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案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人耳之所以能听到声音,需要物体振动发声,同时,还需要有介质存在,声音通过介质传到人耳处。
2、过程与方法
对比抽走钟罩内空气前后,所听到铃声的变化,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同时,通过演示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让学生学习用物理知识来描述并解释生活中声现象。教学重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分析抽气前后所听到铃声不同的原因 学情分析
本实验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实验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由振动的物体是不是都可以听到他的声音引入,共同探究声音的传播的必要条件。教具与媒体
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抽气钟罩 课时
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声音是怎样传到人耳的呢? 学生答: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教师提问: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需要哪些器材?怎样操作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步骤 教师引导,确定研究方案
实验操作:
1、把闹钟放进玻璃罩内,盖上玻璃罩并旋转压紧
2、打开闹铃听声音的情况。
3、用抽气机阀门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待听不到声音后,关闭阀门。
4、打开阀门让空气进入钟罩,再听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教师提问:抽气前后铃声有什么变化?
学生答:随着空气越来越少,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铃声 教师提问:那再放入空气铃声又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答:随空气增加,铃声逐渐变大,回复最初的响声 教师提问:发生以上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
学生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这种介质可以传声
教师再引导学生做本节课其他实验,一起总结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都有哪些,总结声音的传播都有哪些途径,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板书设计
1、声音的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声速
(1)15摄氏度时,V=340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成正比
第二篇: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设计
2.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声音的传播条件。(2)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3)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2、难点:
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观察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声音时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活动A:
教师: 播放一段电铃在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气声音变小的实验视频 问题:观看视频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如:声音不能在什么情况下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活动B:播放小儿垂钓的视频 问题:为什么垂钓孩童不理过路人? 学生:讨论回答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演示实验:参照课本图片,一位同学在水中敲击石块,另外的同学耳朵贴在水槽的外面,试试能否听到敲击石块的声音。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让学生交流讨论,并对以上活动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活动C:教材中的图片比较感受“隔墙有耳 ”的内涵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且比气体效果好。随堂练习,知识小结
三、板书设计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可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篇:关于感受声音传播及其介质的实验报告
关于水的三种形态的实验报告
我在科普定向阅读中,通过对《十万个为何什么 物理分册》、《物理小实验》这两本书的有关章节的研读,学到了水的三态的一般知识:
1.水的存在形式可以改变。
2.水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
于是,我想在没有精密仪器的情况下,设计出几个实验来初步认识水的三态,通过比较,我最终确定了“冰块融化了”、“水滴蒸发了”、“杯子里的雨”三个实验来与大家共同感受感受。
我实验的器材有:冰块若干、酒精灯一盏、小锅一个、透明杯子一个、我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做“冰块融化了”的实验。第一步,将若干冰块放在小锅里; 第二步,点燃酒精灯;
第三步,将有冰块的小锅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冰块变化。结果原本是固态的冰块融化变成了液态水
二、做“热水蒸发了”的实验。
第一步,加热冰水,将透明杯子倒扣在上面; 第二步,等待片刻,结果,杯壁上已经沾满有液态水蒸发的水蒸气了
三、做“杯子里的雨”实验。第一步,继续收集水蒸气; 第二步,等待片刻。
结果,水蒸气逐渐凝集成了水滴。实验结论如下:
水在不同环境下可以以三种形态出现,当温度为0摄氏度时为固态冰或雪、稍微加热可以融化为液态水、温度较高则会蒸发为水蒸气。
第四篇:《声音的传播》教案
清江小学
艾良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能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效果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2、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初步具有设 计声音在介质中传播实验的能力,根据实验事实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合作学习、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能在气体
和固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效果不同。
三、教学难点: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四、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土电话、水槽、音叉
生——水槽、音叉、木尺、铝箔尺、棉线、尼龙绳、记录单、土电话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老师这里有个玩具,见过吗?看看是什么?土电话怎么玩的?
预设:拉直电话线,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一端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另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接听。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玩这个玩具,玩的时候老师要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安静,观察最仔细。谁不安静就算谁输了。师: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绳子要绷紧,但不能使劲绷,小心绷断了。说话声音不能大,要小声。周围要保持安静等。
师:师:每个组的两位同学先玩,不玩的同学要仔细观察,看谁有新发现哦。好,开始。小组活动 交流: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土电话把声音从一边传到了另一边,传声时绳子将振动传到了另一头,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声音是通过绳子传播的......师:声音可以通过绳子传播,你认为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 预设:如水、塑料管等(可以举例说明)(将其归纳为液体、固体)师:我们面前的桌子能传声吗? 预设:能。
你们能用你们身边的材料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组长用手指轻刮桌子的中央,其他同学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
(四)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同
师:我们知道了声音能在绳子,桌子等固体中传播,那么声音在这些不同的固体物质中传播效果会不会相同呢?谁来说说你的看法?(生交流)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几种不同的固体物质,分别是一米长的木尺、铝箔、尼龙绳、棉线,你们猜一猜,同样的声音在这几种物质中的传播效果是否一样?
师:如果声音在这几种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不一样,声音通过哪种材料传播效果最好?
师:要知道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得通过实验来验证,那么怎样来做实验验证呢?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音叉,像这样把每种材料的一端分别与音叉相连,另一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仔细感受音叉的振动,比较声音有何不同,两个同学做完后,再换另两个同学做。并将你听到的,感受到的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师:将我们小组的发现与大家分享吧。哪个组先说?
预设:我们发现木尺的传声效果最好,棉线的传声效果最弱......师:“大家真不错,找准了影响我们实验结果的因素。那么,现在我们再来仔细的做一下这个实验。一定要注意保持安静,敲打音叉的力度要尽量相同。” 分小组活动。师:“现在我们的结果和刚刚有什么不同吗?哪个组先说?” 木尺和铝箔尺的传声效果较好,棉线和尼龙绳的传播效果较弱。
小结: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不同。
(五)真空不能传声
师:老师现在说话大家都听得见吧?我们之间声音靠什么物质来传播呢?那他们呢? 出示宇航员在太空的图片。师:他们是靠什么进行通话的呢? 预设:无线电设备
师:为什么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呢? 预设:因为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实验视频看看真空能不能传递声音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预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声音传播的方式
师:声音能在不同物质中传播,它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你们玩过往平静的水面扔小石头吗? 小石子沉下去后水面有什么呢? 波纹。(出示水波图片辅助学生理解)
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也会引起周围的物体也跟着振动。会形成 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师:声波和水波有什么不同呢?
水波是在水面这个平面上向四周扩散的,而声波呢,它是在一个平面上扩散的吗?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收获了什么?
第五篇:声音的传播教案(模版)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3、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中传播。
2.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3.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合作学习、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五、教学难点:
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六、教具准备:
1.分组材料:3只可封口的塑料袋,袋中分别装有沙、水和空气,带橡皮头的铅笔;一次性纸杯,棉线、牙签棒。2.演示材料:课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
八、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九、课型 新授课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什么东西能制造出来,却看不见?什么东西能穿过物体,却不留下痕迹?(声音)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聆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出课题。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还可以听到远处汽车的喇叭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2课《声音的传播》。3.教师板书课题。(2.声音的传播)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共同研究,学习新知。
1、通过实验,发现真空状态不能传播声音。
(1)讲述:我们来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想不想听?
(2)教师出示课件。(播放视频)
讲解:这个实验的方法是:先用钟罩把正在发出“滴答滴答”声的闹钟罩住,再用抽气筒把罩内的空气慢慢地抽出来,抽出一部分空气后,这时,钟摆的滴答声逐渐减弱、减小了。然后,再把罩内的空气抽成真空后,我们就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了。(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交流交流: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引出问题: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2、研究固体、液体和气体是否能传播声音
(1)师:同学们,你们想过声音是通过什么来传播的呢?固体、液体和气体是否能传播声音呢?如果可以,传播的效果又如何呢?下边,我们就动手来做一做实验,看一看、听一听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又有怎样的传播效果呢?
(2)(出示课件)教师讲活动步骤。学生隔着沙子、水、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
3.提出问题: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装什么时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三)联系生活,加深巩固声传播的性质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会应用到气体、固体、液体传播声音的性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液体传声的运用
(教师出示课件)讲述:科学家为了提高捕鱼量,通过研究,发现有的鱼对某种声音特别敏感,会向发声的方向游去,就研究出一种电子发生器,电子发生器一旦发出声音,鱼群就会向电子发生器的方向聚拢,游进网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捕鱼量。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家是利用的是声音能在什么物质中传播的性质呢?
生:科学家利用的是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性质。
2、固体传声的运用。
(出示课件)师:同学们看另外的例子,看家狗睡觉时,总是把耳朵紧贴在地板上。当有人走进时,它马上就能知道。同学们你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释吗? 生:这是利用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性质。
3、气体传声的运用。
师(出示多媒体,能听到声音的画面):前面两个例子利用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没有抬头看天空,却知道飞机正从头顶的空中飞过。谁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生: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的道理。
(四)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1、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那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呢?
2、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研究声音传播方向的实验。
3、实验的途径提示:
(1)研究桌子、门等固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2)研究水等液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3)研究空气等气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4.学生讨论、研究,教师了解并指导、帮助各小组确定活动内容及方法。
5.把研究报告写在课本73页的第二个活动记录表上。6.汇报实验结果。
7、教师小结: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五)做“土电话”并使用
1、教师介绍制作方法。
2、学生制作并使用,交流新发现。
3、改变线的方向,再试,交流新发现。
(六)拓展
1、教师讲解“伏罂而听”的故事。
2、提问: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伏罂而听”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七)全课小结
十一、作业。
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十二、板书设计
2、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十三、教学反思