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级教师《孔乙己》课堂实录
《孔乙己》课堂实录 饶美红(吴丹青点评)(曾获全国鲁迅作品课程教学银奖,《语文建设》2012年第1期)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饶美红
饶美红:杭州市建兰中学校长,第二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课前播放茅威涛的越剧唱腔《回字歌》,渲染气氛。)
一、导入: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国文。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通过对课文的通读,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生2: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3: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师:你能配上动作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学生摇头换脑并伸出五指做孔乙己状形象地朗读。)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1: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生2: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生3:他是一人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有同学有
同感吗?
生1:他自己钱不多,买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2:这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同学们都很有感触,孔乙己留给你们还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吗?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还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
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
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1: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古词语“窃”,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2: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的都非常棒,《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在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时候就有,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和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
到了这几幅孔乙己的经典画面:
(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回字有四样写法,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好象跟我们的同学说得不谋而合,看来这就是经典的不朽之处,无论经过多么长久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一样的。
师:根据以上这些文字的叙述,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读书人!
师:怎样的读书人?能否在前面加个定语。
生1:可笑的读书人!生2:迂腐的读书人!生3:善良的读书人!
师:国际知名的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先生认为: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如何的? 生1: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应是挺高的。生2: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
三、再品孔乙己,他是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边缘人”。
师:那就让我们去看看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如何?假如我们让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己吗?请根据文中的话说说理由。
生:能,根据第四小节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师:为什么说他是唯一的?
生:根据文中第一小节的描述,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而穿长衫的是要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师:也就是说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又不属于穿长衫的主顾。但是,他只要踱进店里坐着不就可以成为长衫主顾一类了吗?他能坐着喝吗?
生:不能,因为他太穷了!经济地位不允许他坐着喝!
师:那么只要他脱下长衫就可以归入短衣帮了。他愿脱下长衫吗? 生1:不能,他太穷了,只有这么一件衣服,所以脱不下来。
师:你认为他没有换洗的衣服,果真是这样吗?
生2:不对,我觉得是他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认为长衫再破也是读
书人的标志。
生3:他喜欢与众不同。(全班大笑)
师:那这个孔乙己太有个性了。
生4:在他的思想里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和短衣帮归属在一起。生5:他企图用一件长衫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的思想意识不认可他脱
下。
师:所以真是欲上不能,欲下不甘啊!既不能踱进店里去喝,又不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脱下长衫。孔乙己成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孤独的边缘人。四、三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
师:这么一个不属于任何群体的边缘人,是否跟别人没有任何关联了? 生:文中第九小节这样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说明他还是和
别人有关联的。
师:能从文中找到“这样”的具体表现吗? 生1:第四小节,满口之乎者也„„他说窃书不能算偷,大家都笑了。生2:大家说孔乙己捞不到半个秀才时,店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生3:孔乙己和邻居孩子之间的‘多乎哉?不多也’,也都是笑声。生4:第十一小节,孔乙己说:“跌断,跌,跌„„”,大家便哄笑。师:静下来,让我们想一想,这些真的好笑吗?如果我们就是孔乙己,考不上秀才举人,可笑吗?没钱不能多给孩子茴香豆,可笑吗?没钱只能去偷书,可笑吗?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可笑吗„„让我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什么
事?
生1:窃书不能算偷,这里表明了孔乙己没落、迂腐。
生2: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说明被人家取笑戮到内心隐痛时孔乙己那种失
望、颓唐的悲凉心理。
生3:“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显示了孔乙己最诚挚的人性,但由于生活的窘迫,这人性不过是笑料的一部分罢了。
生4:“跌断,跌,跌„„”孔乙己此时的神态是“低声,恳求”说明他很
可怜!
生5:突然发现让人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偷窃-落第-迂腐-断腿。” 师:确实如果我们是站在酒客的角度,觉得孔乙己是可笑的。但我们以孔乙己自身的角度去想想,这一切对于孔乙己个人来说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为什
么每一次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悲凉,人情冷漠。
师:孔乙己他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有身份的人,可他的一举一动却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可见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的,他们在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孔乙己这么一个悲苦的人的形象就很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
前。
师:但让我们感到更辛酸的是,文中继续写道:“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
么过。”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1:说明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生2: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生3:他是一个可有可无、毫无价值可言的人。
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生:第十小节中“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我才觉得的?
生:掌柜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师:文中这十九文钱总共提到几次?说明了什么?
生1:四次。
生2:十九文钱成了他的代名词,他曾经存在过的唯一证据。
生3:十九文钱似乎标志着他存在的全部价值。
师:是的,所以当这十九文钱从粉板上抹去时,孔乙己这个卑微的名字便永
远从冷漠残酷的社会消失了!
师:还有吗?
生:第十小节,“谁晓得?许是死了。”
师: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一下,来体会一下
当时他们的心情。(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晓得?许是死了。他们用的是什么口气? 生1:漫不经心,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嘴答。生2: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
师:讲得真好!这种刻意为之的“轻描淡写”更加强了悲剧的效果。我们一般在谈论什么东西逝去的时候会用这种口气?
生1:动物
生2:我们家的宠物死了,我也不会用这种口气。
师:可见孔乙己连动物也不如。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读到了什么信息? 生1:丁举人的凶残行径。
生2:但没有人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师:说明了什么?
生: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麻木到了触目惊心、令人寒心!
师:有人说:“人没有错,错的是时间。”一个小小的孔乙己,谁会去关心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在那时可以草菅人命,而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都只是旁观。或者说在看戏,戏中谁死谁活与我何干?漠视像习惯一般存在,再装着没事人样,然后再看戏。
师:文章最后还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请听课文十一至十三小节,请同学们边听边在文章中找依
据。
(学生听课文录音边思考)
生1:我认为他死了,因为前文说孔乙己品行好,从不拖欠,但现在—二年
过去,还欠十九文钱。生2:我也认为他死了,因为原先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而现在他被打折
了腿,黑而且瘦。天气又逐渐转凉。
生3:我认为他没死,他可能到另外的地方去谋生了。
生4:我认为他死了,因为他这么好酒,如果没死,他爬也要爬来喝酒。师:中国酒的历史比文学的历史更长,曹雪芹,他是“举家食粥酒常赊!”这位同学分析得挺有道理,孔乙己这么好酒,如果还活着,一定会来喝酒的。
生5:我认为他没死,可能这个社会上有好心的收容了他,并给他好酒喝。
(全班大笑)
师:你怀着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是的,或许他被好心人收留了。
生6:我认为他已经死了,因为原先别人嘲笑他,他会争辩,而现在是“不
十分分辩”,说明他心都已经死了。
生7:天气已转凉,且他这时穿着的是“破夹袄”,刚才我们说孔乙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脱下那件长衫的,可此时他已脱下,这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这一小节,请同学们默读,然后告诉老师,此时如果我们再到咸亨酒店去找那个标志性的孔乙己还能找的到
吗?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找不到了,孔乙己此时已被迫脱下长衫,换上了短衣帮的“破夹袄”。
师:长衫脱下那他该归属于短衣帮了!
生:这回他终于坐下来“喝酒”了,不过并不是坐在隔壁的雅座里,而是坐
在一个蒲包上喝。
师:鲁迅先生让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让我们震惊,他先前塑造的那一个高大的孔乙己的形象已倒塌,这是一个人精神的萎缩。鲁迅先生让他最后一次出场也没有归属,他始终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可怜的读书人。所以著名作家刘再复认为:“孔乙己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
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师:如果说“大约”印证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没有人去关心他,让我们读到了隐含着的社会的冷漠的话。那么我们同学们刚才找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让我们彻
底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凄凉。
五、走进鲁迅先生,他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师:孔乙己的确死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当老师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感到无比的痛苦,孔乙己他存在过吗?于是写下了这段文字:
(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教师配乐朗读)
春天已经来临了,孔乙己也的确死了,死在那个被冷落的墙角。听说,他死时还不停地唠叨着:“人固有一死。”的确,这一次他真的死了,死在人们的唾弃和冷眼中,死在这个春天已经来临的季节。
孔乙己被几个收拾垃圾的人草草地葬了。没有墓碑,因为他无名无姓;没
有吊客,因为他无亲无故。
草,已长满了这座荒墓,永远不会有人知道这里面有一个人,他是谁。
师:那个叫孔乙己的人,他死了。是谁杀死了孔乙己?
生1:是科举制度,让他学了一些没用的东西,如茴字有四种写法等,让他
无法谋生。
生2:是他自己的性格,他好吃懒做。
生3:是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
师: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写到: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我们来看一下,鲁迅是让孔乙己怎样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的?
生齐读:他从„„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师:著名作家余华在《内心之死》中说:“当读到这段文字,有“一种子弹穿过身体的迅疾”的感觉。鲁迅先生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他的腿被打断后,才开始写他到来的方式,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用手走路的人,一个非人!这幅图景是整篇小说的灵魂,孔乙己留给我们的是用手支撑着身体走出门的背影,背影后是自顾自谈笑着的人们。(学生思考)
师:孔乙己不幸中的血腥味就在这些看客的冷漠的谈论中消解了,这正是鲁迅最痛心的。一种全民族的演戏与看戏,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消解力量。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遭社会凉薄的孔乙己形象呢?
生1:唤醒人们的同情心。生2:批露这个麻木的社会。
师: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使鲁迅先生感到痛心和愤慨的问题。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经常和友人许寿裳一起探索“中华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在鲁迅先生看来,这种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一般群众精神的麻木,从而对不幸者采取冷漠的旁观的态度。《孔乙己》完成了他的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的:
(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学生齐读):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自序》
师: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在鲁迅先生眼前飘动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回字歌》的歌声缓缓响起,大屏幕播放视频:)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大师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的思想与文学具有一种原创性,后人可以不断地向其反归、回省,不断地得到新的启示,激发出新的思考与创造。鲁迅正是这样的一位具有原创性的现代思想家和文学家。
——钱理群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实现高品位的教学价值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吴丹青
好课如好文,顺课堂之肌理亦能感教师之品格。饶美红老师的《孔乙己》课堂教学体现了执教者先进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材观、阅读观。它给予我们的启
示是多方面的,择其一二而说之。
一、独到而精准的文本解读切口
文本解读的切口,最能显现教师的个性与功力。饶老师将切口定在“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原因探寻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导致“孔乙己”悲剧的除了其自身原因之外,还有来自于“看客”们的冷漠与残酷。这看似剑走偏锋的解读,却极好地剖析出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对个体生命的最本质的关怀,且更贴近于作者完成他的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这样独特而精准解读的价值,还在于撇去了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走出了长期以来照本宣科地把孔乙己讲解成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狭隘。于是,学生们在剖析孔乙己的形象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时,不仅“怒其不争”,更是“哀其不幸”,从中也看到了一个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领悟到孔乙己不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悲剧的背后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样的课堂自然就具备了高屋建瓴的气势,也
更好地实现了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二、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知识的厚度是教师讲析的第一要素,但决定课堂的成败却在于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文学作品教学,切忌程式化的教条灌输,需要直指心灵的体验学习方式。饶老师自然深谙其理。课堂伊始,以“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这看似随意实则为精心设计的提问,调动出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直观形象地感悟孔乙己,为后边的深入分析做铺垫。而“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己吗?”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了小说中的场景——咸亨酒店,他们似乎就站在孔乙己的身旁,看着孔乙己站着喝酒,思考着能不能帮他脱下那件长衫。当分析到人们看待孔乙己时说的话“谁晓得?许是死了”时,“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一下说话人的心情。”这样的学习活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价值。角色体验、朗读品味、问题探究,于是学生获得了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边缘人,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越来越明晰。
三、大气而开放的教学进程
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还带领他们进入理性的思辨境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理性认知相辅相成,有着近乎于不着痕迹融合的教学效果。整堂课由初识孔乙己,据其细节识人物;到从其站着饮酒之形象,解其边缘人特征;再到看客看待孔乙己,明其悲剧实质;到最后孔乙己退场时的戏剧化造型,悟其乃遭社会凉薄的苦人。简洁明晰的教学形式营造了开放大气的思维空间,文本解读内涵丰富而又逻辑清晰,每个板块的学习目标明确而又利于生成,板块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各个环节步步为营又层层深入。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开始,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学生的视界与文本视界、作者视界、教师视界以及其他专家读者的视界交接、碰撞、交融,从而建构知识、获得智慧,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从而实现文学作品高品位的教学价值。
第二篇:孔乙己课堂实录
《孔乙己》课堂实录及评说
执教: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初中杨权应
评点: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郭华礼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第十六课《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2、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重点: 抓“半”字,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课间播放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学生沉浸到音乐声中。
(点评: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对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而对音乐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泣如诉的音乐为课文的学习创设了特定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并从中去体会、想象。)
一、导入:
师: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以文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抱负。(投影出示:以文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抱负)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孔乙己,去体味小说复杂的情感内蕴。(教师板书课题:孔乙己)
二、初读:
师: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且想一想,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思考问题。6分钟后交流)师:谁来认读一下这些生字新词。(投影出示生字新词:阔绰羼水唠叨打折了腿蘸门槛砚)(先指名认读,后出示拼音,再注意字形,最后齐读两遍)
(点评:王乃森教授曾说过,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本。而很多的语文教师却忽略了字词教学。而教者却不遗余力地花时间教学生读词认字,显示了教者对语文教学的正确定位。)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觉得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善良的人。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
师:老师相信你也是一个善良的人,还有吗?请同学们能结合课文的内容来回答。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守信的人,因为他能按时还上酒钱。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很可怜的人,最终他死了,可他的名字还在酒店里的粉板上。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许多不良品质的人。师:是吗?他有哪些不良品质? 生:他好喝懒做,还偷东西。
生:他还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明明偷了东西,还说:“窃书,不算偷。” 师:还有其它方面吗?
生:明明没有钱,还要去喝酒。(学生大笑)
生:明明是一个没有地位的人,可还要装作斯文人。师: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课文第四小节有这样一句话:“他唯一一个站着喝酒却穿长衫的人”。师:你分析得非常深刻。
生:我认为,孔乙己还是一个非常迂腐的人,一天到晚说一些“知乎者也”的话。师:他为什么要说这些“知乎者也”的话呢? 生:他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师:与众不同,有哪些不同?
生: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不能和那些短衣帮一样。师:而实际呢?
生:他也是与短衣帮处于同等地位的人。
师:读了一遍课文,居然有这样的理解,真不简单。
(点评:在初读这一教学环节中,认知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的差异。教师在此仅仅穿针引线,由此及彼,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深入文本,帮助学生系统地归纳课文内容。)
三、探讨:
师:读了课文后,同学们对孔乙己的评价褒贬不一。不过,老师读了课文后,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同学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与孔乙己有关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并进行勾画,先独立思考,4分钟后师生交流,)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找到了哪些语句或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孔乙己说话时,总一些“知乎者也”的话,让人“半懂不懂” 师:你找得很准确,这说明了他说话时“半懂不懂”。课文中还写了他哪些“半懂不懂“的话? 生:当别人取笑他偷书时,他却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的话。
师:你能摹仿“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吗?(学生摹仿)(点评:“文贵内悟”,摹仿人物说话,使得学生进一步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为正确把握人物奠定了基础。)
生:当孩子再向他要茴香豆时,他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老师想要追问一下的是:他为什么总是说一些半懂不懂的话? 生:他要显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
师:仅仅就是证明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吗?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生:因为他学的就是一些《四书》《五经》,那些内容都是一些文言文,他读得很认真,所以就与上面一样了。
师:不错,受了课本的影响,还有呢?
生:我认为他思想上认为就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上层社会的人物,他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师:也就是说思想上也受了课本的影响,能不能换一个说法?思想上深深地受着什么影响? 生:受着科举制度的影响。
师:很好,你看得真深,看到了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也就是说,孔乙己之所以说这些“半懂不懂”的话与科举对他的影响有关。同学们还找到了哪些内容? 生:他的姓名也来源于“上大人孔乙己也”这句半懂不懂的话中。师:对,孔乙己的姓名也来自于半懂不懂的话,也与“半”字有关。生:他做什么事都只做了一半。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替人家钞书时,结果人和笔墨纸砚一齐失踪。师:不错,能用一个成语来说明吗? 生:做事时“半途而废”
师:孔乙己的字写得非常好,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如果像现在,他做一个书法老师,绝对没有问题,可是他为什么不好好地把书钞下去呢?可能有哪些原因? 生:他好喝懒做,好逸恶劳。
生:他怕吃苦,想不劳而获,我认为这是他的品质不好。
师:对的,孔乙己的好逸恶劳的个性决定了他做事“半途而废”,可是他读书时却还矢志不渝啊!再想一想,在他的思想深处跳动的是什么?
生:孔乙己一生就想做官,他一直想通过科举实现他的梦,正是因为如此,我认为他信奉的是“万般皆下苦,唯有读书高”,所以他不愿意劳作,就出现了连“人和笔墨纸砚一齐失踪”的事。
师:也就是说,做事“半途而废”不仅仅与他的个性有关,也和科举对他的影响有关。看来封建的科举对孔乙己的影响不小啊!师:同学们还找到了哪些语句和内容? 生:孔乙己喝酒只喝一半。
师:不错,文中是有这样的语句,你给我们读一读。
(生读“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
师:同学们能根据刚才的语句,还找到了有关“半”字的语句吗? 生:我找到了,孔乙己读了半辈子的书,可结果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
师:苦读半辈子,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也就是到最后,他什么也没有,一事无成。老师就纳闷了,他为什么不改行呢?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生:因为他一心就想做官,就想通过做官来发财。
生:因为在他的思想深处,就认定了一个方向,就是通过读书来谋取功名。
师:同学们又触到他的灵魂了,我们现在也非常明显了,他的灵魂、他的思想都和和封建的科举制度有关(教师板书:封建科举制度)师:还有吗?
生:孔乙己被丁举人抓住,打了大半夜,结果被打折了腿。原来是一个正常人,现在却成了一个废人。也与“半”有关。
师:很好,此时的孔乙己已经离死不远了。
生:最后,孔乙己虽然死了,可是他的姓名仍然记在酒店的粉板上。师:这和“半”字有关吗?
生: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就是“入土为安”,可是,孔乙己死了,却被人牵挂,所以,他并没有完全死了,只死了一半。
师:你分析得非常深入,可是老师要反问一句,孔乙己死了,是真的被人牵挂吗?能不能用这个词?
(点评: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作为教师应当予以尊重,但教师一定要给出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生:我认为不能用这个词,他只是因为还欠十九个钱,才被人记着的。
师:也就是说孔乙己全部的身价还抵不过那十九个钱,多么悲惨的一个社会现象啊!孔乙己的肉体已经离开了这个世间,可他的灵魂却仍然留在人间,任人嘲笑:“他还欠十九个钱!” 师:他的死也与“半”有关,看来他真是一个可怜人。
生:在酒店中,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的地位和短衣帮一样,同样处于社会的最下层,而长衫却是身份的象征,孔乙己也穿着,所以我认为孔乙己的身份也是各有一半。
师:那么造成这种身份各有一半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他个人的原因。师:能具体地分析一下吗?
生:是他的思想在作怪。虽然很穷,可是他死要面子,硬穿着他那件又破又旧的长衫,硬着装着上层人物。
师:也就是说,他有一种怎样的想法? 生:瞧不起劳动人民,羡慕上层社会。
师:是啊!造成他身份各一半的根本原因又和他的思想有关,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又和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有关。换一句话,造成他“半”字人生的根本原因不仅仅与他个人的低劣品性有关,也和封建科举的毒害有关。(教师板书:劣恨性,在“封建科举制度”后写上:毒害”)
(点评:从学生中发现问题,再把问题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为,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师:这也是鲁迅先生写作目的所在,揭示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的毒害,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孔乙己的“半”字人生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可怜,也看到了他的可憎,鲁迅先生用了八个字表达了对他的看法。(投影出示:哀其不幸,怒其不憎),那么,文中人对孔乙己持什么态度呢?
生:好像他们一点点都不同情孔乙己。
生:文中的笑声出现非常多,孔乙己在笑声出现,最后也在笑声死亡。师:那么,文中的笑声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声? 生:是一种嘲笑!
生:是一种幸灾乐祸的笑声!生:是一种事不关己的笑声!
师:那么文中的他们究竟是怎样嘲笑孔乙己呢?能找出具体的语句吗?(教师板书:笑)生: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师:假如你就是那位喝酒人,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嘲笑孔乙己? 生:在“当真”这个词要注意,同时,语气要上扬!师:你来试一试!(学生模仿)
师:还有其它句子吗?
生: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嘲笑:“孔乙己,你的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师:这就是孔乙己出场时的嘲笑。你来模仿一下!(学生模仿。)
师:孔乙己就是这样给别人快乐的人,同样是下层等级的人,一群苦人儿在嘲笑另一个苦人儿。同学们想一想,文中仅仅孔乙己是具有劣根性吗? 生:我认为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也具有劣根性„„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可是他们却不是这样,本来他们应该是互相帮助的,可是他们没有认识到。把自己的所谓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师:也就是他们面对自己的命运显得非常的麻木,麻木不仁,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状态下中国农民的最大悲剧,也正是这种群体的劣根性,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形成了一个冰封的世界,冷漠,无情。(教师在“劣根性”前写上:国民教师在“笑”后写上:冷漠、冷酷)
(点评: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长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而作为我们教者只要抓住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围绕一两个主打问题,就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就好比歌手的一张专辑里的主打歌一样,使人耳目一新。在这一教学坏节中,教师抓住“半”字,设置问题,既抓住孔乙己的人生特点,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空前高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教师恰当的提问与过渡,学生精彩纷呈的充满个性化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感悟:
师:孔乙己就是在笑声中走完了自己的“半”字人生,让我们再聚焦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喝酒的场景。(播放《孔乙己》电影片段)
(点评:由对文本内容的理性感悟,再到电影画面的的直观感受,电影这一集形象与艺术为一体的信息文化,以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直观的画面,恰当的音乐背景,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无穷遐想和思索。)(学生欣赏《孔乙己》电影片段,大约2分钟)
师:看完这个片段后,同学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生:就是那个笑字,当孔乙己用手爬走的时候,那个酒店的老板还在笑,我看了真的很气愤!师:你真的很有同情心。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另一目的就是揭示当时社会的凉薄与病态。(投影出示:社会的凉薄与病态)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乙己的那双眼睛,遥望着苍天,浑浊的老眼好像看到了什么!师:你说他看到了什么呢?
生:影片中出现了一个乌云笼罩的月亮,他看月亮,说明他也非常欣赏光明与温暖。师:可是他却最终没有看到光明与温暖,在笑声中走向了死亡。生:我认为他已有了必死之心。
(点评: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影片的不同理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正以它的生动性、差异性、竞争性丰富着课堂,活跃着思维。观点的碰撞、智慧的交锋、创新的火花时而闪现,它在个体心智发展中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又把握住“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的灵魂。)
师:心己死,悲哀莫大于心死。在这个病态和冷漠的世界中,孔乙己走完了自己的“半”字人生。
(下课铃响起)
师:今天我们感知了孔乙己这个旧社会的让人可怜又可憎的人物,跳出课文,让我们审视自己,今天制度的优越,环境的和平,亲人的无私帮助,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好属于我们的完美人生。(教师板书:完美人生)
师:一堂课很难包容一切,希望同学们进一步研读课文,下课!板书: 孔乙己 鲁迅
“半”字人生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国民的劣根性
笑----------------------冷漠、冷酷 总评:《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一篇小说,也是一篇老课文,一直作为经典文章被选入初中课本。由于小说篇幅过长,内容较多,同时,作品所反映的主题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现实很远,因此,选取教学的切入口,显得尤为重要。而本课的教者无疑是教学新理念的积极实践者。而且,他基于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准确把握,深知要使学生真正感悟,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缺。综观整个课堂教学,问题的呈现,教学环节的设置与过渡,一环接着一环,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紧扣文本内容,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开始,教者就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由谈人物形象的认识,不仅初步点燃了学生的思维之火,也指明了学生思维的方向。并且教者注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教者的匠心独运之处在于,他精心设置一个主打问题——要求学生认识孔乙己的“半字人生”,既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文本内容,又为把握人物的“魂”和作者写作的“魂”奠定了基础。此外,在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教者还不断地在“扇风”,即巧妙地运用“对话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兴奋状态。在当代心理学家看来,师生、生生之间围绕着开放性的“问题”展开对话、辩诘,具有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功效。
第三篇: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定稿]
《孔乙己》教学实录和点评
执教饶美红点评吴丹青
一、导入:由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史。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请大家说说,通读课文后,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他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
师:你能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学生朗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生: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
生:他是一个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有同学有同感吗?
生:他自己钱不多,买了点儿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同学们都很有感触。孔乙己还留给你们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
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书面语“窃”,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棒。《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的时候就学过,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与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这几幅经典画面(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回字有四样写法。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好像跟我们同学说的不谋而合,看来这就是经典的不朽之处,无论经过多么久,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一样的。
师:根据以上叙述,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读书人。
师:怎样的读书人7能否在前面加个定语?
生:可笑的读书人。
生:迂腐的读书人。
生:善良的读书人。
师:李欧梵先生认为,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如何的?
生: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应是挺高的。
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
三、再品孔乙己,他是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边缘人”。
师:那就让我们去看看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如何。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已吗?请根据文中的话说说理由。
生:能,根据第四小节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师:为什么说他是唯一的?
生:根据文中第一小节的描述,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而穿长衫的是要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
师:也就是说,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又不属于穿长衫的主顾。但是,他只要踱进店里坐着不就可以成为长衫主顾一类了吗?他能坐着喝吗?
生:不能,因为他太穷了!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坐着喝!
师:那么只要他脱下长衫就可以归入短衣帮了。他愿脱下长衫吗?
生:不能,他太穷了,只有这么一件衣服,所以脱不下来。
师:你认为他没有换洗的衣服,果真是这样吗?
生:不对,我觉得是他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认为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
生:他喜欢与众不同。
师:那这个孔乙己太有个性了。
生:在他的思想里,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和短衣帮归在一起。
生:他企图用一件长衫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的思想意识不允许他脱下。
师:真是欲上不能,欲下不甘啊!既不能踱进店里去喝,又不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脱下长衫。孔乙己成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孤独的边缘人。
四、三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
师:这么一个不属于任何群体的边缘人,是否跟别人没有任何关联了?
生:文中第九小节这样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说明他还是和别人有关联的。
师:能从文中找到“这样”的具体表现吗?
生:第四小节:“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窃书不能算偷”。
生:大家说孔乙己捞不到半个秀才时,众人都哄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孔乙己和邻居孩子之间的对话“多乎哉?不多也”,也都是笑声。
生:孔乙己说“跌断,跌,跌„„”,大家都笑了。
师:静下来,让我们想一想,这些真的好笑吗?如果我们就是孔乙己,考不上秀才举人,可笑吗?没钱不能多给孩子茴香豆,可笑吗?没钱只能去偷书,可笑吗?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可笑吗?让我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什么事?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里表明了孔乙己没落、迂腐。
生:‘链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说明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孔乙己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
生:“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显示了孔乙己最诚挚的人性,但由于生活的窘迫,这人性不过是笑料的一部分罢了。
生:“跌断,跌,跌„„”孔乙己此时的神态是“低声”“恳求”,说明他很可怜!
生:突然发现让人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偷窃一落第—迂腐一断腿”。
师:确实,如果我们站在酒客的角度,会觉得孔乙己是可笑的。但如果我们从孔乙己的角度去想想,会发现这一切对孔乙己个人来说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为什么每一次店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悲凉、人情的冷漠。
师:孔乙己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有身份的人,可他的一举一动却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可见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的,他们在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孔乙己这么一个悲苦的人的形象就很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师:但让我们感到更辛酸的是,文中继续写道:”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说明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生: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
生:他是一个可有可无、毫无价值的人。
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第十小节的“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我”才觉得的?
生:掌柜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师:文中这“十九个钱”总共提到几次?说明了什么?
生:四次。
生:“十九个钱”成了他的代名词,他曾经存在过的唯一证据。
生:“十九个钱”似乎代表了他存在的全部价值。
师:是的,所以当这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抹去时,“孔乙己”这个卑微的名字便永远从冷漠残酷的社会消失了!
师:还有吗?
生:第十小节:“谁晓得?许是死了。”
师: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一下说话人的心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晓得?许是死了。”他们用的是什么口气?
生:漫不经心。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口答。
生: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
师:讲得真好!这种刻意为之的“轻描淡写”更加强了悲剧的效果。我们一般在谈论什么东西逝去的时候用这种口气?
生:动物。
生:我们家的宠物死了,我也不会用这种口气。
师:可见在别人心目中孔乙己连动物也不如。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读到了什么信息?
生:丁举人的凶残行径。
生:但没有人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
师:说明了什么?
生: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麻木到了触目惊心、令人寒心的地步!
师:有人说:“人没有错,错的是时间。”一个小小的孔乙己,谁会去关心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在那时可以草菅人命,而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都只是旁观,或者说在看戏,戏中谁死谁活与我何干?漠视像习惯一般存在,再装着没事人一样,然后再看戏。
师:文章最后还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_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请听课文十—至十三小节,请同学们边听边在文章中找依据。
(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
生:我认为他死了,因为前文说孔乙己品行好,从不拖欠,但现在—两年过去了,还欠十九个钱。
生:我也认为他死了,因为原先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而现在他被打折了腿,黑而且瘦。天气又逐渐转凉。
生:我认为他没死,他可能到另外的地方去谋生了。
生:我认为他死了,因为他这么好酒,如果没死,他爬也要爬来喝酒。
师:中国酒的历史比文学的历史更长,曹雪芹,他是“举家食粥酒常赊”!这位同学分析得挺有道理,孔乙己这么好酒,如果还活着,一定会来喝酒的。
生:我认为他没死,可能这个社会上有好心的收容了他,并给他好酒喝。
师:你怀着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是的,或许他被好心人收留了。
生:我认为他已经死了,因为原先别人嘲笑他,他会争辩,而现在是“不十分分辩”,说明他心都已经死了。
生:天气已转凉,且他这时穿着的是“破夹袄”,刚才我们说孔乙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脱下那件长衫的,可此时他已脱下,这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这一小节,请同学们默读,然后告诉老师,此时如果我们再到咸亨酒店去找那个标志性的孔乙己,还能找到吗?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找不到了,孔乙己此时已被迫脱下长衫,换上了短衣帮的“破夹袄”。
师:长衫脱下那他该归属于短衣帮了!
生:这回他终于坐下来喝酒了,不过并不是坐在隔壁的雅座里,而是坐在一个蒲包上喝。
师: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让我们震惊,他先前塑造的那一个高大的形象已倒塌,这是一个人精神的萎缩。鲁迅先生让他最后一次出场也没有归属,他始终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可怜的读书人。所以著名作家刘再复认为:“孔乙己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师:如果说“大约”印证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没有人去关心他,让我们读到了社会的冷漠的话,那么同学们刚才找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让我们彻底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凄凉。
五、走近孔乙己,他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师:那个叫孔乙己的人,他死了。是谁杀死了孔乙己?
生:是科举制度,让他学了一些没用的东西,如“回”字有四种写法等,让他无法谋生。
生:是他自己的性格,他好吃懒做。
生:是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
师: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写道:“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我们来看—下,鲁迅是怎样让孔乙己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的。
(生齐读“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师:著名作家余华在《内心之死》中说:当读到这段文字时,有一种“子弹穿过身体的迅疾”的感觉。鲁迅先生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他的腿被打断后,才开始写他到来的方式,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用手走路的人,一个非人!这幅图景是整篇小说的灵魂,孔乙己留给我们的是用手支撑着身体走出门的背影,背影后是自顾自谈笑着的人们。
(学生思考。)
师:孔乙己不幸中的血腥味就在这些看客的冷漠的谈论中消解了,这正是鲁迅最痛心的。一种全民族的演戏与看戏,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消解力量。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遭社会凉薄的孔乙己形象呢?
生:唤醒人们的同情心。
生:批判这个麻木的社会。
师: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使鲁迅先生感到痛心和愤慨的问题。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经常和友人许寿裳一起探索“中华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在鲁迅先生看来,这种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一般群众精神的麻木,对不幸者采取冷漠的旁观的态度。《孔乙己》完成了他的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请看这段文字(大屏幕呈现,学生齐读):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呐喊>自序》
师: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在鲁迅先生眼前飘动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吴丹青特级点评:
好课如好文,顺课堂之肌理亦能感教师之品格。饶美红老师的《孔乙己》课堂教学体现了先进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材观、阅读观。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择其一二而说之。
一、独到而精准的文本解读切口
文本解读的切口,最能显现教师的个性与功力。饶老师将切口定在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原因探寻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导致孔乙己悲剧的除了其自身原因之外,还有来自“看客”的冷漠与残酷。这看似剑走偏锋,却极好地剖析出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对个体生命的最本质的关怀,且更贴近作者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这样独特而精准的解读的价值,还在于撇去了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走出了长期以来照本宣科地把孔乙己讲解成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狭隘。于是,学生们在剖析孔乙己的形象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时,不仅“怒其不争”,而且“哀其不幸”,也从中看到了一个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领悟到孔乙己不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悲剧的背后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样的课堂自然就具备了高屋建瓴的气势,也更好地实现了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二、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知识的厚度是教师讲析的第一要素,但决定课堂成败的却在于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文学作品教学,切忌程式化的教条灌输,需要直指心灵的体验学习方式。课堂伊始,饶老师以“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这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问题,调动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为后边的深入分析作铺垫。而“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己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小说中的场景——咸亨酒店,学生似乎就站在孔乙己的身旁,看着孔乙己站着喝酒,思考着能不能帮他脱下那件长衫。当分析“谁晓得?许是死了”时,饶老师问:“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下说话人的心情。”这样的学习活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价值。角色体验、朗读品味、问题探究,于是学生获得了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边缘人,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孔乙己这—人物形象越来越明晰。
三、大气而开放的教学进程
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还带领他们进入理性的思辨境界,而且真切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理性认知相辅相成。整堂课由初识孔乙己,据其细节识人物;到从其站着饮酒之形象,解其边缘人特征;再到看客看待孔乙己,明其悲剧实质:最后到孔乙己退场时的戏剧化造型,悟其乃遭社会凉薄的苦人。简洁明晰的教学形式营造了开放大气的思维空间,文本解读内涵丰富而又逻辑清晰,每个板块的学习目标明确而又利于生成,板块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各个环节步步为营又层层深入。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开始,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学生的视界与文本视界、作者视界、教师视界以及其他专家读者的视界交接、碰撞、交融,从而建构知识,获得智慧,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第四篇:特级教师《百合花开》课堂实录
2012 浙派名师活动之《百合花开》课堂实录 执教:叶晓峰
导入,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堂“猜”的课。用“猜读法”来阅读《百合花开》可能会写什么?(屏显题目:百合花开)生:百合花怎么开的?
生:从百合花中悟出什么?„„(3、4位生回答)
师:从几位同学的回答中,都有共同词“花开”,可见这是关键词。
(屏显段落:猜读一,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师:齐读,从文段中得到百合的什么信息?
生:(齐读毕)从“终于”两字中我感受到百合花开的艰难。师:还有其它信息吗?
生:“断崖”两字,得出百合生存环境的艰难。
生:从“灵性、秀挺”中得出百合花的美丽。„„(在师的期待、追问下,多位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建兰中学学生水平初现)
师:从以上文字中可以得出百合花开的艰难,接下去“猜读”下文。生:文章会写艰难开花的过程。
(屏显:猜读二,磨难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师:文段中的草会怎样对待百合呢?处 生:草会嘲笑百合
生:作者会写草怎样嘲笑百合的是。
(屏显:附近的杂草却都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 A 公开的场合,它们讥笑百合: B)师:请猜想草会如何嘲笑百合的呢?
生:只有这种傻瓜才会有这种想法。(多位学生起立想象说话,文辞符合情境)(屏显:1,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是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2,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他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上长瘤了。)师:这两句话,各应当放在哪一处?请说出理由。
生:从刻薄的角度来说,第二处比第一处程度深。用在私底下更好。公开场合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师:这位同学很擅长交际啊。(众笑。多人起立回答。)请同学模仿草的口吻朗读这两句。生:(多位)很有感情,符合角色。
(屏显: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 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师: 处会填什么词呢,继续猜。生:劝、告诉、说
师:蜂蝶鸟雀与草,在说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生:草有嫉恨之意,鸟雀见多识广,说话会宽厚些。这儿用劝最好。师:如果你生活中有这样像野草一样的人说你,你会怎么回应? 生:(众生情绪激昂,纷纷举手发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师:如果像鸟雀一样劝说你,你又会怎么回应。
生:(同上景)即使中别人怎么劝说,我也会自己欣赏自己,成就自己。师:现在可以体会到百合开花的艰难了吧,这艰难一在于别人的嫉恨,二在于别人的劝说,有时候劝说更容易让人消磨意志,所以作者有“终于”一词,进多么准确啊。那百合为何要开花呢? 生:为自自己开花,实现价值。
(猜读三,无人欣赏,还要开花。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师:齐读文段,读出百合语气。概括百合开花的原因。生:知道自己是花,完成花的使命,证明自己价值。师:百合有想法,更有行动。
(屏显: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师:配乐范读 几十年后,远在千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有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从结果看,百合获得了众人的欣赏。如果说,这时,百合依然没有获得欣赏,它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五六分钟左右,生:(习作交流。)„„我花开得还不够,要继续开下去。师:好自责的百合。
生:„„我是一株百合花,即使无人欣赏也要开花。师:好一株有信念百合花(生习作交流,师评点到位)
(屏显: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师: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生:相信自己,成就自己。
师: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本以为到此已收官,不曾想还有下面还有波澜,结合情境,口头表达)
(屏显: 百合花一朵朵地盛开着,它花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师:齐读文段,想一想,百合会忆起什么? 生:会想起开花过程的艰难,生:会想起成功的喜悦。师:读完本文,猜想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生:类似百合经历的人。(屏显:林清玄生平经历。)师:以一段文结束课堂。板书:猜读
知道事实 终于:
来之不易
完成使命酝酿努力证明价值时间等待(百合花开过程)
(百合花开原因)
第五篇: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韩军《老王》课堂实录(完整)
师:今天学《老王》。先学字词。生:愧怍 翳
生:镶嵌
生:骷髅
攥 师: 伛,yú。
师:杨绛有两段话。(幻灯展示)
生:(读)“生死有命是老话。人生的穷通寿夭确是有命。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运是不容否定的。杨绛” 师:人有命运吗? 生:有。
师:老奶奶是清华、北大教授,连她都说人有命运。师:杨绛又说了一段话。
生:(读)“ 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杨绛 ” 师:她是不是迷信啊? 生:不是。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一句最重要的话。
生:“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的人的愧怍。” 师:不幸的人是谁? 生:老王。
师:(故意说错)“是一个幸“福”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老师说对了吗?
生:不对。
生:是幸“运”不是幸“福”。师:哦!那杨绛老奶奶为什么不写幸“福”呢?(幻灯片,一个大大的“运”字。)生:“运”。
师:“运”字,是《老王》的核心字!运,强调时机、机遇、运气。“福”,强调跟物质生活和享受相连的状态,充足、充裕、美好、齐备、顺利等等,就是‘福’。杨绛在《老王》中强调运,时机、命运。
如果把“幸运”分成十大要素,大体就是“身份的运、婚姻的运、工作的运、住房的运、亲人的运、层次的运、身体的运、寿命的运、族群的运、时代的运”。具体看老王如何不幸运?先看他的“身份”。他是干什么的? 生:蹬三轮的。
师:他是个体户,还是属于国营、集体单位的呢? 生:个体户。
师:相对国营、集体来说,那他是不幸运的。他为什么没有加入国营、集体呢? 生:“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师:脑袋慢,没抓住时机,运气差,这是“时运”!
他身体是否很棒、很健全? 生:不。老王有一只田螺眼。
生:“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师: 他住的房子很华美吗?
生:(读课文)“在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师: 败屋。他有亲人吗?
生:他有个哥哥,死了。侄儿,没出息。师:无亲。他结婚了吗?
生:(读文中的话)“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师:无妻。
师:老王属于社会上层,中层、下层? 生:底层。
师: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 生:体力劳动者。
师:老王是长寿还是短寿? 生:短寿。师:少数民族也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但少数民族,有时容易受到歧视。一个人,生为多数族群,还是少数民族更好些? 生:多数族群。
师:老王是哪个民族? 生:回族。生:(读课文)“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师:他活在安定的年代还是**的年代? 生:**。
生:他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师: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能侥幸活下来,也算运气。老王从文革活下来了吗? 生:丧命了。
师:综合看,老王是否幸运? 生:不幸运。
(伴随教学,幻灯依次展示出,“个体、运差、眼疾、败屋、无亲、无妻、短寿、少数、丧命”)
师:这十大“幸运”要素,老王没有一项具备,无一项拥有。老天哪!居然有如此背运的人、悲惨的人!让杨绛惊奇、惊悚、惊叹。
师:他“无保障、无运气、无健康、无华屋、无关系、无温暖、低层次、短寿命、少数族、丧**”,(悲情地吟唱)老王呀,好不凄惨哪!
再看杨绛,与老王比,她是一个幸运的人吗?
生:(读幻灯片)“杨绛生于1911年,至今103岁,身体健康。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作家,戏曲家,翻译家,著作等身,发行到国内外。丈夫是知名教授钱钟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作等身,被称为“文化昆仑”,有一女儿钱媛。”
师:我们结合刚才杨绛的简介,读课文,用十大幸运要素,来衡量一下。
(学生在老师启发下,总结出,杨绛是教授,有好单位,时运好,身体健康,住楼房,有亲人,有丈夫,还长寿,是汉族,从文革中活过来了。幻灯打出:“教授、运好、健康、楼房、有亲、有夫、上层、长寿、多数、活过”。)师:杨绛幸运。她的幸运只是与老王比,相对幸运。杨绛一生,其实也历尽苦难和沧桑。杨绛有没有不幸呢?
生:有。她的不幸是生活在了动荡的年代。
师:文革她也经历磨难。她说自己“幸运”,有自谦的意思,她自己其实也遇到了种种不幸。然而,与老王比,毕竟是不幸中有万幸!她的的确确比老王幸运。师:本文主题,就是“两种奇特、不寻常命运的全面对比”。生:(读)“ 一个极圆满、完美、和谐、幸福、辉煌。
一个特残缺、悲惨、不足、不幸、凄凉。
一个和和美美、圆圆满满,一个凄凄惨惨戚戚。一个事事如意、事事顺遂,一个事事不如意、事事不顺遂。”
(幻灯打出大字“运”)并展示本文主旨——
“对于人各有运的觉悟
(觉察和感悟)
对于命运不平的叹惋
(感叹和哀惋)
幸运者对不幸的愧怍
(惭愧和惭怍)”
师:杨绛对于“人各有运”,有觉察,有感悟;对于“命运不平”,有感叹,有哀惋;“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有惭愧,有惭怍。——杨绛睁大了一双惊奇、惊悚的眼!为“造物主”惊叹,为老王叹惋!
有没有命运?命运平等不平等呢? 生:有命运,命运不平等。
师: 全面地、准确地说,本文最核心的那句话,“一个幸运的人对于不幸者的愧怍”,应该如此表达,“一个‘不幸之中相对幸运’的人,对于„„ 生:(接续)“„„对于‘不幸中更不幸’的人,感到愧怍”。
师:假如你们是杨绛,假如老王能读懂杨绛的信,杨绛怎样表达自己的愧怍?请以杨绛的名义给老王写一封信。
《遥寄天堂——杨绛的一封愧怍的信》 生:(埋头写信)
师:(选择学生,让其读信。)生:“老王同志,你在天堂过得好吗?是不是能吃饱了,是不是不用在像现实生活中那么劳累了呢?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惭愧。明知道你送鸡蛋香油只是为了顺便和我唠嗑,求我安慰,仅此而已。而我却慌张地没有留下你,给了你钱,送走了你„„”
师:(点评)嘘寒问暖,站在对方角度,很体贴,很细心,真疼人啊。生:“老王啊,你在天堂过得可好吧?文化大革命十年终于过去,仍记得那日听到你的死讯后,我是何等震惊、惭愧。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心底实在,我都看在眼里。那日你来我家送香油鸡蛋,就见你有些虚弱,你强撑着,我呢?竟然没有安慰弥留之际的你,拿钱送走了你„„”
师:(评)好像是《老王》续篇。你的文字不简单。注意,给钱并非侮辱老王。师:(展示“命运”两大字。)
老王的所有苦难,似乎都是“命运”造成。可我们为什么不去追问“什么造成了老王的命运”呢?!想想,谁造成了老王这种命运?难道只有杨绛应该表达愧怍吗?谁更应该先于杨绛,表达愧怍呢?
生:(让学生读课文)“北京解放后„„”“三轮车都组织起来了„„”
师:注意“咬文嚼字”三个词语,“北京”“解放”“组织”。老王的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
生:北京,解放后。
师:解放后,为何会有这种事呢?
(老师展示北京人民庆解放的图片)。
师:(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老百姓如此欢欣鼓舞,为什么在北京还有老王这样的人呢?
我们来“咬文嚼字”“解放”:英语,liberate,set free,“解放”几乎等于“自由”,就是给人幸福,给人保障,给人温暖,有吃,有穿,有住。老王却无吃无穿无住,由此看,解放后我们的社会是否健全、完美呢? 生:不健全、不完美。
师:所以,才有之后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甚至北京同样不健全,还有灯下黑,才导致老王命运如此不幸。当时蹬三轮车都是“组织”起来的。我们“咬文嚼字”“组织”,就是组成了国营或者集体单位,不允许单干。“组织”里的人,发工资、分房子,有医疗、有养老。老王作为单干户,则什么都没有。全靠蹬三轮,一分钱都要去挣。
师:老王说自己脑子笨,没绕过来。请大家反思,假如你是当时“组织”里,国营或集体三轮车公司的领导,你应如何耐心、细心劝说老王?即使老王脑子再笨,也能让他“绕过来”。生:(模仿)老王呵,我们单位发工资,分房子,有医疗,有养老。你是单干户,不加入组织和集体,那可什么都没有,没有工资,没有房子,没有医疗,没有养老。
师:很棒!你说得这么耐心、细致,还加上对比,那么,老王就爽快地跟你走了!生:脑袋就转过来了。
师: 可是当时就没有人给他如此耐心细致地动员、解释,没有人真的把老王放在心上。谁该负责呢? 生:当时北京市政府。
师:当时的北京市工作做得是否细致、全面、完善? 生:不细致、不全面、不完善。
师:如果老王加入了集体或国营三轮车“组织”,有了工资、住房、医疗、养老,老王的后半生,还会如此悲惨吗? 生:就不会了。
师:谁应该首先感到愧怍? 生:应该是当时市政府。
师:他是个单干户和残疾人。一个健全、完美的社会,是否应该给他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 生:应该。
师:无论老王工作与否,政府都该给这个单干户、残疾人一份钱。他如果得了病„„
生:政府应该报销药费。师:能不能让政府养老? 生:应该。
师:健全、完美的社会应该是这样。这不仅仅是“命运”问题。我们还应该深思和追问,是什么造就了个人的命运!政府对残疾的单干户,照顾应更全面,给予更多阳光。
师:再对一个词“咬文嚼字”——“取缔”。生:政府还取缔了老王“拉客”的工作。
师:“取缔”三轮车拉客,咀嚼“取缔”二字,有无商量的余地?政府什么作风? 生:不商量!不讲理!
师:政府考虑过老王这样的人的生活了吗?“取缔”后,就截断了老王生活的全部经济来源。如果你是市长,你应该怎么做? 生:给工作,给工资,给房子,有养老,有医疗。
师:我们再来“咬文嚼字”——“我不是要钱”这五个字。
老王与杨绛夫妇是朋友,“不是要钱”,一方面表明是一种友情,另一方面是老王“不敢”要钱。那是一个荒唐的时代,单干户如果从事经营,发生金钱来往和经济交易,就是搞“资本主义”,就犯法。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单干户干活收钱,是自由的。鲁迅的《一件小事》,写的是北洋时期,鲁迅坐三轮车,拉车的可以大胆收钱。《骆驼祥子》是民国时期,祥子也可以自由收钱。为什么解放后就不能单干、不能收钱了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的确需要健全、完善。生:不健全。
师:这就是造成命运不平的根本原因。以致最后走向了“文化大革命”。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开放。
听说现在改革开放了,北京换了市长了,也听说老王在天堂里安装上电话了。你们就是北京市年轻的新市长,请给老王打一个电话,表达对老王的愧怍。《遥问天堂——新市长的一个愧怍的电话》 谁先来说?(师扮老王)
(生与师打电话,课堂进入高潮。)
生:喂,老王!我是北京市市长。我想向你的悲惨表达歉意!我们工作不周到。师:你知道哪里做错了吧?
生:应该给你提供工资、住房、药费等保障。师:还取缔单干户拉客吗? 生:不取缔了,还要发展呢!
师:我这里还有药费单据,能报销吗?如果你们弥补不了我老王,你们就好好对待现在活着的单干户、残疾人,给他们提供工资、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吗? 生:过去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我们现在已经吸取教训了,已经对单干户、残疾人,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保障了。
师:我听说现在北京的房价特别高,单干户、残疾人,还有下岗工人等社会弱势阶层,都买不起呀!你们怎么照顾?
生:我们专门给他们提供了廉价的住房。让他们交很少的钱,就能住上漂亮的房子。
师:是吧!我现在真想回去,再活一回。(又一学生扮演市长,给老王打电话。)
生:老王,你好!我们过去亏待你了,对你照顾不周,请你原谅!师:我能不能说点个人问题(害羞状),单干户,下岗职工,农民工,老弱病残人员,他们的个人问题,如何解决?
生: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我们政府出面,开办婚姻介绍所,当红娘,专门给你们解决个人问题。师:有这种电视节目吗?
生:噢!我们可以为你们社会弱势人员开设《非诚勿扰》节目,让你们上电视找对象。
师:你们想得的确周到了。可是,你们欠了我一件大事!生:什么大事?
师:我死时,你们欠我一个追悼会。我记得毛主席说(展示幻灯):“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你们遵照毛主席的话,给我补开一个追悼会吧。展示悼词(学生朗读):
“ 叹老王,好苦命 只眼看世瞧不清。
败屋憩身睡可宁,绝了血缘亲人哪,无妻伴你走一生,谁给你温一碗饭哪,谁给你把那破衣烂衫缝一缝!
三轮单干养活命,垂垂年老又得病,为回民,少数民族,孤独寿终!无人送葬自送自呀,一丈白布,把自个埋在了野沟中!
叹老王,遭乱世,茫茫天宇,孤雁伶仃,只叶飘零。
苍天呀,咋就这么不平等。
活着的人,谁该愧怍、谁该反省?!”
(师谱曲、深情演唱。悲天悯人、痛彻心扉。)师:下课!
点评:
欲求灵药换凡骨 先挽天河洗俗情
以前听过韩老师两次课,每次都感人肺腑,余味无穷。这次近距离接触韩军老师是在我们学校,郑州六十一中会议室。他于百忙之中接受学校领导邀请现场作课《老王》。切入之巧妙,情感之细腻,眼光之独到,挖掘之深入,让人为之震撼,为之叹服!结束后仍沉浸在课堂氛围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余颇为受益,不揣浅陋,谈谈自己观课感受,请大家批评指正。
韩老师讲课朴素严密,环环相扣,抽丝剥茧,曲径通幽,渐入佳境。没有任何花哨的铺垫,先以字词入手,学生认读,简单辨析词义。接着插入作者杨绛其它作品中的两段话:
一、生死有命是老话,人的穷通、寿夭确是有命。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运是不容否定的。
二、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丰厚了文章的底蕴,也为理解文章精髓作了铺垫。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一句最重要的话:“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由此引出“运”字,作为本文文眼。把“老王”与作者“杨绛”的身份、时运、健康、住房、亲人、婚姻、层次、寿命、族群、时代等逐一对比,引出对老王命运的追问,也引起同学们思索与共鸣。再趁热打铁进行片段作文练习,以杨绛的口吻,写一封愧怍的信,遥寄给天堂中的老王。当堂练习,现场精彩展示,学生兴致高涨,潜力被激活挖掘出来,赢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最后又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环节。以北京市市长口吻,给老王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愧怍之情。学生与老师分串角色,进行互动,气氛活泼热烈,趣味盎然又令人深思回味。韩老师设计独特,思路跳跃,似天马行空一般。
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归因于他的思想性和独创性。正如李渔所说:“不效美妇一颦,不拾名流一唾。”思人所未思,发人所未发。不唯权威,不唯教参,而是深入文本,潜心揣摩,进行创造性解读。所以能以独特的视角去阐述自己的阅读体验。没有停留在对老王这个人物的描写层面,而是抓住“运”这个核心,继而探讨造成这种命运的深层原因。其中有他个人的原因,如脑袋慢等,也有客观原因,如政府管理的缺失。这样的追问看似离经叛道,但细思又顺理成章,不得不让人佩服教者的勇气和独特视角。对文本的深度剖析使课堂有了很强的生命张力。而看似沉重的话题,又衬以写信和打电话这种活泼的活动形式,使课堂生动而不呆板,深刻而充满活力。激启学生表达欲望,挖掘潜能。学生们激情的展示把这节课推向高潮,展示了高效课堂的内涵。
韩老师视野开阔,学养深厚,教艺精湛,富有悲天悯人情怀。这样的人格魅力也是这节课精彩生成的有力保障。衣着简朴,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与学生沟通都稍微俯下身去,拉近了师生距离。整节课妙语连珠,趣味横生,嬉笑怒骂,可圈可点。最令人叫绝的是两个设计:
一、运用山东快书形式总结人物命运:无工资、无住房、无医疗、无养老等,并且能模拟快板发出响声,让人叹服。二:自作给老王悼词:叹老王,好命苦,只眼看世瞧不清„„活着的人,谁该愧怍,谁该反省?又自己抑扬顿挫地吟唱,声音凄怆,百转千回,让人凄凉万分,感叹不已。下面师生沉浸其中,甚至眼里泛出泪光。这样高超的语言功力,让人望尘莫及。陆游在《登上清小阁》中诗云:欲脱凡骨求灵药,先挽天河洗俗情。语文课要想不落俗套,必须要深入解读文本,反复揣摩,潜心思虑,苦心经营。不能盲目迷信教参和权威。这样才能把握文章精髓,讲出文本的深层意蕴。韩军老师这节课给了我们以震撼和启发,也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这个全民浮躁的时代,尤为难得。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痛下苦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深入研究,这样才能脱去凡骨,洗掉俗情,步入语文教学的至高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