞下的故事,感受倾斜的伞下那浓浓的温情。
二、品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体会“我”和外公的所思所想吗?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全班交流
1、(1~2自然段)“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一同走进雨的世界中。”
从“每逢”、“一蹦一跳”、“挽住”感受到“我”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对我精心呵护,我对外公很依恋。
2、(3~11自然段)“抬起头„„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从“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的“笑而不语”,可在适当时机追问:外公笑而不语,他在想什么呢?
小结:是啊,外公为了不让雨水淋到我身上,自已的一半身子已浸在了蒙蒙的雨中,这把倾斜的伞是外公对我深深的爱呀!
3、(13~14自然段)“‘丹丹,伞歪了。’„„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我的心热了起来,”我在想什么?
“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外公在想什么?
4、(15自然段)“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
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爱护什么?
小结: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年幼时外公对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外公的照顾,穿越了时空,在倾斜的伞下传递着,温暖着我的心灵。
四、拓展
同学们,也许这把倾斜的伞就在你的身边,你却对它视而不见,如果我们能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那么我们就能从平凡中悟出真谛,从点点滴滴中感受亲情。
你留心了吗?在生活中,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记在小本本上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颗小豌豆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2、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豌豆荚。
师: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富有情趣。
3、导读第二小节,出示课文3——8节。
4、学生自由读,说说豌豆们各自的打算,并用几个字归纳它们的愿望。
5、引读第9、10节。
师:同学们,要是你来写其中的一颗小豌豆,你会写哪一颗?
说明: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构思一篇童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来学习大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学生更感兴趣。
6、揭示课题《一颗小豌豆》
过渡:这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拿出课文,标上小节号。
2、学生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这颗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这颗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B、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说明: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三、边读边思,体会情感。
1、联系课文,完成填空:
A、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
(感谢它让她看到绿色;感谢它让她看到嫩黄色的花朵;感谢它使她战胜了病魔;感谢它使她慢慢地站起来„„)
B、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因为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时,小姑娘。
(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心里真高兴;小豌豆沿着线猛劲儿长,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还能自己坐上一个钟头呢;小豌豆开出一朵嫩黄色的小花,小姑娘真实高兴极了,慢慢地,竟站了起来„„)
(体会小豌豆以它充满生机的活力,唤起了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望,从而使小姑娘逐渐恢复了健康。)
2、师:当小豌豆开出嫩黄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从小姑娘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
在我班也有像小豌豆一样助人为乐的同学,你们知道她是谁?在此大大地表扬陶佳莹每天帮助陈豪亮抄写备忘录。
四、拓展练习。
这颗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其他四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各自的愿望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颗小豌豆,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
生:第一颗想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来到了大沙漠,茫茫一片,没有它扎根的地方,不久,它渐渐地枯死了。
生:第二颗想要飞往太阳上去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感到越来越热,它后悔了,想要回到地上,可是,它却被烤熟了。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你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五
一、教学目标
.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l ;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一15 而表达能力。
三、教学时间 3 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一尝试“自学汉字”
1.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准学会得最快。
3.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2.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
4.指名说。
5.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三指导“读读背背”
1.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指名读,检查、正音。
4.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
6.指名读。
7.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有感情地读一读。
8.齐读,然后试着背一背。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音。
3.指名读,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4.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组互相交换,欣赏欣赏别人采集的好词佳句名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逆”。一走进“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听读短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4.再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读短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指名检查读,评读。
7.听老师范读短文,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8.默读短文,想想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9.你喜欢短文的小作者吗?为什么?
10.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
12.老师评点。二学习“能说会道”
1.自由读引导语。
2.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1.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
5.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6.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听,我会写。(10分)
二、我会拼,我会写。(10分)
nián ling
yǐn yuē
bīng dòng
jiē xiàng
lǚ tú
()
()
()
()()
三、比一比,我会给每个字组两个词。(16分)
凉()()
潮()()
谅()()
嘲()()
列()()
玻()()
烈()()
波()()
四、我会写反义词。(8分)
急忙()厌恶()立刻()增加()
五、我会补充词语。(9分)
鱼水()()
()深()重
()心()力
()甘()苦
朝()相()
()满()间
兴()采()
走()串()
与()不()
六、我会把不同类的词找出来写在括号里。(6分)
(1)妈妈 爷爷 姐姐 老师()
(2)杨梅 黄瓜 鸭梨 香蕉()
(3)尺子 铅笔 橡皮 文具()
七、我会用下面的词排列两个不同的句子。(4分)
的 我 小明 是 老师 妈妈 的
(1)
(2)
八、我能用下列词语造句。(8分)
小心翼翼:
惊奇:
九、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使句子更具体。(10分)
1.同学们()认真()读书。
2.()汽车()驶过()大桥。
十、阅读短文,我能按要求完成短文后面的要求。(15分)
飞机渐渐地进入了平稳的状态。(突然 猛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突然 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她急忙地来到客舱,见按响服务铃的(竟然 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非常抱歉!”那位乘客抬起右手,指着手表说:“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你看看,都过了多久了?”□空姐怎么解释,这位乘客□不原谅她的疏忽。
1.我会写近义词。(6分)
渐渐()急忙()延误()
2.我会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用“√”表示。(3分)
3.我会在□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请在正确的括号里打“√”。(3分)
(1)无论„„都„„()(2)虽然„„但是„„()4.空姐向乘客道歉的原因是(3分)
十一、答对有奖。(10分)
1.八仙过海——()
2.竹篮打水——()
3.姜太公钓鱼——(4.老鼠过街——(5.和尚打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