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技术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2.情景创设 3.信息资源设计 4.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5.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
6.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教学结构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与协作学习策略设计 1.支架式教学策略 由一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思索———让学生独立思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
2.抛锚式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是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况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3)自主学习
3.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2)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
第二篇:《识字6》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识字6》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学习重点:识字学习学习难点:较流利地朗读学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再读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⑵播放歌曲《爱的奉献》。⑶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⑷朗读单元引言。
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 2
学习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10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学习重点:朗读学习学习难点:朗读感悟学习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书空,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提高
四、扩展活动。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 2
第三篇:《体育颂》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体育颂》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课文语句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体育的真正内涵。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热情,在合作中探究。
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4、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领悟体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体育的主旨,领会奥林匹克的精神。教学难点:
领悟体育的深刻内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现代奥运会的资料,导入课文
1、你们熟悉奥运会吗?喜欢看奥运大赛吗?
2、知道现代奥运会是在何时,由何人倡导发起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3、小结:一位法国的热血青年,他痴迷于体育希望以体育救国,在他的倡导下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了现代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此他曾奔走呼告30个春秋,他让奥林匹克风吹遍了全世界。被誉为“现代奥运之父”。就连他死后也愿与体育同在,与奥运同在,后人按他的遗嘱把他的心安葬在了奥林匹克的发祥地——奥林匹斯山下。现在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了吗?(顾拜旦!)
4、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顾拜旦用他的心与热情所铸就的体育的赞歌《体育颂》。(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
2、交流、汇总,师小结:这都是每一小节的首句,请同学们用直线在书上画下来。
1/4
3、顾拜旦从哪几个方面赞颂了体育?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从体育的力与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方面赞颂了体育。
4、我们可根据以上三方面把课文分为三部分,那么这三部分之间的顺序可调换吗?为什么?
5、第二部分中的三部分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师指导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学,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在书上做批注。
2、全班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点拨:
(1)同学们能抓住重点词来体会,体会到了体育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动力,那么能否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2)出示残奥会运动员奋力拼搏图,以及残奥会队员的领奖图。师:你看,那轮椅上奋力拼搏的天使,正微笑着迎接阳光生活,他们活得那样精彩,那样充实。就如同沐浴在晨曦中一般。
4、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名评、齐读。)
5、教师小结阅读方法:
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课文语句的?(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资料。)
二、学法迁移,小组竞赛,合作学习第2-9自然段
1、教师让每个小组明确了本小组学习的内容,并出示“自学导航”:各小组的组员采用刚才的阅读方法自学,并写下体会,画出不懂的语句。
2、学生自读并作旁注。
3、小组合作学习,准备开展小组竞赛。(1)教师公布小组竞赛规则。(2)小组合作学习。
三、小组代表反馈,全班交流,学习2-9自然段
(一)各小组代表反馈:你体会到了什么?
2/4
(二)其他小组评价或提问。
(三)教师在各小组组员发言后随机进行点拨:
1、第2自然段:
(1)学习“无与伦比”:理解“无与伦比”的词意;体育的作用无与伦比体现在哪?
(2)出示刘璇优美体操图,花样滑冰图。师:瞧,冰上芭蕾一曲响,璇美人那优美的身姿正翩翩起舞。
2、第3自然段。
教师补充有关兴奋剂的事例:1988年汉城奥运会。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在100米赛跑中以9秒79的成绩震惊田坛,但随即就被查出是服用了兴奋剂,终被取消纪录,追回金牌,成为那一届奥运会最为轰动的丑闻。
3、第4自然段。
(1)学习“深思熟虑”:理解“深思熟虑”的词意;我们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体现在哪?
(2)出示蹦极、攀岩、高山滑雪、赛车图。
4、第5自然段(出示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的图片、刘翔亲吻金牌的图片。)师: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当赛场变成“火”的海洋,亚洲人站在110米栏的领奖台上,要知道从没有亚洲人在世界性比赛中,在短距离竞赛上获得金牌!
5、第6自然段(出示父子高兴的滑雪图,幼儿园小朋友欢快的体育课图。)
6、第7自然段(出示图:冬天,同学们在操场做操。)
7、第8自然段(出示图:全民健身的图片。)师:如果我们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按照体育的规则约束自己,有纪律、有组织、有竞争,那么我们的社会便会不断的前进!
8、第9自然段(出示安南的“奥运圣火让战火熄灭!”图,以及历届奥运让战火熄灭让人们团结参赛的故事和场面。)
(四)教师分别指导学生朗读各自然段。
师: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体育所带给我们人类的一切,我们不禁赞叹,因此,我们要读出赞美之情。(分别采用师生轮读、男女生轮读、分小组轮读、指名读、全班读、配乐美读的方式。)
3/4
四、拓展延伸
1、师:我想,大家还有很多情感没有表达。那么我们就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亲身体验到了哪些体育的精神?
2、学生交流。
五、教师总结
让我们胸怀着这一份正义、勇气、荣誉,感受着这一份美丽、乐趣,在这培育人类的沃地中,共同进步,永葆和平!
4/4
第四篇:网络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网络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以其信息的海量性、即时性、交互性、多媒体性、超链接性等特点成为新兴的互动交流媒体。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呢?我校作为首批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近两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教学应用服务探索与研究。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积极投身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教学应用服务探索与研究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我把平时教学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主动参与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由于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唱一唱、跳一跳,拍一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学生进入初中特别是初二开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学习英语年数的增长,伴随着身体和心理的急剧变化,这种教学方式已渐渐对他们已失去了“魅力”。老师如果在教学中还是沿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事先把歌曲做在课件中,利用网络,让学生通过自己点击鼠标,自己欣赏,自己演唱,自娱自乐,自己去体验,去接触,学生就更能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利用网络让学生自主搜素资源,培养学生主动获起信息能力
每学期开学前,我都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工具如MP3、MP4、点读机、学习机、平板电脑或便携式电脑,从相关网址中下载好听力资源,如英语课文朗读,少儿英语、动画英语、、英语空中课堂等。这样的听力资源就可随时随地发挥作用,英语学习者也不再受时间和条件限制,任何时间和情况下都可利用合适的资源通过有效的方法练习英语听力,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在教学新的单元前,我都要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进入相关的网站,查找单元教学背景以及与本单元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单元前,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机器人的形状和用途。在教学时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展示各式各样机器人的照片,演示机器人在不同场合工作的视频,整堂课学生沉浸在惊奇之中,学生仿佛参加了一场机器人展销盛会。
三、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黑板十粉笔+书本”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被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所遏制。而网络教学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所创设的学习环境,由学生自主选择所学内容,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学生了解更多与课本有关的知识,扩大信息量。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探究中自主搜集与整理信息,通过网络检索获取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网络学习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摆脱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信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自教自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四、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网络是课堂学习的催化剂,而在课堂之外,它又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资源的拓展、知识的巩固、异步交流、学生主体性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学生的学习进行得更为完整、全面。这种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个体封闭学习和认知中走出来,学会合作分享,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网络软件。在教学中我有效运用这些软件提供的平台,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潜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合理利用Internet网络,积极开展教学应用服务探索与研究,对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其独特优势,同时也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所致力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不否认有些教师对网络的实际操作不规范、不熟悉、认识不全面以及个别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低和自律能力差等原因,使得目前网络技术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把网络多媒体技术尽快完善,扬长补短,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的信息化。
第五篇:英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的原则
英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自主学习、主动求知。
二、实践性原则
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原则
力求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有机会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都具备巨大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人。
四、生活性原则
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场景,把生活融入英语学科中,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五、开放性原则
当今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上,要求营造出民主的、利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六、合作性原则
高效课堂模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一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合作时机的选择、目标设定、合作方式方法、合作过程、成果的展示交流、小组建设评价、节奏把握等出发,给予全程指导和调控。教师还是一个公共“合作者”,应深入小组合作第一线,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及时质疑、综合总结。尤其是对于经过全班合作探究,最后形成的“疑难杂症”,教师要集中释疑。
“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必须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特别注重教学设计中结合自主学习元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兴隆县大杖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