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苏老泉》教案
[《三字经》教案之二——《小学国学教案精品集》]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一、教学内容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
(2)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比比谁记得多、记得牢、记得巧。(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建议] 古文距离学生是遥远的,但是,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2.理解句意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自己读,读正确,并思考句子的意思。(2)指名读,正音。
(3)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建议]
新课标强调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此处句子的教学,采用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质疑,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起交流的学习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互助合作,教师适时的点拨又恰到好处地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3.拓展阅读
(1)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大器晚成的苏洵》(见《三字经》第136页)
(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3)读读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古诗词,说说你的感受。长 歌 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已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
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寒夜读书 [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摘抄诗中表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诵读。
(5)只要我们能坚持珍惜时间,刻苦勤学,就一定能成才的。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建议]
新课标非常重视小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这一部分的教学希望通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阅读、背诵、感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积累、深化对本次所学《三字经》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4.自由创编
(1)《三字经》是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三个字为一句,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每句只有三个字,但简洁明了,含义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
现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也来模仿,学着编几句流畅的《三字经》。
(2)交流,比比谁编得更好,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作品。
(3)每组的代表朗读,评出班级“小作家”。
(4)自由选读同学的优秀作品。
[建议]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并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创编”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5.总结延伸
(1)读读今天学的《三字经》,然后进行背诵比赛。
(2)课后,自由组合成小组,为自己创编的“新三字经”编歌、编曲,并歌唱。[建议] 为语文学习增添乐趣,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又识记了学习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篇:三字经《苏老泉》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长沙市雨花区桔园小学 钟艳
一、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四句。
二、学情分析
《三字经》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记得
多、记得牢、记得巧。((同桌拍手练习。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
[设计意图]
古文距离学生是遥远的,但是,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
2、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从小到大学过不少古诗,谁愿意来背背他熟悉的古诗?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出示古诗《赠刘景文》,学生读。大家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引出作者苏轼,介绍作者。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人、美食家。哇,大家都忍不住惊叹苏轼的出色。
3、故事引入新课:苏轼这么优秀,那他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呢?是不是也与苏轼一样优秀呢?下面同学们请看一个苏洵的故事。故事1:出示故事《苏洵发愤》。(板书:苏洵发愤)
(1)苏老泉27岁,才用功读书,梁灏到了82岁,还要去考状元,你觉得他做得对还是不对?
(2)试着想一想: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苏老泉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后天教育及时,方法得当,也可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才)(板书:宜早思)
4、新授感悟
这个故事就是咱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翻开书52页。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a、听录音,跟读。(注意红色字的读音)b、男生读、女生读。c、齐读。d、分句讲解。e、请同学说完整意思。f、听解释。
故事2:刚认识了一个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的苏洵,再认识一位八十二岁的老状元梁灏。听故事《老状元》。(板书:梁灏夺魁)出示故事《老状元》
梁灏从小立志考状元,到什么时候才考取?(八十二岁)八十二岁,那么大的年纪,不仅有点大,还很老了。我想知道同学们的爷爷是什么年纪,他们又是在干什么?(生回答。)对啊,你们的爷爷都是六十几岁、七十几岁,都在家里安享晚年了,而梁灏八十二岁还在坚持
参加科举开始并考取状元。换作是你年年参加科举考试,次次名落孙山,你还会坚持考下去吗?(不能)梁灏抵住别人对他的冷嘲热讽,依然刻苦学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八十二岁那年终于考取状元,并在朝廷对于皇上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一举夺魁。所以说他考取状元,不仅靠他刻苦学习,还靠他坚持志愿。(板书:宜立志)梁灏的故事三字经里面是这样说的,出示: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a、自由读。请同学读。b、一到四组读,五到八组读。c、齐读。d、听解释。e、分句讲解。f、全文男女对读。[设计意图]
新课标强调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此处句子的教学,采用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质疑,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起交流的学习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互助合作,教师适时的点拨又恰到好处地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5、对于所学的知识,老师说意思,学生对三字经,抢答。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尔小生,宜早思。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亲师友,习礼仪。
6、拓展阅读
(1)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大器晚成的苏洵》和《韩愈苦读》(见《三字经》第108-109页)(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齐白石、越王勾践、刘邦、吴承恩)7.自由创编
(1)《三字经》是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三个字为一句,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每句只有三个字,但简洁明了,含义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
现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也来模仿,学着编几句流畅的《三字经》。
(2)交流,比比谁编得更好,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作品。
(3)每组的代表朗读,评出班级“小作家”。
(4)自由选读同学的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并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
以,“创编”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六、板书设计 苏洵发愤 宜早思 梁灏夺魁 宜立志
七、教学反思
此堂课中,我教学的内容是《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中的《三字经》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这一部分。课前我积极准备,查阅了一些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力争课堂教学上有一定的突破。在教学中,首先,游戏复习旧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品德教育,故事启发学生。第三,在课堂上使用配乐朗读不仅活跃了气氛,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化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地背下所学内容,得到教育。总之,在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初步背诵,教学目的达到,课堂效果良好,但还出现一些问题,因为现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许多的知识,课堂上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出现各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灵活的课堂教育机智,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第三篇:鼎湖山听泉【苏教】【教案】7
《鼎湖山听泉》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领悟作者在对泉声的描写中所深蕴的哲理。
3.领会课文是怎样详略得当地安排写景的。[教学设想]
1.引导自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范读、配画解说、感情描述等)激发学生诵读全文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领略文章感情的发展变化,加深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2.重点:目标1、2、3 3.难点:目标2、3 4.安排三课时
1.认读词语。
怅惘 楹联 肇庆 繁衍 汩汩 古刹 泠泠淙淙 磅礴 雄浑 菩提 忽清忽浊 迥然相异 万籁俱寂 2.理解下列词语:
清纯:清脆而没有杂音。刹:佛教的寺庙。万籁俱寂:指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形容非常寂静。
磅礴:(气势)盛大。本课指“飞瀑急流跌入深潭”时声音响,气势大。拾级:逐步登阶。
怅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四.吟哦诵读
1.题目中哪两个字是关键?
本文作者着重抓住“泉”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2.学生自选段落有感情朗读,把握朗读的语气,品味文意。3.学生互评。五.课堂检测
《学习与评价》1—3 六.作业
背诵
文在最后用“山不在名,有泉则灵”,揭示出了泉的作用。全文是在颂泉,而“听”,不过是认识泉的手段。
2.课后练习二。
作者听出了泉水跳动的层次,从流淌声中听出了轻重缓急,作者想象到泉水的流淌如岁月流逝,感受到像生命在运动。3.课后练习三
(1)清澈透明的自然环境,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令人身心俱净。(2)“泉影越不可寻”是因为林深树茂而难见泉,“而泉声越发悦耳是因为泉并不远,水势也并没减弱,因山势变化却使泉声更加悦耳。
(3)在于德行高、精神纯净。(4)大自然中的一切和谐组合的自然规律。
四.学习写法,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讨论:
第四篇:游览天下名泉,老龙湾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老龙湾是全国七十二名泉之一,是山东著名的风景区。
2、简单了解明代散曲家冯惟敏,知道他曾在此居住
3、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和谐与快乐
活动准备:
1、毛巾、水、点心、卫生纸、常用药品等
2、根据天气让幼儿穿合适的衣服和鞋子
3、出发前请幼儿整理衣服、上厕所,并清点人数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任务要求和地点,并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应急方法
2、游览老龙湾:
(1)观赏一路的景点,知道铸剑池、雪化桥、白龙观、秦池等得名的由来,通过老师的讲解及管理员的介绍,知道老龙湾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低矿化度的优质饮用水,还是酿造酒类和饮料的优质水源,并且是全国著名的七十二名泉之一,老龙湾景区被誉为“北国江南,鲁中桃源”,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所到之处的风景,讲解所到风景的神话传说,知道冯惟敏是明代著名散曲家,老龙湾曾经就是他的家,他在这度过其晚年,萌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3、教师组织幼儿在离水面较远、安全的地方休息、喝水并加餐,引导幼儿清理垃圾,增强其环保意识
4、清点幼儿人数,返回幼儿园,教师注意观察体质较弱的幼儿并给予照顾
5、活动延伸
(1)、结合图片观察景区内古代建筑的特点,尝试利用油画棒,胶水,毛线,皱纹纸等各种材料进行手工粘贴或绘画活动。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桥的形状、结构,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桥梁
(3)、收集公园、游乐场、动物园及不同风景区的门票,利用绘画工具、剪刀、彩纸、胶水等各种材料,请幼儿来当小小门票设计师,来为老龙湾风景区设计独特、个性的门票。
第五篇:鼎湖山听泉【苏教】【课件】教案1
《鼎湖山听泉》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指导朗读:还想不想听?指名读,评(听了你的读,我眼前真的浮现出了涌流的泉水,你真了不起!)再指名读(你是如何品味的,把你的品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评:听了你的朗读,连泉水都不想走了,你读的比写的还好!谁愿意和他比?)齐
师评:刚才,———把这个词语理解了,所以读的非常好,谁来像他那样读一读?对于他的读,你有什么想法?
我从同学们的表情上就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里,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三、学习课文
6、其实呀,这里的泉声远不止这些,(板画:其它音符)让我们闭上双眼,点击听一听,再次去聆听、辩识、品味,你仿佛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自由说,孩子嬉戏,小雨珠,炸雷,快马,评价:能运用学过的句子,真不错!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的想象力简直可以和作者媲美了!真生动!很形象!真令人陶醉!美极了!(这么美的泉声,我们是不是应该用美一点的语句去形容?)
7、作者那传神的描写,我们怎么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呢?这么美妙的泉声,我们不禁都想一睹为快。
五、回归支点,升华中心:
1、点击图片,鼎湖山草丰林茂,涓涓细流静静流淌,终年不息,是泉水滋润着鼎湖山万物,是清泉孕育出蓬勃生机。
2、正因为如此,课文的结尾作者说-------(引读)
3、短短的四十分钟的鼎湖山之旅即将结束,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祖国山河秀丽,我们曾登过永济的鹳雀楼,领悟过“更上一层楼”的哲理,我们曾游览过河上的赵州桥,惊叹过他的坚固和美观,今天我们又一起游览了广东肇庆的鼎湖山,聆听了那清亮圆润的泉声,祖国秀丽的山川,怎能不令我们神往。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把鼎湖山独特的泉声留在我们脑海里(点击作业),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并介绍给你的熟悉的人听,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写一写。
六、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阅读有关介绍鼎湖山的资料。
2、小导游,把鼎湖山的泉水介绍给你熟悉的人。
3、以《难忘的鼎湖山之旅》为题写一篇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