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 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 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
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 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 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第二篇:人教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
乌鲁木齐市第93小学
陈艳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表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2.在比一比活动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的表象。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学具:水彩笔,单位面积的图形若干,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感知面积。1.情境导入,(1)出示两块黑板报的版面。引发思考:要换新的板报,擦哪块黑板用的时间短?为什么?
(2)总结:黑板面的大小不同。2.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请学生找找其他物体的面并汇报交流。(2)拿起数学书,组织学生找出数学书的面。(3)师生击掌,说说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4)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找哪个部位的面比手掌面小。(5)说明: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3.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课件出示一些物体的画面,说明将它们的一个面画了下来,说说这些图形的形状。
(2)引导思考: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3)总结:它们都是封闭图形。
(4)出示一个角的平面图形,将它变成封闭图形,再给它涂上颜色。(5)说明: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的面积。4.引导学生小结什么是面积。二.比较面积。
1.出示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2.展示比较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3.组织学生比较作业纸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4.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咱们85小操场的面积,还能用这些办法吗? 三.创作:创作图形,使它的面积占7个方格。四.全课总结
第三篇: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理解面的大小,认识面积的含义,积累学习几何与图形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由具体实际的事物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与生活联系概念,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 体验、感悟和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 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8×6=48)这里的8表示什么?6呢? 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2)课件演示:沿长? 沿宽? 一共是多少个?
(3)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 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
(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 8厘米就能摆 8个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 5 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它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 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 6.利用多张卡片深 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6厘米,宽6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怎样列式?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 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
(三)归纳公式
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呢?
三、巩固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摸一摸练习簿封面、文具盒盖和直尺的面。问:刚才摸的这些面的大小,是这些面的什么? 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最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
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每人画一个图形。同桌比较,谁画的图形面积大一些。指出:围成的图形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4、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观察图形,提问图里涂色部分的大小是图形的什么。引导:想办法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最大。
5、做“想想做做”第5题。引导:观察题里每个图形的面积并且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 交流:你对这些图形的面积,都知道了些什么?
四、总结交流 教师问: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3、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第四篇:人教数学三年级下 《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绿城育华亲亲学校
丰兴康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通过摸一摸理解面积的意义;通过操作探究,学生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思考和对比,学生体会到选择正方形来测量面积是最理想的;
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的形成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理解什么是面积;通过认知冲突,学生感受统一面积测量标准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发现和认同用正方形作为测量面积的工具是合理和方便的。突破:通过学生的讨论和PPT的演示,对比解决。【教学过程】
一、感受“面”,认识面积(出示两个物体)
师:观察垫板的这个表面和盒子的这个表面,你有什么发现? 生:垫板的表面大,罐子的表面小。
师:谁能上来边摸边介绍这两个表面的大小?
生:(摸垫板的表面)垫板的这个表面比罐子的这个表面(摸罐子的表面)大。师:你介绍的非常棒。现在也请同学们找一找身边物体的表面,并像XX同学这样来介绍它们的大小。开始吧。生1:„„ 生2:„„
师:他们说的都可好了。一定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请你对着你的同桌来说一说吧。„„„„
师:原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给它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面积。
师:你怎么知道“面积”这个名字的? 生:听XX说的/ 从XX看来的。
师:你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是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我们一起读一遍。
师:物体的表面有面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也有面积吗?(PPT出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生:有面积。
师:你能找到它们的面积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边框内的所有部分。生:圆形的面积就是圆边框里面的所有部分。生: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边框里面的所有部分。师:我明白了。那么这三个图形有面积吗? 生:第一个没有,第二个有,第三个没有。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第一个、第三个没有封闭。师:我不是很明白。谁再来跟我说说。
生: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不封闭图形大小是不确定的。也就没有面积。师:哦。这样啊,我懂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下什么是图形的面积。生: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它们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来判断,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表示它们的面积吗? 生:„„
师:学到现在我相信同学们一定知道什么是面积了。谁来小结下?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面积。
二、经历面积单位的形成 1.观察、重叠比一比面积大小
师:一课四练封面的面积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比较,怎么样? 生:一课四练的面积比数学课本的面积大。
师:中国的国土面积和意大利的国土面积相比,怎么样? 生:中国的国土面积比意大利的国土面积大。师:刚才比较面积的时候,我们用了什么方法? 生:观察法。
师:来比一比这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XX,你怎么认为? 生:正方形的面积大/ 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们同意吗?我不是很相信,因为我观察不出来了。你有什么方法? 生:重叠着比一比。
师:PPT演示。比出来了吗?XX你来说一说这两个面积的大小。生: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2.讨论如何测量面积(出示两个图形)
师:你能观察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试试重叠法。谁大谁小? 生:(各种答案)
师:看来重叠法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你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割下来继续重叠
师:不断割,不断重叠一定能比出来,不过操作起来可能很烦琐,而且还伤害了这两个图形。为了不伤害这两个图形,我想我们需要去测量它们的面积。测量肯定需要测量工具了。用尺子能测量出它们的面积吗?
生:不能,尺子只能测量长度,是不能测量面积的。师:那同学们认为测量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引导到用图形去测量)
师:同学们非常有想法。我们学过的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什么图形来测量既合适又方便呢? 生:„„(得到结论用正方形)
师:正方形由于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用来测量面积的大小比较收欢迎。
3.引发认知冲突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每个小组长处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有一个这么大的长方形,还有一些小正方形,请同学们相互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摆出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那么大。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师:好了,请问这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24个/ 6个。
师:每组的长方形可是一样大的,怎么测量结果相差这么大呢?我请两个组上来摆一摆。„„
师:你能解释为什么他们测量结果不同吗? 生:正方形不一样大。
师:是啊,正方形不一样大,测量标准也就不同了。看来要使得大家测量结果都一样,必须采用相同的测量标准。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正方形来测量这两个长方形。(PPT出示)第一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24个。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每行8个,有三行,三八二十四。
师:很好,看来只要摆一行,摆一列就能知道结果,不需要全部摆完。第二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也是24个。
师:所以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大的。看来同意测量的标准实在是太重要了。那我们想,全世界有那么多人,怎么才能统一这个测量面积的标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三、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一: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2 《摆一摆》 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辛集中心小学代美荣
教学内容: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摆一摆》。
教材分析:教材从估测三个长方形面积开始,教材安排“摆一摆”的探索活动,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建立面积公示的表象,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生活中已有了一定有关面积知识经验的积累,所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不太困难。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有关面积的好多知识,知道了,你能说一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能用手分别比划出一个单位的大小吗?
2、看来同学们对“面积”和“面积的单位”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来研究面积的相关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出示 幻灯片1)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第一个任务)
(1)、首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我们学生题卡上三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2)、同学们估计出了很多答案,到底学生题卡上三个图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动手测量来验证一下。完成老师这节课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出示 幻灯片2)
操作要求:a.同桌合作,可以利用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工具或你手中的工具,任选其中的一样工具量一量这三个图形的实际面积.b.边量边填写题卡上的表格,得出自己的观点.(出示 幻灯片3)
(3)、:指名读。再动手之前老师介绍一下我带来的工具,他们是单位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单位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透明方格纸。现在动手活动开始。2.反馈交流,形成猜想。
测量三个图形的面积(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摆一摆。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以图①为例来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出示 幻灯片4)
(2)、量一量。师:这位同学的办法是先用直尺量出图①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面积。(出示 幻灯片5)
师:就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来计算一下图2和图3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答案和我们用小正方形摆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刚才我们求证正三个图形的实际面积用到了小正方形摆一摆、正方形透明纸卡数一数、用直尺量一量。那以上三种方法用长乘宽计算长方形图形的面积是最快捷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是用呢?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
三、举例验证,探索方法。(第二个任务)
操作要求: 1.同学们可以利用身边的长方形,也可以自己画整理米的长方形,还可以利用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的几个长方形,先用尺子测量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幻灯片6)
2.边量边验证边填写题卡上的表格,得出自己的结论. 师:请每位同学先独立试一试,就是用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测量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把有关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也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演变过程做了一个课件,下面老师利用课件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出示 幻灯片7)
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那么长方形面积公式: s=a×b(板书:s=a×b)
五、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1、出示幻灯片8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那正方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呢?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那么它的面积就等于边长乘边长。同样用s表示面积,a表示边长,你可以在表达一下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s=a×a(板书:s=a×a)
六、积极评价,巩固内化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你们通过“操作、观察、发现、验证”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种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学习新本领时常想想这种方法。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
1、独立完成46页练一练的第1、3小题,在全班交流。
2、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小方块儿摆长方形,你能办出几种?
七、归纳整理,概括总结
好了,同学们今天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认为你表现的怎样?满意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 a ×b s=a×a 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想象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因此本节课中,我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我比较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在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自己去求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实验—发现—验证),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并在拓展练习中,使学生懂得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等,且正方形的面积大,从而达到深化知识、开拓思维的目的。
共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学生摆和填表,使学生
篇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7页“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总结出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教学思路: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
学。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用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感悟到“长×宽”的算理。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次探究活动:一是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二是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在这两次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猜测、观察、思考、操作、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中,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向
1、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如何用面积单位来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课件演示:
2、出示一体育场的俯视图。
提出:如何知道这个体育场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摆方便吗?
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师说明:求长方形的面积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一道研究长方形 1 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回顾用摆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作好方法上的铺垫,同时创设用摆面积单位算体育场面积不方便的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体验
1、回顾旧知,引导猜想
回顾:长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猜想:长方形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预案一:学生猜测与长和宽有关。
课件出示(长相等、宽不同和宽相等、长不同的两组图形):
(1)
(2)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长一定,长方形的宽越长,面积越大;宽一定,长方形的长越长,面积越大,从而使学生明确长方形面积的大小确实与它的长、宽有关系。预案二:学生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有关。
教师应指出该猜测有一定道理,课下来研究。
(通过猜测、观察,让学生感知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宽有关系,这为后面研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否则学生在后面自主操作就没有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
2、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提出问题: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宽之和的2倍,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提供的若干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拼摆4个不同的长方形,边摆边填表,摆完后先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三个问题:
①这几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怎样摆的?②面积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出 2 来的?③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小组操作实验。
三、交流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若出现面积单位不够用的问题,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出解决的方法:a:可以画格子;b、可以只沿着长摆一排,沿着宽摆一列?? 在交流中教师要根据小组的汇报适时追问:
①每行个数与长有什么关系?
②行数与宽有什么关系?
③总个数与面积有什么关系?
④认真观察表中的数据,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与它的长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呢?
四、归纳提升
师生共同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长×宽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知了每行摆的个数与长的关系、摆的行数与宽的关系,再通过交流,从而很好的理解了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简便性,进而体验到在探索过程中的快乐,同时对于面积单位不够用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测反馈
1、基本练习: 2厘米
6厘米4厘米
做完后共同订正。
2、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情境导入时的体育场图,让学生求出面积。
3、课后延伸
教师出示周长一定的一组长方形和面积一定的一组长方形。3 3 厘米
提出:刚才有的同学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有关。是不是这样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研究。
六、反思总结
本节课根据自主课堂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加强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作为老师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向,不断的给予启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学生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知识才会建构。4 篇三: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84-85页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直接计量学生卡的面积,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满卡片;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卡片的长、宽各摆一排;有的直接用尺量卡片的长、宽,算长乘宽的积??。对于学生的各种计量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比较,特别是第三种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要请学生讲算理和原因,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和运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面积,学会用字母表示。至于正方形面积公式,学生是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迁移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体验面积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你能说一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请你估计一下我们学生卡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学生交流估计答案并说明估计方法。)3.同学们估计出了很多答案,到底学生卡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动手测量来验证一下。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学生卡的实际面积。2.反馈交流。
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交流:
办法一:用学具盒里的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每排有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共6排,所以卡片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
办法二:用我们自己做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满整个卡片,每排8个,一排一排数,6排一共48个,所以卡片面积48平方厘米。
办法三:我们也是用摆的方法,用学具盒里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每行可以摆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列可以摆6个,说明可以摆这样的6行,所以8乘6就是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同样是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的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办法四:我们是用尺量的,一人量长,一人量宽,量出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乘一下面积就是48平方厘米。请你们说说你们的想法。
(长8厘米就是沿长可以摆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一排8个;宽6厘米就是沿宽可以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6排,所以面积48平方厘米。)
问:他们的解释你们满意吗?看来,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想办法检验。)
三、动手实验、验证方法
同学们可以利用学具盒的学具摆长方形,也可以自己画整厘米的长方形,还可以利用身边的长方形,想办法验证一下。四人小组合作来试一试。1.生分组实验。2.交流汇报。
组1:(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我们从学具盒里拿了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了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6乘2面积12平方厘米;又摆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4乘3面积12平方厘米;还摆了一个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12乘1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我们认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
组2:(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我们组每人画了一个长方形。我画了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3乘2等于6平方厘米;他画了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7乘5等于35平方厘米;她画了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10乘8等于80平方厘米。我们用方格纸验证一下都是对的。
组3:(在课桌上演示)我们组量了课桌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5乘4等于20平方分米,然后我们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验证是对的。
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
通过刚才实验验证,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会表达长方形面积公式吗?(板书:s=a×b)
五、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1、口答下面图形的面积。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问:图(3)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从而你能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