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丝绸之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丝绸之路》教案》。

第一篇:《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丝绸之路》,进一步感受现代电子音乐的魅力。

2.扩大艺术视野,加深对电子音乐的了解,学习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电声乐队表现音乐的方法。

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是喜多郎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他担任了《丝绸之路》的音乐制作,日本最具影响的公共传媒机构NHK使用他的歌曲原声带作为纪录片系列“丝绸之路”的主题曲,受到广泛喜爱,也使他的国际知名度不断增加。乐曲采用合成器演奏,声音色彩、层次丰富,具有乐队般的音响效果。作品富于浓厚的中国情调,同时又具备强烈的现代气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常用的电声乐器和电声乐队的组成形式,哪位同学能把这些知识帮助大家复习一下?

二、《丝绸之路》

1.播放《丝绸之路》一个完整乐段,思考:主旋律选用了什么音色,是属于哪个国家的音乐? 生:不很确定,有点像箫,中国的。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丝绸之路》,是日本著名音乐人喜多郎先生为纪录片系列“丝绸之路”创作的主题曲,哪位同学们可以为我们讲讲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吗?

2.师: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人们历经艰难险阻„„曲作者选用了一些特殊的音效来表现它们。乐曲共演奏了3次,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你认为这些特殊的音响效果表现了什么? 完整播放音乐《丝绸之路》。

生:驼铃的声音,风的声音,第一次主题演奏两次,第二次与第三次都演奏一次,第一次后半部分的伴奏有颠簸的感觉,第三次渐弱结束„„

师:曲作者用合成器模仿沙漠里的驼铃、风声等自然界音色加入乐曲中,又选用具有中国特色民间乐器的音色作为主旋律的演奏,更有来自合成器、电吉他等营造出来的一种能够把听众带回古代、飘渺的伴奏衬托,使这首现代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中国情调。

三、课堂小结

第二篇:丝绸之路教案范文

﹡丝绸之路

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9个生字,理解“矗立、戎装、匕首”等词语,记记“不计其数、绫罗绸缎、美轮美奂”等四字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初步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述,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故事,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和故事。

2、教师媒体准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小黑板或投影片。

课型: 略读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领略了祖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走进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

2、读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读着课题,你觉得文章会介绍什么?而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的?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哪些内容?

2、指名分节朗读,重点正音:矗立 高鼻凹眼 戎装 缫丝 冶铁 灌溉

3、指名回答文章是怎样来介绍丝绸之路的,写了哪些内容?(先写看到雕塑引起遐想;再具体描写了一个故事;最后总的阐述了丝绸之路的深远意义。)

三、入境悟情

过渡: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曾经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美丽故事。

1、读一读2—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讲讲主要介绍了几个片段?

(迎候——会面——赠礼)

2、在这些片段描写中,你觉得哪些句子很生动,读一读。

3、如果你是播音员,会怎样来介绍这生动的一幕?可选择1-2片段介绍。(自由练同桌练)

4、指名串联片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5、在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两国人民怎样的交往态度?(友好 热情)

四.深化感悟

过渡:其实,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在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读一读13自然段,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2、点击资料袋:丝绸之路意义深远,怪不得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

之路。

3、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课题。

五、领悟写法

1、过渡: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绵延的丝绸之路上,遗留下了大量的文明古迹,人们为了纪念这条路,在西安的玉祥门外雕刻了一座巨型石雕(出示课件)。

2、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石雕?读读,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第一自然段的过渡)

3、看图介绍石雕。(语句流畅 口齿清楚)这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文明的见证。

六、总结巩固

(一)积累四字词语

古朴()()()()如生不()其()浩浩()()绫罗()()五彩()()()山峻()丰()多()美()美()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________省________市玉祥门外,这里原是汉代古都________,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往西一直到________。

2、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商贸往来,中国将________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如养蚕、缫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灌溉等;将西域的食品带到中国,如葡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芝麻、无花果等,还将犀牛、________、良马等动物也带回中国;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绘画、雕刻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______________。

板书:

丝绸之路

迎候——会面——赠礼

友好热情

第三篇:丝绸之路教案

丝 绸 之 路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一带一路”的概念。

2、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与意义。

3、使学生充分认识申遗的重大意义。学习过程:

一、用“一带一路”为话题引入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由来

2、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与路线图

3、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张骞、玄奘)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用及其意义)

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2)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3)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2、意义: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①有利于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③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意义

1、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

2、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途径。

3、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深远谋划。

4、是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

五、总结“一带一路”

六、丝路申遗

七、练习题

第四篇:丝绸之路教案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

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

(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

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自学指导

(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

1、生自学,师巡视。

2、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本文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1):写“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的样子。

第二段(2--13):由雕像引出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第三段(14):点明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自学指导

(二):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在旁边划一划、读一读,做出简单的批注。)

(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自学,师巡视。

2、指名说,不足他人补充。学习第1自然段:

(1)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2)由这幅巨雕,联想到当年丝绸之路的商旅不绝的场面。

(3)抓住精神饱满、栩栩如生、满载货物、商旅不绝等词语想象当年丝绸之路的络绎繁华的场面。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学习2―13自然段: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

(1)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夹道欢迎”“一片欢腾”等词中,体会安息国欢迎场面的隆重。

(2)从两国使者的互赠礼品的场面描写,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友好的往来之路。也体现了这是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3)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奠定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使他们能够互通有无,赞扬了丝绸之路,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那种热闹繁华的场景。体会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省略的内容会是什么?

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并写下来。

六、小练笔

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生说,不足他人补充。

2、师小结: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七、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支流之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支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第五篇:丝绸之路教案[范文模版]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4课 丝绸之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张骞通西域的过程和影响。能够说出陆地丝绸之路途经地区、所运商品,认识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过程方法技能

通过教科书插图运用考古分析法,通过教科书小文字材料运用阅读法,通过相关历史资料运用史料分析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是历史上的壮举,他们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 和促进中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古代世界,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很少。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闭塞的局面,将当时世界的几大文明联系起来,在中世纪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面对的种种困难的描述,使学生以此二人为榜样,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果敢坚毅的品质、面对挫折不气馁的精神、学会适应生存环境的本领以及树立从小刻苦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要点

重点: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影响

难点:张骞出使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的历史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新课

在幻灯片上放出数张石榴、葡萄等水果照片,然后问学生: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水果吗?它们的原产地知道在哪吗?它们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原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三个疑问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内容“第4课 丝绸之路”,同学们请翻开书本66页,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本,张骞通西域一起读。

(二)讲授新课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一、张骞通西域 1. 汉初的西域(板书)

师:同学们刚读完了课文,知道西域具体是指什么地方吗? 生:(回答)

师:(出示西域地形图进行解释)汉代,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叫做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板书)

设问(老师要在旁引导学生的思路,教会他们如何去讨论解决问题):(1)张骞前后几次出使西域?目的一样吗?

(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目的不一样。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访问西域各国,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却没有达到目的,有的人认为实在不值。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了解了西域各国风情和情况,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也了解到了西域各国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推动了汉朝的对外交往。他这种坚持完成自己使命、为国家效力而不顾艰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展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图,先自行展示一遍,再请同学上台展示,让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历经的千辛万苦有所理解,以及熟悉张骞出使的路线)

(3)你认为张骞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此播放一个张骞出使西域的小视频,内容为张骞出使西域所遭受的苦难和挫折)

(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而又胸怀坦荡的人,善于为人处事,有很好的适应力,坚韧不屈,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最终不辱使命。)

(4)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影响:①扩大了西汉的政治影响。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汉设置西域都护,拓展了疆土。②中原同西域以至更远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西域的各种物产向东移植。此后,佛教和佛教文化也经此传入东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丝织品和农业科学技术传到西域。③西域通道打通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国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④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发展了同西域各族友好关系。

(5)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引导学生从他的个人品质以及所作贡献着手)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3、设置西域都护(板书)

师:既然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那么这条路上就开始更多的人进行商业和生活往来,但是路经的都是游牧民族的地盘,极为不安全,所以汉武帝决定设立一个军事管辖机构,保护这条商路的安全,所以就有了西域都护府的存在。当然西域都护的作用不仅于此,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西域都护的设置,使西域各族人民摆脱了匈奴落后制度的束缚,加强了汉和西域的关系,有利于西域各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现今新疆地区]从此正式归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维护祖国统一和西域各族经济文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班超出使西域(板书)

师:东汉初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为了收回被匈奴再度控制的西域。大家要记住一点,班超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是不一样的。张骞是开通了丝绸之路,而班超则是为了恢复和促进汉朝和西域之间的联系而出使西域的,所以他的出使作用是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要把他们区别开来。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以及深厚的爱国情怀)

二、丝绸之路(板书)

利用《中国历史地图册》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提问:(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上流通的物品有哪些是从西域过来的?有哪些是从汉朝运过去的?

(3)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出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越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盆地),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今新疆喀什),西跨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今里海东北)。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指导学生参看课本69页丝绸之路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指明路线,并了解路线的起点和终点。)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汉代的丝织技术有空前的提高和发展,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结合书上的描述:薄如蝉翼,重量只有49克,可以知道当时的技术已经很高超了。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4)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略讲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提及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广东岭南广州,指出这是当时著名的港口,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习,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西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小结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西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四)课堂练习: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B)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C.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D.打通“丝绸之路”

2.“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D)

A.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B.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 C.密切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D.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3.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B)A.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B.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C.东汉班超出使西域 D.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立

4.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A)A.长安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5.汉朝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而采取的措施有(D)

①筑长城 ②修道路 ③设驿站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A)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从河西走廊向西师出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7.汉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分别是(C)

A.长安 中亚 B.长安 西亚 C.长安 欧洲 D.新疆 欧洲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历史练习册的第4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

第4课 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 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4.班超出使西域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 2.对世界的影响 3.“海上丝绸之路”

六、教学反思

这是我上的第2节课,我的收获也有不少。

1.老师讲课时间不需要太多,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退回辅助指导地位; 2.语速不要太快,注意感情色彩的变化,太过平缓的语调容易变成“催眠曲” 3.紧扣本课重点,不要漏讲,更不要多讲“无用的”内容; 4.每小节之间的内容连接要自然连贯,让学生更容易听明白;

5.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回答问题,上讲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活动脑筋,增强记忆;

6.历史课不仅是历史知识的灌输,更是需要思想品德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输;

7.讲课要注重逻辑性,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下载《丝绸之路》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丝绸之路》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丝绸之路教案

    2、丝绸之路【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 2.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体会张骞的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以及坚韧、勇气、智慧、执......

    丝绸之路教案1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词。 2、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的意义及张骞开辟丝绸之路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

    重走丝绸之路教案

    10 重走丝绸之路 同和小学杨玉玲 教学目标: 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能力。 知识......

    丝绸之路2版 教案(范文模版)

    丝绸之路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成都市培华小学邬文宁 一、教学目标 1、有效的读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如何战胜千难万险,深刻感受到他是一个伟大的探险家、外交......

    探寻丝绸之路 教案

    探寻丝绸之路 教学背景: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中的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 突出中华文明渊源。新版教材的这一内容较之老版......

    18、丝绸之路教案)

    一、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影片,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西游记视频展示)。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

    重走丝绸之路教案

    重走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