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教师资格证)(共5篇)

时间:2019-05-12 23:4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教案(教师资格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教案(教师资格证)》。

第一篇:初中教案(教师资格证)

《合并同类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能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学会合并同类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请一位同学报一个关于x的一位或两位整数,老师和另一位同学比赛,看谁先求出正确的答案.(二)积极思考,探求新知

1.观察图片中给出的一些单项式,看一看,把它们分分类;说一说,你这样分的理由。2.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所含的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 注: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3.归纳:

多项式中,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4.问题探究一:同类项可以加减运算吗? 有甲、乙两块长方形木块,他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求两块木块的体积和。

5.归纳:

(1)定义: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2)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三)应用新知

1.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 作业:课件上的第一、二题

四、板书设计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代入消元的基础上掌握加减消元法去解方程组的思想,并能正确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自学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难点】

正确的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组,大家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 生:代入消元法

师:非常正确,下面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这道题如何做? 师:我看同学们都做出来了,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啊?哦,是前面的代入消元法,其实这道题他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一下子就可以计算出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一种新的解方程组的方法-加减法消元解方程组

(二)生成新知 出示例题

师:刚才我们解题的时候用的代入消元,那同学们你们观察观察这组方程他们的的y的系数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想出什么好的解题方法呢?请大家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前后4人为一小组,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大家相互讨论交流下。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练习、解答,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完成的同学,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内展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案。比一比谁的想法简洁,形成小组意见。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上式中y的系数相同,当用②-①时,可以发现变量y刚好可以消除

师:大家都总结的非常到位,像这样在解方程组时,当x或者y的系数相同或者相反时,我们可以用两式相减或者相加的方式来消除其中一项,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

师:那这个规律是不是适合于所有的题呢?下面我们就来拿到题来练练

师:请大家先自己在草稿本上演算一下,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下,看看这道题应该如何解呢? 我看大家结果已经出来了,谁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呢? 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带入消元,一种是用加减消元,加减消元的时候要把x或者y的系数变成一样的,所以①需要乘以3,②需要乘以2,这样①②的y的系数就刚还是相反数,①+②就可以消去y。

师:这组同学归纳的真全面,大家都要像他们一样发现总结的学习知识。还有没同学有其他意见的?好,第二组你来说

生:也可以把x消掉,把①乘以5,②乘以3,这样x前面的系数就相等了,用①-②就可以消除x。师:非常的不错,这组同学也总结的很正确。(三)深化新知

提问:加减消元的时候到底消去哪个变量呢? 学生讨论汇报:看x或者y的系数,那个的系数比较简单易化成相同系数,就消去那个。(四)应用新知(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列出两组,用今天的新的方法解出来,下节课给大家分享。

四、板书设计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类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学会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式加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进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经历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难点】

灵活的列出算式和去括号。

三、教学过程

通过例题的分析总结: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的系数相加;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五)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加减的合并同类项,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 作业:课本习题,预习下节课学习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讨论将电话计费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解决方程问题、利用方程问题的结论解释各个分类区间的花费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难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对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问题1:下面表格给出的是两种移动电话的计费方式:

你了解表格中这些数字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对回答的方式适当给予提示,如“月使用费的比较”“超时费的比较”等,然后教师列举出一两个具体的主叫时间,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相应的费用。

问题2:你觉得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呢?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若学生回答计费方式以一或计费方式二省钱,可发动其他学生通过举例等方式加以质疑;

若学生的回答中出现分类讨论的趋势,则教师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分类的关键点、分类后各区间的变化趋势作进一步的探究。

《角的平分线性质的证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角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会利用全等三角形定理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提高推理证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合作交流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及应用 【难点】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如图,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1:20000)?结合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

2、新课教授

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记作∠AOB,如图,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着证明你的结论。

生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将学生前后四人进行分组,给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讨论猜想的验证方法。生1:用尺子进行测量,观察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生2:可以采用理论验证的方法。① 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已知: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结论:这个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②M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通过以上两位同学的回答,可以总结出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并解释第一个验证方法因为人工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继而再向学生进行提问: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它是真命题吗?学生根据以前所学习的逆命题知识经验,可以得到

逆命题为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再次将学生分组,仿照之前的论证方法证明逆定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3、巩固提高 导入时的问题:

这个集贸市场应该建在公路与铁路形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并且要求离角的顶点500米处.在纸上画图时,我们经常在厘米为单位,而题中距离又是以米为单位?这就涉及一个单位换算问题了.1m=100cm,所以比例尺为1:20000,其实就是图中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的意思.作图如下:

第一步:尺规作图法作出∠AOB的平分线OP.第二步:在射线OP上截取OC=2.5cm,确定C点,C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4、小结作业

小结:同桌互相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请同学集体背诵一遍角平分线的定理和逆定理。作业:题:课后1、4;.选做题5

四、板书设计

数学《等边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和归纳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证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学习,感悟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从中感受图形的魅力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及其应用。(2)教学难点:探索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判定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精神。(2)教学手段:课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旧识回顾,导入新课

与学生一起回顾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师: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设计意图:复习知识为本节课新知类比学习做准备,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2、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创设问题: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能得出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并进行证明。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得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由系统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定。

3.创设问题情境:猜想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再进行讨论探究,在已有知识结论的基础上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从边与角两方面来考虑,使学生能从中领悟数学分类讨论思想。4.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的判定方法有系统认识。强化在应用中的思维技巧。尤其是第三个判定方法。

3、巩固提升

(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2)D、E、F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三边上三点,且AD=BE=C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视野,匹配与本节知识点相对应的习题,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第二题,采用三种方法训练等边三角形的三种判定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规范细节,注意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来证明。

4、归纳总结

让每小组的学生代表梳理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判定并注意区分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其他小组成员做补充。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5、布置作业

例题: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设计意图:此题是对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方法的运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出各自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在解题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程的意义》教案|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

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 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

1.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用课件出示书上天平图,并让学生列出式子:

《一次函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写出一次函数解析式;能辨别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一次函数的过程锻炼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模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

难点: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回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并让学生任意给出一个正比例函数的例子。

针对学生的例子进行改写,改写成一次函数,让学生思考,这个函数是什么函数。引出课题一次函数。(二)提出概念

1.让学生针对大屏幕上面的例子,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解析式。

(1)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单位:元)包括月租费22元和拨打电话xmin的计时费(按0.1元/min收取)。(2)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长方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y(单位:cm2)随x的变化而变化。2.学生列出函数关系式之后,再结合导入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请学生代表归纳:这些函数都是常数k与自变量的积与常数b的和的形式。让学生类比正比例函数给一次函数下定义。

总结: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三)讲解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b=0时,y=kx+b是什么函数? 比较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联系与区别。(四)应用概念

1.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一个斜坡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m/s。(1)求小球速度v(单位m/s)关于时间t(单位:s)的函数解析式.它是一次函数吗?(2)求第2.5s时小球的速度。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相互评价,老师作适当补充。(五)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观点:(1)什么叫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联系?(3)一次函数中,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相同的值,函数值增加的值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 作业:课后作业题,并思考对于一次函数,需要知道几对对应值变量,才能确定函数解析式?怎样求函数解析式?

四、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学习和探究“矩形面积”“销售利润”问题,渗透转化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知识灵活用于实际,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出示下面例题

写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写出其最值。

(二)生成新知

出示例题:从地面竖直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高度为h(单位:m)与小球的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的关系式为。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时,小球最高?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学生分成前后桌为一组的四人小组,五分钟的讨论时间,看看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的速度快,并且答案准确。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1:可以借助图像解决这个问题吗? 提问2: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和学习过的二次函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实际问题。探究一: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当l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问题1:你能列出它的解析式吗?其中l的范围是多少呢? 问题2:在它的范围内S的最大值是多少呢? 探究二: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差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要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问题1:在涨价和降价的过程中,你能设出未知量,分别列出它们的解析式吗?其中自变量的范围在涨价和降价中相同吗? 15 问题2:在涨价和降价的过程中,为了使利润最大,它们的利润最大值相同吗,在利润最大时取得定价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列出定价和最大值。

问题3:综合涨价与降价,怎样定价更合理呢? 探究三:图22.3-2是抛物线拱桥,当拱桥离水面2m时,水面宽4m。水面下降1m,水面宽度增加多少?

提问1:这个拱桥像什么函数的图像呢?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适当地建立坐标系吗?怎样建立呢? 提问2:建立坐标系后,你能写出它的解析式吗?列出解析式后,水面下降1m,水面宽度增加多少?(三)应用新知

1.下列抛物线有最高点或最低点吗?如果有,写出这些点的坐标:

2.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30元,在某段时间内若以每件x元出售,可卖出(100-x)件,应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二次函数解决?

四、板书设计

《反比例函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反比例关系,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式刻画现实世界中特定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间对应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小明家到学校约5千米,在他骑车上学的过程中,你能找出其中变化的量与不变的量吗? 2.你能表示出上述过程中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二)探索新知

1.利用所列关系式,填写下表:

2.你有什么发现? 3.观察所列式子的特征,你能仿照关系式自编一道类似的题目吗? 4.思考讨论

用函数关系式表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一个面积为6400m2的长方形的长a(m)随b(m)的变化而变化;(2)某银行为资助某社会福利厂,提供了20万元的无息贷款,该厂的平均年还款额y(万元)随还款年限x(年)的变化而变化;(3)游泳池的容积为5000m3,向池内注水,注满水所需时间t(h)随注水速度v(m3/h)的变化而变化;(4)实数m与n的积为-200,m 随n的变化而变化.概念归纳:

一般地,形如 y=k/x(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①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②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y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三)课堂练习

(1)每人写三个反比例函数,请同桌指出其中k的值.(2)小组讨论:举出实际生活学习中具有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并列出函数关系式。(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之前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请你课后参考以前知识,讨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四、板书设计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2)课本P80练习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试一试:

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x=y+1的解:

②③是方程的解,每个学生再找出方程的一个解,引导学生得到结论: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5.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四、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体现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把你的年龄乘2减5的得数告诉我,我就知道你今年几岁。问题1: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汇报。问题2:你感觉哪个方法好理解呢? 引导学生总结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二)生成新知

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发现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并且抓住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才能列出方程。为检验应用,出示例题:请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三)应用新知

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可以用一次函数可以解决的?

四、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从现实情境和已知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过程与方法】

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探究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用函数观点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展示图片)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变化的量,比如:在乘坐火车时观看列车时刻表,你就能观察到许多变化的量.思考:表中有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变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一辆列车从南京出发开往上海,以速度v(km/h)行驶,行驶时间为t(h),行驶路程为s(km).(1)若速度v=160(km/h),行驶路程s(km)与行驶时间为t(h)之间的关系式为?(2)若南京到上海总路程约301km,行驶速度v与行驶t(h)的关系式为? 我们利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了这两个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观察这两个表达式,这里有你熟悉的函数吗?(3)v,t的积为定值,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如果两个量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个量成反比例,能把它写成函数形式吗?如果可以写成,那么v是t的函数吗?(二)生成新知

出示例题:(1)京沪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22(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是可以用到反比例函数的?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菱形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菱形的性质,会利用菱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行四边形的但菱形的探索过程,在直观地操作过程中,发展探索意识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中,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理解特殊到一般的关系,领会特殊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其特殊性质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菱形的性质.【难点】菱形性质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疑导入:我们上一节课认识了菱形,那么同学们说出菱形的特点吗? 追问: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的性质呢?(板书:菱形的性质)(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活动:自主探索,理解概念。

动手做一做: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对角线是两根皮筋,如果把DC沿CB方向平行移动,那么□ABCD的边、内角、对角线都发生变化。(出示图9-24的活动框架)提问:利用下图的活动框架,同学们做出一个菱形,并比较谁做的菱形更规范。

24(四)回顾交流,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菱形性质的认识?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说说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生活中有没有菱形这样的图形?列举例子。

四、板书设计 菱形的性质

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平行线的性质(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识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平行线性质定理的应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预设: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问题: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已知角的关系,得到两条直线平行的关系。如果我们已知两条直线平行,能够得到一些角的关系吗?(二)探索新知,实验猜想

1.让学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板画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8个角中的同位角,2.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在下列表格中,然后找出自己得到得结论。

同样的填写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表格,提出我们的猜想: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设计意图】探究平行线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让学生充分经历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得出猜想的探究过程,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验证猜测

再任意画一条截线,度量并计算角的度数,看看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

【结果】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设计意图】为了避免特殊性,再对一般的情形进行验证。(三)归纳性质,说理证明 1.归纳总结

我们得到两直线平行的三个性质定理;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因为性质1是我们公认的,所以一般把性质1成为公理。2.符号语言表示

二次根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从例子中归纳出一般适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规律,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敢于探索,积极与他人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尝试用带有根号的式子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量:(1)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2)面积为S的圆的半径;(3)直角边长分别为a、b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4)一个物体下落h(m)所需的时间t(s)满足关系式h=g,试用h表示t。(二)新课教学

归纳总结:通过写下来的这是个表达式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含有开平方运算,并且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追问1:1.a,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2.a0,可能为负数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得出的结论:要想使有意义,a必须大于等于0,a0,不可能为负数。例1:要使有意义,x应该为怎样的实数? 追问2:小组讨论交流如下问题:的意义是什么?等于几? 师生活动:通过小组激烈的讨论后,选出两个代表分别回答这两道问题:是2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总结:事实上,(a0)是a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得:当a0,=a。(三)巩固提高 化简:(1);(2)(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二次根式有意义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板书设计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当a0,=a。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

30 31

第二篇:初中教师资格证心理健康教案

1、科学复习迎中考

教材:

《生命•生活与安全》九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科学复习迎中考》,本课共分三个部分:科学复习的意义、科学复习的方法和复习期间的身心调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复习的意义 ;知道科学复习的方法

(2)能力目标:知道在复习过程中怎样进行身心调适过程与方法;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复习中出现的典型现象进行交流、分析并相互诊断和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与分析,解决自身在复习冲刺中的实际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教学重难点

1.科学复习的意义 2.科学复习的方法

3.复习期间的身心调适(2、3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科学复习的方法总结(针对该班学生复习的实际情况 提出,课前向科任教师了解和在课前向学生了解复习中的困惑)2.幻灯片准备

学生准备:1.自己在复习冲刺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和困惑

2.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自己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方法是否有效。教学过程:

导语:从今天算起,离中考还有多少天?同学们复习的效果与自己的预期效果是否一致? 那同学们复习中都有哪些困难,自己又是怎么解决的,是否有效?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科 学复习迎中考》的话题。

一.科学复习的意义

1.科学复习的概念科学复习是指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梳理学科知识结构和要 求,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此处简单阐述为什么复习要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科教师

了解考试要求、考试重 点和难点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复习,同时便于统筹时间安排和进度调整。学生无人指导的自主复习容易出现“一把抓”无重点,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还容易陷入题海。)2.科学复习的意义 1系统梳理已学知识 2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3便于总结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科学复习的方法

1.出示典型案例(案例见幻灯片)

1总结两个案例中的两位同学在复习中的优缺点

2结合自身复习情况,总结自己的复习方法,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先自我总结,再小组或前后桌交流。然后由相熟的同学对其进行剖析,有针对性 地指出其好的地方、欠缺的地方,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并对有 代表性的优缺点和建议进行归纳)

2.针对同学们的发言,教师对科学复习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归纳结果见幻灯片)

三、复习期间的身心调适 复习过程中,各学科时间抓得很紧、进度很快;题目综合性越来 越强、难度越来越大。

尽管已经很努力了,但我们还是时常感觉一种莫名的焦躁,开始怕考试、怕看见分数、甚至怕听到同学们讨论学习。

1.出示典型案例(案例见幻灯片)

1幻灯片中展示的情形,你有吗?你的情况是怎样的?

2结合自身情况,交流交流自己的解决之道。(学生先对照案例,自我总结,再小组或前后桌交流。然后由同学对其进行剖析,给出 自己的建议。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并对建设性解决之道进行归纳。这一过程中,学 生有可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为了鼓励同学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困惑和焦虑,老师的引导可把一些常见的考前综合症说成是当年中考时出现在自己身上的。)

2.对学生发言进行概括和总结,归纳出解决方法。(归纳结果见幻灯片)

四、结语

中考,是人生经历的一次宝贵际遇,当它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不能松懈,当然,我们 也不必惊慌。只要我们尽力了,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我们一样应该坦然面对。那么,掌握科 学的复习方法,调整好心态,认真准备是我们当务之急。预祝各位中考顺利、捷报频传。

2、中考应考技巧

教材:

《生命•生活与安全》九年级下册第十四课《中考应考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在中考中的应考技巧(2)能力目标:熟练应用中考应考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应考技巧,将应考技巧合理应用在考试过程中。教学重难点:掌握应考技巧,合理应用,把所学的知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教学过程:取得满意的高分,考生除考前要调整好应试状态外,还应在实际考试时掌握应试技巧。

1、接到试卷首先填好试卷上的县市、科类、姓名、考号。其次涂写好答题卡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科目等。

2、浏览全卷。

先花几分钟时间对试题数量、类型、各题分数等作一浏览,估计各题难度和作答时间,做到全面规划,心中有数。避免时间分配不当,顾此失彼。

3、答题速度适中

考试不能像平常做题那样慢吞吞地花很多时间,它要求考生用较快的速度回答问题。但一味追求速度快往往又会忙中出错,“欲速则不达”失去不该失的分数。

4、“量体裁衣,看分花时。” 在一张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等。考生回答时应根据分数多少确定答题时间和答案内容多少。多分题应多花点时间,答案详细些,反之,则少些。遇到难题,不能钻进去不放,要及时搁在一边,待其他题目回答完后,再回过头来处理。

5、先易后难

每一考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各题对每一考生而言的难易程度不一,因此,试卷对个人而言,并非都符合由易而难的编排原则,这就要求考生自己答题时调整策略,按照由易而难的顺序,解答容易的题目会使考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作答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其他题目。

6、简明扼要 中考试题的标准答案总是以要点和纲目的形式出现。评卷老师也是在考生的答案中寻找要点,简而言之采点给分。因此答案要简明扼要,准确,要点化、段落化,切记流水帐式地空发议论离题万里。

7、卷面整洁

考生答题,应时刻注意字迹清晰工整,标点准确,答案布局协调和谐,保持整张试卷的整洁美观,使评卷人产生“愉悦”从宽给分,不知不觉送上了“心理印象分”和较高卷面分。相反,字迹潦草甚至难以辨认,标点和作答格式混乱,卷面糊涂,使阅卷人产生厌烦情绪,不知不觉从严给分。

8、“力求不丢一分”。

每年中考成绩公布,有些考生往往以一分之差落榜而后悔莫及,因此在考试时,每一分哪怕只是半分,都必须全力争取,决不让它溜掉。束手无策的问题,可联系与这题有关的知识列出并尝试作一些推理、论证,也许可以得分。对一些综合性论述题,不要在题后留下空白,空白必定是0分,聪明的人写下点什么可能得上一分二分。对无把握的客观试题,不妨尝试猜测,不猜留下空白必然没分,而猜测有可能碰上正确答案。

9、检查修正

在所有题目做完后,必须抓紧时间检查修正。首先检查有无漏题笔误现象或因粗心导致的错误。其次仔细推敲解题的各个环节是否准确、完整,特别关注题目关键及隐蔽条件;题型确立,解题所用的有关概念、原理、公式及其方法是否准确,论证推理是否严密、合乎逻辑;运算有无差错,论述有无遗漏要点。再次要避免思维定势影响。

10、考完一门丢一门

考试应该考完一门放下一门。考后不宜交谈作答内容,因为核对于事无补。这时该做的,不是自己折腾自己,自己吓唬自己,而是调整心情,想想怎么对付下一门考试。以上这些考试状态的调整和对应策略,在平时的考试和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加以训练。训练有素才能保证中考中取胜。考场答题巧安排(1)先易后难

答题顺序如何安排,因人而异。一般原则是从前往后,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结合时间安排,你应该优先解答时间分数较高的题,即,先做每分钟得分多的题,再做得分少的题,最后做可能没有希望得分的题。历年中考的试卷,难易试题的比例多是梯形。多数试题属于基础题,难度较低,排在前部;少数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题目一般排在最后。先用较短时间准确完成基础部分,再集中精力和时间攻克难题。若先做难题,耗去大量时间还可能劳而无功,回头做简单题目时又可能时间仓促而忙中出错。(2)注意灵活性

答题顺序也该灵活掌握。有时碰到对你来说较难的题目,一时难以做出,可以先跳过去,做点简单的题目以恢复自信。有些题目可能一时想不出答案,也可以暂时放弃,先做其它的题,过一会儿答案会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之中。另外,有的考题书写量很大,你担心发生书写痉挛,中间穿插点选择题,再返回做大题。把选择题插入大题中完成,不仅可以让手得到暂时休息,而且从组织答案到选择答案也能使大脑得到休整。灵活的答题顺序必须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你在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遗漏题目,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

把握考试中的“六冷”

“一冷”:试卷刚发到手时,要冷静。

不要急于做题,可以通过深呼吸或者自我暗示来消除刚刚进入考场的紧张心理。与此同时,看一下试卷与本场科目是否相符,共几张几页,有无错印、漏印,重印等现象;另外,浏览一下试卷的题量,内容的难易等。为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把时间大体安排好。做到这些,事实上已稳定住了阵脚。“二冷”:遇到容易题时,要冷静。

考试中总会有一些“送分题”,而且,做题也一定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这样的好处有三个:一是使自己能很快进入答题状态,有利于消除刚刚进入考场时的紧张心理;二是随着答题量的增加,心理越来越有底,信心会不断加强,思维愈来愈活跃,难题也会因势而解;三是可以避免把过多时间花在难题上。“三冷”:遇到中等题时,要冷静。中等题大多是基本知识的延伸、基本技能的演化或基本题型的变形,它是考试中应该抱住的“大西瓜”。这时容易失分但又不能失分,遇到这种题目时,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细致缜密的分析。注意该题与以前做过的题是“貌合神离”还是“貌离神合”?合在什么地方?离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注意什么?真正做到“去伪存真”,万万不可想当然地做题,落入命题人精心设置的“圈套”中。

“四冷”:遇到难题时,要冷静。一定要稳定住情绪,切勿庸人自扰,抱定“我难别人也难”的思想,如果真的一时答不上来,可先做别的题,从别的题中找“灵感”,最后集中时间和精力打攻坚占,开动大脑,运转思维。

“五冷”:检查时要冷静。

做完题后,要冷静一、二分钟,让思维尽量发散开,同时,冷静地想想自己平时考试易出错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地检查。而且,检查时要做到全面检查,冷静、细心、迅速。“六冷”:修改时,要冷静。

检查出“错误”后,一定别忘了再追问自己一下,第二次答案究竟比第一次答案更“正确”多少?若其正确度小于前一个答案,别改!避免见错就改,改了又疑,疑了再查,隐入自己设置的迷魂阵中,对自己失去信心。

3、读书须得法

教材:《生命•生活与安全》八年级下册第一课《 读书须得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读书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更有效的读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热爱读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效读书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与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随着你们年纪越长越大,你们读的书也越来越多,你们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他们爱读书吗?对于读书,你有哪些经验与我们分享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读书须得法》。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会发现,不论哪个集体,都会有特别爱看书 的人,我们班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选举,看看谁是我们班“看过书最多的人”; 分小组投票,选出你认为班里看书最多的2-3位同学;说说为什么他(她)们最受欢迎。(学生讨论、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提到的一些关键词,教师应及时写成副板书以给学生较深刻的印象。)这些同学是我们班最受欢迎的人,但有些同学会想,为什么我不能当选?别人能众星拱月,为什么我却不能成为主角?老师相信,这些烦恼大部分同学都有;不过,大家不用着急,马上就有机会恼说出来—— 分小组讨论,并且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小记者向老师采访,在采访之前,把采访内容设置成一些小问题,采访回来再把材料整理整理,向大家汇报。(活动、老师点评)多读书,注意方法,就可以使你的朋友越来越多。老师送给大家十句话,如果能在你的交往活动过程中用上,那么你就会发现,你越来越受大家欢迎。把自己最喜欢的关于读书的座右铭写出来,然后跟同学们分享。

这节课我们通过活动学到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很多,象平时大家上网,也是一种学习。这里老师给大家几个网址,希望同学们有空的时候上去看看。

三、布置作业:

1、谈收获:

2、见书上习题。

3、享受亲情 导学反思:

4、有效应对挫折

教材:《生命•生活与安全》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有效应对挫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识(2)能力目标:掌握最基本的青春期健康卫生常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有效应对挫折

教学重难点:青春期的健康生理、心理和道德观念及怎么有效应对挫折。教学准备:录像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想一想,进入八年级以来,我们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心里想的又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哪些挫折与烦恼?(可让学生讨论,教师按照生理和心理两大类)

(二)、讲解:

1、青春期会遇见哪些挫折?

师:人的一生如同我们家里养的花草一样,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秋天结果,冬天衰败。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的季节,如同池塘里的的荷花,才露出尖尖的角来,是个非常美丽的时期。但是这个的发展变化很快,所以我们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我们自身的发展--青春期。师:什么叫青春期呢?青春期就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一般为10年左右,即从10岁到20岁。其中,10到15岁这五年发展速度最快。

2、挫折有什么特征呢? 青春期的男女发展差异: 师: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一般是女学生比男学生提前两年左右,所以我们经常发现小学生中女孩子比男孩子个子高,这是因为女学生发育提前的缘故,一般是到了初中,男孩子的发育速度就加快了。

(三)总结:青春期是个第二性特征开始发展的时候,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还伴随着心理问题的变化,会遇到很多挫折不要灰心,树立战胜挫折的决心。

应对挫折的方法有:(1)、正确认识挫折。(2)、坚定信念。(3)、提高承受能力。(4)、运用科学方法摆脱。如:合理宣泄;调整目标;转移注意力等等。(四)、作业:见书上习题。

5、消除厌学情绪

教材:《生命•生活与安全》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消除厌学情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到什么是厌学情绪

(2)能力目标:增强有效预防厌学情绪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厌学情绪,形成积极应对厌学情绪的态度。教学重难点:学会有效的预防厌学情绪。教学过程 :

1、认识形形色色的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 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它的存在会降低人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面对形形色色的厌学情绪

消除厌学情绪的方法:(1)、明确学习的动机。(2)、发现学习的乐趣。(3)、争取成功的经验。(4)、保持冷静和镇定。(5)、学习要循序渐进。

三、作业:见书上习题。

6、坚强应对家庭变故

教材:《生命•生活与安全》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坚强应对家庭变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坚强应对家庭变故的方法(2)能力目标:增强面对家庭变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家庭变故,形成面对挫折时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增强面对家庭变故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幸福的港湾。在这个港湾中,我们享受着亲情与快乐,但是有时天不遂人愿,不幸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影响我们的生活。当家庭发生变故时,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面对。

二、导学新课

1、读故事《小芹的不幸》

讨论: 面对这样的变故,小芹应该怎么办?

2、举例说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哪些重大的家庭变故?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3、教师小结

接受现实,不怨天尤人

冷静分析,寻求帮助 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4、故事回放 《不一样的小林》

三、活动

我们无法预料家庭可能发生的变故,但我们可以拥有对待变故的良好心态。在面对家庭变故时,良好地心态应该是: 有效的应对办法有:

四、开列自己的责任清单

活动:当你的父母遭遇困境时,你是怎么做的,请你写一份家庭责任清单,列出你为家庭做的事情。

五、积极应对家庭变故

故事 《塞翁失马》 《初二学生:赚钱为家出份力》

六、实践活动

1、告别悲伤。

2、寻求帮助。

导学反思:

7、走进心理辅导

教材:《生命•生活与安全》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走进心理辅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不良情绪对自己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危害(2)能力目标:寻找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增强对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付挫折,消除不良情绪的积极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说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即所受挫折,并讨论有效的积极的防御措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过有时也会碰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请看大屏幕,你遇到过这样的困难吗? a:一男孩上学过马路时面对车流,急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b:放学后,下大雨,一女孩因没有雨具而冒雨奔跑回家。

c:一个男孩子要写课堂作业时,发现铅笔头是断的,他只有一支笔,这下写不成作业了,他很急,不知如何是好。(教师请学生讲图意)师强调:图上这些小朋友都遇上了困难。

2.提问:你们遇到过这样的困难吗?除了这些困难,平时你们还遇到过什么困难呢?(鼓励学生大胆说,实事求是地说)3.小结:是啊,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板书课题:“遇到困难”几个字。

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⒈介绍新朋友小南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小南,她在我们学校读一年级。(大屏幕显示动画:小南一边招手一边向同学们问好,请同学们也向新朋友问好。)她最近遇上了一些困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⒉讨论情境一:一天下午放学后,小南自己回家,由于对路不熟,所以迷路了,并且越走越远,她从下午四点多直到晚上六点半都找不到回家的路,看到天已经黑了,就站在路边大哭起来。

⑴教师讲述:小南想回家可是又不知道走哪条路,她是不是遇上困难了?你们看她哭得多伤心啊。你们说说她当时的心理会是怎样的?(相机板书——反应:心慌、紧张、害怕)⑵讨论办法。(小南该怎么办呢?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有什么好办法。)(四人小组讨论)①板书课题:“怎么办?”讨论办法。

②小南的眼泪能带她回家吗?小南的哭声能解决困难吗?如果是你的话,你觉得首先要怎么样?(冷静、沉着)相机板书:冷静、积极想办法。

③指名讲述办法,相机提问:如果遇到陌生人你能随便跟他走吗? ④教师归纳办法。

3.讨论情境二: 小南在操场上跑步,一不小心跌伤了膝盖,她坐在地上哭了很久。提问: ①她为什么哭?(害怕疼痛)②眼泪能让她的血止住吗?哭声可以使她的伤口变好吗? ③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先要镇定、冷静,然后想办法。)4.小结:我们遇到了困难,有时会心慌、紧张,甚至害怕,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我们应该明白:心慌、紧张、害怕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甚至还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糕。所以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积极想办法解决。能自己解决困难的孩子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们平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谁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如果有的话,等一会儿告诉老师,好吗?

三、独立解决问题 ⒈谈话:同学们给小南出了不少的好主意,并且还教会了她遇到困难要冷静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请你们重新再看看开始上课时出现的几个困难,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办。⒉出示图

一、图

二、图三,请个别学生回答。

四、巩固印象、加深认识

⒈提问:你以前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今后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学生先同桌讨论,然后指名说。)⒉教师小结:能自己解决困难是好的,但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应该请别人来帮助自己。

8、学习需要及时反馈

教材:《生命•生活与安全》七年级下册第七课《学习需要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反馈和自我反馈效应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反馈和自我反馈,掌握反馈的方法和技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爱护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运用反馈的方法和技能于生活和学习中。教学过程:

一、反馈与自我反馈效应:

1、反馈: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

2、反馈效应:P31

3、反馈效应实验:P31

二、反馈的方法和技能:

1、学习反馈的两大功能:一是调节学习行为,改进学习方法;二是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2、自我反馈的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各种作业,小测验、考试进行自我反馈;二是主动向自己质疑。

3活动实践:P33页

9、合作与竞争

教材:《生命•生活与安全》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合作与竞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竞争与竞争中合作

(2)能力目标: 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教学难点: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教学过程 :

一、合作与竞争无处不在:

1、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比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和我国的汉王科技公司,两者既是市场竞争的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微软的产品中有汉王的科技,两家的产品在同一市场竞争,在竞争与合作中都得到了发展。

2、活动:学习中的合作

二、提高合作能力:

1、认识合作的意义,树立合作的意识。

2、体验成功合作的喜悦。

3、掌握参与合作的方法。

三、在合作与竞争中成长:

1、合作与竞争

2、有效合作与竞争

10、不合理的事情我不做

教材:《生命•生活与安全》七年级下册第九课《不合理的事情我不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不合理要求的危害;拒绝方式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通过体验、分享和交流等方法,使学生面对不合理要求时要勇敢说不。(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主的生活态度,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将来走向自主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难点:自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问:在与同学、朋友交往中,面对他人不合理要求时,你该怎么做?

二、新授:

(一)体验分享:小东的星期天(P40)思考:

1、小东在星期天遇见了什么烦恼?

2、如果经常遇到这样的烦恼,小东的生活将会怎样?

3、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通常难以拒绝的原因是什么?

4、勉强答应别人,给你带来什么后果?

P.s:在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小东本来安排做作业、做清洁,给同学过生日,但是当朋友邀请他去书店、去踢球,他就放下应该做的事情和朋友一同外出了。

(二)不合理的要求有哪些?

1、你正在做或者计划做的事情比别人约你去做的事情重要时。

2、别人要求的事确实是你不愿意或者是超出你能力时。

3、别人要求的事违背道德规范或者法律法规时。

(三)不合理要求危害大

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我们常常会碍于面子,说不出拒绝的话,怕伤害了彼此的感情。但是我们不应该事事都顺从别人,尤其是当他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我们必须拒绝,勉强答应,也许会给自己带来难以预料的烦恼。

1、给自己带来烦恼

2、影响人际关系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简介

http://jiaoshi.wendu.com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信息技术简介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社会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四、教学器材: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

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http://jiaoshi.wendu.com

(二)新课教学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社会‛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三)深入分析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

http://jiaoshi.wendu.com

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四)小结: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教案模版

Teaching material:必修。。Unit...题目要写上

Teaching aims: Knowledge&skill 1.students will know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so they they can talk about....in English)and the skill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Method&process 2.students can get the main idea and find specific details through skimming and scanning Students can practice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skills and get familiar with the topic of....through task-based approach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Emotion& value 3.情感方面。

知识与技能一般是重点过程方法是难点

key points: 1.how to get students to master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e text.2.how to improve students’reading skill and their ability to summarize.Difficult points: 1.How to get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ther contexts correctly.2.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peed and ability to summarize.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Warming-up and leading-in(3-5min)

重点(可以是学生之间讨论,老师抽个别或者老师对全体)step 2: Pre-reading(1min)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itle of the passage below.guess what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二种情况:1.太简单,直接看出来,不用学生回答。说辞

2.让学生猜,记录下,看结果谁对。说辞)step 3: Reading

task 1: fast reading(8min)Q1: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try to summarize it with one sentence.Q2: 课后细节问题(说辞)+

为什么要锻炼fast reading skill?说辞

task 2: careful-reading(total:15min)

R1.underline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at trouble you in the text.try to understand them in the context.while you read,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where you stop in a sentence.R2.listen to the Mp3 and read after it to check if you stopped at the right place.If not, adjust your rhythm.step 4.practice(15min)

let students discuss in pairs/groups 和话题相关,每个不同。

discussion or debate.讨论说辞

step 5: summary(2min)ask students to make a summary of the class.Homework:(1min)

1.listen to the record for at least three times.try to imitate its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and memorize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text.2.write a passage under the topic of “...”.you can refer to your notes while writing.结束语说辞

Blackboard design.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

http://jiaoshi.wendu.com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教案模板:春江花月夜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 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 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 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 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2分钟)

http://jiaoshi.wendu.com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 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 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http://jiaoshi.wendu.com

2、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 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钟)

五、小结: 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共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六、作业 :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下载初中教案(教师资格证)(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教案(教师资格证)(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超级链接制作

    http://jiaoshi.wendu.com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超级链接制作 (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动手,学会利用动作按钮和设置标记来展示文稿的交互功能,学会建立有交互......

    2016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教案(童趣)(共5则范文)

    2016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教案(童趣)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间为5月21-22日,看起来时间还很充裕,也许你已经放松了,这是最忌讳的,虽然不能时刻紧绷着神经,但也不能太......

    初中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

    阅读下面材料,据要求作文。 当下,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能力很重要,但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人品,是一个真正的最高“学历”。 要求: 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教案:欧姆定律

    http://jiaoshi.wendu.com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教案模板:欧姆定律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

    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初中数学(★)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一、考试目标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面试题

    初中美术《招贴设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招贴设计》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雾霾与蓝天对比图片)提问:这表达的......

    2018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精品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2018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精品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式,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回......

    教师资格证认证教案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 教育教学测试课题 1、认识梯形 2、把一样多的放在一起 3、认识5以内的序数 4、认识4的相邻数 5、认识圆形 6、谁在前、谁在后 7、认识长方形 8、认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